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调研报告 第一篇

加强内控机制建设是建立健全惩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深化和具体化。今年,国家xxx把“着力完善部门内控机制”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全国税务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四项主要工作任务之一。如何对“两权”进行有效监督控制,是当前各级国税部门高度关注、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国税的工作实际,对如何进一步加强内控机制建设,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调研探讨。

一、准确把握部门内控机制建设的概念和内涵

内控机制是由各级国税部门的领导班子、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共同参与,通过明确权责分配、规范权力运行程序、强化风险管理、健全三、进一步加强内控机制建设的对策建议

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就是通过深入分析查找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中容易发生问题的风险隐患,有针对性地制订防范措施,加大管理力度,完善内部控制,在日常管理中做好预防工作,从而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工作过错以及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这是建立健全惩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深化和具体化。针对存在问题,加强国税部门内控机制建设,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宗旨,以统一思想认识为基础,以强化组织领导为关键,以落实工作制度为重点,以加强队伍建设为保障,进一步加强“两权”监督,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对权力的制约贯穿于部门权力运行的全过程,扎实有效地推进内控机制建设,保证权力规范、透明、高效运行。

(一)统一思想认识,树立风险防范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让全系统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对防范风险、强化源头治理、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树立“防风险、抓管理、促规范、上水平”的工作理念,强调认真履行职责,把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融入业务线条管理工作中,把监督贯穿于国税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牢牢把握

系统调研报告 第二篇

关于加快湖北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联合调研组

省 文 化 厅

为落实《湖北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2)》,科学谋划“十一五”期间文化产业的发展,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与省文化厅组成联合调研组,于6月中旬至7月上旬分别对武汉、黄石、鄂州、黄冈、襄樊、荆门、荆州、宜昌等市文化系统的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实地学习考察了湖南省长沙、岳阳两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现将省内调研及省外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武汉、黄石、宜昌等八市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九十年代以来,武汉等八市的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近几年,随着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大,文化消费日趋活跃,八市的文化产业成长迅速,产业群体不断扩大,对经济发展贡献逐年上升,发展势头良好,已进入一个大发展时期。同时,在迅猛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和亟需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将对文化产业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一)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1、产业发展意识滞后

调研中,这个问题的反映比较普遍。这个问题有两个方面:其一是有些地方主要领导尚未充分认识到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对文化的认识还停留在是公益事业、是包袱上,对文化产业发展少重视、少关心、少支持;其二是文化系统内部发展意识滞后,认为文化是事业,靠政府、靠财政的思想尚未从根本上转变,有的单位拥有几百万的固定资产,还埋怨政府投入少,而不是利用现有资源,想方设法创造价值,丧失了很多机遇,还有的认为文化产业是小打小闹,找几个小钱养几个人,成不了大气候。

2、文化资源整合和综合开发不够

各地现有文化产业普遍规模较小,占当地经济总量比重偏低,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不明显,这些现象与文化资源整合不够、经营分散直接相关。现有文化资源分散在文化文物、旅游、园林、宗教等数个部门管理,各部门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相互之间沟通协调不够,对文化资源综合开发十分不利。

3、投融资渠道单长期以来,文化事业主要由财政供养,其发展主要靠政府投入。随着形势的发展,这种单一的体制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大部分的文化企业单位属国有性质,民营或私人文化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外资或合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投融资渠道单一,资金匮乏,已经严重制约了我省文化事业的发展。

4、管理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形势

一方面是有的地方依然存在政府大包大揽的宏观管理体制,还习惯于用计划经济的手段管文化、办文化,把经营性文化产业混同于公益性文化事业,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管办不分的管理体制依然未能得到有效改革;另一方面,一些已经进行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地方,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改革不到位,体制依然不活,文化产业缺乏活力和竞争力,发展缺乏内在动力,尚未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距离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还有较大距离。

5、政策扶持落实不够

这是调研中反映最为强烈的一个问题。大家普遍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如1996年出台的《xxx扶持文化产业若干政策》,因为种种原因,时至今日仍没有得到很好落实。此外,地方性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尚未制定,如国有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配套政策、部门管理费用减免政策等,鼓励、引导和支持民营或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政策也没出台,这些都直接导致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不佳,不利于发挥各方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性。

6、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十分匮乏

调研中反映比较强烈的还有人才问题,尤其是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十分匮乏。文化系统内文化产业人才培训滞后,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也难以在系统内安家落户,各地普遍缺乏懂经营、善管理的文化产业人才,缺乏开拓文化市场的人才。

系统调研报告 第三篇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县交通工作快速、健康发展,根据县委的安排,我与县xxx会财政经济工作委员会的同志深入基层,采取听汇报、查资料、实地察看等形式,就我县交通工作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我县交通工作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政府及xxx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黄陵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交通事业的需求。按照“县乡公路等级化、村级公路黑色化”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大交通建设,在破解交通发展深层次矛盾,加快交通项目建设步伐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交通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

1.交通建设取得了新进展。xx年以来,我县共完成交通建设投资亿元,建成了店双路、桐店路、塬区复线等一批重点项目,完成县级公路改造56公里,乡级公路改造72公里,通村公路改造公里。截止xx年底,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1260公里,公路密度公里/平方公里,全县191个行政村通油路率达100%,群众出行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为黄陵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交通运输业健康发展。近年来,县政府及xxx门在大力推进交通建设的同时,努力抓好行业管理,加大城乡客运管理力度,提高城乡客运质量,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我县交通运输业健康快速发展。截止xx年底,全县共开通农村客运班线28条,拥有营运车辆106辆,乡镇通车率达到100%,行政村通车率达到97%;城市客运开通公交线路2条,投放公交车20辆。出租车经营企业发展2家(城区96辆,店头镇40辆);货运市场发展危货运输公司3家(旭日危货公司、恒源危货公司、天缘危货公司),危运车辆达到48辆;全县共建成二级汽车站1个,乡镇客运站2个,便民停靠点7个;所有营运车辆都安装了gps终端,道路运输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3.公路养护能力切实增强。顺利完成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对原养护机构进行了重新设置,组建了农村公路管理站和公路养护中心,并在11个乡镇(街道办)分设了农村公路管理所,理顺了县、乡、村各级公路养护责任。在具体工作中,推行了定额承包养护制,由养护中心、各乡镇农村公路管理所自主落实养护员工,签订承包合同,县公路站根据养护路线、等级、里程确定养护经费,每季度按照养护标准和验收标准逐路进行考核,实现了社会效益和养护质量双提高。

