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祸新闻报道范文 第1篇

【关键词】新闻 新闻故事化 传媒实践

一、新闻与故事的界定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事实的报道。从新闻的本源来说,1943年_在《解放日报》上发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指出:“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由此可以看出,事实是新闻极力追踪、报道的根本。真实作为新闻的基本特点之一,要求新闻报道是采访者对人物或事件本身的“真实”的报道,是不包含主观臆想、猜测的“客观”的报道。

故事,按照其字面分析其意义:故,以前的,旧的;事,事情,事物。顾名思义,故事,一般指年代久远的历史事件或者流传很久的传说;有时候,一个人或者单位,一件事物的经历,也可以理解为故事。当然,故事是允许虚构、想象和夸张的,这说明故事并不是完全客观、真实的事件。

从上述的解释中可以看出,新闻要求对事实的客观、真实的报道;故事则是根据事实或者传说,通过主观想象、虚构和各种修辞的运用而创作出的一个个事件。两者从意思上来看,似乎是不能相容的。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新闻报道的内容是一个个的人物与事件或者总体,而这些人物或事件恰恰可以作为故事的来源,构成故事。同时,故事创作中的种种手法,如对事件、人物的描述,对场景的构建,面向大众的传播等等,也都是新闻所需要的。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新闻与故事并不是相互排斥的,相反,两者可以通过彼此完成报道与传播的任务,但是应把握好“度”。

二、新闻故事化的发展

所谓“新闻故事化”,普利策新闻奖得主_指出,它是“采用对话、描写和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突现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在现实的传媒实践中,新闻不断汲取故事长处,使新闻报道既具有新闻性,又包含故事性,使文风更朴实、更通俗易懂、更为大众喜闻乐见,由此也更引起受众兴趣,从而也进一步提高了媒体影响力与公信力。

其实早在报纸发展初期,“故事化”的新闻报道就是媒体的常用手法,“故事模式”是西方新闻报道发端时的报道模式之一。例如1883年普利策经营的《纽约世界报》、1986年哈姆斯沃斯在伦敦创办的《每日邮报》都采用生动的方式,以故事性、煽情性吸引受众,同时翔实、全面的报道各类重大新闻。再如,1912年4月16日,《纽约时报》关于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报道中说:“卡帕西亚号正载着866名来自泰坦尼克号救生艇的乘客前往纽约,大多是妇女和儿童”,这样的描写使读者对于事故救援情况有了较为直观的印象。

三、新闻故事化的传媒实践

车祸新闻报道范文 第2篇

借助媒体融合,形成传播优势

典型报道的传播者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要将典型人物的世界观、人牛观、价值观等意义性信息,蕴藏于报道之中,蕴藏于典型报道的大传播环境之中。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效果,就要进行整合传播。在聚焦典型人物时,以独特的报道角度和报道亮点,体现出整合的理念,在互补与互动中形成传播的合力。这种多层次、多侧而、全方位的传播方式能促进信息的整合与浓缩,使新闻典型的“信息核”得以呈现。媒体要突破线性思维,改变单一的、简单的传播模式,真实、生动地表现典型人物的生活原貌,尽可能使受众深入地了解典型人物,适应受众的需求。

选择合适的媒体,重塑新闻竞争力

媒体的信息通过各式各样的“包装”传递给受众,这些“包装”对典型报道传播效果的发挥有强有弱。典型报道采用哪种“包装”,如何“包装”,也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典型报道主要有实录性典型报道、传记性典型报道、解释性典型报道、调查性典型报道四种形式。“传记性典型报道以宏大的背景、全景式的画面,再现新闻人物经历的广度和深度。解释性典型报道是对典型事件、工作进行解释或分析的典型报道,这种文体最能体现出典型报道以教育和启迪为主要承载的新闻写作思想。”报纸以其严密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更适合传记性典型报道、解释性典型报道。报纸可以突出通讯、言论等体裁,在写作上下工夫,给读者以书面语言独有的想象空间和心灵感受。

电视则应侧重实录性典型报道和调查性典型报道,以纪实性节目和调查性节目为主。“实录性典型报道以颇具镜头感的描写见长,忠实地再现重大的典型新闻人物、事件。其报道形象、生动,把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串联起来。调查性典型报道以展现事实为基础,阐述记者鲜明的立场和独到的见解。”采用这两种报道文体更能发挥电视媒体的声画优势。

总之,媒体的典型报道应该采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报道体裁,发挥相应媒体的优势,尤其要避免报道交叉重复、资源浪费的现象。

