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小总结 第1篇

在选择这门课程以前,一直以来,我对于职业生涯规划都有着一个不是很恰当的观念——未来的事情总存在着变数,所以所谓的规划就是一种幻想而已。但是为了在本学期修够学分,可以说我是抱着一种消极的态度上这门课的。

但是在上了江老师您的第一节课以后,我彻底的改正我的这种错误想法。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每个人都要未雨绸缪,树立自己的理想,规划自己的每一步,才可以取得成功。江老师您的第一节课结合一些现实来讲述了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让我在那一节课里就清醒的意识到做好职业规划对于每一个渴求成功的人来说,都是必须的。

首先,要肯定的是所有上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的老师的敬业精神,他们的每一节课都是经过精心的准备,每个老师负责的每一部分都是结合我们学生的实际而设计,真正的让我们有所得。下面就来谈谈我学这门课程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一、端正了我的就业观念。

正如上面所说的,在此之前,我都是对于未来一片茫然,觉得一切与工作相关事情都留在以后找工作的时候再去考虑,“船到桥头自然直”。但是上了这门课以后,我就意识到现在就应该要为以后的工作做好准备,各种软的或是硬的条件都去努力创造和实现。比别人早走一步就越能靠近成功近一点,晚一步就可能被人淘汰。因此从此刻开始就应该积极的去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素质。

第二、学到了很多的面试技巧。

在讲课的过程当中,江老师,讲述了一些的面试方式,这于我们这些没有过多的接触社会的大一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与社会接触的有效途径,而且能够针对以后的找工作来介绍在面试过程当中的一些面试技巧,以及一些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这些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加了我们的见识,提高了我们应对面试的能力。

除此以外,这门课程的形式也是丰富多样,既有老师的讲解,也有同学的个人规划之谈;课件与一些媒体文件相结合,使这门课程丰富多彩。所以这门课程的编排都是经过江老师您的精心制作,想方设法的努力的创造好条件使我们学有所得。这样的编排也确实提高了我们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使我们在轻松当中学到很多东西。

在此,我也有一个建议,就是我们的课程在请一些同学来给我们讲述一些以前经验的时候,成功的经验当然是需要的,但是一些失败的教训也是需要的。因此,老师能不能够在请一些比较成功的同学到来的时候,也可以请一些曾经失败过的同学来给我们讲述他们以前失败教训。此外,江老师您可以在结束课程的时候举办一些模拟的面试实战。以检验我们的实际面试能力,并将此作为期末成绩。我想有压力才会有动力,这样我们更能集中精力去学好这门课程,并学以致用。

以上就是我学这一门课程心得体会,最大体会就是我并没有选错上这门课。我相信在这门课程学到的知识将会令我在以后的求职,甚至是以后的工作中都受益匪浅。

职业小总结 第2篇

第一,加强学习,提高自身师德修养。一名好的教师首先要有高尚的师德修养,我要以优秀教师为楷模,以身边的师德标兵为榜样,加强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师德水平,成为合格的高校教师。

第二,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教师的本职工作就是教书育人。我在制定工作计划的同时,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向专家型教师看齐。因此,我会抓住一切机会多读书,并且要做好笔记,写好批注,争取每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就完成一篇读后感。将读书放在第一位,是因为这些书籍将填补我在理论方面的缺陷,必将对我一生的教育事业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四,努力提高科研能力。积极参加校级、省级甚至国家级的教研活动。同时,每年至少完成两篇高质量的论文。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和教师工作,我充满信心,我将带着百倍的激情投入以后的工作,让自己的规划在最短的时间得到最好的回报。

职业小总结 第3篇

进入中专以来,我对自己也有了一些看法。在学习上、思想上多多少少都有了一些想法,也有了一些觉悟。中考成绩考得还可以,但是我听取了家里的意见,读了师范,五年之后就可以出来教书,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虽然说是一个中专,但是能够成为一名教师是一件莫大荣幸的事情。我也下定了决心,在一条路上一直奋斗下去,不管以后遇到怎样的难关或者怎样的一些挑战、或者失败,我都不会放弃的,我会在这份事业上一直坚持下去,坚持自己的初心,也坚定住自己未来的方向。

对待接下来这几年的学习,我也已经做好了准备,对于这一份事业来说,我也做好了一些规划。首先这五年的学习我一定会好好学,我选择的科目是语文,我就会朝着这个方向一直发展,一直往前。其次就是要多锻炼一下自己的能力,我的胆子还不是很大,如果不能够好好锻炼一下,我可能无法胜任这一份工作,也没有办法去解决当前的问题。所以这是我往后需要加强的一个部分,我也会为之更加努力的。

以后教书或者是要去乡下教书几年,面对这样的一种情况,我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虽然说我一直都是在城市生活,很少回到乡下,所以我对乡下的情况也不是很了解,对农村中学更是没有太多了解的。但是我相信自己是可以适应乡下生活的,我也相信自己可以在这一条路上创造出一些新的成绩来,不辜负这一份事业、不辜负众多人对我的期望和信任。

其实未来是很简单的,只要有一份决心,不管未来会遇到什么,我相信都是有办法可以解决的事情,所以我也不再害怕什么,更不会胆怯的不敢前进。我会在这几年中好好把握住自己的这一个机会,一直努力的拼下去,闯下去。绝不会做一个懦弱的逃兵,也不会浪费这段大好春光。还请各位老师和同学对我保持期待,我一定不负众望,维持好自己的学业和事业。

身上有多少的期待,我就有多大的动力,从此之后,我会保持清醒,在这条不断往前的道路上一直往前冲,做一个更加顽强、坚定的人,不管未来怎样,我都不会放弃原有的倔强,我会一直保持那一份热情,勇敢的闯下去的!请大家对我保持希望和期待吧!

