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的总结 第1篇

这学期学习了软件工程实践这门课,我觉得这是对上学期的软件工程课程学习的检验,上学期学习软件工程只是我们浅显的认识,相比之下,这学期就更加全面的说明了开发一个项目所需要的步骤以及开发项目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诸多细节。如果说上学期的课程注重理论基础的话,那么这学期的软工实践,顾名思义,就是侧重我们动手操作的能力。

原来我认为开发一个项目最重要的就是写代码,似乎整个软件都是编代码,因为自己动手能力不强所以就很排斥做项目。可是经过我们学习软工课程到团队做项目再到学习软件工程实践课程之后,我才真正意识到实施一个软件工程项目并不是说简单的会编码就能够解决问题的,因为一个软件的生命周期分为三个时期:软件定义时期、开发时期、维护时期,而这三个时期整体又分为七个阶段,他们分别是: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单元测试、综合测试,由此可看出,当我们开发一个项目时,更多的精力不是放在编码上,编码只是一个很小的模块,而是项目的整体结构上。

在写软工实践体会之前,我想在这里总结一下上学期三人团队做项目的相关事宜。上学期我们三人团队根据软件开发的步骤开发一个名为“西大老乡‘荟’”的社交系统,主要是为西大学子提供一个找老乡的平台。虽然只进行到详细设计阶段,没有进一步实现,但是我还是从中学到很多东西的。首先要先确定项目主题,也就是这个项目用来做什么,可以解决什么问题。接着就是这个项目是否有研究的必要以及是否有解决的办法,针对我们的项目,我们对西大的一些学生做了问卷调查,并从调查中继续完善系统本身的做用户。第三步根据我们确定的项目主题进行需求分析,这一步骤当时做的不是很好,比如所画E-R图、数据流图等都有考虑不周的问题,导致接下来的概要设计、详细设计进行的很困难,有些步骤甚至还需要返工。

从我们在需求分析中出现的问题,使我们明白了软件定义阶段对于一个项目的开发是至关重要的,当软件定义阶段完成时必须要用正式的文档准确的地记录目标系统的需求。只有前期的准备工作做得好,后面的工作才能顺利进行。虽然项目最后没有完全实现,但是起码我们已经初步体会到软件项目开发的步骤,以及每一步所需要完成的文档等内容。

第一、行业背景说明方面

原来我们写这类文档的时候就是草草了事,不会做得这么详细,而这次看到大型项目的行业背景说明也是这么详细,也让自己认识到不管是软件开发的那个阶段都要认真对待,这些琐碎的文档都是后期开发项目的支撑,只要它们做的透彻,后面的开发工作才能更顺利的进行。

第二、项目需求说明方面

第三、系统概要设计方面

这部分内容分说的是软件设计时期的概要设计阶段,该阶段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系统的功能、设计软件的结构、模块组成以及模块之间的关系。在概要设计阶段,我们可以站在全局的高度上,花较少的成本,从抽象的层次上分析对比多种可能的系统实现方案和软件结构,从中选出最佳方案和最合理的结构。在这个阶段还会具体画出E-R图、数据流图等方面的设计。

物联网的总结 第2篇

三、嵌入式系统课程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

随着嵌入式计算技术的发展,硬件成本逐渐降低,软件成本逐渐提高,而软件的应用作用与地位也非常重要。

(一)理论性教学意义

高校中的嵌入式系统理论教学的目标是对嵌入式微处理器、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嵌入式系统的应用、方法,加入到嵌入式系统的基础开发技术。一般课程布置在15课时左右。嵌入式教学的主要课程内容有:嵌入式系统理论概述、ARM内核嵌入微处理器、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应用。