4.交通依法行政能力提高。近年来,交通系统不断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统一行政许可项目与数量,积极实施“xx”普法教育计划,重点抓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的法制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谐执法意识和工作水平。先后制定了《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黄陵县交通行政执法监督管理办法》和《交通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实施细则》等文件,加强行政执法管理和监督,从服务于执法对象入手,着力做到执法的严肃性,公正性。

二、当前我县交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1.交通管理体制尚需进一步理顺。当前我县交通管理体制不够顺畅,已严重阻碍我县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一是交通管理部门职能交叉重叠、协调困难;二是道路建设和管理职责存在重叠,城区道路与国道存在交叉,在职能部门间极易造成“想管的因为无权管没法管,该管的因为各种原因管不到位”的问题;三是交通设施和安全标志管理以及交通安全执法工作存在“两张皮”现象,交通与公安交警、城市管理部门之间的职责尚需进一步理顺。

2.交通建设融资平台缺失,资金压力难以缓解。交通建设投资大、周期长,而我县交通建设缺乏强有力的融资平台,造成我县交通建设资金压力很大。由于交通建设资金基本靠上级拨款和银行信贷,地方财政资金仅够适当贴息,交通建设项目负债还贷压力较大,在过去的公路建设中旧欠债较多,债务无法偿还,收费仅够支付利息。xx年以来,仅政府配套就短缺资金近两亿。各在建项目已经到了举步维艰的程度,压力很大,这些都是制约交通发展的瓶颈问题,也是当前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3.道路养护资金投入不足,建设成果亟待加强。由于个别乡镇对公路管养工作积极性不高,重建轻养思想还没有彻底改变,管理养护不够规范,管理方法、作业方式粗放简单,跟不上管理养护工作的实际需要,少数路段养护水平比较低,养护资金投入不足,离“养必到位”的目标还有差距。

4.交通规划科学性、前瞻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牵涉面广,影响持久,交通规划的科学性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5.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人员编制较少,影响工作顺利开展。目前交通局编制仅有6人,特别是工程技术人员严重短缺,但却承担着全县道路交通的规划、建设、养护和管理等多项工作。由于近年来我县交通建设量大,而现有人员都处于一职多岗,一人当作几个人用,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三、进一步加强我县交通工作的几点建议

1.高度重视交通工作,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是发展的先导,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无法替代的支撑作用,是基础建设的重中之重。同时交通事业又是公共产品,是政府必须作为的产业,加快发展交通事业,构建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交通运输体系,是政府不可推卸的重要职责。因此,县政府要高度重视交通工作,正视我县交通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进一步增强做好交通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要盯住事关黄陵长远发展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大力开展工作,积极争取上级支持,通过努力,使我县交通事业跃上全省先进序列。

2.理顺管理体制,构建大交通格局。要认真研究我县交通管理体制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建立能领导大交通发展,能及时组织协调,高效运转的交通管理体制。加大对黄侯、黄韩铁路建设的支持力度,构建资源共享大交通格局,充分发挥公路、铁路立体交通体系综合效应。要认真理顺xxx门与城市管理、公安交警部门之间的关系,努力形成职责明确、协作严谨的行政管理体系。

3.加强资金保障,建立适应大交通发展的融资平台。加大财政对交通事业发展的保障力度,县政府要真正树立集中财力办大事的理念,压缩各类不必要的支出,加大财政资金对交通建设投资的引导作用,特别对于事关我县发展大局的重点交通项目,财政要不余遗力地保证工程前期工作开展和建设启动。要强化对交通专项资金的监管,特别要加强对公路建设资金的管理,做到专款专用,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针对当前我县交通重点项目建设融资难问题,建议县政府整合国资企业的优质资产,组建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交通投资公司,做大做强交通融资平台,实现滚动开发、良性循环目标。

系统调研报告 第四篇

进入**世纪,**的社会经济发展正对城建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城市功能提升与布局调整同步推进,要求既有设施发挥最大效能;经济体制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同步深化,要求行政管理更好地适应于发展和改革;国际化程度与人民生活质量同步提高,要求城建领域的公共服务优化升级。同时,**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人口、资源及各类要素的流动和集聚度明显提高,要求形成快速反应的防灾减灾应急处置能力。总之,城建领域的工作内容深化、社会需求增长、可变因素增多、状态变化加快、情况更趋复杂,要求城市建设和管理行政主管部门,严格执行城市规划,合理安排城市建设,科学组织城市运行,有效保障城市供给,从容应对城市灾害,以及全面加强对规划、建设、管理、服务与防灾等各个方面的统筹协调。

提高城市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是城建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现代化城市管理的基本要求是:准确,以系统、完整、动态的数据为依据;透明,以各个部门、环节以及主体与对象之间的信息对称为前提;现势,以最小的时空差、最高的运行效率为特征;集成,以各类管理、设施、服务资源的合理配置、形成城市运行最佳效能为目标。这些基本要求,决定了城市管理必须更多地依托于现代化的、先进的技术手段。

