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课程总结 第1篇

实习是每个医学生必要不可缺少的学习阶段,作为一个在临床经验上十分欠缺的初学者,除了自己的带教老师外,病房其他的医师、护士和患者本人都是值得请教的老师。因此,我保持谦虚、认真的学习态度,积极参加病房所有的学习、医疗、讨论等活动,从最基本的查体、病程记录做起,逐步磨砺自己。

在进入icu前带教师向我讲解icu内管理制度和消毒制度,并介绍icu环境,使我对监护室有所了解,工作起来得心应手。特别安排专科疾病知识讲座,即对胸心外科常见病的介绍,使我对胸心外科疾病有一定的认识,有利于术后监护。此外,还进行基础护理方面带教,如对病人术前教育、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首先使我了解中心静脉测压的意义和重要性,它是直接反应左心功能和衡量血容量的客观标准,指导补液速度和评估血容量。

影响中心静脉测压值的因素:

①零点的测定;

②卧位腋中线的第四肋,半卧位腋前线的第四肋;

③病人必须在安静下测压;

④测压管必须保持通畅,确保导管在腔静脉或右心房;

⑤应用呼吸机peep时,必须减去peep值,才是真正的中心静脉压。

同一时间由老师和我分别测压,对比我测量的准确性。注意无菌,避免从测压管注入血管活性药物,并确保管道通畅在位。在进入临床实习后,我往往把学习重心放在了操作上,而对理论学习和临床思维的训练有所放松,在胸心外科尤其如此。胸心外科病种多、手术多,我极易把注意力全部放在手术操作上。

所以我把多上手术、多练手作为实习的主要目的,手术后的病理生理会发生很大改变,我必须全面准确的综合病史、体征、病情程度、手术方式等多方面考虑,方能准确掌握要害所在,看清本质,理解手术对患者的影响,制定正确的处理措施。使其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方能逐步提高其临床工作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正畸课程总结 第2篇

关键词:围产儿;死亡率;死因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9年~2013年我县围产儿死亡病例报告卡。

以围产期I标准即孕满28w或出生体重1000xxx出生7d内死亡的胎儿和新生儿。包括死胎、死产和新生儿死亡。

死因与分类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统计。

2结果

2009年~2013年霍城县围产儿死亡情况表1显示5年内我县共出生24453例围产儿,死亡262例,死亡率平均为‰,围产儿死亡率总体是下降趋势。

围产儿死亡原因表2可知围产儿死亡前5位依次为窒息、不明原因、早产、畸形等。各占围产儿死亡总数的、、、。

3讨论

正畸课程总结 第3篇

[关键词]唇腭裂;青少年;正畸治疗;心理干预

唇腭裂是常见的颌面部先天发育畸形。它可造成患者外貌缺陷以及不同程度的口腔功能障碍包括咀嚼、吞咽、呼吸、语音等方面,严重影响其工作、学习和生活。由于唇腭裂患者的外貌和功能存在不同程度受损,他们比一般人更易出现心理及社会行为障碍[1]。xxx等探讨过心理干预对住院成人唇腭裂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xxx等则探讨过唇腭裂患儿家长的心理评估与治疗模式。他们没有对唇腭裂儿童在青春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研究。而青少年处于个体发育的“第二反抗期”,身心处在一种非平衡状态,唇腭裂更会对其心理发展造成不利影响[2]。xxx等以“自我意识”作为主要内容编制了一套青少年唇腭裂患者专用的心理量表,xxx等则对0~24岁唇腭裂患者心理状态及社会心理环境进行调查。他们没有专门针对正畸治疗的青少年唇腭裂患者。正畸治疗在唇腭裂序列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已有颌面外科专家、正畸专家和语音学专家等专门人员构成“综合治疗组”参与序列治疗,但心理方面的治疗更多局限在科研方面,没有形成专业的临床治疗模式。本研究旨在了解青少年唇腭裂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正畸治疗期间心理干预对他们的影响,以求制定适于青少年唇腭裂患者的干预方案。

