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信息员反馈范文 第1篇

一是对信息报送的重视程度不够。街道未对信息工作形成高度统一的认识,特别是紧急信息的报送,存在部分工作人员不知报送渠道、不明报送要求等情况,直接影响到信息报送的时效性、准确性和科学性,也导致信息源不够广而影响到信息员的信息采集工作。二是信息报送中与其他部门沟通不畅。比如在一些紧急信息的报送中,由于我街道与派出所的联系不够紧密,导致街道掌握相关问题情况的时间滞后,直接导致上报到区信息科的紧急信息迟缓。三是信息采写人员能力欠缺。我街道信息员从事信息采写的时间不长,积累的经验有限,业务能力有待提高,这是我街道必须面对的现实。

大学信息员反馈范文 第2篇

(一)高度重视紧急信息。当前,紧急信息除了和新闻一样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之外,还和党政形象和地位息息相关。紧急信息采写和报送作为政务公开的一项重要内容,其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在紧急信息的采集、汇报、发布等过程中都要做到反应迅速,谨慎认真,把握主导位臵。因此下阶段将更加重视紧急信息,把它提高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改善政府形象的高度上来,有紧急情况第一时间和相关部门和区信息科取得联系,并做好上报工作,同时时刻关注事件的发展动态,做好后续上报工作。

(二)深入挖掘特色信息。对于重点工程和线上工作,我街道将在日常工作开展的情况下,进行进一步挖掘其亮点和新意,作为特色工作报送的素材。同时,将横向对比其他各乡镇的工作开展情况,在交流学习中努力进行创新,不断巩固我街道特色工作的成果,挖掘线上工作更新的方式方法。

(三)不断加强交流学习。一是积极向区信息科的领导和前辈学习。积极组织工作人员参加区信息科的顶岗培训,通过顶岗培训更加系统、更加深入地学习信息采写的业务知识,牢固树立信息工作的重要性和时效性,为信息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二是积极向其他乡镇学习。很多乡镇的信息工作都做得很好,一些镇的信息工作居于我区前列,因此,我街道将加强信息工作的横向学习,特别是向这些乡镇取经。三是积极与相关部门交流配合。在信息采写过程中,绝大多数的信息内容就来自其他部门及街道其他办公室,接下来将加强这方面的联系和沟通,积极开展与其他部门单位的经验交流。

信息反馈与课堂练习设计

陈笑晴

教学活动是一个包含多种因素的复杂系统。教师依据知识结构的层次性和学生认识的循序渐进性,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传递的教学信息,学生必须通过眼看、耳听、脑想,接收信息;通过操作、回答、讨论、解题等反馈信息。教师要不断地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随时掌握教学目标的进展与达到情况,及时调节自己的教学程序。现就如何应用信息反馈原理,科学设计课堂练习,谈谈笔者的认识与实践。

一、注重前馈

就是用较短的时间,预习与本节课学习有关的,学生以前学过的知识信息,为新课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奠定基矗为此我们必须精心安排新课前的基本训练。

首先要明确基本训练的目的:一是为了检查学生掌握旧知识的情况,二是为学习新知识起铺垫作用,其次要精心选择和设计基本训练的内容。基本训练的内容应该选择与新知识有密切联系的新、旧知识的交接点,注重架设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即在复习旧知识中孕育着新知识,起着温故知新的作用,而不是“炒冷饭”。例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时,我安排了如下的基本训练:① 2:3=÷()=()/()说出它们的关系。

②根据比和分数的关系,15:20=()/()。

③ 6/8=()/24=()/4,根据什么?

第①②题的目的是,复习比,除法和分数之间的关系;第③题是让学生回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分数化简的方法,为引出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埋下伏笔。通过这样的基本训练,为新授知识搭桥铺路。

二、精心设计反馈练习

每节新授课一般都有几个知识点,而且是逐步深入的。所以要精心设计针对性强的课堂练习,采取多层次的信息反馈,从学生的.练习情况中掌握反馈信息,以便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调整教学活动的节奏和程序,减少学生对学习目标的偏离度,同时根据反馈信息,调节强化教学进程,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1.第一次反馈----基本题设计保持结构的稳定性。

在例题教学后,安排基本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其目的是为了巩固新知。要求其知识结构与新知识结构相同,?题型也基本一致,具有例题特征。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的例题1后,我设计了第一组题让学生练习:①已知圆柱的底面积S=15平方米,h=3分米,求v。