信息化的本质是:新技术的扩散过程,具有技术含量高、影响面广、渗透性强、效益明显和作用力持久等特征,是城建领域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和基本依托。信息化在城建领域的扩散与应用,有利于通过所掌握的信息资源,带动管理、设施、服务等实物资源的优化配置,将迫使城市管理进一步摆脱传统的方式和手段,由定性向定量、封闭向透明、静态向动态、局部向整体转变,在此基础上,推动体制机制创新、管理流程再造和人的素质提高。因此,紧紧围绕提高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的目标,制订并实施建设系统信息化规划纲要,对于城建工作进一步适应新一轮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代化城市管理是一个不断发展、逐步完善的过程。《行动纲要》目标时限到**年,分三年、五年、八年三个阶段实施,重点安排前三年行动计划,衔接五年管理要求,达到八年管理目标。

一、发展历程、现状与方向

**建设系统的信息化侧重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世纪**年代,建设系统已开始应用计算机。经过40多年的应用实践和技术发展,应用领域,从单一的结构分析,渗透到勘察、设计、施工等辅助生产、管理中,进而拓展到电子政务、行业管理、社会服务等公共领域;应用技术,从最初的科学计算,扩展到cad设计、自动控制、遥控遥信遥测、地理信息系统、城市遥感、ic卡等诸多技术。

根据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的总体要求,今后一个时期,建设系统的信息化在发展方向上,必须实现“两个重大转变”:一是进一步突出重点,应用的领域由全面展开向重点提高公共行政、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信息化水平转变;二是进一步提高层次,应用的方式由自成系统为主向资源整合、综合集成和提高整体效能转变。按照发展方向,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要做到“三个加强”:

第二,加强信息化基础资源的建设与维护。既要注重技术的先进性,更应加强基础资源的建设与维护,已经建立起来的城市管理基础资源数据库,要进一步提高数据的完整性、现势性,以适应和满足运用信息技术管理城市的要求。

第三,加强信息化辅助决策支撑能力的建设。既要注重应用系统所储存微观数据的开发利用,更应加强反映行业总体情况的宏观决策数据及相关评价指标的储存与开发利用,为政府部门及各级领导科学决策提供辅助支撑。

二、指导思想与实施原则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国家和**市关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信息化的要求,围绕“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方针,以及“以管理统帅建设”的思想,以信息化为载体,全面推进城市管理的方式与技术创新,通过充分利用所掌握的信息资源进行管理资源的合理配置,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各类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实现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的全面提高。

(二)实施原则

一是服务与促进城市管理并重的原则。立足于提高城市管理的综合效能,加强信息化与城市管理的结合,尤其是要强化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全过程的应用与渗透,既作为服务于城市管理重要的辅助手段,又作为促进城市管理体制机制调整和管理流程再造的重要动力。

二是聚焦阶段目标与整体协调推进相统一的原则。按照城市管理3年、5年、8年的发展目标,明确与之相匹配的信息化阶段性目标,既有每个阶段重点突破的环节,又把各个阶段作为有机的整体加以推进,做到可见、可控和可实现。

三是统筹规划、资源共享的原则。适应城市管理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的要求,把资源整合、综合集成作为本轮信息化的重点之一。按照统筹规划、统一标准,由各单位分别开展建设和运行管理。同时,以“基础平台”为载体,开展各行业基础数据库建设,构筑资源共享平台。

三、主要目标与任务

(一)目标

系统调研报告 第五篇

按照x组通〔2022〕10号文件精神,市文化局党委高度重视保持xxx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前调研工作,精心制定了调研方案,抽调具有丰富的党务工作经验的4名同志组成调研组文秘部落,于今年4月份,深入全系统各个基层单位,通过听取汇报、实地察看、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开展调查研究,发现了文化系统党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对策进行了有益的探讨,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文化系统党员队伍基本情况

(一)党员构成情况

全市文化系统共有党组织23个,其中党委2个,党总支2个,党支部19个。共有党员208名,其中党政机关党员56名,事业单位党员152名。在性别比例上,女党员60名,占党员总数的%;在年龄层次上,35岁以下党员32名,36岁至45岁党员48名,46岁至54岁党员46名,55岁至59岁党员15名,60岁及以上党员67名;在学历结构上,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党员1名,大学本科学历的党员44名,大学专科学历的党员56名,中专、高中学历的党员44名,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党员63名。

系统调研报告 第六篇

广电系统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通过调研活动,一方面了解到广大干部职工对科学发展观是衷心拥护的,也在努力学习力求深刻掌握、认真实践,从而形成推动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但是,在调研中我们也查找出不少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还需要采取更为积极有效的措施,才能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引向深入。

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问题

2、认识片面。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总体发展布局认识不全面。片面地认为发展就是经济的发展,忽略了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同样重要性。

3、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历史地位理解不深。

(二)能力问题

1、理论方面:相当一部分干部的理论修养、文化、科技知识不适应科学发展要求;

2、思维能力方面:习惯性的思维影响很严重,上级叫干啥就干啥,叫咋干就咋干,存在着出头的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跟着队伍走等思想。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缺乏创新、争强好胜意识。

3、技能和技术水平方面:专业技术人员虽具备一定专业技能,但在科研、解决复杂技术问题、开发应用新技术、新知识等方面,能力还不强。

(三)思路问题

思路决定出路。制定年初工作计划或几年发展规划,都要符合实际,符合发展规律。目标、任务、措施要具体,而且计划、规划制定了就要严格落实,要进行责任追究。现有各种计划、规划随意调整,执行不执行、落实不落实也无人问津,难以适应当前发展形势。

(四)环境问题

当前经济形式严峻,发展环境也不够轻松,一定程度上都影响了发展。地面卫星锅、小耳朵锅已抢占市场,不利于有线电视的发展;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大部分人不容易接受等问题。

(五)机制体制问题

1、政企不分、政事不分、事企不分。各事业单位责权利不统一,不到位。缺少自主权,缺乏活力。

2、统的过死,缺少灵活性。各事业单位情况不同,但管理模式一样,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3、分配大锅饭问题。分配机制不灵活,缺少激励机制。各事业单位干好干坏一个样、事业单位内部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是影响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六)管理问题

