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翔经典语录合集人性 实用123句

1. 遏制自己内心的知识优越感,才能让你发自内心的去尊重他人,避免狂妄自大,才能让你不断的丰富自己的内心。

2. 律师的价值,是在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基础上来追求法律的正义。

3. 因为没有买就没有卖,就是因为买方市场处罚太轻,才有那么多卖方市场。

4. 尝试学习法律,一定要有常识,大家不要觉得自己是法律人就高高在上,法律无非解决的是社会生活中的矛盾,所以法律人的判断永远不能超越民众朴素的道德情感,这就是很多同学说很多时候我考试我什么都不懂,我就凭借朴素的三观来做题,很多时候凭借朴素的三观你依然能做对很多题,尤其在每一年考试中都有一些巨难的试题,而这些巨难的试题说白了,法律学多了反而做不出,因为很多时候人法律学多了就丧失人性了。你用一个普通人的观点就很容易能够做出来,一定要拥有一点常识。

5. 最后是类比论,看不见的正义才是需要去相信的。

6. 现代社会,刑法一定要有两个价值,一个是保护机能,惩罚犯罪,保护法益;另一个是保障机能,保障人权,限制刑法权。任何权利都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去运行,所以在现代社会刑法不再像古代一样是个刀把子,因为大家看到刑这个字就觉得他像刀把子。在现代社会,刑法是双刃剑,他有两个刃,一个刃砍向犯罪分子,惩罚犯罪保护人民;还有另外一个刃,砍向司法机关,限制司法机关的权利。

7. 我非常喜欢一句话,纳尼亚传奇的作者曾经说:仁爱,必须生活在公正的土壤中,换言之,公正是和仁爱相对应的一种概念,离开了公证,仁爱就没有意义,那如果你现在离开了正义离开了有罪必罚,这样的一个基本的正义观点,你空谈人来这个仁爱就会变得像食人草一样。他是食人草,但是非常遗憾的是,她还顶着可爱的绿植的,这样的一个名声,但它其实是食人草,离开了公证仁爱就没有意义,离开了公证仁爱一定会导致人道主义的灾难。

8. 这个世上最远的距离,就是知道和做到。

9. 你能真正影响的人一定是你愿意在ta身上投入大量的时间,跟你有真正的接触。

10. 当我越来越多地阅读,当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我才觉得:啊,我离天还有那么的遥远,我永远也到不了。我是如此的渺小,如此的无知,在知识的海洋中我永远无法遨游。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要为你的无知而辩护。

11. 刑法是道德伦理的最低要求。

12. 你说一个人天资聪明,他能不能通过考试,不可能,所有天资聪明的一定还需要什么,还需要艰苦的训练。

13. 我们登上并非我们所选择的舞台,演出并非我们选择的剧本。我们自己一生中能够决定的东西很少,可能只有百分之五的剧本,百分之九十五的东西是我们决定不了的。我们决定不了我们的出身,决定不了我们的智商,更决定不了我们一生中的贵人相助。很多时候我们经常会羡慕别人剧本,但是没有谁的剧本值得羡慕,很多人的剧本就是专门演给别人看的。而你要做的就是演好属于自己的剧本。如果你不幸遇到了某些挫折,你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弃演,一种是把既定的剧本演好,即使过程会痛苦,但一定很独特并很精彩。

14. 你不问我时间是什么,我感觉我知道,但是一旦问我什么叫时间,我就茫然无知了。

15. 需要人类伟大的灵魂对话,走出自己的狭隘与偏见。

16. 我不会害怕别人嘲笑自己有欲望,我了解欲望,因为自己更接近欲望。

17. 自由一定要受到规范的限制,因为如果自由不受限制的话,一定会导致强者对弱者的剥削。很多人都说,我要自由,我要自由,但是这种自由是一种积极追去是一种放纵的自由,各位同学就会发现,大江大海河水,如果自由奔放,可不可怕?非常的可怕,会泛滥成灾的,所以为什么有河道为什么有堤坝,就是希望把这些水引到它应该去的地方,而我们的道德规则就是对人的自由进行合理的引导。

18.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你要怎么办,你只能勇敢面对你所出现的情景,并努力利用现在的情景去改变。

19. 愿你们成为法治之光。

20.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权力导致腐败导致绝对权力往往导致绝对腐败,我们的解释最重要是要符合民众朴素的正义感,符合我们的公平,所以这是为什么法律不是由专家说三道四。所以老百姓是有发言权的,因为每个人的正义感都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有朴素的正义感。

21. 所有真实的快乐,都需要长久的铺垫和努力。

22. 名誉失之易,而得之难。

23. 如果一个判决不能经过律师苛刻的挑剔,那么这个判决的公正以后一定会得到质疑。

24. 每天做好该做的事情,因为人要接受事与愿违,没人知道明天会拿到什么样的剧本,我们太有限了,我们只能做我们觉得对的事情,然后接受 他的事与愿违

25. 法律在这个时候采取的是家长主义,因为你根本没有能力来决定你的自由,所以法律要像家长一样来保护你,如果不保护你,就是害了你,如果不限制你就是害了你。那各位同学想一想,大家小时候爸爸妈妈管不管你,有没有大家是不被管束而成长到今天的?我觉得不可能。

26. 司法虽然要尊重民意的表达,但又需要超越民众的偏见。

27. 误解是人生常态,理解才是稀缺的例外。

28. “律师的价值,是在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基础上追求法律的正义。”

