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格言语录 优选109句

1. 世出世事,莫不成于慈忍,败于忿躁。故君子以慈育德,以忍养情。德育,天地万物皆归我春风和气之中;情养,乖戾妖孽皆消于光天化日之下;然后以之自成,则为净满自尊;以之成物,则为慈力悲仰。仅一念_起,百万不过积恚所招;世局土崩,皆无远虑所致;士生斯世,宜如何努力以障狂澜也。

2. 安静而少说话,遇事从容不迫,处事严谨,生活俭约,这是关切己身的良言。多欲,盲目行事,心不在焉,不专心,这是关切己身的大病。时时遵此条持,则心自凝。

3. 大着肚皮容物,立定脚跟做人。

4. 诸君到此何为,岂徒学问文章,擅一艺微长,便算读书种子?在我所求亦恕,不过子臣弟友,尽五伦本分,共成名教中人。

5. 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6.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7. 选友以求益。——弘一法师

8. 这个世界只是一个客栈,一夜短暂的`梦乡。

9. 内容介绍:

10. 刘念台云:易喜易怒,轻言轻动,只是一种浮气用事,此病根最不小。

11. 敬守此心,则心安。敛抑其气,则气平。

12. 民国十六年,去函杭州主政诸君,止息‘灭佛’之议。民国二十五年,闭关于鼓浪屿日光岩,并向海外请藏经万余卷。其后,复闭关于永春普济寺、泉州福林寺。晚年自号晚晴老人,又号二一老人。民国三十一年十月示寂于晋江温陵养老院,世寿六十三,僧腊二十四。

13. 意思人一出生,一生就像太阳终究会日落西山,人生的福贵也不过是草上的霜,太阳一出就华为无有。

14. 处事大忌急躁。急躁则自顾不暇,何暇治事?

15.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世第一法;

16. 不被外来的因素所动所困扰,就像心静自然凉一样外面的天气再热心里不急躁不慌平平静静的就不觉得热,不为所影响就叫静:不被外在的东西因为实际所填满就叫虚。

17. 忍与让,足以消无穷之灾悔。古人有言:终身让路,不失尺寸。

18. 恶,莫大于无耻。过,莫大于多言。

19. 以情恕人,以理律已。

20. 不为利动,不为威劫。——黄兴《在驻洲国会议员欢迎会上的答谢词》

21.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祝。

22. 凡劝人,不可遽指其过,必须先美其长,盖人喜则言易入,怒则言难入也。善化人者,心诚色温,气和辞婉;容其所不及,而谅其所不能,恕其所不知,而体其所不欲;随事讲说,随时开导。彼乐接引之诚,而喜于所好;感督责之宽,而愧其不材。人非木石,未有不长进者。我若疾恶如仇,彼亦趋死如鹜,虽欲自新而不可得,哀哉!

23.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24. 处事大忌急噪,急噪则先自处不暇,何暇治事?

25. 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26. 弘一法师38岁在杭州虎跑泉出家,63岁在福建泉州开元寺圆寂。

27. 心不妄动,身不妄动,口不妄动,君子所以存诚。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28. 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29. 我不知何为君子,但每件事肯吃亏的便是;我不知何为小人,但每件事好占便宜的便是。

30. 有才而性緩,定屬大才;有智而氣和,斯為大智。

31.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32.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33. 吕新吾云:愧之则小人可使为君子,激之则君子可使为小人。

34. 心思要缜密,不可琐屑;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

35. 不能贪求任何东西,一旦喜欢就执著在那里,应该心无挂碍。

36.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v^《冬认杂咏·青松》

37. 群居守口,独坐防心

38. 内心如果*静,外在就不会有风波。

39. 涵容以待人,恬淡以处世。

40. 总观其一生,可谓是我国的一代高僧。

41. 一旦开悟,任何事都变得简单,我们自然想的快,做得快,适当时机会做正确反应,这就是成功要诀。

42. 严着此心以拒外诱,须如一团烈火,遇物即烧。宽著此心以待同群,须如一片春阳,无人不暖。

43. 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44. 出自弘一法师李叔同:

