大一历史论文范文参考 篇1

有关初中历史论文

1.利用故事悬念导入新课学习

任何一件事情,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历史教学也是如此。一堂课的开始是十分重要的,要想呈现一堂高效的历史课,教师要学会在一堂课的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利用课前故事设置悬念导入新课的学习。例如,在学习《伐无道,诛暴秦》时,教师可以先通过秦始皇“扫六合”、统一天下开始讲起,讲到秦始皇建立了一个疆域辽阔的封建强国,这时可以设置悬念。通过这样一个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故事,学生的注意力被集中了起来。通过这样的故事悬念导入新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兴趣就会更为高涨,也会更加积极地去学习新的知识。注意力集中了,对课文的学习和知识的`掌握自然也就更为深刻。

2.抓住时机进行历史故事讲述

教师选择的历史故事一定要和本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相结合,在学生兴趣与好奇心最为强烈的时候推出课程的内容。在进入课堂10~20分钟之后,学生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历史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证学生学习的效率;同时,对于一些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和难点也可以通过历史故事来解决。例如,在进行“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一概念的讲解时,如果教师一味地进行概念的解释,只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越来越糊涂。所以教师可以结合当时我国沿海的一部分地区被外国人占领的故事对概念进行阐述,这样一来,学生容易理解,教师讲起来也更加轻松。初中历史教学往往会使学生感到乏味和单调,教师如果可以抓住时机进行一些历史故事的讲述,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这样初中历史课堂也可以活跃起来了。

3.教师要用语言魅力再现故事

历史是一门严谨而科学的学科,教师在讲课中一字一句的差异都可能导致学生理解上的偏差。而历史故事的讲解更需要讲解者在表情、语言以及动作上的生动与熟悉,只有声情并茂,才能够将聆听者带入故事里的情景,让听众有身临其境之感。而且教师在讲述历史故事时可以适当带有自己的个人情感,讲到历史英雄人物时可以表现出慷慨激昂的情绪,而讲到奸臣贼子时可以表现出厌恶和痛恨的情感。善恶分明,可以将学生的价值观引向正确的方向。但同时也要注意对历史的评价要客观公正,以免误导学生。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言魅力将历史故事完美地呈现到课堂中,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在动人的故事里学习知识,学习道理,分明善恶美丑。

4.课末总结故事吸引学生兴趣

一堂完美的课堂,必须要有一个美好的结尾。初中历史课堂可以在课末收尾的时候利用历史故事来进行有效的收尾,这样不仅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对下一堂课产生期待的情绪,让学生在课下也可以进行对历史的学习。若教师留下一两道思考题或者设置一个悬念,在满足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又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脑能力,加深对知识的印象。例如,下节课要讲第二次世界大战,那么教师就可以在本堂课的结尾适时对南京大屠杀的内容有所提及,让学生课下去了解。通过具体事例感受人民的苦难,感受战争的残酷,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通过这样的收尾故事可以让学生因为好奇心去主动了解一些历史情况,从而增强对历史这门学科的热爱,更好地学习这门学科。历史本身就是故事,故事化教学在初中历史中是很有必要的。初中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所以可以在故事的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更深地理解历史知识和背景,从而更好地学习和认识历史。在对故事的选择和应用中进行初中历史的创新教学,对于初中生以及初中教师来说都是很有益处的,值得研究和推广。

大一历史论文范文参考 篇2

《汉书艺文志》中记载,上古有“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的说法,这是中国古代对时事记载的传统,虽然“言”和“事”都有可能成为历史,但又区别于目录学中史部。目录学由西汉时期的刘向、刘歆父子创立,经过后代学者的不断发展演进。清代章学诚把目录学的最高要求归纳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目录学作为中国古代的重要学术,与古代学术文化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古籍目录中著录的历代典籍能反映出历代典籍的保存、流传、亡佚状况;另一方面古籍目录中类目和提要具体内容等能够反映出历代学术思想的发展方向。本文以史部目录为例,概括其从无到有、从有道繁荣的发展历程,并探究目录学与史学发展的关系。

一、史部的萌芽期

(一)史类图书概况

典籍的最早分类起源于西汉时期,刘向、刘歆父子创立了《七略》,把图书分为分成六大类三十八小类, 六大类分别是“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六略之前还有《辑略》,梁阮孝绪《七录序》云:‘其一篇即六篇之总最,故以《辑略》为名。’可知《辑略》不是单独一类,所以《七略》只有六类,可称‘六分法’。”像《国语》、《战国策》、《太史公》等十二家都附于六艺略中春秋类之后,在《汉书·艺文志》中有记载“议奏三十九篇、国语二十一篇、新国语五十四篇、世本十五篇、战国策三十三篇、奏事二十篇、楚汉春秋九篇、太史公百三十篇、冯商所续太史公七篇、太古以来年纪二篇、汉著纪百九十卷、汉大年纪五篇” 被纳入了六艺略中,后来也被人们称作的“春秋十二篇”。从史部目录体系的形成来看,《七略》可谓之滥觞。

(二)原因

之所以在萌芽期史籍不能独立成门户且依附于其他书中,究其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早期的历史由史官记载,但那时的史官都接近于卜祝之间,有学者称这一现象:“可谓巫史一体,史官的职能非常广泛,包括占卜、阴阳、天象等,像史官记载各国历史的《春秋》,并不具备专门记人记事的史学功能,这一时期史书的政治意义是远远大于历史意义的。”

另一方面,先秦时期史学不发达,著书立说的不多,历史书籍数量不多、种类不丰富,历史典籍还不足以与其他类书目抗衡。而汉代时期经学繁荣,在学术领域占据统治地位。汉武帝特别提倡《春秋公羊》学,因为《春秋》是孔子正名分的著作,也是孔子政治思想的表现,其他经书都不像《春秋》那样实用,因此其他学说都以经学附庸的地位存在。史学也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未能摆脱“附经立说”的局面。

二、史部的创立期

(一)史部类图书概况

《汉书·艺文志》之后,直到唐初纂修《隋书》之前,正史中均未再设立艺文志。曹魏时人郑默编著有一部名为《中经》的目录书籍。到西晋时期目录学家荀勖在此基础上, 编撰了一部新的典籍目录,名为《晋中经籍》,与郑默的《中经》相区别,史称《中经新簿》,是我国古代目录史上四部分类法的开端。荀勖把图书分为甲乙丙丁四类:甲部登录六艺和小学的书;乙部登录古诸子、近世诸子、兵书、数术等书;丙部登录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等类图书;丁部登录诗、赋、图赞、汲冢书等。对照其类目内涵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其中,丙部属于史学类,这是最早见诸文字记载的史学独立门户著作,标志着史部目录正式形成,从此我国史学摆脱了经学附属的地位。东晋时期的李充,依据《中经新簿》编成《四部书目》,将史学地位由丙部上升为乙部,史学地位大大提高。

(二)变化原因

司马迁以后, 经学在学术上占据了支配地位,史学成为经学的附庸。从魏晋开始,局面有了根本的改观,史学逐渐摆脱了经学的束缚而获得独立。史部目录创立并被划分出来,这与当时史学的发展是密切联系的。

首先,动荡的社会环境极大地影响了经学的主流地位, 在分裂格局的大环境下迸发出各种新思想、新学派,以史思辨成为当时社会的热潮。各统治者纷纷一改往日繁琐复杂的旧儒家纲常名教,开始反思过去,重面未来。史学便由此而成为他们争相学习的对象。

其次,在纷争动乱的时代,群权并立,统治者们需要史官修史来为自己“正名”,以达到维护统治、巩固^的目的。

最后,造纸术的改进极大地方便了书写,这为史学的发展传播提供了客观物质基础。由此可见,以上种种原因促进了史学的繁荣兴旺,史学普遍被人们所接受,成为当时的显学。杜维运称“史学范围的扩大,各种史学体裁的出现,以及驰名史学家所写史书卓越不群” 成为这一时期史学发展的新特点。

(三)评价

荀勖用四分法,将史籍单独列为一类,并归为丙部, 承认了史学在学术上是一个独立的学科,从他的四分法中我们可以与后世四分法相比较,甲部收录内容就类似于《七略》总的六艺略,相当于后世的经部;乙部收录的内容类似于《七略》中的诸子、方技、数术、兵书,相当于后世的子部;丙部收录《七略》春秋类所附的历史书,相当于后世的史部;丁部与《七略》中诗赋略一致,相当于后世的集部。这种四部的大致分类框架出现,首创了史部目录,确立了我国图书分四部分的牢固基础,很好地反映了自《七略》以后三百余年,由于学术的发展所带来的文化典籍范围的扩展和学术变迁的情况。

但是这种分类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完善之处,其分类名称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分类方法也不科学,经过后来发展需要不断调整完善。

(四)史部目录与史学的发展

史学从经学中划分出来,史部目录成为一个重要的独立单元存在, 反映了这一时期史学兴盛发展,在学术领域取得了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而史学的发展又促进了史部目录的繁荣,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发展的关系。

三、史部的独立期

(一)史部类图书概况

史部类的完全独立期实在《隋书经籍志》的编撰完成,其著录之丰富、分类之精当、体例之完备,备受后人的重视。从史部创立期到独立期经历了《汉书·艺文志》到《中经新簿》再到《隋书·经籍志》,我国目录学史完成从“六分法”到“四分法”转变。《隋书·经籍志》正式确立了经、史、子、集四部分,史部也正是成为仅次于经部的第二大部类。

《隋书经籍志》著录存数三千一百二十七部、三万六千七百零八卷, 其中载史部书籍共计十三大类、八百一十七部、一万三千二百六十卷。这十三类分别是:正史、古史、杂史、霸史、起居注、旧事、职官、仪注、刑法、杂传、地理、谱系、薄录。不仅收录史部图书的数量增多,范围也大大扩展。

(二)原因

由于东汉以来社会政治思想受到冲击,儒学的传统地位受到了极大的动摇,学术思想界也在此时出现了新的变化,史学逐渐觉醒,摆脱经学的束缚,走向自觉独立发展的道路。伴随史学繁荣的同时出现了经学的日趋衰微,经学在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政治危机沉重打击下逐渐瓦解衰竭。

(三)史部目录与史学的发展

史学的发展必然反映在史籍目录上,史学典籍最初的分散并依附于各个目录之中,到集中发展于专门的史部一类,反映了史学的发展变迁轨迹由分散趋于归类统一。同时,史籍数量的增多也体现了史学的重要地位。

四、史部的完善期

(一)史部类图书概况

史部类从《隋书·经籍志》中独立出来以后,在原有格局的基础上,又有了一些新的调整,直到清代乾隆年间纂修的《四库全书总目》(或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在充分吸收前人整理的书籍后,又对《隋书·经籍志》进行了合理的调整。使得传统四部分类中的史部,达到了一个比较完善的阶段。

具体来看《四库全书总目》中的史部分类,共有十五个类目,分别是: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抄、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其中,相比《隋书·经籍志》增加的有:纪事本末、别史、诏令奏议、史抄、时令、史评、政书七个类目;减少的有:起居注、旧事、谱牒、仪注、刑法;整合取代的有:用载记取代了霸史或伪史的名称。

总体来说,《四库全书总目》中的类目设置较为合理,它标志着传统四部分类中史部已经趋于完善的阶段。

(二)变化发展

史部的在完善期变化不大,主要沿袭了《隋书·经籍志》中四部分类法,在刺激上进行了调整,有增加、有删减、有整合,总结其变化特征如下:

1.基本大类不变。从《隋书·经籍志》确立史部到《四库全书总目》完善史部,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保持不变,像:编年、正史、职官、传记、杂史等,仅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种类和数量。

2.小类不断调整变化,最终趋于合理。像起居注、刑法、礼注、故事等类根据其内容的安排,在《四库全书总目》中都被合并调整,逐渐趋于合理。

五、结语

大体来说,人类学术的发展总是经历着由混沌而分明、由简单而复杂、由粗浅而精深的过程。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学术经历着不断地分化,在分化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又不断在分中有合, 合中有分。《庄子·天下》是一篇论述先秦时期的各个学术流派的著作,其中的府安店“道术将为天下裂”阐述了秦时学术的发生是由一而多的分化过程,史学的发展也不例外。清代著名目录家王鸣盛强调:“目录之学,学中第一要紧事。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研究古籍,通晓目录之学,要循序渐进,同样,史学的研究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史学这门学科的变迁与发展,与古籍目录史部的发展变化密不可分。了解我国古代的史学走向,会通古今、以古为镜、经世致用,更加正确的发挥史学的经世功用;求实直书、书法不隐,将史学家秉笔直书、惩恶扬善的史学精神贯穿到我们今天的学习生活中;德、才、学、识兼备,重视学史者个人素质的提高。作为一名正走在史学学习之路上的我们,更应该理清史学发展脉络,学兼天人、会通古今,继承与发展史学的优良传统。因此,我们也应当在以后的历史研究中,分门别类总结学术源流,去探索更科学、更高效的目录分类方法。

大一历史论文范文参考 篇3

1:张衡我国有着四千年的悠久历史,在这悠久的历史中有着许许多多的历史人物,有的名垂千古,而有的遗臭万年,有的出身高贵,而有的出身卑微,有的为国家做出贡献,有的使社会开始腐败......而我喜欢的历史人物就是科学家,文学家张衡。

张衡是一个在农家出生孩子,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显露出了惊人才华,张衡十七岁时,离开家乡,在外生活。他看到城里的王公贵族过着奢侈的生活,很是看不惯,便写了《东京赋》和《西京赋》这两部文学作品来讽刺这种现象。可见他有着贞洁的精神。据说他为了写这两部文学作品,经经过深思熟虑,反复修改,一共花了十年时间。可见他对文学严谨认真的态度。

严谨认真只是张衡的一个方面——作文学家的方面。

张恒还有另一个方面——作为科学家的方面.

他对于科学研究一丝不苟,十分努力认真。

张衡常年研究和观察天文,他断定地球是圆的,月亮是借助太阳的的照射才反射出光来的。他还认为天好像鸡蛋壳包在地球外面,地好像鸡蛋黄在天的中间,这种说法虽然不完全精确,但是在一千八百年以前说出这样的间接来,不能不使后来的科学家钦佩。

这就是我喜欢的历史人物,一个具有贞洁精神,对文学严谨认真,对科学一丝不苟的态度的人。

2:诸葛亮中国历史文化源渊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了很多有名的人物。

《三国演义》里就塑造了诸多的英雄人物,如忠勇双全的关羽、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老奸巨猾的曹操……其中我最敬佩崇敬的就是诸葛亮了。

他千百年来一直深受人们的爱戴,身上有着无数美丽的光环,并作为智慧、忠诚、勤俭的化身而广为传颂,千百年来诸葛亮成为东方智慧的化身,也是廉洁、忠诚、正直的榜样。很多历史典故都和诸葛亮有关,如三顾茅庐、火烧赤壁、三气周瑜、空城退雄兵、死诸葛吓走活仲达……其传奇故事为世人千古传诵,数不胜数。

诸葛亮的非凡之智、济世人才、忠诚之心、报国之情,为世人所仰慕,为后人所赞颂,成为人民心中的偶像。正如闪烁着他的才华和智慧的不朽遗作《出师表》,是出自肺腑的深情篇章,一直在历史的狂风中不停的奏鸣,在思想的时空久久回荡。千百年来,以至于历代,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市井百姓,都对他一番深情,赋予了无数动人的传说,作下了无数赞美的诗篇。他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他不但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而且还精通战术兵法,空城计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而他当年那篇肝胆照人,令人读后感觉荡气回肠的《出师表》,更成为千古不朽的名篇佳作,流传至今,千古传诵。他还是一个心忧天下的人,他虽身在草庐之中,但却十分注意观察和分析当时的社会,对外界的形式了如指掌,且在刘备三顾茅庐之时,对当时的时局分析透彻,面面俱到。他甚至还能“呼风唤雨”借东风,仿佛天地万物都为他所用。

诸葛亮,灵与肉虽然已化作清风明月,但精神永存,在历史的天幕上镶嵌起耀眼的恒星,永远展现出圣洁的光辉。

3:武则天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武则天。武则天,是一个颇有历史魅力的名字,从小这个名字就深深扎根在我的内心深处:她是唐朝开国功勋武士的次女,唐太宗李世民的幼妾,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她在协助高宗处理军国大事,佐持朝政三十年后,亲登帝位,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唯一女皇。在她称帝后,治理朝政也绝不亚于前朝皇帝。她认为“九域之广,岂一人之强化,必伫才能,共成羽翼”。

凡能安邦国,定边疆的人才,她不计门第,不拘资格,一律量才使用。对农业生产,武则天也非常重视,在她执政的年代里,农业生产和手工业都得到较大的发展。可以说,在她治理期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每当我遇到挫折时,我总会想起武则天,她永不服输的精神激励着我,使我勇敢面对;每当我沮丧时,永远是她,鼓舞我,使我成功。我佩服武则天,处理政务有章有法,甚为群臣敬佩,我佩服武则天,登上皇后宝座后,机智精明,通文史,多权谋。

我最喜爱的历史人物----------武则天,我心中的榜样,聪慧敏俐,胆识超人。

4:滚滚长江向东流,一代枭雄好儿男,在滚滚的历史长流中,我似乎看见了屈子在高呼:“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李白在长啸:“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杜甫在沉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晏殊在浅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但我却偏爱。

少年时代的聪颖、勤劳,但也带点青春期特有的叛逆。有一天,天气很热,刚好先生不在,少年便提议大家去游泳,待一贯严厉的先生回来要处罚学生们时,大胆地回敬先生说连孔夫子都赞成到河里去洗泠水澡,接着还念出了原话,气极的先生到家长那告状,父亲一听带头闹学,气得抄起一根竹棒便向儿子打去,情急之中扭头就跑,在外胡乱躲了3天才被家人找回家来,之后先生的态度也温和了些,父亲对儿子也有所体谅了,少年的这次“”取得了胜利。

1910的秋天,17岁的到湘乡县立东小学学习新学,临走前还写了一首七言绝句夹在父亲的账簿里: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为他以后的革命奠定了基础。

为了策动秋收起义,在安源和铜鼓间穿梭筹备的日子里,还发生了一个有惊无险的小故事呢!有一天,身穿白色裤褂,装扮成安源煤矿的采购员赶往铜鼓,不想在浏阳的张家坋村竟被民团巡逻队抓住了,接着被押往民团总去处死,沉着、机智的在被押到离民团总部不到200米的地方,一下子挣脱出来向田野猛跑回去。在蒿草丛生的一片水塘边,一直躲到太阳下山,这中间竟有好几次差点被搜捕到,然而意志坚强的他始终坚持着隐蔽在那里,直到天黑,敌人放弃了搜捕,这才忍着赤脚擦伤的疼痛,翻山越岭,彻夜赶路,最后终于安全地到达了农民武装那里。

如此才华横溢、机智勇敢的,让我怎能不尊敬、不爱戴呢?曾说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让我们做那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共同建设可爱的祖国!

