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护理查房范文模板 第1篇

护理查房是护理工作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它能够解决护理工作中的难点、疑点,是提高护士业务能力,全面考核护士素质的重要途径[1]。近两年来,为了适应护理发展的需要,提高护理质量及护士素质,我科采取了新形式的护理查房,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实施的体会总结如下。

1护理查房的方法

查房病例选择:有计划性和随机性。所谓计划性,其一是指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收集有查房价值病例;其二是指定病例,一般选择疑难、危重、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罕见及护理问题集中的病例,收集或回顾性分析同类病例资料。随机性是特殊、罕见病例,或有经验、教训的个案病例及时组织查房。

查房资料的准备:在平时工作中留意收集病例,一般选择疑难、危重、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罕见及护理问题集中的病例。选定病例后由当班护士收集资料,查阅文献,制作多媒体。护士长计划,安排查房时间,通知查房参加人员,告知查房的内容及要点,以便参与人员都了解相关知识,进行相关内容的查阅便于讨论。

查房的形式:由当班护士利用多媒体进行病例介绍及相关知识的讲解(由三人分为三部分讲授),提出病例中的难点、疑点及争议处进行讨论。参与者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最后由护士长总结。

查房的内容

常见急症典型病例查房:通过对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例的查房使护士掌握该病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抢救措施、常用药物的作用机制、用药方法及注意事项。了解该病的治疗进展如长托宁的应用及血液净化治疗的发展。

不典型病例的查房:通过对一例主诉为腹胀、腹泻、呕吐就诊的19岁女性患者最后诊断为异位妊娠的病例查房,使护士了解到宫外孕破裂后,积血压迫直肠因刺激产生便意,病人常误认为腹泻。提示护士对于孕龄期急腹症女性患者病史询问要详细,既要重视主诉又不完全依赖主诉,不要轻易做出判断,以免引起误诊延误抢救。

大型抢救病例的查房:通过对11例集体氯气中毒的查房使护士掌握批量急救的原则,急救的要点如急救物品的准备、人员合理分工、批量伤员的处理程序及报告制度等等。

跨专科病例的查房:通过对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晚期妊娠合并DIC、死胎合并DIC、产后大出血合并MODS等病例的查房使护士了解不同专科疾病的相关性,疾病发生的机制,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并认识到妊娠患者与一般患者相比治疗与护理的特殊性。

少见急症的个案病例查房:通过一例肌注杀虫剂中毒病例的查房使护士总结出此类中毒病人除按中毒的急救原则处理外还要结合类似蛇咬伤中毒的局部处理措施如切排、扩创、冲洗、外敷等以减少毒物的吸收及对皮肤的损害。

配合新业务、新技术开展的查房:随着科室的发展,新型仪器及抢救设备不断引进,配合这些仪器的引进我科开展一系列的查房使护士熟练掌握NPB760型呼吸机,LTV1000转运型呼吸机,ZOLL除颤仪,床边血气分析仪,心肺复苏机的使用。

2效果

突破传统查房形式:新型护理查房突破了传统的护理查房形式,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手段,把查房的全过程以立体化的形式展现出来,图文并茂、生动形象,使课堂气氛活跃。多媒体技术是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数字资源通过编程方法整合在一个互动的整体中,利用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采用动静结合、声情并茂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听课者身处一种生动、有创意、有经历感的环境中,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开拓思维空间,加深理解和记忆[2]。同时画面、图文代替了枯燥的理论性文字,给大家强烈的视觉冲击,印象深刻。

提高急诊科护士整体业务水平:开展查房以来,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并将这些经验运用于实践工作中,很多病例在医生未到前护士已作出评估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为挽救病人生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抢救成功率。甚至在工作中能提醒医生,杜绝不合理医嘱的发生。如通过对复合伤中出现急性肺水肿病例的查房使护士认识到对伴有肾衰、心衰、肺水肿的病人甘露醇是禁用的。所以当抢救脑外伤伴有心包积液病人时医生开出甘露醇的医嘱,护士能立即提醒医生,杜绝错误医嘱。护士不再是盲目执行医嘱,能主动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护士能力得到急诊医师的一致肯定。

