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2017县级申论范文 第1篇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万里残阳山河无疆,五千年汉唐高风激扬。时光的流逝,消却了奕耀千年的传统文化的光芒,却也为我们留下了“能言”的文化宝藏。在这些文化宝藏中,既有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更有无形的非物质遗产。当前的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文化和价值理念的竞争,因此,加强非物质遗产的保护,不仅是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本要求,更是有效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必然选择。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要内炼其“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真正的民俗来源于民间。从记载民众生活的《诗经》到承载传统中国人生命价值的婚礼、建筑、吃住,民俗不仅是社会形态的体现,更是国家民族文明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及外来文化的侵蚀,传统的习俗、文化渐渐的消逝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拯救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从文化安全意识着手,将民俗文化的传承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将文化安全注入中小学的基础教育中,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广大未成年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作用,将民族文化的发扬融入生活、融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让其在心与心、行与行中传承。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要外塑其“形”。不管是重申报、重开发、轻保护、轻管理,还是商业化、人工化和城镇化,其在损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割裂中国人历史文脉延续的同时,更凸显了我们在创新能力方面的不足,没有很好的挖掘出传统民族文化的内涵,凸显其生动的表现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首先要考虑的是做精做细,既要与时俱进,同时应去粗取精,挖掘出传统文化的精华,将民俗文化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性作用,构建民俗文化传承人人有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人参与的保护机制,形成以专家学者为主体,广大民众共同参与的生动局面,有效的推进传统文化融入生活、走向世界。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要兼修其“法”。传统文化的失落,不仅源于我们思想上不够重视,也凸显了行动上缺少有效的保护制度。当今美国的价值理念能够遍行世界,除了其强势的经济实力作为支撑,更为重要的在于形成了有效的保护、发展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要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更应修缮《_文物保护法》,使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有法可依。同时,加强对违规拆建、盗窃文物的执行力度,严厉打击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违法行为,通过法律的约束形成良好的保护、发展环境。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更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总之,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必须常抓不懈的重要工程。

广东2017县级申论范文 第2篇

汉字热顺应了时代发展

同志说过,“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文化对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作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象征,是一个国家真正强大的核心标志。

汉字热的出现,顺应了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有其深刻的原因。

首先,它唤醒了全民族对本国文化的关注和重视。它用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告诉我们在学习和继承中华文化过程中的不足,引起我们的警觉,鞭策我们要正视不足,进而做出应有的改变。

其次,它用电视这种与时俱进的传播载体,用真人秀这种寓教于乐的节目形态,激发起了全民关注汉字学习的热潮,通过塑造一个个“汉字英雄”,告诉我们汉字学习并不可怕,实乃“非不能,实不为也”。

最后,它顺应了民众的内心需要。重塑中华文化的辉煌,是中国目前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日渐提升过程中民众的强大期盼,是国民发自内心的强大愿望。而汉字做为中华文化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受到民众热捧自然是顺理成章之事。

当然,在这种良好的发展态势面前,我们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既要注重节目的形式,更要注重节目的内涵和细节,“汉字听写,别陷入刁钻崇拜”。

我们要把握这个宣传汉字、宣传中化文化的大好机会,坚持正确的方向,传播中华文化的精华,抛弃其中的糟粕,激发国民更大的学习热情,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看过“2017广东公务员考试申论参考范文”

广东2017县级申论范文 第3篇

我看过不少机构的教学视频,发现很多对申论一知半解、甚至一窍不通的“申论名师”,在讲台上信口开河、滔滔不绝。而这些劣质的范文,完全暴露出他们在申论认识上的肤浅或无知。这几篇范文存在的缺陷,可总结为以下几方面:

1、脱离题意

2、脱离材料

3、逻辑混乱

4、内容空洞

5、见解肤浅

6、语言浮夸稚嫩

7、政策水平低下

广东2017县级申论范文 第4篇

(01)广东申论综述

(02)谈谈应用文写作题(上)

(03)2018粤考“短评”的答案(谈谈应用文写作-下)

(04)广东的应用文写作题

(05)广东大作文的写法(上)

(06)广东大作文写法(下):议论文

(07)策论文给分规则解读

(08)广东阅卷人眼里的高分试卷

(09)广东对策题答题范例

(10)广东分析说明作用题写法(附带2017县级第二题答案)

(11)广东申论2017县级第一题参考答案

(12)广东申论2016县级第一题参考答案

(13 )广东申论2016县级第二题参考答案

(14)2016广东乡镇第一题参考答案

(15)广东“主要问题”题写法(附带2016乡镇第二题答案)

(16)2016广东乡镇第三题参考答案

(17)如何把握材料逻辑:刷材料!