1 资料和方法

临床资料:以合肥市口腔医院正畸科的青少年唇腭裂正畸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范围11~16岁;②患者智力水平正常且愿意接受心理量表测评。本研究患者共48例(男32例,女1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4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家庭环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单纯唇裂或腭裂视为病情较轻,二者合并视为较重;家庭环境从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经济状况4个方面综合评价好坏。

研究方法:对照组在正畸治疗期间仅给予口腔科xxx理,干预组则在治疗期间除xxx理外予以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两组患者分别在正畸前及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来评价当时的心理状态。问卷调查采用相同的指导语,并由同一人员进行。问卷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症状自评量表由于1975年编制。在综合医院中,常以SCL-90了解躯体疾病患者的精神症状,并认为结果满意。每个项目按“无:1分、轻微:2分、中等:3分、偏重:4分、严重:5分”进行评分。相加得出总分,分值越低,说明心理状态越健康。心理干预主要采用会谈法。会谈中运用的心理治疗技术有:①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对患者尊重、热情、真诚、共情和积极关注;②参与性技术和影响性技术:包括倾听、鼓励、具体化、面质和自我开放等技术;③放松训练:呼吸放松法、肌肉放松法和想象放松法;④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⑤求助者中心疗法:如果处在一种特别的咨询关系中,相信来访者有自我治愈能力。具体使用技术视患者的不同情况而定。

统计学方法:整理原始数据并导入计算机,用SPSS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与处理。

2 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基本情况比较: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家庭环境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具有可比性(见表1)。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得分在正畸治疗前均无显著差异(P>),见表2。

正畸治疗前后两组总分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总分均有下降,但干预组有显著差异(P

在正畸治疗结束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得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干预组各项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3 讨论

唇腭裂患者主要存在外貌缺陷和功能障碍,故改善外貌缺陷和功能障碍始终是学者们追求的目标。虽然目前在这方面已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仍有许多患者无法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和工作。究其原因是患者心理方面的问题没有因形态和功能的改善而恢复正常。因此,我们要意识到没有以患者心理健康作为保障的唇腭裂治疗还谈不上是成功的。患者的心理健康才是唇腭裂治疗的终级目标[3]。

唇腭裂患儿出生后,一方面对家长是个沉重的打击,随之产生失望、沮丧、痛苦等情绪,而这些负性情绪常常会反作用到患儿身上,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创伤;另一方面,喂养困难使父母感到烦恼,同时由于不能及时满足其基本生理需要,患儿易哭闹。这些都会妨碍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因此,婴儿期的气质类型多为抚养困难型。他们从那时起就更胆小、害羞,后虽经一期手术修复[4],但仍有明显的容貌畸形,且腭裂患者还有腭性语音,这些都促使其在成长过程中形成孤僻、抑郁、自卑、焦虑等心理状态[5]。随着年龄增长,由于术后的畸形和异常的病理语音,患儿长时间有较大的心理负担,易出现情绪障碍和行为异常。对于学龄前的儿童,游戏是他们的主导活动。在与其他小朋友的游戏互动中,会拒绝语言交流或与人交往。由于生理方面的缺陷,怕被人嘲笑,在行为上表现为回避,退缩。当儿童上学以后,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出现,但对自我的评价主要来自他人如同伴、老师和家长。这时学习是小学儿童的主导活动。由于存在容貌缺陷、病理语音甚至听力障碍,使他们在口头交流、语言学习、理解和回答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先天不足,而在医院反复就诊也使孩子经常旷课。这些都导致患儿的学习成绩不佳。Broder等[6]报道,与正常儿童相比唇腭裂患儿学习更加困难。到了青春期,自我意识发生第二次飞跃。患儿对自己的外貌形象更为注重,他们意识到自身缺陷,拒绝接受和面对自己。这种对自我既害怕又渴望的矛盾心态会导致患者抑郁和焦虑。长期的交往不畅造成患者自卑的心理,通常不愿主动与人交流。对于同伴交往、集体活动会采取有意退缩甚至是敌对态度。SKA Kapp等[7]研究也表明,进入青少年期,患者的心理障碍更为突出。表现为心理顺应性差以及社交能力低,自我价值的负面回应等。而青春期是社会价值观和个人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这一时期对唇腭裂患儿进行心理干预十分重要。