45. 持己当从无过中求有过,非独进德,亦且免患。待人当于有过中求无过,非但存厚,亦且解怨。

46. 知足常乐,终生不耻。知止常止,终生不辱。

47. 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

48. 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宏。人险仄,我待之以坦荡。

49.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

50. 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本无事而生事,是谓福薄。

51. 足恭伪态,礼之贼也。苛察歧疑,智之贼也。

52. 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大。

53. 庭中百合花开,昼有香、香淡如,入夜来,香乃烈。鼻观是一,何以昼夜浓淡有殊别?白尽众喧动,纷纷俗务荣。目视色,耳听声,鼻观之力分于耳目丧其灵。心清闻妙香。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古训好参详。

54. 今人见人敬慢,辙生喜愠心,皆外重者也。此迷不破,胸中冰炭一生。

55. 为了批评世界及指正他人,我们生活才过得繁忙障碍,才会筋疲力尽。

56. 不见已短,愚也;见而护,愚之愚也。不见人长,恶也;见而掩,恶之恶也。

57. 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58. 怒宜实力消融,过要细心检点。

59. 怎样看待死亡?法师说:去去就来。——弘一法师

60. 离贪嫉者,能净心中贪欲云翳,犹如夜月,众星围绕。(《理趣六波罗密多经》)

61. 李叔同经典语录

62. 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

63.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64. 以冰霜之操自勵,則品日清高;以穹窿之量容人,則德日廣大;以切磋之誼取友,則學問日精;以慎重之行利生,則道風日遠。

65.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

66.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

67.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68. 何以息谤?曰:无辩。何以止怨?曰:不争。

69. 行欲徐而稳立欲定而恭,坐欲端而正声欲低而和。

70. 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容貌以正大老成为第一,言语以简重真切为第一。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71. 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

72. 衡量朋友的真正标准是行为而不是言语;那些表面上说尽好话的人实际上离这个标准正远。

73. 凡一事而关人终身,纵确见实闻,不可着口;凡一语而伤我长厚,虽闲谈嬉戏,慎勿形言。

74. 凡一事而关人终身,纵确见实闻,不可着口;凡一语而伤我长厚,虽闲谈嬉戏,慎勿形言。

75. 事物忌讳到达顶点,做事忌讳完美无瑕,人则忌讳万事顺利。

76.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祥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77. 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

78. 屋老。一树梅花小。住个诗人,添个新诗料。爱清闲,爱天然;城外西湖,湖上有青山。——弘一法师《为题小梅花屋图》

79. 识不多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80. 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容貌,以正大老成为第一。言语,以简重真切为第一。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81. 成功一件事,千万不要等待着享受荣誉。——法国

82. “*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

83. 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84. 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85.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86. 一事无成人渐老,一钱不值何消说。——弘一法师

87. 如果我们对名看不开,面对赞歌和毁谤就会心随境转,喜忧不安;如果我们对利放不下,面对富裕和贫困,就会患得患失。能够不受毁誉得失的影响,才是真正淡泊名利的高修为,让内心富足安详,不再于名利、得失、烦恼中浮浮沉沉,轮回不已。

88. 书友点评:迄今用时最长读完的一本16年中秋。

89. 过于烦恼和过于愉悦都是过高评价世界的方式,前者比后者更糟。——哈利法克斯

90. 以仁义存心,以忍让接物。

91. 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大。

92. 明镜止水以定身,^v^以成事,光风霁月以带人。

93. 开悟之后,我们不再渴望任何东西,因为我们拥有了整个宇宙。虽然我们仍然工作,仍然赚钱养家,不过那是为了与世人分享,为了尽自己的责任。我们不求回报,不计较成败得失,只是尽力完成自己的事业。

94. 德盛者,其心和平,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弃者众。

95. 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故常,而恬不以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96. 毋以小嫌疏至戚,毋以新怨忘旧恩。

97. 自己对外界一切应超然待之。与人相处的时候对人要和蔼,与人为善,天地皆宽。宁静致远,没有事的时候非常清静,便于自我反思,要多思考,安心静思才有远虑。遇事要果断。顺利时淡然处之,淡薄名利,解脱物欲,常怀律己之心。失落不矢志,荣辱不惊。