(18)2012年广东省考议论文范文

(19)2015年广东省考议论文范文

(20)2017年广东省考议论文范文

(21)老策论范文:做好乡镇工作,推进农村建设

(22)2011年策论范文

(23) 2016年广东省考新策论范文

(24)2015年广东乡镇申论浅析

(25)2017广东乡镇浅析

(26)2018广东申论简析

(27)2018年广东申论第一题解析

(28)2018年新策论文解析

(29)2018策论文范文

(30)2019广东申论县级卷解析

(31)2019年策论文范文

(32)2019广东申论乡镇卷解析

(33)2014广东议论文

(34)考广东,广东之外还可以练哪些题

(35) 广东乡镇申论大方向

(36)广东乡镇还有什么申论题可以刷

(37)2015年县级申论解析

(38)2021年乡镇申论解析-上

(39)2021年乡镇申论解析-下

(40)2021年县级以上申论解析

(41)2020年乡镇申论解析-上

(42) 2020年乡镇申论解析-下

(43)2020年县级以上申论解析

(44) 2020年县级以上申论大作文范文

(45) 2013乡镇申论第一题答案

(46) 2014乡镇申论小题答案

(47) 2011县级第二题参考答案

(48) 2014县级小题参考答案

(49) 2021年作文范文

(50) 2010年县级第一题参考答案

(51) 2022年县级申论第1题参考答案

(52)2022年县级申论第2题参考答案

(53)2022年县级申论作文浅析

(54)2012年县级第1题答案

(55)2022广东乡镇第5题参考答案

(56)2022广东乡镇第1题参考答案

(57)2022广东乡镇第2题参考答案

(58)2022广东乡镇第3题参考答案

(59)2022广东乡镇第4题参考答案

(60)申论答案差不多就行了吗?

(61)如何提升申论素养?

( 62)2013年申论县级第2题参考答案

本公众号使用方法:微信视频号搜索账号“广东荔枝公考”,第一条视频就是了。谢谢!

立足当下 展望未来——经济发展应“形”“势”结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并在近几年由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现如今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何更好地发展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底气是一个经济体发展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底气是经济发展的自信未来。立足于当下,取得的非凡成就,丰富经验,构造出的“形”,对未来发展趋势,精准把握,紧跟时代浪潮形成的“势”。二者相结合,共同铸就我国发展的底气。

形势结合,是经济发展制胜之器。形势结合,二者互补互助,相得益彰,缺一不可。若只立足于形,注重当下取得的成就,自满于常年积累的经验,而不去把握发展之势,过不自封必然会被时代所抛弃,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止步于此。而盲目地追求发展的势,制定不切实际的发展规划,与当下自身之形背道而驰,这种事是浮泛无根的,对于经济发展毫无作用。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不可只重于形,固步自封,也不可盲目地追求势,纸上谈兵。只有将形与势两者相结合,我国发展才能如鱼得水,如虎添翼。

静态之形,是经济发展起步之棋。如果将发展比作摩天大厦,那“形”便是这座大厦的地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果眼前静态的“形”并不牢靠,那发展的道路不会长远,经济发展的形来自长年累月积累下的丰富经验。优秀的经验给我国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足以让我国的经济发展后顾无忧。经济发展的“形”也来自当今我们取得的非凡成就。以当今的非凡成就为起点,未来经济发展的形式数不胜数,以当今成就为种子,未来经济将发展为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以静态之形为起点,让经济发展赢在起跑线。

