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护总结大纲 第1篇

第一节 病人的安全

一、名词解释

1、安全环境(safety environment)是指平安而无危险、无伤害的环境。

2、保护具(protective device)是用来限制病人身体某部位的活动,以达到维护病人安全与治疗效果的各种器具。

二、简答题

1、保护具的适用范围。

小儿病人 坠床发生几率高者 实施某些眼科特殊手术者 精神病病人 易发生压疮者 皮肤瘙痒者

2、使用保护具的注意事项。

1.使用保护具时,应保持肢体及各关节处于功能位,并协助病人经常更换体位,保证病人的安全、舒适。

2.使用约束带时,首先应取得病人及家属的知情同意。使用时,约束带下须垫衬垫,固定松紧适宜,并定时松解,每2小时放松约束带一次。 注意观察受约束部位的未梢循环情况每15分钟观察一次, 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必要时进行局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3.确保病人能随时与医务人员取得联系,如呼叫器的位置适宜或有陪护人员监测等,保障病人的安全。

4. 记录使用保护具的原因、时间、观察结果、 相应的护理措施及解除约束的时间。

3、医院常见的不安全因素。

物理性损伤 机械性损伤,温度性损伤,压力性损伤,放射性损伤

化学性损伤

生物性损伤

心理性损伤

医源性损伤

第二节 护士的职业防护

一、名词解释

1、职业暴露(occupational exposure)是指从业人员由于职业关系而暴露在有害因素中,从而有可能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种状态。

2、护理职业暴露(occupational exposure of nursing)是指护士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病原微生物,以及受到心理社会等因素的影响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职业暴露。

3、职业防护(occupational protection)是针对可能造成机体损伤的各种职业性有害因素,采取有效措施,以避免职业性危害的发生,或将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4、护理职业防护(occupational protection of nursing)是指在护理工作中针对各种职业性有害因素采取有效措施,以保护护士免受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危害,或将危害降低至最低程度。

5、护理职业风险(nursing occupational risk)是指在护理服务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

二、简答题

1、锐器伤的应急处理流程。

保持镇静

处理伤口

评估源病人、护士

进行血清学检验

及时上报

2、引起锐器伤的原因及容易发生锐器伤的危险行为。

医院管理因素,护士因素,病人因素

禁止用双手分离污染的针头和注射器

禁止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和刀片等锐器

禁止用手折弯或弄直被污染的针头

禁止将使用后的针头双手回套针帽

禁止用手直接传递锐器

禁止直接接触医疗废物

基护总结大纲 第2篇

1.淤血红润期为压疮初期,受压的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热、麻木或有触痛但皮肤表面无破损,为可逆性改变

2.炎性浸润期红肿部位继续受压,血液循环仍旧得不到改善,静脉回流受阻,受压皮肤表面转为紫红,皮下产生硬结,表皮有水泡形成。水泡极易破溃,显露出潮湿红润的创面,病人感觉疼痛

3.溃疡期静脉血液回流严重障碍,局部淤血致血栓形成,组织缺血缺氧。轻者浅层组织感染,脓液流出,溃疡形成;重者坏死组织发黑,脓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

基护总结大纲 第3篇

(1)稽留热:体温持续升高达~℃左右,持续数日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常见于伤寒、肺炎球菌性肺炎等

(2)弛xxx:体温在℃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小时体温差在℃以上,最低体温仍高于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等

(3)间歇热:高热与正常体温交替有规律地反复出现,发热时体温骤升达39℃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很快下降至正常,经数小时、数天的间歇后,又再次发作。常见于疟疾等

基护总结大纲 第4篇

1. 测量插管长度并做标记。测量方法有两种:①从发际至剑突的距离;②从鼻尖至耳垂再至剑突的距离。成人插入胃内的长度一般为45~55cm

2. 当导管插至咽喉部(14~16cm),嘱病人做吞咽动作,以利于插管

3. 插管过程中,如病人出现恶心,应暂停插管,嘱病人做深呼吸或吞咽动作;如插入不畅,应检查口腔,观察胃管是否盘在口中;如出现呛咳、呼吸困难、发绀等情况,表示误入气管,应立即拔出,休息片刻后重新插入

4. 为昏迷病人插管时应注意:①协助病人去枕,将头后仰;②当胃管插至14~16cm时,用左手将病人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可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便于胃管通过

5. 证实胃管在胃内的三种方法:①抽吸胃液;②用无菌注射器朝胃内迅速注入10ml空气,听到有气过水声;③将导管末端放入水中,无气泡溢出

6. 灌注食物及药物,方法是:先注入少量温开水,再缓慢注入流质食物或药物,注入后再注入适量温开水冲洗胃管

基护总结大纲 第5篇

第二节 医院环境

一、名词解释

1、医院(hospital)是对特定人群进行防病治病的场所,是专业人员在以治疗为目的的前提下创造的一个适合病人恢复身心健康的环境。

2、抢救物品管理“五定”