职业小总结 第4篇

刚进入大学,我很多同学对自己的学校和所学习的专业是不太满意,都在报怨。现在知道,你现在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下一步要走向哪里而充满希望!我们要选择好方向,为自己的未来设计一个充满渴望的蓝图,给自己的生活勾勒出一幅充满活力的谱稿。成功需要合理的规划,合理的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老师开始给我讲xxx格做总统梦的职业生涯规划,一步一步的向它逼近,从中我明白很多。

首先,了解自己,我是怎么样的一个人,我的兴趣爱好更适合什么工作,老师进行了很多科学的测试。我该如何面对,我究竟要怎样面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学习,我的内心深处受到了强烈震撼,无论是从思想、知识还是工作方面均受益匪浅。对职业的理解与对职业的目标,我都从一种模糊状态达到一种茅塞顿开的状态。在此,我想说的是,如果想把职业当成是事业去发展,责任使命是动力源泉,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是不可能有事业心的,没有事业心就没有事业的发展!机遇属于时刻准备着的人。xxx格为此锻炼自己的身体,让自己有能力,打好基矗职业生涯规划,指的是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承担职务的相继历程的预期和计划,这个计划包括一个人的学习与成长目标,及对一项职业和组织的生产性贡献和成就期望。

其次,了解世界工作。现在社会是怎么样的?现在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刚刚入校时我是多么的幼稚与可爱,还沉浸在高中的美好岁月中,我深刻的认识到,在这样一个较高的职业发展乃至人生发展平台上,我们把握当前毕就业形势与趋势,深入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主动参与职业发展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充分认识大学学业、生活与未来职业发展的关系,树立科学的事业观,以谋求在职业和就业中,找到自己事业的支撑点,为自己的精彩生涯铸就坚实基矗我们的职业生涯规划简单的说也就是对一生的工作、生活的一个规划,这其实是一个设想。因为我们在设想我们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所以,我们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所提到的,基本是我们今后要去做的。正是如此,所以职业生涯规划充满了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挑战。职业生涯规划是为我们今后工作、生活等的准备的,那我们应该要感觉到压力。我们在规划我们的职业生涯时,要考虑到职业竞争、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在认真考虑到这些方面后,我们会感到,在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的时候,也会有压力,就不敢随意的给自己定目标。因为有挑战和压力的存在,所以,我们的职业生涯规划就必须要切合实际。在规划时,要去了解社会、了解自己,把现实的同自己的情况相结合起来。除了这些,还因为职业生涯规划毕竟是对未来的设想,而未来有很多不确定性,所以我们的职业生涯规划也需要确立适当的变通性。虽然是规划,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这样我们才能说切合实际。

学习了这门课我想我至少学到了以下的几点:

1、定立目标,借助目标不断的修正完善自己。

没有目标的人,不可能找到人生的方向,有的人适合做学者。有的人适合做工程师,有的人适合做老师,这些都是根据个人的兴趣来选择的,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适合自己的。同样我们制定目标的时候同样要根据实际情况,即时调整,让自己保持最旺盛的激情,去实现目标。

2、人生的路程是曲折螺旋线的,一定有风回路转的时候。

我们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总会有失败的时候,但是只要没有失去希望,就要勇敢的向着目标一步步迈进,始终坚信总有峰回路转的时候,今天我们很迷茫,明天我们会很坚强。用坚强的心去学习目标所需要的各种技能素质,“永不言弃”

3包容:从容维护尊严。

面对未知的未来,面对社会,我们想必会碰到一些委屈的,难过的,感到不可理喻的,愤懑的,等等的。在这其中我们可能会被挤兑看到那些所谓社会的另一面,或者现在我们不能说出个一二的单我相信以后会懂的东西。

职业小总结 第5篇

关键词: 自我概念 高中生 职业成熟度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缺少前进的方向和努力的目标,人生规划在考上大学以后就结束了,引发了另一个问题: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职业需求不匹配,大学生个人的性格特征、能力水平与职业需求不匹配。为了就业,很多大学生不得不放弃四年的学习成果,重新投入到一个全新的行业,或者忽略个人的爱好和能力,这都造成极大的人力资本浪费。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在高中阶段,没有对他们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具体而言,在高中阶段他们不能适时地觉察自己的人格特征和能力倾向,不能发现和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从而导致在大学选择专业时没有认真地思考、比较而选错专业。因此,为了避免以上现象的发生,在高中必须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干预,提高其职业成熟度。研究者也逐渐开始关注和研究高中生职业成熟度的影响因素,其中自我概念就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

自我概念是个人对自己所有方面的主观知觉,是影响个体行为的重要因素。当个体随着自我概念中的某些元素与职业方面的认同相联系而开始接受时,职业的选择过程就开始了[1]。Super 指出自我概念对生涯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他于1990年综合所有可能影响个人生涯发展的因素,建立以自我概念为中心的生命发展拱门模型理论。同时认为发展的过程旨在发展与实践自我概念,在这调和的过程中,自我概念来自性向、观察和角色扮演的机会,以及长辈和同学对角色的评估等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2]。因此青少年及成人的生涯发展就是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中,不断调整自我概念,实现职业自我概念的历程。当青少年在面临生涯抉择时只有对自我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不断努力实践自我与稳定自我现状,才能做出适合自己的决定并完整地完成生涯发展计划。当生涯决定受到阻碍时,往往是因为存在有问题的自我概念,如低度自我肯定、或不明确、冲突、非现实、过于简化的自我概念等。

由此可见,自我概念对生涯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西方很多学者从理论上提出了自我概念在生涯发展中的重要性,同时西方和我国台湾一些学者也研究证实了自我概念对生涯发展的影响,得出了许多有益的研究成果,但关于自我概念对高中生职业成熟度影响的研究还没有。因此,有必要在我国文化背景下开展自我概念对高中生职业成熟度的影响研究。

二、研究过程

(一)研究对象

选取陕西省部分城市的普通高中生,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按城市、学校、年级抽取了宝鸡、渭南、咸阳、西安、汉中、延安等各城市的一所重点和一所非重点高中,重点高中6所,非重点高中6所。调查发放问卷1200份,有效回收问卷1060份。其中男生520名;女生540名;高一学生391名,高二学生383名,高三学生286名。