广东2017县级申论范文 第5篇

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80年前,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_领导工农红军历经艰苦卓绝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在陕甘宁地区胜利会师,把濒临绝境的中国革命引向坦途。岁月峥嵘,历史常青。今天,我们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缅怀所有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贡献的先烈先辈,立志在实现民族复兴的新长征路上万众一心、奋勇前进。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一次无与伦比的伟大远征。从湘江血战的九死一生到遵义会议的峰回路转,从飞夺泸定桥的奋不顾身到六盘山下的红旗漫卷,长征犹如一条萦绕于山河间的红飘带,锻造着_人坚忍不拔的精神意志,书写下中华民族的不朽传奇。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争取胜利的坚强意志,与敌人决一死战、克敌制胜的英雄气概,这次远征所铸就的伟大精神,耀亮了_人的信仰殿堂,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原点。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军事上的长征路,从瑞金走到延安,连接起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两大革命浪潮,实现了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精神上的长征路,从救亡走向复兴,见证中国_带领中华儿女寻求民族复兴的不朽伟业,激荡起永葆初心、奋勇前行的强大力量。奋斗中的长征路,从昨天走到今天、走向明天,我们持续接力,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走好新的长征路,我们砥砺忠于信仰、献身理想的高尚品格。长征是漫漫长夜中的一次艰难跋涉,更是中国精神的一次光明书写。尽管不知最后落脚点在哪里、到何时才能结束,但红军将士坚信“只要跟党走,跟着抗日救国的理想走,就会有前途”。今天,时代变了,条件变了,但_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事业没有变。那种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昂扬斗志,那种坚守信仰信念的政治定力,任何时候都需要葆守在心、恪守以行。全党在理想信念上坚定不移,党的领导就更加坚强有力,中华民族就必将一往无前。

走好新的长征路,我们秉承为人民求解放、为万众谋幸福的为民情怀。长征是一条战略转移之路,也是一条救国为民之路。“十送红军”的军民情深,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秋毫无犯,“北上抗日”的坚定战略方针,“歃血为盟”的民族团结佳话,为长征烙印下深厚的为民底色。实现民族复兴、增进人民福祉,先辈矢志不渝的目标,正是我们必须肩负的使命。新长征路上,牢记宗旨、植根人民,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旨归。常怀为民之心、恪尽为民之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们将激发同心共济、开创未来的磅礴力量。

走好新的长征路,我们坚守顾全大局、团结一心的政治本色。长征是我们党走向成熟,党内政治生活走向正常有序、严肃规范的历史见证。长征中的艰苦世所罕见、牺牲难以想象,然而党员干部和红军将士展现出讲政治、顾大局,讲规矩、守纪律,讲统一、促团结的革命风范,将被迫实行的战略转移,变成了开创革命新局面的胜利进军。新长征路上,赓续长征精神,传承革命风范,锤炼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政治品质,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我们党必将永葆生机活力。

一切伟大的成就都是接续奋斗、接力探索的结果,一切伟大的事业都需要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中推进。今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哪一项任务面临的挑战都堪比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_人的“赶考”远未结束,长征永远在路上。迎着民族复兴的恢弘愿景,让我们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新长征路上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新业绩。

广东2017县级申论范文 第6篇

文明,与世界相拥

每一个中国人,以什么样的形象去展示自己,去拥抱世界?

经历了许多年的封闭,甫一亮相,中国人在海外的言行举止,便引发了分外强烈的关注,也受到了格外严苛的拷问。文明出游,甚至已经成为政府向每一个公民的例行提示。

或许是因为与世界太久的隔膜,国人中不乏一厢情愿的思维定势。一些人习惯性地认定许多经济发展落后的地方便什么都很落后。其实,这是一种率意轻狂的误读。如非洲。当我们在保护区内面对着河马狮子大吼大叫乱扔杂物之际,当我们在旅行途中四处搜寻象牙或犀牛角之时,看看当地人对丰饶的自然资源的悉心保护,对自由的野生动物的亲切尊重,我们当真切地感受到现代文明的撞击和启迪。