大一历史论文范文参考 篇4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历史的重要作用,指明了进行历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提出将历史与文学相联系、将讲历史变为说历史、进行启发性学习三种历史教学的重要形式,最后呼吁新时期历史教学的改革,实现历史教学的新发展。

关键词:大学历史;影视教学;学习方式

自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以来,历史课就一直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旧唐书?魏徵传》中曾说:“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史为鉴,是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十分重视的传统之一,由此,中华民族形成了历朝历代重视修史的惯例。目前国内的大学也非常重视历史的教学,一些大学还专门设置了历史系或者历史学院,历史的教学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教学也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历史是史书上那些干巴巴的名字,距离他们很遥远,听上一节课还可以,一直听下去便会觉得索然无味;其次,虽然高校的历史专业教材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但是也只是版本不同、时间早晚而已,在其内容设置、体系编排等方面都没有什么明显变化,教师也不容易提起激情。最后,历史教学的方法基本上维持在满堂灌的形式,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老师在上面写,学生在下面记,等到下课老师走了,学生也合上笔记不再翻看。这样必然导致大学历史课堂学习效率的低下,学生历史综合能力的降低,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

一、 历史与文学相联系,活跃课堂,掌握多种知识

在教学工作中,教师们一直就有一个共识“文史不分家”。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往往是语文老师将文学的教学与历史联系起来,通过历史背景来讲授文学,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文学,而历史老师则很少在讲历史时提到文学,就是提到也是在讲该历史时期所取得的文化成就。笔者认为,在历史的教授过程中,适当加进一些文学作品的熏陶,可以增强历史课程的效果。例如在讲授世界历史时,提到欧洲,教师就可以适当介绍一些当时的文学作品,文学与历史是相映发展的。在介绍中世纪时,由于中世纪是一个黑暗的时代,中世纪的政治特点就表现为,政教合一、神学取得万流归宗的地位、在社会生活中进行禁欲主义,与之相应,此时的文学就表现出四种类型,即教会文学、骑士文学、城市文学、民间英雄史诗,中世纪的文学除了但丁的《神曲》之外,就没有其他可圈可点的了,由此可见中世纪的黑暗。再如讲到轰轰烈烈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教师就可以将启蒙运动、浪漫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的相关文学作品进行介绍,将雨果、司汤达以及他们的文学作品进行相关介绍,使同学们在欣赏影视作品的同时,可以在视觉上对此有一个更为宏观的把握。这样相互借鉴,既可以使历史的把握更准确,也可以使同学们欣赏一些世界名著,拓宽视野,同时,也可一改过去历史课堂死气沉沉的场面,使历史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二、 讲历史变为说历史,历史人物走下来

历史人物在大多数同学的心目中一直是躺在历史书中的名字,毫无生气,让历史人物从冷冰冰的书本上走下来,走到学生们中间,这样就可以激发同学们学习历史的兴趣,这样历史也就成为了活着的事物。采取这种办法教学可以减轻老师的负担,同时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时轻松很多,现在就有许多这方面的例子。《百家讲坛》最初就是由厦门大学历史教授易中天的《品三国》而被观众迅速熟知的。《品三国》的出现,使得一些普通人也对于三国时期的故事日渐熟知。由此可见《百家讲坛》在普及历史知识方面的强大魅力。通过这种方式,历史人物从死气沉沉的书本上走了下来,带着历史的厚重感走到了普通人的身边,这也使历史走向了大众,不再呆在厚重的书本里。又如,借助博客讲明史的当年明月,洋洋洒洒七本书,将明朝的历史通过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讲了出来,在他的笔下,历史人物一个个向我们走来,向我们讲述着他们经历的一些事情,在这种情况下,一直不被普通人了解的大明王朝逐渐向我们揭开了他神秘的面纱。在这种方式之下,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就会随之而来,他们在闲时娱乐的时候就可以掌握自己本该掌握的知识,既放松了心情,又学到了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三、 启发性学习,以专题进行演练,进行研发性教学

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对于历史课的习惯认识是历史就是死记硬背,并且要背过这些大量的、无聊的东西。其实,在世界上,许多国外的大学,背诵几乎就从来不是历史系学生们的一个基本功课。学生们更多的时间是围绕一些历史专题在图书馆里查资料、写论文。在他们看来,历史学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而是一个逐渐探索和进行实践的过程。历史系的学生们所要做的,实际上就是围绕一个个专题,去寻找相关的信息资料,进行梳理,然后再写成一个个可以给读者看的东西。这就是说历史的事实虽然很重要,但是毫无疑问历史的方法更重要。笔者十分赞同国外同行的观点。在将以上两部分内容落实好后,学生们会对于历史学有一个宏观而全面的把握,这时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们的总体状况来设立一些专题进行训练。比如将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再让小组决定要研究的主要内容,接下来时间就可以交给同学们自己来支配了,由于大学生们的空闲时间相对更多,他们就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去图书馆查资料,制作课题。等到教师约定的时间,学生们就可以拿着自己的研究成果,走上讲台,将自己小组的研究状况向同学们进行展示与讲解,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既可以锻炼学生们自己的讲演能力、组织能力,也可以促进老师和同学们之间进行学术交流,同时还可能会让老师学到不少,所谓教学相长应该就是这个道理。

同时,为了进一步拓展历史学学生们的知识面,历史系的教师们还应当充分利用自身的科研优势,来为学生们开设一些相关历史选修课程,如《四大家族专题》《中国婚姻家庭与社会》《中国文化专题》《世界文化史》等课程,使得学生在学遍必修之后,利用选修来调节学习状态。

总之,大学的历史学习是一个更为放松、更为开放的课程,可以利用各种合适的方法来探索历史学科的教学方式方法,将历史与文学相联系、将讲历史变为说历史、进行启发性学习都是探索新时期历史教学的重要形式。我们呼唤新的历史教学方式,我们期待着高校历史教学的改革,由此来培养出既具有深远的历史眼光同时又具有宽广的世界眼光的历史学本科毕业生,使他们能够经受住市场经济的挑战。

大一历史论文范文参考 篇5

【摘要】保定作为“京津冀”三核文化中一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保定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形成了“悠”、“义”、“教”、“善”、“趣”的特点,它们丰富的人文内涵赋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命力,促进其发展。

【关键词】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我国领导人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奠定了思想基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下简称“核心价值观”),对于当今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提升个人的精神道德修养,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国家竞争力。

作为“京津冀”三核文化中一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定在新时期抓住历史机遇,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促进发展,肩负起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使命。保定拥有悠久的人文历史底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保定人民发挥聪明才智,多元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悠”、“义”、“教”、“善”、“趣”的特点。这些对于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区域发展提供了借鉴。

一、保定人文历史的内涵

保定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多样化的文化相互交融,积淀了悠久的人文历史底蕴,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形成了“崇信、重义、尚和、争先”的新时期保定人文精神。笔者将保定的人文历史归纳为“悠”、“义”、“教”、“善”、“趣”这五个特点,有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保定的人文历史内涵。

(一)“悠”

“悠”取悠久长远之意,又有闲适自得之感,而保定的历史文化便给人这样的感觉。保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众多,1986年被选为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涞源阁院寺、易县燕下都遗址、清西陵、曲阳北岳庙等众多文物古迹,年代久远,造型精美,气势磅礴,见证了古城保定悠久的历史文化。多样化的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彰显着保定历史文化的魅力。

(二)“义”

“义”是古往今来君子所追求的高尚品格,即正义、义气。保定人文历史悠久,是“燕赵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刺秦王报国家的荆轲,桃园结义的刘备等,都体现着保定人文历史中的侠义之气。在抗日战争时期,保定更是“红色之都”,作为革命的主要阵地,有着悠久的革命历史和优良的革命传统。红二师“七六”学潮等革命斗争和工人运动体现着保定人民的勇敢无畏,正义凛然。而狼牙山精神、白求恩精神、双拥精神等红色精神更是新时期保定人追求发展的精神支柱。

(三)“教”

“教”指因材施教,指导教导的含义。保定拥有丰富的学府文化,更是著名的体育冠军之城。莲池书院、保定陆军学校等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而现今的保定更是堪称“大学之城”,河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高校,为学生打造优良的学习环境。不仅如此,保定还培育出大批的优秀体育人才,涌现出多位世界冠军,在世界大赛中为国家争得了无数荣誉。

(四)“善”

“善”有善良、美好之意。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保定人民热情好客,道德诚信,涌现了无数的全国道德楷模。“油条哥”坚持不用“复炸油”,为商家做出了榜样;“河北农大9301班”的事迹更是感动了无数人,将真情传递,这些事例都彰显着保定人民的精神风貌。保定人民积极建设现代化开放城市以迎接四方游客,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觉悟,拥护国家的政策、方针,以迎接新时期的机遇与挑战。

(五)“趣”

“趣”取其美学艺术上的概念,指文学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志趣、情趣和意趣等。保定拥有特色鲜明的地域民俗文化,河北梆子、北昆、老调、评剧、京剧等多种曲艺剧种深受人们的喜爱;曲阳石雕、白沟泥塑、徐水狮子舞等民俗文化在全国享誉盛名,“保定府三宗宝,铁球面酱春不老”的民谣更是让人民津津乐道,体现着保定人民生活的志趣。

二、保定人文历史在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

核心价值观是各地区思想精华的总结与凝练,来源于地方而又高于地方。保定的人文历史精神是保定人民长期奋斗所凝结的思想动力。保定的人文历史精神以核心价值观为思想统领,同时又为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奠定政治、群众、地域文化等基础,是促进其发展的重要载体。

(一)政治保障,优先发展

保定自古以来便是政治军事要地,为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奠定了政治基础。一方面,保定为核心价值观的发展提供了政治前提。悠久古老的保定城池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一直是河北省重要的政治中心。抗日战争时期,作为晋察冀边区政府所在地,爆发了黄土岭战役、平原游击战、地道战等一系列艰苦卓绝的战役;而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保定成为我国最早的一批现代工业城市,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因此保定地区有着坚定的政治立场,保定人民有着极高的政治素养与觉悟,形成了忠义的品格,这与核心价值观的“爱国”、“诚信”等内涵相得益彰,为其发展提供了政治前提。

另一方面,保定作为“京津冀一体化”重要战略中的组成部分,为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政策支撑。“京津冀一体化”的提出旨在探索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道路,保定依托悠久的人文历史,努力打造特色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有利于核心价值观的融入与发展。

(二)群众支持,加快推进

人民群众是价值创造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人杰地灵的保定在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中提供了人的因素。一方面,保定是著名的“名人之乡”,赵国将相廉颇和蔺相如,精密计算圆周率的祖冲之等,都彰显着保定人民的聪明智慧,能够更好地挖掘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另一方面,保定有着悠久的革命传统,保定人民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的指导思想,有着极高的政治觉悟与素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艰苦奋斗、团结奋进、不断争先的民族精神深深扎根于保定人民的心中,与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一脉相承,为其发展提供广大的人民支持。依托保定的人文精神,保定人民将会更加热情,更加积极地推进核心价值观的发展。

(三)文化支撑,提供借鉴

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曾提出“软实力”的概念,指出文化在构建软实力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一座城市发展的活力源泉。保定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重视城市文化品牌的培育,近年来注重打造“红色文化之城”、“旅游文化名城”等品牌优势,形成了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同时保定又位于京畿地带,有着地域优势,为核心价值观提供地域文化支撑。丰富的文化资源构成了培育核心价值观的大环境,使得核心价值观更加大众化,有利于为核心价值观在其他区域文化的培育和践行提供借鉴。

(四)增强认同,便于理解

核心价值观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凝练与升华,它来源于地方又高于地方,因此只有将区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相结合才能促进更好的发展。保定人文历史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核心价值观是对保定的人文历史有着“悠”、“义”、“教”、“善”、“趣”等特点,这些都与核心价值观赋予的内涵相契合,将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融入到保定人文历史中,有利于保定人民更好地理解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增强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更好地实现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指导功能。

(五)实践平台,开拓空间

保定地区是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场,更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先锋,这些实践经验的总结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提供了借鉴,搭建了实践平台,开拓了广阔的空间。抗日战争时期,保定人民伟大的革命实践铸就了他们艰苦奋斗,勇于实践的优良品格。

新中国建设时期,保定成为首批工业城市,促进经济的发展。新时期保定人民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走在了国家的前列;努力建设“低碳城市”,打造“中国电谷”;巩固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这些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新时期的保定紧抓历史机遇,努力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将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拉回到实践的层面,而积极的实践又为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引领作用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总之,保定的人文历史精神与核心价值观赋予的内涵是一脉相承的,依托保定的人文历史,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保定的人文历史中去,有利于增强核心价值观的区域认同感,将理论付诸实践,更好地发挥其指导引领的作用,促进区域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京花.依托保定人文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J].保定学院学报,2013,26(3):123—127.

[2]约瑟夫奈.软实力.世界政坛成功之道[M].吴晓辉,钱程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大一历史论文范文参考 篇6

2、目前高校向大学生实施的“两课”是教育部统一下达的指令性的三门课程,即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三门课程围绕大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和学。

3、中国近代史可以简单的以1919作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即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众所周知,^战争以后,英国强迫清政府同它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割地。

大一历史论文范文参考 篇7

历史论文

摘要:

教育以培养合格的人才为根本目标,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首要目标是要使得学生成人,其次才是培养学生成才,成人就是指要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能够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较高的道德品质,遵守各项社会准则及道德标准,成为一个有利于社会、不会威胁和伤害他人的人,而这样的一批学生才能够不断推进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本文主要围绕高中历史教学中健全人格的培养展开研究。

关键词:

高中历史;健全人格;培养

健全人格是指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他人、社会和自然,用正确的眼光去对待自己身边的事物,用符合大众价值观和道德标准的行为去从事各项活动。高中阶段学生的人格还未完全形成,良好的健全人格教育对于这一阶段学生显得格外重要。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健全人格培养的意义

高中历史课程中的教学资源非常丰富,各种历史人物和事件能够提供给学生们足够的参考和借鉴,合理地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健全人格培养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高中学生很快将成人并步入社会,如果教师只向学生灌输文化知识,却并不注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学生们很可能会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陷入迷茫,而当今社会的诱惑非常多,高中学生非常容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形成扭曲的三观,这对于他们个人和社会都是一种严重损失。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健康人格培养对于高中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有助于提升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很多高中学生对于历史知识学习缺乏兴趣,他们通常会感觉这些历史知识太过遥远,与现代生活并没有什么联系,而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也相对比较枯燥,很多历史教师都是围绕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背景、人物、意义和影响等内容进行讲解。在历史教学中开展健全人格培养可以促使教师从人文角度进行深入阐释,更加详实地刻画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帮助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感受,进而提升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3、有助于学生形成坚毅的性格品质

高中学生承受着非常大的学习压力,很多学生的意志品质不够坚定,心理素质相对较差,很容易在强大的压力下产生心理变化,特别是在遇到挫折后经常会出现动摇。积极开展健全人格培养对于培养学生的性格品质作用非常明显,学生们能够更加积极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始终保持阳光的心态,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健全人格培养的主要目标

1、乐观向上,热爱生活

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学生意外伤亡事故使得我们认识到很多学生并没有意识到生命的宝贵,生命对于他们自身及其家人的重要意义。历史教师首先让学生们形成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的生活态度,不要尝试危险的活动,注意安全,珍爱自己的生命,在任何艰难困苦面前都不轻言放弃。

2、遵纪守法,道德高尚

国家的法律法规及社会生活中的各项纪律是人们行为处事的基本准则,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这也是中华文化能够一直延续下来的重要原因。历史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们遵纪守法,在此基础上不断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用较高的行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3、勇于创新,独立自主

高中学生在未来将成为建设祖国的核心,而中国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科技的发展与创新,教师要让学生们形成勇于创新的意识和品质,在生活和学习中坚持自己的信念,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科学精神,为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对于高中历史教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顺利开展都具有很强的拉动作用。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健全人格的培养策略

1、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传统的历史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教师通常会将教材上的内容仔细讲解给学生,教学重点集中在考试将会考查的知识点上,这种方式并不是非常适用于健全人格培养。教师可以灵活运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例如故事讲述法、史料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等方式,通过不同教学方式的穿插和切换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触历史,拉近学生与历史史实及历史人物之间的距离,使得学生们能够更加全面地感知历史,从中接受人格教育。

2、积极开展课堂外实践活动

单纯的课堂教学很难满足高中学生人格培养的需要,特别是学生们无法将课堂学习到的内容实际应用到生活之中,不利于学生用健全人格的各项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因此高中历史教师有必要积极开展课堂外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参观各种历史遗迹或博物馆,带领学生融入到历史场景之中,在这种环境下向学生们讲解各种知识是非常有助于学生们深入理解和体会教师讲解内容的,也是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

3、将健全人格评价纳入评价体系

科学的评价体系对于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积极性具有非常直接的影响,教师应该将学生的人格培养同样纳入历史课程考查评价体系之中,分析学生们是否能够采用正确的观点去对待历史实践,是否真正理解了教师所进行的思想观点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根绝学生平时表现及实践表现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方向和教学重点,努力使得学生们获得更好的健全人格教育,充分利用各种历史教学资源围绕教学重点展开更加有效的教学活动,从根本上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

四、总结

历史课程是高中阶段一门非常重要的人文学科,中国具有非常悠久灿烂的历史,在历史教材中我们能够发掘出非常全面的人文素材,教师合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展开人格培养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这对于正处于心理塑造及人格塑造关键时期的高中学生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

大一历史论文范文参考 篇8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提出,在教育教学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不仅要能够学习到教材中相应的知识,还要能够通过史料知识的应用来拓展所学习的知识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育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先阐述了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史料知识的意义,接着提出了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应用策略,以便更好的提升其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史料知识

