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笔记总结 第1篇

①独立前:只有采矿业和纺织业。

②独立后: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轻重工业都较发达的工业体系。核能、航天初具规模,信息产业蓬勃发展。

南亚笔记总结 第2篇

南亚笔记总结 第3篇

①分布:东南亚最广的气候类型。

②风向与降水:造成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a:西南季风:由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的,6-9月带来丰富的降水,形成雨季;同时,不稳定性,易造成旱涝灾害。

b:东北季风:由海陆的势力性质差异形成的,10-次年5月,形成旱季,但实际上还可以分为两个季节,10-2月凉季,3-5月形成热季(此时,太阳直射点北移,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西南季风未到达,降水少,对太阳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北部山地阻挡冷空气的南下)。

③降水极端:乞拉朋齐—雨极。

该地东、西、北三面都有高山屏障,尤其是北面的喜马拉雅山脉,挡住了西南季风由海洋吹来的湿热气流,使饱含水汽的气流被迫上升,凝结成大量的地形雨。

④植被带:热带雨林(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和热带草原(德干高原内部,受两侧山地的阻挡,湿润的水汽到达少,形成非地带性草原)。

南亚笔记总结 第4篇

分布地区

东北部和半岛东西两侧的沿海地区

平原地形;气候湿润;降水较多

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地区

地面起伏平缓;虽然降水较少,但灌溉水源充足

德干高原西北部

气温、降水适宜;土壤肥沃;日照充足,生长后期多晴朗天气

恒河三角洲

气候湿热;地势低平;水源充足

东北部的布拉马普特拉河沿岸

排水良好的低山坡地;气候湿润,雨水充足

恒河平原中部

气候湿热,降水量多,水源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