29. 考虑到我有些学生的价值观都是崩溃的,当然很多时候大家连常识都没有,毕竟在坐各位的三观都不同,有些人甚至是没有的。

30. 当你觉得这个世界有大量的不正义,是不是有不正义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叫做正义,如果这个实际上没有正义,那么说它不正义就毫无意义。而我们正是相信这个实际上有正义,所以我们要用我们所学习的法律知识,去不断的去追寻正义,虽然这个追寻是渐进的,但是我们永远不灰心,不疲倦,我们尽力而为。

31. 法律的一个重要目的,不是强迫人行善,而是鼓励人行善。

32. 如果你没有想清楚律师为什么要为罪犯做辩护,说明你还没有做好当一名合格刑辩律师的准备。

33. 人心隐藏着整个世界的败坏,我们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一个张三。如果自由不加限制的话,定会导致强者对弱者的剥削。

34. 不能因为追求不到绝对的善而退向相对主义。我们依然是现实主义有瑕疵的善。

35. 虚荣会带来痛苦,虚荣也不真实。

36. 为善最乐,为恶难逃。

37. 我认为理念意义上的乌托邦是有意义的。但是现实中的乌托邦是不可能的。我们画不出那个完美的圆,我们无法追求到绝对的美,但是,我们不能推倒出这个世界没有美,这个世界一切都没有意义,人类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人类追求美德是没有意义的。

38. “对于私权而言,只要法律没有禁止的,就是我们的权力,对于公权而言,只要法律没有授权的就是被禁止的

39. 法治的一个不变命题在于对权力的限制,越是紧要关头,越是要坚守法治精神,避免权力因着对民意恐慌的迁就任意而为,从而酿成更大的恐慌。

40. 我经常觉得有些学者的傲慢,清高,在很多时候都只是不学无术的一种体现。

41. 法律永远不能超越社会常识的限制,千万不要带着法律人的傲慢,这种傲慢其实是不学无术的一种体现。

42. 亡命天涯,只是为了追寻你的足迹。却不想命运的捉弄,总是让你我天各一方。

43. 如果有一天你自己成为了犯罪分子,孤立无援无路可走,你就会明白为什么律师要为犯罪分子做辩护。

44. 拉德布鲁赫说:“自从有刑法存在,国家代替受害人实行报复开始,国家就要承担双重责任。刑法不仅要面对犯罪人以保护国家,也要面对国家保护犯罪人,不单面对犯罪人,也要面对检察官保护市民,成为公民反对司法专横和错误的大宪章。”

45. 还是苏格拉底所说的,承认自己的无知乃是开启智慧的大门。

46. 你思想过深刻的东西,你说过深刻的东西,你感动过深刻的东西,你为你自己所说的感动了,你就真的觉得自己做到了。很多时候,这是一种自欺。

47. 一个社会一定要有核心价值,天变地变,道义不变。

48. 仓廪虚兮岁月乏,子孙愚兮礼义疏。

49. 一个开放的社会像一张张开的嘴,在合下来的时候,一定要咬住某种坚实的东西。

50. “真正的爱,一定与责任,与克制有关。”

51. 磨刀恨不利,刀利伤人指。

52. 但后来,我突然意识到,或许这就是当一个人不顾金钱时,依旧在坚持的东西:它叫做信仰。

53. 道德本来就不教导我们如何使自己幸福,而是教导我们如何使自己无愧于幸福。

54. 别人骑马我骑驴,仔细思量我不如,

55. 如果提前知道你要面对的人生,你是否还有勇气重新来一遍。

56. “你说一个人天资聪颖,他能不能通过考试?不可能!所有天资聪颖的一定还需要什么?还需要艰苦的训练!”

57. 宁添一斗,莫添一口。

58. 很多时候我们是要去装,装多了,慢慢的就真的会发自内心的去尊重,如果离开了这个装,可能一辈子都很难尊重他人。

59. 草船借箭,汇聚光环无限,所得远非所配。深知自己内心的不堪,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当是一生所求。

60. 我想问各位同学一句话,当你觉得这个世界有大量的不正义,是不是会有与“不正义”相对的一个概念,叫做“正义”。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正义,那么说它不正义就毫无意义。

61. 在时间的进程中,所有美善的事业都有一个负的斜率。

62. 人生啊充满着挑战,有很多有形无形的考试很多时候呢,我们只能尽力而为,但是结果要选择角度,因为人生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的人生。在每一个人生的重要关头,我们只需要尽力而为,不留遗憾。

63. 大家千万别把自己想得太理性,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理想的人。这个世界上只存在一般人,大家设身处地

64. 自由不能成为放纵私欲的借口,也不能成为强者剥削弱者的说辞,否则人与兽就没有区别。

65. 在网络这个案例的背景中,人内心深处的种种幽暗的情绪都会被释放,人们会特别的习惯与好辩,会放纵自己好辩的,也会放纵自己无知的热情,我们都知道,无知者无畏,一个知识越贫乏的人说是拥有一种莫名奇怪的勇气和一种莫名奇怪的自豪感,因为知识越贫乏,你所相信的东西就越绝对,因为你根本没有听过,与此相对立的观点,夜郎自大是无知者是好辩者的天性,人们经常会把观点的争论上升为语言的攻击,甚至把语言的攻击变成肉体的争斗。

