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支一扶年度考核个人总结 第1篇

一年来,我市积极开展“三支一扶”工作,充实了大批大学生到一线基层,缓解了人才匮乏的压力,为农村基层教育、卫生、科技等公共事业发展增添了活力,整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一、制定优惠政策,解除“三支一扶”大学生就业后顾之忧

一是每年专门安排不少于本县服务期满“三支一扶”大学生总数三分之二的事业单位增人计划,用于接收服务期满经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学生。二是县、乡基层事业单位补充人员时,特别是乡镇中小学、卫生医疗机构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在补充专业技术人员时,要安排一定比例的职位专门招聘服务期满经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学生。各县区参照本县区当年“三支一扶”等基层计划期满人数不低于30%的比例确定定向岗位。这些政策的制定,疏通了“三支一扶”大学生服务期满的“出口”,解除了“三支一扶”大学生就业的后顾之忧,确保“三支一扶”大学生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

二、健全管理制度,为“三支一扶”大学生锻炼成长创造条件

一是管理上健全制度。市、县区普遍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跟踪巡访制度、定期交流制度和月调度、季总结、年汇总制度。建立了“三支一扶”工作联系人通讯录和“三支一扶”大学生QQ群,及时了解大学生工作生活情况。每年召开5—6次大学生座谈会,交流情况,总结经验,督导用人单位及时掌握毕业生的思想工作动态。

二是工作上大力支持。我市每年都对招募的`“三支一扶”大学生进行全封闭式岗前培训,使他们尽快适应基层服务工作。不少乡镇实行“一联三帮”的做法,即:明确一名副科级干部联系一名毕业生,在工作上帮扶、学习上帮助、思想上帮促。对于支教、支医的毕业生,服务单位一方面对他们强化职业培训,一方面放手大胆使用,让“三支一扶”大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三是生活上悉心照顾。各服务县区和服务单位积极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设法创造舒适的食宿与安全环境。及时发放“三支一扶”大学生的生活、交通补贴,并跟随当地事业单位工资标准进行提高,目前,我市“三支一扶”大学生生活交通补贴最高达到了2658元,最低的2000元。为“三支一扶”学生全部办理了保险,签定了协议。很多用人单位还发放一定的生活补助,提高了同学们的生活待遇。每逢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市人社局组织人员进行走访慰问。

四是学习上主动帮助。积极为即将服务期满的“三支一扶”大学生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为他们能够顺利通过公务员、选调生、事业单位等招聘考试提供帮助,邀请往年参加过招聘考试且成绩优秀的“三支一扶”大学生介绍学习经验。我市服务期满就业的“三支一扶”大学生中有近90%的大学生都能到较为理想的基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

三、落实相关政策,全力做好服务期满“三支一扶”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

一是落实增人计划。每年我市在下达县区年度增人计划时,都为“三支一扶”大学生专门下达增人计划,为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学生开辟了绿色就业通道。二是落实定向考录政策。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在制定公务员、事业单位考录计划时落实定向招录岗位。在事业单位定向招聘中市级参照全市当年“三支一扶”等基层计划期满人数不低于5%的比例确定定向岗位,各县区参照本县区当年“三支一扶”等基层计划期满人数不低于30%的比例确定。我市有24人考入党政机关工作,有80人考入事业单位。三是扎实抓好期满就业工作。每年专门召开“三支一扶”工作会议,专题研究服务期满大学生就业工作,及时调度各县区工作进展情况。根据我市实际,我们还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山东省“三支一扶”大学生服务期满相关政策的指导意见》,使“三支一扶”大学生的就业工作逐步常态化、制度化。

三支一扶年度考核个人总结 第2篇

我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牢记自己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组织纪律观念,在工作中,规范我的一举一动,xxx一行,照章办事,按律而行,努力地做好每一件事,每一项工作。