1、围绕机关建设如何抓好规范做好调研。如何深化、细化机关的规范管理,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益,切实维护干部职工的合法权益,让广大干部职工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2、敬业精神方面。干部职工还存在着满足心理、安于现状、敬业精神不强、思想不解放等问题。

二、把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引向深入的对策建议

(一)不断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理论素养

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党员干部,干部的理论修养、工作作风、个人能力都决定了科学发展观的落实。要通过建设学习型机关,切实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干部头脑,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

(二)丰富学习内容,形成理论系统。

通过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使广大党员干部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事业都有深刻而系统的理论主张,掌握社会发展、改革开放的规律及各项工作的规律,能够从全局上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进一步明确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逻辑关系和指导作用,能够谋划全局、具体指导、抓好落实。

(三)结合实际、主动学习,使学习实践活动取得成效。

要深刻反思、主动查找本单位还存在哪些与科学发展观“不完全适应、不完全符合”的东西,认真学习,不走过场、不摆形式。要让活动真正取得实效,必须用心学习,认真实践,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让科学发展观在头脑里牢牢扎下根。要通过此次学习契机,建立健全一套确保科学发展长效性的制度和机制,把科学发展观渗透到领导干部的头脑里去,彻底杜绝违背科学发展观的现象发生。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不仅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它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发展的最新创新成果,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当前在全党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即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系统调研报告 第七篇

一、我县供销社系统的基本状况

二、我县供销社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4、农资储备与督查工作问题。作为农业大县,农资储备与督查工作显得非常重要,它是服务好“三农”的一项长期性工作,加强农资督查是保障农资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由于资金短缺等原因,严重制约我县的农资储备与督查工作,使我县的农资储备与督查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建议政府将农资的贴息与督查经费纳入年度县级财政预算。

三、关于我县供销社今后改革与发展的建议

2、要注重基础建设。按照强化管理的要求,要进一步细化工作目标,推行量化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促进社机关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使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攀上新高度。建议学习借鉴毗邻单位考核好的经验与做法,在现有基础上,探索构建既有定性指标,更要有定量指标的综合考核指标体系,充分发挥考核的奖惩作用,调动各方面工作积极性。

3、要高度注重班子建设。不断推进班子建设,创造必要的条件,建立严格的领导班子成员联系重点工作机制。通过班子建设的加强,为系统队伍建设提供更为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4、特别注重基层组织建设。注重体制创新,注重上下协调配合,注重全员素质的提高。要认真总结非公有制经济创建经验,抓典型,树标兵,在与供销系统工作有关联的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农民经纪人等社会组织中加强党建工作,使创建活动和基层组织建设再上新台阶。

5、大力推进文明建设。发展壮大供销事业必须注重文明建设和管理水平提高,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扎实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再创新形象,增强凝聚力。要以文化建设为载体,以提高人的素质、促进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为核心,形成一个良好的思想基础,保持一个共同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同心协力朝同一个目标努力。要坚持知与行的统一,通过创建形成动力,通过动力化作行动,促进供销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6、要把人才兴社战略作为供销社繁荣振兴的支撑点。一是要稳定队伍。首先,要想办法解决好县联社纳入参照公务员管理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会造成人才流失,影响职工工作积极性,县社要积极向县委、政府反应,以增加行政工勤人员编制或其他方式争取尽早解决职工身份问题。其次,要不断完善基层工作人员的奖励机制,调动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二是要搞好培训。县联社要重点加强对业务骨干的培训,以提高全社干部职工队伍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7、要继续争取舆论上和政策上的支持。供销社是弱势部门,争取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与支持,是促进供销合作社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县社和各基层社都要把营造政策环境作为供销社改革发展的突破点。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宣传媒体,综合反映全系统专业社和村级社建设的整体面貌,大张旗鼓地开展合格社授牌活动,扩大社会影响,吸引社会各界的关注。同时要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协调,争取政府的扶持政策。全社职工要共同努力,在资金、政策支持上有所突破,解决供销社长期以来没有直接支持的问题。一是搞好协调,争取支持。各级供销社都要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工作,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争取在资金、税收、土地、金融、职工医疗养老等方面应给予政策扶持,创造有利于供销社发展的良好环境。特别是要有项目意识,以项目争取政策、资金支持。二是奋发有为,赢得支持。供销社在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中只有找准定位,不等不靠,主动出击,搞好服务,有所作为,才能赢得党委政府的支持。三是统筹兼顾,重点支持。县社要为基层社做好服务,在为基层社积极争取政策、争取项目的同时,努力为基层供销社的改革发展、实现“二次创业”创造良好的环境。

系统调研报告 第八篇

市委组织部、市直工委和市xxx联合组成调研组,采取集中座谈、开展民主评议和测评会、个别谈话等形式,对市属6家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国资系统党建基本情况

这6家国有企业共有员工※※人,※※个党委,※※个党总支,※※个党支部,党员※※名,其中女党员※※人。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市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生产经营方式和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等方面明显增强。具体表现为:

一是重参与,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决策的意识明显增强,在决策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上取得新进展。都把参与重大问题决策作为发挥政治核心作有的切入点,突出议大事、把方向,促进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为了保证党组织能够有效参与重大问题决策,许多企业制定了相应的制度规定。各企业还结合自身实际,在党组织参与企业决策的范围、方法途径和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较好成效。二是重创新,在探索国有企业党组织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上有了新的突破,党组织活动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联系更为密切。把党的各项工作贯彻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发展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探索企业党组织活动的新内容和新方式。三是重夯基,企业党组织自身建设得到新的加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企业党组织普遍建立健全了学习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民主监督制度、个人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等制度规定,党建工作做到了四有:有活动阵地、有电教设备、有学习计划、有组织发展计划。在组织建设方面,各企业党组织根据形势的变化和实际需要,及时完善党建工作机制。在发展xxx员方面,着力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严格把好党员发展各个环节,把从生产一线优秀分子中发展xxx员、提升党组织活力作为重要工作向党组织源源不断输送新鲜血液,近两年共发展xxx员※※名。四是重示范,党组织的政治核心战斗堡垒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党员队伍的战斗力和先锋模范作用有了新的提高。各个企业及时调整充实企业党组织机构,配齐配强党组织的领导班子,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许多企业党组织都坚持把党员的思想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夯实基础,增强活力,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战斗力。开展保持先进性,增强凝聚力、xxx员工程、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等形式多样的争先创优主题活动。许多党员在生产一线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勇挑重担、争创一流,做出了突出贡献。五是重教育,党员队伍建设上有了新的突破,坚持开展三会一课制度,组织教育体系健全。各企业党组织基本上能根据生产经营实际安排党员职工的学习教育,坚持三会一课等党员学习制度,并通过订阅报刊、杂志等党建读物,观看电教片等形式,以正面教育为主,把分层教育与系统教育,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有机结合,建立起组织教育体系。

二、市属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在我市国有企业改制与发展中,由于企业组织形式、劳动关系、利益分配关系发生深刻变化,下岗分流人员增大,企业稳定任务更加繁重,给企业党的建设带来严竣的挑战,在党建工作调整与适应的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部分企业负责人思想上有误区,对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着重企业经营,轻党建工作的认识误区,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现象。企业领导把主要精力用在跑资金、争项目、搞推销上忽视了党组织的建设,对党建工作支持不够,抓得不紧,管得不严,党建工作随意性大,发展思路不够清晰,思想不解放,甚至存在有组织、无活动的情况。个别党员组织观念淡薄、作风不够深入,缺乏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精神。

(二)党组织建设薄弱

党建规章制度不够健全规范,改制企业党建工作领导责任制、三会一课制度、年度目标考核制度不健全,具体落实不到位,这些都影响了企业党组织作有的发挥。在制度执行上,缺乏应有的监督与激励机制,存在工作虎头蛇尾的现象。从几个企业的党员队伍构成来看,年轻党员比例较低,党员发展力度不够,党员队伍严重老化。仅有少数企业设置了党员活动室,活动室设备单一,党组织的氛围下不够浓厚。

系统调研报告 第九篇

深圳市银行系统职业道德状况调查

时间:12周的周末。

地点:银行

调查对象:柜台人员和一些客户

方式:询问的方式。(各个成员拿着事先设计好问题卷在家附近的银行询问,再在礼拜一汇总。)

一. 现状分析

1.服务态度

刚开始我们先选定工商银行作为调查目标,考虑到如果直接拿着问题去问柜台人员,他们一定会忙于工作而不会理我们,所以我们找到大堂经理,跟她讲明了我们的情况,并麻烦她回答了我们的问题。总结她所回答的问题,说的都是银行的好,并提到有些客户脾气不是很好,等久了就会和银行的工作人员发生矛盾等等。在以上调查中我们发现,通过问银行的工作人员来确定他们的职业道德如何是没用的,所以我们在银行里坐着观察,观察发现柜台人员在面对顾客时脸上并无什么表情。我们接着向客户展开调查,大多数客户都认为银行的服务态度不错,但还是希望能加快办理业务的速度以减少他们等待的时间。还有一些客户认为当他们存的钱多时服务质量会比较好,会有单独的窗口对他们进行服务,存的钱少的话服务质量相对差一点,10届商务英语3班1

只能在普通窗口排队。

2.爱岗敬业

系统调研报告 第十篇

系统调查报告3篇

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安全生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目标,安全是铁路永恒的主题。翻开事故案例,因为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不胜枚举,事实一次次印证,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是确保安全生产的最关键因素。如何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探索安全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强化人的安全意识,让安全理念真正入心入脑,让安全理念成为每一名职工的行为习惯,为安全生产长治久安奠定坚实的基础,是我们永恒的课题。

一、亲情化安全教育提出的背景

1、铁路基层单位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安全生产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安全教育作为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和基础性工作,必须自觉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实践。通过加强安全教育,促进安全生产,有效维护劳动者的生命健康,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需要;构建“让安全理念成为行为习惯”的安全文化,是先进文化对铁路企业的要求;通过安全教育,促进广大职工安全素质的提升,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前提。因此,必须与时俱进地加强和改进安全教育。

2、“以人为本”的主流理念推动。以人为本作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对安全教育有重要指导作用。一方面,安全生产为了人,目的在于保障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安全生产必须依靠人,人是安全生产的实践主体,是对安全生产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人的安全意识,直接作用于安全生产的具体实践。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理念,把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爱护人作为安全教育工作的基本出发点,是时代进步的需要,只有不断创新探索安全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才能更好地达到启发人、教育人、提高人、约束人和激励人的目的。

3、职工思想多元化对传统的安全教育手段提出挑战。随着各种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职工思想向多元化发展。一是形式枯燥、简单乏味的形式容易使职工对安全教育产生抵触心理;二是职工的自主意识增强,对不受约束和少受约束的心理期望值高了,容易形成抵触制度约束的问题;三是职工自立意识增强了,要求平等,要求受到尊重,传统的家长式的教育方法行不通了;四是职工的趋利意识增强了,简单的说教唤不起职工的重视。诸多因素共同作用,影响着职工的思想稳定,导致职工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如履薄冰的意识淡了。如何改进安全教育的方式方法,对教育者提出了新的课题。

4、安全教育“标本兼育”的迫切需求。铁路熟练工众多,作业简单重复的特点,容易使职工思想麻痹,养成惰性,自己对自己打保票,领导在于不在不一样,有的甚至和管理人员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职工价值取向发生变化,滋长了侥幸心理,对“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一定就违章”的理解,只偏重于违章不一定出事。传统的片面理性教育和“事后追究型”处理手段只注重育标,不注重育本,职工对安全教育曲解成了“别人得病、自己吃药”,安全教育入耳不入脑的现象日趋严重,迫切需要探索能激发职工认可的标本兼育的安全教育形式和方法。