(二)研究工具

1.中学生职业成熟度问卷

采用西南师范大学xxx所编制的《中学生职业成熟度问卷》,该问卷由30道题目组成,采用五级评分制。经检验,问卷的同质信度为 ,重测信度为 ,可见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该问卷有两个维度:职业决策知识和职业决策态度。其中职业决策知识包括两个方面:职业自我知识,指个体对自己的职业能力、气质、性格、兴趣、价值观等的了解程度;职业世界知识,指个体对职业的意义、职业的发展前景、从业要求、实现途径、工作职责、社会地位等的了解程度。职业决策态度包括五个方面:主动性,即个体积极参与职业决策过程的程度;独立性,即不盲目依赖他人而独立做出职业决策的程度;稳定性,即不同时期个体将来想从事职业领域的一致性程度;功利性,是指个体根据自身特点还是根据待遇收入等功利性因素来选择职业的程度;自信心,即对自己职业决策知识与能力的信心程度。

2.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

该量表共有 70 个自我描述的句子,采用五级评分制。包含五维度和综合状况两个因子,即生理自我、道德自我、心理自我、家庭自我、社会自我、自我总分与自我批评。前六个因子得分越高自我概念越积极,而自我批评得分越高,自我概念则越消极。

(三)实测过程

采用统一书面指导语,集体施测,问卷当场收回。为了提高问卷的有效率和获得真实的数据,在问卷发放过程中送给接受该问卷调查者所喜欢的礼物,使用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自我概念与高中生职业成熟度的相关研究

将高中生在职业成熟度量表上的总分及各分量表上的得分与其在自我概念量表上的总分及各分量表的得分作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从表1可见,高中生职业成熟度的总体水平与其在自我概念总量表及各分量表上的得分呈正相关,与自我批评呈显著的负相关,并均达到极为显著性水平。除功利性、独立性维度外,职业成熟度的其他维度与自我概念总体水平及各具体维度的相关呈显著的正相关,与自我批评呈显著的负相关。而高中生职业成熟度的功利性、独立性维度与家庭自我相关不显著。上述说明高中生自我概念总体水平与其职业成熟度总体水平及其在各具体维度上的发展水平存在高度相关,高中生自我概念各具体维度的发展水平与其职业成熟度各具体维度上的发展水平也呈现极为显著的相关。

(二)自我概念对高中生职业成熟度的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考察自我概念对高中生职业成熟度总体水平及各因素的影响,我们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首先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确定自我概念总体水平对高中生职业成熟度总体水平及各具体维度的影响程度。然后,采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考察在自我概念五个维度中对高中生职业成熟度总体水平及其各具体维度真正起影响作用的是哪几项,并进一步确定它们的影响力度。

1.自我概念总体水平对高中生职业成熟度总体水平及各具体维度影响程度的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为确定自我概念总体水平对高中生职业成熟度总体水平及各具体维度的影响程度,以自我概念总分为自变量,以职业成熟度总分及各具体维度的得分为因变量,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从表2可知,自我概念总体水平对高中生职业成熟度总体水平及各维度具有预测力,其中自我概念总体水平与职业成熟度总体水平的相关系数为,前者可解释后者变异量为。自我概念总体水平对职业态度和职业知识的解释量分别为和。自我概念总体水平对职业成熟度中的自信心、职业自我知识、职业世界知识、主动性、稳定性等维度的影响预测力相对较高,自我概念总体水平对他们的解释变异量分别为18%、、12%、10%、。这说明自我概念总体水平对高中生职业成熟度某些维度具有一定的影响和预测力。

2.自我概念各具体维度对高中生职业成熟度的多元回归分析

以自我概念各维度为自变量,分别以高中生职业成熟度各个维度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结果发现:一是无论是职业成熟度总体水平还是职业成熟度的各具体维度,都至少可以由自我概念的1个指标来预测。二是自我概念中的心理自我、社会自我、道德自我成为高中生职业成熟度总体状况和各具体维度上发展状况的预测源。三是在所有考察的指标中,除功利性维度外,心理自我进入了所有的回归方程,且在各个方程中对因变量的解释力均较强;除功利性、独立性、稳定性维度外,社会自我进入了所有的回归方程,且在各个方程中对因变量的解释力均较强。而生理自我和家庭自我各进入了一个方程,但它们在各个方程中的解释力均较弱。这些结果说明对高中生职业成熟度影响起作用的主要是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且心理自我对大学生生涯发展的影响最大,社会自我次之。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四、讨论

自我概念与高中生职业成熟度的相关研究发现,自我概念总体水平与高中生职业成熟度总体水平及其在各具体维度上的发展水平都存在高度的正相关。这说明高中生自我概念总体水平越高,职业成熟度总体水平及其各具体维度的发展水平都越成熟。以自我概念总体水平为自变量,以高中生职业成熟度总体水平及各具体维度的得分为因变量作一元回归分析发现,自我概念总体水平可解释解释职业态度和职业知识两方面的变异量分别为和,可解释职业成熟度某些维度的变异量分别为:自信心18%,职业自我知识,职业世界知识12%,主动性103%,稳定性,功利性,独立性。这说明自我概念总体水平对高中生职业成熟度的各个具体维度都有一定的影响和预测力。由研究结果可知,自我概念对高中生职业成熟度的具体维度中,以自信心的预测力最高。这可能是因为自我概念为个体对自己的看法,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及自己与他人的人际关系等,而自信心的高低就来源于个体对自己的看法,对自我的看法越积极,自信心就越高。而自我概念对独立性和功利性的预测力最低,这是因为自我概念为个体对自己的看法,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及自己与他人的人际关系等。而独立性主要指不盲目依赖他人而独立做出职业决策的程度;功利性是指个体根据自身特点和待遇收入等功利性因素来选择职业的程度。因此自我概念分别和独立性、功利性的意义差别较大。

自我概念各具体维度对高中生职业成熟度的影响及其程度如何,对我们正确认识自我概念在高中生职业成熟度中的作用,以及有效开展生涯教育和指导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自我概念的不同维度对高中生生涯发展的不同方面的影响不同,影响力也存在很大差异。研究结果发现,心理自我对高中生职业成熟度的影响最大,社会自我仅次之。这与高中生自我概念发展特点刚好吻合。这再次表明,自我概念与高中生职业成熟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启示我们在职业生涯教育或职业指导中,要加强职业中学生积极自我概念的培养,尤其是心理自我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占颖玉. 自我概念对大学生生涯发展影响的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9,12(1):79-81.

