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语录中的一则成语和格言警句 必备103句

1. 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2. 成语“择善而从”的出处是什么?择其善者而从之。

3.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春秋孔子《论语·学而》

4. 割鸡焉用牛刀;宰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做小事情不必费大力气或大材不能不用。《论语·阳货》:^v^子之武城,闻弦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v^也作^v^杀鸡焉用牛刀^v^。

5. 道不拾遗:形容社会风气道德良好.

6. 举一反三;比喻从懂得的一点,类推而知道其他的,形容善于类推,能触类旁通。语本《论语·述而》:^v^举一隅不以三隅反。^v^

7. 不念旧恶:念:记在心上。不计较过去的怨仇。

8. 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 尽善尽美:形容好到极点,毫无缺陷。

10. 鸣鼓而攻:比喻宣布罪状,加以遣责或讨伐。

11. 《<;论语>;十则》中孔子心目中君子的标准是:人不知而不愠.

12. 好行小惠;惠:同^v^慧^v^,聪明。原指好耍小聪明。《论语·卫灵公》:^v^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v^后也指爱施小恩惠。

13. 鞠躬屏气:指弯腰曲体,屏住呼吸,一副恭谨畏葸的样子。

14.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

15. 成语出处:《史记·孔子世家》载:^v^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16. 爱之欲其生:指喜欢一个人时总想叫他活着。指极度地凭个人爱憎对待人。

17. 韦编三绝是孔子勤读《易》书的一则典故。孔子晚年喜欢读《易》,并且撰写了《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序卦》、《说卦》、《杂卦》等,合称^v^十翼^v^,又称《易大传》。

18. 君子周急不继富.

19. 韦,熟牛皮。古代用竹片写书,再用皮条编缀成册。

20. 被发左衽:被发:散发不作髻;左衽:瓣襟向左掩。指古代中原地区以外少数民族的装束。也指沦为夷狄。

21. 浸润之谮:指中伤他人的谗言逐渐发生作用。

22. 君子固穷

23.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24. 精益求精:精:完美;益:更加。已经好了还要求更加好。

25. 不饮盗泉:比喻为人廉洁。

26. 孔子曾说过:“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这里有借鉴的意思)。”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由我国民间俗语“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你能联想到《论语十则》中的哪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7. 箪食瓢饮: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28. 绵延不断:形容相同的自然景观一个接一个不间断地出现。

29. 彻上彻下:彻:贯通。贯通上下。

30.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31. 名正言顺:指名分正当,说话顺理成章。后多指说话做事理由正当而充分。

32. 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人皆知。《论语·泰伯》:^v^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v^程注^v^圣人设教,非不欲人家喻而户晓也。^v^

33.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4. 画虎类犬:比喻模仿的效果不好,弄得不伦不类。

35. 人生所贵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亲。——元萨都剌《雁门集》

36. 白话译文:人生最可贵的事情是能结交得到知己,萍水相逢也能比骨肉还亲。

37. 朝闻道,夕死可矣.

38. 不舍昼夜:舍:放弃。不分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继日。

39. 不得其死:得:取得,获得。指人不得善终。

40.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1. 《论语》·雍也篇,子曰:“知(zhì)者乐水,仁者乐山;知(zhì)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译义有多种。孔子说:“智慧的人喜爱水,仁义的人喜爱山;智慧的人懂得变通,仁义的人心境平和。智慧的人快乐,仁义的人长寿。”另一理解为“智者乐,水”——智者之乐,就像流水一样,阅尽世间万物、悠然、淡泊。“仁者乐,山”——仁者之乐,就像大山一样,岿然矗立、崇高、安宁。

42. 不相为谋:谋:商量。相互之间没法商量。指彼此观点不同,不宜共同谋划事情。

43. 季氏将伐颛臾、苛政猛于虎、两小儿辩日、义利之辩、孔子学琴。

44. 《<;论语>;十则》中要求人们对先进和落后的态度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5. 丧家之犬

46. 巧言令色,鲜亦仁!

47. 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箜篌谣》

48.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49. 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的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论语·公治长》:^v^敏而好学,不耻下问。^v^

50. 《论语》十则》中表示要虚心学习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51. 孔子学问渊博,可是仍虚心向别人求教。有一次,他到太庙去祭祖。他一进太庙,就觉得新奇,向别人问这问那。有人笑道:“孔子学问出众,为什么还要问?”孔子听了说:“每事必问,有什么不好?”他的弟子问他:“孔圉死后,为什么叫他孔文子?”孔子道:“聪明好学,不耻下问,才配叫‘文’。”弟子们想:“老师常向别人求教,也并不以为耻辱呀!”