二、亲情化安全教育的具体做法

在对安全教育新方法探索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人对事物的认知分为理性和感性两种,传统的安全教育片面强调理性教育,告诉职工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对职工来讲是“要我安全”,忽略了感性教育,引不起职工的共鸣,只达到育标的目的,收效不明显。如何挖掘对行为主体人的感性教育,充分发挥亲人、家庭的作用,激发职工内心对安全的重新定位和认识,牢固树立“我要安全”的行为意识,达到安全教育标本兼育的目标,成为我们探索的源动力。

1、表彰奖励送到家,增强荣誉感。职工在安全生产中获得荣誉时,单位领导要将表彰奖励送到职工家中,向家属在军功章上一半的付出和支持表示感谢,让职工和家属共同分享职工的荣誉和喜悦,增强职工“一荣俱荣”的荣誉感,激发职工保安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发生“重违”请家属,增强危机感。当职工发生严重“两违”时,车间支部领导要及时请职工家属座谈,当着家属的面讲清违章违纪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以及对单位对家庭对个人的影响,增强职工和家属的危机感,引发家属的共鸣,争取职工家属的支持,共同担负起安全教育的责任。

3、定期召开联谊会,增强认知感。每季度或年底前,“三新”人员上岗前,各车间、支部组织职工、家属召开联谊座谈会,自编自演寓教于乐的小节目,向家长、家属宣讲铁路工作面临的困难和当前的安全形势和要求,增强职工和家属的认知感,使职工和家属感到企业发展人人有责,个人、家庭与企业利益息息相关,增强职工和家属“站兴我荣、站衰我耻”的意识。

4、征集亲情寄语,增强责任感。积极在生产一线职工当中开展“征集亲情寄语,营造安全教育氛围”的活动。引导职工对“上班为什么 ?安全与家庭的关系?”等问题进行大讨论,面向职工家属征集朴实生动、极具个性的亲情寄语。活动得到职工和家属的踊跃支持,“安全是天,你就是家中的天”,“爸爸,儿子盼你平安归”,一句句朴实的寄语饱含着亲人对职工的深情厚爱和殷切期望,呼唤着职工时刻不忘自己肩负的责任,增强保安全的主动性。

5、坚持“四必谈”、“五必访”制度,增强凝聚

力。即:干群之间发生矛盾时必谈,不让职工带意见上岗;职工之间发生隔阂时必谈,不让职工带脾气上岗;工作中发生问题必谈,不让职工带包袱上岗;受到奖励或处分时必谈,不让职工带情绪上岗。职工有婚、丧、嫁、娶必访;职工家庭有矛盾必访;职工生病住院必访;遇到天灾人祸必访;职工长期休假必访。同时积极开展逢年过节送温暖、盛夏酷暑送清凉等亲民、爱民活动,切实解决职工的生活困难和思想包袱,增强凝聚力。

6、评选幸福文明之家,增强亲和力。车站每年开展一次幸福文明之家评选,以作业安全、家庭和睦、家属支持力度为重要评选条件。通过活动引导、鼓励家属多体贴照顾职工生活,多关心职工工作,多吹“枕头风”,多说嘱咐语,当好“安全监督员”和“后勤部长”,充分发挥家属“关爱亲人、共保安全”的作用,让职工体会到“家庭幸福来源于作业平安”,从而增强车站的亲和力。

7、开辟全家福宣传栏,增强感召力。我们开辟专栏,将职工全家福照片与亲情寄语组合上墙到点名室,让职工在班前目睹亲人的音容笑貌,重温亲人的叮咛话语,让浓浓的亲情和简短的寄语产生强大的感召力,激励职工班中作业遵章守纪保安全。

三、收到的效果和启示

系统调研报告 第十一篇

采购系统调查报告

公司的采购工作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各自的特点,目前各下属公司设采购部门或类似职能部门的有建设公司、路桥公司、**广场、农业公司、**学校;设专职采购员的有酒店、俱乐部、防腐公司;设兼职采购员的有集团公司、高速投资和物业公司。每一个公司因行业特点不同采购工作的内容也千差万别,目前从事一线采购工作的采购员有35人(附件一)。

采购作为后勤物资供应极为重要的一环,不仅承担着物资通畅、缓解资金压力(在建设与路桥两个公司尤为明显)的重任,而且对公司的开源节流、控制成本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各下属公司根据采购在本公司所承担的职责对采购进行了相应定位,例如建设公司采购物资极为庞杂且数额巨大,建设公司的工程又多为本公司独立承揽,所以设立了专门的材料供应站来合理调配物资供应,节省建材费用;**广场从超市经营的角度出发设立商品部,将卖场管理与商品采购合而为一又各司其职;农业公司根据本公司的实际需要设立购销部,销售旺季侧重葡萄销售,淡季则转向生产物资采购等等,这些都是部分下属公司在采购方面积累的极为有益的探索和经验,但从本次调查问卷所反馈的信息来看(附件二),采购工作运营状况相对于集团公司跨越式大发展而言是相当滞后的,以下主要是围绕“两个滞后”和“一个必要”来展开论述。

一、采购管理工作相对于公司发展整体滞后

(一)采购体制尚需完善

整个公司的采购体制目前呈现各管一块但又偶有联系的状态,管理上互不探询,业务上互不交流,信息上难以共享,使得集团公司的采购工作目前处于疲于应付状态。不同的工作领域使得我们的采购队伍缺乏总体上的核心力量,没有领头羊,采购集体战斗力较弱;采购信息“各流自家田”,无形中增大了采购风险与采购成本;管理体制不畅,束缚了采购人员的职业发展;从下属单个公司的采购水平来讲,也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在这种管理现状下,围绕采购工作做强做大的愿望难以实现。

