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教育综述范文1000字 第1篇

为了帮助大一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稳定新生专业思想,我班通过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使新生充分认识从中学到大学转变的人生意义,懂得自己所肩负的使命,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明确大学期间的主要任务,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尽快融入大学生活,顺利完成学业。按照系里要求,结合我班新生的基本状况,我班积极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入学教育活动,其中包括学习学院所编制的《学生手册》、专业思想及学习适应性教育、道德诚信与行为规范教育、心理健康与适应性教育等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入学教育工作总结如下:

(1)教会学生树立安全意识。主要向学生传达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主要包括学生个人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社会信息选择安全以及生活中的用电安全等等。学校尤其注重人身安全教育,严禁学生去高速路逗留、嘻戏,严禁学生去农户的庄稼地摘取农产品,严禁学生去冷水河游泳等。

(2)教育学生为人处事以及学习。着重讲解了与人沟通、交流的方法、大学的学习方法、大学前学习的区别、专业学前教育以及要求学生制定一份大学3年的学习规划,以督促他们学习。

(3)教会学生尽快适应、熟悉学校的生活环境。面对崭新的学习环境,同学们既会充满好奇与兴奋,也容易遇到不适和困难,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为今后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是同学们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良好开端。

(4)教会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人生价值观是建立在世界观和生命观基础上随时调整人生方向的“罗盘”和“指南针”,不同的价值观成就不同的人生,许多人一辈子匆忙奔波最后一事无成,主要原因是没有明确的价值观,没有方向的人生是盲目的,没有价值观的人生是迷茫的,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为今后三年的大学生活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5)及时传达学院的相关规章制度。主要结合学院所编制的《学生手册》,重点向学生传达了学院20XX年新修订的相关管理规定,并介绍班级管理规定,如请假的相关程序和奖学金、助学金的评定程序。

总体来说,在院、系领导的关心下,我班新生的入学工作开展的扎扎实实。新生不仅得到来自老师、学长学姐们的关心爱护,从中感受到了学院的温暖,更是客观、理性的了解学校、学院以及所学专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且新生能够开始积极、主动地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涯。

学生教育综述范文1000字 第2篇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国际心理卫生协会强调“健康的定义... ...”

心理健康运动的发起人是美国的C.比尔斯。... ...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强调“自我实现”;费勒姆提出了“新人型理论”;奥尔特提出了“成熟者的理论”... ...

美国是最早开设心理辅导的国家,... ...将“心理辅导”定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 ...,前苏联教育部1984年颁布“苏联普通学校心理辅导条例”;日本也积极从美国引进心理辅导... ...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在个别地区、个别学校起步了... ...,中小学真正起步是在9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全国进行大规模的调查,并于 6 月 7 日公布了结果,引起了国人特别是教育界的震动... ...

1988年_中央发布了“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_年12月20日_通过了《儿童权益公约》,... ... 199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1910月国家教委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中再一次强调了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说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中期,上海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走在了全国前列,1994年上海教委出台了关于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文件,并出版了有关教材。但他们把绝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城市学生身上。与此同时北京市西城区成了“心育中心”丁榕老师一马当先做了许多工作,但仍是把精力放在了城市学生身上。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在生活、学习等条件上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在心理健康水平上也存在着较大不同,但至今没有人提出农村中小学心理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的成型经验。因此农村中小学心理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从文献综述范文3中可以看出,课题组成员翻阅了大量资料。但是,就“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方法”的综述不多;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心理健康差异的分析也不多。“农村”的特点不清,“方法途径”不知道新不新。这样会给后面的研究方向和设计带来麻烦。

四、文献综述的综述要全面、准确、客观,用于评论的观点、论据最好来自一次文献,尽量避免使用别人对原始文献的解释或综述。

学生教育综述范文1000字 第3篇

一、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1.建设社会法制和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法制社会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当代大学生的支持。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担负着促进我国社会和平、稳定发展的重大责任。新时期以来,频发的大学校园安全事故,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倡导加强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要求各大高校努力做好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将每一项安全法则落实到实处。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了,有利于促进我国法制社会的建设,也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建设和谐校园环境的要求

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利于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然而,我国很多高校的校园环境都没那么和谐。例如,不少高校实行的是开放式管理,社会上的人都可以随意进入校园。这种管理模式就给许多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致使有些社会上的不法分子,跑到高校里面去闹事,严重危害了大学生的安全。此外,那些想破坏我国社会稳定性的人,也大多喜欢从大学生身上下手,他们利用各种手段,对大学生进行威逼利诱,强迫他们加入破坏国家和平的组织。高校加强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能够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从而降低高校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

二、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领导对安全教育工作不够重视

高校领导在管理校园的过程中,都会将重点放在了学习教育上,而往往会忽视了学生的安全教育,致使学生安全事故频发。例如,有些学生与社会上的不法分子交往,并把他们带入校园,引发了校园偷盗、校园暴力等危险事件。还有些学生,甚至也会加入打砸的队伍当中。