就媒体内具体新闻形态而言,一种媒体内有着不同的新闻形态,选择最具影响力、最适宜的新闻形态也是典型报道成败的关键所在。例如,电视新闻节目有新闻消息类、新闻专题类、新闻评论类、新闻杂志类四种主要的节目形式。电视新闻典型报道往往多侧重新闻评论类、新闻消息类节目报道,在新闻专题类、新闻杂志类节目的投入上较少,而新闻专题类、新闻杂志类节目在表现典型人物和事件的生活化、细节化、感情化方面更具“杀伤力”。新闻专题人物节目对典型人物表现的感染力是其他媒体无法企及的。

此外,央视综艺频道特别开设了《我们的中国梦讲述中国故事》专题栏目,采用表演艺术家讲故事、人物访谈、优秀作品分享、特殊赠送环节等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复合式地展现“中国梦故事”,将典型人物的经历和感悟呈现给广大受众,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借助新媒体互动,增加平民视角

由于受众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典型报道应该更多地通过普通人对典型的关注和参与,来反映典型,塑造“普通”典型,同时让典型通过媒体的传播,走入寻常百姓家,使受众感到平实、亲切、可敬。这种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的典型报道形式,能引发受众的共鸣,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新媒体的突出特点在于它拉近了典型报道与普通人的距离,它具有传统媒体不可企及的互动性,增强典型报道的互动性,为的是增加平民化新闻视角,融入更多的人文关怀、平民关怀,回归典型的本我。典型报道从开始策划,就要有借用新媒体优势的意识,尽量采取一些新的媒体形式、新的“包装”策略。

车祸新闻报道范文 第3篇

应国内高校的邀请,马克前段时间在一些高校和媒体进行了讲学。其间,笔者有幸承担了这些讲座的口译任务,以及其他时间里的联络陪同口译工作。“优秀记者的五大素质”是马克讲授记者观的核心内容,里面融入了他多年在世界顶级新闻通讯社的工作感受,也有晚年从事学术研究的学理梳理。我在对他的观点有较充分的理解基础之上,对马克的记者观做了整理和归纳,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主动意识:主动面向新闻、主动面向人

就寻找新闻而言,马克在英国的硕士生课堂上,都会用大量课时进行记者的主动性训练。具体方法是:10点上课的时候,他让所有学生冲出教室,下午2点每个人必须都带一个新闻故事回来,然后迅速将自己的故事写成新闻稿,最后马克把大家的作品在投影仪上点评,让学生们通过彼此的错误总结教训。有时学生们的故事会“撞车”,于是学生需要各显其能,在竞争中取胜。马克坦言这个任务对英国的硕士生们来说有一定的困难,主要体现在寻找新闻时的无力感和对沟通的恐惧感,但“准记者们”必须在相信人有“告知欲”的心理底线上,通过类似手段和经历把自己“磨”出来。

马克特别提醒中国的学生和青年记者,要重视主动交流和提出尖锐问题的能力,因为中国人集体性格的塑成受儒释道思想影响太深,使得中国人的性格有“内敛性”。特别是儒家的“吾日三省吾身”、“君子不重则不威”、“温、良、恭、俭、让”等思想将中国文化塑造成了“退而省其私”的内省型文化,是人文形态的悟性文化,它强调个体的贤达需要注意内在修养与内省自得、避免咄咄逼人的锐气、勤于思考而讷于言谈,以及倡导中庸、执两用中。所有这些,可以成为固本立业的哲学指导,却是对记者“向前”、“开放”、“主动”、“尖锐”甚至需要“张扬”的特质的背离。

马克曾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长期驻扎报道,马克说作为记者需要有主动意识,时刻准备着,因为如果固守在一个地方,会让人天然地认为自己所在的地方就是世界的中心。然而,“世界的中心,只在发生新闻的地方”。

人文关怀与写“人的故事”

“为你的奶奶写作”是马克对新闻写作的态度,记者的人文关怀最感性的体现便是字里行间为受众考虑,新闻稿一定要写成“人”的故事。例如在人们的印象中,金融、财经、商业新闻往往精深和复杂,在实际的新闻操作中,记者也容易把这类新闻写得过于专业,或者过于注重在报道中阐释事件的业内影响。马克认为,除了极少数专业刊物、报纸外,大多数报纸一定要悉心利用此类新闻的报道,以彰显自身的人文关怀,其途径便是将这些报道写成“人”的故事,让普通人能读懂、喜欢读。这个培养受众忠诚度的机会,媒体一旦失去太可惜。

