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1篇

动能和重力势能间的转化规律:

①质量xxx定的物体,如果加速下降,则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②质量xxx定的物体,如果减速上升,则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动能与弹性势能间的转化规律:

①如果xxx个物体的动能减小,而另xxx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增大,则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②如果xxx个物体的动能增大,而另xxx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减小,则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动能与势能转化问题的分析:

⑴首先分析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决定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看动能和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如何变化。

⑵还要注意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和增大——如果除重力和弹力外没有其他外力做功(即:没有其他形式能量补充或没有能量损失),则动能势能转化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⑶题中如果有“在光滑斜面上滑动”则“光滑”表示没有能量损失——机械能守恒;“斜面上匀速下滑”表示有能量损失——机械能不守恒。

水能和风能的利用

水电站的工作原理:利用高处的水落下时把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水的xxx动能转移到水轮机,利用水轮机带动发电机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水电站修筑拦河大坝的目的是什么?大坝为什么要设计成上窄下宽?

答:水电站修筑拦河大坝是为了提高水位,增大水的重力势能,水下落时能转化为更多的动能,通过发电机就能转化为更多的电能。深度越深xxx越大。

有关晶体熔点(凝固点)知识

①萘的熔点为℃。当温度为790℃时,萘为固态。当温度为81℃时,萘为液态。当温度为℃时,萘是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都有可能。

②下过雪后,为了加快雪熔化,常用洒水车在路上洒盐水。(降低雪的熔点)

③在北方,冬天温度常低于-39℃,因此测气温采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水银凝固点是-39℃,在北方冬天气温常低于-39℃,此时水银已凝固;而酒精的凝固点是-117℃,此时保持液态,所以用酒精温度计)

位移方向与速度方向

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没有直接关系,只有在没有返回(即向着xxx个方向运动)的直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xxx定是相同。除此之外,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例如,在竖直上抛运动中,物体上升时,速度方向(向上)与位移方向(向上)相同,下落过程中在落回抛出点前速度方向(向下)与位移方向(向上)相反,若过抛出点后还可以继续下落,则此后速度方向(向下)又与位移方向(向下)相同。因此要具体情况具体判断。

在曲线运动中,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大都不同。因为速度方向为轨迹的.切线方向,与轨迹上任意两点的连线(位移)方向多数成不为零的角。

位移方向由运动的起点(你所选择的运动的开始点)指向运动的终点(即末时刻物体所在的点,起点只有xxx个,而末时刻则可以由问题确定,对应不同的时间段)。例如上述竖直上抛运动,起点是物体的抛出点,而终点则要看问题所给时间的长短,因为可以将整个运动过程分成几段。

初二下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2篇

xxx、伽利略斜面实验

1、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

2、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3、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相等的高度)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

4、伽科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也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二、xxx第xxx定律

1、背景资料:

(1)伽利略对类似的实验进行了分析得出: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速度不会减慢,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2)笛卡儿对伽利略推理结论的补充:物体如果不受力,运动方向也不会改变。

(3)英国科学家xxx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xxx条重要的物理规律:xxx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内容:

xxx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理解要点:①xxx第xxx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xxx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xxx。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xxx第xxx定律。

②xxx第xxx定律告诉我们:物体不受力,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③“没有受到力作用”有两种情况:xxx是,该物体没有受到任何力对它的作用,这是理想情况;二是,物体在某xxx方向上没有受到外力作用,如: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摩擦力可以不计,那么物体在水平面上将不受外力作用。

④“总保持”是指“原来是怎样,后来仍然是这样”,如:原来是静止的,后来仍然是静止的;原来是运动的,后来以最后的速度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三、惯性

1、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理解要点:“保持原有运动状态”是指不受到力的作用时的状态。即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惯性是物体的xxx种属性。xxx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3、惯性不是xxx种力。只是物体的xxx种属性。因此不能理解为“受到惯性作用”。

4、xxx第xxx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5、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

惯性是物体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的性质,不管物体是否受到外力。惯性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所遵循的xxx条客观规律,条件是物体不受外力。惯性和惯性定律之间又有密切的联系。因为物体具有惯性,才使得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遵循惯性定律所指出的运动规律。①惯性是物体本身的xxx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②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表现为“阻碍”运动状态的变化;惯性定律成立是有条件的。

6、惯性现象解释三步骤:

①明确研究的是哪个物体,它原来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

②当外力作用在该物体的某xxx(或外力作用在与该物体有关联的其它物体上)时,这xxx的.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

③该物体另xxx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④最后表述出现什么现象。

7、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跑步到终点时人不能立即停下;紧急刹车后,车不能立即停下,还会向前运动xxx段距离。

8、惯性的应用:

①把松动的锤头套紧;②用力拍打衣服,可以把衣服上的尘土拍掉;③用铁锹往车上装土时,土会沿着铁锹运动的方向抛到车上;④把盆里的水泼掉;⑤跳远时,要先助跑;⑥古代打仗时,使用绊马索能把敌方飞奔的战马绊倒;⑦火车进站时,提前关闭发动机;⑧洗衣机的甩干桶高速转动时可以把湿衣服甩干;⑨把足球踢入球门。

9、惯性的危害及措施

危害:主要是xxx些交通工具,速度比较快,迅速刹车、拐弯时,人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容易造成事故。

措施: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安装安全气囊;车辆行使要保持车距;限速;包装玻璃制品要垫上很厚的泡沫塑料。

初二下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3篇

1.动量:p=mv {p:动量(kg/s),m:质量(kg),v:速度(m/s),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3.冲量:I=Ft {I:冲量(Ns),F:恒力(N),t:力的作用时间(s),方向由F决定}

4.动量定理:I=Δp或Ft=mvt–mvo {Δp:动量变化Δp=mvt–mvo,是矢量式}

5.动量守恒定律:p前总=p后总或p=p’也可以是m1v1+m2v2=m1v1+m2v2

6.弹性碰撞:Δp=0;ΔEk=0 {即系统的动量和动能均守恒}

7.非弹性碰撞Δp=0;0<ΔEK<ΔEKm {ΔEK:损失的动能,EKm:损失的最大动能}

8.完全非弹性碰撞Δp=0;ΔEK=ΔEKm {碰后连在xxx起成xxx整体}

9.物体m1以v1初速度与静止的物体m2发生弹性正碰:

v1=(m1-m2)v1/(m1+m2) v2=2m1v1/(m1+m2)

10.由9得的推论-----等质量弹性正碰时二者交换速度(动能守恒、动量守恒)

11.子弹m水平速度vo射入静止置于水平光滑地面的长木块M,并嵌入其中xxx起运动时的.机械能损失

E损=mvo2/2-(M+m)vt2/2=fs相对 {vt:共同速度,f:阻力,s相对子弹相对长木块的位移}

(1)正碰又叫对心碰撞,速度方向在它们“中心”的连线上;

(2)以上表达式除动能外均为矢量运算,在xxx维情况下可取正方向化为代数运算;

(3)系统动量守恒的条件:合外力为零或系统不受外力,则系统动量守恒(碰撞问题、爆炸问题、反冲问题等);

(4)碰撞过程(时间极短,发生碰撞的物体构成的系统)视为动量守恒,原子核衰变时动量守恒;

(5)爆炸过程视为动量守恒,这时化学能转化为动能,动能增加;(6)其它相关内容:反冲运动、火箭、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宇宙航行〔见第xxx册P128〕。

初二下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4篇

xxx、力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单位:xxx,简称:牛,符号是N。

2、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3、作用效果:

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②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二、弹力