②已知圆柱的底面积s=6.4平方米,h=4米,求V。这一组题中,要求圆柱的体积必需的两个条件----底面积和高都是直接已知的,所以可以直接代入公式v=Sh进行计算。

2.第二次反馈----变式题设计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为了克服思维走势的负面影响,在保持新知本质属性的前提下,可改变思维训练的角度,将例题结构变更,通过变式训练,加深新知的理解,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如,第一组题练习后,紧接着可安排第二组题:①已知圆柱底面直径d=4米,h=6米,求V。

②已知圆柱底面周长c=18.84分米,h=5分米,求V。

这一组题中,底面积都是未知的,所以必须先求出底面积,再求体积。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条件,用不同的方法求出各自的底面积。

3.第三次反馈----综合题设计注意知识的系统性。

20xx年督导室将围绕学校“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纲要),认真贯彻学校第一次党大会精神和相关任务,积极落实评估整改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对教学运行状况检查、评估、指导,确保教学工作稳定、有序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大学信息员反馈范文 第3篇

一、信息反馈运用的必要性

体育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师通过传递各种信息刺激学生发生反应,再根据学生的反应(反馈)调整自己的教学,从而获得最佳教学效果。可以说,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之一是能否获取反馈信息。它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是信息输出的过程,学生的“学”是信息输入的过程,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启发、引导学生自觉、积极的锻炼身体,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培养良好的身心素质。

我们从教师和学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关系发现,“教”和“学”只是信息交流过程的一个分支,更重要的另一个分支是,教师应该积极地对教学效果加以了解和掌握,主动捕捉学生在教学中的反馈信息。实践证明:经常性的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反馈信息,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二、信息反馈常用的几种教学手段

1.建立卡片

建立卡片是指教师把学生的一般身体状况、学习情况等指标定期地记存在卡片上,取得因材施教的`第一手资料,也可以配合校医建立身体状况检查卡片,对学生的身体状况指标调查,如身高、体重、肺活量以及身体素质和学生的喜爱、个性等等。通过卡片法,教师可以掌握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和生理状况等,还可以发现学生练习中的规律性和个体差异,以贯彻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原则,使体育教学有针对性的进行。

2.课堂提问

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提问,不仅能检查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同时也能检查阶段教学效果的好方法,经常性的提问,还能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养成积极锻炼的良好习惯。教师可以发现学习过程中带有共性的问题,并确定各教学阶段的重点和难点,有利于改进教学,加强对教学的控制。课堂提问一般包括复习提问,巩固知识技能的提问,同时也包括学生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问等。学生可根据不同阶段的重点和难点采取相应的方法。如:在讲授完新课后可采用教师提问,学生集体回答法,以了解学生普遍的掌握情况。在叙述动作难度较大的问题时,采用单人回答法,在回答问题时要求学生既要用口头讲述要领和自身体会,又要用动作实践来完成回答,教师根据回答的结果加以评定,并进一步强化教学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技术概念及掌握动作的方法。

3.课堂观测

课堂观测是教师在课堂中运用视、听、本体感觉或用仪器来观测学生的学习情况,身体状况的调查方法。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教师可以观测学生的积极性,注意力集中过程,练习时的组织纪律性,动作完成情况,体力情况,面部表情等。上述内容基本上可以反映出学生对负荷强度的适应情况和教学方法的可行性情况,在排除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针对普遍情况,采取调整和控制。ト缭谀途门芙萄程中,是加大练习量还是增加练习强度,是进行力量练习还是实施技术指导,是继续练习还是放松恢复等。在上述视听观察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秒表进行测定监督,测控练习的间歇时间,动作频率,动作速度,动作持续时间和学生脉搏,呼吸频率等情况。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统筹考虑,分出主次,增强对体育练习的科学控制,减少教学中的盲目性。

4.课后日记

课后日记是一种获取学生教学练习信息的有效方法,它具有不间断性、即时性、内容广泛等特点。首先由教师向学生布置某一练习阶段记写练习日记的内容。如:对练习方法的感受适应程度;练习后的生理反应,疲劳程度,伤病情况;一堂课完成练习的次数、组数;近期成绩的提高情况等。学生按要求在每次教学练习后记写日记,教师定期收取日记本查看,并记录下存在的问题,分清普遍存在的问题或个别情况,在下一阶段教学中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5.征询