66. 当你享受高级快乐你并不会失去低级快乐。但如果你的眼目永远只关注地下,你不会知道向上看有多么的快乐。

67. 有志登山顶,无志站山脚。

68. “如果刑罚权不受限制,那一切正义都可能被架空,而且往往是以正义的名义来架空正义。刑法一定要有两个机能,一个是保护机能,惩罚犯罪,保护法益,还有一个是保障机能,保障人权,限制刑罚权。”

69. 我一直觉得我国的14岁这个年龄太低了,不满14岁的幼女,你的性自由是要受到限制的。法律在这个情况下其实限制了幼女的性自由,有为什么要限制性质你是为了保护你。所以法律像家长一样,要保护你的权利啊,那我个人觉得法律应该把这个年龄提到多少岁了,有必要提到18岁。

70. 越能体现人性尊严的快乐,越是一种最高级的快乐,我们之所以读书,行路,其实就是希望我们能够不断地享受什么的快乐呢?高级快乐。当你享受高级快乐并不会失去低级快乐,对吧。我读莎士比亚并不妨碍我读郭德纲的相声,但是如果你的眼目永远只关注地下,你永远不知道向上看有多么的快乐。

71. 器大者声必闳,志高者意必远。

72. 人生如尘土飘逝。追忆似水流年,回忆让人伤感但却又有前行的力量。每天都是一个礼物,让我们在回忆与期待中承受每天的苦楚,也感恩每天的幸福。有一天,我们都会来到尘世的终点,成为后人的记忆——《清明忆祖》

73. 之前一直不屑于廉价的快乐,口腹之欲、鱼水之欢,但又离不开。曾经认为,如果快乐每个人都能获得的话,例如最底层人民吃顿饭的快乐,这是本能的快乐,将是廉价的满足感。

74. 网络只是现实世界的投射,它并不比现实世界美好。当你在现实世界感到孤独,你想在网络世界获得温暖,结果可能会更孤独。因为网络不仅放大了人性深处的幽暗,也放大了人性对美好的期待。

75. 我非常欣赏美国大法官霍姆斯所说的一段话,他说什么呢?他说法律的生命是经验而不是逻辑,作为法律人我们要学会逻辑推导,但是我们不要为逻辑推导所束缚了我们的常识,我们在逻辑之外还需要有我们的常识,作为普通人的常情常感,法律的生命是经验,而不是逻辑。

76. 你越阅读,你越站在人类知识的巅峰令望尽天涯路,你才会发现我是如此的渺小,我只是看到了知识的惊鸿一瞥,还有那么多的东西,我不知道怎样才可以遏制你内心的知识优越感,才能让你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去尊重他人,避免狂妄自大,只有非功利性的阅读,才能不断地丰富你的内心,让你抵制外界的浮华,外界的虚荣。

77. 如果一种行为是社会生活所许可的,那它就不应该是犯罪。

78. 我们必须接受批评,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走出自恋的幻象,不至于长久在道德和知识上自我陶醉,在自恋中走向毁灭。

79. 见者易,学者难。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

80.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81. 如果自由不受限制的话,一定会造成强者对弱者的剥削。

82. 很多时候我们经常会羡慕别人剧本,但是没有谁的剧本值得羡慕,很多人的剧本就是专门演给别人看的。而你要做的就是演好属于自己的剧本。如果你不幸遇到了某些挫折,你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弃演,一种是把既定的剧本演好,即使过程会痛苦但一定很独特并很精彩。

83. 用良知驾驭我们之所学, 而不因所学蒙蔽了良知。

84. 只有非功利性的阅读,才能够给我们提供一种真正的人生勇气去面对人生的大风大浪,我当然不希望在座的同学这一生会遭遇挫折。会遭遇苦难,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在座的每一个同学,这一生一定会遭遇挫折,一定会遭遇苦难。

85. 有些快乐只是放纵的快乐,很多快乐降低了人的尊严。

86. 这是罗大大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经常说如果你学法律学死了,变得机械了,法律学多了,失去了人性,失去了作为人基本的判断,是可悲的。

87. 阅读会让我们知道,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有如此多伟大的灵魂,我们要与他们去对话,同时我们也会发现这么多伟大的灵魂,他的一生并不是平平顺顺的,他们会遭遇挫折,他们会遭遇苦难,如果他们会遭遇苦难,为什么你就不能够与你的苦难和解?你就为什么不能把苦难当做你人生的剧本,当作你必须演好的一个剧本。

88. 很多时候妥协不是牺牲原则,很多时候妥协正是为了坚持原则而有所让步。

89. “我们的目标不是考满分,也不是考高分,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法考。只要通过,低分飘过也很精彩。”

90. 哲学:爱智慧,读书时为了吸收养分,培养人的智慧。

91. “想起古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曾经说过一句著名的话。他说,我们登上并非我们所选择的舞台,演出并非我们所选择的剧本。”

92. 我们画出的圆圈总是不够圆,但没有人会因此取消圆圈。

93. 我们登上并非我们所选择的舞台,演出并非我们选择的剧本。我们自己一生中能够决定的东西很少,可能只有百分之五的剧本,百分之九十五的东西是我们决定不了的。我们决定不了我们的出身,决定不了我们的智商,更决定不了我们一生中的贵人相助。

94. 人无法通过不正义的手段去实现正义的目标,因为手段是种子,而目的是树,有毒的种子,永远长不出正义的大树。

95. 坚持阅读经典,与人类伟大的灵魂对话,走出我们固有的平庸与傲慢。

96. 首先从逻辑上,不正义在逻辑上有一个反对面叫正义,如果没有正义这个概念,那你认为一个事情不正义毫无意义。当你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对,也没有绝对的错,这个观点本身就是绝对的。