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2、方向:跟形变的方向相反。

3、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三、重力

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2、大小:G=mg,g=9。8N/kg。

3、方向:竖直向下。

4、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

四、xxx第xxx定律和惯性

1、xxx第xxx定律:xxx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惯性:xxx切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五、xxx平衡

1、xxx个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两个力叫xxx平衡。

2、xxx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xxx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xxx直线上。

六、摩擦力

1、定义: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发生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产生xxx种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2、产生的条件:

①两物接触并挤压;

②接触面粗糙;

③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

3、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物体间的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摩擦有静摩擦、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

4、(1)增大摩擦的方法:

①增大压力;

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③变滚动为滑动。

(2)减小摩擦的方法:

①减少压力;

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③变滑动为滚动;

④加润滑油。

七、xxx

1、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xxx。

2、xxx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它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3、xxx的公式:单位:Pa /1Pa=lN/m2。

4、(1)增大xxx的方法:

①增大压力:

②减小受力面积。

(2)减小xxx的方法:

①减小压力:

②增大受力面积。

5、液体xxx由液体重力产生,大小与液体密度和液体深度有关,液体xxx公式:p=ρgh。连通器里的液体在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6、大气压是由空气重力产生,xxx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xxx存在,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P0=。

7、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xxx越小。

八、浮力

1、定义:xxx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托力。方向:竖直向上的。

2、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F浮=F下—F上。

3、xxx德原理:浸在液体(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气体)的重力。公式:。

4、计算浮力方法有三种:

(1)秤量法:F浮=G空重—F液示

(2)平衡法:F浮=G物,即ρ液V排g=ρ物V物g(适合漂浮、悬浮)

(3)xxx德原理:

(压力差法:F浮=F向上的压力—F向下的压力)。

5、物体的浮沉条件:

浮力与物体重力比较:

F浮G,上浮③F浮=G,悬浮或漂浮

九、功

1、定义:力与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公式:W=Fs,单位:焦耳(J)。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①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②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3、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1)有力无距离,如:推而不动;

(2)有距离无力,如:人对抛出手的物体;

(3)有力有距离,但是力垂直距离。如:提水而走。

十、功率

1、功率的意义: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就是在单位时间里做的功。

2、功率的公式:

①定义式P=W/t

②推导式P=FV

3、单位:xxx,简称“瓦”,符号W;千瓦,符号kW。

十xxx、动能

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2、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①物体的质量;

②物体运动的速度。

物体的质量越大,运动速度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十二、重力势能

1、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

2、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

①物体的质量;

②物体被举高的高度。物体的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十三、弹性势能

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

2、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程度。物体的弹性形变程度越大,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3、动能和势能统称机械能。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尽管动能、势能的大小会变化,但是机械能的总和不变。

十四、杠杆

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是杠杆。

2、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

3、杠杆的应用:

(1)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省力但费距离。

(2)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费力但省距离。

(3)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十五、滑轮

1、定滑轮实质是xxx个等臂杠杆;特点: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

2、动滑轮实质是xxx个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省力杠杆;特点:能省xxx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且多费xxx倍的距离。

3、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但是费距离。

十六、机械效率

1、有用功:使用机械时对人们有用的功叫有用功。

2、额外功:使用机械时对人们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额外功。

3、总功:使用机械时,人们对机械做的功叫总功,xxx=FS=xxx用+W额外。

4、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η=xxx用/xxx。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

(1)用同xxx滑轮组(动滑轮重量相同)提升重量不同的物体,提升的重量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2)用不同滑轮组(动滑轮重量不同)提升重量相同的物体,动滑轮重量越大,机械效率越低;

(3)用粗糙程度相同的斜面提升重量相同的物体,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高。

初二下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5篇

力的涵义

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1)定义中的“作用”是推、拉、提、吊、压等具体动作的抽象概括。

2)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xxx个物体对别的物体xxx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即:(1)发生力时,xxx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存在,也就是说,没有物体就不会有力的作用(力的物质性);(2)当xxx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xxx定有另xxx个物体对它施加了力,受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xxx的物体叫xxx物体。所以没有xxx物体或没有受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3)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xxx定发生力的作用,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不xxx定没有力“接触与否”不能成为判断是否发生力的依据;(4)xxx物体和受力物体的作用是相互的,这xxx对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5)xxx物体、受力物体是相对的,当研究对象改变时,xxx物体和受力物体也就改变了。

xxx平衡

定义: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称这两个力是xxx对平衡力,或叫作xxx平衡。

1)两力平衡的条件:①作用在xxx个物体上;②大小相等;③方向相反;④作用在同xxx直线上。

2)两个平衡的力的合力为零。

3)xxx平衡的结果: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注意: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求几个共点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1)力是矢量,其合成与分解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xxx条直线上两力合成,在规定正方向后,可利用代数运算。

(3)互成角度共点力互成的分析

①两个力合力的取值范围是|F1—F2|≤F≤F1+F2

②共点的三个力,如果任意两个力的合力最小值小于或等于第三个力,那么这三个共点力的合力可能等于零。

③同时作用在同xxx物体上的共点力才能合成(同时性和同体性)。

④合力可能比分力大,也可能比分力小,也可能等于某xxx个分力。

xxx多德观点: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伽利略观点:物体的运动不须要力来维持,运动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作用。

xxx第xxx定律:xxx切物体在没有收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xxx第xxx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xxx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xxx定律)。

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xxx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

xxx第xxx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定义:

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说明:

①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②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

③重力的xxx物体是地球。

④在两极时重力等于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在其它位置时不相等。

(1)重力的大小:G=mg

说明:

①在地球表面上不同的地方同xxx物体的重力大小不同的,纬度越高,同xxx物体的重力越大,因而同xxx物体在两极比在赤道重力大。

②xxx个物体的重力不受运动状态的影响,与是否还受其它力也无关系。

③在处理物理问题时,xxx般认为在地球附近的任何地方重力的大小不变。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即垂直于水平面)

说明:

①在两极与在赤道上的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

②重力的方向不受其它作用力的影响,与运动状态也没有关系。

(3)重心: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

重心的确定:

①质量分布均匀。物体的重心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形状规则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就在几何中心上。

②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有关。

③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说明:

①物体的重心可在物体上,也可在物体外。

②重心的位置与物体所处的位置及放置状态和运动状态无关。

③引入重心概念后,研究具体物体时,就可以把整个物体各部分的重力用作用于重心的xxx个力来表示,于是原来的物体就可以用xxx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

八年级物理学习方法

(xxx)做好章节的知识总结

初中物理知识点多且凌乱,所以做好章节总结十分有必要。学生可以在每xxx章老师讲完课后,系统地复习xxx遍课本知识,把考试要考的重点内容记录在册,可以用图表或者文字来表达。根据自身教学经验总结初中物理的知识主要有:相对运动、xxx、浮力、声现象、光现象、物态变化、凸透镜成像、密度测量、xxx平衡、杠杆、滑轮组、欧姆定律、家庭电路、机械能和内能,比热容、电磁(发电机、电动机)等,这些都是中考的重点内容,学生们都应牢牢把握。

(二)适当地多做课后习题

俗语云:“光说不练假把式”,我们要把学到的理论应用于实践中。在熟练掌握课本知识的前提下,我们可以进行个人能力的拓展,买xxx本基础的练习题册,不需要多,好好研析。多做xxx些基础经典的老题。对xxx些奇奇怪怪比较偏僻的题我们可以尽量少做。我们在做题时还可以对经典例题进行改编和抽吸它所考的知识点。知己知彼,方能在考试的战场上百战不殆。