学生教育综述范文1000字 第4篇

普及大学生安全知识,抓好大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自我保护能力,最大限度地保证大学生不受违法分子的侵害,避免大学生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不仅是保证大学生人身生命财产安全的需呀,也是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最基本的要去。

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冲击,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是社会呈现出多种思想观念并存的局面。这一时期不仅是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人们洗礼转型的重要时期;不仅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治安案件高发的时期。各种新的不平衡,不和谐因素增多,各类不安全隐患也不断出现并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求,是个体寻求发展的必要前提。安全教育是教育的基本内容,大学生由于其自身生理、心理特点以及生活环境的特殊性,当我们面对危险因素时采取何种应对措施就显得极为重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多层次、多形式办学格局已经形成,后勤社会化改革也在逐步深入,市场经济的触角迅速地深入校园,校园已由过去封闭型的“世外桃源”变为开放型的“小社会”,治安形势更显复杂和严峻。而安全问题不仅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今后毕业走向社会经常遇到的问题。所以,必须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的安全教育。

那么,我们大学生如今的安全现状是什么样的呢?

1、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制度不全。大学生安全教育还没有纳入课程教育,也没有经常化、制度化。

3、对学生安全防范能力培养不够。针对各种可能遇到和发生的安全问题,提出应对策略和解决方法还不够,学生不清楚怎样进行自我保护和防卫。

5、教育者素质有待提高,教育方法有待改进。目前从事安全教育的教师往往没有经过正规

学习和专业训练,难以开展深入的安全教育,也缺乏必要的学习交流,安全教育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作为大学生我们该树立怎样的安全意识呢?

1、遵纪守法和文明修身的意识。大学生要树立安全意识,安全观念,首先是加强自身修养

和提高法律意识,要学法,懂法,用法;其次是强化文明修身的意识,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避免因自身的素质问题陷入冲突之中,使自身受到不安全因素的威胁。

2、对安全形势认知的意识。安全隐患早知道,就是要对社会安全形势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虽然当前社会安全形势基本稳定,校园安全状况要好于社会整体水平,但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转型,大学生所处的安全环境也在发生变化,面临的安全形势应引起重视,学生自身更应树立对安全形势有正确认知的意识。

3、自我防范意识。当前社会治安形势总体稳定,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这

就要求大学生树立自我防范意识,对安全隐患要早有心理准备,做好自我保护,尽量避免不安全因素对自身的伤害。

4、面对突发事件应变的意识。不安全事故的.发生有些是没有预兆的,这就要求大学生要有

面对突发事件应变的意识,这方面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大学生面对突发事件的时候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判断,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帮助自己和别人脱离危险,而不是因害怕,应变能力不够丧失了逃生和减少损失的机会。

大学生接受安全教育的必然性是如何呢?

从大学生的成长过程来看,我们从小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安全知识教育,缺少必要的安全知识,对社会安全问题认识不透彻;从大学生自身能力来看,我们缺乏解决各种复杂问题和矛盾的能力,社会阅历浅,承受能力差,自我保护意识差,如果我们不接受这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就很可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遇到重重的苦难,从而最终导致遭受挫折,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留下遗憾

从大学生自身来看,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少数高校大学生私欲过度膨胀,甚至道德沦丧,不惜以身试法,这些不仅使自己处于不安因素的笼罩中,随时会陷入欲望的陷阱无法自拔,而且会使他人的安全受到威胁,这增加了社会不安因素爆发的几率。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里不乏精英和骄子,但是近年来大学生犯罪的报道频现于各类媒体,且犯罪案件及人数逐年上升,犯罪类型也逐步走向多样化和智能化。一些被人们视为视为高智商,高素质,高层次的大学生因触犯刑律儿锒铛入狱,不仅是父母,师长蒙羞,还断送了自己的前程。另一方面,大学生缺乏必要的法律和安全知识,对社会规范知之甚少,对不安全因斯的防范意识差,这些都给犯罪分子对大学生实施犯罪以可乘之机。

大学生应该掌握什么样的安全知识呢?