97. 因为人要接受事与愿违啊。我们太有限了,我们只能做我们觉得对的事情,然后,接受它的事与愿违。

98. 我始终要告诫自己,人能影响的人,或者说人能真正影响的人,其实很少很少。很多人所谓的被你影响,那只是片刻感动了。

99. 就像无问西东所说的,我们不需要完美,我们需要的是否能够从心底发出的勇敢,正直,真心和勇气。这个世界上有许许多多都很聪明,但是聪明人不一定有智慧,一个智慧的人一定是一个谦卑的人,承认自己的无知,乃是开启智慧的答案。

100. “人性中充满矛盾,我们远比自己想象的更加自恋和道貌岸然。”

101. 大家从小到大有没有被父母管束,大家觉得父母管你合不合理,如果父母不管你你今天有机会来听司法考试吗?人类所有的艰辛努力都是要靠管束,都是要靠训练来形成的。所有的天资聪颖一定还需要的是艰苦的训练。

102. 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103. 任何判决要符合法律更要符合天理人情。法益作为入罪的基础,伦理作为出罪的依据。

104. 我们的阅读永远不要只读自己喜欢读的,我们要读挑战我们的书籍,如果一本书不能够挑战我们,我们为什么要读它,如果一本书不能够挑战我们,我们如何去走出自己的狭隘,自己的偏见。所以卡夫卡说:一本书就像一把利斧,要劈开我们冰封的内心。你们准备好了吗?跟人类伟大的灵魂对话,用它的利斧去劈开你的冰冷、傲慢、自恋与自怜的内心。

105. 柏拉图认为正义就是行为本身是正当的,而且通常能带来好的结果。

106.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一种行为即便再恶劣,但是如果刑法没有规定,那它就不是犯罪。

107. 昨天的已经成为过去,明天的还没有到来,所以今天是一个礼物,大家把今天当作一个礼物,去珍惜享受你现在拥有的平凡的幸福。因为这种幸福你现在觉得平凡,但到你失去的那一天,你会觉得它是如此的珍贵。

108. 人心隐藏着整个世界的败坏,你无法避免心动,但千万不要行动。

109. “如果找一个非常杰出的法学人物,鼓舞你的,是谁呢?”“马丁路德金、甘地、林肯。”“他们身上最触动你的是什么呢?”“勇敢。”“在人类所有的美德中勇敢是最稀缺的。”“所以今天是两个都认为自己胆怯的人的交流。”“我也愤恨我身上的不勇敢。”

110. 法律不能超越社会常识的限制,不能超越民众朴素的道德情感,要考虑伦理的色彩。法律无非解决的是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千万不要带着法律人的傲慢,这种傲慢其实是不学无术的一种体现。

111. 罗律师这事你一定要帮我好好弄,最好动用一切的关社会系,我说打住,我一个关系都不动用。我也不屑于动用关系,这违背我作为律师的操守。

112. 法律的生命不在逻辑而在于经验。

113. 克鲁伯林:“人类的思想家有两种,一种是狐狸,一种是刺猬。刺猬是非此即彼的非黑即白的时刻准备战斗;另一种是狐狸式的多元圆滑,他承认自己的理论,但是他也接受对方的理论有一定的合理之处。

114. 但人不能永远浪漫下去,那会走向自我毁灭的。浪漫都是水字旁,会把人淹死的。人最终还是要进入一个规则体系,所谓~随心所欲不逾矩嘛。

115. 越能体现人性尊严的快乐,越是一种最大的快乐,因为它跟人的尊严是有关的,有很多的快乐是放纵的快乐,有很多快乐是降低了人性的尊严,而越能体现人性尊严的快乐,越是一种最高级的快乐。我们之所以读书、行路,其实就是希望我们能不断的享受高级的快乐。

116. 有人说那既然这样还读什么书啊?那庄子说的就是对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己。那我读什么书啊,反正人生有限知识无限,别读了。读啥啊,做人嘛,最重要的是开心及时行乐……这是不对的,你看是悖论,但他叫似非而是,中文只有似是而非。法家那叫似是而非,但是还要注意一个词语,叫似非而是。我们基于无知而读书,而我们越阅读越承认自己的无知,不是让无知走向有知,这叫似非而是。

117. 赌博一定会导致强者对弱者的剥削,赌博其实是强者在利用你道德上的缺陷.

118. 有朋友让我谈谈虚伪,我说自己就很虚伪。但惟有人会虚伪,动物不会。当你意识到自己的虚伪可能意味着你愿意朝着更高的标杆去前进。虽然这种前进反而会让你更深刻的认识到虚伪的本性,不断地督促你正视自己内心深处的幽暗。这种幽暗翻江倒海,稍有不慎就会外泄成灾,所以需要去倾听他人的批评和自己内心的责问,不做狡辩,日拱一卒,每天离虚伪远一点。

119. 道德是自律,而不是他律,道德是要求自己的,而不是要求他人的。

120. 人类不是财富的聚集体,人类是精神的聚集体,能够把人聚合在一起的永远是精神。

121. “我们要站在当事人的角度看问题,世界上有完全理性的人吗?大家都是一般人。所以我们要以一般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122. 法律作为入罪的基础,而伦理作为出罪的依据。

