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家长会群里总结 第1篇

【关键词】孩子 新环境 适应

幼儿园是幼儿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生活的第一步。在幼儿园这样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幼儿最容易失去安全感。这个时期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差,他们稍不合意就会发脾气、大声喊叫、哇哇哭闹。因此,如何让新入园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是幼儿园教育中所不可忽视的。

幼儿对新环境的适应性(主标题)

一、幼儿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小标题)

风雨兼程的五个春秋,陪我走过了人生又一个驿站,让我在学前教育的学习熏陶中体会了教育教学的乐趣和为人师表的幸福。四年半的学习和半年的实习过程中,我更多的了解到做为幼儿教师的艰辛,这份工作赋予我们的是一份高度的责任感,满腔的耐心与爱心。在幼儿园里我可以很清楚的感受到学与做的不同,在学习中没有考虑到的问题会接踵而来,在这个时候你必须提高警惕,快速找到解决的好办法。来到幼儿园,首先面临的是早上与孩子的早安问好,很多孩子在与父母道别时都会哭闹,但大部门孩子在家长走后,经过老师的安慰以及幼儿园里小朋友们的相互玩耍就会停止哭闹。但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不同的载体,他们的情况也不尽相同。记得小班里的一个小男孩,他是随着父母从广东惠州回来的,每天吵着要爸爸,看不见爸爸的他总是很伤心地哭着说:“老师,我爸爸是不是不要我了?”这时候我都不知道我心里是什么感觉,究竟是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但一个四五岁的孩子会说出这样的话,并且不管用什么方法都稳定不了孩子的情绪。第二天,他还是这样的情况,我费了点心思让他乖乖吃完了早餐,然后哄着不哭了,但是这种情况也维系不了多长时间。因为我是临时去那边帮忙的,所以只待了两天。但是我一直忘不了那个孩子,很想找机会再去看看。也因为他我想了解孩子对新环境的适应,便于找出解决的办法。

孩子从一出生就生活在父母的关切与呵护中,如今却要独立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新环境,厕所在哪里,渴了饿了怎么办,小朋友抢玩具怎么办,老师批评怎么办等等。这些疑惑和问题很容易给宝宝带来不安、害怕和惊慌,一些孩子则会出现恐惧反应,大哭大闹地不肯去幼儿园。孩子一哭,大人就没了招,xxx强把孩子送去了,也是整天提心吊胆,干什么都心不在焉。其实绝大多数孩子只是在与父母分离的时候有这种情绪,一旦父母走了,在老师的带领下,很快也就能和小朋友们快快乐乐地玩耍了,所以父母大可不必过分担心。其实对于孩子入园适应期的问题,家长反应也是各异。有家长认为,孩子上幼儿园哭几天是会好的;有家长看见孩子每天乖乖地去了就不以为然了。那些哭闹家长的反应就截然不同了,心事重重,又是心疼又不知所措。其实,孩子来到一个新环境都会有一个适应期,只是每个孩子的表现不同罢了。因此,作为家长,无论孩子怎样的表现,您都必须重视孩子入园适应期的教育,通过家园配合,帮助孩子顺利地度过这个阶段。要知道,孩子能否适应新环境,是否真正适应新环境了,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对孩子日后的发展影响是很大的。

而孩子不愿上幼儿园的表现一般为:

(一)粘父母―――情感不适应

症状:情感不适应表现为依赖性强,感情上不满足,有不安全感,离不开父母。

孩子出生后主要生长环境就是家庭,由于父母的关切和呵护,孩子从内心会得到一种安全感,3岁左右的孩子对成人的依恋仍很强烈,让他们一下子离开父母,会使其依恋感受阻,产生分离焦虑,引起不安全感。

其实,这就是孩子在适应新环境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感情上的不满足,孩子害怕爸爸妈妈不要自己了,有不安全感,所以从幼儿园回来之后就粘着家长。此时,家长需要多一点关爱孩子,对宝宝多一些鼓励和赞美的话,多一点时间陪,或者去接的时候陪他在园内玩一阵,熟悉一下环境。让他知道上了幼儿园之后,爸爸妈妈更爱宝宝了。