定数量品种 定点安置 定专人保管 定期消毒灭菌和定期检查维修。

二、简答题

1、简述医院物理环境调控的有关要素。

空间 温度 湿度 通风 噪声 光线 装饰

基护总结大纲 第6篇

第一节 休息

一、名词解释

二、简答题

1、简述睡眠各时相的特点。

慢波睡眠:

Ⅰ可被外界的声响或说话声惊醒。

Ⅱ进入睡眠状态,但仍易被惊醒。

Ⅲ睡眠逐渐加深,需要巨大的响声才能使之觉醒。

Ⅳ为沉睡期,很难唤醒,可出现梦游和遗尿。

快波睡眠:眼肌活跃,眼球迅速转动,梦境往往在此时期出现。

2、简述住院病人睡眠的特点。

睡眠节律改变,表现为昼夜性节律去同步化,表现为白天昏昏欲睡,夜间失眠,觉醒阈值明显降低,极易被惊醒,继而出现焦虑,沮丧,不安,烦躁等症状。

睡眠质量改变,主要是睡眠剥夺,睡眠中断和诱发补偿现象。

3、简述如何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协助病人休息。

增加身体的舒适:在休息之前应当把患者身体方面的不适降低至最小程度。

促进心理的放松:帮助患者适应疾病过程,以及给自身及家庭带来的各种问题,减轻情绪紧张和精神压力。

保证环境的和谐:协助患者得到良好的休息,医疗环境的安排、布置、工作程序都要以患者为中心,充分考虑患者的舒适与方便,应保持环境的安全、安静、整洁和舒适。

保证足够的睡眠:保证患者睡眠的时间和质量,达到休息的目的。

4、简述如何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促进病人的睡眠。

满足病人身体舒适的需要 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 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合理使用药物 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做好晚间护理

第二节 活动

一、名词解释

1、关节活动范围(ROM)(range of motion)是指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常以度数表示,亦称关节活动度。

2、关节活动度练习(ROM练习)(range of motion exercises)简称为ROM练习,是根据每一特定关节可活动的范围,通过应用主动或被动的练习方法维持关节正常的活动度,恢复和改善关节功能的锻炼方法。

3、等长练习(isometric exercise)可增加肌肉张力而不改变肌肉长度的练习称为等长练习,因不伴有明显的关节运动,又称静力练习。

4、等张练习(isotonic exercises)指对抗一定的负荷做关节的活动锻炼,同时也锻炼肌肉收缩。因伴有大幅关节运动,又称动力练习。

二、简答题

1、简述关节活动练习的目的

(1)维持关节活动度。

(2)预防关节僵硬、粘连和挛缩。

(3)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关节营养的供给。

(4)恢复关节功能。

(5)维持肌张力。

2、简述如何评估病人的肌力级别。

0级:完全瘫痪、肌力完全丧失

1级:可见肌肉轻微收缩但无肢体活动

2级:肢体可移动位置但不能抬起

3级:肢体能抬离但不能对抗阻力

4级:能作对抗阻力的运动,但肌力减弱

5级:肌力正常

3、简述如何评估病人机体活动能力的级别。

0级:完全能独立,可自由活动。

1级:需要使用设备或器械。

2级:需要他人的帮助、监护和教育。

3级:既需要帮助,也需要设备和器械。

4级:完全不能独立,不能参加活动。

4、简述如何采取恰当、有效的护理措施协助病人活动。

协助患者变换体位 关节活动度练习 肌肉练习

基护总结大纲 第7篇

第一节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一、名词解释

1、稽留热(constant fever)体温持续在39~40℃左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肺炎球菌肺炎、伤寒等。

2、弛xxx(remittent fever)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内温差达1℃以上,体温最低时仍高于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化脓性疾病等。

3、间歇热(intermittent fever)体温骤然升高至39℃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下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个间歇,体温又升高,并反复发作,即高热期和无热期交替出现,常见于疟疾等。

二、简答题

1、高热病人的护理措施。

降低体温,加强病情观察,补充营养和水分,促进病人舒适,心理护理。

2、体温的正常值?有什么生理性变化?

口温肛温腋温

3、比较口温、腋温、肛温测量的优缺点?