[2]沈之菲.生涯心理辅导[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24.

[3]xxx.在学青少年生涯发展之相关因素研究[D].硕士论文,国立成功大学教育研究所,2002.

[4]钟升东.职高生生涯发展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职教通讯,2005,(5):16-19.

职业小总结 第6篇

我们上学期的这门课程的全称是“大学生就业指导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简称为职业生涯规划课。按照这个学期课程的安排本来应该有九次课的,但实际由于各种原因,课时并没有上这么多,总是由于周末的各种活动被冲掉,导致上课时候一直都在赶进度。

在刚开始上这门课的时候,大家都很疑惑。为什么我们这些刚刚踏入大学大门的新生要上这门课。当然,教务处提供的课程表上仅有的“就业指导”四个大字更让我们不知所以然。毕竟觉得自己离就业还是比较遥远的事情,应该在高年级再开这门课。所以,并不是特别热心于课程,说实话,在正式开始这门课之前,连一遍书都没有读过,所以更是云里雾里。在咨询了学长并上完了第一次(我们在课时安排的第三周才上第一次课)课之后才知道,我们所学的这部分其实是职业生涯规划,是就业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在大一开设,除为以后的真正的就业指导做准备外,更多的是让我们学会规划自己大学四年的生活,不让时间被浪费掉。有效充分的利用大学时间来有针对性的对就业而学好自己的专业。

下面是我对这门课老师的评价和对这门课的相关建议之总结。

我们院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师是xxx老师。我认为她是一位认真负责而且十分具有活力与热情的老师,是我比较喜欢的类型。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老师能够很好的去感染学生。但是遗憾的是,由于我们院这门课的上课时间为没周六的下午,总是被各种活动冲掉,所以实际上课的课时并不是很多,导致课程安排较紧。但是我们的老师依然很负责,让我们感动的是,她牺牲自己中午休息的时间来为我们补课,而老师一直饿着肚子,认真的解答我们的问题,并把上课的课件发给了我们。

我对这门课的建议,主要还是在时间安排上。由于我们大三时会继续开设这门课的下半部分,因此希望课时可以尽量安排的多一些,并且要在学期开始时开课,不要在学期的后半部分才开课,这样我们才有希望上到完整的课程。而这样设置也给我们留出了足够的时间来准备作业,因为每次留作业时都觉得时间太紧,导致完成的情况自己不是特别满意。希望这门课程留下的许多机制能继续下去,不要浪费掉。提前安排课程主要是考虑到学期后半部分会有些活动导致多次无法上课,即使上半部分没有上完也有足够的时间来继续,也可以改为更大的时间间隔,比如单双周等。总之觉得这门课很有用,就这样仓促的过去实在是一种浪费。

总之,这是一门相当有益的课程。就写到这儿了。

职业小总结 第7篇

论文摘要:本文在我国文化背景下,基于就业难的社会问题,采用量化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当代大学生主动性人格和职业决策困难的内涵,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分析大学生主动性人格对解决他们职业决策困难的有效性和实践意义。

1.引言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究其原因,除了客观的社会环境,大学生自身存在的职业定位不清、职业决策不当、对职场及职业了解不足、不具备岗位要求的某些基本素质能力等问题更是其就业难的关键原因。

职业决策是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必要环节。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相当多的大学生在做出职业决策时出现困难,影响了顺利就业。同时,面对当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就业环境,无论是对应聘单位、应聘方式、甚至是应聘结果,大学生都有很大的自由选择权,还可以采取一系列主动行为来增强自身的就业能力。就业难的现状要求大学生更具主动性,从而积极创造自己的就业机会。

主动性人格(pr0active pers0nality)是目前已发现的最具预测力的人格特质。$ateman和crant (1993)认为〔z7:主动性人格作为一种倾向性的特质结构,存在个体差异,这种差异会影响个体采取行动改变环境的过程。主动性个体主动改变环境,较少受环境约束;他们能识别有利机会,并采取一系列主动行为,直到能带来有意义的改变。相对而言,不主动的个体表现了相反特征:他们被动地对环境做出反应,消极适应环境,甚至为环境所塑造;他们无法识别机会,更不用说抓住机会来做出改变。

职业决策困难(career decisi0n-making difficulties)是职业心理学领域最重要的概念之一。xxx(2006)提出了我国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四因素结构:职业信息探索是指个体主动获取信息,多种渠道获取信息;职业自我探索是指个体主动探索自我,多种渠道探索自我;职业规划探索是指个体主动寻求职业决策、职业规划的信息;职业目标确定是指个体对未来职业发展目标的确定程度。本研究中的“职业决策困难”涉及在整个决策过程中所遇到的所有困难。

大学生主动性人格对解决他们的职业决策困难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我国对于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对于主动性人格及其与职业决策困难关系的研究更是非常困乏。鉴于此,在我国文化背景下,基于就业难的社会间题,针对大学生的主动性人格和所有大学生都不可避免出现的职业决策困难,研究二者的内涵及其之间的关系,十分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是一个有价值的研究方向。

2.研究设计

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问卷法与访谈法相结合,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采用bateman, crant( 1993)编制的“主动性人格问卷(pps)”和xxx(2006)编制的“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问卷,_2个量表作为研究工具。为保证样本更具代表性,根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男、女生比例,随机抽取大一至研二的学生,学科覆盖管理、工科、理科和文科。第二阶段采用访谈法对问卷法的研究结果予以支持和补充。访谈提纲根据第一阶段问卷法量化分析的结果设计,选取北航大一至研二的30名学生,其中每个年级5名学生,包含3名男生和2名女生。