1、国家安全知识和校园稳定知识,包括保持政治敏锐性,提高警惕性,维护国家安全,保守国家秘密,防破坏,渗透,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具体知识

2、日常生活安全知识,主要包括防盗窃,防抢劫,防诈骗,防伤害,放食物中毒,警惕传销诈骗,治安防范等。

3、交通安全知识,主要包括外出骑车,乘坐交通工具安全知识,旅行交通安全知识,安全驾驶等。

4、消防安全知识,主要包括用电,用火安全知识,以及火灾发生时报警,灭火器使用,保护自身安全,自救和逃生知识。

5、公共安全和防范自然灾害安全知识,主要包括公共突发事件应对和预防雷电,地震,泥石流,滑坡,冰雪,洪水,高温天气的知识等

学生教育综述范文1000字 第5篇

根据新时期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为确保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为确保学生在新的学年里认真学习,为确保学生在新学年安全学习,本周我们班结合学校的工作安排,对学生进行了一系列教育,特总结如下:

(一)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学生要尊敬国旗,培养学生升国旗时要立正敬礼的习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学习的感情。

开学第一天,利用升国旗的良好契机,教育学生要热爱祖国,珍惜学习生活,开展“讲传统,讲诚信,讲守则,进行道德实践、创新实践”的“三讲两实践”系列活动。

1.讲传统教育学生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线,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把传统教育纳入德育工作的全过程,努力使学生具有爱国之心,报国之志。

2.讲诚信引导学生了解诚信的内容、诚信的意义,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规则意识和法律意识,树立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提高守信、守规、守法的自觉性,使学生从自己做起,在努力营造诚信氛围中,学会立身之本,做人之道和处事之策。

3.讲守则按照新颁布的《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要求,引导学生在熟知、熟记的基础上,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

(二)做好学生的卫生食品安全教育,加强学生的消防、用电和交通安全教育。

(三)进行小学生文明礼貌规范教育,通过班队会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宣传教育,内容包括(向老师、同学打招呼,如对待新朋友,如何对待上级领导的检查等)。

(四)进行“关爱生命安全出行交通安全从我做起”安全教育活动。教会学生怎样看马路标志,怎样过马路,怎样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怎样在马路边行走等等,最后让学生回到家里向父母亲讲述自己在学校所学到的有关交通安全的知识,把安全教育的活动效应扩散到社会。

(五)进行法制教育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宣传教育,通过召开班会,向学生进行教育,内容包括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内容,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课堂纪律》、《学校文明班行为规范》等制度的学习,要求低年级会记会背《守则》、《规范》和《课堂纪律》,高年级在《守则》和《规范》的基础上,明确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目的让学生一进入学校,就能按学校的要求进行学习和生活,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学生教育综述范文1000字 第6篇

摘要:

关键词:

游戏教学,文献综述,模型建构

1、引言

“好玩是儿童的天性”。但是迫于应试压力,加上家长不愿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儿童的天性被压制,这并不利于儿童的成长。游戏,可以说是儿童成长最主要的的活动。游戏教学法就是利用游戏的活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发展相应能力。

2、国内研究综述

目前国内,游戏在学期阶段用的较多。传统意义上的游戏只是课堂的辅助手段。李海洋认为教师应根据新课标要求,掌握学生的思维特点,在英语教学中,符合游戏教学的原则(目的性,竞争性,公平性原则),将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结合,逐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坚定学生学习英语的决心和信心。教师在日常英语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法,累计和总结游戏教学经验和方法,努力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凌美叶()探索游戏教学理论依据,游戏教学思路,种类。游戏教学时教学方法的一次变革,学生由客体变为主体。荀子提倡的“知行统一”,杜威的实用主义,“从做中学”,都为游戏教学提供理论基础。游戏教学也很好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愉悦性。游戏活动种类具有多样性,可以依据学生不同心理特征设置不同游戏,比如针对好奇心设计猜谜游戏,好胜心设计竞赛游戏等。“在玩中学”也要注意游戏目标的是否明确,是否适合学生,游戏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周颖怡()认为音乐这门特殊的艺术学科,决定了采用游戏教学的必要性。音乐游戏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趣味性游戏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活动性的游戏引导学生参与,竞争性游戏对音乐有更深入的理解。新时代的教师应将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征与游戏特征结合,设置多样性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音乐知识。肖旭()根据体育教学特点,构建以创新为核心的体育游戏教学模型,以教师为主导,师生互动,激励学生学习。“快乐学习,表扬为主”。体育游戏课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技能,体育教学模型的构建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提高参考。

国内有关游戏教学的研究,侧重点各有不同,主要还是分学科论述,未见形成系统。

3、国外研究综述

从古希腊起,西方教育,特别是幼儿教育,就把游戏用于教学实践中。法国教育学家卢梭及其重视游戏对儿童身心发展,他认为儿童最好在游戏中学习。捷克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也认为游戏可以锻炼身体的健康,以及肢体的敏捷。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家杜威,非常重视游戏教学。他强调“从做中学”。皮亚杰把儿童游戏分为三个阶段:0—2岁为练习性游戏;2—7岁为象征性游戏,7—12岁为规则性游戏。国外教学理论特别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提倡的自然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特别是近年兴起的TPR(全身动作教学法)对我国儿童英语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艾里康宁的《游戏心理学》,从游戏是一种社会现象这一方法论立场研究游戏,证明,游戏不是自发的,而是在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它是儿童理解人们活动的任务和动机的一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