第二节 脉搏的评估与护理

一、名词解释

1、脉搏短绌(pulse deficit)在同一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称为脉搏短绌,简称绌脉

2、间歇脉(intermittent deficit)在一系列正常规律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弱的脉搏,其后有一较正常延长的间歇(代偿间歇)称间歇脉。

二、简答题

1、脉搏的正常值?各有什么生理性变化?

60-100次/分 年龄 性别 体型 活动,情绪 饮食,药物

2、脉搏短绌的特点?如何测量?

心率完全不规律,心率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等。

若发现病人脉搏短绌,应由两名护士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另一人测脉率,由听心率者发出“起”或“停”口令,计时一分钟。

第三节 血压的评估与护理

一、名词解释

1、高血压(hypertension)指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18岁以上成年人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

2、低血压(hypotension)指血压低于90/60mmHg,常见于大量失血、休克、急性心力衰竭等。

二、简答题

1、异常血压的护理?

良好环境,合理饮食,规律生活,控制情绪,坚持运动,加强监测,健康教育。

2、密切观察血压者做到哪“四定”?

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第四节 呼吸的评估与护理

一、名词解释

1、外呼吸(external respiration)即肺呼吸,是指外界环境与血液之间在肺部进行的气体交换,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两个过程。

2、内呼吸(internal respiration)及组织换气之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交换方式同肺换气交换结果使动脉血变成静脉血,体循环毛细血管的血液不断地从组织中获得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

4、吸痰法(aspiration of sputum)指经口、鼻腔、人工气道将呼吸道的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等并发症的一种方法。

5、氧气吸入疗法(oxygenic therapy)指通过给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增加动脉血氧含量(CaO2),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

6、呼吸困难(dyspnea)是一个常见的症状及体征,病人主观上感到空气不足,客观上表现为呼吸费力,可出现发绀、鼻翼煽动、端坐呼吸、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活动,造成呼吸频率、深度、节律的异常。

二、简答题

1、吸痰的注意事项?

1. 吸痰前,检查电动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连接是否正确。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次吸痰应更换吸痰管。

3.每次吸痰时间<15秒,以免造成缺氧。

4.吸痰动作轻稳,防止呼吸道黏膜损伤。

5.痰液黏稠时,可配合叩击,蒸汽吸入、雾化吸入,提高吸痰效果。

6.电动吸引器连续使用时间不宜过久; 贮液瓶内液体达2/3满时,应及时倾倒,以免液体过多吸入xxx损坏仪器。贮液瓶内应放少量消毒液,使吸出液不致黏附于瓶底,便于清洗消毒。

7.如果病患在吸痰时,临床上有明显的血氧饱和度下降的问题,建议吸痰前提高氧浓度

2、氧气表由哪几部分组成?各有什么作用?

由压力表、减压器、流量表、湿化瓶、安全阀组成。

压力表可测知氧气筒内的压力,以MPa或kg/cm2表示,压力越大表明氧气筒内氧气越多。减压器是一种弹簧自动减压装置,将来自氧气筒内的压力减至到使流量平稳,保证安全。流量表用来测量每分钟氧气的流出量,流量表内有浮标可得知每分钟氧气流出量。湿化瓶具有湿化氧气及观察氧气流量的作用,可选用一次性或内装灭菌蒸馏水的湿化瓶,通气管浸入水中,湿化瓶出口和鼻导管相连。安全阀的作用是当氧流量过大,压力过高时安全阀内部活塞自行上推,过多的氧气,由四周小孔流出,以确保安全。3、氧疗的副作用?

氧中毒

肺不张

呼吸道分泌物干燥

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

呼吸抑制

4、氧疗的注意事项?

(1)用氧前,检查氧气装置有无漏气,是否通畅。

(2)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切实做好“四防”,即防震、防火、防热、防油。氧气瓶搬运时要避免倾倒撞击。氧气筒应放阴凉处,周围严禁烟火及易燃品,距明火至少5m,距暖气至少1m,以防引起燃烧。氧气表及螺旋口勿上油,也不用带油的手装卸。

(3)使用氧气时,应先调节流量后应用。停用氧气时,应先拔出导管,再关闭氧气开关。中途改变流量,先分离鼻氧管与湿化瓶连接处,调节好流量再接上。以免一旦开关出错,大量氧气进入呼吸道而损伤肺部组织。

(4)常用湿化液灭菌蒸馏水。急性肺水肿用20%~30%乙醇,具有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肺泡泡沫破裂、消散,改善肺部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的作用。

(5)氧气筒内氧勿用尽,压力表至少要保留 ( 5kg/cm2),以免灰尘进入筒内,再充气时引起爆炸。

(6)对未用完或已用尽的氧气筒,应分别悬挂“满”或“空”的标志,既便于及时调换,也便于急用时搬运,提高抢救速度。

(7)用氧过程中,应加强监测。

5、体位引流时应注意监测事项?