征询是指体育教师在授课前后的适当时机,通过问答、走访、召开调查会等形式,了解教学情况,征询意见,实现反馈信息的方法。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可以从以下方面询问。

(1)运动前后的精神状况,运动前后的心情。

(2)不良感觉,睡眠、食欲、排汗量、运动后脉率、呼吸及伤病情况。

此外,教师还可以和学生共同探讨改进教学练习的方法,听取学生反馈的意见和问题。对于积极的建议,教师要虚心接纳;对于学生疑惑不解的问题要及时给以解答,使学生及时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和科学道理。

三、信息反馈运用要注意的问题

1.信息反馈是体育教师调整练习环节,改进教学方法的依据,具有重要价值

教师获取信息的方法要力求准确无误。这就要求教师要亲自参加调查研究,整理信息资料,减少获取信息的环节。同时要善于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捕捉信息,如体育局、体育教研员提供的信息,并能分析和判断各种信息之间的联系性,能更进一步加大对教学练习的控制。

2.教师在捕捉教学信息时要善于抓住事物的普遍现象

教师应注意排除个体差异因素的干扰,在控制教学过程中对于特殊情况要区别对待,因材施教,防止片面性的存在。

总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教学任务完成是否顺利的关键。双方之间信息交流面越广、越频繁,所产生的教学效果越明显。所以,在实际的教学练习中,教师要注意发挥主导地位的优势,既要输出准确的教学控制信息,又要捕捉准确的反馈信息,使教学练习任务更加科学合理地完成。

参考文献:

[1]潘敏.有效处理反馈信息,积极提高教学质量 [J].教育实验通讯增刊,1993,(3).

[2]李习友.新理念新思维(学校体育研究)[M].新世纪出版社,.

[3]程剑鸣.创新教育与课堂教学信息系统的构建 [Z].中国基层教育研究者专业发展.

[4]淑忠.信号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学校体育,,(4).[5]徐新泉,罗明荣.优化信息反馈提高教学实效 [J].中学教育,2002.

大学信息员反馈范文 第4篇

注重信息反馈 实现地理教学整体优化

注重信息反馈 实现地理教学整体优化由地理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基本因素组成的地理教学过程是输出-反馈-调整-再输出的循环过程。从认识论讲,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实现,地理教学也是如此。从备课到施教不可能尽善尽美,有必要多渠道接收反馈信息,不断修正,调整输出的内容和形式,使地理教学输出逐渐优化,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在地理教学实施前,注重把握“反馈”,实现地理教学的优化选择

所谓反馈,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输出的信息,经过施教对象处理后产生的教学效果再输送回来,并对教学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的过程。

在地理教学实施前,对教师备课有决定性影响的反馈信息,主要包括教学大纲、教学目的要求、教学的教材体系,以及教学的时数等指令性信息。这类信息是教师备课的根本依据。教师只有熟悉、掌握、吃透这类信息才能做到心中有底,方向明确。备课时才能明确中心,突出重点。掌握这类信息,主要依靠学习教材、教学大纲以及上级教学的指示。

其次,包括来源于教学对象的信息。如教学对象的`地理基础知识水平,心理特点以及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这类信息是教师决定讲授内容的深浅,选择教学形式的重要依据。获取这一类信息,采用的方法主要是调查研究。调查学生的档案,判明学生的整体水平,通过摸底测试的形式,调查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程度,判明学生的整体水平和个体之间的差别;通过个别谈心的形式,征求学生对地理教学的意见和要求,判明学生的接收能力;通过与班主任、班干部交谈等形式,广泛了解学生的特点、特长。只要把握住这类信息,就能使备课更具针对性而避免随意性,选择教学手段则更具准确性而避免盲目性。

把握了上述信息后,必须进行整理,通过去粗取精,找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信息,才能在备课时,针对学生实际,定好教学基调,把握住地理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抓准难点,突出重点,解决疑点,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同时在备课的基础上进行试讲进一步调整教案,提高备课质量,达到教学内容、手段的选择优化。

二、在地理教学实施过程中,尽量获取“反馈”,力争取得优化的教学效果

在地理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只有善于捕捉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手段,才能争取教学效果的优化。其反馈信息的获得主要通过三种渠道:

一是学生。教师要想法不断地从学生那里获得实质性的反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将信息输送给学生,课堂上,学生更多的反馈信息表现为姿态、脸色、眼神等。教师要细心地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通过眼观四座,可获得整体的反馈信息。通过抽查学生的听课记录或与学生交谈获取信息。

二是班主任。每个班级的班主任与学生接触都较密切,了解甚多,能随时听到学生的反馈,可向他们了解获取信息。

三是采用各种手段,主动获取信息。例如要检查学生对讲课内容是否理解,可采用提问法,从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判断自己讲授是否清楚恰当;可采用组织讨论法,让学生畅所欲言,从而获取必要的反馈信息。在听课议课活动中,可主动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获取信息;让学生填写教学反馈表获取信息;通过批评学生的书面作业等形式获取反馈信息。

对地理教学过程中获得的反馈信息,应即时处理的则应根据学生反映作适当调整。通过不断调整,修正教学内容和手段,力争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地理教学完成后,应对教学进行全面的总结,整理所获得的反馈信息,从而为下次教学提供反馈。

整理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看是否达到教学要求和目的,检查自己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运用得当,检查课前的预测,课中

[1] [2]

大学信息员反馈范文 第5篇

为消除实际或潜在不合格原因,防止不合格发生或再发生,有效地对人、机、料、法、环等要素的.控制,更好的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达到持续改进,现对质量信息反馈作如下要求:

1、顾客意见和服务报告;

2、质量审核中的结果;

3、统计技术中不合格数的采集。

二、信息收集方法及要求

1、建立质量科的信息反馈中心,各主管部门负责人为信息反馈收集负责人。

3、质量反馈收集各部门应配合归纳分类收集完整的信息。

4、施工过程中的质量信息反馈,应根据单项工程归纳收集统计整理。

5、重大、重要质量信息反馈在24小时内及时反馈到主管部门。

6、质量信息应正确、可靠,不得弄虚作假。

大学信息员反馈范文 第6篇

信息反馈与课堂练习设计

陈笑晴

教学活动是一个包含多种因素的复杂系统。教师依据知识结构的层次性和学生认识的循序渐进性,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传递的教学信息,学生必须通过眼看、耳听、脑想,接收信息;通过操作、回答、讨论、解题等反馈信息。教师要不断地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随时掌握教学目标的进展与达到情况,及时调节自己的教学程序。现就如何应用信息反馈原理,科学设计课堂练习,谈谈笔者的认识与实践。

一、注重前馈

就是用较短的时间,预习与本节课学习有关的,学生以前学过的知识信息,为新课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奠定基矗为此我们必须精心安排新课前的基本训练。

首先要明确基本训练的目的:一是为了检查学生掌握旧知识的情况,二是为学习新知识起铺垫作用,其次要精心选择和设计基本训练的内容。基本训练的内容应该选择与新知识有密切联系的新、旧知识的交接点,注重架设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即在复习旧知识中孕育着新知识,起着温故知新的作用,而不是“炒冷饭”。例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时,我安排了如下的基本训练:① 2:3=÷()=()/()说出它们的关系。

②根据比和分数的关系,15:20=()/()。

③ 6/8=()/24=()/4,根据什么?

第①②题的目的是,复习比,除法和分数之间的关系;第③题是让学生回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分数化简的方法,为引出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埋下伏笔。通过这样的基本训练,为新授知识搭桥铺路。

二、精心设计反馈练习

每节新授课一般都有几个知识点,而且是逐步深入的。所以要精心设计针对性强的课堂练习,采取多层次的信息反馈,从学生的.练习情况中掌握反馈信息,以便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调整教学活动的节奏和程序,减少学生对学习目标的偏离度,同时根据反馈信息,调节强化教学进程,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1.第一次反馈----基本题设计保持结构的稳定性。

在例题教学后,安排基本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其目的是为了巩固新知。要求其知识结构与新知识结构相同,?题型也基本一致,具有例题特征。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的例题1后,我设计了第一组题让学生练习:①已知圆柱的底面积S=15平方米,h=3分米,求v。

②已知圆柱的底面积s=6.4平方米,h=4米,求V。这一组题中,要求圆柱的体积必需的两个条件----底面积和高都是直接已知的,所以可以直接代入公式v=Sh进行计算。

