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第1篇

小升初写作技巧及方法

一、写说不单写“说”。

让孩子比较以下三句话。

张三说:“……”;张三无可奈何地说:“……”;张三摊了摊手,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显然,让人物说话有多种方式,写语言可以不用出现“说”而是在语言前面加上动作和神态,通过一定的训练掌握这样的技巧让孩子的写作水平切实得到提升,让他们学会细节描写,不会仅干巴巴的地写“某某说”。

二、写外貌不用“有”。

作文如何写外貌?孩子的作文里总会看到类似这样的名子:“XX可漂亮了,她有一头卷卷的黄头发,有一双乌黑的葡萄般的大眼睛,有一个高高的鼻子,还有一张樱桃小嘴”。

如果你试着让他们去掉文中的“有”,把文字重新串联一遍,会发现作文顺了很多。写上段文字的同学经老师指导后修改如下:“XX可漂亮啦。一头卷卷的黄头发自然地披在肩上。她的眼睛太吸引人了,乌黑乌黑葡萄一般。高高的鼻子,和樱桃小嘴配合起来,有点混血的味道,同学们可喜欢她啦。”是不是读起来舒服多了?

三、写想不出现“想”。

遇到描写心理活动时,这样的句子已经被孩子们写滥:“我脑子里跳出两个小人,一个小人……另一个小人……”。不用这个句子又该怎么写?最常用的就是“我心想”。如某学生写:“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要带回家写的。我心想:天哪!这该怎么办呢?”

按照“写想不用想”的技巧,去掉“我心想”三个字如何?“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要带回家写的。天哪!这该怎么办呢?”是不是更简洁精练?别忘了提醒孩子要给心理描写加上适当感叹词。

四、不用成语,作文为什么写不长?

不是说多用成语才显得有文采吗?其实不然,在“就是不用成语”写作技巧中,当作文中只会按照套路使用成语时,文章细节就没了,还不如让孩子老老实实把自己看到的.感受都写出来。什么天高云淡、风和日丽、桃红柳绿、炯炯有神、心旷神怡……这些被用滥的成语还是少出现为妙。

比如,写春天别用“风和日丽”,而是这样写:“风儿拂过林梢,原本平静的湖面漾起了圈圈涟漪,湖边的柳树轻摇着身姿,我也忍不住张开双臂,任风抚过我的每一寸肌肤,暖暖的,痒痒的。”想办法用具体的句子替换掉别人用滥的成语,解决孩子作文写不长、写不细的难题。

五、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

对于文章写不长的孩子,可以训练的另一个技巧是: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看过无数学生习作,发现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包括“很、非常”,请家长提醒孩子,遇到要写这几个字时不要轻易下笔,停下来想一想,是不是非要出现这个字眼?

比如写热,别出现“很热”两个字,学会用其他的描写来体现热:骄阳似火,没有一丝风,树叶低垂毫无生气……文章自然就能写长。

六、一秒钟的事写三百字。

这还是针对作文写不长的一种技巧训练:用三百字来描写1秒钟内发生的事。如关于破校运会跳高纪录瞬间的描写原本只有几十字:只见某某纵身一跳,一下子飞过横杆,新的校运会纪录诞生了!

怎么变成三百字?可以有条理地加上动作解剖:如何助跑、起跳、翻越、落地;加上联想:往届校运会有人挑战失败,平时如何一次次练习等等;还可以加上细节来充实,起跳前如何与同学们进行眼神交流,成功后同学如何向他祝贺……家长可以找一些1秒钟的素材让孩子进行写作练习,学会了这个技巧还怕考试写不出四五百字吗?

