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错总结语文 第1篇

修改病句一

1. 去掉“、愉快、欢乐”。

2. 去掉“忽然”或“渐渐”。

3. 去掉“经过”。

4. 去掉“避免”或“不再”。

5. “亲切的话语”后加“响在我的耳边”,“ 、”改为“,”,去掉“ ,”。

6. “增加”改为“提高”。

7. “而是”改为“而且”。

8. 去掉“看了”。

9. “就”改为“才”。

10. “这个问题”改为“同学们”。

11. “xxx安岭的夏天”改为“夏天的xxx安岭”。

12. “”改为《》。

13. 去掉“能否”。

14. “提高”改为“加强”。

15. “就要”后加“养成”。

16. 去掉“和三艘军舰”。

17. 去掉“上”。

18. 去掉“出土”。

19. “猛烈”改为“激烈”。

20. “两个英国援建的”改为“英国援建的两个”。

21. 去掉“一定”。

22. 去掉“兴冲冲地”。

23. 去掉“使”。

24. 去掉“呼啸着”。

25. “却”改为“也”。

改错总结语文 第2篇

练习一

1. 这是一个快乐、愉快、欢乐的班会。

2. 老师忽然渐渐放慢了进度。

3. 经过这次外出调查,对大家的启发很大。

4. 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必须尽快健全安全制度。

5. 他那亲切的话语、慈祥的面容,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6. 增加质量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7. 这场球赛的输赢,不仅关系到球队的名声,而是关系到学校的荣誉。

8. 看了这次展览,使我有很多感想。

9. 只有社会主义,就能救中国。

10. 事情发生后,班主任就同班委研究,决定对这个问题进行一次教育。

11. xxx安岭的夏天是个美丽的地方。

12. 我昨天看了电影“闪闪的红星”。

13. 他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14. 目前,广大群众的环保观念比较淡薄,确实需要大大提高。

15. 小学生从小就要爱读书的习惯。

16. 解放军叔叔击落了五架敌机和三艘军舰。

17. 骄傲自满是学习上的阻碍。

18. 这些是xxx土的文物。

19. 小组讨论会上,大家的发言很猛烈。

20. 公园新设了由两个英国援建的游乐项目。

21. 我估计他这道题一定做错了。

22. 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

23. 听了这段报告,使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

24. 冬天,寒风呼啸着拂面而来,吹得人瑟瑟发抖。

25. 即使你是天才,却同样离不开老师的培养教育。

改错总结语文 第3篇

运用语法分析的方法,将改错题句子的附加成分,比如:定语、状语、补语,多余的部分去掉,提取出主干,检查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没毛病,再检查附加成分,看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修饰语内部是否有毛病。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的病句,可以用此法辨析。

1.语感审读法。在审读改错题过程中,从语言的感性认识上觉察语句是否有毛病,如果觉得句子别扭,就再作分析比较,从而找到语病之所在。

2.筋脉梳理法。所谓筋脉梳理法,就是划分改错题句子成份法,即运用语法手段,先理出句子的主干(主语、谓语、宾语),审查句子主干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或残缺等错误;再清理句子枝叶(定语、状语、补语),仔细审查修饰成分内部是否有毛病以及与中心语的搭配是否得当。

3.造句类比法。有的句子是否有毛病,从语法、事理等方面不好断定,一时拿不定主意,这时仿照原句的结构造一个常用的句子,经过分析比较,从而确定该句是否有语病。

改错总结语文 第4篇

1. 成分残缺

句子里缺少了某些必要的成分,意思表达就不完整,不明确。

例如:“为了班集体,做了很多好事。”谁做了许多好事,不明确。

2. 用词不当

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就容易在词义范围大小、褒贬等方面使用不当,特别是近义词、关联词用错,造成病句。

例如:“他做事很冷静、武断。”“武断”是贬义词,用得不当,应改为“果断”。

3. 搭配不当

在句子中某些词语在意义上不能相互搭配或者搭配起来不合事理,违反了语言的习惯,造成了病句。包括一些关联词语的使用不当。

例如:“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听到”与“优美的舞蹈”显然不能搭配,应改为“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看到优美的舞蹈。”

例如:“如果我们生活富裕了,就不应该浪费。”显然关联词使用错误,应改为“即使我们生活富裕了,也不应该浪费。”

4. 前后矛盾

在同一个句子中,前后表达的意思自相矛盾,造成了语意不明。

例如:“我估计他这道题目肯定做错了。”前半句估计是不够肯定的意思,而后半句又肯定他错了,便出现了矛盾,到底情况如何呢?

使人不清楚。可以改为“我估计他这道题做错了。”或“我断定他这道题做错了。”

5. 词序颠倒

在一般情况下,一句话里面的词序是固定的,词序变了,颠倒了位置,句子的意思就会发生变化,甚至造成病句。

例如:“语文对我很感兴趣。”“语文”和“我”的位置颠倒了,应改为“我对语文很感兴趣。”

6. 重复啰嗦

在句子中,所用的词语的意思重复了,显得罗嗦累赘。

例如:“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句中“兴冲冲”和“兴高采烈”都是表示他很高兴的样子,可删去其中一个。

7. 概念不清

指句子中词语的概念不清,属性不当,范围大小归属混乱。

例如:“xxx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

这里的“南京长江大桥”不属于“古迹”,归属概念不清,应改为“xxx长城、故宫博物院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

8. 不合逻辑

句子中某些词语概念不清,使用错误,或表达的意思不符合事理,也易造成病句。

例如:“稻子成熟了,田野上一片碧绿,一派丰收的景象。”稻子成熟时是一片金黄色,而本句中形容一片碧绿,不合事理。

9. 指代不明

指句子中出现多个人或状物时,指代不明确,含混不清。

代词分为人称代词[我、你、他(她、它)、我们……],指示代词[这、那、这里、那儿……]和疑问代词[谁、哪里]三种,指代不明的病句指的是代词使用错误。

这类病句主要有二类。一类是一个代词同时代替几个人或物,造成指代混乱。二类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误用。

例如:xxx和xxx是好朋友,他经常约他去打球。——应将“他经常约他去打球”改为“xxx经常约xxx去打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