提高急诊科护士的授课水平:护理查房中的病例来源于日常工作,病例发生在谁的班次上就由谁来主持查房,所以人人都有机会走上讲台。使得以往不能讲课的护士变得能讲课到会讲课再到善于讲课,急诊科涌现出大量的授课人才。在近几年举行的医院授课比赛中急诊科分别获得了一、二、三等奖的好成绩。

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急诊科蔚然成风:急诊科的工作是以老、中、轻组成的护理小组来完成每个班次的日常工作,这种护理梯队的组合形式在工作中起到互帮互助,取长补短的作用。这种形式的组合也运用于护理查房中,每次查房都由当班的三名护士共同完成。年资高的护士有丰富的经验,能够把握好查房的整个框架结构,安排合理,层次分明。年资低的护士都是各个大专院校毕业的高材生,有很好的多媒体制作和信息搜索能力,所以在整个查房过程中各级别的护士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而且新的查房形式提倡创新性、开拓性思维,护士都渴望获取新的知识,会主动查阅书籍,搜索新的信息。

3讨论

护理查房是一种生动直观的教育形式[3],有助于提高护士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但传统的查房形式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查房效果不佳。我科采取的新形式的护理查房,形式活泼,内容丰富,效果良好。新形式的护理查房培养了护士的综合素质,急救意识明显增强,急救能力明显提高。查房的锻炼,培养了急诊护士的组织管理、语言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急诊护士能集多专业护理技能于一身,从单纯操作型护士向能力型护士转变。

参考文献

急诊科护理查房范文模板 第2篇

设置要求我院为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按照管理年的要求,急诊科用房面积达到了500m2。设有诊断室、抢救室、留观室、治疗室、处置室、手术室及其他辅助配置。抢救床位四张,留观床位十张,符合管理年标准。

设备要求急诊科配备了除颤仪、监护仪、呼吸机、吸痰器、洗胃机、心电图机、输氧装置、气管切开设备。抢救车上物品齐备,抢救药品齐全、充足,其他基本的诊疗设备也很完善。

2加强软件建设,提升服务技能

人员数量护士人数与病床的比例:抢救室~∶1(每班至少1人),留观室:每班至少1人。

人员资质要求护士长:为主管护师,在急诊科连续工作3年。护士:均有护士执业证,40%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均具有5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

人员培训不断提高护理人员技术水平是保证护理质量的首要条件。因此,急诊科必须有明确的人才培养计划,有全面的人员培训制度。

制定各类人员的培养计划包括科内固定人员、新进人员、进修护士的培训计划,定期复训。新进人员必须经岗前培训并达到要求后方能上岗。

制定本科人员医学继续教育规划科内不满45岁的副主任护师以下职称的护士必须参加医学继续教育,每季度参加一次“三基”理论考试,每年至少参加一次院级“三基”技能培训和考核。要求每位护士必须掌握急诊科所有仪器的使用,常见故障的排除,组织经常性模拟抢救配合演练,熟背各种急救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

建立定期业务学习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业务学习,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进展,科内每月业务学习至少1次。

3更新观念,改善服务意识[1]

快速反应观念这是急诊急救护理质量控制的关键内容,也是急诊科的主要工作特点。不能快速反应,就不能适应急诊科的工作性质,不能适应急诊急救病人的需要。反应快、行动迅速、操作准确、抢救成功率高,这是快速反应观念的四要素。

院前急救观念院前急救观念指一有呼叫,能迅速拉得出,以最快速度赶到现场;在现场有能力开展救治,途中的不间断救治;具有现代的院前急救知识与技能。

现代监护观念包括:(1)首先要具有现代监护设备;(2)对现代设备的正确使用与维护;(3)准确的判断监护仪的各种数据;(4)各种管道的观察;(5)病情观察,这是一个急诊科护士应具备的最重要的技能,病情观察能反映一个护士的基本理论知识及临床护理经验。