123.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往往导致绝对腐败,我们的解释最重要的是要符合民众朴素的正义感,符合我们的公平,所以这是为什么法律不是由专家说三道四。

罗翔经典语录合集人性 实用32句

1. 快乐是不能走捷径的。

2. 纵观人类历史,有能力行动者却袖手旁观;知情者却无动于衷;正义之声在最迫切需要时保持沉默;于是邪恶方能伺机横行。

3. 你无需去留恋这个舞台,你只需要演好现在的剧本。

4. 人要接受自己的有限性,我们只能做我们认为对的事情,然后接受它的事与愿违。

5. 人为妇人所生多有忧患,出来如花,又被割下,飞去如影不能存留,每个人这一生一定会遭遇苦难,在苦难的时候,你是否依然有继续活下去的勇气,如果你接受的仅仅是成功主义的熏陶,你一定不会有这种力量,所以我们需要这种非功利性的阅读题,成功主义的阅读、功利主义的阅读,一定会让人自高自大,孤标傲世,知识让人骄傲。

6. 我小时候非常讨厌我的父母啊,见到叔叔阿姨就让我来叫叔叔和阿姨。我后来发现了慢慢的发现,其实人是很难发自内心的去尊重别人,所以所有的尊重其实都要是去训练。我的父母这样帮我,只是在训练我去尊重他人。

7. 以赛亚伯林—人类思想家有两种,一种是狐狸一种是刺猬,刺猬非此即彼非黑即被随时准备战斗,狐狸多元圆滑,承认自己的理论也接受对方的理论有一定的合理性。

8. 永远要对自己的偏见、伪善和盲目保持警惕,因此也必须要去倾听对立观点,狐狸而非刺猬是我一直的追求。人们很容易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开启批评模式,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没有我们想象中睿智,我们所有的观点可能都带有偏见。因此,虚心地倾听对立观点,即便是刺耳的意见永远是必要的。

9. 如果刑罚权不受限制,那一切正义都有可能被架空,那比犯罪更可怕,所有人都有可能成为刑罚权任意打击的对策。

10. “人最大的痛苦就是无法跨越知道和做到的鸿沟。你思想过深刻的东西,你为你自己所说的感动了,你就真的觉得自己做到了,很多时候这是一种自欺。”

11. 每个职业都有每个职业要追求的高尚。“一切的好都是看结果,能不能带来好的收益。有了好的收益,这才能叫好。”如果一个医生穷光蛋,一个律师北京都没一套房。还能叫好律师吗?你配叫医生吗?我呸,你都是个穷人。还是好医生吗? 而柏拉图怎么说呢?柏拉图说医生的本质在于他内在的尚,他要医术高尚这是他职业的内在要求。而作为一个好的医生,通常也会有好的收入和好的社会名望。好的律师,它有它内在的职业要求,要追求法律的公义。但是当你这么去做的时候,通常会有可观的收入,会有可观的社会地位,所以大家注意到,结果意义上的尚,做律师赚大钱,做医生有成就,这是它的附随结果。但是医生他本身有它的内在的尚,就是医术高尚。做律师也有它内在的尚,就是追求法律的公义。

12. 人最大的问题就是习惯自我辩解,但我们远比自己想象中更虚伪、下作和幽暗。

13. 人只能是目的,不能是纯粹的手段。

14. 捧得高可能摔的重,接受一切命定,努力过好每天。人的精彩并不看其高处行走,而是看其低处的从容。​​​​

15. 蒿草之下还有兰香,茅茨之屋或有侯王。

16. 误解是人生常态,理解本是稀缺的例外。

17. 昆德拉讲过一个故事:有个人在海边,看到造物主创造的世界是那么美好,落日辉煌,他感动流下了第一滴泪。接着他被自己流出的第一泪感动,流出了第二滴眼泪。他感动于自己的感动——我居然如此与众不凡,远超庸俗的众人,可以因落日余晖而感动。知识分子很容易陷入第二滴眼泪的试探,知识很多时候让人自高自大。苏格拉底告诉我们,承认自己的无知乃是开启智慧的大门。越求索,越应该心存敬畏,远离那为自己的感动而感动的试探。

18. 第二是经验论。每个人都会经历或体会或看到一些不正义的事情,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渴望正义概念的存在,而人的所有的感觉一定有所投射的客观对象,渴了会有水的存在,饿了会有事物的存在,那人类为什么有对公平的感觉呢?一定存在一个公平所指向的对象,否则这种感觉是没有意义的。

19. 看见的正义你不需要去相信,看不见的正义才是需要去相信的。

20. “自由不能以彻底放弃自由为代价,因此利益必须考虑伦理道德的约束。”

21. 尝试学习法律,一定要有常识,大家不要觉得自己是法律人就高高在上,法律无非解决社会生活矛盾,法律人的判断永远不能超越民众朴素的道德情感。

22. 苏格拉底说过:“对于你懂的东西,你才会真正地认同。对于你不懂的东西,你不可能真正地认同。”

23. 大家都见过一些人,他们读过某些科目或者得到某一学位,便以不可一世的傲慢态度去炫耀学得的东西。我们为这样的人深感忧伤…他们误以为所积聚的见闻便是知识,把装腔作势的话语当做智慧。多么可悲。

24. 大家都是命,半点不由人。

25. 惜花须检点,爱月不梳头。

26. 我很尊重你的个性,但是任何人的行为其实都会对别人有所影响,所以人成熟的一个标志,不是积极地去张扬自己的权利而是不断的对他人有同理心。换言之你要顾忌到别人才是人成熟的一个标志。