一、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史料知识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学习的知识内容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的去了解相关的知识内容,兴趣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推动作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史料知识应用到历史教学中,一方面能够对教学内容起到丰富作用,另一方面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史料知识本身是以故事的形式来阐述相应的故事情节、人物特点。例如,在学习《虎门销烟》相关知识内容时,可以先让学生收集有关战争的相关资料,让学生对当时清政府的背景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认识到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从而认识到虎门销烟的意义。对于我国历史来说,虎门销烟是一次戒赌行动。在讲解这段历史时教师可以从当时的背景知识讲起,将背景知识融入到课堂学习中,让学生自主感悟相关的知识内容。通过史料知识的融入不仅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还能够提升学生思维的活跃性,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了解历史相关知识内容,将学习的知识纳入到自身知识结构中,增强自身的历史使命感。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史料知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以此提升学习的效率。

(二)使学生认识历史规律和知识

初中历史教学中离不开史料知识的应用,但是史料知识的应用一定要适当,如果在教学中采用较少的史料知识不能起到相应的效果,如果采用过多的史料知识则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只有在教学中适当的应用史料知识才能够达到认识历史规律和知识的目的。例如,在对清朝的相关历史事件进行学习时,可以利用史料知识让学生了解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体会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发展的过程,让学生意识到少年强则国强的道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时间概念,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历史年代的计算以及认识历史图表的相关技能。此外,要让学生具有对历史知识进行阅读、理解以及获取信息的相应能力,能够对历史事件进行表达,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能够让学生明白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不断进步的,也都有自己的规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养成正确的学习历史的习惯,能够正确的对历史事件进行认识、评价。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让学生在史料学习中能够获得历史学习的相关知识内容,并能够对其整理、判断,从而更好的掌握所学习的知识内容。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运用史料的过程中应该以教材为主体

初中历史教学中本身教学内容丰富多彩,除了在文字部分会用一些图片作为装饰之外,其他辅助性材料就是音像制品。教材教学中史料知识的应用是其重要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对史料知识的应用给予一定的重视,通过对史料知识进行分析,然后对其有一定的重视,例如在学习《灿烂的青铜文明》相关知识内容时,除了可以借助教材内容,还要能够借助一些历史图片或者是视频的形式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当时的青铜文明。但是如果对史料知识过多的应用也不能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史料知识的应用就是能够作为历史教学的辅助材料对其进行学习,以便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史料知识的应用要注重学习需求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能够意识到学生的身心素质,学生的思维方式由原来的形象思维转变为抽象思维。这个阶段的学生也能够更好的进行假设和逻辑推理,但是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时还是习惯应用具体形象思维,对问题的表面进行认识不能很好的认识其本质内容。初中生所处的年龄阶段使得学生更加容易接受一些形象生动的事物,例如在学习《社会生活的变化》相关知识内容时,可以借助学生在当今生活中的需求来结合进行知识的学习。为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选择史料知识内容时要能够考虑到学生的自身需求,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史料的应用注重教师的主导地位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就是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学生是自己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作用就是要能够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育教学中。例如在学习《^的十年》中,要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的十年进行梳理,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发展的过程,并将其纳入到自身的知识结构中。为此,在教育教学中要能够注意史料的应用,注重通过史料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以此提升历史学习的效率。

三、结语

在初中历史学习中史料知识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学习的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育教学中。在对史料进行应用时要结合教学内容把握好度,此外,还要能够意识到学生的主体以及教师的主导作用,以便更好的提升其教学效果。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还要不断探索史料的应用策略,以便更好的提升其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翠.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浅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30):21.

[2]管海新,付艳红.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有效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19):102.

[3]邱聪伟.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知识的合理运用[J].学周刊,2014,(31):83.

[4]崔岩勤.谈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赤峰教育学院学报,2000,(03):31-32.

大一历史论文范文参考 篇9

一、中学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现状

优秀的教学设计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但教师的讲授并不能总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教学方法单一、滞后的情况在目前的历史课堂中仍普遍存在,教师仍旧偏好采取满堂灌或者满堂教的教学模式,不能真正地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因此,有学者将目前低效率的历史课堂归结成:“作报告式教学”、“才子式教学”、“自己给自己讲课”、“无教学设计的课”、“只研究怎么教,没研究教什么的课”、“重形式,轻效果的课”等。

二、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

1.备课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

俗话说的好:“功夫在课前,功夫在备课”,教师只有课前认真完成各项教学准备工作,上课时才能诱导若定,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里所说的“备课”已经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怎样教学生”,而是要重点研究“怎样教学生学”。教师在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教材以及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明确教学内容的结构体系,根据需要深入开发、整合课程,设计探究问题,预设教学流程,完成预设教学设计。每次教学活动结束后,根据课堂反馈的信息,重新修改预设教学设计,完成典型教学设计,并总结经验和方法,形成良性循环。

2.课堂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主阵地

现在的教学已经不是单纯的教师“教书”、学生“念书”的过程了,而是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全身心的投入学习的过程。如何才能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学习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导向性信息的运用导向性信息就是教师给学生学习课程时的一个航标,就是以教师的循循善诱实现学生的独立思考的一个“桥梁”。具体地说,就是教师提供一个信息,这个信息对学生开展某项学习活动时,提出的导向性基本要求。日常教学中要以实际教学时的学情、内容为基础,根据需要设计可取、有效的导向性信息,从而达到“诱思”的效果。学生按照导向性信息开展学习活动,在自主基础上开展必要的合作探究,完成导向性信息所提出的任务,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随时给与学生一些点拨、启发、诱导,以实现“及时反馈,促进同化”。最终由学生展示学习活动的成果,其余学生充实、修改、评价,必要时再由教师做出归纳、总结。

(2)采取合适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改的一个显著特点,“自主、合作、探究”的基本理念被提出,要求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因此,日常的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这三种学习方式的运用。现在的课堂上,教师必须学会放弃话语霸权,将课堂还给学生,学会用导向性信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满堂学”。而在这三种学习方式中,自主学习是根本,“能自主、不合作”。历史课堂教学中探究学习是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开展的学习活动,具体是自主探究还是合作探究则根据学习内容的难易度进行选取。

(3)积极营造课堂氛围实践表明,探究学习的开展必须依靠自由、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因此,为了实现有效教学,教师需要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我们教师要明确自己在课堂中作用——“引导”,因此,我们要相信学生,放心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次认识历史。当然,放手的同时,教师也要做到对课堂的随机调控,确保课堂形散而神聚。当学生探究学习遇到问题时,教师要给与学生指导;当学生的探究学习即将偏离学习主题前,及时调整方向,聚焦学习主题等等。

3.有效评价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保障

评价是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这里的评价不仅仅指对学生的评价,也包括对教师自身的评价。首先,教学过程中以及教学活动结束后,我们要及时的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作出评价,使学生和教师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以及调整把握思维的方向,提醒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预设教学设计,从而确保教和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其次,在每次课程结束后,教师要根据课堂反馈信息,反思教学过程,客观评价该课的优点及不足,并形成文字,完成典型性教学设计,为以后的教学活动提供借鉴。

大一历史论文范文参考 篇10

《新唐书·百官志三》“国子监”条云:“祭酒一人,从三品;司业二人,从四品下。掌儒学训导之政,总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律、书、算凡七学……丞一人,从六品下,掌判监事。每岁,七学生业成,与司业、祭酒莅试,登第者上于礼部。主簿一人,从七品下。掌印,句督监事。七学生不率教者,举而免之。”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唐代广文馆的学生与其他六学的学生一样,是被国子监统一管理的,而且唐代广文馆的地位排在国子学和太学之后,在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之上。唐代广文馆创立之初,虽然经历过“雨坏庑舍,有司不复修完”,“寓治国子馆”,但是并未“自是遂废”,而是一直存在至唐末或许直至唐亡。

一、唐代广文馆创立的时间

《大唐六典》是“初唐以迄中唐的一部社会制度史”,成书于开元二十六年(738),书中在讲到国子监的机构组成时,提到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等六学,并未提及“广文”二字。经学者考证,并非《大唐六典》遗漏不记“广文馆”,而是在开元二十六年以前广文馆还没有创立。

在《旧唐书》卷九《玄宗纪下》、《旧唐书》卷二十四《礼仪志四》、《唐会要》卷六十六《广文馆》、《唐摭言》卷一《广文》、《旧唐书》卷四十四《职官志三》、《新唐书》卷四十四《选举志》等史籍记载中,广文馆是于唐玄宗天宝九年(750)秋,在国子监创立的。据《唐语林》卷二《补遗》中所知,初建之时,“国学增置广文馆,在国学西北隅,与安上门相对”。

二、唐代广文馆存在的时间

唐代广文馆的创立时间已是确定无疑了。接下来,要澄清的是唐代广文馆的存废时间问题。据《新唐书》卷二〇二《文苑传中·郑虔传》记载:郑虔在广文馆中就职,“久之,雨坏庑舍,有司不复修完,寓治国子馆,自是遂废”。又据《唐语林》卷二《补遗》中记载:“廊宇粗建,会(天宝)十三年,秋霖一百余日,多有倒塌。主司稍稍毁撤,将充他用,而广文寄在国子馆中”。广文馆创立之初使用的房屋,在第四年(754)就因天灾倒塌或损害严重而无法维持正常的教学了。面对没有教学地点的事实,广文馆的命运是“自是遂废”呢,还是继续存在下去呢?正确答案是后者。且看:

《唐会要》卷九十一《内外官料钱》记载着唐代宗大历十二年(777)的一条史实:“四月二十八日,度支奏:加给京百司文武官及京兆府县官每月料钱等,具体如后……国子太学、四门、广文等博士……各十二贯文,国子主簿十贯文;大学广文助教各四贯一百一十六文……”这说明,在唐代广文馆的庑舍损毁之后的第23年,时任广文博士和广文助教的官员都在继续工作,并由上级部门发放每月的“料钱”。广文馆并未被废除。

《唐会要》卷九十一《内外官料钱》记载着唐德宗贞元四年(788)的一条史料:“中书门下奏:京文武及京兆府县官,总三千七十七员,据元给及新加,每月当钱五万一千四百四贯六百十七文,……国子祭酒八十贯文……司业六十五贯文……国子博士四十贯文……大学、广文、四门博士各二十五贯文……国子助教、广文助教各二十贯文……”这说明,在唐代广文馆的庑舍损毁之后的第34年,时任广文博士和广文助教的官员仍在工作,并由上级部门发放每月的“料钱”。广文馆并未被废除。

《全唐文》卷548韩愈《请上尊号表》中曰:“臣某言,臣得所管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及书、算、律等七馆学生沈周封等六百人状称,身虽微贱,然皆以选择得备学生,读六艺之文,修先王之道,粗有知识,皆由上恩……”文章中有“臣得所管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及书、算、律等七馆学生”言,可知,当时广文馆存在于国子监中。此文为韩愈任职国子监领导即国子祭酒时所作。韩愈任国子祭酒之职的时间段为唐宪宗元和十五年至唐穆宗长庆元年,即公元820~821年。换言之,至唐宪宗末年或唐穆宗初年,广文馆依然存在于国子监中,那是在唐代广文馆的庑舍损毁之后的第66~67年。

《唐故朝请大夫尚书刑部郎中上柱国范阳卢(就)府君墓志铭》(大中六年二月廿三日),“开成末,李公任宰相,以卢氏甥有嫌,不得为御史拾遗,旬月除广文馆博士”。此墓志铭中记载,卢氏甥在开成末年被任命为“广文馆博士”。“广文馆博士”一职既然在开成末年存在,那广文馆亦存在于开成末年无疑。“开成”为唐文宗的年号,时值公元836年正月至840年十二月。所以,到公元840年左右,唐代广文馆仍然存在于世。那是在唐代广文馆庑舍损毁之后的第86年左右。

另外,据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之《乾符013》记载:李推贤在唐宣宗时任过广文博士一职;据《新唐书》(卷70上)记载:李彬在唐宣宗时任过广文博士一职。唐宣宗李忱于公元846~859年在位。可知,至少到公元846年,唐代广文馆仍然存在于世。那是在唐代广文馆的庑舍损毁之后的第92年。

还有,据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之《咸通105》记载:贾洮在唐懿宗时任过广文助教之职;据《新唐书》(卷75上)记载:郑顼在唐懿宗时任过广文助教之职。唐懿宗李漼于公元859~873年在位。可知,至少到公元859年,唐代广文馆仍然存在于世。那是在唐代广文馆的庑舍损毁之后的第105年。

另据“张策,字少逸,敦煌人。……妙通因果,酷奉空教,未弱冠,落发为僧,居雍之慈恩精庐,颇有高致。唐广明末,大盗犯阙,策遂初返初服,奉父母逃难,君子多之。既丁家难,以孝闻。服满,自屏郊薮,一无干进意,若是者十余载,方出为广文博士,改秘书郎”。文中“大盗犯阙”是指黄巢起义军进入长安城,时间为唐僖宗广明元年(880)。此后,张策奉养父母,避乱田里十多年。大概在公元890年以后即唐昭宗在位时“召拜广文博士”。那是在唐代广文馆庑舍被损毁的136年之后。仅仅再过17年即公元907年,唐朝灭亡。

由此可见,唐代广文馆自唐玄宗天宝九年(750)创立以来,一直存在至唐末。

我们进一步讨论。按照现有的研究结论,广文馆之所以在盛唐之时才创立,根本原因还在于当时^采取的“重诗文轻经学”的政策。这种取士倾向,导致唐代国子监的学生入朝为官的几率下降。为提高国子监生徒在科举考试中的竞争力,换言之,也是为了挽救在国子监读书的公卿子弟们的仕途危机,“亦救生徒之离散”,广文馆应运而生。于是,天宝九年“秋七月乙亥置广文馆于国子监以教诸生习进士者”。唐代广文馆的主要存在价值就在于,它为国子监生徒努力登进士第提供一臂之力。从唐玄宗钦点的第一任广文博士即为诗、书、画皆精妙的郑虔,也可以看出广文馆要教学生的是如何作好诗文而不是如何解析经学中的义理。

《唐才子传》:“裴说,天佑三年礼部侍郎薛廷珪下状元及第。”《唐诗纪事》:“(裴)说与(裴)谐,俱有诗名,谐唐天佑三年登第,终于桂岭,假官宰字而已。”《仙溪志》载陈光义唐天佑三年登第(参《莆阳志》)。唐天佑三年即公元906年,也是唐代在历史上将终结的倒数第二年。公元906年二月,裴说、裴谐、陈光义等二十五人擢进士第。这说明,唐代科举制度一直被执行至本朝灭亡。那么,在唐代最后的这17年里,与科举制度命运息息相关的唐代广文馆没有理由被废除。

所以,我们也有理由说,唐代广文馆自唐玄宗天宝九载(750)创立以来,一直存在至唐亡。

参考文献:

[1]孙培青.论唐代广文馆的兴废[J].教育评论,1987,(5).

[2]徐晖.唐代国子监学官与文学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4.

[3]周绍良.唐代墓志汇编(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4]欧阳修.新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5]刘加夫,熊礼汇,闵泽平,霍有明.中国文学编年史·隋唐五代卷(下)[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大一历史论文范文参考 篇11

历史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德国知识分子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1、选题意义和背景。

在德国甚至在欧洲历史上,都很难找到另一个世纪比世纪更能激发思考者心灵的激情。极端的民族主义、种族主义、^主义的泛滥忿恿了可憎的暴君,因而我们看到了铺天盖地的对威廉二世、希特勒的批判,却忽视了他们背后的知识分子。在那些充满激情和易被时代风潮所迷惑的年代,那些智识丰赡、影响过人的知识分子也曾笔底战栗,或隐蔽或公开地偏向、支持极权主义,对暴君的罪行视而不见。知识分子虽说不掌政治握权力,但往往有“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感召力,他们显然属于万民景仰、然神圣不可侵犯的大人物“.所以,对战争年代知识分子的研究不论从学术的角度还是现实的角度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一战史是历史研究的重要领域,国际学术界非常重视第一次世界大战,他们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历史甚至是世界历史的转折点。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第周年,欧洲学术界声明要将一战史作为今后五年研究的主题之一,足以见得一战史在史学研究领域的重要性。就我国史学界来说,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研究成果相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研究成果相当薄弱,无论是微观的个案研究还是宏观的理论探讨都不充分。因此,在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学术研究方面,存在着广阔的学术创新空间。③再者,史学界对于一战的研究,多集中在对其爆发的原因、战争的经过、结果及其影响等方面,而对知识分子在一战中的行为以及他们所起的作用的研究却长期被学者所忽视,知识分子在一战中的言行通常被当做年精神”所席卷的爱国主义的表现。虽然从上个世纪年代开始对一战的研究有了大的转向,注重从社会史的角度来研究一战,但即使如此,也只有少数学者关注到知识分子与一战这一研究领域。更遗憾的是,国内并没有展幵关于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因此,对一战中知识分子的研究,有助于拓展国内一战史研究。除此以外,我们说二战是一战的延续,二战爆发的根源大多可以追溯到一战甚至一战前,一些学者更是认为^使用的思想和词语在一战中就已经流行甚至合法化,而知识分子正是这些思想和词语的倡导者、发明者,所以对一战中知识分子的研究也这有助于对二战的理解。

其次,一战期间知识分子狂热的战争激情是值得人们深入思考的。我们知道一战中知识分子对战争的宣传鼓动成为了各国普遍的现象,尤其是德国,战争期间德国知识分子出产的关于战争的作品多如牛毛。到年年底为止,来自知识分子的战争散文就达册,战争诗达万首,战争文学达册。就连温和派的知识分子,如弗里德里希梅内克,也加入了宣传战争的行列。一战期间,德国知识界达成广泛的共识,为所谓的“民族防御战”而进行宣传和辩护。不仅如此,德国各阶层更是达到空前的团结,致使“年精神”、“八月经历”等词语成为了德国民族的象征。因此,研究德国一战中的知识分子,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当时德国国内普遍的爱国热情,对德国国内对待战争的态度及其对战争的`影响有着重要的作用。

最后,对一战中德国知识分子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当今这个知识分子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时代,知识分子的言行受到更大的关注,如何做好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通过对一战中知识分子的研究和借鉴,将有助于我国当代知识分子进一步认清自己的社会地位,更好地评估自己的社会角色与功能,更好的坚守良知,勇于担当,力争为中国的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②历史行而无远,一战中知识分子的言行,就如一记肃穆的警钟,既时刻敦促着知识分子要负起责任,也提醒社会公众保持必要的警锡。