七、一段话里至少出现6个标点。

很多孩子不会用标点,习作中常只有逗号句号逗号句号,甚至逗号都没有,把老师读到断气为止。针对这个现象,可以让孩子进行“一段话至少出现6种标点”的技巧训练。比如,。?!……:“”等等。

这些标点你的作文中都有吗?没有的话请尝试用起来。经过几次训练后,你会发现孩子的惊人变化:意味深长的句子会写了,人物语言会加进去了,心理活动结合进去了,还会用反问句了。这些句子加进去后,文章当然生动起来。一位作家就曾用这种方法对自己作文写不好的孩子进行训练,收效明显,进步很快。

八、字数三四五。

这个技巧说白了就是学习写短句。学了一段时间写作的孩子容易在作文中写长句,而长句写不好就变成病句。事实上很多作家也是以写短句见长的,像沈从文、汪曾祺。家长要提醒孩子注意控制每句话的字数,建议把十几个字几十个字的长句改成只有三四五个字的短句,孩子们会发现这样的作文有语感会舒服很多。

九、环境里面有“真”“情”。

到了五六年级孩子都要学习环境描写。如有的孩子会写:“早上天气还挺好的,放学回家时,却哗哗下起雨来。雨珠在下,泪珠在滴,老天也好像在为我哭泣”。

孩子能用环境衬托自己的心情首先要表扬。但是很多孩子只要一写环境,肯定就是小花微笑,小草点头、小鸟歌唱、小雨哭泣,成了套路,难道世界上只有小草、小鸟、小花吗?为什么不能写身边更真实的东西呢?云、雾、桌子,哪怕是电线杆都可以写,这个技巧是提醒孩子不仅要让人活在环境里,还要让人活在真实的环境里。

十、要动连着动,文章要一波三折才好看。

现在的孩子生活都很平淡,你不能强求他们写出一波三折的内容,那就让他们学会一波三折地使用动词,要动连着动——学会连续使用动词。某学生写一场乒乓球球赛:“他发了一个旋转球,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一句话把文章就给写完了)。

学会动词技巧后将原句修改成:“只见他高高地将球抛起,眼睛死死盯着,球接触球板的一瞬间,他手腕轻轻一抖,脚一跺,球高速旋转着,向这边飞来,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一个动词转瞬变成六七个,文字即刻灵动丰富起来。

小学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第2篇

要写出一篇好文章,必须具备多方面的因素,小学作文写作技巧。前面谈到的”观察生活、积累材料”是主要因素,其次还要有丰富的知识,要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这些知识和能力从哪里来呢?除了在现实生活中观察、实践外,主要靠读书。因为书籍是前人或别人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的总结,一个人的活动会受到时间、环境、体力等各种条件的限制,不能什么地方都去,什么人都接触到,更无法倒退到古代去实地生活,所以一个人的经验是非常有限的。书籍也是我们向前人或别人学习语言、提高文字表达能力的好老师,“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有古人的经验之谈;”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也是大家熟知的名句。它们都很明白地说明了读书下的功夫大,文字水平提高得就会快,作文指导《小学作文写作技巧》。

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各种有益的书籍的阅读,努力从中摄取_营养”,使自己逐步变得见多识广,具有一定写作技能。

首先要大量阅读各类书籍。只有在读书上下了极大的功夫,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尔后才会有作文的轻松逸乐。写文章无论是积累材料,开拓思路,生发联想,还是布局谋篇,遣词造句都必须有丰富的书本知识作基础。知识越丰富,借鉴和发展的可能就越大。

小学课本里的文章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多是文质兼美,素有评定的范文,不少是名人的佳作。因此,认真学好每篇课文,对提高写作水平是十分重要的。

要扩大阅读范围,多读课外书,读书对写作有极大的益处,所以,学写作必须多读书,刻苦攻读,长期坚持不辍。

如果同学们能多读书,读多方面的书,那么知识多了,见识广了,思想活跃了,写起文章来自然就不会干瘪无味了。

要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笔下的`写作材料,必须在熟读精思上下功夫。熟读就是要读到琅琅上口,精彩的词语、段落还要熟读成诵。这不仅有利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语感。这是建立良好的语言习惯不可缺少的一步。在反复读诵中,对文章里词语的搭配、句式的运用、语言的气势、格调,要十分熟悉,好像自己也能这么说似的。如果对一般文章都能读到琅琅上口,那么良好的语感就基本形成了。这时,如果念到一句有毛病的话,马上会敏锐地觉察出来。