98. 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得。处世不可太分明,一切贤愚好丑要包容得。

99. 开悟之后,我们才能洞悉事物的**,才能深入地看透一切,真正了解快乐,即使生活中还会遭遇许多困难和逆境,但我们内边不会动摇。

100. 以切磋之谊取友,则学问日精;以慎重之行利生,则道风日远。

101. 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

102. 我们要净化自己的意念言语和行动。

103. 不见已短,愚也;见而护,愚之愚也。不见人长,恶也;见而掩,恶之恶也。

104. 心志要苦,意趣要乐,

105. 人当变故之来,只宜静守,不宜躁动。即使万无解救,而志正守确,虽事不可为,而心终可白。否则必致身败,而名亦不保,非所以处变之道。

106.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107. 以恕已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已则寡过。

108. 李叔同和弘一法师是一人的两个身份,也是两种生活。自他以后,世上再难找到一位与他一样才气横溢,著作甚丰,又意志坚定,信仰不移的人物。

109. 天欲祸人先以微福骄之,天欲福人先以微祸警之。

弘一法师格言语录 优选44句

1. 动若不止,止水皆化波涛;静而不扰,波涛悉为止水。水相如此,心境亦然。不变随缘,真如当体成生灭;随缘不变,生灭当体即真如。一迷即梦想颠倒,触处障碍;一悟则究竟涅槃,当下清凉。

2. 一切的**与*衡,健康与健美,成功与幸福,都是由乐观与希望的向上心理产生与造成的。

3. 遇事只一味镇定从容,虽纷若乱丝,终当就绪。待人无半毫矫伪欺诈,纵狡如山鬼,亦自献诚。

4. 人穷七分彻骨寒是出自弘一大师的语录

5. 我的心情是很特别的,我只希望我的事情失败。因为事情失败和不完满,这才使我发大惭愧,晓得自己的德行欠缺、修养不足,那我才可努力用功,努力改过迁善。无论什么事情,总希望它失败,失败才会发大惭愧。倘若因成功而得意,那就不得了啦。——弘一法师

6. 弘一法师经典语录名言篇1

7.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殃咎之来,未有不始于快心者。故君子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8. 咏山茶花,瑟瑟寒风剪剪催,几枝花发水云隈。淡妆写出无双品,芳信传来第二回。春色鲜鲜胜似锦,粉痕艳艳瘦于梅。本来桃李羞同调,故向百花头上开。

9. 谦,美德也,过谦者怀诈;默,懿行也,过默者藏奸。

10. 明镜止水以澄心,泰山乔岳以立身,^v^以应事,霁月光风以待人。

11. 又云:凡事最不可想占便宜。便宜者,天下人之所共争也。我一人据之,则怨萃于我矣。我失便宜,则众怨消矣。故终身失便宜,乃终身得便宜也。此余数十年阅历有得之言,其遵守之,毋忽。余生平未尝多受小人之侮,只有一善策,能转弯早耳。

12. 《李叔同说佛》一书中看到弘一法师推荐此书,昨天拿到了,确实不错,都是些短小的对联,文义俱佳,可常读。

13. 无事时,戒一偷字。有事时,戒一乱字。

14.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15. 清凉月,月到天心光明殊皎洁。今唱清凉歌,心地光明一笑呵!清凉风,凉风解愠暑气已无踪。今唱清凉歌,热恼消除万物和!清凉水,清水一渠涤荡诸污秽。今唱清凉歌,身心无垢乐如何!清凉!清凉!无上究竟真常!——李叔同《清凉》

16.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17. 缓事宜急干敏则有功,急事宜缓办忙则多错。

18. 看破红尘,顿开名缰利锁。——清·李汝珍

19. 碰上逆境顺境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胸襟;面临大喜大悲时就可以看出一个人涵养。

20. 弘一是民国时期僧人。弘一僧人的俗名姓李;幼名文涛,又名少侯,号叔同,又名成蹊,字息霜,其他别署甚多。原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工诗文,又擅书画篆刻。青年时留学日本,入上野美术专门学校,学习音乐及西洋绘画,并创组春柳剧社,演出「茶花女」和「黑奴吁天录」等,是新剧运动的开拓者。