现代服务观念现代服务观念的核心是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了病人。病人及家属满意是现代服务的最高标准。服务就是效益。

现代效益观念这是现代急诊急救的突出特点。救治病人应坚持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的原则。但人道主义不是不收钱,而是以抢救病人为主,按规定、按标准收费,效益好有利于扩大“再生产”。4规范服务流程,保障措施到位

建立“急诊绿色通道”切实保证急、危重病人的就诊治疗。

成立急诊工作领导小组以主管医疗的院长为主要负责人,成员有医疗、护理、后勤和急诊科负责人。每周护理部、质控科室期和不定期检查急诊环节质量,及时反馈信息,以改进急诊科工作的缺陷与不足。

制定并执行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落实急、危重症病人抢救制度,落实各工作单元工作制度、急诊交接班制度、急诊会诊与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急诊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急诊医疗护理纠纷和投诉处理制度等,并有相应的实施记录。

制度紧急医疗护理救援预案制定大批病员抢救预案,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预案。并将组成人员备案在册,定期演练,保持24h通讯通畅。

提供多种便民措施如轮椅、开水、茶杯、手纸、便器、拐杖等;为无陪人患者提供全程陪伴服务;对危重病人检查过程实行全程陪伴,并备好各种急救药品与用物,严密观察病情,防止意外发生[2]。

5实施风险管理,制定防范预案

(1)急救物品、器材时刻处于备用状态,随时可用。抢救药品齐全、充足。(2)完善管理制度。急救物品做到“四定一保持”:即定位放置、定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保持完好。(3)班班交接,各班下班前及时补充本班消耗的药品、器材,对损坏的器材及时报修。(4)一万元以上设备登记建卡,并有使用和维修登记。(5)建立危重病人交接班认定卡,使口头交接与书面交接相结合。(6)制定每周工作重点和每周工作程序。(7)制定急诊科常见风险防范预案如:抢救仪器故障防范预案、护理投诉防范预案、护理文书缺陷防范预案、医护配合不协调防范预案等。

6制定质量控制指标,严格质量管理

急诊科质量控制以“零缺陷”为最高目标,并有相应的制度和要求来进行管理。(1)成立院方、科室、自控三级质量管理体系,科内定期对护士进行质量管理教育,随时进行护理质理检查,建立检查登记和质量控制信息反馈制度。(2)质量控制指标:预检分诊正确率≥95%;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0%;急、危重症抢救记录和监护记录合格率≥95%;三测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准确、全面,合格率≥95%;年护理事故发生数为0;年褥疮发生数为0;基础护理合格率≥90%;危重病人护理合格率≥90%;急救物品完好率100%;抢救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病人对护理工作、服务态度满意率≥95%;三基考试合格率100%。(3)制定常见急、危重症抢救规范或程序,抢救室有抢救规程备查。(4)制定并落实急诊病人告知制度,如:入院告知、出院告知、特殊诊疗和有创操作知情同意书等。(5)建立急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制度,对药物的不良反应按要求登记上报并及时处理。特殊(毒、麻、限、剧)药品应专人专柜专锁管理,品种、数量正确,有用药情况登记,药品合格率100%。(6)抢救室原则上实行封闭式管理。(7)治疗室设施完好,布局合理,操作规范。(8)处置室布局合理,符合消毒隔离原则,用物分类清楚、整洁、有标志。(9)洗胃室单设,符合规范,污物处理符合要求。

7讨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命越来越重视,急救意识也不断增强。我院通过加强急诊科的护理质量控制,抓住“抢救病人生命”这个主题,在“急”字上做文章,在“快”字上下工夫,在“救”字上多研究,在“高”(效率、效益)字上多思考,不断加强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使急诊科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有了根本的转变,急救技能有了不断地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有了更进一步地增强,科内管理也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