精思就是在熟读的同时深人思考,细细揣摩。好的文章读一遍想一想,想一想再读一遍,揣摩深了,别人文章里的意思,就仿佛是自己心里感受到的,合上书本也能心领神会。这样,书读得精透,知识记得牢固,写作时就会收到融会贯通的效果。

写作文时,要用自己理解的词,如果把词语的意思搞错了,文章中就会出现用词不当的毛病。

文章是写给别人看的,要让人看得懂,必须用规范的词语。所谓规范化的词语,就是普通话中的词语,课文和报刊中出现的词语,辞典里往往能查得到的词语。

简练的词语,就是说运用词语要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话。能用一个词说清楚意思的,就不用两三个词。

用词要优美是说在准确、简练用词的基础上再加修饰,力求表达得更优美些。

小学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第3篇

在现阶段,作文备考希望通过高密度的写作训练达到提高作文水平的目的是不现实的,作文写作技巧:多选择擅长表达方式。但也不能完全不写作文,还是需要压缩出适当的时间,有针对性地精写精练精讲几次,在这个过程中把必须让学生了解并熟练掌握的作文写作技巧、特点、模式和应该注意的问题,尽可能细致地传授给学生。

首先要让学生熟练掌握作文的基本要求和相应的写作技巧。这一方面主要是指:作文的基本要求、作文写作各个环节,如题目、开头、段落、结尾、选材、详略、过渡等等的技巧要求,都要符合特殊的评价标准和阅卷老师的阅卷心理。

如考题:作文主题一定要在积极向上的基础上再追求新颖深刻。作文要尽可能避免边缘意识、禁忌话题、偏激观点和刺激性语句的出现。有些有思想有个性的同学为展现自己的深刻、个性和才华,往往在这方面出现失控的现象,结果可想而知。作文并不是不能露锋芒,但一定要适度。学生最需要清醒认识的是,不是试验场,应对应该是以最稳妥的办法,而不要过分勇敢,或者想一鸣惊人。

如标题:文章题目一定要在能体现主题或表达中心的前提下追求新颖别致,能吸引眼球,引起阅卷人注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可以从语言表达方式上下点功夫,有许多技巧可以借鉴,如修辞、数字、公式、诗词、套用、流行与时尚等等。

如开头:可以采用开门见山点明主旨的方式,也可以采取引用名人名言以增加文采的方式,还可以运用排比手法以加强气势,或者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增加新鲜感。

如各段落:每个段落开头或结尾的一句都非常重要,要尽量做到通过这些句子体现文章的逻辑思路和整体框架,体现清晰的构思路径。

其次,要提醒学生尽可能地选择自己擅长或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每个学生擅长的表达方式是不一样的。有的擅长理性的逻辑思维,有的情感丰富,擅长抒情想象,而有的社会生活经历相对丰富,对现实的认识能力相对较强,他们的语文基础与语文能力也各有不同,因此适合他们自身的表达方式也肯定不相同。作文一定要求学生选择适合他们自己的表达方式,要提醒学生尽可能地不要强迫自己选择不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擅长抒情的抒情,擅长议论的议论,当然能力全面的自然要根据题目的要求找到自己最好的表达方式。

小学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第4篇

小学作文写作技巧

一、写外貌不用“有”

作文如何写外貌?孩子的作文里总会看到类似这样的名子:“XX可漂亮了,她有一头卷卷的黄头发,有一双乌黑的葡萄般的大眼睛,有一个高高的鼻子,还有一张樱桃小嘴。”如果你试着让他们去掉文中的“有”,把文字重新串联一遍,会发现作文顺了很多。写上段文字的同学经蒋老师指导后修改如下:“XX可漂亮啦。一头卷卷的黄头发自然地披在肩上。她的眼睛太吸引人了,乌黑乌黑葡萄一般。高高的鼻子,和樱桃小嘴配合起来,有点混血的味道,同学们可喜欢她啦。”是不是读起来舒服多了?