21. 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三国·诸葛亮

22. 以冰霜之操自励,则品日清高;以穹隆之量容人,则德日广大。

23. 缓能制急。天地间真滋味,惟静者能尝得出。天地间天机括,惟静者能看得透。

24. 面对事情,要先考虑别人的难处。谈论别人,先将心比心地想到自己是否能够承受。当我们用一个指头指向别人时,要记得其它四个指头都指向我们自己。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25.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德养天下万世。

26. 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

27. 惠不在大,在乎当厄。怨不在多,在乎伤心。

28. 不近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29. 这两句诗恰当的概括了李叔同的一生,也道出了他流传后世的影响力。

30. 行己恭,责躬厚,接众和,立心正,进道勇。择友以求益,改过以全身。

31. 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

32. 真正的爱是别人感觉不到我们的存在,不占用他的空间,不绑他,越靠近我们越舒服。

33. 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

34. 人约黄昏后

35. 开悟是我们与生俱有的**,一切痛苦源于我们拒绝接受这一宝物。

36. 淡泊明志,夙夜在公。——蔡锷《南宁寓庐联》

37. 事事难上难,举足常虞失坠。件件想一想,浑身都是过差。

38. 自己不能胜任的事情,切莫轻易答应别人,一旦答应了别人,就必须实践自己的诺言。

39. 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40. 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

41. 处逆境,必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42. 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

43. 不以一毫私利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宋·朱熹

44. 春风吹面薄于纱,春人妆束淡于画。游春人在画中行,万花飞舞春人下。梨花淡白菜花黄。柳花委地芥花香。莺啼陌上人归去,花外疏钟送夕阳。

弘一法师格言语录 优选119句

1. 步步都要抢占优先,必定会有更强的人来排挤他;事事都要争强好胜,必定会有更强的人来挫辱他。因果循环,乃是自然之理。想要跳出这个因果圈子,唯有放下名利,旁观退让。

2. 宽恕自己是常有的事情,而且借口十足;也有能够宽恕别人的心,但是需要时日。斥责别人倒是不多,如有,却似乎很严厉,如雷霆,实不足龋但也常以斥责别人的姿态内责自己。

3. 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4. 为善最乐,读书便佳。

5. 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常故,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6. 这句偈语是弘一大师在1942年9月,他生命中的最后一个月写下自勉的。弘一大师生前经常劝勉后辈:“甘淡泊、忍疲劳、唾弃名利,以冰霜之操自励,以穹窿之量容人。亲近善友,痛除习气,勇猛精进,誓不退惰。”它们之间会形成“精气日新”的面貌,产生“识日进,气日刚”,达到精气神的圆满境界。这是高贵的心灵和强盛的生命力之结合体。

7. 自责之外无胜人之处,自强之外无上人之术。

8. 《李叔同的自我修养》

9. 尹和靖云:莫大之祸,皆起于须臾之不能忍,不可不谨。

10. 选择勇敢,做一个轰轰烈烈的英雄,不能低下高贵的头,甘心投降在小小的障碍里。

11. 莫嫌老圃秋容淡,犹有黄花晚节香。——弘一法师

12. 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13. 使人敢怒而不敢言者,便是损阴鸷处。

14. 用坚强的意志,维持好习惯,与高尚的人在一起,可以改掉很多坏习惯。

15.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16. 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

17. 民国七年(1918),三十九岁,将一切书籍、字画等物赠人,又将平生所雕金石封于西泠印社石壁之中,刊字于壁曰‘印藏’。遂出家于杭州大慈寺,投礼了悟为师。未久即于杭州灵隐寺受具足戒,法名演音,号弘一。尝慨叹僧界之所以往往为世所诟病者,以不守戒律之故,乃发愿毕生精研戒法。初学有部之律,后则专弘南山律宗。操行至苦,恒跣足芒鞋,孑然一担,云游各处,讲经弘法,以在闽南时为最久。

18. 心思要缜密,不可琐屑;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弘一大师《格言别录》

19. 在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20. 處逆境,心須用開拓法;處順境,心要用收斂法。