唇腭裂患者在11岁左右牙齿替换结束后,常需进行正畸治疗恢复牙弓及牙齿的形态和位置。在以往青少年唇腭裂患者的正畸治疗中,只是和普通患者同样对待。在行常规诊治和护理时,xxx关注青少年唇腭裂患者的心理状态。因此,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心理问题并未因畸形的改善而改善。这让笔者意识到在正畸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干预的必要性。心理干预[8]是指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对个体或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和行为施加策略性影响,使之向预期目标发生变化。心理干预的目标是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提高自我控制与适应环境能力。在此次研究中,就心理干预方面有如下收获和体会。首先,要与唇腭裂患儿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这需要医护人员和患儿家长的共同努力。①医护人员要做到尊重患者,尊重意味着对他们无条件的接纳。耐心倾听患者的苦恼,并表示理解、支持、关心、鼓励。②在每次治疗过程中热情主动,而认真、循循善诱、不厌其烦是热情的最好表达。③通过共情能设身处地地,准确把握患者的内心世界,使患者感到自己是被理解、被接纳的。④通过积极关注实行人文关怀,有选择地使用一些沟通技巧,帮助患者辩证、客观地看待自己,促进患者的自我发现和潜能开发。其次,要注重与家属的有效沟通。患儿自出生起就承受更多家庭和社会方面的压力。家庭是社会支持的重要方面,父母的负面情绪可以反作用到孩子身上,产生不良影响。而患儿父母与患儿的缺乏交流,直接导致日后其自卑、退缩,缺乏主观支持感。我们认真与患儿家属交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并争取其最大限度的情感支持,对患儿进行积极鼓励。再者,我们要灵活运用各种心理治疗技术以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包括放松训练和暗示疗法、分析性和支持性心理治疗、行为治疗和认知治疗、家庭治疗和集体治疗等。放松训练即通过有意识地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如肌肉、呼吸等,改善机体功能紊乱;暗示疗法即通过积极的语言和非语言暗示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并通过表扬和鼓励等方法安抚患者。分析性心理治疗即探讨深层心理结构,分析情绪上的创伤或症结,协助患者增进对自身的了解,进一步改善适应困难;支持性心理治疗是利用治疗者的权威、知识、关心及良好的咨询关系来支持患者,发展潜在能力处理问题,渡过危机。行为治疗[9]是通过适当选择且即时供给正性或负性的反应操纵其行为,以消除不适应的行为,建立新行为。常用的有阳性强化法和系统脱敏法、冲击疗法和厌恶疗法、生物反馈法和模仿法等。认知治疗[10]是通过认知技术来矫正不良认知,改变患者对自己、对人或对事的看法与态度,改善心理问题,适于焦虑症、抑郁症、情绪激怒、社交恐惧等。因为唇腭裂患儿的不良情绪和行为背后往往隐藏着许多不合理的信念,干预者通过认知疗法可以很好地促使他们建立新的合理信念,从而产生更恰当的行为,并改善他们的情绪及主观支持感。家庭治疗主要通过辅导父母关心患儿。集体治疗则一般选择病情相似且不太重,不会因怪异行为而影响集体会谈的患儿参加。每个治疗小组5~7人为宜,最多不超过8人。

研究结果发现,正畸治疗前唇腭裂患者存在轻度心理障碍,在正畸治疗期间进行心理干预后其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极大的提升。具体表现为正畸结束后干预组和对照组SCL-90总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但干预组有显著差异(P

[参考文献]

[1]HuntO,Burden D,Hepper P,et of psychosocial functioning among children and young adults with cleft lip and palate[J].Cleft Palate Craniofac J,2006,43(5):598-560.