2、论文综述/研究基础。

众所周知,在历史的长河中,任何重大问题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不仅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局势等有密切的联系,而且也受到长期积淀下来的文化的影响,使得某些历史事件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与种族不平等理论密切相关的还有“生存空间”不足,要求向外武力扩张的极端思想也在这一时期被提出。正是在强大的政治经济利益和这些极端思想的理论工具的推动和指导下,德国一步步走向一战的深渊。德国知识分子溢美战争观点既是德意志^文化传统的反应,又为^文化传统增加了理性色彩,并使其影响不断扩大,使^传统更加根深蒂固,从而将对战争的崇尚、对军队的激情融入到德国人生活之中,使一战成为了德^国主义传统爆发的第一次高峰。

3、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山雨欲来风满楼”,一战前夕的德国被各种极端思想所笼罩。德国知识分子凭借他们握有社会上的话语权,一方面对这些极端思想大肆宣传,另一方面竭力影响德意志帝国推行侵略扩张的政策,致使泛德意志民族主义的狂热情绪渗透到德国的各个社会阶层,推动了德意志帝国迅速走向通往世界战争之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爆发之时,德国出现了狂热的民族主义战争的全国性高潮。总动员的那一天,人们为战争而奔走相告,为战争而狂呼,整个德国社会各阶层被变成了一个统一体。

正如路德维希所描写的那样:”当这场战争在年爆发时,德国人民和其他国家一样感到意外。德国人民作为一个民族,并没有像年以后那样期望准备好这场战争。所不同的是他们并没有像其他国家那样惊慌失措,而是欢欣鼓舞地迎接这场战争。“在战争后期,关于釆用哪种和平方式来结束战争的问题,使得支持战争的德国知识分子,在关于战争目标分歧的基础上,完全分裂为两个持不同主张的团体。虽然支持战争的德国知识分子在数量上仍有优势,但他们无疑在走下坡路。不仅仅是因为其内部的分裂,而且还在于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的战争热情已经退去,逐渐重新审视自己,理性对待战争,走向反战的道路。纵然一些执迷于战争的知识分子仍不遗余力地维持着战争的努力,也改变不了德国战败的结局。相反,受到战争洗礼的部分德国知识分子不仅致力于战后的和平,而且在^统治时期再一次落入战争的深渊时,不再非理性地鼓吹战争而是成为了坚定的反战主义者。

4、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本文主要探究了德国知识分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所扮演的角色,主要是对知识分子的战争狂热一面加以论述,分析了知识分子这些思想及行为对一战进程及结束的影响,并尝试对知识分子如何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出初步的分析。其重点是在对德国知识分子战争狂热表现的论述。

本文的第一个难点在于知识分子这一阶层的涵盖面很广,要将所有的知识分子都囊括其中根本不可能,所以必须选取最具代表性的知识分子。此外,由于论文需要基于一战期间有关德国知识分子的作品或档案文献等一手资料来进行研究,但本人德语水平有限,外文资料的参考和引用方面还是以英文为主,无法参考有关的德文资料,这无疑是本文的一大缺陷。

5、预期的结果。

不可否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绝大多的德国知识分子是失职的。他们的所作所为,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和结束都有一定的影响。正是德国知识分子积极地宣传和鼓动,使得年德国举国上下都处于一种病态的渴望战争的心理中。正是德国知识分子为战争的摇旗呐喊,使得德国在其人力、物力等方面与协约国实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四年了之久。教授们在战争年代对青年们崇尚战争的教育,不仅使得德国丧失了一批又一批的有志青年,而且在德国青年一代人的心中埋下了战争的火种。也正是因为德国知识分子在战争年代采取支持战争的非理性态度,切断了德国与交战各国的科技文化联系,从而阻碍了德国乃至欧洲的科学文化发展进程。

(一)成为推动战争爆发和进程的鼓手

(二)对青年一代的影响

(三)阻碍德国及欧洲的文化发展进程

6、参考文献。

[1]艾米尔·路德维希着,杨成绪、潘琪译:《德国人:一个民族的双重历史》,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

[2](法)安托万·基扬着,黄艳红译:《近代德国及其历史学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巴拉拉·W塔奇曼着,上海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翻译组译:《八月炮火》,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

[4](美)彼得·帕雷特主编,(美)戈登:}A.克雷格,费利克斯·吉尔伯特编:《现代战略的缔造者:从马基雅维利到核时代》,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

[5]卞谦:《理性与狂迷:二十世纪德国文化》,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

[6]丁建弘,李霞着:《普鲁士精神和文化》,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年版。

[7]费里茨·费舍尔着,何江、李世隆等译:《争雄世界:德意志帝国1914-1918年战争目标政策》,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8](美)格奥尔格·G伊格尔斯着,彭刚、顾杭译:《德国的历史观》,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

[9]韩耀成:《德国文学史》第四卷,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10]黄燎宇:《托马斯·曼》,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1]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12](德)卡尔·洛维特着,李秋零,田薇译:《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3](美)科佩尔。}S}平森着范德一、林瑞武、何FH译:《德国近现代史-它的历史和文化》,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14](德)克劳斯·费舍尔着钱坤译,《德国反犹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版。

[15]李伯杰:《德国文化史》,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6]李岩,高明主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画》,北京:蓝天出版社2005年版。

[17]刘国柱:《希特勒与知识分子》,北京:时事出版社2000年版。

中文论文:

[1]陈占彪:《何谓知识分子》,天府新论2007年第2期。

[2]崔文龙:《论极端民族主义与德意志帝国的世界扩张》,社科纵横,2011年10月,第10期。

[3]邓白桦:《试论德国“1914年思想,‘)),同济大学学报,2010年8月,第21卷第4期。

[4]格奥尔格·C}伊格尔斯着张旭鹏译《历史学家面对战争》,山^会科学,2006年第10期。

[5]何兰:《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及其经济、思想深渊》,江汉论坛,1999年1月。

[6]黄正柏:《德意志民族思想文化与^主义的兴起》,历史教学问题,1998年第5期。

[7]李工真:《德意志帝国时期的反犹主义》,武汉大学学报,1991年第6期。

[8]李义中《民族主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安庆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第3期。

[9]李云霞,张献:《从德国民族主义形成特点看^独裁统治的必然性》,邯郸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10]马俊毅:《论二战中的极端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纪念世界反^战争及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民族研究,2005年第5期。

大一历史论文范文参考 篇12

世界历史论文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应构建一个与现有体系有所不同的新的世界近代史体系。钱乘旦提出的“现代化体系”具有很多优长之处。但是在构建世界近代史体系时,需要注意世界通史的整体性、内容与主题的联系性、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在其内涵的提法和表述上具有一致性,并且应有明确的时间概念和重大历史事件作为世界近代史起始和结束的标志。

关键词:世界近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世界现代史;现代化体系

就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来说,最具代表性的世界近代史著作,主要有三种。一是杨生茂等主编、人民出版社1972年出版的《世界通史・近代部分》,该书是周一良、吴于廑主编的四卷本《世界通史》的组成部分。这部著作按照社会形态(社会制度)来确定近代时期,即近代是人类历史的资本主义时代,起自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止于19俄国十月革命和19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二是刘祚昌等主编、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世界通史》近代卷。该书是崔连仲、刘明翰等主编的六卷本《世界通史》的组成部分。这部著作也是将世界近代史确定为资本主义的历史,起自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下限原来定为1917年十月革命,后来改为19。三是刘祚昌、王觉非主编,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史》近代史编。

该书是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六卷本《世界史》的组成部分。这部著作虽说是按照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的观点来编写世界近代史,但仍将世界近代史与资本主义相联系(只是在文字表述上有所不同),并将世界近代史的起点定在1500年,终点则定在1900年。综合起来看,第一种与第二种起点相同,终点不同;第二种和第三种终点相同,起点则不同。三种体系的共同点是将世界近代史与资本主义联系在一起,只是第三种体系强调世界历史是在近代时期(即资本主义时期)由分散而发展成为整体的。

以上三种世界近代史体系,从上个世纪60年代直至今天,在我国史学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对于我国世界史学科建设来说,这三种体系无疑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对于这三种世界近代史体系,我们不拟详加评论,但是本着“百家争鸣”的精神,本文提出与之不同的世界近代史体系新看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有必要构建一个新的世界近代史学科体系。而在这个方面,我国著名学者钱乘旦提出了一个设想,可以称之为“现代化体系”。钱乘旦在《以现代化为主题构建世界近现代史新的学科体系》一文中认为,自世界进入近代以来,几乎一切事件、一切变化都围绕着现代化这个主题。因此,他主张“以现代化为主题构建世界近现代史新的学科体系”。钱乘旦根据现代化这个主题或主线,将世界近现代史划分为五个阶段。他所划分的第一个阶段到第四个阶段(从离现在约六七百年的中世纪晚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也就是世界历史的近代时期。虽然这个体系目前只是一种设想,还没有出版按照这个体系编写的世界近代史(以及世界现代史),但是这个新体系的提出,很有新意和创见。从总的方面来说,我们赞同钱乘旦的意见,认为世界近现代史的确是世界各国走向和实现现代化过程,可以将现代化作为世界近现代史的主题、主线或中心思想。但是,就“现代化体系”涉及的诸多方面的问题,我们还想谈点补充意见。

我们认为,世界近现代史是人类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两个时期:近代和现代。第一个时期的历史是世界近代史,第二个时期的历史是世界现代史。在我们看来,所谓近代,就是人类社会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第一个时期。

现代化过程的第一个时期(世界近代史)开始于工业革命。这是因为,工业革命使人类开始进入工业社会(或工业经济时代)。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是划分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的一个界标。我们认为,世界近代史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世界历史,或者说是工业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因此,我们主张以工业革命作为世界近代史的起点。

世界近代史的上限是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其下限是20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45年)。这是人类社会实现现代化的第一个时期。但是,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因此现代化道路呈现出多样性。现代化不仅没有同一模式,而且也不是同步进行的。因此,在近代时期(即人类社会现代化过程的第一个时期),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了现代化(俄国的现代化是在十月革命后的苏联实现的),亚非拉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虽然(以另一种地位和方式)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可是它们在近代时期并没有实现现代化,以致其现代化任务还要留到现代时期(即人类社会现代化过程的第二个时期)去完成。

人类社会现代化过程的第二个时期(即钱乘旦所提出的新体系的第五个阶段)是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的。工业社会发展到20世纪40年代,第三次技术革命兴起。第三次技术革命使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均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使人类开始走向知识经济时代,进入信息社会。虽然亚非拉国家尚未实现现代化(个别国家例外),就整个世界范围来说,人类社会现代化过程并没有结束,因此也可以将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看成是工业社会(工业经济时代)的继续、发展和延伸,但是,由于20世纪40年代以后世界发生的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已经使世界历史具有了不同于现代化第一个时期(近代时期)的特点和规律,因此,我们将人类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第二个时期的历史,称之为世界现代史。 为什么赞同“以现代化为主题”?我们认为,“以现代化为主题”构建世界近代史体系,具有很多优长之处:

首先,从指导思想来说,它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而这个观点正是构建世界近代史新体系的理论根据。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历史主要是社会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历史。社会生产方式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社会上层建筑。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改变,从而引起社会生产方式的演进。因此,从古至今,才会出现不同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世界近代历史发展过程,也就是社会生产方式演进的过程。这个过程的主题或主线,就是现代化。

其次,这个主题抓住了世界近代时期历史发展的核心和实质。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个过程来看,经历了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直到今天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也可以看成是工业经济时代的继续、发展和延伸(有学者称之为“后现代”、“后工业”社会)。从古至今的历史,也就是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历史。人类进入现代社会,开始于近代时期,如果将世界近现代史视为一个整体的话,那么,近代时期的历史则是它的上部。因此,将现代化作为世界近代史的主题或主线,正是体现了世界近代时期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实质,也就是世界近代史的核心问题之所在。

在这里,我们想对老一辈世界史学者提出的“从分散到整体”的观点谈点看法。“从分散到整体”的观点把世界历史形成为整体看成是“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相互交叉发展的结果。这一具有独创性的观点,在我国世界史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历史发展事实表明,世界的确是从分散走向整体的,世界近代史的新体系也必须包含“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的内容。但是,我们认为,“从分散到整体”的观点,如果从字面上来看,容易使人感到这个提法只是着眼于世界历史发展的表面现象,而没有反映出世界历史发展的内在实质。“从分散到整体”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社会经济的发展。正如提出这一观点的吴于廑先生所说过的:“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发展,是决定历史纵向和横向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它把历史的这两个方面结合在一个统一的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之中。”(《总序》)因此,世界近代历史发展的实质,应该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就是现代化。

大一历史论文范文参考 篇13

摘要:基于对教师为主,教材为主要知识载体,学生为被动教学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弊端反思的基础上,在针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的诸种措施中,提倡研究型教学是其中重要的改革维度,此种教学模式在国内外的教学实践中颇有成效。研究型教学主张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以研究和问题解决为主要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研究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在我国高等教育实践中,研究型教学受到重视并得到推广,但在具体实践中仍存有诸多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完善的措施。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史;研究型教学;教学模式

目前国内高校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大多采用以中国古代文学史为基础主干课,辅以专题选修课或经典导读课的格局。专题选修课和经典导读课受限于师资力量及授课教师的研究专长,各高校开课情况参差不一。中国古代文学史则以专业基础课的地位,成为各高校必开课程。因此,本文所论主要针对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展开的。

一、中国古代文学史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二、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模式改革

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已渐渐为人们所意识到,并由此从多方面尝试教学改革。首先,转变教育理念,变教师如何教为学生如何学,如何具备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其次,增加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再次,充分信任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其对学习过程的参与度。总之,在新教学模式中,学生成为主体,成为中心,教师“不是单一的知识灌输者,而是知识方法的指导者;不是单调的结论的宣布者,而是制造问题引发怀疑的启示者;不是雄辩于讲台的演说者,而是退隐于幕后的设计者;不是占据教学活动的中心,以权威话语施之于学生的征服者,而是放弃话语霸权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参与者。”[1]在对传统教学模式改革的过程中,人们尝试了如讨论法、案例法、启发式教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诸多方法、理论,这些方法理论对传统教学模式改革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而在教学改革大潮中,研究型教学日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创建新教学模式的崭新窗口。

三、研究型教学溯源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实践中的反思

研究型教学是源自欧美的教育思想。在19世纪,德国著名教育思想家洪堡便提出大学教学应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思想。1916年,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创立了“问题教学法”。1959年,美国心理学家、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布鲁纳提倡“发现法”。20世纪70年代,美国面对大学教育质量问题,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予以应对,大力提倡研究型教学。1983年美国高等教育质量委员会发表的调查报告《国家处在危机之中》,明确要求学生采用研究与问题探讨的方法进行学习,以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1998年,博耶委员会发布的报告《重建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蓝图》,指出“研究型大学应对其课程和主流教学形式进行重大反思,建立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模式。”[2]由此,美国大学本科教育正式进入向研究型教学转变的改革。当今美国高校83%的教师主要采用讲授法进行课堂教学,但研究型教学方法却是大多数美国教师必然渗透在教学中的因素。“研究型课程己成为欧美许多研究型大学课堂教学所采用的主要形式之一。以研究为本的教学,要求每门课程都有需要学生亲自去探索的问题领域,每个教学环节都有需要学生去研究和探索的机会。美国的一些研究型大学要求学生提交科研论文或科研计划的课程非常多,如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本科课程计划中就有5门特别研究课程,学生需要通过参与科研实践,才能获得本科毕业总学分1/6的学分。”[3]斯坦福大学则开设了近200门研讨课供本科生选修。伯克利大学有“新生讨论课项目”,杜克大学则要求学生大一新生必须参与研讨课程。目前,研究型教学已在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实施、推广。2000年左右,国内开始关注到研究型教学,并将之视为对抗传统教学模式所带来的大学教育弊端的有力武器。北大、清华、复旦、浙大等高校率先进行以研究型教学为目标的教学改革。其中清华开设了200多门研究型课程,并改革了学业考核方式,采用了课题论文、口试答辩等新途径。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方面,研究型教学也日益受到重视,得到广泛推广,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淡化知识传播的权威者姿态,以平等合作的态度跟学生展开学习探究;教师有意识地在教材基础知识之外,增加学术前沿信息的介绍;注重加强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发现学术问题,收集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并在研究方法上给予学生积极指导;在学业考察上,逐渐改变一卷定终生为注重学习过程、创新能力的考察。种种举措不一而足,极大改变传统古代文学教学的刻板、沉闷、无生机的局面。但同时,因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型教学正处在探索阶段,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首先,对研究型教学理念的理论认识不足。研究型教学该如何进行界定,是“研究领先的教学”“研究取向的教学”“研究为本的教学”“研究支持的教学”[4],还是四种类型兼具的教学模式。研究型教学的本质特征、类型等问题需进一步明确。以及研究型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启发式教学、讨论法等有何本质区别等,都需要建立在人们对研究型教学有更深认识的基础上。其次,研究型教学实践的体系性尚待完善。目前的研究型教学改革,大多是基于教师对研究型教学教育思想理解的基础上,个体性的自发的教学行为尝试,缺乏系统的组织与引导。同时,由于教师个体对研究型教学教育思想理解的差异,研究型教学实践参差不齐。故而,目前的研究型教学改革实践呈现为散点式、强弱不一的局面,基本上是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的小打小闹。这一方面未从根本上动摇传统教学模式的根基,另一方面对研究型教学实践而言太过零星不成体系,削弱了教学改革的力度。再次,研究型教学的学科适应性需继续加强。人们对研究型教学教育思想的认识大多停留在教育理论本身,如何将此种教育思想切实应用到具体学科教学中,探讨二者结合的最佳形态的努力还需大大加强。中国古代文学在研究型教学模式下该如何进行,是取消现有课程模式,另起炉灶,还是在维持现状的同时进行改革,都是需要进行认真思考的问题。最后,研究型教学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研究型教学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已在欧美教育界效果卓著,并为国内大学教育领域普遍认可,以致成为国家的教育导向。但反观国内大学教育领域,相应于研究型教学的政策及配套扶持激励政策远远不够完善,成为制约研究型教学改革的一大因素。

四、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型教学完善策略

结合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实际和未来指向,研究型教学改革应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从学校乃至国家层面,对研究型教学展开全面而灵活的政策扶持。具体应涉及教学、职称、考核评价政策等多方面。研究型教学改革的获益者是学生,但教学改革的主体却是教师。研究型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根本性改变,对教师的时间、精力、教学科研能力都提出很高的要求。要实现现有高校师资向研究型教学师资队伍的转变,必须要有宏观政策的积极引导方可实现。其次,进行课程结构调整。取消中国古代文学史基础主干课的地位,削减其课时量。大量增加中国古代文学专题导读课和研讨课的权重。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框架式教学僵化学生思维,浅化文学历史存在,背离文学的人文精神,其弊端久为诟病。如何正确解读文学现象,培养共情能力,探索文学规律,合理转化传统文学资源应作为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重点。而这些都要建立在对中国古代文学资料细致、认真感知、理解、探究的基础上的。中国古代文学的研讨课、导读课可以充分承担这样的任务。同时,中国古代文学导读课和研讨课对于活跃学生思维,增强其解决问题以及知识创新的能力同样具有显著效果。再次,以探索创新为根本教育理念,针对学生知识状况及课程性质采取不同形式的研究型教学。大致可分为研究思维、研究方法引导型教学和学术研究实践类教学两大类,旨在培养学生从知识消费者成长为知识创造者。前者可以是专门的研究思维与研究方法专题课,也可以将二者以案例形式强力渗透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用以配合教师讲授法展开。后者可以是课堂教学中进行的研究实践教学,也可以是课堂之外以兴趣小组、项目研究等形式而存在的研究实践教学。两者形式的灵活性均迥异于传统教学模式下固化的教学样态,这在为教学增加活力的同时,学生也因得到适合其自身条件的灵活而多元的研究型教学而获得能力与思维品质的极大提高。

参考文献:

[1]杨清之,范潘,胡小城,等.“古代文学教学笔谈”,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2]刘宝存.“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重建:进展、问题、走向”,外国教育研究,2004(6).