具体来说,写成“人”的故事需要记者从两个方面来操作:首先,在文章中自然、准确地将金融、财经、商业术语转换成简单、明晰、易于理解的语言,同时注意报道中的遣词造句,如多用常用词汇、选取确切有力的实词、要具体不要抽象、多用主动语态和肯定句等。而且不要想当然地认为受众都知道你所说的公司、人物或事物,因此记者需要进行简短而必要的解释,例如这样来写――“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世界上最大的电器和电子设备制造公司”。

其次,在报道角度的选择上,需要选择与普通受众生活甚至命运相关的角度,减少大而无当的考察。例如在对社会经济转型期的报道中,记者可以选取关注工人命运的报道角度:面对新技术、新的生产方式,擅长传统工作模式的中年工人(如码头、钢铁、纺织、机床工人)无力面对新竞争,自己也没有足够的智力支持接受新的培训,作为家庭支柱,他们的命运、乃至一个家庭的命运会如何?出路在哪里?根源是什么?这些问号的答案都是通过一个个故事和细节默默呈现的。再如金融危机下,记者要学会抛开枯燥的数字,寻找危机下普通民众举手投足之间的故事,以探寻他们的生态变化,让受众有接近感。

相应的,马克认为财经记者的出身不必强求专业背景,一个“黄毛丫头”同样可以做得成功,只要她在工作中不怕向专业人士问“菜鸟”级的问题。因为这样的背景反而有利于记者随时在专家和普通受众之间充当“翻译”。

拥有一颗好奇心

“出什么事儿了?”“怎么回事儿?”“到底怎么回事儿?”在马克看来,对每一个新事物,一个人能不能在下意识里较快地跳出这三个连环套式的问题,决定着他的记者潜质。永远保持好奇心,就能保证新闻的永远鲜活。

马克认为记者“好奇的心”应该是开放的:首先,向所有的新闻事件开放,随后按照事件对受众的时间、空间、兴趣和欲望接近性将事件进行重要度排序。其次,记者要学会有儿童心、老人心、流浪汉心、专家心等,即记者要学会从不同的受众角度考虑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对不同的新闻需求有感知,更可以打开记者报道的视野,报道视角不至于僵死,而是常有神来之笔,左右逢源。

车祸新闻报道范文 第4篇

农村突发性事故与媒体反应能力的错位

突发性事件按传统习惯和百姓承受能力,属于负面报道。以前对突发性事件,我们媒体采取的信息量峰值是沿“低、中、高”一条线,也就是说读者得不到想要的信息,事过境迁“新闻”才晃晃悠悠地出来,在大量真实信息时,有的甚至已经成为往事。近几年,特别是去年“非典”疫情爆发后,媒体有了“绝不允许缓报、瞒报和漏报”的“尚方宝剑”,可以尽快完全公开公共信息,大大提高了新闻报道透明度,让读者在第一时间了解所有关心的信息,特别是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信息。但是海宁“2・15”特大火灾事故报道时效性却不尽如人意。

新闻信息权威性与虚假信息流传的交融

新闻信息的权威性是新闻报道的亮点。目前,突发性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都会召开新闻会或通气会。海宁“2・15”特大火灾后浙江省和海宁市都举行了相关的新闻会,但记者感到不解渴,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死亡人数多而详细知情人少,以及受灾群众年龄大、文化低,表述不清,因此火灾发生过程有点谁也说不清的味道。媒体是老百姓十分关心的求证信息源,灾后发生流言蜚语容易广泛流传,所以媒体的信息应是真实可信的。这次火灾报道公开了灾情信息,防止了流言蜚语传播,但由于媒体缺少第一手资料和图像,报道显得单调和信息量少。一些媒体也采取了走访周边群众的做法,力争充实报道信息,挖掘有新闻价值的信息,追求事故发生的深层次原因。但同时也出现了新闻的真实性与虚假信息交融传播的问题,给当地政府造成了更大的压力。特别在受害者后事处理上,有的媒体越位充当了“法官”。突发性事故发生后,虚假信息流传往往是难以避免的,媒体这时更要客观如实报道,立场要力求公正,这是新闻从业人员素质的体现。

深层次剖析与读者接受心理的障碍

突发性事件的发生,传达信息相对容易,而对新闻的深层次剖析难度就大得多。这次火灾,还没有看到精彩的深层次剖析报道,当地的干部群众尤为不满,认为报道没有说在点子上。反映了记者对农村的现实不了解,对农民的现状不了解,过高估计了农村的生存环境。假如说非典疫情暴露了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缺陷,那么这次火灾也暴露了农村公共秩序管理上的不足。而有的媒体纠缠在消防、土管、文化设施、图书阅览室、迷信活动等表面现象上,而没有抓住当前农村的症结问题。这个教训是很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