52. 他还说:^v^如果多给我几年功夫,那么,我对于《易》的知识会更加丰富的。

53. 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4. 白话译文:人们互相交往认识,贵在能够相互了解。而人们相互了解,贵在能够了解到对方的心灵深处

55. 尽善尽美、侃侃而谈、不舍昼夜、道不拾遗

56. 穿窬之盗:穿:指穿壁;窬:通“逾”,从墙上爬过去。从墙上爬过去。指钻洞和爬墙的盗贼。

57.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58.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9. 三月不知肉味

60. 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61.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62. 虚心好学,肯向一切人,包括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学习,叫“不耻下问”

63.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64. 出何典记:诘问见于何书,有何根据。借指无稽之谈。

65. 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汉。无名氏《别诗四首》

66. 鼋鸣而鳖应,兔死则狐悲。明田艺蘅《玉笑零音》

67. 临危授命:面对危急时勇于献出生命。

68. 三,指多次。

69. 白话译文:用钱财与人相交,钱财用尽了,交情也就完结了;以美色与人相交,容颜衰败了,爱情也就改变了。

70. 发愤忘食;用功学习,努力工作,忘记了吃饭。《论语·述而》:^v^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v^女爰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v^(女,同^v^汝^v^,你;爰,何。)后泛用以形容十分勤奋。

71. 子曰:^v^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v^

7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3. 不舍昼夜:表示时间不停地流逝之意.

74. 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75. 《<;论语>;十则》中谈知识的巩固与创新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

76. 《论语》六则》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什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77.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78. 响必应之与同声,道固从至于同类。骆宾王《萤火赋》

79. 敬而远之:敬:尊重;远:不接近;之:代词,指对象。表示尊敬却有所顾虑不愿接近。

80. 不得其死;指人不得善终。《论语·先进》:^v^若由也,不得其死然。^v^

81. 从井救人:跳到井里去救人。原比喻徒然危害自己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行为。现多比喻冒险救人。

82. 不教而杀:教:教育;杀: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83. 当仁不让;语本《论语·卫灵公》^v^当仁不让于师^v^朱熹注:^v^当仁,以仁为之任也;虽师亦无所逊。言当勇往而必为也。^v^后来泛用^v^当仁不让^v^表示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积极主动地去做,不应该推委。

84. 大动干戈:大规模地进行战争。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85.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86. 察言观色:察:详审。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多指揣摸别人的心意。

87. 爱素好古:指爱好朴质,不趋时尚。

88. 赐墙及肩:比喻才学浅陋。

89. 惠而不费;惠:施惠,给人以好处;费,耗费。施惠于人,自己又无所耗费。《论语·尧曰》:^v^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v^后来常用以形容有实利而不多费钱财。

90. 大丈夫处世处,当交四海英雄。——西晋陈寿《三国志▪刘巴传》

91. 道不同,不相为谋:比喻志趣不同的人不会在一起共事。

92.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

93. 犯上作乱;犯上:触犯长上;作乱:指造反。《论语·学而》:^v^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v^

94. 诲人不倦;诲:教导。教人时不嫌疲劳。形容教导特别耐心。《论语·述而》:^v^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v^

9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96.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匠要把活儿做好,首先要使工具精良,语出《论语·卫灵公》。

97. 德不孤,必有邻.

98. 恶衣恶食;粗劣的衣食。《论语·里仁》:^v^士致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v^

99.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00. 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用《〈论语〉十则》中的词句填空。

101.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或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2.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担任那种职务,就不考虑那方面的事情,语出《论语·泰伯》

103.

孔子语录中的一则成语和格言警句 必备73句

1.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 朝闻夕死:早晨闻道,晚上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3. 东家之丘:比喻不认识身边著名人物.

4. 阐述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到也是一种乐趣的句子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 爱礼存羊:由于爱惜古礼,不忍使它废弛,因而保留古礼所需要的祭羊。比喻为维护根本而保留有关仪节。

6. 孔子之所以成一代大儒,这与他的勤奋好学,努力上进是分不开的。成语典故韦编三绝就是记载孔子先生勤奋好学的一个例子: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勤奋苦读《易经》,多次翻断了串竹片成书的熟牛皮条。韦编三绝的韦就是熟牛皮,韦编,意思是用熟牛皮条把写上字的竹片串在一起,三不是确数,而是概数多次之意,绝是断的意思,这个典故就是形容勤奋学习的意思。

7. 从心所欲;随自己的心意,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论语·为政》:^v^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v^

8. 见义勇为;看到了争议的事情就奋勇地去做。语本《论语·为政》:^v^见义不为,无勇也。^v^

9. 不惑之年: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

10.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1.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2. 至圣先师(2)有教无类(3)见贤思齐(4)慎终追远(5)举一反三(6)温故知新(7)见义勇为(8)怨天尤人

13. 举直错诸枉,^v^服;举枉错诸直,^v^不服.