[3]高永军、施宙、赵洪挺.“略谈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提出与实践”,科教导刊,2010(9).

[4]汪霞.“大学研究型教学中的研究”,教育发展研究,2007(11).

大一历史论文范文参考 篇14

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逐渐兴盛起来,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随中国古代的文人雅士不断创作的诗歌体现并传承下来。中国古代文人音乐蕴含着博大的哲学思想,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所崇尚的“理性”和“善性”,表达出中国古代文人含蓄的理想追求,散发出中国古代文人恬静情感。中国古代文人音乐的创作和传承是中华民族五千年辉煌历史的具体表现,对中国古代文人音乐发展的探索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挖掘,对我国的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具有不可小觑的意义。

一、中国古代文人音乐发展的客观原因

(一)音乐的产生、发展和完善

音乐的产生是文人音乐发展的两大条件之一, 因为有了音乐的产生才能对文人所创作的诗词进行文人音乐创作。我国的音乐历史可以追溯到8000 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河南舞阳骨笛就是最好的我国音乐发展开端的见证, 音乐的发展离不开音乐器具的发展, 音乐器具的产生和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也促使音乐走向多样化和复杂化。乐器的多样化为人们提供更多乐器选择的同时,也丰富了音乐的内容,使音乐越来越具有欣赏性和娱乐性,让更多的人向往音乐,从而学习音乐。为之后文人音乐的发展奠定了音乐文化基础和音乐器具基础。

(二)社会的发展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 朝代的更替和发展都遵循着“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规律,即使在这种分、合的朝代变更历史中,“士”的身份和地位都不曾改变过。追溯历史,“士”的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这是的“士”是一种固定的享有崇高地位的职业,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演变“士”的作用显现的越来越突出,战争时期,“士”作为军事,出谋划策;和平稳定时期,“士”作为文官大人,制定规范朝廷、管理天下事务的谋划者。在中国古代“士”就是高级知识分子的代名词,他在朝廷和民间享有崇高的地位,“士” 就是文人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是具有较高知识水平、享有较高地位、受人尊重、自身修养极高、素养极高、情趣广泛的优雅认识。“士”的产生和发展壮大,成为音乐的主要来源之一,为文人音乐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主体资源。

(三)统治者的对文人音乐的作用

由于音乐和文人的产生和发展, 文人音乐随之产生并得到一定的发展壮大。再加上中国古代统治者对文人音乐的重视和支持,文人音乐从产生不断发展壮大直至走向鼎盛时期。西周时期,实施礼乐制度并实行严格的“礼不下庶人”的制度。制度的产生和执行促使音乐的快速发展,也使得上层文人对音乐产生更大的兴趣, 未显示其身份地位和素质修养,上层达官贵人积极走向学习探索音乐之路。为之后文人音乐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前期的模型。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思想百家争鸣,争先绽放,各个学派对音乐的应用和发展都非常关注,各个学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都非常重视音乐,将音乐纳入自己学派的学习内容,将音乐更为广泛的传教于世人, 培养了大量的具有音乐情操的文人雅士,为文人音乐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经过战乱年代,秦统一天下,社会相对稳定,为满足上层人士的精神生活,秦代乐舞发展起来,并成立“乐府”巩固了音乐在社会中的地位,为文人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汉朝初期,社会安定,“文景之治”之后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引入大量的西域音乐文化, 丰富了汉朝音乐文化的同时也将中国古代的音乐发展之路带向了新的发展道路,也促使上层级中高层人士纷纷学习不同的音乐,并发展出现了不同风格的文人音乐家,文人音乐的发展逐步扩大。魏晋时期,音乐挣脱了以祭祀的形式而存在和为统治阶级所以用的束缚,开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这时,音乐开始作为文人表达其意识和情感的新的形式,文人音乐表现出新的艺术特征。自此,文人音乐的到空前的发展。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进入民族融合时期,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引入为隋唐时期音乐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音乐资源。隋朝末年,统治者机器重视音乐的教育,主要以琴乐为载体巩固儒家的琴道思想。唐代,本民族音乐空前发展的同时,少数民族音乐不断引入。不同种类的音乐不仅受到士大夫及其上层人士的喜爱和追捧,社会各阶层人士都开始学习和创造音乐,各个阶层的文人雅士纷纷溢出,弹琴作诗,文人音乐发展生机勃勃。宋元时期,文人音乐走向作曲填词的形式,词曲成为上层人士、达官贵人和文人雅士的聚会必备环节,宋元时期,皇家“阁谱”的出现和实施,给予文人音乐神圣的形象,同时,使得音乐脱离民间群众从导致了文人音乐的衰落。文人音乐的产生、发展和衰落的过程与统治者所实施的音乐文化制度和统治者的支持、重视程度息息相关,文人音乐的发展一方面是音乐文化发展的表现形式, 另一方面也是不同统治者宣传弘扬精神文化的表现形式。

(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只有在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的前提下, 人们才能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资金在音乐学习和文化学习之上,所以,中国古代文人音乐的代表或者几句人群大都出现在上层人士、士大夫和达官贵人之处。文人音乐的形成是文学知识和音乐知识融合的表现形式,在需要一定的先天性的诗词歌赋的天分以外,更多的需要的是后天的学习和积累。所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是文人音乐发展的条件之一。

(五)文人地位的居高性

文人即“士”,在中国古代,“士”的地位尤为重要,且是中国古代四大阶层之首。“士”在古代是知识分子的代名词,是具有较高文化修养的代表人物。他被统治者所重视,并赋予崇高的地位。其与统治者的紧密性也决定了其地位的稳定性和重要性。由于,“士”在中国古代中占有重要的政治位置,所以,文人所享有的资源具有广阔性,其接触的事物具有先进性和时尚性,其所表达传播的思想和实施的行为也具有引导性和价值性。“士”最早的接触音乐,并能够及时的学习和吸收音乐知识,“士”在闲暇之余作诗写赋填词,将音乐和诗词赋融为一体,其创造结果的文学性、音乐性和娱乐性将文人音乐推向高潮,“士” 的推崇提高了文人音乐的地位,促使着文人音乐的传播和发展。

(六)文人音乐是精神寄托的载体

“士”者有得志者亦有失志者,得志者通过文人音乐写出其得志的高傲,唱出得志的豪气;失志者通过文人音乐写出自己壮志未酬的由于,表达出报国无门的哀愁,唱出希望得到国家的重用或对生活种种不满或寄希望于未来的哀求。文人音乐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同时更是一种文人精神寄托的载体。

(七)社会风尚的潮流趋势

统治者的支持和重视,士大夫、达官贵人和文人雅士的不断创作和推崇,促使着文人音乐的不断扩大和发展。文人音乐成为一种文化的象征,一种身份的象征,一种学识的象征和一种情操的具体体现,使得文人音乐成为一种时代的象征,文人音乐的发展成为社会风尚的潮流趋势。

二、中国古代文人音乐发展的主观原因

(一)文人崇高的文化素质修养

“十年寒窗,一举成名”为金榜题名时,古人苦读诗书,所学内容涉及面广,知识点全,可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种传统的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和教育方式使得文人具备了全面的知识素养,使得古代文人能够创造出表达其情感的富有哲理性的有价值的诗词赋。古代文艺皆以作诗写赋填词为乐;以诗会友,以其才智广交诗友,谈笑人生。其完备的学识和丰富的经历为文人音乐创作提供了经典的内容,成为文人音乐创作的灵魂。

(二)文人基本的音乐素养

中国历代王朝,统治者都相当重视音乐的教育和培养,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琴、棋、书、画是衡量一个人学识的重要指标,而琴者位居四者之首,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古代音乐地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音乐作为娱乐性较强的知识,它可以陶冶世人的情操,缓解世人的压力,更是在中国古代排忧解闷的最佳选择方式。正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中国古代文人雅士寄情于山水,少不了弹琴奏乐以增加柔情氛围,渲染当时的意境。中国古代文人纵情于乐,钟情于乐,学习探索音乐成为必然。处境而作,抚琴而歌,人生之大快。在这样的生活追求、生活向往和社会环境中,中国古代文人要具备丰富的音律知识,拥有良好的音乐素养是必要的。

(三)文人对极致音乐的追求

古有成语“高山流水”一词,即比喻知己和知音的同时也比喻了音乐的美妙、柔美;古人也这样描写过音乐:“大弦嘈嘈如急雨,弦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首白居易的《琵琶行》可谓描写音乐的经典之作,写出了音乐的复杂多变的同时也刻画出了此音乐的似“急雨”的沉重舒畅,似“私语”的细促轻幽,是“珠落盘中”的圆润悦耳……诗歌的发展由最先的随性而述到后来的有感而作, 从口头表达走向书面创作在走向最后的唐诗宋词元曲,都与音乐有着紧密的联系。从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古代文人精湛的音乐灵感和中国古人对音乐的喜爱。他们对音乐无微不至、生动的刻画表现了他们对音乐品质的要求和对音乐美感的追求。中国古代文人对音乐的这种极致的追求,促使中国古代文人创作出经典的文人音乐。

三、结语

中国古代文人音乐反映着中国古人超越精神的审美意识和中国古人审美追求的含蓄。其恬静平和的审美情趣也创造出了中国古代源远流长的文人音乐, 丰富了中国古代的音乐文化的同时也处处的体现出了中国古代的和谐、求静、求善、求稳的保守性的民族文化,也是因为中国古代文人音乐蕴含了这种具有民族性格的特色才促使中国古代传统文人音乐的发展和传承。

大一历史论文范文参考 篇15

论文关键词:“飞将军”李广的运数之“奇”

西汉名将李广作战英勇,治军独特,深得君主器重,按说驰骋疆场,应该一生顺利,但事实正好相反,李广虽然武艺高超,善制强敌,但总是在战场上碰到不利的情况。古代占卜中以偶为吉,以奇为凶,所以李广被人称为“数奇”。他的一生的确运数不佳。

公元前129年,刘彻派卫青、公孙贺、公孙敖和李广四位将军各领一万骑兵,分路进击匈奴。李广兵出雁门,碰上匈奴大队人马,兵败被俘,他在敌人回军时瞅准机会夺得战马,逃脱归京。朝廷将李广交给法官,法官因为李广作战损失太多自己又被活捉,判决斩首,李广纳金赎罪,成为平民。

在长安附近过了近一年平民生活,因匈奴进攻辽西,打败了韩安国的军队,李广被启用为右北平太守。前123年,李广等六位将军由大将军卫青统率兵出定襄,以十余万骑进攻匈奴,诸将中许多人杀敌斩首达到一定标准受封为侯,而李广的部队偏偏没有功劳。三年之后,李广率四千骑兵出右北平人文历史论文,与博望侯张骞的万余骑兵分道而行,相约会合。不料李广的部队半路上被匈奴左贤王四万骑兵包围,交战中汉军损失过半,李广和儿子李敢在危急中以英勇善战精神稳定了士气,第二天继续拚杀,张骞的部队赶到后匈奴才解围而去,而战后李广的军队已所剩无几。按照法律,张骞约会失期,受到惩罚,李广功罪相抵,没有封赏。

李广在公元前166年的萧关之战中初露头角,若当时他不小于十八岁,那到公元前123年时已是六十岁以上的老将军了,尚未像许多将军一样受封侯爵。当初李广与堂弟李蔡俱以郎官身份在汉文帝刘恒朝中干事,景帝刘启执政时李蔡位至二千石,已达到官秩和俸禄的较高等级,武帝刘彻执政时李蔡因军功封为乐安侯,不久位至丞相。李蔡为人属于下中,按当时的九等划分法当属第八等,名声远在李广之下,但李广当时没有爵位和封邑,官位没有超过九卿,而李广属下的军吏和士兵有些都取得了封侯之赏。和普通人一样,李广对这一问题并非毫不计较,他曾和当时善于占卜的知名望气人王朔闲谈说:“自汉朝出击匈奴以来,我未尝不在其中,但各部校尉以下,中等才能的人,以军功取侯者几十位。我作战不在他人之后,至今却没有一点功劳得到封邑,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看来李广本人在老年时对自己未被封侯一事也是深感不平。

前1,刘彻派大将军卫青和骠骑将军霍去病平分十多万骑兵和几十万部队,从定襄和代郡分两路出击匈奴论文下载。李广多次请求随军参战,刘彻觉得他年老,不同意,过了许久,又答应他随卫青之军参战,任他为前将军。但刘彻认为李广做事不顺,暗中告诫大将军卫青不要让李广担任正面进攻,以免耽误了胜敌的`机会。卫青军队出塞后,从俘虏口中知道了单于的处所,决定自率精兵突袭,他让李广合并于右将军赵食其的部队,从东路进击。这条路稍有迂回,行程较远,大军行进会缺少水草,难以结队而行。李广不同意这种安排,对卫青说:“我被任为前将军,您却改让我从东路出兵。我从年轻时就与匈奴作战,今天才遇上单于,故甘愿作前锋,与单于决死。”卫青因刘彻的告诫,不让李广担当正面进攻,因而尽管李广一再请求,卫青始终没有答应。他让长史(相当于秘书的将吏)下文书给李广的军府,写道:“赶快到军部,照文书上说的办。”李广没有向卫青告辞就走了,心中恼怒人文历史论文,带着士兵与右将军赵食其一同从东路出发。部队没有向导,不时迷失道路,落在了主力部队的后面。及见到主力部队时,正面战场的大战已经结束,大军已回到了沙漠之南。这次战斗因东路军迟到而致单于溃败逃走,没有取得预想的成果。两军会合时卫青派长史送酒给李广,顺便询问他们迷路的情况,准备向刘彻汇报作战过程,李广没有回答。卫青又派长史召李广幕府的人员前去听候审问,李广说:“各校尉无罪,是我迷失了道路,现在我自己去上供状,听候审问。”他回到自己的幕府,对部下说:“我从年轻时起与匈奴作战大小七十多次,这次有幸随军与单于直接交战,大将军又调我的部队走迂回的东路,偏偏迷了路,这岂非天意!况且我已六十多岁,不能再面对那些舞文弄墨的办案人员了。”于是竟拔刀自刎。

李广自刎,他的全军将士都哭了。老百姓听到此事,不论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也不论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为他流泪。这次与李广一同出征的赵食其被法官判为死罪,他纳金赎为平民。

李广征战一生,至老年尚无封侯之赏,并不是封赏者对他有意刻削,而是他的军功的确没有合于受封的律令标准。前119年的出征正好是与匈奴单于直接交战,李广将其视作自己大显神威、为国建勋、成就功名的绝好机会,但却被调往东道偏师,不幸又迷路失约,使汉军失去了后路截击部队而致单于在困窘中遁逃。尽管大将军卫青对他本人持以安慰态度,但李广既不能忍受军吏问责的羞辱,更不能忍受这次立功机会的丧失,愤懑之情一时难寻解脱之方,竟选择了自刎的方式。

李广在抗击匈奴的战场上身经百战,但却一次次错过了立功封侯的机会,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数运不济呢?李广最后一次出征前曾向望气者王朔询问个中缘由,让王朔看看是否属于自己生相上的问题,王朔说:“您自己回忆一下,是否有自己非常悔恨的事情?”李广回答说:“我当年做陇西太守时,羌人反叛,我诱降了八百多人,后来用骗术把他们在一天之内全部杀死,至今最悔恨这件事。”王朔告诉他:“灾祸没有被杀掉已降之人更大的了,这就是将军不得封侯的原因。”王朔并没有直接回答有关生相的问题,却转而从李广一生的行事中寻找缘由,他的说法自然未必能被人们完全接受,但他却道出了望气之人观察生相的一个重要方面,那就是从一个人的社会活动中考察他的行事特点,从而粗断他的命运。

诱降和骗杀羌人之事,与李广未得受封并无直接联系,但它反映了李广行事的恶狠和个人心理上龌龊阴暗的一面。这类心理深层的弊失普通人多不能免除,但要将其恶狠地付诸实施,却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尤其作为一郡之守,他的行事会产生较大范围的社会影响,会使人们对一种恶的行为产生更多的怨望。而一个人的处事行为不会是孤立的,它是一定行为方式的体现人文历史论文,这种特定的行为方式会在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甚至枝末细节上表现出来,从而形成人们对其人格特征的基本认识,也会形成相应的报答回应。社会是一个由复杂因素而有机联系的整体,社会对一个人的报答回应与该人表现于社会的人格特征在善恶性质上总是大体符合的,从长久的时间系统上考察更是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来,王朔的望气之法并非没有道理。

李广在当年被匈奴俘虏逃回后,他赎罪为平民。这期间他与灌婴的孙子灌强隐居于京郊蓝田的南山射猎,有一次他与一名随从骑马外出,与友人在乡间饮酒,晚上回时路过霸陵亭。霸陵是汉文帝刘恒的陵墓所在,在今陕西省长安县东,当时的亭长由霸陵县尉兼任,专司守陵之职。那晚上霸陵尉喝醉了酒,对路过驿亭的李广呵斥阻止,李广的随从急忙分解说:“这是前任李将军论文下载。”县尉说:“现任将军也不能夜间通行,何况前任将军。”迫使李广在霸陵亭下住宿一夜。过了不久,北方战事吃紧,刘彻征用李广为右北平太守,李广请求让霸陵尉与他一块去,朝廷同意了,霸陵尉到达军中,李广即将其斩杀。