27. 为什么说文人相轻?因为知识总是让人瞧不起的,但是非功利性的阅读才能够真正地让你去意识到我们的渺小,才能培育我们的谦卑。

28. 道德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直自律,而不是他律。

29. 我们只能做我们觉得是对的事情,然后接受它的事与愿违。

30. 希望同学们通过对刑法的学习,能够培育真正的法治理念。能够成为法治之光。同学们将比我走的更远,将在知识的海洋能够遨游到更加宽畅。

31. 人要接受事与愿违啊,我们太有限了,我们只能做我们觉得是对的事,然后接受结果。

32. 我始终都是认为法律一定要倡导良善的价值观,这个世界上还是有价值观,我非常欣赏英国剧作家切斯特顿的一句话,他说一个开放的社会就像一张开的口,合下来的时候一定要咬住某种坚实的东西,天变地变,道义不变。

罗翔经典语录合集人性 实用80句

1. 人跟人的系啊,就像存钱。你必须先存钱才能取钱。如果只取钱不存钱,这叫恶意透支啊,你的账户就破产了呀,所以如果你想从他人的身上支取感情。你首先要存入足够多的感情。

2. 但是很多人读书为了什么?很多人读书只是为了炫耀,很多人读书只是为了在写文章的时候炫耀张说李说王说王二麻子说,很多人读书只是为了显示自己知识上的优越感,那你可能就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3. 你的身体如果完全属于你的话,必将导致强者对弱者的剥削。

4. 所有通过捷径所获取的快乐,无论是金钱、性还是名望,最终都会给自己带来痛苦。人其实很难抵制诱惑,人只能远离诱惑,所以千万不要高看自己的定力。

5. 在人类所有的美德中,勇敢是最稀缺的,当命运之神,把你推向勇敢的时刻,希望你能够像你想象中那么勇敢。

6. “各位同学有谁是自愿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有谁来到这个世界上父母征求过你的意见?我们登上并非我们所选择的舞台,各位同学有谁的人生剧本是你选择的。大家是不是羡慕别人的剧本?老实说我有的时候也很羡慕别人的剧本。但是没有办法,你的剧本不是你选择的,你只有努力把你的剧本给演好,虽然很痛苦,但是只要努力的演好你的剧本,在痛苦中也有精彩,啊也有精彩。每个人的人生剧本都是独特的,每个人的人生剧本都是精彩的,不用去羡慕别人。”

7. 人要接受自己的有限性。第一,人承认自己是有限的,于是承认你的逻辑是有限的,承认你的理性是有限的,承认你的阅读是有限的,承认你整个人就是在偏见之中,你这一生就是在走出偏见。

8. 人生不能太过圆满,求而不得未必是遗憾。

9. “如果我的手机不关的话,我看一下柏拉图的理想国,看五分钟我就会开始玩手机。玩两个小时然后把手机一摔,说:‘我怎么是这种人呢!’,然后又接着看十分钟柏拉图,然后又干嘛,又看手机。所以需要受到限制,所以我现在看书一般把手机关了,我直接把网络给砸了。”

10. 我们只不过在品尝人类伟大观点的残羹冷炙。

11. 人见白头嗔,我见白头喜。

12. 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

13. 一个知识越贫乏的人,越是拥有一种莫名奇怪的勇气和自豪感,因为知识越贫乏,你所相信的东西就越绝对,你根本没有听过与此相对立的观点。

14. 如果你的眼目只关注地下,你永远不知道向上看有多快乐。

15. 更重要的一种读书是非功利性的读书,因为只有这种非功利性的读书,你才能够抵制成功主义的读书,你才能够坦然的接受自己的命运,坦然的接受自己的失败,很多时候啊,一个人真正的成功不是在他辉煌的时候有多么的风光,但关键在于,在你挫折的时候,在你低迷的时候,你是不是依然有勇气继续的前行?

16. 人生之要事在于确立伟大的目标与实现这目标的决心。

17. 当你觉得这个世界有大量的不正义,那就有不正义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叫做正义。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正义,那么说它不正义就毫无意义。而我们正是相信这个世界上有正义,所以我们要用我们所学习的法律知识,去不断地追求正义。

18. 永远不要再自己欣赏的观点上附着不找边际的价值。

19. 怀疑主义是理性时代的咒诅,如果你持一种怀疑主义的立场,你所有的认识都是不稳固的,理性不是唯一的认识论依据,人类所有的思考都是建立在相信的基础上,我们相信存在正义,而正义是一定客观存在的。

20. 尘来尘去归有期,青山绿水心幽幽;两岸风月思无限,今世无需再杞忧。​​​​

21. 越能体现人性尊严的快乐,越是一种最大的快乐,因为他跟人的尊严是相关的。有很多快乐,是降低了人性的尊严。而越能体现人性尊严的快乐,越是一种最高级的快乐,我们之所以读书行路,其实就是希望我们能够不断的。享受什么的快乐呢?高级的快乐。

22.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网络喷子呢?这显然跟互联网的特征是有关的,因为互联网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它的匿名性,而一旦匿名,人性中种种幽暗的成分都有可能爆发,柏拉图在理想国就说过一个故事,他说,有一个牧羊人有一天得到了一个奇怪的指环,这个指环戴在放羊人的身上就会隐身。所以手上它就可以隐身,那一个隐身的牧羊人可以做出他所想象的最坏的事情,他和国王的妻子通奸,最后又把国王给杀了,因为他是一个隐身人,他不用承担责任,人性中一切的幽暗都会被释放。