八年级物理学习技巧

1、死记硬背: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规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练。课文必须熟悉,知识点必须记得清楚。至少达到课本中的插图在头脑中有清晰的印象,不必要记得在多少多少面,但至少知道在左页还是右页,它是讲关于什么知识点的,演示的是什么现象,得到的是什么结束,并能进行相关扩展领会。

2、独立做作业:要独立地(指不依赖他人),保质保量地做xxx些题。题目要有xxx定的数量,不能太少,更要有xxx定的质量,就是说要有xxx定的难度。任何人学习数理化不经过这xxx关是学不好的。独立解题,可能有时慢xxx些,有时要走弯路,有时甚至解不出来,但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xxx个初学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把不会的题目搞会,并进行知识扩展识记,会收获颇丰。

初二下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6篇

定义:xxx根硬棒(不易发生形变),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O转动,这根硬板就是杠杆。

支点:杠杆可以绕其转动的点O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动力臂:从支点O到动力F1作用线的距离L1

阻力臂:从支点O到阻力F2作用线的距离L2

注意:①杠杆xxx定是硬棒,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②支点固定不动且xxx定在杠杆上③力臂是支

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线段,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连线,且力臂不xxx定在杠杆上

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状态:杠杆保持静止或匀速摆动状态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为F1×L1=F2×L2

注意:①决定杠杆平衡的因素不是力,也不是力臂,而是力跟力臂的乘积②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力和力臂的大小成反比,即力臂越小,力就越小③计算时单位要统xxx,即动力和阻力的单位要统xxx,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单位要统xxx,m和cm均可。

定滑轮和动滑轮

定滑轮定义:轴被固定,不随被拉物体xxx起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特点:不省力,但改变力的方向。

动滑轮定义:轴随被拉物体xxx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特点:省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而且费距离。

滑轮组

定义:由若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成的机械叫滑轮组

使用目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用滑轮组提起重物时动滑轮上有几段绳子承担物重,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几(不计绳重和摩擦)。

机械效率

有用功和额外功

有用功:为达到目的必须做的功,用xxx表示

额外功:使用机械工作时,克服机械本身所受的重力以及摩擦力等因素影响而多做的xxx些功,这部分功叫做额外功,用W额表示

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是总共做的功,叫做总攻,用xxx表示。总攻、有用功和额外功之间的关系为

xxx=xxx+W额

功的原理: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机械效率

物理学,将有用功跟总攻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

特点:机械效率总小于1,用百分数表示。

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物体重力的重力,机械自身的重力,绳子的重力,摩擦力等。滑轮组机械效率的高低与是否省力、滑轮组绳子绕法、物体提升高度以及速度等无关。

决定机械效率的因素:有用功和总功决定,分析机械效率的高低时不能只考虑xxx个因素。

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①减小摩擦(加润滑油)②减轻机械自重③增大物重(提高拉力)

初中物理高分答题技巧

分类法

对所学概念进行分类,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初中物理学的概念可分为四小类

①概念的物理量是几个物理量的积,例如:功、热量;

②概念是几个物理量的比值,如:速度、密度、xxx、功率、效率;

③概念反应物质的属性,例如:密度、比热、燃烧值、熔点、沸点、电阻率、摩擦系数等;

④概念没有定义式,只是描述性的,如力、沸点、温度。

公式——学习物理的钥匙。

每xxx个公式都有xxx定的适用范围,需要理解记忆。面对每xxx个公式不能机械记忆其等量关系,xxx名师堂老师建议应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扩展,这样才能形成知识体系,提升学习物理的效率。

先做会的,先拣会做的做,xxx定要先把看上去xxx眼就会的先做完,这样你就有xxx分稳稳的握在手里了,你的心态也会不xxx样了心理就有底了。

拿到卷子先用三分钟时间大概扫xxx下,整套卷子的难度分布大概确认xxx下答题策略,先做会做的,在做可能会作的,最后作不会做的,不会做的尽量写。

光的传播知识点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2)取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

(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要求会作有水、无水时青蛙视野的光路图);xxx叶障目;

(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要求知道日食时月球在中间;月食时地球在中间)

3、光线:常用xxx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

初二下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7篇

1、定滑轮: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速度vF)=重物移动

的距离SG(或速度vG)

2、动滑轮:

①定义:和重物xxx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

也可左右移动)

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

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xxx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1/2G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 1/2(G物+G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

3、滑轮组

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③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 1/n G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 1/n(G物+G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n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

④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n=(G物+G动)/ F求出绳子的股数。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滑轮组的使用

①使用滑轮组提重物时,若忽略滑轮和轴之间的摩擦以及绳重,则重物和动滑轮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的力就等于总重量的几分之xxx,即F= 。因此关键是弄清几段绳子承担总重。

②把重物和动滑轮从滑轮组中“隔离”出来,就很容易弄清直接与动滑轮连接的绳子的段数n。

③同xxx个滑轮组,n为“奇动偶定”,拴点在动滑轮上时,连在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n=2N+1,则更省力。

④计算绳子的段数n可用拉力F= 、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nh或移动的速度VF=nVG求得。其中G为总重,h为重物和动滑轮上升的高度,VG为重物和动滑轮移动的速度。n取整数(采用小数进xxx法)。

⑤拉力F的大小与吊起动滑轮的绳子股数n有关。

⑥ 有几段绳子与动滑轮相连,n就为几;

⑦ s=nh

⑧重物上升h高度,绳子自由端要移动nh距离

⑨ F=——G物(不计摩擦、绳重和动滑轮重)

⑩ F=——(G物+G动)(不计摩擦、绳重)

(2)公式:F=G总/n=(G物+G动滑轮)/n(不计滑轮摩擦

绳子的绕法:当n为偶数时,绳子的起端在定滑轮上;当n为奇数时,绳子的起端在动滑轮上。

熔化吸热的事例

①夏天,在饭菜的'上面放冰块可防止饭菜变馊。(冰熔化吸热,冷空气下沉)

②化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雪熔化吸热)

③鲜鱼保鲜,用0℃的冰比0℃的水效果好。(冰熔化吸热)

④“温室效应”使极地冰川吸热熔化,引起海平面上升。

功知识点

1.如果xxx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xxx段位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功的公式:W=Fs。

3.做功的两个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4.比较做功的快慢

方法xxx:

做功相同,比时间。时间越短,做功越快。

方法二:

时间相同,比做功。做功越多,做功越快。

方法三:

做功和时间均不相同,比比值。

做功/时间的值越大,做功越快。

初二下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8篇

1、浮力的定义:xxx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 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xxx物体:液(气)体

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 即浮力。

4、物体的浮沉条件:

(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下沉 悬浮 上浮 漂浮

F浮 < G F浮 = G F浮 > G F浮 = G

ρ液<ρ物>ρ物 ρ液 >ρ物

(3)、说明:

① 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②xxx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2/3)ρ

分析:F浮 = G 则:ρ液V排g =ρ物Vg

ρ物=( V排/V)?ρ液= 2 3ρ液

③ 悬浮与漂浮的比较

相同: F浮 = G

不同:悬浮ρ液 =ρ物 ;V排=V物

漂浮ρ液 <ρ物;v排④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F浮 与G或比较ρ液与ρ物 。

⑤ 物体吊在测力计上,在空中重力为G,浸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示数为F则物体密度为:ρ物= Gρ/ (G-F)

⑥冰或冰中含有木块、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不变,冰中含有铁块、石块等密大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下降。

5、xxx德原理:

(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F浮 = G排 =ρ液V排g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 、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

6:漂浮问题“五规律”:(历年中考频率较高,)

规律xxx: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

规律二:同xxx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相同;

规律三:同xxx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

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

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7、浮力的利用:

(1)、轮船:

工作原理:要使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必须把它做成空心的,使它能够排开更多的水。

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单位 t 由排水量m 可计算出: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 ;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 = m g ;轮船受到的浮力F浮 = m g 轮船和货物共重G=m g 。

(2)、潜水艇:

工作原理: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

(3)、气球和飞艇:

工作原理:气球是利用空气的浮力升空的。气球里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如:氢气、氦气或热空气。为了能定向航行而不随风飘荡,人们把气球发展成为飞艇。

(4)、密度计:

原理:利用物体的漂浮条件来进行工作。

构造:下面的铝粒能使密度计直立在液体中。

刻度:刻度线从上到下,对应的液体密度越来越大

8、浮力计算题方法总结:

(1)、确定研究对象,认准要研究的物体。

(2)、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画出受力示意图,判断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状态(看是否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3)、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出等式(xxx般考虑平衡条件)。

计算浮力方法:

①称量法:F浮= G-F(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

②压力差法:F浮= F向上 - F向下(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

③漂浮、悬浮时,F浮=G (xxx平衡求浮力;)

④F浮=G排 或F浮=ρ液V排g (xxx德原理求浮力,知道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或体积时常用)

⑤根据浮沉条件比较浮力(知道物体质量时常用)

初二下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9篇

固体的压力和xxx

1、压力:

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 =物体的重力G

⑶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G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G G F+G G – F F-G F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⑴课本甲、xxx: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

⑴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xxx。

⑵物理意义:xxx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公式p=F/ S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xxx(Pa);F:xxx(N)S:米2(m2)。

A使用该公式计算xxx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xxx般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xxxp=ρgh

⑷xxx单位Pa的认识:xxx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xxx约为:×104Pa 。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04N

⑸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xxx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xxx如:缝xxx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xxx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xxx问题:

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xxx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容+G液),后确定xxx(xxx般常用公式p= F/S )。

液体的xxx

1、液体内部产生xxx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测量:xxx计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xxx。

3、液体xxx的规律:

⑴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xxx,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xxx;

⑵在同xxx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xxx都相等;

⑶液体的xxx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⑷不同液体的xxx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xxx越大。

xxx公式:

⑴推导过程:(结合课本)

液柱体积V=Sh ;质量m=ρV=ρSh

液片受到的压力:F=G=mg=ρShg .

液片受到的xxx:p= F/S=ρgh

⑵液体xxx公式p=ρgh说明:

A、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

B、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Pa;ρ:kg/m3 g:N/kg;h:m

C、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xxx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的xxx破桶实验充分说明这xxx点。

D、液体xxx与深度关系图象:

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xxx问题:

xxx般方法:㈠首先确定xxxp=ρgh;㈡其次确定压力F=pS

特殊情况:xxx:对直柱形容器可先求F用p=F/S

压力:①作图法②对直柱形容器F=G

连通器:

⑴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⑵原理:连通器里装xxx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

⑶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船闸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学习物理注意事项

(1)物理用语是学习物理的语言工具,必须学好。物理用语中专用词、专用符号、相关的科学家名字及贡献需要xxx定的`记忆。这些内容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比如,每个物理量的表示字母,多数都是用物理名称的英文单词的第xxx个字母用心准确的记忆。

(2)有些物理量的修饰语也要注意,比如只能说“由于”或“”“具有”惯性不能说“受到”惯性;物理规律或定律的陈述,xxx般都是条件式陈述或因果关系式陈述,不能因果倒置,是要扣分的。比如在平面镜成像规律中“像与物大小相等”不能说成“物与像大小相等”。理解并灵活运用上述规律,正确使用物理用语,记忆物理概念,陈述物理现象或物理规律,就无需死记硬背,也不用担心表述不自如的尴尬。

(3)物理公式的书写、物理计算题的解题格式,都要做到规范和熟练。它们是学好物理的基础。

惯性知识点

(1)惯性:xxx切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2)对“惯性”的理解需注意的地方:

①“xxx切物体”包括受力或不受力、运动或静止的所有固体、液体气体。

②惯性是物体本身所固有的xxx种属性,不是xxx种力,所以说“物体受到惯性”或“物体受到惯性力”等,都是错误的。

初二下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10篇

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

1.有评估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的意识。

2.能注意假设与探究结果间的差异。

3.能注意探究活动中未解决的矛盾,发现新的问题。

4.尝试改进探究方案。

5.有从评估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意识。

6.认识评估对科学探究的意义。

科学内容

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结合实例认识功的概念。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知道机械功的概念和功率的概念。能用生活和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

理解机械效率。

了解机械使用的历史发展过程。认识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及它们的转化。

全章概述

1.xxx基本要求:

小章涉及到的物理概念有简单机械中的杠杆与滑轮(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功、功率、机械效率、机械能、动能与势能;涉及到的物理规律有杠杆的平衡条件,以及机械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定律;涉及到的技能有:杠杆与滑轮的合理使用。

通过xxx学习让学生能正确、合理使用杠杆、滑轮,以达到改变力的大小与方向的目的;其实质是能从生活和生产劳动的实际需要出发,去选择不同类型的杠杆,不同种类的滑轮,以及它们的组合方式,以达到省力、或者方便生活和生产劳动的目的。这里既涉及到了知识也包含了技能,或者是用这方面的知识去解释生活与生产劳动中发生的有关简单机械运动的现象、同时还要能初步了解机械使用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机械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要求通过xxx学习,知道机械功和功率概念的由来。并能从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说明机械功和功率的含义,还要能从实例中把做功的过程与能量转化的过程结合起来思考,尤其是机械能的转化与守恒的思想观念的确立,要求能测定某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总之,无论是概念。还是规律均要与生活、生产劳动实际结合起来去认识、理解、应用、发现、提问、乃至创新。这些都是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内容。

xxx涉及到具体的学习过程主要有:①杠杆、滑轮、功、功率、机械效率、机械能、动能、势能等概念的建立过程;②杠杆的平衡条件,动能与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以及机械能转化的探究和某xxx种机械的效率是否恒定不变的探究过程;③上述概念、规律的实际应用过程。在上述的三个基本的学习过程中,涉及到的方法主要有:科学抽象建立概念的方法如“杠杆”、“能”、“机械能”、“动能”、“势能”;乘积的方法建立概念如“功”;比较的方法建立概念如“功率”和“机械效率”等。实验探究的方法认识杠杆的平衡条件;认识定滑轮、动滑轮以滑轮组使用的功能;认识某种机械的效率不是恒定的,且不可能大于或等于1;认识动能和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认识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的转化的过程;初步确立动能与势能相互转化与守恒的思想。

xxx内容还要通过了解机械使用的历史发展过程,确立劳动人民创造历史的情感,使他们知道物理科学不完全是少数科学家的贡献,其中有许多东西都属于广大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实践中的发现与总结。例如功的概念,杠杆与滑轮的'使用,均出于广大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经验的积累。此外,在帮助学生初步确立机械能转化与守恒的思想与观点的同时,要引导他们尝试去用这种思想与观点去分析物理现象。

2.xxx编写思路

xxx的编写特点是,较突出地体现了教与学在方式方法上多样化这xxx基本教育理念。例如,课本在体现“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的形式上就是多样化的,归纳起来有以下3种。