20xx年7月,经过岗前培训后,我被分配到平邑县保太镇,正式开始了三支一扶中的支农工作。心里有点小小的兴奋,还有一些矛盾和沉沉的压力。为使我们能更快的适应镇里的工作环境,xxx介绍了保太镇里的基本情况,并让去年的一名大学生村官带着我们熟悉了镇里的环境。为了能让我们安心工作,在征求个人意见的同时千方百计地解决我们的生活和住宿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xxx把我分配到保太镇大三阳一村,担任村委书记助理,开展支农工作。在这五个多月繁忙而充实的工作中,我学会了许多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得到了很大的锻炼。我尽自己的能力和职责,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中。下面是我这几个月的主要工作总结和感悟:

三支一扶年度考核个人总结 第3篇

20xx年7月,经过市人力资源和社会劳动保障局为期一个月的培训考核合格后,经过市卫生局分配,我来到大峪卫生院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支医之路。两年来,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志愿者,在单位领导的言传身教、精心培养下,在同事的支持帮助、密切配合下,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进一步提高了思想认识和工作能力,现将两年来的学习和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初到大峪卫生院,感觉是院内院外人烟稀少一片荒凉,心里顿时感到无力和无助。不过看到医院的领导和同事热情的帮我解决食宿问题,我的心里也就踏实了很多,同时也为我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大家的关心让我对这个全然陌生的环境倍感亲切,也更加坚定了我投身到广阔的基层工作、不辱“三支一扶”光荣使命的信念!

到了工作岗位后,我深知要尽快进入工作角色,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周围的同事学习,从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知识,查找不足,提高自己。就这样,我在边学习边反思的过程中,努力地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

刚到卫生院我被分配到院办公室工作,对于刚刚毕业的我来说这的确算是一份艰巨而又难以克服的重任了,在学校里我们没有学习过文件的处理和会议的安排,更别说日常工作及事务的处理了,我虚心向业务院长、医院老同事学习,最终基本可以帮助院领导处理日常工作及事务。历时3个月的'办公室工作,我对医院已经充分了解了,因院内工作岗位调动,我调整到了药房兼收费室工作,相对而言,我感觉还是药房比较适合我,毕竟从专业特长来讲这个工作我更容易接手,经过两个星期的业务学习,不负领导重望,我已经可以进行独立值班和独立收费。

来到卫生院的第六个月,医院因内部工作人员调动,我被调整到公共卫生服务科管理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和健康教育工作,众所周知,基层的工作繁多复杂,对乡镇卫生院来说更是分工不分家,所以,我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努力做好医院交给我的其他工作,比如下乡进行计划免疫预防接种、院内计算机和打印机基础维修、全镇乡医的计算机应用指导和计算机与打印机的维护。

通过两年来的锻炼,让我懂得了要做好基层卫生工作至少要具备以下几点:

一是要多请教、多学习。作为以农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单位,乡镇卫生院是每天都要与农民打交道的。农民朋友文化程度不高,文字理解性差,与他们打交道更应注意讲解要有耐心,语言尽量通俗化。

二是办事要灵活。就拿到村里为老年人进行健康查体这件事情来说,农民朋友群体意识薄弱,组织观念不强,若要他们配合工作,就要学会动脑子,灵活办事,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主动接受。

三是态度要热情。“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所以,每当有病人来咨询时,我都会换个角度把自己当成是一名求助者,只有这样才能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才会有的放矢地为他们解决问题。有时候一个微笑、一句“你好”都是与病人沟通的桥梁。

四是工作要细心,办事要高效。工作中不分事情大小,不计工作得失,凡事超前准备,不延误时机,不拖泥带水,确保每项工作都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同时,工作中要充分发扬团队精神,与同事一起,通力协作,互相支持,只有这样,工作才能更顺利地开展,领导交给的任务才能圆满地完成。

转眼,两年的支医生活不觉已结束了。在基层的磨练中,我们累过、抱怨过,有的人也哭过,但我们都锻炼了,学习了,也成长了。回头想想,还真的有些不舍,这里质朴的人们,这里可爱的同事,点点滴滴在心头。在此我要感谢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的人,是你们丰富了我的人生履历,是你们把我从满身书生气的学生逐渐地塑造成了一名敢干敢做的基层工作人员。

虽然在基层工作非常的累,但我始终觉得能成为“三支一扶”其中的一员是光荣的,能被分在大峪卫生院工作是荣幸的。工作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今后不管我在哪个岗位工作,我都将更加完善工作方法、端正工作态度,不断学习充实自己,今后我将继续毫不动摇地发扬“三支一扶”的精神,勤于学习,甘于奉献。

借此机会,我想对“三支一扶”的支友们说:不要后悔,不要埋怨,不要放弃,要总结,要努力,要珍惜。“三支一扶”的经历,不会是未来的资本,但绝对是明天的垫脚石!未来还在前方,我们还需努力!