(二)争执―――人际交往不适应

症状:表现为不会交朋友,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和需求。

大多数小朋友在幼儿园里能结识很多朋友,但还是有个别的小朋友经常和其他小朋友发生争执、打架,老是被人欺负,他们在幼儿园里显得有些特别。3岁是孩子最常发生争执的年龄,因为这个时期自我意识比较强,发生争执甚至打架大多由于挣抢物品引起,但孩子间打架之后,不会记仇,很快会把打架的事情忘掉,继续一起玩。

在幼儿园里,不会交朋友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和需求。我们知道,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交流从他出生就开始了,孩子有时不用说话,仅仅一个表情或者动作就能让父母明白他的需要。但当孩子到幼儿园之后,有些表情和动作很难被同伴理解,以至于愿望得不到满足,从而影响了孩子上幼儿园的情绪。其实,父母应该让孩子多开口说话,让孩子建立表达愿望的习惯,并用语言来表达他们的要求和想法。

(三)总是一个人玩――不合群

症状:表现为不爱讲话,总是一个人玩儿,比较孤独。

在上幼儿园的头一两个星期,总会有不合群的小朋友。“我的儿子xxx在上幼儿园小小班,在小朋友中显得很不合群,一是不和其他小朋友玩儿,也不爱讲话;二是不让其他小朋友抢他的玩具,抱着玩具就跑。xxxxxx和老师的交流很好,也愿意上幼儿园,但就是不能和其他小朋友愉快地相处。”xxx先生就为孩子的不合群而苦恼。

其实,3岁的孩子已经开始喜欢结交朋友,他们还格外盼望与其他同龄的小朋友一块儿玩。但孩子又会因为家庭环境及性格差异,加上缺乏与同伴交往的经验,很容易表现出“不合群”。孩子的合群与否,主要因素决定于父母的引导和教育。另外,父母还应鼓励孩子多与同伴交往,从而让小朋友了解自己与同伴的差距。

二、那么如何培养儿童良好的适应能力?

总结那些成功的经验不外有如下几点:

(一)满足儿童的合理需要,不迁就其不合理的需要。

儿童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除了饮食、排泄、睡眠等生理上的需要外,还有各种心理的需要,如安全、、求知、独立、自尊、好奇等等。对于儿童正常的、合理的需求,应尽可能使他们得到满足。不仅在家庭里,就是在家庭以外的各个环境也应创造条件满足儿童的各种合理需要,使他们心情愉快,活泼开朗。这样的孩子就不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

但是,过份溺爱孩子或者对孩子教育不当,会使孩子长期处在不正常的特殊环境里,产生种种不合理的特殊需要,养成不良习惯,如:挑食,饮食起居随心所欲,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服从别人的合理要求等等。一旦环境发生变化,这样的孩子就难以适应。我们经常看到那些受家庭溺爱的孩子,有的长时期不肯上托儿所、幼儿园,有的逃学,有的仅仅因为受到同伴的嘲笑就会产生强烈的对抗情绪,难以与小朋友友好相处,在集体生活里很孤独,等等。

(二)鼓励引导儿童多参加社会集体活动。

儿童不仅是家庭的成员,也是社会的一员,他们长大后要与其他社会成员一起和谐地生活、劳动,因此,家长应该让孩子从小多接触社会,多参加集体活动,鼓励他们和别的孩子玩。孩子们在一起,有共同的愿望和兴趣,知识水平、能力高低也基本相当,相互间容易培养互助互爱的感情。他们一起活动时相互制约,对培养自制力很有效。