由此事更可以清楚地看出,李广在陇西骗杀八百羌人,绝非偶然之为,而是他为人处事的一种行为方式的自然表现。以某种恶狠的方式报复和待人,正是他现实人格的一部分。霸陵尉拒绝李广晚上过亭,如果是照章执行政令,那他就并无任何过错,不认情面而严于守职,正是一种应予赞赏的行为,也许李广的军事活动更需要这样忠于职守的人物;即便霸陵尉是无故关亭,那也属酒后妄为,不至于杀头之罪。李广杀了霸陵尉后曾向刘彻上书谢罪,刘彻曾批字作复,大意是说:作为将军,是国家制敌的凭借,《司马兵法》上认为将军具有“登车不轼,遭丧不服”等免于俗礼的必要,这是要求为将者要有威严,所谓“怒形则千里惧,威震则万物伏”。我所期待于你的是对匈奴报仇除害,你若免冠徒跣,叩头请罪,那不是我的期望!刘彻在批复中几乎完全回避了李广请罪之事,体现了宽厚的谅解和热切的期待。然而,这是刘彻的聪明之处,李广上任前要求霸陵尉相随,人们一定会认为他要重用此人,答应这一条件的不是刘彻就是朝廷有关机构,但李广凭借刚刚到手的权力,却公报私仇,这虽然满足了自己一时的报复之心,但却使用了欺诈方式,最终也把答应他条件的上司置于了不义和尴尬的地位。适逢朝廷用将之际,刘彻并没有追究李广擅杀之责,甚至给了他不少的宽慰和激励,但心底决不会没有丝毫怨怒;如果国家最高层由此认定李广是一位心胸狭窄、睚眦狠报的人人文历史论文,那日后对他的任用和封爵也就不会没有应有的顾忌。刘彻曾暗中告诫大将军卫青不要让李广担任对单于的正面进攻,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总是表明他密切关注着李广的为人和作战。征战一生的李广未得封侯,他的尴尬和急切心理刘彻不会不知,天下在握的刘彻也并非没有破例赏封某人为侯爵的先例,但更多的可能是刘彻对李广不愿开启这一封口,他宁愿让李广在前线去拼杀,凭自己的斩首之功去猎侯。战场立功常有许多不定因素,而刘彻对卫青的告诫也表明,他也不愿把最好的立功机会交给李广。王朔提醒李广,人生的不顺要在自身的行为中寻找原因。李广的心性弊失和命运不顺表明,王朔关于看相望气的方法不是没有道理的。

还在前朝刘启执政时,李广以骁骑都尉身份随从太尉周亚夫参加平定吴楚之叛的战斗,他在昌邑之战中率一支轻骑部队冲击叛军,砍敌帅旗,立下显赫战功。昌邑是梁国的要塞,平叛胜利后梁王刘武授给李广将军之印,李广接受了这一将印,但他没有想到,自己是朝廷派出的将官,接受诸侯的封任犯了朝廷的大忌,李广回京后非但没有受到任何奖赏,反倒被调任到边郡上谷为守,带有贬谪之意。刘武是刘启的亲弟,平叛时双方互相支持,兄弟两人的关系当时尚十分要好,也许李广没有想到更多的问题,将受印仅仅视作皇家对自己的看重和个人应得的奖赏,但他作为一名已在皇朝任职的将官,意识不到朝廷与诸侯本有的利害关系,对名利只是一味地接受而不知必要的拒绝,也显示了他政治上的短视和幼稚,这一自身原因也必然成为他人生发展中的一种限制。

大一历史论文范文参考 篇16

历史学是以史论统一为原则,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史,即史实、材料,包括文字资料和实物资料;论,即结论、观点,包括评价历史时所采取的态度、所下的最后论断。有史无论,历史学就成了一堆没有“灵魂”的材料;反之,有论无史,历史学就成了一架没有“血肉”的躯壳。只有史论统一,历史学才能显示鲜活的生命力。因此,历史教学既不能局限于“史”的传授,也不能局限于“论”的灌输,必须坚持史论统一的原则,把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和概括史料本质进而得出结论的分析、综合能力即历史思维能力放在首位。

一、史料引用要准确无误,观点要正确鲜明

一般而言,教材上引用的史料都是经过专家考证了的,当属无误。教师补充史料时,就要注意补充的史料的准确性。一些经过考证属于谬误的或过时的材料,不能引用。同时要注意精选史料。历史教学课时少,史料引用要有所取舍。如讲述汉初的贫困,可引用《史记》“自天子不能具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的记载;讲述慈禧太后的^,可引用她“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言论,等等。

观点要正确鲜明,要严格按照教材上的观点讲授,教师切忌凭个人主观臆断随意发挥,将片面的甚至错误的观点传授给学生。如新中国成立初的“反右”运动,虽然犯了严重的扩大化错误,将大量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当作敌我矛盾来处理,但这次反右是应该肯定的,它的意义在于对广大群众进行了一次深刻的社会主义教育,巩固了中国^的领导,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若教师对此加以否定,学生因知识面狭窄,会对教师的观点深信不疑。教师不正确的观点给学生以错误的思维导向,更谈不上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了。

二、发掘教材内涵,有机补充“史”“论”

教材限于篇幅和编写特点,有些地方以“史”述,有些地方重“论”述。这就要求教师细心发掘教材内涵,有机补充“史”“论”。

某些史实,教材上虽有所评价(结论),但由于学生理解不深,只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就有必要补充“史”,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如讲授隋唐文化中的李春营建赵州桥时,为了让学生对赵州桥的特点与价值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教师先让学生在阅读教材和观察插图的基础上回答:“赵州桥有哪些特点?”学生对教材上的“大拱两端各有两个小拱”“匀称”“经历了1300多年至今完好”等理解较快,很快就能答出来,但对赵州桥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却发现不了。这时,教师再指导学生看图、思考之后,有的学生就能了解到“桥的\'跨度大”“有37。37米”的表象特征。教师再问:“桥的跨度大有什么作用?说明了什么问题?”使学生认识到:跨度大、弧就平,弧平就便于行人走、车马过;同时也说明桥的建筑难度大,工匠技艺高。然后教师概括出赵州桥的主要特点:跨大弧平、拱上加拱、匀称美观、经久坚固。这样学生对教材上的“赵州桥是今天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在中外桥梁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论”领会更为深刻了,并从中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同一类型的知识如“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教材上总结的五条经验都是“论”,这就需要教师补充“史”并予以说明。

某些史实,教材没有明确的分析和结论,学生难于理解,甚至产生错觉。如北宋初年“杯酒释兵权”的史实,教材上写得较为详细,有的学生学了之后就发表议论:“赵匡胤真狡猾!”“这是阴谋!”学生只看到“政治手段”这个表象(史),没有认识到这一措施的实质与历史作用(论)。教师就应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看待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通过讨论,学生明确:“这确实是一个阴谋,但从历史实际出发,却是加强中央集权的一条重要措施。它削弱了朝中大将的兵权,也解除了唐朝中期以来长达2之久的节度使的兵权,有利于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是应当予以肯定的。”这样引导学生认识“论”,就使学生受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同一类型的知识如对美国19世纪的领土扩张,教材以“史”述为主,教师讲完“扩张史”后,就应当及时引导学生认识美国领土扩张手段的多样性、持续性和凶残性,指出美国的领土扩张史清楚地表明:“美国标榜的‘和平’‘自由’‘人权’到底是什么货色!”这样补充“论”,就发掘出了教材隐含的观点。

有机补充“史”“论”,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仅局限于“以本为本”的讲授是不够的,必须吃透教材,发掘教材内涵,努力探讨教法和学法,注重启发、诱导学生分析和归纳。这样,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才能落到实处。

史论统一,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目前仍是一个比较薄弱的历史教学环节。所有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都要借助史论统一的历史思维方法作出解答,所以我们必须在这方面加大教学与训练的力度。

大一历史论文范文参考 篇17

在高中新课程改革模式下,历史教学越来越重过程与方法,提倡论从史出的教学理念,试着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与以往不同的是,史料在教学中发挥了越来越发挥重要的作用,史料教学的水平对历史教学的效果影响很大。重视史料并且熟练地运用已经成为历史教学的不二选择。

高中历史教师获取史料的途径或许相对偏少,但是我们应该给予史料充分的重视,充分利用手头的资源,真正上好历史课。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论述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印证历史,还原历史,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理念和意识

历史已经过去,人们必须通过史料才能再现历史。梁启超在《历史研究法》中说:“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可言。”可见史料是从事历史教学的基础。

尊重历史,追求真实,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历史教材总是浓缩地反映某些内容和直接的历史结论,它不可能在每一个历史事件的描述上像具体的史料那样形象生动,也不会告诉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引用合适精彩的史料,将史料和课本中历史结论结合起来,从深层次与历史进行对话,使学生能更真实地了解历史。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凭借史料的总结整理,让学生体验感悟历史,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理念,增强其历史意识。

二、创设教学情境,使历史课充满情趣与活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国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和最好的老师。传统高中历史教学中过分强调对知识点的讲授,忽视过程和能力培养,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死记硬背,造成历史课堂枯燥乏味、学生不喜欢历史课的困境。在新形势下,历史教师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将图片、文字、视频等不同史料展示给学生。

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一些生动的、有内涵的史料的呈现,会给他们以内心的触动,给他们以感官上的强烈刺激,这样能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最大程度地提高课堂效率。丰富多样的史料也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历史课堂有了血肉,极大地增强了历史课的立体感。同时,思想的碰撞和交流使历史课堂有了深度,有了厚重感。这样的课堂更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更符合历史学科的特点。

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世界着名的未来学家托夫勒说:“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新课程改革以来,历史教学也越来越重视学习能力培养。高中学生都是以参加高考并且考取高分为主要目标的,如果在培养兴趣的同时,不忽视其应试能力,是我们要重点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将史料引入高中历史教学,尤其是引入对某个事件原因、评价的教学,一方面可以充分实现教学过程中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积极互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另一方面,通过理解、分析史料及运用史料完成合作探究,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及思维能力。阅读史料是利用史料进行历史教学的初级阶段。大部分的史料都以文言文形式呈现,所以理解和研究的的前提是理解史料内涵。而最重要的是理解与分析史料。这是我们史料教学的第二个阶段,需要启发学生以所学的基础知识为平台,充分利用基础知识全面分析史料所包含的信息,慢慢总结,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真正实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最难的是全面分析史料。这是利用史料教学的最后阶段,在前一步的基础上,深层次培养学生对史料的比较、概括、归纳的能力和历史思维。比如,讲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时,教师可同时展示两段对其不同评价的材料,学生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评价的资料的阅读理解分析,可以形成对太平天国的全面评价,既能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在反封建中的功绩,又能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在社会发展层面的局限性。这就既培养了学生阅读分析问题的能力,又使学生认识到任何事物都要辩证地看待,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四、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传统的历史学习重点在于对历史知识和现成历史结论的记忆和理解,而缺乏深层次的质疑。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核心是转换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要想实现这种转变,史料教学无疑是必然选择。新课程改革后,史料教学带给学生多样性课程资源和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推动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并且学会质疑。

史料教学改变了教师过去单纯备知识点、讲知识点的领导局面,要求教师将备课的重心放在史料的收集、整合及开发利用上,课堂教学的重心放在引导、训练学生分析史料上。这改变了传统教师角色,推动了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

随着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整个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的作用变为“导”,而不是“教”,学生也逐渐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

总之,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历史教师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史料教学的优势,使历史课堂充满活力,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当然,史料的运用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尤其应处理好史料与课堂时间和效果的关系,避免多多益善,使课堂走向另一个极端。在新课程改革新趋势下,如何更好地更有效地进行史料教学,是一线高中教师长期的研究课题。教师只有转变观念,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达到历史教学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龚爱琴。在史料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历史教学问题,(2).

[2]尚伦岳。新课程改革中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和意义[D].陕西师范大学,.

大一历史论文范文参考 篇18

清末民初,天律是北方最大的商业城市,晋商多在此设号,因此,山西戏班及名伶来京演出必到天津。

上海的丹桂茶园、群仙茶园、大观园等戏院也经常演出梆子戏,并邀请山西名伶十三旦、水上漂、人参娃、自来红等来沪演出,以满足晋商观看家乡戏的需要。

张家口是内地与蒙俄的通商枢纽,在这里经商的晋商尤多,所以山西戏曲在张家口颇受欢迎。

此外,随着晋商商路的拓展,北到多伦诺尔、归化、库伦,南到四川、云贵,西到甘肃、宁夏、青海,均有山西戏曲的足迹,并且在一些地方曾风靡一时。

有人说:凡是有晋商活动的地方就有山西戏的演出。

此话反映了山西戏曲的发展与晋商的密切关系。

晋商除邀请戏班演出外,还经常出资自办戏班,到各地演出,使山西戏曲在艺术上有了更多的创新与提高。

第一个组建梆子戏戏班的是榆次聂店富商王钺,他在咸丰年间组建了“四喜班”,不仅请来了盖山西、秃红、一杆旗、一条鱼等名角,还从苏州置办了戏服、行头,该戏班轰动一时。

此外,榆次王湖村富商创办的“三合班”、清源县东罗村富商时成盘创办的“小梨园”、太原济生馆药店创办的“太平班”、张家口一带的晋商创办的“狼山戏班”等也名噪一时。

除了爱听戏、看戏,有的晋商还会唱戏,晋中商人从掌柜到伙计,多会唱几句山西梆子,有的晋商甚至还成为票友,粉墨登场。

此外,一些晋商还研究戏曲,创作剧本,为山西戏曲的改革、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祁县富商渠源滏是著名的票友,他对梆子腔极为迷恋,在渠家大院中建有一座造型精美、布局合理的戏台,在这里组建戏班,聘请名师,常年演出,并经常亲自登台献艺。

咸丰年间,他聘请当时最有名的蒲州戏曲演员,组成晋中最好的戏班子,承前启后,推陈出新,对音乐唱腔、伴奏技巧等进行探索和改良。

祁县富商韩子谦痴迷戏曲,置家族商业于不顾,终日与梆子腔、木偶、秧歌艺人往来。

他不惜重金购买全部戏装行头,于每年冬季辟锅灶、设暖房,专门邀请晋剧(中路梆子)名流聚会,切磋技艺。

1925年,韩子谦同时考取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和北京平民大学新闻系,四年后同时获取两校毕业文凭返晋,专心致力于晋剧艺术的研究和改革。

在他的支持下,成立戏曲研究社,对晋剧的剧本、音乐、声腔、表演等都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和改革。

山西的梆子腔在京师的命运与晋商的命运紧密相连。

辛亥革命后,晋商衰落,无力再为梆子腔捧场,梆子腔失去最有力的资助者和最热心的观众群,于是随着晋商的衰落走向低潮,在京师戏曲界的.地位逐步为京剧所取代。

但是,发源于三晋大地的山西戏曲仍旧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生生不息地繁衍,20世纪30年代,当留声机成为一种时髦的消费品时,第一批灌制唱片的剧种中就有山西梆子,这时山西梆子从晋商的大院、会馆、戏台中走出来,在更广阔的天地间舒展着身姿。

并且,在晋商带动山西梆子向外省发展的过程中,山西梆子与当地的声腔结合演变衍生出一些新的剧种,如河北梆子、山东梆子等,这些优美的声腔与山西戏曲一起,在新的时代继续用那优美的神韵演绎着帝王将相与寻常百姓的悲欢离合。

大一历史论文范文参考 篇19

一、文学与历史的互动关系

二、现代文学叙事中的历史图景

以鲁迅小说桩人日记为例20世纪中国文学呈现出新的历史语境,文学以其独特的话语进入历史的叙事中,共同参与着历史的叙述。在现代,中国发生了历史转型,新的历史主体代替旧历史主体走上历史舞台,采用符合历史形势与文化语境的文学话语,以显现自身存在的合理性与历史必然性。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便是诞生于动荡的“五四”时期,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符合了新历史主体话语权争夺的要求,以一种独特的话语表达契合了当时的历史语境。

(一)文学对历史的解构行为

鲁迅在小说中借助狂人之口把中国历史喻为一部吃人的历史。其中叙述主体即狂人所叙述的事件几乎都是对这一历史观的现实反映。不但赵家的狗表现出吃人的信号,而且周围的人都在设法陷害“我”,亲人包括哥哥与母亲都吃过人,最后发现自己也吃人,推测是不是孩子也吃人。小说通篇的叙述都是对吃人这一历史的叙述,构成了对历史的解构行为。解构历史是为了重构历史,探寻一种崭新的历史叙事话语。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这一叙事人称内蕴着深刻的文化心理内涵。第一人称叙事首先是对个体意识的张扬。个人声音的出现意味着摆脱了以往文学叙事中中允、客观、冷静的叙述方式。中国文学中开始出现了一个响亮的个人的声音,这个声音能够大胆地坦陈自我的内心,在诉说着、呐喊着这个作为个体的、独特的我的想法、愿望以及各种情绪与欲念,这在文学发展史上是一个足以令人兴奋的变化。中国历史上人们惯于压抑个人的声音,将个人的个性与心理隐匿在群体之中。而小说中狂人的声音则象征着新的历史主体出现他能够在这一历史舞台上响亮地发出自己的声音。“我”作为叙述者,主宰着新的话语,也掌控着叙述文本的发展,这意味着新的历史主体同样具有这些对历史话语的主宰权与掌控权。这位叙事者具有清醒的头脑,能够看清历史的真正面目,富有怀疑精神,敢于自我解剖,信奉进化论,相信历史发展的进步性,文明在不断进步与发展,总有一天这个世界“将容不下吃人的人”。这位叙事者是一位走在时代前沿的思想家与启蒙者。狂人作为小说的叙事者,是叙事的主体,也是可以代表新的历史主体的中心人物。

(二)启蒙者的历史叙说

这一叙事主体兼历史主体,以解构历史为立论依据,叙述历史上的种种吃人表现。小说中主要采用日记体的方式来进行叙说,以内心独白的形式为主。内心独白是一种自我言说,是自己与自己对话,但是在小说中,以自我言说的方式分明试图在向他人表达,语言与叙述的指涉对象是外部而非内部。小说中具有一些体现出这种对外表达意图的句子,诸如“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或者“救救孩子”等。这些句子缺少主语,是一种启蒙者的言说方式。这个启蒙者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与深刻的思想。他对历史的看法远较一般人更为深刻,不但可以看透历史上吃人的真相,可以穿透其他人的虚伪表象看到内在本质,而且对自己也有极为勇敢与透彻的认识与剖析,清醒地发现“我也吃了妹子的几片肉”。最后,这位启蒙者将历史的真正面目揭开,让所有人看见这一真相,并斩断了人们在精神上的退路。小说以独白的言说方式表现启蒙者的思想,以内敛的叙述方式展现一种独特的历史叙事显示出了鲁迅小说艺术技巧的高明之处,同时也是现代启蒙者高超启蒙策略的成功。