(二)管理状况差强人意

除了建设公司实行本公司内垂直双重管理外,其他公司的采购顶多自立了一个“小门户”,更多单位的采购附属于其他部门,从精简机构,节省开支角度看,归属其他部门也无可厚非;但从长远看,却贫瘠了采购成长的土壤,使其长期形不成一直相对独立的力量。譬如俱乐部、大酒店的采购划归财务部,从管理上说,简化了部门,方便了管理,但财务部本身工作繁杂,财务与采购本身是两个有联系但更有区别的职业,采购有其自身的运行特点,财务部很难从业务上指导采购,也难以对采购的成长有效开展工作;采购在成本控制中话语权微乎其微,成本的有效控制举步履艰,经营层的利润目标一旦完成不了,往往归责于采购,此时采购又缺乏一个有效的倾诉渠道,造成了采购激情的颓废,颓废的情绪在不自觉中又导致了消极采购的非主观发生,在实际工作中就极易造成采购成本的增加。

(三)专业培训普遍缺乏

毋庸置疑,采购自身的成长对采购工作是极其重要的。从培养成本上讲,采购的培养成本是十分惊人的,金钱(尤其是公司的采购资金)、经验和时间构成了采购成长的主要成本。就我们目前管理现状来看,采购工作基本没有对口的管理机构,采购员几乎没有进行过较为正规的培训和专业的训练,近似天然的自生自长,有的只是个人的天资、悟性和自己的辛勤投入,以及为数不多的“传帮带”;因采购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的缺乏造成公司采买资金大量流失的现象在实际工作中频频出现;同时采购队伍的不稳定,又使我们的采购工作面临尴尬现状。如果在今后加大对采购人员的培训力度,无疑是用“最小的采购成本换取最大的节约利润”,避免了“用公司的钱在实践中学习采购”的弊端。

(四)购后服务(又称采购后投入)亟需改观

目前采购所能做到的经常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去采购,在确保完成任务的前提下,采购员才可能有时间尝试以更低的价格购买较优商品;但从目前采购的整体情况来看,对购货前的市场调研,购货后的信息追踪,以及分析本次采购对实现公司经营目标占多大比重,采购人员都因缺乏工作上进一步的投入而无法去关注自己的劳动成果,这种现象可称之为“采购大堤”中的消极“蚁穴”,继续发展十分危险。这里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采购人员在公司经营中缺乏知情权和话语权,没有建立采购者与经营者之间有效的沟通机制。

(五)缺乏有效的绩效考核,薪酬体现不出公平性

公司没有专门针对采购岗位的绩效考核制度,薪酬也由下属公司各自规范,就造成薪酬方面过分注重了本公司不同工种的薪酬平衡,轻视了采购这一特殊职业在本公司兄弟单位间及本地同行业的薪酬现状,对采购人员的薪资仅仅参考本单位的薪酬体系标准,未从采购系统内部同岗位的相对公平性考虑,导致部分采购员缺乏公平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采购员的工作热情。

(六)监督管理体制尚不健全,仍停留在感性认知和评价的阶段

从本质上来讲,任何与现金打交道的职业都需要有第三方的监督,但公司对采购工作的监督是明显滞后的,在管理不规范、不透明的环境中,采购人员的采购行为势必无法得到有效的规范和管理。虽然目前公司的采购工作出现的多是令人欣慰的现象,比如多数采购员都比较敬业,对公司忠诚,能够吃苦等等;但从规范和发展采购工作的角度来讲,我们应当积极地发现采购中存在的问题,并把它在集团公司框架内给予科学合理的解决。

二、采购人员的职业状态与采购工作的要求相比相对滞后

影响采购员职业状态的几个主要因素包括职业舆论、发展空间、价值实现、薪酬状况、个人兴趣、家庭因素等等。

(一)职业舆论是影响采购队伍壮大的首要因素

在我们公司,采购是一个很特殊的职业,尤其表现在挑选人员上,领导往往很重视选人这一块工作,但采购员被派到具体岗位上感受最多的却不是重视,而是轻视,甚至是忽视。在现行采购体制下越是基层的采购员越是缺乏工作激情,而业务素质较高的采购员又往往担

负着较大的责任,具体分管的采购、招标事宜繁忙,难以对采购这一职业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指导,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采购队伍在公司的发展壮大;同时“隔行如隔山”,公司其他岗位的人员看到的往往是采购的辛劳与琐碎,责难与被忽视,天长日久,形成了采购这一职业“被别人轻视,对自己自嘲”的不正常现象,觉得这实在算不上一个体面的职业。职业舆论如此,可想采购员的生存心态如何。

(二)职业发展空间是采购队伍成长的关键

职业发展空间是一部分想有所作为的采购员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采购员在本公司内部的自由流动尚且困难,“先专后博”的目标前景渺茫,部分公司的采购员是常年固定不变,采购领域狭隘,结构单一,阻碍了个人职业发展。采购岗位设置比较单一,不仅不利于采购人才的梯层发展,也不利于采购人才的储备,这种情况使得那些有志于采购的员工看到采购发展空间的险隘,自然不乐意进这个死胡同,造成采购的队伍日渐式微,而公司发展的大环境却要求提供更多素质较高的采购人才,这就出现了一个难以调和的矛盾,因此,关注采购员的职业发展,针对每一个人设计其职业生涯规划是采购队伍得以良性发展的关键。

(三)给员工创造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

采购员在整个采购工作中追求的是什么?这是一位采购员的自问,这一问题意义深刻。如果追求个人价值?职业舆论如此;如果追求个人发展空间?空间如此;如果追求个人价值?采购系统的绩效考核尚没有什么标准;那么仅仅是为谋生而工作?这就是十分危险了!因此,采购应该追求的是一种依靠自身努力为公司创造最大利益的辛勤付出,公司所应当提供的是给其一个可以实现个人价值的舞台。