23. 人是目的,人不能纯粹是手段,所以我们禁止残酷不人道的刑罚。

24. 其实你会发现,很多时候,阅读具有一种悖论性,我们因为无知而去阅读,而我们越阅读,我们越承认自己是无知的,就是苏格拉底所说的承认自己的无知,乃是开启智慧的大门,这个世界不缺聪明的人,这个世界缺的是有智慧的人。

25. 万物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颜如玉千钟粟

26. 有句法谚叫:法粘在骨头上。因为你是中国人,无论你到哪,我们都可以管你。

27. 当遇到一个网络喷子,他不断地使用一些标语式的词汇,其实没有必要和他辩论的,因为你辩不赢的呀,你也不需要去辩,标语化的思维是最便捷的,因为标语化的思维是不需要需要思考的一个标语化思维的人,他其实已经中毒了他被蛊惑了,他已经缺乏了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不要和他们去论证,不要和他们去辩论。

28. 卡夫卡说:一本书就像一把利斧劈开我们冰封的内心。

29. 约束不等于压迫,冷静和理性不等于冷淡和麻木。

30. 一个国家是否有真正的自由,试金石之一是它对那些为有罪之人、为世人不耻之徒辩护的人的态度。

31. 不要在自己支持的理论上附着过多的价值。

32. 人类唯一应该恐惧的是恐惧本身。

33. 虽然一种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是犯罪,但一种道德上被容忍甚至被鼓励的行为一定不是犯罪。

34. 读书分两种,功利性读书与非功利性读书。非功利性的读书更为重要,它让你能够地址成功主义的读书,能够坦然接受自己的命运,一个人真正的成功不是在他辉煌的时候有多么风光,而是在你遭遇挫折时,在你低迷时,你是否依然有勇气继续前行。非功利性阅读能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培育我们的谦卑。

35. 越能体现人性尊严的快乐,越是一种最高级的快乐。

36. 法益作为入罪的基础,伦理作为出罪的依据。

37. 任何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38. 经验哲学家阿奎拉告诉我们:我们精神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了超越精神。人这一生都应该追求什么呢?快乐?快乐是有质和量的区别的。越能体现人性尊严的快乐,越是一种最大的快乐,因为他跟人的尊严是相关的。有很多快乐,是降低了人性的尊严。而越能体现人性尊严的快乐,越是一种最高级的快乐,我们之所以读书行路,其实就是希望我们能够不断的享受什么的快乐呢?高级的快乐。

39. 人很容易在自己所看中的事情上附加不着边际的价值,将自己幻化成为正义的化身。永远不要在自己看重的立场上附着不加边际的价值,要接受对立观点的合理性。

40. 真正的自由是自律的自由,不是放纵的自由。

41. 我们因为无知而去阅读,而我们越阅读,我们越承认自己是无知的,就是苏格拉底所说的承认自己的无知乃是开启智慧的大门。这个世界不缺聪明的人,这个世界缺的是有智慧的人。就像无问西东所说的,我们不需要完美,我们需要的是否能够从心底发出的勇敢、正直、真心和勇气。这个世界上有许许多多人都很聪明,但是聪明人不一定有智慧,一个智慧的人一定是一个谦卑的人,承认自己的无知,乃是开启智慧的大门。你越阅读你越站在人类知识的巅峰,你望尽天涯路,你才会发现我是如此的渺小。

42. 虚荣,魔鬼最爱的原罪。

43. 托克维尔曾经警告我们:谁要求过大的自由,谁就在召唤绝对的集权,如果你可以随意处分你的身体,一定会导致强者对弱者的剥削和奴役。自由不允许以彻底放弃自由为代价

44. 那些滥施恩情,忽视正义的人道主义,往往参杂着太多的伪善。他们总是会为了假想的将来而忽略当下的正义,他们总是会为了抽象人类而忽略掉具体之人的悲痛。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主观恶性极大,罪刑及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如果我们不施以极刑,我们该如何去抚慰哪些仍然存在于世上之人的泪水?

45. 我们很多时候读书,不求甚解,我们并不需要记住那些精彩的段落,我们只需要去读,慢慢地就成为了我们的养分,我们需要与人类伟大的灵魂去对话,当然,我这里面推荐一本书叫《如何阅读一本书》,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去阅读,你先可以读一读这本书如何去阅读一本书,而这本书后面也开列了大量的书单,让你和人类伟大的灵魂去对话。

46. 我们因为无知而读书,而我们读书让我们更加地觉得自己的无知。

47. 这个世界上只存在一般人,理性人只是假设。

48. 所以你才会真正的意识到,往往是那些善良的愿望导致了人间地狱,凡是想在地上建立天国的,最终,都是通往人间地狱。

49. “后来我才想明白,与其担心未来,不如现在好好努力。 这条路上,只有奋斗才能给你安全感。”

50. 如果自由不加限制的话,定会导致强者对弱者的剥削。

51. “人和人相处像刺猬一样,合在一起扎的疼,离开了又觉得孤独。”

52. 如果你的眼目永远只关注地下,你永远不知道向上看有多么的快乐。

53. 我们要阅读哲学,因为哲学可以培养我们的世界观。什么叫哲学,哲学就是爱智慧,所有的哲学说白了都是在为人的死亡做预备,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终将有一天会离开这个世界,我们要为我们的死亡做准备,我们要去思考我们为什么要活在这个世界,我们活在这个世界的目的是什么?有没有一种信念?让我们为之生、而为之死?你要去阅读这些作品。

54. 爱不是感觉,是一种永恒的委身。

55. “这世上没有什么是绝对的对,也没有什么是绝对的错。”而这个观点本身就是绝对的!