21. 智者达观三世,念念知非;愚人只重目前,憧憧造恶。

22. 喜闻人过,不若喜闻已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23. 恬淡处世,涵容待人人生其实就是用自己能给的,换回自己想要的,包括你的辛劳,时间,情感,乃至生命。当你什么也给不起时,你只能淡看失去。只有看淡了得失,不在得失间踌躇,才能洒脱地生活,心才能自由呼吸,心的自由是最大的快乐。

24. “在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25. 要努力让你心中的那朵被称为良心的火花永不熄灭。

26. 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是李叔同15岁写的对联,意思是人生短暂,如夕阳即将西下,再怎么美好也终将会结束;家财万贯,也不过如秋草上霜,日出即消,风吹即落,终不能长久。这句话含有看破红尘的意思。

27. 吕新吾云:世人喜言无好人,此孟浪语也。推原其病,皆从不忠不恕所致,自家便是个不好人,更何暇责备他人乎?

28.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29. 善用威者不輕怒;善用恩者不妄施。

30. 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31. 律已,宜带秋气。处世,须带春风。

32. 己性不可任,当用逆法制之,其道在一忍字。人性不可拂,当用顺法调之,其道在一恕字。

33. 爱什么人,照顾他、保护他、给他自在,才是真正高雅的爱。

34. 恶,莫大于纵已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施之君子,则丧吾德,施之小人,则杀吾身。

35. 真正的友谊是一种缓慢生长的植物,必须经历并顶得住逆境的冲击,才无愧友谊这个称号。

36. 佛子,菩萨摩诃萨已修初地,欲入第二地当起十种深心。所谓正直心、柔轻心、堪能心、调伏心、寂静心、纯善心、不杂心、无顾恋心、广心、大心。菩萨以此十心,得入第二离垢地。

37. 无事时戒一偷字,有事时戒一乱字。

38. 何以息谤?曰:“无辩”。何以止怨?曰:“不争”。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宽。

39. 静能制动,沉能制浮,宽能制褊,缓能制急。

40. “人好刚我以柔胜之,人好术我以诚感之。 ”

41.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

42.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改变将来,从现在开始。改变现在,就是改变未来。

43. 造物所忌,曰刻曰巧。万类相感,以诚以忠。

44. 鱼那么信任水,水却煮了鱼,叶子那么信任风,风却吹落了树叶,我那么信任你,你却把我给伤了,可后来我发现,煮鱼的不是水,而是火,吹落树叶的不是风,而是秋天,伤害我的,不是你,而是感情中理解、信任的一个过程。

45. 欲论人者,先自论。欲知人者,先自知。

46. 人好刚我以柔胜之,人好术我以诚感之。

47. 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48. 欲论人者先自论,欲知人者先自知。

49. 穷寇不可追也,遁词不可攻也。

50. 吕新吾云:心平气和四字,非有涵养者不能做,工夫只在个定义。

51. 以和气迎人,则乖沴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氛消。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

52. 人褊急,我受之以寬宏;人險仄,我待之以坦蕩。

53. 居安虑危,处治思乱。

54. 人生多艰,不如意事常八九,吾人于此当镇定精神,胸中必另有一番境界。

55. 一念放下,万般从容——弘一法师李叔同

56. 喜闻人过,不若喜闻已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57. 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孔子家语·儒行解》

58. 勇不足则多劳,明不足则多察,

59. 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扁则戾。

60. 以切磋之谊取友则学问日精,以慎重之行利生则道风日远。

61. “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62. 大着肚皮容事,立定脚跟做人。

63. 金无赤金,人无完人,天然的`宝玉总带斑点,只有人造的才会洁白无暇。

64. 唐荆川云:须要刻刻检点自家病痛,盖所恶于人许多病痛处,若真知反己,则色色有之也。

65. 爱心、谦卑心是我们沟通别人的最佳利器,它会让我们天下无敌,用爱可以感动一切、打赢一切。

66. 激之而不怒者,非有大量,必有深机。

67. 任难任之事,要有力而无气;处难处之人,要有知而无言。

68. 居处必先精勤乃能闻暇,凡事务求停妥然后逍遥。

69.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70. 履富贵不淫,处贫贱而不戚。——明·庄元臣《督元臣》

71.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起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并谱曲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

72. 真正的快乐惟有从自我了悟中获得,我们笑是真心的笑,哭是由衷感动,我们所有的情绪都变得**、自然而完美。那些造成疾病还有精神混乱的负担、压力,都会从身心里边**。