(1)列举日常生活、生产劳动中的xxx些事例,结合图示的方式呈现课程标准与内容标准例如,杠杆及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通过课本图8—1和图8—2示出xxx些学生熟悉的器具,让学生通过视图想想这些器具的使用,从中发现它们的共同特征,进而建立杠杆的概念,认识力臂的意义,明确这些器具在使用过程中支点、动力臂、阻力臂的位置,最终达到能根据实际需要正确选择和使用杠杆的目的。又例如,通过课本图8—23和图8—24示出两位同学均从xxx楼搬运物体到三楼上的两种情景,要求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来判定,谁做的功最快,从而自然地引出功率的概念。还例如,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课本图8—20示出做功与不做功的情景,要求学生从中归纳出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列举事例并图示,结合实验探究的方式呈现课程内容

例如,对于定滑轮,xxx方面通过课本图8-11示出定滑轮的应用,另xxx方面则要求学生参照课本图8—12所示的方式进行实验探究,目的是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定滑轮的特点和功能。

(3)用完成科学探究的全过程的方式呈现课程标准与内容标准

例如,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课本通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分析判断、讨论与交流”等科学探究的几个主要环节引导学生操作,并得出结论。

总之,xxx较充分地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等基本理念。希望教师能认真吸纳这些理念,并将这些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

xxx内容是从探究简单机械的作用出发,引出机械效率等概念,最后用合理利用机械能来结束xxx的内容。

初二下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11篇

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xxx平衡。

2、xxx平衡条件:xxx作用在同xxx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xxx条直线上

概括:xxx平衡条件用八个字概括“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

相同点:①大小相等

②方向相反

③作用在xxx条直线上。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xxx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

4、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物体受力条件物体运动状态说明

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

受非平衡力

合力不为0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5、应用:应用xxx平衡条件解题要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

画图时注意:

①先画重力然后看物体与那些物体接触,就可能受到这些物体的作用力

②画图时还要考虑物体运动状态。

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两个力平衡。力和运动的关系

(1)不受力或受平衡力物体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2)受非平衡力运动状态改变

6、运动状态改变,xxx定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是不平衡的力。

7、有力作用在物体上,运动状态不xxx定改变。

初二下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12篇

1、概念: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xxx叫做大气xxx,简称大气压,xxx般有p0表示。说明:“大气压”与“气压”(或部分气体xxx)是有区别的,如高压锅内的气压——指部分气体xxx。高压锅外称大气压。

2、产生原因:因为空气受重力并且具有流动性。

3、大气压的存在—实验证明:历的实验——xxx半球实验。

4、大气压的实验测定:托里拆利实验。

(1)实验过程:在长约1m,xxx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xxx些就不在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

(2)原理分析: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xxx液片,因为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的xxx平衡。即向上的大气压=水银柱产生的xxx。

(3)结论:大气压p0=760mmHg=76cmHg=×105Pa(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

(4)说明:

A、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真空;若未灌满,则测量结果偏小。

B、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管的长度为 m

C、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不变,将玻璃管倾斜,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以下操作对实验没有影响:

①玻璃管是否倾斜;②玻璃管的粗细;

③在不离开水银槽面的`前提下玻璃管口距水银面的位置。

1、标准大气压:支持76cm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

2、标准大气压=760mmHg=76cmHg=×105Pa

3、标准大气压=×105Pa,可支持水柱高约

大气压的特点

特点: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xxx,且空气中某点向各个方向的大气xxx都相等。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1、测量工具: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

2、应用: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水泵。

3、沸点与xxx:内容:xxx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应用:高压锅。

4、体积与xxx:内容:质量xxx定的气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体积越小xxx越大,气体体积越大xxx越小。

应用:解释人的呼吸,打气筒原理。

☆列举出你日常生活中应用大气压知识的几个事例?

答:①用塑料吸管从瓶中吸饮料②给钢笔打水③使用带吸盘的挂衣勾④人做吸气运动

5、液体xxx与流速的关系:1.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xxx越小。

6、飞机的升力的产生:飞机的机翼通常都做成上面凸起、下面平直的形状。当飞机在机场跑道上滑行时,流过机翼上方的空气速度快、xxx小,流过机翼下方的空气速度慢、xxx大。机翼上下方所受的压力差形成向上的升力。

初二下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13篇

xxx、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2、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

纳米(nm)换算:1km=103m;1m=10dm;1dm=10cm;1cm=10mm;1mm=103um;1um=103

nm长度的单位换算时,小单位变大单位用乘,大单位换小单位用除3、正确使用刻度尺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2)使用时要注意

①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②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xxx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③厚尺子要垂直放置④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4、正确记录测量值: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1)只写数字而无单位的记录无意义;(2)读数时,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xxx位。5、误差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不能避免,能尽量减小,错误能够避免是不该发生的

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另外,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6、特殊方法测量

(1)累积法:如测细金属丝直径或测张纸的厚度等;(2)卡尺法;(3)代替法

二、简单的运动

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xxx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xxx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2、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1)参照物并不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物体不动(2)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xxx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不同

3、相对静止:两个以同样快慢、向同xxx方向运动的物体,或它们之间的位置不变,则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

4、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5、速度

(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在匀速直线动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3)速度公式:v=S/t

(4)速度的单位:国际单位:m/s;常用单位:km/h;1m/s=

6、平均速度:做变速运动的物体通过某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叫物体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求平速度必须指明是在哪段路程或时间内的平均速度7、测平均速度:

原理:v=s/t;测理工具:刻度尺、停表(或其它计时器)

三、声现象

1、声音的发生

xxx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音。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声音要靠xxx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波,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3、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1)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秒以上;或者声源与障碍物的距离不小于17m。(2)低于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3)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远。

4、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5、响度: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

6、音色: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

7、噪声及来源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乐音是指发声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悦耳动听的声音就叫做乐音。

8、声间等级的划分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9、噪声减弱的途径: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

四、热现象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摄氏温度: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

3、温度计

(1)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构造:玻璃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液体

(3)使用:使用温度计以前,要注意观察量程和认清分度值使用温度计做到以下三点:

①温度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能够碰到容器的底部和侧壁。②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③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相平,温度计仍与待测物体紧密接触。

4、体温计,实验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

体温计:玻璃泡上方有缩口,量程:35—42℃,分度值:℃;使用方法:①离开人体读数,②用前需甩实验温度计:量程:—20—100℃;分度值:1℃;使用方法:不能离开被测物读数,也不能甩。寒暑表:量程:—30—50℃;分度值:1℃;使用方法:同上。

5、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要吸热;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要放热6、熔点和凝固点

(1)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

(2)熔点:晶体都有xxx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凝固点:晶体者有xxx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同xxx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

(3)晶体熔化的条件:①温度达到熔点②继续吸收热量。(4)晶体熔化的特点:①温度不变②继续吸收热量。

7、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蒸发和沸腾,这两种方式都要吸热。

8、蒸发现象

(1)定义: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3)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9、沸腾现象

(1)定义: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2)液体沸腾的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②继续吸收热量。(3)液体沸腾的特点:①温度不变②继续吸收热量。

(4)沸点与气压的关系:xxx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10、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作用:液化放热(生活中的“白气”、雾、露、水管“冒汗”、液氢、液氧、液化石油气等属于液化现象)

11、升化和凝化现象

(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2)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冰冻的湿衣服变干、碘、冰雕变小、“干冰”的舞台效应属于升华;冬天看到霜、雪、冰晶、冰花、窗花、雾凇等属于凝华)

11、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五、光的反射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生了弯折

3、光速: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xxx般不同,真空中最快,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

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3/4C,玻璃中为2/3C

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可解释许多光学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xxx叶障目,不见泰山”、“皮影戏”、“立竿见影”等

5、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xxx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6、光的反射:光从xxx种介质射向另xxx种介质的交界面时,xxx光返回原来介质中,xxx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7、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xxx平面上(三线共面);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法线居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两角相等)理解:

(1)由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叙述时要“反”字当头

(2)发生反射的条件: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处:入射点;结果:返回原介质中(3)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度

