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甲卷红楼梦满分作文 第1篇

我打开《红楼梦》的封面,字里行间踊跃着亘古的温柔,岁月的呼唤,我打开书,正如你来到贾府前,不露声色却风起云涌。

你烟愁锁眉,因为你知道你在贾府的地位,就连你的外祖母也称你为远客;你处处小心,哪怕几句寒暄也怕犯下礼节之过。这一切都只因你寄人篱下的辛酸,耳边欢声笑语,呢喃寒暄;眼前富丽堂皇,荣华富贵,你却无动于衷。一一见过了诸位亲人,再热情的寒暄问暖,也敌不过你敏感忧郁的心。直到遇到了他。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相思,悉堆眼角。”

“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只一段内心独白,已道出你二人前生今生的恩缘。那份一见如故,那份似曾相识早已为你们的爱情埋下伏笔。千丝万缕的柔情就在一瞬间埋种。“莫失莫忘”,应是木石前盟的还泪前世;“不离不弃”,应是红颜痴情的不负今生……

夜半的风,送来孤寂的冷月,带来忧郁的华光。从你来到贾府的这一刻起,就注定了一段千古缠绵的爱情。我只愿合上书,在梦中追寻你的身影,饮一杯清酒,一醉千年。

2022高考甲卷红楼梦满分作文 第2篇

第十七回试才题对额时,众人道:“此处古人已道尽矣,莫若直书‘杏花村’妙极,”……贾政又向众人道:“‘杏花村’固佳,只是犯了正名,村名直待请名方可。”——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艺术研究院红研所版《红楼梦》此句页下脚注为:“这里或指园中景物题名不应直用前人已有的‘杏花村’之名,否则即与之相犯,失之浅俗。”按此句诠注完全错误。“正名”者,确定之名也。“犯了正名”意为臣下之拟题,要紧在一个“拟”字,拟就是未定,就是要留有余地、留下空间,让贵妃最后来“定”。且再看书中文本内证。

1.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众清客在旁笑答道:“老世翁所见极是。如今我们有个愚见:各处匾额对联断不可少,亦断不可定名。如今且按其景致,或两字、三字、四字,虚合其意,拟了出来,暂且做灯匾联悬了。待贵妃游幸时,再请定名,岂不两全?”

2.第十八回,贾元春归省庆元宵,贾妃亦嘱“只以国事为重,暇时保养,切勿记念”等语。贾政又启:“园中所有亭台轩馆,皆系宝玉所题;如果有一二稍可寓目者,请别赐名为幸。”

将此二段回文之“断不可定名”、“再请定名”、“请别赐名”,与贾政“‘杏花村’固佳,只是犯了正名,村名直待请名方可”一语合观,则“犯了正名”之意,水落而石自出矣。第十八回叙写明白,这些馆院虚额以待,正必得贵妃来颜:“有凤来仪”赐名曰“潇湘馆”;“红香绿玉”改作“怡红快绿”即名曰“怡红院”;“蘅芷清芬”赐名曰“蘅芜苑”;“杏帘在望”赐名曰“浣葛山庄”。譬如拟题“杏帘在望”,便是提供一种思路、一个方向,贵妃略微思索,自然落实到“杏花村”这个“正名”上了。

好比今日市政府领导批示督办件,某局回复,只能出以“我们建议”之字样,而勿许径直题出“杏花村”三字——倘如是,你不是把市领导的字都签了、家都当了?又好比足球比赛,臣下是做球喂球的,把球递送到禁区,就等贵妃临门一脚——而此际倘若哪个不懂规矩的自己个儿把门射了,那成个什么体统?揆一隅反:众人所拟“杏花村”犯了正名,道理亦在这里。不是“杏花村”不可以用,而是可以用,那也得是贵妃来用——你若先便用了,那就是“僭越”。

高阳《慈禧全传》第五部《母子君臣》此段写朝廷“施政用人,自有不可逾越的体制”,正“正名直待请名方可”之义也:

而官场上,倘若不懂斯理,“犯了正名”,不懂“正名直待请名方可”,下场就是袁枚《子不语》卷二十一“一字千金一咳万金”条:

看看!下属把上司的家都当了,就这个下场!从“毫无疑义”到“似无疑义”之改,就是解上司“怒其专擅”之怒,“一字千金”就是这不懂事、不上道的下属学的乖。

2022高考甲卷红楼梦满分作文 第3篇

吾辈少年,当勇于创新

《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的情节中,众人之“翼然”虽妙引,引却不及贾政所提“泻玉”之赋意;“泻玉”虽通融,融却不及宝玉“沁芳”之妙绝,创一派新雅。纯借,尚浅也;旧新相汇,意可深也;空前创新,境之绝也。