73. 当我们把关爱、仁慈、宽容和体谅扩及别人时,我们就创造了天堂。

74. 又云:论人须带三分浑厚。非直远祸,亦以留人掩盖之路,触人悔悟之机,养人体面之余,犹天地含蓄之气也。

75. 以舍为有,则不贪;以忙为乐,则不苦;以勤为富,则不贫;以忍为力,则不惧。

76. 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宏。人险仄,我带之以坦荡。

77. 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宏。

78.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79. 这一句可以是MBA管理学的至理名言。所谓恩威并施,不轻易发怒,不滥施恩惠。

80. 理不足则多辩,情不足则多仪。

81. 人生多艰,吾人于此当镇定精神,胸中必另有一番境界。

82. 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并集。

83. 君子辞贵不辞贱,辞富不辞贫。——《礼记·孔子闲居》

84. 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85. 问余何适。 廓尔忘言。 花枝春满。 天心月圆。——弘一法师

86. 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内不欺已,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87. 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汉书·扬雄传》

88.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89. 先益后损,则恩反为仇,前功尽弃。先松后紧,则管束不下,反招怨怒。

90. 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

91. 小人乐闻君子之过。君子耻闻小人之恶。此存心厚薄之分,故人品因之而别。

92. 弘一大师偈言:一事无成人渐老,一钱不值何消说。

93. 智慧的种子在我们内边,认识它,我们会比历史**何一位英雄都****;不认识它,每件事都会令我们不安,即使拥有全世界也不会快乐。贪婪和欲望因此造成,因为我们从来没有真正快乐过。

94. 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95.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96. 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

97. 曲木恶绳,顽石恶攻。责善之言,不可不慎也。

98.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棵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这《诫子书》

99. 日落西山头

100. 臨事須替別人想;論人先將自己想。

101. 出自清代名臣陈宏谋的《养正遗规》,原文如下:

102. 其中心就是一个“静”字。静,自然是心静。心静了,也就浮不上,褊不了,急不起。当然,一个人要在浮躁的环境中不浮,要在狭小的天地中不狭,要在急躁的世界中不急,是要有很强的定力才可以达到的境界。

103. 小人乐闻君子之过,君子耻闻小人之恶。此存心厚薄之人,故人品因之而别。

104. 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

105. 与古训“人好刚,我以柔胜之。人用术,我以诚感之。人使气,我以理屈之。”同出一辙。

106. 吕新吾云:论人情,只向薄处求;说人心,只从恶边想。此是私而刻的念头,非长厚之道也。

107. 省察以后,若知是过,即力改之。诸君应知:改过之事,乃是十分光明磊落,足以表示伟大之人格。故子贡云:“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又古人云:“过而能知,可以谓明;知而能改,可以即圣”。诸君可不勉乎。

108. 群居守口,独坐防心。

109. 论人之非,当原其心,不可徒泥其迹。取人之善,当据其迹,不必深究其心。

110. 不好名者,斯不好利;好名者,好利之尤者也。——清·钱琦《钱公良测语·导儒》

111. 才不足则多谋的意思是指越是没有才华的人,越喜欢提建议。同样的还有识不足则多虑,表示越是没有见识的人,越是顾虑太多。威不足则多怒表示越是没有威信的人,越喜欢用发怒来解决问题。

112. 轻当矫之以重,浮当矫之以实,褊当矫之以宽,躁急当矫之以和缓,刚暴当矫之以温柔,浅露当矫之以沉潜,H刻当矫之以浑厚。

113. 据研究者统计,弘一大师写经数量达五十五部之多。大师写经,思虑通审,志气和平,用心虔诚,下笔稳健,一笔一划一点无不蕴涵着文化的深韵,不著人间世俗烟味,满幅佛家高洁脱尘之气,艺术造诣达到极至,令人回味无穷。这次精心影印出版弘一大师写经选集,用以纪念大师圆寂六十周年。