①病人的反应,如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等,应停止引流。

②引流液的色、质、量,并予以记录。如果引流液大量涌出应注意防止窒息。如引流液每日小于30ml可停止引流。

6、背部叩击的方法?

基护总结大纲 第8篇

第一节 病人入院的护理

一、名词解释

1、分级护理

二、简答题

1、门诊病人入病区后的初步护理。

迎接新病人

通知负责医生诊查病人

协助病人佩戴腕带标识,进行入院护理评估

通知营养师为病人准备膳食

填写住院病历及有关护理表格

介绍与指导

执行入院医嘱及给予紧急护理措施。

2、铺床法的种类及目的。

备用床 保持病室整洁,准备接收新病人。

暂空床 供新住院病人或暂时离床病人使用。

保持病室整洁。

麻醉床 便于接收和护理麻醉手术后的病人使用。

使病人安全舒适,预防并发症。

避免床上用物被污染,便于更换。

第二节 病人的卧位

一、名词解释

1、主动卧位(active lying position)即病人身体活动自如,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和习惯随意改变体位,称主动卧位。

2、被动卧位(passive lying position)即病人自身无力变换卧位,躺卧于他人安置的卧位,称被动卧位。

3、被迫卧位(compelled lying position)即病人意识清晰,也有变换卧位的能力,但由于疾病的影响或治疗的需要,被迫采取的卧位称被迫卧位。

二、简答题

1、半坐卧位的适用范围。

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的病人

胸腔疾病,胸部创伤或心肺疾病引起呼吸困难的病人

腹腔、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病人

疾病恢复期体质虚弱的病人

2、心肺疾病引起呼吸困难的病人采取半坐卧位的目的。

此卧位借助重力作用使膈肌下降,胸腔容积增大,减轻腹腔内脏器对心肺的压力,肺活量增加,部分血液滞留下肢和盆腔脏器内,回心血量减少,从而减轻肺淤血和心脏负担,有利于气体交换,使呼吸困难的症状得到改善,同时有利于脓液、血液及渗出液的引流。

3、腹腔、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病人采取半坐卧位的目的。

采取半坐卧位可使腹腔渗出液流入盆腔,促使感染局限,便于引流,因为盆腔腹膜抗感染性较强而吸收较弱,故可防止炎症扩散和毒素吸收,减轻中毒反应。同时采取半坐卧位还可防止感染向上蔓延引起膈下脓肿。此外,腹部手术后病人采取半坐卧位可松弛腹肌,减轻腹部切口缝合处的张力,缓解疼痛,促进舒适,有利于切口愈合。

4、常用卧位的适用范围。

1.去枕仰卧位

昏迷或全麻未清醒的病人 椎管内麻醉或脊椎腔穿刺后的病人。

2.中凹卧位

休克病人

3.屈膝仰卧位

胸腹部检查或行导尿术 会阴冲洗

4.侧卧位

灌肠肛门检查配合胃镜肠镜检查 预防压疮 臀部肌肉注射时 单侧肺部病变者

5.半坐卧位

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病人 胸腔疾病、胸部创伤或心肺疾病引起呼吸困难的病人 腹腔、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病人 疾病恢复期体质虚弱的病人

6.端坐位

左心衰、心包积液、支气管哮喘发作的病人。

7.俯卧位

腰、背部检查或配合胰、胆管造影检查时 脊椎手术后或腰、背、臀部有伤口,不能平卧或侧卧的病人 胃肠胀气所致腹痛的病人。

8.头低足高位

肺部分泌物引流,使痰易于咳出 十二指肠引流术,有利于胆汁引流 妊娠时胎膜早破防止脐带脱垂 跟骨或胫骨结节牵引时,利用人体重力作为反牵引力,防止下滑。

9.头高足低位

脊椎骨折病人作颅骨牵引时,用作反牵引力 降低颅内压,预防脑水肿 颅脑术后病人。

10.膝胸卧位

肛门、直肠、乙状结肠检查或治疗 矫正胎位不正或子宫后倾 促进产后子宫复原。

11.截石位

会阴肛门部位的检查治疗或手术 产妇分娩

5、休克病人采取什么卧位, 为什么?

中凹卧位因抬高头胸部有利于保持气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从而改善缺氧症状,抬高下肢有利于静脉血回流,增加心输出量,而使休克症状得到缓解。

第五节 人体力学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二、简答题

1、人体力学运用原则。

利用杠杆作用 扩大支撑面 降低重心,减少身体重力线的偏移 尽量使用大肌肉或多肌群 使用最小肌力做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