二、写说不出现“说”

让孩子比较以下三句话。张三说:“……”;张三无可奈何地说:“……”;张三摊了摊手,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显然,让人物说话有多种方式,写语言可以不用出现“说”而是在语言前面加上动作和神态,通过一定的训练掌握这样的技巧让孩子的写作水平切实得到提升,让他们学会细节描写,不会仅干巴巴的地写“某某说”。

三、写想不出现“想”

遇到描写心理活动时,这样的句子已经被孩子们写滥:“我脑子里跳出两个小人,一个小人……另一个小人……”不用这个句子又该怎么写?最常用的就是“我心想”。如某学生写:“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要带回家写的。我心想:天哪!这该怎么办呢?”按照“写想不用想”的技巧,去掉:“我心想”三个字如何?“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要带回家写的。天哪!这该怎么办呢?”是不是更简洁精练?别忘了提醒孩子要给心理描写加上适当感叹词。

四、就是不用成语

作文为什么写不长?都是成语惹的祸!不是说多用成语才显得有文采吗?其实不然,当作文中只会按照套路使用成语时,文章细节就没了,还不如让孩子老老实实把自己看到的感受都写出来。什么天高云淡、风和日丽、桃红柳绿、炯炯有神、心旷神怡……这些被用滥的成语还是少出现为妙。如,写春天别用“风和日丽”,而是这样写:“风儿拂过林梢,原本平静的湖面漾起了圈圈涟漪,湖边的柳树轻摇着身姿,我也忍不住张开双臂,任风抚过我的每一寸肌肤,暖暖的,痒痒的。”想办法用具体的句子替换掉别人用滥的成语,解决孩子作文写不长写不细的难题。

五、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

对于文章写不长的孩子,可以训练的另一个技巧是: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看过无数学生习作,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包括“很,非常”,请家长提醒孩子,遇到要写这几个字时不要轻易下笔,停下来想一想,是不是非要出现这个字眼?比如写热,别出现“很热”两个字,学会用其他的描写来体现热:骄阳似火,没有一丝风,树叶低垂毫无生气……文章自然就能写长。

六、环境里面有“真”“情”

到了五六年级孩子都要学习环境描写。如有的孩子会写:“早上天气还挺好的,放学回家时,却哗哗下起雨来。雨珠在下,泪珠在滴,老天也好像在为我哭泣。”孩子能用环境衬托自己的心情首先要表扬。但是很多孩子只要一写环境,肯定就是小花微笑,小草点头、小鸟歌唱、小雨哭泣,成了套路,难道世界上只有小草、小鸟、小花吗?为什么不能写身边更真实的东西呢?云、雾、桌子,哪怕是电线杆都可以写,这个技巧是提醒孩子不仅要让人活在环境里,还要让人活在真实的环境里。

七、要动连着动

文章要一波三折才好看,但现在的孩子生活都很平淡,你不能强求他们写出一波三折的内容,那就让他们学会一波三折地使用动词,就这是要动连着动——学会连续使用动词,某学生写一场乒乓球球赛:“他发了一个旋转球,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一句话把文章就给写完了)学会动词技巧后将修改成:“只见他高高地将球抛起,眼睛死死盯着,球接触球板的一瞬间,他手腕轻轻一抖,脚一跺,球高速旋转着,向这边飞来,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一个动词转瞬变成六七个,文字即刻灵动丰富起来。

八、一秒钟的事写三百字

还是针对作文写不长的一种技巧训练:用三百字来描写1秒钟内发生的事。如关于破校运会跳高纪录瞬间的描写原本只有几十字:只见某某纵身一跳,一下子飞过横杆,新的校运会纪录诞生了!怎么变成三百字?可以有条理地加上动作解剖:如何助跑、起跳、翻越、落地;加上联想:往届校运会有人挑战失败,平时如何一次次练习等等;还可以加上细节来充实,起跳前如何与同学们进行眼神交流,成功后同学如何向他祝贺……家长可以找一些1秒钟的素材让孩子进行写作练习,学会了这个技巧还怕考试写不出四五百字吗?