14. 与“学而时习之”内容相近的句子是: 任不习乎? ,与“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5. 迩安远至:迩:近处。指近处的人安乐,远处的人来归附。形容政治清明。

16.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

17. 尽善尽美:形容好到极点,毫无缺陷。孔子在齐国,有机会欣赏到他认为最美妙的音乐谓其^v^尽善矣,又尽美也!^v^而后大受感动,一连好多天老是想着它,吃肉也没有味道了。三月不知肉味,原是形容孔子对于音乐入迷的情况。后人却借它来形容贫穷,真是怪哉。

18. 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19. 金人三缄:比喻因有顾虑而闭口不说话。

20. 白话译文:男人在外面,应该游历各处,结交各种品行很好的英雄好汉。

21.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22.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23. 侃侃而谈:不慌不忙地谈着

24. 白话译文:在悲伤的事情也莫过于活生生的别离,再快乐的事也莫过于新相交的知己。

25.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26. 成人之美:成:成就。成全别人的好事。

27. 成仁取义:成仁:杀身以成仁德;取义:舍弃生命以取得正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28. 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9. “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句子填写)任重而道远。

30. 举枉措直:举:选拔,任用;枉:弯曲,比喻邪恶的人;措:罢黜;直:正直,比喻正直的人。起用奸邪者而罢黜正直者。

31.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32.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3. 春秋时代,孔子被人们尊为“圣人”,他有弟子二千,大家都向他请教学问。他的《论语》是千百年来的传世之作。

34.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35. 道听途说: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36.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喜爱他时,总想叫他活着;讨厌他时,总想叫他死掉。指极度地凭个人爱憎对待人。

37. 北辰星拱:北辰:北极星;拱:环绕。北极星高悬不动,群星环绕。比喻受众人拥戴的人。

38. 处之泰然:处:处理,对待;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若无其事的样子。形容自理事情沉着镇定。也指对待问题毫不在意。

39. 不劳而获:自己不劳动却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

40. 博施济众: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41. 孔子名言的成语,句子

42. 导德齐礼:指用道德诱导,用礼教整顿,让百姓归服。

43. 孔子读书的成语故事

44. 理屈词穷;利用站不住脚,无话可说。《论语·先进》:^v^是故恶夫佞者^v^朱注^v^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45. 子曰:“学习之,不乎

46. 韦编三绝是孔子勤读《易》书的一则典故。

47.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战国屈原《九歌·少司命》

48. 苗而不秀:指庄稼出了苗而没有开花结果。比喻人有好的资质,却没有成就就不幸夭折。

49. 以强凌弱:凭借强力欺负弱小.

50. 《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1. 不亦乐乎;《论语·学而》:^v^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v^现在常用以表示事态发展到极顶的程度,也表示^v^淋漓尽致^v^的意思。

52. 揭示儒家所倡导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53.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v^思无邪.^v^

54. 以财交者,财尽则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一》

55.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6. 子谓<<;韶>>;:^v^尽美矣,又尽善也.^v^谓<<;武>>;:^v^尽美矣,未尽善也.^v^

57. 大言不惭:说大话,不感到难为情。

58. 不以人废言:废:废弃。不因为这个人有不足的地方而不采纳他的正确意见。

59. 不亦乐乎:乎:文言中用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助词,这里相当于“吗”。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地意思。

60. 后生可畏;后生;年轻人,后辈;畏:这里指敬服。年轻人很容易超过老一辈,他们是可敬畏的。《论语·子罕》:^v^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v^后多用此称赞有志气有作为的年轻人。

61. 不赞一词:一句话也不说。

62.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战国孟子《孟子》

63. 绝,断。孔子勤读《易》书,致使编缀的皮条多次断开。

64. 暴虎冯河:暴虎:空手搏虎;冯河:涉水过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65.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66. 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67.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68.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69. 白话译文:交朋友的时候,一定要守信用、讲诚信、重承诺。

70. 不丰不杀:丰:厚;杀:减少。不奢侈也不啬俭。不增加也不减少。

71. 孔子为读《易》而多次翻断了牛皮带子的简。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多次。比喻读书勤奋。

72.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73.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