对回收的有效数据用spss17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访谈信息进行整理和总结;结合量化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

量化研究工具

“主动性人格量表”是单一维度,包含17个项目,采用likert7级量表计分,从1到7分别表示“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得分较高,则代表具有典型的主动性人格。在本研究中,此量表的。系数为。

“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问卷”由职业信息探索、职业自我探索、职业规划探索和职业目标确定4个维度构成,包含16个项目,采用likert5级量表计分,从1到5分别表示“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得分越高,说明职业决策困难水平越高。在本研究中,总量表的。系数为 , 4个分量表的。系数分别为 , ,和。

3.研究结果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03份,有效回收率。其中,男、女生人数比例约为7:3,管理、文科、理科和工科人数比例约为z:i:2:2,本科、硕士人数比例为,农村、小城镇和大中城市生源人数比例约为5:5:4。由于篇幅限制,本文将不罗列数据处理过程。

主动性人格

被试总体主动性人格的均值为,标准差为;男生均值为,标准差为;女生均值为,标准差为。男、女生在主动性人格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平均水平上,男生具有更高的主动性人格。不同学科类别大学生的主动性人格存在显著差异(p= )0用sidak法进行两两比较的结果显示,管理学科学生显著高于文科生、理科生和工科生(p1= ,p 2= ,p 3= ),文科生、理科生和工科生无显著差异。本科生的主动性人格显著低于硕士生(p= )。来自不同家庭大学生的主动性人格存在显著差异(p= )。用sidak法进行两两比较的结果显示,农村生源显著低于大中城市生源(p = ),小城镇生源与大中城市生源无显著差异。

职业决策困难

女生的职业决策困难总分和各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伽1= ,户= )。不同学科类别大学生的职业决策困难总分和各维度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1= ,p2 = = ,p4 = ,p5 = )。用sidak法进行两两比较的结果显示,在总分上,文科生显著高于理、工科生(p 1= ,p2= ) ;在职业信息探索维度上,文科生显著高于理、工科生(p 1= );在职业自我探索维度上,工科生显著低于管理、文科生(p l =);在职业规划探索维度上,文科生显著高于工科生(p= ) ;在职业目标确定维度上,管理学科学生显著高于理科生(p= ),文科生显著高于理、工科生如1= ,p2= )。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职业决策困难总分和各维度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 1-5= )。用sidak法进行两两比较的结果显示,在总分上,大一显著低于大三、大四和研二如1= ,p2 , 3= ),大二显著低于大三、大四、研一和研二如1 = );在职业信息探索维度上,大一显著低于大三、大四和研二伽1=, p 2= , p 3 = ) ,大二显著低于大三、大四、研一和研二(p1,2,4= );在职业自我探索维度上,大一显著低于大三、大四和研二(p 1= ,p2= 3 = ),大二显著低于大三、大四和研二(p1,2,3=);在职业规划探索维度上,大一显著低于大三、大四和研二.1, 2=) ,大二显著低于大三、大四和研二(p1,2 , 3= ) ;在职业目标确定维度上,大一显著低于大三、大四和研二如1, 2= ),大二显著低于大三、大四和研二(p1,2, 3=0:000 )。在总分、职业信 息探索和职业自我探索维度上,本科生显著低于 硕士生((p1=);在职业规 划探索和职业目标确定维度上,本科生和硕士生 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总分、职业信息探索、职业自 我探索和职业目标确定维度上,来自不同家庭的大学生存在显著差异如1, 2= ,p3= ,p4= )。用sidak法进行两两比较的结果显示,在 总分、职业信息探索和职业自我探索维度上,农村生源显著高于小城镇生源(p 1= ) ;在职业目标确定维度上,农村生源显著高于小城镇和大中城市生源(p1= ,p 2 = ) 。

主动性人格和职业决策困难

不同程度主动性人格的大学生在总分和各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 1-5= )。用sidak法进行两两比较的结果显示,学生的主动性人格,在总分上,高者显著高于中等和低者(p 1, 2= ),中等者显著高于低者(p= );在职业信息探索维度上,高者显著高于中等和低者(p1= ),中等者显著高于低者(p= );在职业自我探索维度上,高者显著高于中等和低者(p1,2= );在职业规划探索维度上,高者显著高于中等和低者(p 1= ,p2= );在职业目标确定维度上,高者显著高于中等和低者(p 1= ,p2=)。

大学生主动性人格和职业决策困难总分、四维度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和。因此,以大学生主动性人格为自变量,职业决策困难总分、四维度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主动性人格对职业决策困难总分、四维度的预测效率较高(r 1=, r2= , r3=, r4=, rs =,p2 = ,p3= ,p5= ),回归方程有效(p1 = = = );以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四维度为自变量,主动性人格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职业决策困难四维度对主动性人格的预测效率较高(r1=, r2=, r3 =,r4 =,β1=,β2 =, (β3 = ,p4= ),回归方程有效(p= ) 。

4.讨论

根据量化分析和访谈的结果,分别对大学生 主动性人格、职业决策困难和二者之间的关系展 开探讨。

主动性人格

随着社会进步,社会分工的性别界限日益模糊。女性、尤其是知识女性的独立意识和主动意识 日益增强,不甘落后于男性。高校教育对于男、女生具有同等期待,不会歧视女生,也不会对她们降低标准。因此,男、女生在主动性人格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管理学科学生的主动性人格显著高于其它学科的学生。一方面是由管理学科的专业性质、毕业后的工作性质等因素决定的;另一方面,管理学科学生的就业去向更广、更灵活,这促使他们更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和更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以便寻找一份更理想的工作。xxx、理和工科生,可能就算采取更多的主动行为也无法改变自己的就业去向。

硕士生的就业需求比本科生更强烈,因为不少本科生毕业后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硕士生的经历普遍比本科生更多,具有更细致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更强的目的性,可能惰性相对弱并更能发现采取主动行为给自身发展带来的好处。所以本科生的主动性人格显著低于硕士生。