九、一段话里至少出现6个标点

很多孩子不会用标点,习作中常只有逗号句号逗号句号,甚至逗号都没有,把老师读到断气为止。针对这个现象,可以让孩子进行“一段话至少出现6种标点”的技巧训练。比如,。?!……:“” 这些标点你的作文中都有吗?没有的话请尝试用起来。经过几次训练后,你会发现孩子的.惊人变化:意味深长的句子会写了、人物语言会加进去了,心理活动结合进去了,还会用反问句了,这些句子加进去后,文章当然生动起来。一位作家就曾用这种方法对自己作文写不好的孩子进行训练,收效明显,进步很快。

十、字数三四五

这个技巧说白了就是学习写短句。学了一段时间写作的孩子容易在作文中写长句,而长句写不好就变成病句。事实上很多作家也是以写短句见长的,像沈从文、汪曾祺。家长要提醒孩子注意控制每句话的字数,建议把十几个字几十个字的长句,改成只有三四五个字的短句,孩子们会发现这样的作文有语感会舒服很多。如某学生的原文:“高高的绿绿的草散发着诱人的清香。一根一根都看得那么清楚,很挺拔的样子。”经指导后改成:“草绿了,高了,散发着清香。一根一根,看得清清楚楚,很挺拔的样子。”是不是很有节奏感?

十一、长短结合节奏感

学生作文:疯马一样,酷毙上篮;飞龙一样,夺命三分;猫头鹰一样,勾手穿针。猎豹一样,有万影的速度。最后一句,你能否改成四个字?不要改。一段话,前面是四个字,后面也是四个字,当然可以。但前面六个字,后面四个字,或者两个字,那叫长短结合。长短结合的句子,读起来节奏感更棒。

十二、心情决定环境

张明语文考试只得了66分。回家后,一向严格的妈妈会怎么教训他?还有,和同学约好星期天去钓鱼,不知道还去不去得成?揣着那份沉重的试卷,张明忐忑不安地走出校门……他经过工地、垃圾场时会是怎样子的?张明语文考试得了99分,全班第一!一向重视学习的爸爸妈妈知道后,会怎样褒奖他呢?买玩具,还是肯德基?还有上次爸妈答应给她买溜冰鞋,何不趁热打铁?揣着那份写满希望的试卷,张明喜滋滋地走出校门……他经过工地、垃圾场时又会是怎样子的?肯定不一样,其中的不一样是什么,是人的内在的心情。人的内在的心情会改变你对环境的感觉。

十三、就爱用语气词

这馅偏偏跟我作对,像调皮的孩子要出去玩似的,老往外钻。呀,饺子皮破了,饺子馅弄得满手都是,黏糊糊的。除了“呀”这样的语气词,还有啊,还有哦,哈。语气词会让句子更亲切,更干净。甚至,当你写作文写不下去的时候,你就写一个语气词,你就写一个“哈哈”,你就写个“哦”,写个语气词下去,就有话写了。作文导师团祝小朋友都学会这么棒的方法。

小学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第5篇

1.学习写短句子

很多孩子写作文时喜欢用长句子,但是语法没学好,写长句子就很容易写成病句,影响作文分数。家长要提醒孩子,写作文时要注意控制每句话的字数,建议把十几个字甚至几十个字的长句改写成每句只有三四五个字的短句子。改写完之后会发现,短句多的作文更有语感,看起来更舒服。

例如:某学生的原文:“高高的.绿绿的草散发着诱人的清香。一根一根都看得那么清楚,很挺拔的样子。”

经老师指导后修改的:“草绿了,高了,散发着清香。一根一根,看得清清楚楚,很挺拔的样子。”

长句修改成短句后,是不是看起来更有节奏感?