纯借之浅显,实不可取矣。邯郸学步,照其搬弄,仿未得其能,反失其本行,终至匍匐而归,为天下所耻笑矣。后生若鉴以先辈之事例,按图素骥,学其所学,述其所述,做其所做,忘记本心以至栋梁也难雕也。作文若同题亭众人般纯于引用,躺在先人的功劳簿上酣然大睡,以至连篇累牍,以偏概全,反而会弄巧成拙。故曰:纯借之法,实不可取矣。

旧新之相汇,锦上添花矣。“水舞间,一袭红裙,拂袖起舞,拨裙回转,缠绵缱绻,言不尽意。”水下舞蹈《卷珠帘》将古典雅韵和现代韵律融合得天衣无缝,仿若现实与历史、动态与静态相互交汇的绝美画卷。新时代的创新工匠,承先贤绝妙工艺,融当代潮流,寻求中西之融合,让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站立潮头。用之而不全借鉴,赋其己思己想,融会贯通,万物可经久不衰。

空前之创新,绝前史贯后世。而创新当秉以两大理念——敢创,也能创。

不言而喻,于敢创之理念,自当冒天下之大不韪。普朗克的量子论撼物理界根基,哥白尼的日心说冒生死诉以真理。此等创新之人非有坚韧不不拔之志,必有敢战权威之勇。现世康衢烟月,时和岁丰。我辈正值年少,岂可碌碌无为,畏葸而不敢发声?少年当不畏喧嚣,在最滚烫的日子里发出滚烫的声告。

至于能创之说,诺贝尔奖获得者汤川秀树曾说:“对以往知识的熟知和对新解事物及其发展前景的敏感,是一个人创造力的源泉。”诚然,胸无点墨,何以成诗?韦编三绝,储之久矣,方捷于创造。撰文欲老妪能解,必先尽天下古文奇字;创曲欲千载谱之,必先操以千曲。

“拿来主义”必不长存,新旧贯通者尚可盛极一时,而境界之至高者,莫过于全然创新者。吾辈少年当如宝玉般携先贤之所悟,创万世之新高,使青春之人生,硕果千里,丰盈无疆。

【名师点评】

(1)思路明晰,结构严谨。正文紧扣开头递进式展开,“纯借之浅显,实不可取矣”“旧新之相汇,锦上添花矣”“空前之创新,绝前史贯后世”,三个分论点渐进而出,使文章筋骨清晰,思路鲜明,首尾呼应,结构严密。

(2)语言相当凝练,隽永亦不失铿锵。“虽妙引,引却不及”“虽通融,融却不及”,匠心运用顶针修辞:“旧新相汇,意可深也;空前创新,境之绝也”。对称句整饬而出:“普朗克的量子论……等,融素材于寥寥数语间。考生遭词造句打磨精致,惜墨如金,隽永别致。

2022高考甲卷红楼梦满分作文 第4篇

前些天,我读了红楼梦的前十回,感触很深。

人们为过上流社会的生活,便拼命地追逐功名利禄,此乃人之常情。别说那个时代的人了,在当今社会,人们又何尝不是呢?物质化的逐流已“深入人心。在那些芸芸众生眼中,有钱有地位才能幸福。但殊不知再高的地位也终有消逝的时候;再令人羡慕的英雄也会成为过眼烟云。所以我们没必要太过追求功名利禄,做好本分的事也能快乐一辈子。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此句和上一句要表达的语意差不多。训戒人们不要太过看重金钱。俗话说;“钱乃身外之物”、“人赤裸裸地来,也得赤裸裸地走”。没错钱并不是万能的。它既不能衡量生命也不能衡量感情。不管生前聚集多少财富,死后都无法带走它们。况且你在生前过于吝啬,拼命积累财富,到死后这些财富不都白白浪费了吗?正如小品《不差钱》里所说;“世上最痛苦的事情就是人死了钱没花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这句反映的现实问题就更熟悉了。“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在如今,这一美德有多少人能继续将它发扬光大下去?关爱孩子的父母处处都是,而孝顺父母的子女却有几个呢?每当在新闻中看到那些因不孝顺父母的子女被告上法庭,我不禁在心里默念这句歌词。

以上所述只是《红楼梦》前十回中一首歌谣而已,我相信通过仔细阅读我会体会更多的意境。

2022高考甲卷红楼梦满分作文 第5篇

曹雪芹创作了《红楼梦》,建立了贾府这个大家庭,但是整部作品的主线却始终集中在贾宝玉和林黛玉身上,如只将注意力集中在宝、黛间的恩爱缠绵上,的确很容易让人生厌,但是从作品的写作手法这条线索出发,却使我感感悟有许多:

第一,仔细阅读过《红楼梦》的读者必须会发现,作品对任何一个人物的描述都显得格外的细腻,格外的重视,是其他三部名着所不能及的。个性是在第三回之中,人物描述不但多,而且恰当,恰如其分地把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性格一一呈此刻我们面前。