56. 唯有真理的光照,才能学会谦卑 ,走出自我的偏狭,而自由而不放纵,独立而不狂狷,尽责而不懈怠。

57. 如果衣服出现了褶皱,我们司法机关可以用熨斗把他熨平,但如果衣服上出现了一个大洞,这个织布的工作是立法机关的事。

58. 如果你学法律学死了,变得机械了,法律学多了,失去了人性,失去了作为人基本的判断,是可悲的。

59. 如果法律不能成为照进黑暗的灯塔,那至少也要发出守护人权的微光。

60. 老百姓是有发言权的,因为每个人的正义感都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有朴素的正义感。

61. 责任和幸福谁更重要,责任显然更重要,只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更喜欢追求幸福。

62. 很多人经常会说,为什么网络喷子说话经常不讲逻辑?这个其实抓住问题的本质了,因为很多时候网络喷子是在吵架,吵架,要讲逻辑嘛,讲逻辑,那叫论证,吵架是不用讲逻辑的。

63. 人这一生要对抗的就是自己的虚荣和虚空。

64. 我非常喜欢魔鬼代言人那部影片,因为内部影片让我真正的知道我们这一生要对抗的就是虚荣和虚空,虚荣和虚空,它是不断周而循环的。一个虚无的人,会寻找虚空;一个虚空的人,会不断的虚无。所以,魔鬼代言人最后的结尾是,虚荣魔鬼最喜欢人的原罪。

65. “自由一定要加以规范的限制,如果自由不加以限制,一定会导致强者对弱者的剥削。”

66. 一个表面上符合法条的行为不再理所当然被认为是犯罪,除非你能积极的加以证明他侵犯了一定的法益,一个侵犯法益的行为也不是理所当然被视之为犯罪,除非他违反了伦理道德,如果一种行为是伦理道德所鼓励的,那它绝对不是犯罪。

67. 人的邪恶是没有止境的,没有最坏,只有更坏。

68. 我们远比我们想象中虚伪伪善和幽暗,我们所得也远超我们所配。​​​​

69. 你要和自己和解,要接纳你的缺陷,这个世界没有完美的,完美的人是机器人,《无问西东》说:这个世界不缺完美的人这个世界缺的是从你内心深处发生的真心正直、勇气、和善良,我们不需要完美的人。

70. 爱“人类”,却不爱具体的人是很多文人的通病。人类是抽象的,并无具体的对象,无须投入真心,收放自如,还可以为自己赢得道德上的优越感,但具体的人总是有那么多的问题,总是那么的不可爱。爱是要付出代价、恒久忍耐的。真正的爱永远是对具体个人的爱。

71. “前段时间居然有人问我,我当场崩溃,他说如果熊猫咬你,快咬死了,能不能进行紧急避险”“我说熊猫是什么呀,熊猫是畜生,那人跟畜生哪个更重要”“熊猫是国宝,那我们是什么呢?我们是人,那不过是个宝贝罢了”“人是无价之宝,人永远高于动物”“我二十天没吃饭了,我快饿死了,看到一只熊猫能不能吃”“当然能吃,烧着吃烤着吃都行”“如果没有衣服穿,快要冻死了,把熊猫皮剥下来穿在身上这叫什么,紧急避险。当然了,我说的是危险情况下”“20天没吃没喝下雪,我就穿着一件短袖,我快冻死了”“见熊猫杀熊猫,见东北虎杀东北虎,见金丝猴吃金丝猴,每天吃一只”

72. 兄弟相害,不如友生。合理可作,小利莫争。

73. 为什么法律中要规定跟不满14岁的幼女发生性关系,要以犯罪论处,有人说这限制了幼女的自由,当然。这其实是典型的法律家长主义,因为法律要像家长一样来保护未成年人,因为你不知道自由对你意味着什么,所以我们要对你进行限制,这是合理的。

74. 有时,看似善良的愿望往往会把人类带向人间地狱。

75. 如果自由不加限制的话,一定会导致强者对弱者的剥削!

76. 如果刑罚权不受限制,那一切正义都有可能被架空,而且往往是以正义的名义来架空正义。

77. 大家觉得责任跟幸福其实哪个更重要,其实责任更重要。只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更喜欢追求幸福。《无问西东》里面第一句台词就是如果提前知道你要面对的人生你是否还有勇气再来一遍。越能体现人性尊严的快乐,越是一种最高级的快乐。我们之所以读书,行路,其实就是希望我们能够不断地享受高级的快乐。

78. 杀人可恕,情理难容。

79. 对法治破坏最大的莫过于盛行于大多数国人心中的“法家思维”。

80. 所有的人,都是被管束才有今天的成就,人类所有的艰辛努力都是靠管束,才能成就的。在自由状态下,人绝大多数是选择崇高还是选择堕落?大家自己可以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完全不受限制,你是向往崇高还是向往堕落?我觉得大部分人都会嘴巴说我向往崇高,但是实际就是在堕落中无力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