8、两种反射现象

(1)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界面反射后沿某xxx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xxx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线

(2)漫反射: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个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9、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

10、平面镜对光的作用:(1)成像(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1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2)像和物的大小(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

12、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

八年级物理学习方法

图象法

应用图象描述规律、解决问题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手段之xxx.因图象中包含丰富的语言、解决问题时简明快捷等特点,在高考中得到充分体现,且比重不断加大。

涉及内容贯穿整个物理学.描述物理规律的最常用方法有公式法和图象法,所以在解决此类问题时要善于将公式与图象合xxx相长。

对称法

利用对称法分析解决物理问题,可以避免复杂的数学演算和推导,直接抓住问题的实质,出奇制胜,快速简便地求解问题。像课本中伽利略认为圆周运动最美(对称)为xxx得到万有引力定律奠定基础。

估算法

有些物理问题本身的结果,并不xxx定需要有xxx个很准确的答案,但是,往往需要我们对事物有xxx个预测的估计值.像卢瑟福利用经典的粒子的散射实验根据功能原理估算出原子核的半径。

采用“估算”的方法能忽略次要因素,抓住问题的主要本质,充分应用物理知识进行快速数量级的计算。

微元法

在研究某些物理问题时,需将其分解为众多微小的“元过程”,而且每个“元过程”所遵循的规律是相同的,这样,我们只需分析这些“元过程”,然后再将“元过程”进行必要的数学方法或物理思想处理,进而使问题求解.像课本中提到利用计算摩擦变力做功、导出电流强度的微观表达式等都属于利用微元思想的应用。

八年级物理学习技巧

1、理象记忆法:如当车起步和刹车时,人向后、前倾倒的现象,来记忆惯性概念。

2、浓缩记忆法:xxx的反射定律可浓缩成_三线共面、两角相等,平面镜成像规律可浓缩为“物象对称、左右相反”。

3、口诀记忆法:如“物体有惯性,惯性物属性,大小看质量,不论动与静。”

4、比较记忆法:如惯性与惯性定律、像与影、蒸发与沸腾、压力与xxx、串联与并联等,比较区别与联系,找出异同。

5、推导记忆法:如推导液体内部xxx的计算公式。即p=F/S=G/S=mg/s=pvg/s=pshg/=pgh。

6、归类记忆法:如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叫速度,单位时间里做功的多少叫功率,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密度,单位面积的压力叫xxx等,都可以归纳为“单位……的……叫……”类。

7、顾名思义法:如根据“浮力”、“拉力”、“支持力”等名称,易记住这些力的方向。

初二下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14篇

xxx、 电荷

1、摩擦起电

摩擦起电: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叫做摩擦起电现象。实验室常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两种电荷: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电荷: 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电荷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

2、原子的结构及元电荷

原子的结构: 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内的质子带正电荷, 核外电子带负电荷。

元电荷:在各种带电的微粒中,电子的电荷量是最小的。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元电荷,常用符号e表示。

3、导体与绝缘体

导体: 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电荷在导体中可以定向移动。

自由电子:在金属导体中,部分电子可以在金属内部自由移动, 叫做自由电子。金属导电靠的就是自由电子。

绝缘体: 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二、电流与电路

1、电流

电流的形成: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流的方向: 物理学上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电流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用电器-电源负极;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2、电路的组成

电路: 用导线把电源、 开关、 用电器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通路。

电路中各部分元件的作用:

(1)电源: 电路中提供电能的装置, 电源工作时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2)用电器:用电器是利用电流来工作的设备,用电器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常见的用电器有电灯、 电风扇、 电铃、 电视机等。

(3)开关: 用来控制电路的通断。常见的开关有拉线开关、闸刀开关、 空气开关等。

(4)导线: 用来连接电路,输送电能。

3、电路图

电路图: 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画电路图时要注意: 要用统xxx规定的符号; 要简洁整齐。

三、串联与并联

1、串联

定义: 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电路。

特点: 电流只有xxx条路径,无干路、 支路之分; 通过xxx个用电器的电流xxx定通过另xxx个用电器, 各用电器互相影响; 只要串联电路中,串联接入xxx只开关, 即可控制整个电路。

2、并联

定义: 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电路。

特点: 电流有两条或两条以上路径,有干路、 支路之分; 干路电流在分支处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支路,每条支路中都有xxx电流流过,即每条支路都与电源形成xxx个通路,各支路用电器互不影响; 干路开关控制干路,支路开关控制本支路。

3、电路的连接

连接电路要按xxx定顺序进行;在接线过程中, 开关要断开,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 再闭合开关。

四、电流的强弱

1、电流

意义: 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叫做电流。用字母陨 表示。

单位:安培, 简称安,符号粤, xxx小的单位有毫安和微安。

2、电流表

作用: 测量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符号: A

量程:常用的电流表有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当用“ -” 和“” 两个接线柱时,其量程为“” ,每xxxxxx表示,每xxxxxx表示;当用“ -” 和“3” 两个接线柱时,其量程为“0-3A” ,每xxxxxx表示,每xxxxxx表示.

3、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1)电流表与被测用电器串联,不允许将电流表与用电器并联。

(2)电流表接进电路时,应当使电流从“ +” 接线柱流入,从“ -” 接线柱流出。

(3)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在预先不能估计被测电流的情况下, 可用试触法判断被测电流是否超过量程。

(4)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五、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1、电流的规律:

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I=I1=I2)。

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I1+I2)。

实验注意事项:

2、电流表的使用可总结为(xxx查两确认,两要两不要)

①xxx查: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

②两确认:

Ⅰ确认所选量程;确认每个xxx和每个xxx表示的电流值(分度值)。

Ⅱ两要:xxx要让电流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二要让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③两不要:

Ⅰ不要让电流超过所选量程。

Ⅱ不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接在电源上。

在事先不知道电流的大小时,可以用试触法选择合适的量程。

3、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求解有关问题的电路:

①分析电路结构,识别各电路元件间的串联或并联。

②判断电流表测量的是哪段电路中的电流。

③根据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按照题目给定的条件,求出待求的电流。

初二下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15篇

第七xxx

xxx、力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作用效果

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或者说使物体发生形变)。

3、力的单位:(xxx)N。

4、力的三要素是指: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二、弹力

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2、弹力产生的条件:发生弹性形变。

3、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身长和他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三、重力

1、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2、作用点叫重心,xxx物体是地球。

3、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3、重力计算公式:G=mg ,(g= 9、8N/kg)。

第八xxx与运动

xxx、惯性和xxx第xxx定律

1、xxx第xxx定律:(惯性定律)

(1)定义:xxx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说明:a或者说总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原来运动的则会做匀速直线运动,原来静止的仍保持静止。bxxx第xxx定律也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维持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不需要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需要力。

2、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惯性是xxx切物体所固有的xxx种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具有惯性。

二、xxx平衡

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为xxx平衡。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几个力称为平衡力。

2、xxx平衡条件:xxx作用在同xxx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xxx直线上。

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

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xxx直线上。

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同xxx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是性质相同得力。

4、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将会改变,包括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

静,由快到慢,由慢到快,速度方向发生改变。

三、摩擦力

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间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滑动摩擦力。

2、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理解时注意: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不xxx定相反,如人在行走时摩擦力与人行走的方向相同,用传输带运送货物时摩擦力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滑动摩擦力作用点在物体间的接触面上,xxx般把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上。

3、摩擦力类型: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静摩擦力。

4、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5、应用: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用滚动代替滑动、使接触面分离。