三支一扶年度考核个人总结 第4篇

为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我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思想政治学习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积极的向党组织靠拢。并严格按照党员标准去要求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在日常工作中时刻注意向其他同志学习,遵守纪律,团结同志;并且工作目的明确,态度端正,钻研业务,勤奋刻苦;平时注意主动帮助其他同志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自己也在做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增长了知识,提高了工作的能力。

三支一扶年度考核个人总结 第5篇

20xx年10月15日,我参加了 “三支一扶”志愿者签订聘用合同仪式后,被分配到禾丰镇镇政府,正式开始了“三支一扶”中的支农工作。在熟悉了镇里的基本情况后,因工作需要被抽调到经发办工作,开始了经济普查的工作,一年以后又来到了急需用人的灾后重建办工作。从毕业到就业的过渡,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我学会了许多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得到了很大的锻炼,下面是我对我这一年的主要工作总结:

一、坚定信念,投身到广阔的农村中去

在大学期间,我是一名真正的学生,虽然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但对农村的事情却一无所知,在看到国家鼓励大学毕业生到西部及广大农村进行“支农、支医、支教和扶贫” 服务的倡导和《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时,我辞掉了原来的工作,一门心思的想要到农村最基成去体验下我生活中所缺少的东西,于是第二天我就报了名。许多亲友对我的举动很不理解,在他们看来在城市工作好好的偏偏跑到农村工作是一件愚蠢透顶的事。但我坚持了自己的信念,相信到广阔的农村一样能得到锻炼、能闯出一片天地,更加重要的是能为农村的建设和农民的致富尽到自己的一点绵力。

二、领导、同事关心,工作逐渐适应

刚到服务地禾丰镇的时後,单位领导十分重视我们参加“三支一扶”的大学生,专门召开了班子成员会议讨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安排,为我们提供了宽敞xxx施完备的宿舍,并为我们联系了有职工饭堂的单位,解决了我们生活中两个大问题。在刚开始工作的`那段时间,我对单位里的工作和禾丰镇的农村情况还不熟悉,同事们下乡工作时会经常“关照”我一起去,让我在短短的时间内就熟悉了许多乡镇和村落,在开展工作时就顺利多了。

三、在工作中充实,在充实中提高

当逐渐地适应了当地的工作生活环境后,我的工作由“磨合期”进入到了“成熟期”。刚开始的时候,我和我一起的支农的女孩一起帮助居委会做经济普查的事,每天都去每个铺面登记他们的主营业务,工作人员人数,有无营业执照和工商执照等情况,有些老板也很不配合,总觉得这会给他们带来什么坏处似的,于是我们又得一个个的耐心解释和介绍经济普查是干什么的,让他们无后顾之忧。这里我学到了和来百姓打交道,确实得有耐心。经济普查刚做到顺手的时候,领导又掉我去了灾后重建办工作,我的日常工作主要是协助黄镇长负责灾后重建的事情,具体分为重建资料的整理,归档和电脑录入各项事务。刚开始的时候,电脑操作也不太熟悉,做事也不够仔细,老是犯低级错误,很让领导伤脑筋的,黄镇长每次都说做事要有悟性,什么都要想到领导的前面,那样你就算进入角色了,我就是从那时起,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去努力做好每一项工作。

总之,在工作以来,感觉所做的离组织要求、群众期盼还有差距,缺少与领导在工作上、生活上的沟通,但我积极向上的心没有改变,任劳任怨、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没变。我将正确面对工作,以积极心态对待工作。实现自己的人身观、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