农村生源的学生普遍毕业后不愿意回农村工作,努力改变命运的信念很强,所以主动性人格较强。此外,农村、小城镇和大中城市生源的学生,在家庭条件、成长环境上依次更优越。优越可能使人享受安逸、养成惰性,从而降低主动性人格。

职业决策困难

男、女生生理条件有差异且社会角色不同,使社会和家庭对女生的期望相对低,使女生在求职过程中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性别歧视,因而使女生在面临职业决策时很可能降低自我效能、影响对胜任某一岗位的信心。值得庆幸的是,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知识女性走向职场并获得成功。虽然女生存在更大的职业决策困难,但是并没有使她们甘于落后,反而使她们更加努力。

理、工科专业性很强,专业和岗位对应性明显,一般都是技术岗,所以其学生在做职业决策时方向较明确。管理学科专业性较强,其中一些专业兼具文、理科性质,就业去向较广和灵活,虽然这是一个优势,但也是一个劣势。文科的专业性最弱,职业决策的目标最不明确。所以,职业决策困难是存在学科差异的。

大一学生刚进人学校,主要任务是完成高中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转换以适应大学生活,对所学专业和未来职业都不甚了解、且也不急于了解。大二学生已经逐渐熟悉大学生活,专业学习也逐渐步人正规,开始有了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但缺乏科学和系统的辅导。大三学生会主动考虑职业选择问题,开始考虑求职或者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的两难选择,其职业决策意识显著增强。大四学生面临毕业,职业决策意识更强,从而职业决策困难也更大。研一学生步人新的学习阶段,职业决策意识比大三、大四学生有所降低。研二学生再次面临毕业,普遍选择求职,少数选择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且一般而言,研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最充分,职业决策意识最强,从而职业决策困难也最大。在访谈中发现,不少大学生对职业决策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职业决策是临近毕业时的事情”,并不把职业决策看成是持续终生的人生规划。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辅导的重要性。

学历是求职的拍门砖之一。争取更理想的职业是学生本科毕业后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硕士生比本科生具有更强的职业决策意识,从而导致更大的职业决策困难。此外,虽然硕士生的就业面可能比本科生更广,但他们的就业需求却更迫切。

相对于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被家庭包办的更多,成长环境更优越和安逸。农村中独生子女较少,所以农村生源的学生从小就有更多的决策机会。考上大学,农村生源的学生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在职业决策的过程中,他们同样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主动性人格和职业决策困难

大学生主动性人格和职业决策困难是密切联系的。一般而言,具有较高主动性人格的学生,其职业决策意识出现得较早、程度上也较强,从而职业决策困难更明显;具有较高职业决策困难的学生,为了解决困难,会发挥出较高的主动性人格。在访谈中,大多数学生认为,更“主动”意味着比别人更早、更好、更有准备的完成一件事情。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主动”采取行动才能比他人抢先发现机遇、才能捕捉机遇,从而能缓解或者解决职业决策困难。

职业小总结 第8篇

【论文摘要】目的:修订适用于中国大学生的职业决策困难问卷(CDDQ)。方法:抽取1182名大学生为研究样本。结果:①分问卷及总问卷的系数为0.477—0.872;②问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区分效度和效标效度。结论:该问卷的测量指标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但是还需要进一步结合我国的实际进行验证。

在国外,职业决策的研究一直是职业心理学的重要内容。Parsons在1909年就提倡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问题,提出了职业决策的第一个正式模型。这个模型逐渐成为有关职业决策和生涯不确定的理论、评价、研究和干预的框架。但是关于职业决策困难的研究却起步较晚。Campbell`]认为以前关于职业决策困难的研究主要是指职业未决(career in decision),而且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从理论上对职业未决问题进行分类。而对职业决策困难研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Gati等人的研究。Gati等人从理论上探讨了有关职业决策困难的分类,并提出了职业决策困难模型:(1)缺乏准备一职业决策过程开始之前的困难:①缺乏动机;②犹豫不决;③错误信念。(2)缺乏信息:④缺乏决策过程信息;⑤缺乏自我信息;⑥缺乏职业信息;⑦缺乏获得信息的方式;(3)不一致信息:⑧不可靠信息;⑨内部冲突(现实需要和个人偏好的不一致);⑩外部冲突(自己的决策和重要他人的不一致)。 Osipow与Gati合作编制了职业决策困难问卷((CDDQ),用聚类分析方法所得到的结果表明该问卷基本支持理论假设。

虽然国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可以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但大量文献表明社会文化因素对个体的职业行为和结果有很大影响。Wei-Cheng等人的研究表明亚裔美籍大学生比美国白人大学生在职业决策困难的所有方面报告了更多的职业决策困难。Mau认为在职业决策时更多强调家庭愿望而不是个体愿望的个体比其他的个体报告更多的困难。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修订符合我国大学生特点的职业决策困难问卷。

1研究方法与材料

材料修订,确定问卷

到目前为止CDDQ共有四个版本,而且不同版本的信、效度都较为理想}s-}o)。本研究采用Gati本人直接提供的问卷,共包括34个题项(其中题项7和12是效度题)。为了解大学生对问卷项目的反应,选取了100名大学生进行预测,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在“缺乏信息”维度中的“缺乏自我知识”和“缺乏职业知识”两个因子的项目难以聚合在一起。对参与调查的部分大学生进行了访谈,发现可能是由于中英文表达方式上的差异,因此把原问卷中的18题“我觉得做出职业决策很难,因为我对自己的能力了解的还不够(如我的计数能力,言语技能),而且(或者)我对自己的个性特征了解的还不够(如坚持性,主动性,耐性)”,分为两个题项“职业决策很难,因为我对自己的能力了解的还不够(如我的计数能力,言语能力)”和“职业决策很难,因为我对自己的性格了解的还不够(如坚持性,主动性,耐性)”;对原问卷中21题也同样处理,因此第二次预测共包括36个题项。对100名大学生进行了第二次预测,探索性因素分析基本和理论假设吻合,但访谈中大部分被试认为问卷的表述过于繁琐,这是因为研究者为了遵循与Gati尽量忠实于原文的约定,因此通过与Gati商定,对问卷做了文字上的缩减,最后形成包括36个题项的正式问卷。