第九章xxx

xxx、xxx

1、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压力叫xxx,

2、计算公式:P=F/S其中P代表xxx,F代表压力,S表示接触的受力面积。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力的单位是xxx(N),面积的单位是平方米(m2),xxx的单位是xxx(Pa),1 Pa=1

2N/ m。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都可以增大xxx,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都可以减小xxx。

二、液体xxx

1、液体内部xxx规律

①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xxx;

②在同xxx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xxx相等;

③液体内部的xxx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④液体的xxx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不同液体的同xxx深度,密度越大xxx越大。

2、液体xxx公式:P=ρgh,其中P表示xxx,单位是Pa,ρ表示位是3,h表示液体的深度,单位是m 。规则容器底部液体的xxx也可以用固体的xxx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3、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与容器所盛液体的重力G液的关系:①上大下小容器F

②上下大小相同容器F=G液

③上小下大容器F>G液。

3、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连通器原理是:连通器中的同种液体不流动时液面总保持相平,茶壶、船闸、锅炉水位计等都是连通器的应用。液体具有流动性,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把它受到的xxx向各个方向传递。

4、xxx原理:密闭液体上的xxx,能够大小不变地向各个

方向传递。汽车液压千斤顶、汽车液压刹车系统、水压机都是液压技术的应用。

三、大气xxx

1、定义:大气对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xxx叫大气xxx,简称大气压。

2、1个标准大气压=760mm水银柱=10、3m水柱= 1、01×105 Pa 。

3、常用气压计:水银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

4、大气xxx的规律:大气xxx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液体的沸点随表面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

5、应用:高压锅。喝水、活塞式抽水机、医生用针筒抽药水都利用了大气压。

第十章浮力(流体的力现象)

xxx、浮力

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会受到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2、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的下上表面产生的压力差。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及液体的密度有关。

3、xxx德原理: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气体的)受到的重力。

3、浮力的计算方法及公式:

(1)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2)平衡法:F浮=G物=G排=ρ液gV排;

(3)公式法(根据:xxx德原理) F浮= G排=ρ液gV排

4、沉浮条件:

①当F浮>G物时,ρ物<ρ液物体上浮;

②当F浮=G物时,ρ物=ρ液物体悬浮,ρ物<ρ液漂浮;

③当F浮ρ液物体下沉。

5、漂浮问题五规律:

规律xxx:漂浮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等于其所受重力;

规率二:同xxx物体浸在不同的液体中,所受浮力相同;

规律三:同xxx物体在不同的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中浸入的体积小;规律四:漂浮的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总体积的几分之几,其物体的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

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水中,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其增加的浮力。

6、计算方法总结:

(1)分析题意,确定研究对象;

(2)根据题意画出受力图,并判断物体子夜体重所处的状态(看是否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3)根据平衡条件,列出等式。

7、浮力的应用:

(1)轮船的排水量,即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

(2)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重量来上浮或下沉的;

(3)气球和飞艇充入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

(4)比重计的工作原理(其刻度是上小下大)。

第十xxx章功与机械能

xxx、功

1、物理意义:是表示物体做功多少的物理量。

2、定义: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受的力与受力的方向移动了xxx定的距离的乘积,

叫做这个力对物体做的功。

3、计算公式:W=FS

4、单位:主单位:焦耳1 J = 1 N·m;

常用单位:千瓦时(kwh)1kwh=3、6*10 J

5、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①有力作用在物体上;②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

6、力对物体没有做功的情况:①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但物体没有移动距离;②物体虽然移动了距离,但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③物体移动了距离,也受到了力的作用,但力的方向与距离互相垂直。

二、功率

1、物理意义:它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叫功率、

3、公式:p=w/t及p=Fv

4、单位及换算:主单位:瓦、符号是W;

常用单位:千瓦(kw)、马力(HP)

1W=1J/s,1kW=10003W=1、36 HP 1 HP=735w1、

三、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机械能。

(xxx)动能和势能

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动能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和速

度决定:质量相同,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质量速度相同,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2、势能:

(1)重力势能:物体由于位置较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重力势能的大小

由物体的质量和所处高度决定:质量相同,高度越大,重力势能越大;高度相同,

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2)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弹性形变越大,

弹性势能越大。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势能。

(二)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1、知识结构:

2、转化规律: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时,速度减小,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

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时,速度增大,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大;

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时,速度减小,弹性形变增大,弹性势能增大,动能减小;

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时,速度增大,弹性形变减小;弹性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xxx、杠杆

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支撑点转动的坚实物体叫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支撑点,用О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F1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F2表示;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用l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用l2表示。

1、定滑轮:

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实质:是xxx个等臂杠杆,

特点:不省力不省距离也不省功,但可改变用力方向。

2、动滑轮:

定义:和重物xxx起移动的滑轮。

实质:是xxx个动力臂等于阻力臂2倍的杠杆。

特点:省力费距离不省功,也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3、滑轮组:

定义:定滑轮动滑轮合成为滑轮组。

特点:省力费距离不省功,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方法:滑轮组绳子段数n的判别方法:奇动偶定,即如果绳子自由端最后绕过动滑轮,则绳子段数n为奇数,如果绳子自由端最后绕过定滑轮,则绳子段数n为偶数;绳子段数为几段,则绳子自由端通过的距离就是重物上升距离的几倍。

二、功的原理:

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即机械:“黄金定律”)。

应用:①轮轴:做功特点:拉动轮做的功等于绕在轴上绳拉动重物所做的功,即有FR=Gr;轮轴的两个主要功能:xxx是改变用力的大小,二是改变物体的速度;②斜面:特点: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重力的几分之xxx。

三、机械效率

1、定义: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2、公式:表示为:η=w有/w总×100%xxx般情况下η<1。

3、实验: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①要测量的物理量:钩码的重G、拉力F、钩码上升的高度h ,拉力F移动的距离s

②器材:钩码、铁架台、细线、滑轮、弹簧测力计、刻度尺③实验时必须

匀速竖直地拉动弹簧测力计上升④拉力F移动的距离s等于绳子段数n与钩码上升的高度h的积,即s = nh 。

初二下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16篇

第1节浮力

1、浮力是由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压力差产生的。

第2节xxx德原理

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F浮=G排=ρ液V排g。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

第3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1、浸没在液体中物体,当它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当它所受的浮力小于所受的重力时,物体下沉;当它所受的浮力与所受的重力相等时,物体悬浮在液体中或漂浮在液面上。反之亦然。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受到的重力。

2、浮力的应用

轮船:采用空心的办法增大排水量。排水量——轮船按设计的要求满载时排开的水的质量。潜水艇:改变自身重来实现上浮下沉。气球和飞艇:改变所受浮力的大小,实现上升下降。

初二下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17篇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xxx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2、分类:

(1)静摩擦

(2)动摩擦: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4、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xxx平衡求得

5、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6、滑动摩擦力:

⑴测量原理:xxx平衡条件

⑵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7、应用

⑴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粗糙变滚动为滑动。

⑵理论上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

初二下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18篇

力知识点总结

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xxx个物体对别的物体xxx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4、力的单位是:xxx(简称:牛),符合是xxx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5、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6、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7、弹簧测力计的用法:

(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

(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

(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

(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xxx致;

(5)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

(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8、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9、力的示意图就是用xxx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具体的画法是:

(1)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2)延力的方向画xxx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3)若在同xxx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长。有时也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标出力的大小,

10、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1、 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 xxx/千克,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xxx/千克);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12、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

13、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14、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xxx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15、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系。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16、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力;

(2)用滚动代替滑动;

(3)加润滑油;

(4)利用气垫。

(5)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

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

1、xxx第xxx定律:xxx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xxx第xxx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xxx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xxx定律)。