2.一秒钟的事写三百字

有些孩子写作文最苦恼的就是,无话可写,绞尽脑汁也没法把作文写长。 针对孩子作文写不长的问题,可以尝试这种技巧训练:用三百字来描写1秒钟发生的事情。

例如:关于破校运会跳高纪录瞬间的描写,原本只用几十个字就写完了:只见某某纵身一跳,一下子飞过横杆,新的校运会纪录诞生了!

怎么把它写成三百字呢?可以有条理地加上动作解剖:如何助跑、起跳、翻越、落地;加上联想:往届校运会有人挑战失败,平时如何一次次练习等等;还可以加上细节来充实,起跳前如何与同学们进行眼神交流,成功后同学们如何向他祝贺……

家长可以找一些1秒钟的素材让孩子进行写作练习,学会了这个技巧还怕考试写不出四五百字的作文吗?

3.少用“很”和“非常”

对于作文写不长的孩子,还可以尝试另一种技巧训练:写作文时少用“很”和“非常”,多想一想,用其他词代替。

例如,描写天气很热,别总是用“很热”,学习用其他的描写方式来体现“热”,可以这样写:骄阳似火,没有一丝风,树叶低垂毫无生气……

学会这个技巧之后,文章自然就能写长了。

4.写“说”时加上神态和动作

2 比较以下三句话:

小明说:“……”

小明无可奈何地说:“……”

小明摊了摊手,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说:“……”

你看,描写人物说话有很多种方式,写语言不单用“说”,而是在语言的前面加上人物的神态和动作,就会使句子形象生动很多。通过这样的训练,让孩子学会细节描写,而不是只会干巴巴地写“某某说”,这样,孩子的写作水平会切实得到提升。

5.描写外貌不用“有”

写作文时如何描写人的外貌?很多孩子的作文里面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句子:“小红可漂亮啦,她有一头卷卷的头发,有一双乌黑的大眼睛,有一个高高的鼻子,还有一张樱桃小嘴。”

如果你试着去掉上一段文字中的“有”,把文字重新串联一下,就会发现作文顺了很多。比如,把上段文字改成这样:“小红可漂亮啦,一头卷卷的头发自然地披在肩上,她的眼睛太吸引人了,乌黑乌黑的,像黑葡萄一样,高高的鼻子,和樱桃小嘴配合起来,有点像混血。”这样改过之后,读起来是不是舒服多了?

6.学会用多种标点符号

很多孩子不会用标点符号,作文中常常只有逗号句号逗号句号,甚至连逗号都没有,把阅卷老师读到断气为止。针对这种现象,建议让孩子多进行“一段话至少出现6种标点符号”的技巧训练。比如,。?!…… :“”

这些标点符号你家孩子写作文时会用吗?如果不会,请让孩子尝试用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你会发现孩子的写作水平有了明显的进步:意味深长的句子会写了,人物语言会加进去了,心理活动结合进去了,还会用反问句了。会写这些句子后,孩子的作文自然就生动起来了。

3 写作技巧

1、字数三四五

这个技巧说白了就是学习写短句。学了一段时间写作的孩子容易在作文中写长句,而长句写不好就变成病句。事实上很多作家也是以写短句见长的,像沈从文、汪曾祺。

家长要提醒孩子注意控制每句话的字数,建议把十几个字几十个字的长句改成只有三四五个字的短句,孩子们会发现这样的作文有语感会舒服很多。

如某学生的原文:“高高的绿绿的草散发着诱人的清香。一根一根都看得那么清楚,很挺拔的样子。”

经指导后改成:“草绿了,高了,散发着清香。一根一根,看得清清楚楚,很挺拔的样子。”是不是很有节奏感?

2、一秒钟的事写三百字

还是针对作文写不长的一种技巧训练:用三百字来描写1秒钟内发生的事。

如关于破校运会跳高纪录瞬间的描写原本只有几十字:

只见某某纵身一跳,一下子飞过横杆,新的校运会纪录诞生了!