114. 单纯的生活是随遇而安,有什么享受什么。笑着接受一切。

115.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

116. 弘一大师和为二十世纪中国十大书家之一和时代的佛学大师,其忆法作品定会使读者永久珍爱,就像人们对待真金美玉一样。

117. 林退斋临终,子孙环跪请训。曰:无他言,尔等只要学吃亏。

118. 精细者,无苛察之心,光明者,无浅露之病。

119. 自己不能胜任的事,切勿轻易答应别人;既经允诺,就必须实践自己的诺言。

弘一法师格言语录 优选59句

1. 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

2. 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3. “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4. 宽厚者,毋使人有所恃。精明者,不使人无所容。

5. 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急处之事愈宜缓。

6. 放下自己的小我,自然变得伟大。

7. 半世繁华半世僧,世间再无李叔同。

8. 吕新吾云:责善要看其人何如,又当尽长善救失之道。无指摘其所忌,无尽数其所失,无对人,无峭直,无长言,无累言。犯此六戒,虽忠告非善道矣。

9. 是一句俗语,意思是:人在贫穷的时候,才能见识‌‌‌‌‌到社会的冷漠,那种心寒足以寒到骨子里。

10. 穷天下之辩者,不在辩而在讷。伏天下之勇者,不在勇而在怯。

11. 心思要缜密,不可琐屑;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

12. 李叔同的诗境圆融、洒脱、从容,充分表达了大师对生与死的必然,和万物生生不息的自然规律的彻悟。只有具备如此渊博深厚的学养的哲人,才能有如此博大、恢宏、超脱一切、悲悯一切的胸怀,才能如此冷静地、理智地、从容地面对生死之界限。诵其诗,令人起敬。

13. 胡文定公曰:人家最不要事事足意,常有事不足处方好。才事事足意,便有不好事出来,历试历险。邵康节诗云:好花看到半开时,最为亲切有味。

14. 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本无事而生事,是谓薄福。

15. 只是常有惧心,退一步做,见益而思损,持满而思溢,则免于祸。

16. 要感谢痛苦与挫折,它是我们的功课,我们要从中训练,然后突破,这样才能真正解脱。

17. 《弘一法师手书经典五种》是2002年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18. 书友点评:时光荏荏苒苒,悠悠扬扬,不复迟疑,不复蹉跎。澄心修慧,发大惭愧,深重菩提,了知达观。谨记不妄言,不两舌。须知无论何种修持,皆要勇猛精进。

19.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20. 无欲不是厌恶生活中的事情,我们尽力做好每件事,但是不执着,即使结果不如所料,我们也不在乎,那就是无欲的境界。

21. 以情恕人,以理律己。——弘一法师

22. 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

23. 不在乎别人是否赏识他的人,必然成功。——金基尔

24. 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故常,而不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弘一法师

25. 凡为外所胜者,皆内不足。凡为邪所夺者,皆正不足。

26. 茅鹿门云:人生在世,多行救济事,则彼之感我,中怀倾倒,浸入肝脾。何幸而得人心如此哉!

27. 名节重于泰山,利欲轻于鸿毛。——明·于谦《于肃愍公集·无题》

28. 一念疏忽是错起头,一念决裂是错到底。

29. 缓事宜急干,敏则有功;急事宜缓办,忙则多错。

30. 于作事,必克己谨严,要做到极致。于生活,应戒绝奢华,一切从简。

31. 过去事已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只今便道即今句,梅子熟时栀子香。

32. 最好的改变方式,是我们跟内在力量沟通,然后它会改变我们。

33. 才不足则多谋,识不足则多虑,

34.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祥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35. 常有超越古人之大志,欲成就一番大业于胸中,但有时候却对不少今人的言行无法容忍,目前我可为是有大志而小气量之人。

36. 恩怕先益后损,威怕先松后紧。

37. 公生明者,不敝于私也。诚生明者,不杂以伪也。从容生明者,不淆于惑也。

38. **一旦扎根,就会像植物一样迅速生长。

39. 弘一法师即李叔同,他曾经写过有关鱼与水的名言,原文是:

40. “今宵别梦寒”,而弘一法师的一生尘缘,恰似疏林晚钟,在精神的时空中回荡、延伸,帮助我们脱离一切虚妄与苟且。

41. 乍向划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下生。——唐·李白《设辟邪伎鼓吹雉子班曲辞》

42. 我们什么都怀疑,就是不怀疑自己的无知与无明,麻烦就在这里。

43. 利關不破,得失驚之;名關不破,毀譽動之。

44. 弘一法师名言,可谓句句经典,字字珠玑,今天选几条和朋友们一起分享!