[2]xxx.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256-265.

[3]xxx,xxx开展唇腭裂患者心理干预的必要性和途径[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0,28(4):345-347.

[4]xxx,xxx,xxx.下唇动脉岛状唇瓣一期矫正双侧唇腭裂术后鼻唇畸形[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99,34(4):279-280.

[5]Broder research of children with craniofacial ,critique,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future[J].Cleft Palate Craniofac,1997,34:402.

[6]Broder H,Richman L,Matheson disability,school achievement and grade retention among children with cleft:a two-center study[J].Cleft Palate J,1998,35:127-131.

[7]KAPP issues in cleft lip and palate[J].Clin Plast Surg,2004,31:347-349.

[8]胡佩诚.心理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5-6.

正畸课程总结 第4篇

随着人口结构继续向老龄化趋势的发展,社区医生也将会越来越多地接触到行动不便,全身病情复杂的病人,牙医不再仅仅是为行动方便的、全身情况良好的患者看牙病,更是为更多的患者解决口腔问题,提高生活质量。因此,作为口腔科医生也要首先考虑患者的全身情况,排除患者性命攸关的问题,再考虑治疗口腔疾病。年轻医生对此必须有深刻的认识,才能保证医疗的安全。综合性医院的口腔门诊,存在大量的全身病情复杂的患者,住院医师们能有机会对此类问题见多识广,迅速增长自己的临床经验,为以后的行医安全打下了重要的基础。在口腔科门诊的分科轮转中,包括在牙体、牙周、颌面外科及修复科等等的轮转中,住院医师接诊了大量的门诊患者,在每天高强度的诊断治疗中,熟练和提高临床技能,做到常见病练速度,疑难病练诊断,从而全面提高了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口腔医学中的正畸专业,由于病例的治疗周期过长,在国内是除正畸专业研究生以外的其他口腔医学生几乎不参加实习的科室,但正畸是口腔医生为患者制定口腔综合治疗计划时不可避免要遇到的问题,可以说,正畸专业已成为大多数口腔全科医生的临床能力的短板。为此,我们安排住院医师在口腔正畸科一定时间的轮转,让他们对正畸有直观的认识,积累临床经验,为日后的“口腔综合治疗计划”开扩思路,使之更为科学。教师专业选择我基地在口腔医学的各个专业为住院医师选择了从事临床工作十年以上、经验丰富、综合能力强的的临床带教教师,几位教师不仅擅长自己本专业的二级学科,而且在口腔医学的其它二级学科也有相当丰富的经验,是能力较为全面的口腔全科医师,这样就避免了因教师在专业水平的欠缺而影响对住院医师的通科能力的培养。

通过这种方式的训练,住院医师把各专业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对待疾病高屋建瓴,诊断、鉴别诊断的水平和临床综合思辨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在分科训练中,我们向住院医师强调要诊断明确,提出“寻找主诉牙”的理念。患者的口腔中往往会存在多个牙齿有问题,症状最突出的牙齿也不一定就是引起疼痛的病原牙,向住院医师强调要在复杂口腔疾病的乱麻中梳理出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防止误诊误治的发生,然后再择期系统治疗其它病患牙。在为患者制定口腔综合治疗计划的同时,我们向住院医师强调不仅要全面诊断和治疗患者的全部口腔疾患,更要结合患者的全身基础病的情况,按疾病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为患者制定出治疗的先后次序,从而为患者提供最全面、最可靠的口腔卫生保健服务,将疾病的治疗及三级预防理念渗入到治疗的每一个环节中去。临床操作能力训练的标准口腔医学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治疗过程以临床操作为主,因此对医生的动手能力要求很高,某种程度上,口腔科医生既是高强度的脑力劳动者又是高强度高精细度的体力劳动者。我们对于基地的住院医师的临床能力训练是以规范化培训的要求为纲领,要求住院医师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和流程对患者进行治疗,防止差错发生。住院医师在日常的接诊过程中处理大量的门诊及住院患者,临床技能日趋娴熟,并向着精湛的目标迈进。定期专题讲课,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科室定期为住院医师组织专题讲课,由基地内专家和带教老师进行授课,内容涉及学科前沿,新技术新疗法,精细解读临床某些操作的细节等。带教老师尽可能地将丰富的临床经验传授给他们,使他们少走弯路,尽早建立学习型职业生涯模式。另一方面,基地也安排年轻的住院医师走上讲台,进行专题讲课或病例汇报,并鼓励他们开展课间讨论。住院医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不断梳理自己的理论知识,自觉了解学术动态,学习热情和探索精神受到极大激发,严谨的学风也日渐形成。对住院医师科研能力的培养住院医师在成长过程中,科研能力的提高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与临床技能的训练具有同样的重要性[4]。