为了将大学生区分为职业已定和职业未定,本研究采用了Hsiu-Lan Shelley Tien的职业认同问卷。

正式测试采用整群抽样法,从全国抽取8所大学的1500名大学生,剔除明显完全随机回答的问卷之后有效问卷1182份,占总问卷数的,被试的年级分布一至四年级分别为 , , ,;男生539人,占,女生606人,占 %。文科552人,占,理科630人,。被试的年龄18岁到26岁,平均22岁。

2结果

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

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问卷的信度检验

CDDQ11个因子和总问卷的Cronbach。系数在之间,分问卷和总问卷的同质性信度系数均在以上。

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问卷的效度检验

效标效度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问卷的最后部分要求被试整体评价职业决策的困难程度有多大,被试反应为9点,1代表一点困难都没有,9代表困难很大。通过计算被试的主观估计和问卷总分的相关来评估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问卷的效度,二者的相关系数为 ( N=847 , P

辨别效度①接受过职业指导与否在职业决策困难问卷上的差异;②不同职业决策状态在职业决策困难问卷上的差异。见表3

项目分析

项目分析采用“临界比率”,将问卷总分按照升序排序,得分前27%者为低分组,得分后27%者为高分组,分析结果表明高、低分组在每个项目上的平均数差异t检验均达到非常显著水平,表明每个项目都具有良好的鉴别力。

3讨论

问卷的结构分析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缺乏准备分问卷、缺乏信息分问卷和不一致信息分问卷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缺乏准备分问卷适宜保留4个因子、缺乏信息分问卷适宜保留4个因子和不一致的信息分问卷适宜保留3个因子。在一阶因素分析中,发现各因素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这意味着上述因素结构群可能蕴含着更高阶、更简单、解释力更大的因子,同时根据理论构想,有必要进行二阶因素分析。二阶因素分析结果验证了Osipow和Gati(1996)提出了职业决策困难的模型,不同之处在于缺乏准备分问卷包括四个因子而不是三个因子,缺乏动机和犹豫不决这两个因子没有改变,但是错误信念这一因子没有像预期那样聚合在一起,而是聚合成两个因子,根据这两个因子包含项目的涵义把这两个因子分别命名为“错误职业信念”和“错误决策信念”,这种结构的不一致可能说明职业决策困难问卷并没有全面反映大学生的职业决策困难,但是具体原因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职业小总结 第9篇

【论文关键词】羞怯 职业探索职业决策自我效能

1问题提出

近年来,人格与职业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引人注目。羞怯是人际情境下的不舒适和/或抑制.这种不舒适和/或抑制会阻碍一个人对人际目标和职业目标的追求(lynnehenderson&zimbardo,2001)。因为羞怯可以通过外在行为的长期观察加以鉴定,有其生理基础fhenderson&zimbardo,1998;schmidt,fox,rubin,hu&hamer,2002,与其它特质相互独立(paulhus&trapnell,1998),并可以用连续的尺度加以度量fchavira,stein&malcarne,2002).因而有学者认为羞怯可以作为一种人格特质加以研究(xxx,2006)。

羞怯不仅能单独反映在认知、情绪、行为和生理方面.更多时候是各个方面的综合表现(hendersonl,1994)。xxx(2007)修订了henderson(大学生羞怯量表》,发现中国大学生的羞怯包含四个方面:寻求赞成、自责、对拒绝的恐惧和表达的自我限制。羞怯是一种逃避反应,阻碍个体潜能的开发。个体的羞怯程度越高,对于生活和职业发展的影响就越严重。

基于羞怯与职业发展的诸多联系,一些研究者曾对二者关系进行了探索susand.phillips和monroea.bruch(1988)。。发现,羞怯与人际表达、职业信息获取频率、职业信念、面试自信呈负相关。羞怯程度不同的个体在职业兴趣取向、找寻职业信息的行为次数、确定职业的程序方面有显著差异,羞怯个体在职业策略的运用上与普通个体也明显不同(xxx,1990)。但是,以往的研究缺少对于羞怯与职业探索、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之间关系的关注。super的职业发展阶段理论非常强调职业探索在职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认为在职业决策之前必须有探索。对于尚处于求学阶段的大学生来说,职业探索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能代表其职业心理发展状况。因此,本研究将从职业探索、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两方面考察羞怯与职业心理发展的关系。进一步促进人格理论与职业发展理论的融合。为促进大学生人格完善和职业发展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证支持。

2研究方法

2.1被试

采取方便取样的方法.在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山东师范大学和山东大学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900份,回收率90.0%,其中有效问卷813份,有效率为90.3%。被试分布情况见表1。

2.2研究工具

2.2.1 henderson大学生羞怯量表(shyq)采用xxx(2007)修订的henderson大学生羞怯量表。共有17个项目,采用5点计分,从四个方面评价个体羞怯:寻求赞成、自责、对拒绝的恐惧、表达的自我限制。无反向计分题目,总分越高,羞怯程度越高。原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9l,解释率为55.58%。在本研究中,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o.8225、0.7215、0.7256、0.6867。

2.2.2职业探索问卷(ces)

职业探索问卷(,ces)由stumpf等)~(1983)e编制而成,包括职业探索信念、探索活动、情感反映三大部分,本研究采用xxx(2008),修订的职业探索活动问卷。该问卷测查的是个体在过去3个月时间内的职业探索活动,共18个项目,4个维度:环境探索、自我探索、目的一系统探索和信息数量。问卷形式为likert式5级计分。1~5分别表示“很少”到“经常”。得分越高,表明探索积极性越高ces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3,该职业探索问卷在国内外应用非常广泛,其信效度也已被很好证明。本研究中职业探索问卷总体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达到0.8780,其中环境探索维度为0.8367,自我探索维度为0.7428,目的一系统探索维度为0.7230.信息数量维度为0.7501。

2.2.3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问卷(cdmse)