物联网的总结 第3篇

目前,市场上的RFID实验设备都比较封闭,大多仅能完成验证性实验。为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我们设计了专业实验平台,在设计硬件时遵循模块化的设计思想,以保证系统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实验平台设计为三大部分:主控MCU、射频控制模块、天线及匹配电路。主控MCU模块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采用苏州大学飞思卡尔嵌入式中心开发的SD-FSL-KL25-EVB开发板,MCU采用MKL25Z128VLK4芯片,其工作频率为48MHz,性能达到。该板是KL25MCU的最小系统,所有I/O引脚引出,可外扩多种外设并提供丰富的再扩展接口,为接入超高频及低频RFID电路提供便利。射频控制模块主要提供对射频读写芯片的控制操作,天线及匹配电路为RFID卡提供电源并在读写模块与RFID卡之间传送信息。采用模块化设计为系统保留了较多的操作空间,学生通过查看原理图可以快速掌握各模块的功能和原理,对射频控制模块及天线电路进行电路焊接并方便地完成读写器的制作与调试。

1)实践平台创新。为提供系统可扩展的创新实验环境,减少重复的开发劳动,我们针对实验平台设计了在线编程功能,可将用户的应用程序在线写入MCU的Flash存储区的用户程序空间,支持用户的二次开发。Flash存储空间就被分成了两个部分,平台在首次使用时,将读写模块软件烧写并驻留在MCU的Flash存储区中。驻留的读写模块软件占用部分存储空间,剩余的存储空间可供用户的应用程序使用。读写模块软件由3部分组成:MCU监控程序、读写卡操作API接口以及与标签通信的底层通信函数。监控程序可以实现用户应用程序的在线写入,每次系统复位后首先运行驻留的监控程序,判断用户存储空间是否有用户程序,若有则转入用户程序执行,否则等待。按照与标签的通信流程,将底层通信操作使用函数的形式封装起来,就形成了读写模块的底层通信函数(或称低级函数)。在此基础上,将对标签的操作按统一的接口形式封装起来,构成高级函数,作为API接口提供给用户,形成应用系统与标签之间数据交换的接口。应用系统只需要向读写模块发送操作命令,由读写模块完成对标签的读、写等操作。非接触通信的所有具体操作细节则由底层通信函数完成。平台支持学生模块化地完成各类实验,最终实现并部署一个实际的应用系统。

5结语

物联网的总结 第4篇

1 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路和实施步骤

通过不同层面多维多尺度的技术融合,以垂直的专业体系知识结构为基础,以面向物联的综合工程应用为特色,充分发挥集成测控技术研究所的资源优势,实现通信工程特色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2,3]。

研究性教育的创新型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是与专业建设密切相关的。《xxx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即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物联网的总结 第5篇

我是通过学校里的招聘会来到这家公司的,原本是打算和几个同学一起去同一家公司,最后却只有我一个人应聘上了这家公司。xx检测公司是由xx大学一名教授牵头的一家专门进行工程项目数据检测的公司,虽然和我所学的专业相差的有些远,但也有很多方面是相通的。初来到公司的时候,我是真的很茫然,由于快到春节了,公司里的人很稀少,基本上没人注意到我这个新来的小子。而我的直属领导,则是丢给我一本书,让我天天看书,也没有多管我。我看着那本足有二、三厘米厚的书发懵,好在没有什么时间限制,我在公司里又无聊,虽然没有什么规矩,玩手机也是可以的,但是我想了想,还是决定好好的看书,学习一些知识,毕竟我初来驾到,基本上什么都不会。

春节过后,我被分配到项目上,跟从该项目的项目经理学习,我为助理岗位。这个项目是xx市的地铁检修项目,这一条地铁线虽然早已经开通运行,但还是需要我们进行维修工作,确保隧道安全以及线路的安全。我们通常是白天的时候休息,在晚上的工作。因为晚上地铁停运我们才能工作,基本上每天工作两个小时左右就差不多了。实际的检修难度不大,而且所需要检查的范围也只有三到四个站点之间的'距离,全程四千米左右,轻松的很。我们也不需要每一米的去检查,而是负责检查这段路程里的线路情况,确保线路通顺,没有损坏。

我在我们部门里是“小弟”,除去我是新人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学历低啊。整个部门10多个人,都是本科起步,只有我是专科,还有两位研究生毕业的。不过,也正是因为我的学历低,所以我摆正了自己的心态,以学习为主,从他们那里学到了很多的经验与知识。