(三)特殊历史语境下的双重叙事手法

《狂人日记》采用双重叙事的手法,一是狂人日记式的白话文叙述言说,一是文言小引式的叙事。在日记体的前面,有一段文言文形式的引子表明叙述人发现日记手稿,表面上增加了小说叙事的可信度,从而构成了这篇小说的双重叙述。因此,小说便有了双重的叙述人,一个是文言文之“余”,一个是白话体之“我”,双重叙述人之间构成了一种叙述的张力,大大地增加了叙述文本的丰富内涵与深刻意蕴“余”与“我”的叙述,建构了一个清醒的世界与一个与之相对应的疯狂的世界,这两个文本构成的世界是相互对应并相互对峙的,使得整个叙事呈现出一种复调的关系。这两个叙述世界是整体叙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其中之一而忽略另一个世界都会造成对文本叙述的误读。在前面的文言叙述中,关于狂人已经病愈并赴某地候补的记述,是对后文精神世界的一种对峙与终结。这段文言叙事似乎在暗示,无论狂人多狂思想有多么深刻,终究都被现实所“治愈”,成为一个正常人,为功名利禄而奔波。这种叙事方式似乎在暗示启蒙者的命运。

三、当代文学叙事中的历史图景

—以苏童小说《妻妾成群》为例当代文学依然沿袭了与历史的复杂关联,以小说的叙述言说着某种历史的景象。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演变,文学叙事中的历史图景也在发生着某种改变。苏童小说《妻妾成群》呈现了一个与之前不同的历史图景。苏童将控诉封建淫威的题材建构出一种不一样的文学景象与历史言说。

(一)文学叙事中历史图景的转变

大一历史论文范文参考 篇20

人工智能历史论文

家有智慧,可你决不会说一个路人什么也不会,没有知识,你同样不敢说一个孩子没有智慧,可对于机器你就不敢说它有智慧了吧,那么智慧是如何分辨的呢?我们说的话,我们做的事情,我们的想法如同泉水一样从大脑中流出,如此自然,可是机器能够吗,那么什么样的机器才是智慧的呢?科学家已经作出了汽车,火车,飞机,收音机等等,它们模仿我们身体器官的功能,但是能不能模仿人类大脑的功能呢?到目前为止,我们也仅仅知道这个装在我们天灵盖里面的东西是由数十亿个神经细胞组成的器官,我们对这个东西知之甚少,模仿它或许是天下最困难的事情了。

科学家早在计算机出现之前就已经希望能够制造出可能模拟人类思维的机器了,在这方面我希望提到另外一个杰出的数学家,哲学家布尔,通过对人类思维进行数学化精确地刻画,他和其它杰出的科学家一起奠定了智慧机器的思维结构与方法,今天我们的计算机内使用的逻辑基础正是他所创立的。

我想任何学过计算机的人对布尔一定不会陌生,我们所学的布尔代数,就是由它开创的。当计算机出现后,人类开始真正有了一个可以模拟人类思维的工具了,在以后的岁月中,无数科学家为这个目标努力着,现在人工智能已经不再是几个科学家的专利了,全世界几乎所有大学的计算机系都有人在研究这门学科,学习计算机的大学生也必须学习这样一门课程,在大家不懈的努力下,现在计算机似乎已经变得十分聪明了,刚刚结束的国际象棋大赛中,计算机把人给胜了,这是人们都知道的,大家或许不会注意到,在一些地方计算机帮助人进行其它原来只属于人类的工作,计算机以它的高速和准确为人类发挥着它的作用。人工智能始终是计算机科学的前沿学科,计算机编程语言和其它计算机软件都因为有了人工智能的进展而得以存在。

在世界各地对人工智能的研究很早就开始了,但对人工智能的真正实现要从计算机的诞生开始算起,这时人类才有可能以机器的实现人类的智能。AI这个英文单词最早是在1956年的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在此以后,因此一些科学的努力它得以发展。人工智能的进展并不象我们期待的那样迅速,因为人工智能的基本理论还不完整,我们还不能从本质上解释我们的大脑为什么能够思考,这种思考来自于什么,这种思考为什么得以产生等一系列问题。但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人工智能正在以它巨大的力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让我们顺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来回顾一下计算机的发展,在1941年由美国和德国两国共同研制的\'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了,从此以后人类存储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开始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第一台计算机的体型可不算太好,它比较胖,还比较娇气,需要工作在有空调的房间里,如果希望它处理什么事情,需要大家把线路重新接一次,这可不是一件省力气的活儿,把成千上万的线重新焊一下我想现在的程序员已经是生活在天堂中了。

终于在1949发明了可以存储程序的计算机,这样,编程程序总算可以不用焊了,好多了。因为编程变得十分简单,计算机理论的发展终于导致了人工智能理论的产生。人们总算可以找到一个存储信息和自动处理信息的方法了。

虽然现在看来这种新机器已经可以实现部分人类的智力,但是直到50年代人们才把人类智力和这种新机器联系起来。我们注意到旁边这位大肚子的老先生了,他在反馈理论上的研究最终让他提出了一个论断,所有

人类智力的结果都是一种反馈的结果,通过不断地将结果反馈给机体而产生的动作,进而产生了智能。我们家的抽水马桶就是一个十分好的例子,水之所以不会常流不断,正是因为有一个装置在检测水位的变化,如果水太多了,就把水管给关了,这就实现了反馈,是一种负反馈。如果连我们厕所里的装置都可以实现反馈了,那我们应该可以用一种机器实现反馈,进而实现人类智力的机器形式重现。这种想法对于人工智能早期的有着重大的影响。

在1955的时候,香农与人一起开发了The Logic Theorist程序,它是一种采用树形结构的程序,在程序运行时,它在树中搜索,寻找与可能答案最接近的树的分枝进行探索,以得到正确的答案。这个程序在人工智能的历史上可以说是有重要地位的,它在学术上和社会上带来的巨大的影响,以至于我们现在所采用的方法思想方法有许多还是来自于这个50年代的程序。

1956年,作为人工智能领域另一位着名科学家的麦卡希(就是右图的那个人)召集了一次会议来讨论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方向。从那时起,人工智能的名字才正式确立,这次会议在人工智能历史上不是巨大的成功,但是这次会议给人工智能奠基人相互交流的机会,并为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起了铺垫的作用。在此以后,工人智能的重点开始变为建立实用的能够自行解决问题的系统,并要求系统有自学习能力。在1957年,香农和另一些人又开发了一个程序称为General Problem Solver(GPS),它对Wiener的反馈理论有一个扩展,并能够解决一些比较普遍的问题。别的科学家在努力开发系统时,右图这位科学家作出了一项重大的贡献,他创建了表处理语言LISP,直到现在许多人工智能程序还在使用这种语言,它几乎成了人工智能的代名词,到了今天,LISP仍然在发展。

大一历史论文范文参考 篇21

一、对学生进行革命理想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历史的车轮是滚滚向前的,每个朝代的更替,每种社会形态的更替,都是一种进步的表现。历史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新旧更替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新的、进步的事物代替旧的、落后的事物,也是历史发展的铁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发展的、进步的、辩证的观点来看待问题,让学生将目光放在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上,形成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在我国古代的发展史上,曾经有许多的英雄人物、志士豪杰涌现,他们有的具有远大的志向和崇高的信念,充满了英雄气概,如霍去病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时,他的爱国情操可以让学生为之沉迷。有的具有崇高的理想,救人民于危难之中,如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经过了含辛茹苦的十三年,终于治水成功,他们的责任感也会让学生为之触动。还有坚韧不拔,周游诸国的孔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班超,他的勇敢与坚强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再如“闻鸡起舞”的祖逖,他的勤奋、好学也是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榜样。这些传统的伦理道德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历史沉淀,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教师要将其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利用先人的事件激励学生,引导学生向先人学习,领会他们的高尚品格,并时刻牢记这些英雄故事,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面对挫折不气馁、不放弃,勇于挑起社会的重担,做一个有理想道德的社会主义新人。

二、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让学生形成艰苦奋斗的精神

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xxx带领着中国人民进行了抗日斗争、解放战争,经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这是一个艰苦卓绝的过程,也是为中国社会带来大的变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xxx和中国人民形成了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并世代相传,成为中国xxx和中华民族的一个光荣传统。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让学生不忘历史,不忘记那些为我们的幸福生活而献身的革命前辈,将这种优良传统发扬下去。但是,在目前这种物质财富极其充足的条件下,很多学生对艰苦奋斗没有概念,认为我们不应该继续发扬这种精神,该享受时就享受。对于学生的这种观点,教师要结合历史上的相关故事进行修正。以“文景之治”为例,汉代皇帝文帝、景帝以皇帝之尊仍然提倡节俭,他们富有天下却不肆意挥霍,春耕时亲自下田,秋收时参与收割,穿的是布衣,吃的是粗茶淡饭,最终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复苏,实现了国富民强的梦想。新中国的建立经历了长时间的艰苦斗争,如果我们的党和人民不依靠艰苦奋斗,是很难战胜一次次的困难,也无法建立新中国,给我们带来今天的幸福生活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相关的数据对比来让学生意识到我们和发达国家的差距。我们要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坚持自力更生,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那些错误的消费观,不攀比,不贪图虚荣,凭着自己对真理的执著追求,树立远大的理想,并坚定不移为实现理想而奋斗。我们进入了新的世纪,属于我们的奋斗才刚刚开始。教师要引导学生抱牢艰苦奋斗这个“传家宝”,以民族精神时刻提醒自己不能挥霍、不能浮躁、不能见异思迁。这种精神财富我们要认真学习并有效利用,传给子孙后代。

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具有民族责任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一个民族形成、发展、壮大的基本条件就是团结,而爱国主义则是民族团结的核心,是一种强有力的凝聚精神,也是一个民族最为倚重的精神支柱。历史知识中包含着一个民族的优良传统,那些优秀的历史故事都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素材。教师要把握好历史这个丰富、生动的教材,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合在历史教学之中,抓住一切时机,巧妙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一个更好的认识,笔者在讲授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时,选择将两部分进行对比,首先让学生了解中英战争之后,尤其是在五四运动开展以来,我国在经济、文化、政治方面的重大变革,并以农村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对比:先讲新中国成立前,农村是受封建剥削最严重的地区,经济非常落后,劳动者没有自己的土地,也没有人格尊严。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实施了土地改革,使农民真正地成为了土地的主人,彻底翻了身,农村经济也迎来了飞速发展。这种对比讲解的方法使学生认识到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让他们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明确了自己肩膀上背负的重担,民族责任感油然而生。

2.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方面,笔者首先采用的是对我国的四大发明进行深入的讲解,让学生对四大发明有一个深入的认识,明确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四大发明不仅是中国人民对世界科技发展的重大贡献,也是每个华夏子孙都引以为傲的根本,以此来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让他们的民族自豪感顺利滋生,并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其次,在近代史中,教师可以利用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抗争,先后打败了美帝国主义、xxx主义,最后打败了蒋,建立新中国,以那些以弱胜强的事例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了对祖国的热爱,为了能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学生就会努力学习,将对祖国的热爱转变为推动学生不断向上的动力。由此可见,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让他们以为祖国统一贡献力量为学习目标,不仅能够让学生获得知识,还能让学生受到教育,具有极好的现实意义。

大一历史论文范文参考 篇22

《新唐书·百官志三》“国子监”条云:“祭酒一人,从三品;司业二人,从四品下。掌儒学训导之政,总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律、书、算凡七学……丞一人,从六品下,掌判监事。每岁,七学生业成,与司业、祭酒莅试,登第者上于礼部。主簿一人,从七品下。掌印,句督监事。七学生不率教者,举而免之。”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唐代广文馆的学生与其他六学的学生一样,是被国子监统一管理的,而且唐代广文馆的地位排在国子学和太学之后,在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之上。唐代广文馆创立之初,虽然经历过“雨坏庑舍,有司不复修完”,“寓治国子馆”,但是并未“自是遂废”,而是一直存在至唐末或许直至唐亡。

一、唐代广文馆创立的时间

《大唐六典》是“初唐以迄中唐的一部社会制度史”,成书于开元二十六年(738),书中在讲到国子监的机构组成时,提到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等六学,并未提及“广文”二字。经学者考证,并非《大唐六典》遗漏不记“广文馆”,而是在开元二十六年以前广文馆还没有创立。

在《旧唐书》卷九《玄宗纪下》、《旧唐书》卷二十四《礼仪志四》、《唐会要》卷六十六《广文馆》、《唐摭言》卷一《广文》、《旧唐书》卷四十四《职官志三》、《新唐书》卷四十四《选举志》等史籍记载中,广文馆是于唐玄宗天宝九年(750)秋,在国子监创立的。据《唐语林》卷二《补遗》中所知,初建之时,“国学增置广文馆,在国学西北隅,与安上门相对”。

二、唐代广文馆存在的时间

唐代广文馆的创立时间已是确定无疑了。接下来,要澄清的是唐代广文馆的存废时间问题。据《新唐书》卷二〇二《文苑传中·郑虔传》记载:郑虔在广文馆中就职,“久之,雨坏庑舍,有司不复修完,寓治国子馆,自是遂废”。又据《唐语林》卷二《补遗》中记载:“廊宇粗建,会(天宝)十三年,秋霖一百余日,多有倒塌。主司稍稍毁撤,将充他用,而广文寄在国子馆中”。广文馆创立之初使用的房屋,在第四年(754)就因天灾倒塌或损害严重而无法维持正常的教学了。面对没有教学地点的事实,广文馆的命运是“自是遂废”呢,还是继续存在下去呢?正确答案是后者。且看:

《唐会要》卷九十一《内外官料钱》记载着唐代宗大历十二年(777)的一条史实:“四月二十八日,度支奏:加给京百司文武官及京兆府县官每月料钱等,具体如后……国子太学、四门、广文等博士……各十二贯文,国子主簿十贯文;大学广文助教各四贯一百一十六文……”这说明,在唐代广文馆的庑舍损毁之后的第23年,时任广文博士和广文助教的官员都在继续工作,并由上级部门发放每月的“料钱”。广文馆并未被废除。

《唐会要》卷九十一《内外官料钱》记载着唐德宗贞元四年(788)的一条史料:“中书门下奏:京文武及京兆府县官,总三千七十七员,据元给及新加,每月当钱五万一千四百四贯六百十七文,……国子祭酒八十贯文……司业六十五贯文……国子博士四十贯文……大学、广文、四门博士各二十五贯文……国子助教、广文助教各二十贯文……”这说明,在唐代广文馆的庑舍损毁之后的第34年,时任广文博士和广文助教的官员仍在工作,并由上级部门发放每月的“料钱”。广文馆并未被废除。

《全唐文》卷548韩愈《请上尊号表》中曰:“臣某言,臣得所管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及书、算、律等七馆学生沈周封等六百人状称,身虽微贱,然皆以选择得备学生,读六艺之文,修先王之道,粗有知识,皆由上恩……”文章中有“臣得所管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及书、算、律等七馆学生”言,可知,当时广文馆存在于国子监中。此文为韩愈任职国子监领导即国子祭酒时所作。韩愈任国子祭酒之职的时间段为唐宪宗元和十五年至唐穆宗长庆元年,即公元820~8。换言之,至唐宪宗末年或唐穆宗初年,广文馆依然存在于国子监中,那是在唐代广文馆的庑舍损毁之后的第66~67年。

《唐故朝请大夫尚书刑部郎中上柱国范阳卢(就)府君墓志铭》(大中六年二月廿三日),“开成末,李公任宰相,以卢氏甥有嫌,不得为御史拾遗,旬月除广文馆博士”。此墓志铭中记载,卢氏甥在开成末年被任命为“广文馆博士”。“广文馆博士”一职既然在开成末年存在,那广文馆亦存在于开成末年无疑。“开成”为唐文宗的年号,时值公元836年正月至840年十二月。所以,到公元840年左右,唐代广文馆仍然存在于世。那是在唐代广文馆庑舍损毁之后的第86年左右。

另外,据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之《乾符013》记载:李推贤在唐宣宗时任过广文博士一职;据《新唐书》(卷70上)记载:李彬在唐宣宗时任过广文博士一职。唐宣宗李忱于公元846~859年在位。可知,至少到公元846年,唐代广文馆仍然存在于世。那是在唐代广文馆的庑舍损毁之后的第92年。

还有,据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之《咸通105》记载:贾洮在唐懿宗时任过广文助教之职;据《新唐书》(卷75上)记载:郑顼在唐懿宗时任过广文助教之职。唐懿宗李漼于公元859~873年在位。可知,至少到公元859年,唐代广文馆仍然存在于世。那是在唐代广文馆的庑舍损毁之后的第1。

另据“张策,字少逸,敦煌人。……妙通因果,酷奉空教,未弱冠,落发为僧,居雍之慈恩精庐,颇有高致。唐广明末,大盗犯阙,策遂初返初服,奉父母逃难,君子多之。既丁家难,以孝闻。服满,自屏郊薮,一无干进意,若是者十余载,方出为广文博士,改秘书郎”。文中“大盗犯阙”是指黄巢起义军进入长安城,时间为唐僖宗广明元年(880)。此后,张策奉养父母,避乱田里十多年。大概在公元890年以后即唐昭宗在位时“召拜广文博士”。那是在唐代广文馆庑舍被损毁的136年之后。仅仅再过即公元9,唐朝灭亡。

由此可见,唐代广文馆自唐玄宗天宝九年(750)创立以来,一直存在至唐末。

我们进一步讨论。按照现有的研究结论,广文馆之所以在盛唐之时才创立,根本原因还在于当时^采取的“重诗文轻经学”的政策。这种取士倾向,导致唐代国子监的学生入朝为官的几率下降。为提高国子监生徒在科举考试中的竞争力,换言之,也是为了挽救在国子监读书的公卿子弟们的仕途危机,“亦救生徒之离散”,广文馆应运而生。于是,天宝九年“秋七月乙亥置广文馆于国子监以教诸生习进士者”。唐代广文馆的主要存在价值就在于,它为国子监生徒努力登进士第提供一臂之力。从唐玄宗钦点的第一任广文博士即为诗、书、画皆精妙的郑虔,也可以看出广文馆要教学生的是如何作好诗文而不是如何解析经学中的义理。

《唐才子传》:“裴说,天佑三年礼部侍郎薛廷珪下状元及第。”《唐诗纪事》:“(裴)说与(裴)谐,俱有诗名,谐唐天佑三年登第,终于桂岭,假官宰字而已。”《仙溪志》载陈光义唐天佑三年登第(参《莆阳志》)。唐天佑三年即公元9,也是唐代在历史上将终结的倒数第二年。公元906年二月,裴说、裴谐、陈光义等二十五人擢进士第。这说明,唐代科举制度一直被执行至本朝灭亡。那么,在唐代最后的这17年里,与科举制度命运息息相关的唐代广文馆没有理由被废除。

所以,我们也有理由说,唐代广文馆自唐玄宗天宝九载(750)创立以来,一直存在至唐亡。

参考文献:

[1]孙培青.论唐代广文馆的兴废[J].教育评论,1987,(5).