此问卷系xxx、xxx(2001)eⅲ参考betz和taylor的“职业生涯决策自我效能问卷”并依据对学生的访谈资料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的结果修订而来,共有39个项目,由自我评价、收集信息、选择目标、制定规划、问题解决等五个维度构成。问卷在各个因素上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均在0.6774—0.8098之间。总问卷的cronbach仅系数为0.9366,各个因素的重测信度均在0.51i~0.601之间,总问卷的重测信度为0.656。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各维度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62—0.81之间。

3结果分析

3.1羞怯与职业探索之间的关系

3.1.1羞怯与职业探索之间的相关分析

通过羞怯总分和职业探索总分的xxx相关分析,发现两者呈显著负相关(r==一0.119,p<0.01)。进一步对羞怯各维度与职业探索各维度的进行xxx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见表2),羞怯的对拒绝的恐惧和自责两维度与职业探索各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表达的自我限制与自我探索和信息数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寻求赞成与目的系统探索显著负相关。

3.1.2不同羞怯程度的大学生职业探索的比较

按照羞怯程度高低将被试分为三组:高羞怯组、低羞怯组和中间组。以职业探索的4个维度为因变量,以羞怯程度分组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多元方差分析(见表3)。

结果表明,羞怯程度的多元主效应非常显著,f()=9.824,p<0.01。对比分析显示,低羞怯组的职业探索水平显著高于中间组和高羞怯组,高羞怯组与中间组之间差异不显著。一致性子集检验结果也表明.在职业探索水平上,低羞怯组于其它两组应归为不同子集.其均值显著不同。随后进行的单变量f检验表明.在职业探索的4个维度上低羞怯组与其它两组的差异都非常显著。事后平均数检验tamhane’st2)发现,在环境探索方面低羞怯组得分显著高于中间组。在自我探索、目的系统探索以及信息数量方面低羞怯组得分显著高于其它两组。可以看出.xxx平低者其职业探索水平高。

3.2羞怯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

3.2.1羞怯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之间的相关分析

通过羞怯总分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总分的xxx相关分析,发现两者呈显著负相关(r=-0.151,p<0.01)。这一结果与xxx(2008)h的一致。进一步对羞怯各维度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各维度的进行xxx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见表4),羞怯的自责、对拒绝的恐惧和表达的自我限制三个维度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各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寻求赞成与其各维度无关。

3.2.2不同羞怯程度的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比较

以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5个维度为因变量,以羞怯程度分组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多元方差分析(见表3)结果表明,羞怯程度的多元主效应非常显著,f(2,794)=14.809,p<0.01。对比分析显示,低羞怯组的职业探索水平显著高于中间组和高羞怯组,高羞怯组与中间组之间差异不显著。一致性子集检验结果也表明,在职业探索水平上,低羞怯组与其它两组应分别归为两个子集,其均值显著不同。随后进行的单变量f检验表明,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5个维度上低羞怯组与其它两组的差异都非常显著。事后平均数检验(lsd)同样表明.在自我评价、收集信息、选择目标、制定规划、问题解决各个维度低羞怯组得分显著高于其它两组。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xxx平低者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水平高。

4讨论

本研究尝试探讨了羞怯与职业探索、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羞怯与与职业探索、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显著负相关,由此可以推论羞怯可能会影响大学生的职业心理发展,即xxx平低的个体其职业探索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水平较高。

从羞怯与职业探索的关系可以看出,低羞怯个体敢于面对失败,愿意向他人敞开心扉,能够从他人那里获取帮助或者尝试各种工作角色,因此他们拥有的就业信息数量大,对职业世界和自我的认识较为充分。恐惧遭受他人拒绝的个体则不愿或不敢从他人那里获取各类就业信息或者尝试各种工作角色以获得对职业世界和自我的认识.因而他们的就业信息数量较少。羞怯的个体往往对自己的性格、兴趣、能力等个人特点缺乏深入反省,遭到拒绝往往认为是自己不好,动辄责备自己,而不是分析原因、改进自己,这难免对其职业探索活动造成消极影响。缺乏自知,就容易妄自菲薄,这样在别人试图了解该个体时,他常常会感到焦虑.限制其自我表达;而这种自我限制反过来又会阻碍其职业探索的各个方面。过于关注他人想法或赞同,可能会缩小个体职业探索的范围,对于职业发展同样不利。

由此不难理解羞怯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低羞怯者有勇气通过各种方式考察自己的能力以及与自身能力相匹配的职业。有信心搜集相关信息,甚至主动找老师或从事其所感兴趣的职业的人交谈,得到切实的指导后,就能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为此制定规划。在这一过程中,低羞怯者同样会遭到拒绝和失败,但是他们对于自己解决困难的能力满怀信心。相反,害怕遭到拒绝、自我表达受限或者陷于自责之中的个体。常常感到难以对自身能力作出全面评价,查找职业信息似乎也力不从心,对目前或未来某职业的就业趋势及工作事务一片茫然,在这种情况下难免缺乏确定职业发展目标以及为该目标制定规划的信心,他们遇到问题往往束手无策。

总之,我们认为,低羞怯大学生的职业心理比较成熟,其职业探索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较高,更有希望放下虚荣心,采取适当的自我展示策略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应该积极开展对于学生社交技巧、情绪控制的引导和训练,以提高学生职业探索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水平。

当然,本研究仍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

首先。由于本项研究主要用了相关分析方法,所以无法推断出因果关系,这就需要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进行实验室的情景研究。以得到更为明确的结论。

同时,也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羞怯与职业探索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内在过程的研究,考察在此过程中起中介作用的其它社会认知变量。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向来主张内敛持重,认为“满招损,谦受益”,不过度地自我表现才能“明哲保身”。所以羞怯并不一味是消极的。但是本研究所采用的henderson羞怯定义强调的是对于消极评估的恐惧,伴随情绪上的沮丧或抑制,会显著影响对期望活动的参与行为或者对个体和职业目标的追求行为。显然,这与中国文化提倡的谦虚忍让的品格——发自内心的自知和自尊的“羞怯”相去甚远。这就是羞怯的跨文化差异。

5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