物联网的总结 第6篇

一、工作概况

由于大三的最后一个学期,学生们要外出实习,本次毕业设计工作早在大三上学期的期末就开始了,截止至5月24日答辩,共计时长6个多月。这半年的时间里,有几位学生是在期末的时候就已经将选题确立好,并已经完成了部分毕业设计的.工作,甚至于有一位学生已经完成了初稿的提交,令我吃惊。

xx、xx等几位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时常来询问我的意见,根据我的建议来进行修改,大部分的学生在3月底提交完初稿之后,修改了4、5遍才合格。而xx同学一度认为自己的论文写的非常出色,抱着初稿即定稿的态度把论文给我过目,想法是很好的,论文内容也比较详实。但由于写的太过于详尽,导致在过程和分析方面太过于繁杂,让人看上去有些不知所云。很多地方都是比较重复的,我在提出意见后,他很快的就进行了修改,虽没有做到初稿即定稿,不过只修改一边就完成定稿也是值得表扬的。

二、学生的不足方面

因为学生是在实习中进行论文的书写与设计,所以进度普遍比较缓慢,有部分学生甚至是在交初稿的前一个星期才开始动笔,做出来的设计质量自然也是不怎么合格的,虽不至于驳回重写,但也有很大篇幅要进行修改。

选题方面是一个问题,选题的范围太小,没有自己的思落,大部分学生都是做的监控方面的方案设计,实在是千变一律,内容上也比较相似。

三、总结

24日答辩完成后,也意味着本届的毕业设计工作的结束,总体上来说这一届学生,还是让我比较满意的。这一次的毕业设计工作也对我有了一定的启发,在下一次的工作之中,我想我能做到更好。

物联网的总结 第7篇

DOI:

国家_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城市化率为,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70%~80%)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快速城市化必将是我国下一个阶段城市发展的突出特征。然而,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结构日益复杂化,中心城区的“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城市管理现状与公民期望相差较大,这一系列城市问题的存在,使得我国政府及社会高度重视城市管理问题。如何突破城市化进程中的瓶颈问题以提高城市管理绩效,也成为我国城市管理模式转型的关键问题和相关研究主线之一。

2010年以来,宁波市一直将建设电子政务作为提高政府服务水平、提升政府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面对“大数据”、“云计算”等新科技浪潮,宁波市积极推进宁波电子政务云计算支撑平台、宁波数据整合共享服务平台和宁波通用应用软件平台等建设。引入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有利于对高速增长的数据量进行实时高效的分析与解读,对缓解“城市疾病”、规避城市运作的风险,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宁波市政务云的运营与实施是城市管理由碎片化、分散化、封闭化的管治向开放透明、协作参与的治理模式转变,有效地促成了相关政务数据的统一归集,实现了政府对复杂政务数据的科学分析,为城市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了充分有效的实证数据支持。

物联网的总结 第8篇

敏捷开发是21世纪初产生的新型软件开发模式,主要是针对传统软件开发方式的不足之处提出的。敏捷开发技术中包含了先进的开发理念――Scrum模式。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应用Scrum模式能够显著提高系统的执行效率和响应能力。Scrum开发方法将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参与人员视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强调个人能力的重要性,强调交流合作,强调软件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

2 基于敏捷开发中Scrum模式的教学改革

Scrum开发模式将软件开发分为5个阶段:确定项目内容与实施方案,制定项目实施计划并召开计划会议,每日站会(日xxx),召开项目评审会议,召开项目反思会议。

物联网的总结 第9篇

1、完善和动态调整监管事项清单。

今年x月以来,我局结合统一行_力清单编制工作,进一步加大对各行政执法部门监管事项认领工作的督促指导力度,目前各行政执法部门录入监管事项实施清单已较为完善。截止x月底,全区共认领监管事项xxx项,录入监管事项实施清单xxx项。

2、全面重新和更新双随机一公开事项。

3、强化双随机、一公开行政执法检查。

4、做好监管信息发布工作。

截止x月底,我局共发布监管动态xxx条、曝光台信息xx条。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物联网的总结 第10篇