而对贾宝玉的描述又多了几分大气,“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锻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视而有情。

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从外到内,从上到下,从粗到细,都把人物的外貌、性格描述得淋漓尽致。再看薛宝钗的,“先就看见薛宝钗坐在炕上作针线,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鬓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

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如此描述,真把人给写活了,我读了以后仿佛真的见到了这一大家子,这就是令我感受最深刻的地方。

此刻很多作品对人物的描述往往达不到这种效果,因此写出的人物就显得苍白无力,没有一丝灵性。别以为这一点没有多大的价值,其实它就是衡量你作品优劣的一个刻度表。其实,要想写出人影来,并不难,就需要多观察。

《红楼梦》能如此耐看,原因也在于此。据“红学家”考证,《红楼梦》就是发生在曹雪芹生活的那个年代,也就是曹雪芹天天见的事儿。因此说若没有平日观察的功底,此刻的四大名着恐怕就无法登上荣誉宝座了。

第二,就是曹雪芹刻画出的人物都具有一种神韵。经过曹雪芹的手后,《红楼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被赋予了各种各样的性格,王熙凤被赋予了见风使舵、善于察言观色、理家才能高超、心狠手辣的性格;林黛玉被赋予了爱哭、喜争风吃醋的性格;贾宝玉被赋予了一种独有的呆呆傻傻的性格……

对每一个主人公的刻画显得那么自然,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比起其它三部名着来,更有难度,如不细读,必不能品味透彻……

读完《红楼梦》这本书真让我深深体会到了“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含义。

2022高考甲卷红楼梦满分作文 第6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

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高考甲卷红楼梦满分作文 第7篇

看了红楼梦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复。我看见了形形色色的女子,但其中只爱一个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好一个娴静如水的颦颦

我最欣赏的还是黛玉的诗情画意,灵秀慧黠。黛玉每每与姐妹们饮酒赏花吟诗作对,总是才气逼人,艺压群芳。无论是少年听雨歌楼上的诗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画意;还是草木黄落雁南归的凄凉,花气温柔能解语的幽情;无不体现出她娟雅脱俗的诗人气质。最叹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红颜薄命。黛玉的身世,注定了她的孤独无依,而她的性格,又注定了她的寥落忧伤。

纵使大观园里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可是这里没有她可以依靠的亲人,没有她可以倾诉的知己,只有风流多情的宝玉让她芳心暗许,却又总是患得患失。于是她无奈着“天尽头,何处有丘”,悲哀着“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套无情”,伤感着“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终落得“一缕香魂随风散,三更不曾入梦来”的凄凉结局。

《红楼梦》带着忧伤、凄凉的气氛,让人常常想落泪。或许“红楼梦”,真的只是红楼的一场梦。

2022高考甲卷红楼梦满分作文 第8篇

照《红楼梦》书中设定,宝玉的才情是要比宝姐姐、林妹妹两人稍逊一筹的。政治素养方面也不例外。先略看看宝姐姐的政治敏感度。第十八回省亲现场,宝玉奉命作四首应制诗,彼时尚未作完,只刚作了“潇湘馆”与“蘅芜苑”二首,正作“怡红院”一首,起草内有“绿玉春犹卷”一句。宝钗转眼瞥见,便趁众人不理论,急忙回身悄推他道:“她因不喜‘红香绿玉’四字,改了‘怡红快绿’;你这会子偏用‘绿玉’二字,岂不是有意和她争驰了?况且蕉叶之说也颇多,再想一个字改了罢。”宝玉见宝钗如此说,便拭汗说道:“我这会子总想不起什么典故出处来。”宝钗笑道:“你只把‘绿玉’的‘玉’字改作‘蜡’字就是了。”——看看宝钗的乖觉!送其八字:“善伺上意,希旨逢迎。”

再详细说说林妹妹的政治素养。第十八回元妃省亲,宝玉奉命作四首试帖诗,前三首为宝玉自作,最后一首为黛玉“捉刀”:

我们且来分析一下宝玉自作诗与黛玉代作诗之异同,明其高下。欲比较试帖诗之好坏,必先明试帖诗之作法。陈寅恪先生《论再生缘》:“自乾隆二十四年己卯以后,八股文与试帖诗同一重要。故应试之举子,无不殚竭心力,专攻此二体之诗文。”试帖诗既与八股文同一重要,则其创作要求、评比标准,也大略同理。近人商衍鎏,为末代“探花郎”,著有《清代科举考试述录》一书,其中介绍试帖诗的作法,有严格限制(套格),不允许随意发挥。简要言之有两点:1.首联、第二联必须点题。2.尾联必须颂圣。篇幅所限,只举一个例子:

红学家俞平伯祖父俞樾,为曾国藩弟子,其《春在堂随笔》卷十,载两首试帖诗,其一题曰“重帘不卷留香久”(陆放翁诗句),诗云:“久悟闲中趣,焚香读易兼。欲教留一炷,不使卷重帘。……御炉烟惹袖,佳句放翁拈”;其二题曰“卓荦观群书”(左太冲诗句),诗云:“独具超群志,欣观万卷书。人真称卓荦,时亦爰居诸。……喜逢文治盛,珥笔待丹除。”——看官看这两首诗,第一首第一联之“久”“香”,第二联之“留”“不”“卷重帘”;第二首第一联之“群”“观”“书”,第二联之“卓荦”,可谓是将“重帘不卷留香久”“卓荦观群书”两个诗题七字五字,地毯式碾压一遍,一字不漏。而第一首末联之“御炉”、第二首尾联之“文治”“丹除”,皆殿阁用字,正颂圣终篇。这两首试帖诗,正是标准的考试体例,一毫不苟。

以此标准看上引四首,吾人不禁捋须微笑:宝玉毫不得法啊。

1.就开首点题而论,第一首第一联“秀玉初成实,堪宜待凤凰”只点“有凤来仪”四字之“凤”;第二首第一联“蘅芜满净苑,萝薜助芬芳”只点“蘅芷清芬”四字之“蘅”“芬”;第三首把点题放在第二联“绿蜡春犹卷,红妆夜未眠”,然亦只点“怡红快绿”四字之“绿”“红”;第四首为黛玉代作,第一联“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便实现了对“杏帘在望”四字的无死角全覆盖(且“杏帘在望”元妃前已赐名“浣葛山庄”,则“在望有山庄”之“山庄”二字,又是暗点“浣葛山庄”之正名。黛玉文心,深细可怖)。

然则贾妃指“杏帘”一首为前三首之冠,除赏赞“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一联之才情外,得无深谙此诗体制之得体乎?

而宝公得黛玉之捉刀,“只觉此首比自己所作的三首高过十倍,真是喜出望外”,真所谓矮人观场,随人叫好也;抑或不明真相,认人点赞耶——试问宝公,真谙此诗之三昧奥谛乎?此处应有黛玉设计台词:素日认他是个知己,竟然不是个知己!

袁枚《随园诗话》卷一“一〇”:

不妨想象,设若宝玉日后科举,很有可能“熟处难忘”,写应制诗亦如今日之“皆自适其性耳”而“都非应制正体”,大概率亦被“诸总裁以为语涉不庄,置之孙山”,然则彼时倘无“大司寇尹公”者起而力争,则此“尚未解应制体裁”之“年少有才者”,必不免乎下第之命运矣!

黛玉一诗之内,既见流利飘逸之才情,又见严谨整齐之法律,非止华实之可相扶,直乃冰炭而可同炉,真正是把“因难见巧”“戴着镣铐跳舞”发挥到了极致。非才智高绝,焉克办此?或曰:语文好与语文考得好,是两回事。实在难以想象,高逸迈俗的潇湘妃子,竟是试帖诗能手?!笔者笑而解曰:君不见有清一代,诗坛先后两大宗主,康熙年间之王阮亭,乾隆年间之袁简斋,皆八股文章试帖诗之行家里手乎?潇湘馆主人,与渔洋山人、随园主人,正许三方会谈。

呜呼!《红楼梦》开篇第一回便自云此书“细按则深有趣味”,读者诸君,宁不谓然欤!

2022高考甲卷红楼梦满分作文 第9篇

读完《红楼梦》让我见识了人间的美与丑、善与恶,让我懂得人们之间并不只有美好的事物,也有肮脏与丑陋的灵魂。

曾经以为《红楼梦》”大皆不过谈爱情”,也曾为了宝之悲,黛之惨而愕腕叹息。如今再细细品读一遍,忽觉爱情不过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味香料。

贾府其实就是当时那个时代的社会缩影,在这个微型社会中,每个都是一个社会人,并且百色各异。

贾母看似慈善,对刘姥姥施恩有加,实则自吹自擂,不过是出”携蝗不嚼”的闹剧,在”上层”人物中最吃得香的秦氏,拍马手段,黛玉视之,指出那些是”贫嘴贱舌”。

极善奉承迎合旁人的王熙凤,在黛玉看来,不过是”放诞”,”无礼”。自命清高的”槛外人”妙玉,黛玉也一眼识破了她卸却红妆的虚伪。就连被王夫人认为”识大体”的袭人,蒙得过湘云,却也逃不过黛玉的眼睛。黛玉一语点破她的本质——”我只拿你当嫂嫂待。”于是,黛玉被认为”小性,多心,心窄”,没有大家闺秀风范,不能入选”宝二奶奶”,终成了”世外仙姝寂寞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