一些人单方面地认定去海外旅游消费就是对对方的投入甚至奉献。其实,这是一种优势心理的虚妄。泰国清迈市民就曾有对中国游客的拒绝:这里不欢迎粗俗。吵吵闹闹,拒绝排队,随地吐痰,连基本的卫生都不讲,给当地社区带来了麻烦,也让其他高端游览望而却步。

一些人想当然地认定鼓足了钱包炫耀着名牌就涨了身价添了牛气。其实,这是一种自卑情结的翻版。我们一再地看到海外媒体报道,中国游客在欧美奢侈品店一掷千金,大肆抢购,留下的却往往是“土豪金”“暴发户”的醒目标签。

短短的30多年间,世界见证着中国套上经济总量第二的耀眼光环,迈着通往小康社会的流星大步,长期笼罩着的贫穷、屈辱的阴霾一扫而光,中国人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尊严与自信。但这尊严,首要的当是公民品格的尊严;这自信,首要的当是中华文明的自信。

每一个中国企业,以什么样的姿态去落地生根,去开疆拓土?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不仅是市场的竞争与合作,而且是文明的对话与融合。

我们有自己的商业传统:勤俭节约,吃苦耐劳,这是传家宝。商店没有关门打烊的时候,老板没有周末假日的休闲。入乡不能随俗,在外国朋友心里,你这是非正常生活;在竞争对手眼中,你就是不正当竞争。我们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劳动力不仅廉价,而且高效。海外企业因此很少雇佣当地员工。其实,这更多是个文化适应问题。人家的劳动保障,你难道不该遵守?人家的就业生计,你难道不该考虑?我们有自己的经营模式:营造良好的政商关系。习惯于和政府官员私下公关赢得优势资源和优惠政策,依赖行政力量摆平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这个办法到国外未必管用。而且,很容易遭遇非政府组织和民间人士的非议和抵制。

须知,企业竞争的不仅是产品,而且是文化。中国企业走出去,除了必须遵守当地的法律,还要学会尊重当地的族群文化、宗教习俗和行事规则。企业创造的不仅是利润,而且是价值。没有利润企业就不能生存,但更宝贵的是为社会大众提供优良服务,丰富生活内涵。企业立足的不仅是市场,而且是社会。在异域他乡,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我们究竟感知多少那里的民间生活,了解多少民众的发展需求?企业来自社会,也当回馈社会。对于中国企业,它是必须建立的新一种社企关系,也是必须衡量的新一条文明准绳。

每一步中国发展,以什么样的成效去增进文明,去贡献世界?

中国力量的崛起,其底蕴,应是中国文明的崛起。能不能打破“国强必霸规律”、跨越“修昔底德陷阱”?这是必须直面的历史性挑战。显然,我们仅有享誉世界的中国制造的品牌是不够的,更应有造福人类的中国价值的创造,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传统文化的复兴,其取向,应是现代文明的转型。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正是其凝练的表达。中华文明经历了5000多年历史变迁,一脉相承,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提供了丰厚滋养。从历史的诠释中寻找文化认同,从现实的挑战中重塑精神标识,从未来的憧憬中提升人类价值,在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去激活、去焕发内在的生命力量,这是其复兴和转型的正确路径。

民族精神的张扬,其根基,应是主体意识的生长。无论多么美好的理念多么宏远的构想,都需要每一个普通中国人去承载,去践行,都需要每一个普通中国人公民意识的觉醒和公共德性的进步。无数走出去的中国人,无论在另一方土地上经历着什么样的艰难困苦,他们的心头都永远萦绕着对中国文明的守望,和对中国梦想的追寻。正是在这守望和追寻中,他们把一粒粒友好的种子播撒进当地人的心田。

开放,是撬动中国改革坚实的支点,是倒逼中国发展强大的力量。正是因为这撬动和倒逼,文明在交流中多彩,在互鉴中丰富,在传承中超越,在超越中释放着它绵绵不绝的自信力、融合力和创造力,增值着人类共同、共通、共荣的存在意义和文明价值。

中华文明的振兴,恰在与传统对接,与时代同行,与世界相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