2、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xxx第xxx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3、物体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叫做xxx平衡。

4、xxx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xxx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xxx直线上,则这两个力xxx平衡时合力为零。

5、 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xxx知识点总结

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xxx: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xxx。

3、xxx公式:P=F/S ,式中p单位是:xxx,简称:帕,1帕=1牛/米2,压力F单位是:牛;受力面积S单位是:米2

4、增大xxx方法 :(1)S不变,F↑;(2)F不变,S↓ (3) 同时把F↑,S↓。而减小xxx方法则相反。

5、液体xxx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

6、 液体xxx特点:

(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xxx,

(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xxx;

(3)液体的xxx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xxx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xxx相等;

(4)不同液体的xxx还跟密度有关系。

7、* 液体xxx计算公式:(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g=牛/千克;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

8、根据液体xxx公式:可得,液体的xxx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9、 证明大气xxx存在的实验是xxx半球实验。

10、大气xxx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xxx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1、测定大气xxx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12、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

13、 标准大气压:把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105帕=米水柱。

14、沸点与气压关系:xxx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15。 流体xxx大小与流速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xxx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xxx越大。

浮力知识点总结

1、浮力:xxx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物体在空气中也受到浮力)

2、物体沉浮条件:(开始是浸没在液体中)

方法xxx:(比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

(1)F浮 < G ,下沉;(2)F浮> G ,上浮 (3)F浮 = G , 悬浮或漂浮

方法二:(比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

ρ物 < ρ液,下沉;(2) ρ物 > ρ液, , 上浮 (3) ρ物 = ρ液,悬浮。(不会漂浮)

3、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4、xxx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气体受到的重力)

5、xxx德原理公式:

6、计算浮力方法有:

(1)称量法:F浮= G — F ,(G是物体受到重力,F 是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

(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3)xxx德原理:

(4)平衡法:F浮=G物 (适合漂浮、悬浮)

7、浮力利用

(1)轮船: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它能排开更多的水。这就是制成轮船的道理。

(2)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沉浮。

(3)气球和飞艇: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功和机械能知识点总结

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xxx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功=力×距离)

3、 功的公式:W=Fs;单位:W→焦;F→xxx;s→米。(1焦=1牛米)。

4、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5、斜面:FL=Gh 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xxx。(螺丝、盘山公路也是斜面)

6、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计算公式:P有/W=η

7、功率(P):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计算公式:单位:P→xxx;W→焦;t→秒。(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

机械能知识点总结

1、xxx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3、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4、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5、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6、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7、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8、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9、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焦耳

10、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

方式有:动能 重力势能;动能 弹性势能。

11、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简单机械知识点总结

1、杠杆:xxx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2、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3、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1L1=F2L2 或写成。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xxx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4、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

(2)费力杠杆:L1F2。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

(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

5、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6、动滑轮特点:省xxx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7、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xxx。

初二下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19篇

步骤1、模型归类

做过xxx定量的物理题目之后,会发现很多题目其实思考方法是xxx样的,我们需要按物理模型进行分类,用xxx套方法解xxx类题目。例如宏观的行星运动和微观的电荷在磁场中的偏转都属于匀速圆周运动,关键都是找出什么力_了向心力;此外还有杠杆类的题目,要想象出力矩平衡的特殊情况,还有关于汽车启动问题的考虑方法其实同样适用于起重机吊重物等等。物理不需要做很多题目,能够判断出物理模型,将方法对号入座,就已经成功了xxx半。

步骤2、解题规范

高考越来越重视解题规范,体现在物理学科中就是文字说明。解xxx道题不是列出公式,得出答案就可以的,必须标明步骤,说明用的是什么定理,为什么能用这个定理,有时还需要说明物体在特殊时刻的特殊状态。这样既让老师xxx目了然,又有利于理清自己的思路,还方便检查,最重要的是能帮助我们在分步骤评分的.评分标准中少丢几分。

步骤3、大胆猜想

物理题目常常是假想出的理想情况,几乎都可以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释,所以当看到xxx道题目的背景很陌生时,就像今年高考物理的压轴题,不要慌了手脚。在最后的2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要保持沉着冷静,根据给出的物理量和物理关系,把有关的公式都列出来,大胆地猜想磁场的势能与重力场的势能是怎样复合的,取最值的情况是怎样的,充分利用图像_的变化规律和数据,在没有完全理解题目的情况下多得几分是完全有可能的。

初二下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20篇

xxx、浮力

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

方向:竖直向上

产生浮力的原因:上、下表面收到液体对其的压力差(F浮=F下-F上)

称重法测浮力:F浮=G-F拉

二、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①物体排液体的体积②液体的密度③与浸在液体中的深度,物体本身的质量,体积,密度无关。

xxx德原理

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收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xxx、物体的浮沉条件

二、浮力的应用

轮船:空心法,增大排水体积是浮力增大。轮船自身的'G=F浮。轮船从大海开到长江,F浮不变,

V排变大,轮船下沉xxx些。

潜艇:改变自身的重力

气艇:内充有密度小于气体密度的气体。

密度计:始终漂浮在水中,露出部分越长,液体密度越大。

熔化知识点

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需要吸热。

1.熔化现象:①春天“冰雪消融”②炼钢炉中将铁化成“铁水”

2.熔化规律:

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

3.晶体熔化必要条件:温度达到熔点、不断吸热。

4.有关晶体熔点(凝固点)知识:

①萘的熔点为℃。当温度为790℃时,萘为固态。当温度为81℃时,萘为液态。当温度为℃时,萘是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都有可能。

②下过雪后,为了加快雪熔化,常用洒水车在路上洒盐水。(降低雪的熔点)

③在北方,冬天温度常低于-39℃,因此测气温采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水银凝固点是-39℃,在北方冬天气温常低于-39℃,此时水银已凝固;而酒精的凝固点是-117℃,此时保持液态,所以用酒精温度计)

5.熔化吸热的事例:

①夏天,在饭菜的上面放冰块可防止饭菜变馊。(冰熔化吸热,冷空气下沉)

②化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雪熔化吸热)

③鲜鱼保鲜,用0℃的冰比0℃的水效果好。(冰熔化吸热)

④“温室效应”使极地冰川吸热熔化,引起海平面上升。

6.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分标准是:晶体有固定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

常见的晶体有:冰、食盐、萘、各种金属、xxx、石英等。

常见的非晶体有:松香、玻璃、蜡、沥青等。

初二下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21篇

第六章 电压 电阻

xxx、电压

知识点1——电压

●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水压是使水发生定向移动形成水流的原因;电压是使自由电荷生定向运动形成电流的原因。(1)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

(2)电压与电流的区别:①电压对电路中两点间才有意义,而电流和电路中某处或某点对应,xxx般说成某处的电流,某用电器两端的电压。②电压是原因,电流是结果。

●电压的单位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简称伏(V),此外常见的电压单位还有千伏(kV)、毫伏(mV)和微伏(μV)。 1kV=10V,1mV=10V,1μV=10V

●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1)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对外供电时,电源通过用电器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2)常见电源的电压值:①xxx节干电池的电压为;

②xxx个蓄电池的电压为2V;把每节电池的正、负极依次相连,组成的电池组叫串联电池组,它可以满足用电器对直流电压的不同需求。因为每节电池的电压U1相同,n节电池串联后,电池组的总电压U=nU1。

③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超过36V;④家庭电路中电压为220V(照明电路)⑤发生闪电的云层间电压可达10kV.

●常见电压值的划分(1)不高于36V的是安全电压; (2)1000V以下的叫低压;(3)1000V以上的叫高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