正畸课程总结 第5篇

20xx年,医院组织开展了以“提升职业素质、优化护理服务”为主题的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科室也以此为契机,全面深化了护理工作内涵,提升了护理服务水平。为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现总结如下:

一、全面提升职业素质、优化护理服务

加强了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使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及专业能力得到了提高。从“三基三严”入手,组织培训,内容包括基础理论、专科护理、法律法规、服务意识,强化基础护理及分级护理的落实,从而保证护理服务质量。

加强了护理专业技术操作培训。按照有关护士岗位技能所规定的训练项目,有计划的对护士进行了技能操作培训与考核,直至合格。

加强了护士礼仪规范学习。强化护士注重“美的仪表、礼貌的语言、落落大方的礼节”的意识,使患者感到被理解、被尊重,从而促进疾病的康复。

培训专科护理骨干,提高临床护士的实际工作能力。采取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提高护理人员观察病情、落实护理措施、记录护理文书的业务素质。

二、加强制度管理,确保护理安全

强化医疗安全核心制度及各种护理操作规范、流程、各种常规的落实。

加强了病人重点环节的管理,如病人转运、交接、身份核查等,建立并完善护理流程及管理评价程序。抓住护士交接班、护理查房等关键环节,加强护理管理目标的落实。

加强了护理安全监控管理,每月组织科室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排查及护理差错、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讨论,分析发生的原因,应吸取的教训,提出防范措施与改进措施。

每周对科室在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护理安全、病历文书书写、护士仪表、消毒隔离等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对存在的问题立即指出并限期反馈。全年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三、夯实基础护理,建立绩效考核制度

切实加强基础护理,保持病床整洁、无异味、无污迹,物品摆设整齐规范,输液滴数与医嘱相符,勤巡视病人,及时观察发现问题,妥善解决。责任护士严格进行岗位管理与考核,并作为绩效评定依据。

每月组织科室工休座谈,定期听取患者对优质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每季度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及时反馈科室。让护士树立良好的服务态度,把病人的满意作为工作的最终目标,尽可能的为病人提供方便,xxx、冷、硬、推诿的想象发生,全年无服务态度投诉发生。

四、严格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加强患者健康教育

实行APN排班方法,弹性排班。工作忙时加班,闲时轮休,充分满足了病人需求。

责任护士从入院到出院的各种治疗给药、病情观察、基础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优质护理服务。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时与医师沟通,与患者沟通,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提供心理护理。个体宣教由责任护士根据科室常见病的治疗和护理常规、特殊饮食等,向病人做每天不少于1次的讲解.集体宣教由资深护士负责,内容涉及疾病的自我预防、用药的注意事项、安全防护。

深化护士分层使用,依据病人病情、护理难度和技术要求分配责任护士,危重患者由年资高、能力强的护士负责,体现能级对应。

今年,我科护理人员“以病人为中心”,以患者满意为目标,努力为患者提供了优质、安全、高效的护理服务,受到病员好评,并被授予成都市“青年文明号”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