有不少家庭主张让儿童闭门读书,或让孩子唯唯诺诺地跟着父母大人转,儿童积极活动的愿望受到抑制,性格也变得内向、敏感。

(三)细心引导儿童顺利渡过生活的转折阶段。

首先,父母教师要明确:儿童一时不能适应新环境是难免的,孩子进入托儿所、幼儿园是他们生活环境的一大转折。在托儿所、幼儿园里,一切都是陌生的,教师、小朋友是陌生的,教室是陌生的,甚至碗筷桌椅都是陌生的;他突然得不到父母对他独自一人无微不至的关注,他不能像在家里一样一人独占所有的玩具。对孩子因此而产生的种种异常行为,父母和教师不能简单粗暴对待,或流露出讨厌的情绪,甚至惩罚他们。而要加倍地爱护、关心他们,耐心地倾听他们的诉说,细心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找出问题的症结。

三、结语

幼儿对新环境的适应是每位家长所关心的问题,面对这一现象,家长和老师要积极采取具体的办法帮助孩子尽快熟悉新环境,如:让孩子尽快在新的环境里结识小朋友,消除他们的孤独感和陌生感;事先作一些介绍和各种准备工作,让孩子心理上有准备,不至于在突如其来的变化中慌了手脚。

参考文献

幼儿园家长会群里总结 第2篇

关键词:家长微信 家园共育 微信群

家园共育是当前国家和幼儿园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我们进行家园共育的形式多样,内容全面。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家长微信群成为家长和教师双方进行家园共育最常使用的方式。教师和家长可以随时、随地“免费”的进行科学的育儿知识、教育讨论和幼儿的一日生活等。但如今家长微信群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师在微信群里打广告、做微商等不良行为。家长晒孩子、侮辱教师的粗鲁行为。基于这些认识,笔者通过查资料确定了我的研究课题――家长微信群作为家园共育新平台的现状研究。对于该课题的研究,应该说新颖但不陌生。但关于微信作为家园共育新平台存在的问题却很少。

一、问题的提出

1.微信的普遍使用

在美国人们经常使用的即时通讯APP是推特、在英国人们经常使用的即时通信软件是Skype、韩国使用kakao、日本使用line。而中国人们经常使用的是微信APP。据微信官方信息称,2015年9月,微信的每月活跃的用户数为亿,25%的微信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30次。的微信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10次,微信在三线城市的使用率为69%,年龄方面,微信用户平均年龄只有26岁,的用户在50岁以下,的用户在18-36岁之间。微信官方调查显示被调查者使用APP首选微信占,的用户称微信增加了与朋友的互动频率。依据客观数据和笔者的了解,推断家长和教师会使用微信APP。

2.家长微信群进行家园共育的意义

理论意义

实践意义

二、概念界定

1.家长微信群

幼儿园家长会群里总结 第3篇

这次家长会真的很棒,我们和家长们像朋友一样聊天,一起总结了上学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也讨论了家校合作和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家长们在这次会议上受到了启发。我们班的很多家长都惊讶地说:“原来走廊上那些栏目是专门给我们家长看的啊!”还有一些家长说:“我们之前一直以为你们只是看孩子,没想到你们的工作量这么大,而且做得这么细致。我们作为家长太忙了,与你们的沟通确实太少了。”整个家长会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气氛热烈,秩序井然。会议结束后,每位家长都舍不得离开,大家都希望多开这样的家长会,让他们能从中获得更多育儿的经验和方法。

家长会上主要讲了以下几个内容:

1、感谢:特别感谢那些表现出色的家长,给予他们特别的表彰。

2、孩子的情况介绍:通过一个学期的观察和学习,分析总结了孩子们的能力、习惯和发展情况。

3、本学期的活动和工作安排:介绍了我们班级的特色活动以及下学期的工作计划,也提到了需要家长们配合的事项。

4、安全工作:强调了学校对孩子们的安全重视,并提醒家长们在家庭中也要注意安全。

5、中班幼儿的体能发展目标:解读了中班幼儿体能发展的目标,让家长们了解孩子们在身体上的成长需求。

6、家长交流育儿心得和提出意见建议:鼓励家长们互相交流育儿经验,同时也欢迎他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这次家长会真是收获满满,家长们都离开时不舍得。大家一致认为应该多开这样的家长会,让家长们能够更多地学习和掌握育儿之道。

幼儿园家长会群里总结 第4篇

幼儿园师德师风自查报告个人一 时间过的可真快,转眼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在安华里幼儿园的园长领导下,各位老师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使我在一年的见习生活里进步很大。我总结了以下四点:

一、在思想上,重新认识了幼儿教育。

在踏入安华里幼儿园之前,我的脑海里的幼儿园,就是老师带领着小朋友一起做游戏,ѧϰ的简单的知识的场所。可当我真正踏入这工作当中实践时,我对它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基础阶段,也是人才成长的奠基阶段,幼儿园的工作是:实施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这是国家对幼儿园教育工作的要求,也是幼儿园全部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这个任务在活动中制定不同的目标,大大丰富和满足了幼儿身心的需要,真正使幼儿在活动中得到快乐,得到发展!

二、在工作中,我热爱了这一行

工作中,每天面对一群嘴里总有讲不完的话的可爱孩子们,使我爱上了这一行,不仅仅是他们的可爱,还掺杂着一股浓浓的人情味!

xxx麒是我们班上一位小朋友,一次他感冒,坚持要到户外活动。到了户外,他就开始流鼻涕,我帮他拿纸,他说冷,我给他暖手。在户外活动结束后,大家一起回到了活动室,我想坐下。眼睛正在四处找椅子,这时,xxx已经把小椅放在了我身边,我看着他笑了。他那双大眼睛,冲我眨了眨也笑了

孩子在午睡时,我们会为他们准备水果(午点),一次我削苹果,快削完的时候,苏天鸿醒了,看到我拿着一把大刀挥舞着,吓了一跳,连忙说:老师,你小心点,这么大的刀,可别削到手!

一件件与孩子们发生的小事,却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人情味,一种深情幼儿园师德师风自查报告及整改措施工作报告。让我在关心别人的同时也被关心着。这是何等的幸福呀!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工作呢?

三、在实践工作中,让我成长

工作没有多久,就迎来了第一次考验。虽然只是园里的老师参加,可对于一个新手而言,还是不免会紧张。经过挑选我选择了上一节联想课。内容是:把绳子抛到空中,自然落下,形成图形,请幼儿联想。这节课有很多孩子都没有发挥出来,没有完成教学目标,教学没有成功。起初我很沮丧,可又转念一想,为什么这些孩子会想象不出来呢?我分析原因:可能是绳子长,落下来的时候线叠落在一起,不太容易看出想什么;也可能是我的引导语不明确;也可能是课前准备的铺垫工作没有做充分经过我的反省,发现原来这节课有很多漏洞

在第二次上课时,我注意了课前的铺垫工作,结果就好的多。反省第一次失败的原因,吸取了教训。在第二次,三次的活动中,一点一点的去克服,效果也一次比一次的好,就这样,在实践工作中,使我成长起来!

四、现在的成绩

经过了一年的磨练,我在组织教育活动的时候,有一定的进步,经过园内的业务学习,我在理论方面也增加了许多知识。在观摩课上,也学到了许多经验,回头想想与自己刚来幼儿园的时候相比,确实提高了许多,在这里要感谢我的指导教师(顾老师),从她的身上,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热情,勤奋,努力。同时也要感谢园长给我到安华里幼儿园这个团结的大集体中学习的机会,也要感谢园内各位老师的细心帮助,使我很快的成长起来。

在这里向您们道一声:谢谢!您们辛苦了!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的学习,工作,向您们看齐!

幼儿园师德师风自查报告个人二 师德建设是一项经常性、长期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办人民满意学校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为贯彻落实《长治市师德师风建设十要,十禁止、十不准》的文件精神,进一步抓好我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升教师纪律观念和敬业精神,形成团结互助、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园风,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诚服务的教风,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着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近两周来,我们组织全体教师学习、讨论《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等相关内容,每位教师根据上面的内容进行了师德自查,通过这次活动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狠抓思想教育不放松

开园以来,我园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工作,把师德师风工作纳入了幼儿园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先后多次召开师德师风工作专题会议。建立了师德师风领导小组。每周我们,组织教师学习相关师德工作的相关文件,学习《教师法》、《教育法》、等相关法律等。通过学习,使我园教师养成了爱岗敬业、团结协作、遵纪守法,乐于奉献的自觉行为。