(四)薪酬现状成为影响采购员工作心态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公司管理架构下,采购员的薪酬往往缺乏统一标准,也无专人负责,而工作时却多头管理,各个公司的采购薪酬也不很均衡,这个现况构成了影响采购员工作心态的一个主要因素。

另外,个人兴趣、家庭因素等也是影响采购员个人成长和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

三、建立采购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目前在多数企业的采购管理中最常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1、没有明确的采购策略,例如缺乏对采购需求分析,对供应商的培养等;

2、没有注重长期供应商关系管理,例如从关注谈判向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转变,从一味压价向建立互赢和激励机制转变;

3、没有把采购管理上升到战略性高度考虑,例如采购策略和合作伙伴的选择评估标准应作为企业整体战略中的一部分;

4、集团企业的分散采购忽略了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例如资源的最优化配置等等;

5、缺乏有效的工具和信息平台进行采购跟踪、评估、分析和智能化决策。

集团公司采购工作的现状反映了在采购方面需要加以改革和理顺的现实需求,目前公司的跨越式发展(如高速开工,建设五星酒店、**新村,**医院开业等)需要更多的采购员充

实到第一线,这种紧迫感正在进一步增强。

如果公司适时而动,以企业文化宣贯为前提,人力资源配置为保障,采购系统整合为核心,信息系统建设为手段,对分属不同行业的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和规范,通过实施改革,将实现采购员和采购工作的“廉洁、专业、规范、高效”,并最大限度的在成本控制方面实现最小化的目标。

完成采购系统整合工作需要深入研究以下课题:

(一)决策层重视采购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并达成制度上的一致;

(二)确定整合的统一标准,达到资金、商品、物流共享;

(三)设计科学、规范、适用的采购工作流程;

(四)明确不同行业的采购工作职责;

(五)专业采购需要信息共享和相互协作,即信息化和协作性要求;

(六)建立采购工作前期市场调研和成本分析制度;

(七)建立采购系统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关注员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八)建立完备、专业的培训体系,以及确立采购员所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

(九)采购管理体系中的薪酬体系和绩效考核的建立和完善;

(十)建立健全采购监督管理体系。

由集团公司组建采购系统整合项目小组,针对以上内容的细节问题进行广泛的意见征求和专业的课题研究工作,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采购系统的规范。

(注:本文仅着力于采购系统内部现状和问题的分析以及从宏观角度探讨设立的必要性,并非试图通过这份报告去寻求可以将采购系统进行全面整合的最终解决方案。)

附一:集团公司采购人员基本情况统计表

附二:《采购系统调查问卷》信息统计报告

撰文:集团公司企业管理部

时间:2005年3月24日

系统调研报告 第十二篇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进程顺利推进,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变得日趋庞大、客户数量日益增多、分支机构逐渐增设,商业银行授权业务压力也随之加大:授权工作变得异常繁重、柜员业务等待时间延长、业务处理效率降低。面对这些情况,银行急需增配相应的授权人员和设备,造成了运营成本的增加;同时,授权人员的短缺和业务素质的差距也增大了业务风险。因此,原有的业务授权管理模式已滞后于业务的发展。远程授权处理模式就是将柜员需要授权的交易画面以及业务凭证影像、视频、音频同步传输给远程授权人员,由授权人员在自己的终端上审核并完成授权的方式。事实证明,远程授权模式可以提高业务审批效率,能有效防范风险,很好地解决了商业银行目前面临的难题。但是,20xx年初起步,赤峰分行等银行单位作为远程授权系统试点行,开始投产使用远程授权系统建设。在实际操作工作中,发现存在一些问题,现将关于远程授权系统存在的利弊问题及建议

探讨如下:

一、存在的有利之处

1、营业室内嘈杂声减少。往日在业务繁忙期,由于办理业务的种类多,要求授权的业务也多,而且该行的结构是现金区和非现金区之间有二十多米的距离,中间还隔着一扇门,这样给授权带来极大的不便,有时要等十分钟以上,前台客户有的等急了还谩骂柜员,柜员也只能一遍一遍的大声喊授权人员,声音此起彼落,就象菜市场赶集一样好不热闹,一天下来弄的人心情也不是很好。现在正式开通远程以后,这种现象明显减少,除了一些特殊业务以外,在也听不到那大喊声,保持了银行形象,也提高了服务水平。

2、办理业务速度提高。在以往的授权过程中,由于前台柜员多,该行前台柜员13名,要求授权的同时几乎是两人以上,这样给营业经理带来不便,而且营业经理也要时常记录一些特殊业务的登记工作,处理一些特殊业务时间更长,如扣划业务,法院冻解业务,前台柜员提出授权难免分心,不能及时处理,远程授权的出现大大的缓解了这一现象,营业经理可以分出大量的时间来处理加急和特殊业务,且前台柜员也在业务处理速度上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为该行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二、存在的不利问题

1、业务不够熟练,标准把握不统授权人员业务不熟练,制度掌握不准确,授权人员查看相关凭证时间过长,授权速度慢,一般的授权业务通常都要经过二次等待,业务不熟的授权人员还需请示商量,比现场授权所用时间一般要多出两倍以上。或者拒绝授权,严重影响前台业务办理,造成客户不满。个别柜员因工作大意等一些原因,业务出现差错,如个人汇款交易,金额应为15000元,误录入150000元,柜员办理完毕后发现错帐,因此进行反交易处理,但远程授权中心不给予及时授权,存在风险隐患。部分授权业务人员对凭证填写的要求过于苛刻,如atm加钞以及部分内部户存款,填写内容甚至严格到小写字头,实在没有任何意义。这些都很容易造成客户不满。

2、细节操作上处理速度缓慢

3、某些特殊业务流程不够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