2.第二次反馈----变式题设计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为了克服思维走势的负面影响,在保持新知本质属性的前提下,可改变思维训练的角度,将例题结构变更,通过变式训练,加深新知的理解,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如,第一组题练习后,紧接着可安排第二组题:①已知圆柱底面直径d=4米,h=6米,求V。

②已知圆柱底面周长c=18.84分米,h=5分米,求V。

这一组题中,底面积都是未知的,所以必须先求出底面积,再求体积。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条件,用不同的方法求出各自的底面积。

3.第三次反馈----综合题设计注意知识的系统性。

大学信息员反馈范文 第7篇

注重信息反馈 实现地理教学整体优化

注重信息反馈 实现地理教学整体优化由地理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基本因素组成的地理教学过程是输出-反馈-调整-再输出的循环过程。从认识论讲,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实现,地理教学也是如此。从备课到施教不可能尽善尽美,有必要多渠道接收反馈信息,不断修正,调整输出的内容和形式,使地理教学输出逐渐优化,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在地理教学实施前,注重把握“反馈”,实现地理教学的优化选择 所谓反馈,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输出的信息,经过施教对象处理后产生的教学效果再输送回来,并对教学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的过程。   在地理教学实施前,对教师备课有决定性影响的反馈信息,主要包括教学大纲、教学目的要求、教学的教材体系,以及教学的时数等指令性信息。这类信息是教师备课的根本依据。教师只有熟悉、掌握、吃透这类信息才能做到心中有底,方向明确。备课时才能明确中心,突出重点。掌握这类信息,主要依靠学习教材、教学大纲以及上级教学的指示。  其次,包括来源于教学对象的信息。如教学对象的地理基础知识水平,心理特点以及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这类信息是教师决定讲授内容的深浅,选择教学形式的重要依据。获取这一类信息,采用的方法主要是调查研究。调查学生的档案,判明学生的整体水平,通过摸底测试的形式,调查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程度,判明学生的整体水平和个体之间的差别;通过个别谈心的形式,征求学生对地理教学的意见和要求,判明学生的接收能力;通过与班主任、班干部交谈等形式,广泛了解学生的特点、特长。只要把握住这类信息,就能使备课更具针对性而避免随意性,选择教学手段则更具准确性而避免盲目性。   把握了上述信息后,必须进行整理,通过去粗取精,找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信息,才能在备课时,针对学生实际,定好教学基调,把握住地理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抓准难点,突出重点,解决疑点,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同时在备课的基础上进行试讲进一步调整教案,提高备课质量,达到教学内容、手段的选择优化。  二、在地理教学实施过程中,尽量获取“反馈”,力争取得优化的教学效果 在地理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只有善于捕捉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手段,才能争取教学效果的优化。其反馈信息的.获得主要通过三种渠道:  一是学生。教师要想法不断地从学生那里获得实质性的反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将信息输送给学生,课堂上,学生更多的反馈信息表现为姿态、脸色、眼神等。教师要细心地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通过眼观四座,可获得整体的反馈信息。通过抽查学生的听课记录或与学生交谈获取信息。  二是班主任。每个班级的班主任与学生接触都较密切,了解甚多,能随时听到学生的反馈,可向他们了解获取信息。  三是采用各种手段,主动获取信息。例如要检查学生对讲课内容是否理解,可采用提问法,从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判断自己讲授是否清楚恰当;可采用组织讨论法,让学生畅所欲言,从而获取必要的反馈信息。在听课议课活动中,可主动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获取信息;让学生填写教学反馈表获取信息;通过批评学生的书面作业等形式获取反馈信息。  对地理教学过程中获得的反馈信息,应即时处理的则应根据学生反映作适当调整。通过不断调整,修正教学内容和手段,力争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地理教学完成后,应对教学进行全面的总结,整理所获得的反馈信息,从而为下次教学提供反馈。  整理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看是否达到教学要求和目的,检查自己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运用得当,检查课前的预测,课中的调整是否合理。测验、考试是评估教学效果、评定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获取整个地理教学总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二是全面综合教学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状况进行自我评估,通过对总的教学反馈分析,为下次教学找准努力的方向,提供反馈信息。   总之,教师不但要接收反馈信息,更要处理好反馈信息。如果只收不处理,就失去了接收反馈信息的价值。只有不断的接收,不断的处理,才能真正实现地理教学的整体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