怎么变成三百字?可以有条理地加上动作解剖:

如何助跑、起跳、翻越、落地;加上联想:往届校运会有人挑战失败,平时如何一次次练习等等;还可以加上细节来充实,起跳前如何与同学们进行眼神交流,成功后同学如何向他祝贺……

家长可以找一些1秒钟的素材让孩子进行写作练习,学会了这个技巧还怕考试写不出四五百字吗?

3、写想不出现“想”

遇到描写心理活动时,这样的句子已经被孩子们写滥:“我脑子里跳出两个小人,一个小人……另一个小人……”不用这个句子又该怎么写?

最常用的就是“我心想”。

如某学生写:

“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要带回家写的。我心想:天哪!这该怎么办呢?”

按照“写想不用想”的技巧,去掉:“我心想”三个字如何?“

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要带回家写的。天哪!这该怎么办呢?”

是不是更简洁精练?别忘了提醒孩子要给心理描写加上适当感叹词。

4、要动连着动

文章要一波三折才好看,但现在的孩子生活都很平淡,你不能强求他们写出一波三折的内容,那就让他们学会一波三折地使用动词,就这是要动连着动――学会连续使用动词。

某学生写一场乒乓球球赛:

“他发了一个旋转球,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一句话把文章就给写完了)

学会动词技巧后将修改成:

“只见他高高地将球抛起,眼睛死死盯着,球接触球板的一瞬间,他手腕轻轻一抖,脚

4 一跺,球高速旋转着,向这边飞来,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一个动词转瞬变成六七个,文字即刻灵动丰富起来。

5、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

对于文章写不长的孩子,可以训练的另一个技巧是: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看过无数学生习作,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包括“很,非常”。

请家长提醒孩子,遇到要写这几个字时不要轻易下笔,停下来想一想,是不是非要出现这个字眼?

比如写热:

别出现“很热”两个字

学会用其他的描写来体现热:

骄阳似火,没有一丝风,树叶低垂毫无生气……文章自然就能写长。

6、环境里面有“真”“情”

到了五六年级孩子都要学习环境描写。

如有的孩子会写:“早上天气还挺好的,放学回家时,却哗哗下起雨来。雨珠在下,泪珠在滴,老天也好像在为我哭泣。”

孩子能用环境衬托自己的心情首先要表扬。但是很多孩子只要一写环境,肯定就是小花微笑,小草点头、小鸟歌唱、小雨哭泣,成了套路,难道世界上只有小草、小鸟、小花吗?

为什么不能写身边更真实的东西呢?

云、雾、桌子,哪怕是电线杆都可以写,这个技巧是提醒孩子不仅要让人活在环境里,还要让人活在真实的环境里。

7、不用成语

不是说多用成语才显得有文采吗?其实不然,当作文中只会按照套路使用成语时,文章细节就没了,还不如让孩子老老实实把自己看到的感受都写出来。

什么天高云淡、风和日丽、桃红柳绿、炯炯有神、心旷神怡……这些被用滥的成语还是少出现为妙。

比如,写春天别用“风和日丽”

而是这样写:

“风儿拂过林梢,原本平静的湖面漾起了圈圈涟漪,湖边的柳树轻摇着身姿,我也忍不住张开双臂,任风抚过我的每一寸肌肤,暖暖的,痒痒的。”

想办法用具体的句子替换掉别人用滥的成语,解决孩子作文写不长写不细的难题。

8、写说不单写“说”

让孩子比较以下三句话。

张三说:“……”;

张三无可奈何地说:“……”;

张三摊了摊手,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显然,让人物说话有多种方式,写语言可以不用出现“说”,而是在语言前面加上动作和

5 神态。

通过一定的训练掌握这样的技巧,让孩子的写作水平切实得到提升,让他们学会细节描写,不会仅干巴巴的地写“某某说”。

9、一段话里至少出现6个标点

很多孩子不会用标点,习作中常只有逗号句号,甚至逗号都没有,把老师读到断气为止。 针对这个现象,可以让孩子进行“一段话至少出现6种标点”的技巧训练。

比如:

,。?!……:“”

这些标点你的作文中都有吗?没有的话请尝试用起来。

经过几次训练后,你会发现孩子的惊人变化:意味深长的句子会写了、人物语言会加进去了,心理活动结合进去了,还会用反问句了,这些句子加进去后,文章当然生动起来。

一位作家就曾用这种方法对自己作文写不好的孩子进行训练,收效明显,进步很快。

10、写外貌不用“有”

作文如何写外貌?孩子的作文里总会看到类似这样的名子:

“XX 可漂亮了,她有一头卷卷的黄头发,有一双乌黑的葡萄般的大眼睛,有一个高高的鼻子,还有一张樱桃小嘴。”

如果你试着让他们去掉文中的“有”,把文字重新串联一遍,会发现作文顺了很多: “XX 可漂亮啦。一头卷卷的黄头发自然地披在肩上。她的眼睛太吸引人了,乌黑乌黑葡萄一般。高高的鼻子,和樱桃小嘴配合起来,有点混血的味道,同学们可喜欢她啦。”

是不是读起来舒服多了?

孩子学习写作一般要走过4个阶段:

1、写作并不神秘;

2、写作需要技巧;

3、写作强调个性;

4、写作就是生活。

一些孩子在大量读写中,在老师的帮助下会顺利走到第三阶段,甚至第四阶段;但是也有很大一批孩子无法跨越第二阶段。

传授的技巧就是针对这些部分孩子。家长完全可以在家里运用以上技巧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而对于那些已经走到第三、第四阶段的孩子,爸爸妈妈需要做的就是保证他们大量的阅读,鼓励他们的个性创作。

小学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第6篇

高中作文的技巧和方法

我认为,其实,包括大作家在内,写作(文),面临的莫过于就是解决三个问题,即“写什么,为什么写,怎么写”的问题!

写作文,首先,要明确你的写作內容或叫写作对象是什么,你只有知道要写的是什么,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下笔不离题。其次,要知道自己的写作动机是什么,即为什么写的问题。你要清楚自己为什么选择写这个而不写那个,是因为写这个能充分表达你的思想和情感。最后就是怎么写,这包括表达技巧和结构安排两大方面。即用什么样的写作手法和结构布能实现你自己的写作目标。

对于高中作文,按照新课标,现在的考试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考察,这是个综合内容,所以高二的学生,一方面要关注时事,关心周边的人和事,要善于思考,善于从本质看问题,要有自己的人文关怀!另一方面要多读多练笔,多积累素材,多参加一些类似辩论赛的活动。切不可单纯的背范文,死板硬套编作文!

作文怎么辅导

孩子读小学,不喜欢写作文,作文水平一般,家长可以怎么辅导他呢?——小学作文辅导系列3:揭掉“作文我不行”的错误标签。

本期主题:小学作文辅导系列3,揭掉“作文我不行”的错误标签

1、孩子作文能力学情诊断,家长配合“五步走”之“一个故事”

怎样写好小学作文呢?应当根据小学不同学龄段来具体分析和辅导。常规来说,家长所能够提供帮助的阶段,只限于小学作文阶段、到高中高考作文时候,大多数家长就无能为力了。但话说回来,只要小学阶段的作文基础牢靠了、扎实了,到初高中时候,通过中高考前的魔鬼式综合训练,中高考高分作文就自然而然了,家长们也不必再费心和操心了!

为了方便非跟读的家长准确捕捉本课程重要信息,有必要重复说明一下小学生作文能力学情诊断的五个原因,以及家长成为自家孩子作文辅导专家的“五步走”:

五个原因:一是写作文门槛定得太高。二是学生自己心理设限而生出了畏难情绪,认为“我不行”。三是把写作文从语文课和生活中,完全独立了、脱离了。四是写得太少。五是写了不改。

五步走:第一步,一通电话。第二步,一个故事。第三步,一次“恶作剧”。第四步,一个输入法。第五步,一台家用打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