二、抓住重点,自查自纠

针对本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点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开展自查自纠。

1、规范办园秩序等方面进行自查自省。

2、召开教职工会。要求我园教职工根据工作岗位对工作作风、工作效率及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等情况进行自查自纠。

3、建立师德师风投诉制度。向幼儿家长公开幼儿园投诉方式,接受幼儿家长对师德师风的监督,幼儿园对收到投诉要及时进行自查自纠。

4、开展师德师风家长问卷调查,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学校及时给予了处理、整改。

5、幼儿园将师德师风建设与教师年度考核、晋职晋升、教育教学管理等师资队伍建设的其他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促进了师德师风建设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我们每期都要对教师师德师风情况组织幼儿家长问卷调查,以家长的满意率作为评先、评优的首要依据。

三、自查自纠情况

通过开展师德师风自查自纠,我园不存在乱收费、乱订资料、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的现象。

幼儿园家长会群里总结 第5篇

本学期,在园领导的重视下,在家委会成员的协助下,在各班老师及家长的密切配合下,我们较好地完成了预设的各项工作,在家教指导方面成效显著。

一、常规家长工作有序开展

1、定期召开两级家委会会议,合作密切

本学期,我们园级家委会会议三次,班级家委会会议基本上每月一次。园级家委会及时与班级家委会沟通幼儿园的发展近况及问题发现,我们以客观、科学的态度与家委会成员一起商量、解决问题。家委会定期参与幼儿园的日常管理,排解幼儿园的近虑与远忧,为我园的远景规划提供了意见和建议,真正发挥了桥梁作用。同时,我们还定期召开班级家长会会议,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工作、共同参与幼儿园管理,密切家园合作。在此基础上,我们还与园级家委会共同修改完善了《家长沟通制度》、《家长学校规章制度》等各项家长工作制度。

2、开展各种亲子活动,效果显著

本学期,我们邀请家长参加了“华亭人家”的亲子秋游活动,通过亲子游戏、游艺项目等,增进了亲子之间的关系,密切了家园联系。我们还邀请家长参加了元旦迎新亲子大活动,通过义卖、拍卖、亲子游戏、节目欣赏等活动,让家长感受了幼儿园过新年的传统文化,同时也体验了分享爱的情意。我们邀请家长来园参加期末开放周活动,通过观摩幼儿的集体生活,使家长了解了孩子的日常表现,更愿意配合幼儿园开展工作。亲子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家长了解各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教育方法、教育目标,了解自己孩子在群体中的表现,达成和幼儿园教育的一致,我们的亲子活动形式多样,效果显著。

3、开展园层面“家长讲座”活动,内容丰富

本学期,我们继续开展园层面“家长讲座”活动,根据预定计划,定期邀请专家来园为家长进行讲座,如关注幼儿健康,提升良好的亲子关系等。我们还利用骨干资源,由保教主任、教研组长和科研组长为家长做幼小衔接专题讲座等等,进一步提高了家长的育儿能力。

二、亲职教育项目研究获得“双赢“效果

本学期,我们继续开展家长亲职教育培训,通过多渠道的研讨、宣传工作,广泛吸纳家长资源开展亲职教育培训。我们以“自主互动”的亲职教育培训模式,满足不同层面的家长需求。同时,我们顺利完成了亲职项目调研,得到了专家、领导的一致好评。

三、科学启蒙家教指导活动有序推进

本学期,我们各班教师继续每月一次深入“家庭科学启蒙小组”进行指导,并定期开展组长交流活动,使活动更有实效。我们还在班级主页上上传“家庭科学研究小组”活动情况,把小组活动的经验与他人共享,达到共同提高的效果。尤其是小班,我们从理论指导开始,对家长进行详细解读,帮助指导家长开展了一些活动,家长们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幼儿的兴趣也得到了激发。

四、存在问题

1、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有待加强:态度要积极主动、方式要多样有效。

2、各班自主互动的家教指导活动还需继续推进,下学期初进行展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