今年x月份,我来到了xx检测公司里进行顶岗实习,实习期长三个月。在这三个月前,我还是一名刚刚步入社会的新人,而如今,我已经成长了许多,可以算得上是合格的公司职员了。非常感谢公司里领导们对我的栽培,也很感谢部门里同事的关怀与帮助。如果不是他们在我无助的时候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我的成长进步程度,也不会有这么大吧。下面是一些关于我这段日子里的实习体会。

我是通过学校里的招聘会来到这家公司的,原本是打算和几个同学一起去同一家公司,最后却只有我一个人应聘上了这家公司。xx检测公司是由xx大学一名教授牵头的一家专门进行工程项目数据检测的公司,虽然和我所学的专业相差的有些远,但也有很多方面是相通的`。初来到公司的时候,我是真的很茫然,由于快到春节了,公司里的人很稀少,基本上没人注意到我这个新来的小子。而我的直属领导,则是丢给我一本书,让我天天看书,也没有多管我。我看着那本足有二、三厘米厚的书发懵,好在没有什么时间限制,我在公司里又无聊,虽然没有什么规矩,玩手机也是可以的,但是我想了想,还是决定好好的看书,学习一些知识,毕竟我初来驾到,基本上什么都不会。

春节过后,我被分配到项目上,跟从该项目的项目经理学习,我为助理岗位。这个项目是xx市的地铁检修项目,这一条地铁线虽然早已经开通运行,但还是需要我们进行维修工作,确保隧道安全以及线路的安全。我们通常是白天的时候休息,在晚上的工作。因为晚上地铁停运我们才能工作,基本上每天工作两个小时左右就差不多了。实际的检修难度不大,而且所需要检查的范围也只有三到四个站点之间的距离,全程四千米左右,轻松的很。我们也不需要每一米的去检查,而是负责检查这段路程里的线路情况,确保线路通顺,没有损坏。

我在我们部门里是“小弟”,除去我是新人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学历低啊。整个部门xx多个人,都是本科起步,只有我是专科,还有两位研究生毕业的。不过,也正是因为我的学历低,所以我摆正了自己的心态,以学习为主,从他们那里学到了很多的经验与知识。

物联网的总结 第11篇

最开始的时候,我以为会去一家公司里做一名程序员,但如今却是在学校里面当老师,教导着一些孩子。这部分孩子里最小的六岁,最大的有十五岁。当然,学校也根据他们的年龄大小做了划分,我所教授班级里的学生大致是十四岁左右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奇心最重,也最调皮。其实我也比他们大不了太多,所以我也不和他们装什么威严,也不装什么老师的架子。我更喜欢跟他们一起玩,一起学这些机器人的组装与操作。

我还记得第一次跟他们见面的时候,那天我进教室,他们一众人十几双目光盯着我,看的我都有些不好意思了。我跟他们稍稍做了下自我介绍,然后就开始了上课。第一次上课自然是紧张的不得了,照着学校给的课件上课,念的结结巴巴的。所幸干脆不念了,直接教他们怎么装机器人。虽然我口才有些不好,但是以我的专业水平装这些小小的机器还是很简单的。而他们也跟着我的速度来进行组装,速度比我没有慢太多,后来我才知道,他们之前也在这里上过课,学过一部分内容。或许是我觉得我教的内容太简单,而且上课又无聊,他们都不怎么喜欢听,这就让我有些不服气了。

我拿出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因为要写实习报告的原因,我最近还忙着做实验,背包里正好带着一些实验用的设备,一台循迹避障小车。虽然学校里也有这样的小车,但是更多的是让我们教他们如何组装,而不是去学习原理。我在地上用黑胶布粘了一个简易的跑道,然后通过电脑输入代码。小车果然照着地上的黑线前进,不仅如此,在没有线之后,小车就一直向前跑,在快撞到东西的时候,直接转弯绕开了,看的他们眼冒金星。

我当老师的时间只有三个月,虽然时间短暂,但是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