[2]徐晖.唐代国子监学官与文学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3]周绍良.唐代墓志汇编(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4]欧阳修.新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5]刘加夫,熊礼汇,闵泽平,霍有明.中国文学编年史·隋唐五代卷(下)[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大一历史论文范文参考 篇23

1、^同志一生博览群书,从古代的传统文学到近现代文学,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对中国的历史一知半解,不学老祖宗几千年积淀下来优秀文化,只读西方的东西,1 大一毛概论文3000字以上 2 大学毛概论文3000字 3 大学毛概论文1500。

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卷主要介绍了近现代时期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斗争,探索国家出路,改革浪潮中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中华民族的全体奋斗,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等内容学习指导用书以。

3、大一军事理论论文可以从国家和军事层面切入结合我国的军事历史,改革开放的进步等等方面着手1富国和强军的统一,是国家发展中的一个重大关系,对国家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全面而深远的意义富国和强军的统一是我们党对。

4、对大一必修中国近现代史的看法350字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和光荣并存的历史,是一部中国人民不懈抗争的历史,其中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以及事迹^战争,西方以其船坚炮利敲开了古老的中国的大门,从此以后中国。

5、主编现代美学体系叶朗主编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主编美的历程李泽厚艺术哲学中国美学的基本精神及其现代意义中国艺术的精神,艺术心理学悲剧心理学,一些知名美学家的美学论文选读。

6、3000字左右论文范文篇一 暑期实践 大一结束的这个暑假,在别的同学的潇洒的各处游玩的时候,我回到了我的初中,参加了乐团方面的实践活动 这件事情,在开始活动的几个月前初中乐团老师和我取得联系,让我去参加乐团的暑期集训,而这次集训。

7、中国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的领导下,进行伟大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

8、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 一 应当重视中国近代政治史的研究 中国近代政治史的研究,在一段时间里,相对而言,显得有些被冷落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是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的兴起,并成为热点当时回顾过去中国近代史的研究,着重在。

9、摘要李鸿章作为一个影响了晚清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汉族官僚可以说是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个悲剧人物一生奔波劳累,是洋务运动中做事最多的的人最后却落得被时人后人唾骂的^贼今天,我们应该抛弃过去的偏见,全面客观的看待这样一。

大一历史论文范文参考 篇24

民族文献的研究首先是对民族文字符号的理解与认识,但民族文字符号的理解与认识,又不是简单地求其字义的解释,而是以“理解”的态度去揭示古代的普遍精神。

文字符号的研究不是考据,而是需要研究者进入到整个文本符号的内在去“感受”那个时代的精神世界。

中国古代民族文献的发现极为久远,早期的甲骨文、金石文献被发现时,对于研究者而言只是一种暂时无法解读的文字符号。

这种文字符号与所组成的文本在当时所体现的就是远古时期的普遍精神和生命,而对这些文字符号和文本的解释,就要研究者通过“理解”的途径进入到整个文本的内在精神世界和内在生命中去解读其中的含义。

最终,才能解释出这些文字符号所代表的含义。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体会理解与解释的不同,理解是解释的基础和前提,解释则是理解的发展和说明。

理解包含两个要素,即领悟个别和综合个别成一整体。

同样,解释也建立在特殊或个别的说明和综合特殊成一统一体的基础上。

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字文献是我国文献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而特殊的领域。

但是,由于认识和正确解读等方面的理由,少数民族文字文献的研究还未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

例如,我国最早的少数民族文字文献源于公元2世纪传入中国于阗地区的佉卢文,又名犍陀罗文,是一种古代文字,由252个不同的符号表示各种辅音和元音的组合,从右向左横向书写,大约和印度的婆罗米系文字的出现时间相近,通用于印度西北部、巴基斯坦、阿富汗一带,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通商语文和佛教语文,在历史上总共存在了700年以上,被用于铸币、书写契约及翻译佛教文献。

在东汉末年,伴随着贵霜王朝的日趋瓦解,贵霜难民迁入塔里木盆地,佉卢文开始在于阗、鄯善等地传播。

公元4世纪中叶随着贵霜王朝的灭亡,佉卢文也随之消失了。

18世纪末佉卢文早已经成了一种无人可识的死文字,直至837年才被英国学者普林谢普探明了佉卢文的奥秘。

但是理由在于公元3世纪时,佉卢文在产生它的印度消失了,怎么突然又在异国他乡流行了起来?这着实让人无法理解。

如果现在有一本这样的文献放在我们的手中,我们是否可以运用诠释学去“理解”并最终解释呢?目前,我国虽然收集保存了一批藏文、蒙古文、彝文、傣文、东巴文、水书等少数民族文字的古籍文献,但真正能理解和读懂这些文字的人大多早已故去,使得这些珍贵的民族文献变成了难解之谜。

如果能把诠释学的“理解”策略,引入到图书馆民族文献的开发利用与研究上去,那隐藏于这些民族古籍中的神秘大门,一定会被诠释学这把理解和解释文本的钥匙逐一打开。

大一历史论文范文参考 篇25

晋商是中国最早的商人,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明清两代达到鼎盛,他们“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称雄国内商界五个多世纪。

人们惊叹于他们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广阔的经营领域,并为他们创造的晋商文化所折服。

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进取敬业的精神是晋商之魂;为世人所赞叹的大院文化、会馆文化、票号文化等,如今已成为山西乃至中华民族丰富历史文化的瑰宝,倍受世人瞩目。

晋商给世人留下了无数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因晋商的推动而形成、发展、繁荣的山西地方戏曲至今仍在三晋大地上放射着璀璨的光芒。

山西素有“中国戏曲的摇篮”之称,明清时期,戏曲演出非常盛行,经久不衰,而且戏种丰富,有梆子腔、太谷秧歌、眉户戏、碗碗腔等多种地方戏曲,其中以蒲州梆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四大梆子最为著名,流播广远,并且对华北地区的其他地方剧种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而促成了明清及近代戏曲艺术的繁荣。

追根溯源,山西地方戏曲的形成、繁荣与晋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有的戏剧研究者认为二者的发展是同步的:“山陕商贾发迹于明,兴盛于清,衰落于民国。

梆子戏亦形成于明,盛行于清,衰落于民国。”山西晋中地区有句民谣也揭示了晋商与戏曲艺术的密切关系:“祁太溜子,蒲州戏子。”“溜子”指钱铺、票号,代指晋商。

而晋南蒲州地区的戏曲演员众多,被称为“戏窝子”。

民间将这二者连在一起,可见其关系非同一般。

正是由于许多富有的晋商对戏曲情有独钟,积极出资请班唱戏、承办戏班,支持戏曲演出,才使得许多蒲州籍的戏曲演员红极一时。

晋商爱好戏曲,除个人兴趣外;与“演戏酬神”习俗密切相关。

“演戏酬神”是山西人纪念、供奉关羽的一种形式,是流行于晋商中的商业习俗。

关羽是山西解县人,从明崇祯年间开始,被尊为“关夫子”,成为武圣人,备受朝廷及民间的尊崇。

人们对其顶礼膜拜,为其广修庙宇,其中关羽家乡解州的关帝庙被奉为“天下第一武庙”,与曲阜的孔庙齐名。

由于是同乡,山西人对关羽自然更加崇拜,奉为保护神,县县建有关帝庙。

每逢祭扫、庆典、节日,都要请戏班在关帝庙唱戏,用以酬神,关羽自然是众神之首。

有财力的商人便成为这一活动经济上的主要资助者。

因为,除去与关夫子同乡而对其尊崇外,晋商对关羽还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

明清时期,晋商势力迅猛发展,足迹遍布天下,但是商业活动的不确定性与行商途中的艰辛使得精神慰藉成为晋商不可或缺的需求,于是,山西人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忠义神勇的关公便成为晋商的保护神与财神,成为他们的精神慰藉。

为表达对关公的尊崇,财力雄厚的商人自然要在“演戏酬神”中慷慨解囊,大力支持,这在客观上推动了山西戏曲的发展。

晋商之所以支持山西戏曲的发展,还因为山西戏曲是维系身在异乡的晋商群体的一条精神纽带。

明清晋商经商多在千里或万里之外,长时间远离家乡,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自然难以言表,听一听带有浓重乡音的家乡戏可以略减思乡思亲之情。

于是,身在异乡的晋商们便经常不惜重金邀请家乡戏班到他们商埠所在地演出。

山西商人在商业重镇多建有山西会馆,会馆内多筑有戏台,每逢年节便请班唱戏,同乡们借此时机欢聚一堂,祭神祀祖,联络情感,交流信息。

晋商以会馆为中心来联络感情,形成团结的群体,维护他们之间感情的最好纽带就是家乡来的东西,会馆戏台上的乡音乡曲正是联结“身在异乡为异”的晋商群体最好的精神纽带,同时也为晋商孤寂苦行的商旅生涯带来一缕清风、一丝慰藉。

于是,山西戏曲成为晋商的所爱,晋商的生意到了哪里,山西的戏曲活动就兴盛到哪里。

商路即戏路。

由于晋商对家乡戏的钟爱,随着商路的拓展,山西戏曲尤其是梆子腔也逐渐走出三晋,传及全国,从而在清朝后期引发了一场梆子戏的盛行热潮。

梆子腔又称秦腔,也叫山陕梆子,因其粗犷悲壮,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清初传入北京时并不为士大夫们所欣赏。

但由于晋商们不吝重金请班演出、资助捧场,终于在同治、光绪年间,使梆子戏在北京极一时之盛,并进入清宫,成为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喜爱的戏曲艺术。

在北京,义顺和、宝胜和是最为著名的两个梆子戏班,主要演员大多是山西名伶,如三盏灯、盖天红、水上漂等。

因晋商的捧场,这些演员名噪一时,甚至有“三盏灯进了京,买卖人发了疯”之说。

大一历史论文范文参考 篇26

历史论文参考3000字

摘要:

诠释学是一个理解和解释文本的哲学理论,是西方哲学、宗教学、历史学、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文艺理论中有关作用、理解和解释等理由的哲学体系、策略论或技术性规则的统称。

而中国的民族文献学研究,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新兴学科,其理论体系还处于进一步完善的过程中。

因而,从诠释学的视野去讨论图书馆民族文献研究的作用和作用,是对中华民族文献研究理论体系建设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

诠释学;图书馆;民族文献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且文化形式多样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在这块富饶、瑰丽的中华大地上生生不息,并共同缔造出璀璨夺目、浩如烟海的中华民族文化宝库,这其中就包括了在时间长河中所凝聚、保存和流传下来的各民族文献。

但是,随着各族人民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不断进步与增长,虽然中国的学科体系建设与学术研究成果有了较大的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与严谨。

但由于学术界学科界定和相关策略论研究不够清晰所造成的认识和其他方面的理由,作为反映中国各民族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的各种民族文献,目前仍就处于一个尚未完全被开发和解读的尴尬状态,这就使得民族文献学的研究还处于一个相对比较弱势的境地,而一些曾经在历史上大放异彩的文献由于没有得到应有的研究推广和保护传承,已沦入濒临散佚消亡的命运。

究其理由,就是没有一套能够较好地正确指导解释和解读民族文献,特别是中华民族古籍文献的策略论。

1、诠释学是一门指导文本理解和解释的规则的学科

诠释学(Hermeneutics)一词来源于古希腊神话中一位往返于神界与人界之间,为人与神传递消息的信使赫尔默斯(Hermes),因为奥林匹斯山上诸神的语言与人间的语言不同,作为信使的赫尔默斯就需要将传递的信息进行翻译和解释,从而使得人类能正确理解神的旨意。

正是基于这种最初的含义,古代语文学家都用“翻译”和“解释”来定义诠释学。

由于从赫尔默斯发展而来的诠释学有传达诸神的旨意的含义,而这种旨意带有一种无条件服从的“神授意味”,使得诠释学在某种作用上被看作是一门我们必须把它的要求当做真理和命令一般加以服从的艺术,因为它能理解和解释那种对我们封闭的东西——陌生的话语或他人未曾说出的信念。

因此,诠释学也被看作是一种需要特殊精神所造就的能力或实践。

诠释学经历了类似于修辞学、语法学、逻辑学、从属于语文学的历程,到了20世纪已把自身从一种理解和解释的策略论发展成为一种哲学理论。

一些人文科学甚至也把它看成一种最新的视角或策略论,如近年出现的文学诠释学、历史诠释学、艺术诠释学等,我国有些学者甚至还提出要建立我们中国的诠释学。

而关于中国诠释学的概念,最早是由台湾历史学家黄俊杰教授在其《孟子思想史论》中提出来的,所指的是“中国学术史上源远流长的经典注疏传统中所呈现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诠释学”。

由此,我们可以先把经典的归属理解为文献的范畴,这应该是没有任何疑义的,然后我们再进一步理解,“注”,是对经书字句的注解,又称传、笺、解、章句等;“疏”,是对“注”的注解,又称义疏、正义、疏义等。

注与疏的内容关乎经籍中文字正假、语词作用、音读正讹、语法修辞,以及名物、典制、史实等。

因此,运用诠释学在图书馆进行民族文献研究,特别是民族古籍文献的研究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是具有深远作用的。

不仅可以逐渐丰富和完善“中国诠释学”的理论概念体系,还能把目前理论界相对比较杂乱的“古典解释学”、“古代阐释学”以及以古代经典命名的一切解释学、诠释学,统一归并称为“文献诠释学”。

因为,文献学的范畴很广泛,包括了一切与人类文明传承有关的知识、技术与文化及各种载体的总和。

而图书馆是各类文献最大的集藏地,也是各类民族经典的最大收藏者,用诠释学对图书馆中的经典民族文献进行注疏,是对图书馆馆藏古籍文献进行开发利用及科学管理工作的有益尝试和积极探索。

2、理解是联结诠释学与民族文献研究的纽带

民族文献的研究首先是对民族文字符号的理解与认识,但民族文字符号的理解与认识,又不是简单地求其字义的解释,而是以“理解”的态度去揭示古代的普遍精神。

文字符号的研究不是考据,而是需要研究者进入到整个文本符号的内在去“感受”那个时代的精神世界。

中国古代民族文献的发现极为久远,早期的甲骨文、金石文献被发现时,对于研究者而言只是一种暂时无法解读的文字符号。

这种文字符号与所组成的文本在当时所体现的就是远古时期的普遍精神和生命,而对这些文字符号和文本的解释,就要研究者通过“理解”的途径进入到整个文本的内在精神世界和内在生命中去解读其中的含义。

最终,才能解释出这些文字符号所代表的含义。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体会理解与解释的不同,理解是解释的.基础和前提,解释则是理解的发展和说明。

理解包含两个要素,即领悟个别和综合个别成一整体。

同样,解释也建立在特殊或个别的说明和综合特殊成一统一体的基础上。

大一历史论文范文参考 篇27

关键词:大学历史 多媒体教学 教学策略

1 大学历史多媒体教学带来的益处

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在以往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比较重视历史知识的逻辑性,而对历史的形象性有所欠缺,这样容易使学生只学习了知识,思维方面却处于休眠状态,这样只会让学生觉得课堂枯燥无味。多媒体教学可以从各个方面开发学生的感觉器官,促进大学生在思维能力方面的发展,使学生的整个大脑都可以活跃地运动起来,通过这种思维的促进和感性的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状态将会变得更加积极,很好地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节省教学时间,扩大课堂容量

大学历史课的课本信息容量非常大,主要提纲也是繁多,如果采用原始的口述教学只会让师生之间厌倦疲惫,课堂效率较低,而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例如,教师在讲述中国近代史不平等条约时,如果是原始的口述教学,那么教师则是按照每个条约在课本上出现的先后顺序开始讲述,当要拿来比较时,还需要又重新返回查看,如果采用多媒体教学,那么可以在屏幕上直接列出各个不平等条约,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出每个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差别,对知识的印象也更加深刻,同时也节省了教师的教学时间。

营造历史氛围,提高学生兴趣

在历史课堂上,营造历史氛围,激发学生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多媒体可以播放许多形象生动的画面,感人肺腑的配乐,恰当的解说,鲜艳的色彩,可以直接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引起兴奋,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更加深刻。学生要想掌握好知识,就必须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并对知识点产生浓厚的兴趣。原始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讲述,学生听课,虽说这种教学模式已有很悠久的历史了,但是它毕竟也是有弊端的。历史本身是十分漫长且复杂的,仅靠教师的讲述与学生的想象,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通过多媒体这个教学工具,将书本上静态的知识转为屏幕上的动态画面,使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记忆效率

多媒体可以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学习历史知识,需要对知识记忆进行巩固,不能学了前面忘了后面,所以巩固知识和掌握知识非常关键。经心理学家分析,多个感觉器官一起工作会提高记忆的效率。在历史教学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播放多姿多彩的历史视频画面,直接在学生的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加上一些视觉和听觉的刺激,更是加强了记忆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 大学历史多媒体教学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不利于师生间直接交流

在科技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非常重要。原始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面对面地跟学生教学,互相交流和沟通知识,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通过教师的阐述,也知道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做些什么,明白自己要如何让去学习历史这门课,学生只有知道了学习这门课的主要目的,才能将其恰当地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去,大学的历史教师必须跟学生清楚地解释这些内容,并给予指导。如果通过多媒体历史教学方式,让学生与计算机打交道,缺少沟通,师生间面对面交流的时间也少了,师生关系越来越疏远。

教师的教学主导地位被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