45. 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容貌,以正大老成为第一。言语,以简重真切为第一。*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46. 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47.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48. 不知是否真有才,但性格稍显愚木;向往智慧,大多时间能够保持一个和气的心境。大才和大智是我此生向往的境地,应该加以勤学苦练才对。

49. 总拿自己的优点与别人的缺点比较,越比越会感觉不顺眼,越不顺眼越会感觉上火。

50.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弘一法师就最讲认真,凡事皆认真。

51. 以和气迎人,则乖l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氛消。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

52. 律己宜带秋气,处世须带春风。

53. 有作用者,器宇定是不凡。有智慧者,才情决然不露。

54. 德胜者,其心平和,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弃者众。

55. 弘一法师最有名的一首诗是《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56. 任难任之事,要有力而无气。处难处之人,要有知而无言。

57. 聪明者戒太察,刚强者戒太暴。

58. 堤边柳到秋天,叶乱飘,叶落尽,只剩得细枝条,想当日绿荫荫,春光好,今日里冷清清,秋色老,风凄凄,雨凄凄,君不见眼前景已全非,一思量,一回首,不胜悲。——弘一法师《秋柳》

59. 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

弘一法师格言语录 优选88句

1. 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2. 《谦》卦六爻皆吉,恕字终身可行。

3. 以冰霜之操自励则品日清高,以穹隆之量容人则德日广大。

4. 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常故,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5. 《南闽梦影》

6. 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

7. 我们不是这个身体,不是自己这个人,而是智慧和爱力,是极为神圣的品质。

8. 智者达观三世,念念知非;愚人只重目前,憧憧造恶。

9. 轻当矫之以重,浮当矫之以实,褊当矫之以宽,躁急当矫之以和缓,刚暴当矫之以温柔,浅露当矫之以沉潜,豀刻当矫之以浑厚。

10. 我的观察是每当某个任务一个人就可以完成…两个人就会做得更差,三个或更多人时则几乎没什么行动。

11. “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12. 李叔同出生富贵,青年时期,才华横溢,风流倜傥。曾经东渡日本,是我国第一个赴日专修西洋艺术的留学生,并加入了同盟会。回国后从事教育事业,在音乐、绘画、诗歌、戏剧、金石书法等领域,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

13. 出自其所写文章。

14. 当我们往内静观时,会发现什么都没有,没有身体,没有物质,只有真实的能量存在,那就是我们的源头。只要我们不把自己当成这个肉体,就可以明白我们的来处,真实的能量才是万物的源头。

15. 一音入耳来,万事离心去。

16. 二十六岁,东渡日本,入上野美术专门学校,并研究音乐,创组春柳剧社,为我国新剧运动之先驱。回国后,任教于天津工业专门学堂。后赴上海主持太平洋报笔政,藉书画文字以宣传革命。旋应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之聘,主持图画、音乐等科系七载,介绍西洋戏剧、音乐、绘画,开风气之先。

17. 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已,以弱字御侮。居安,虑危。处治,思乱。

18. “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19. 当陶醉在爱里,我们就会变得象诗人、音乐家一样,像在天上飘,走路不用脚;用灵魂呼吸,不是用心智;用心灵思考,不是用头脑;用爱的语言交流,不用开口说话。

20. 处逆境心须用开拓法,出顺境心须用收敛法。

21. 只是心不放肆便无过差,只是心不怠忽便无逸志。

22. 尽人情,其实是对于人心有深入的理解,体物情,就是对周围事物的变化趋势有较为清醒的判断。这两句话非常实在,重人情和体物情的人容易在人生中成功。

23. 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佛遗教经》)

24. 缓事宜急干,敏则有功;急事宜缓办,忙则多错。

25. 度量如海涵春育,持身如玉洁冰清,襟抱如光风霁月,气概如乔岳泰山。

26. 凡一事而关人终身,纵确见实闻,不可著口。凡一语而伤我长厚,虽闲谈戏虐,慎勿形言。结怨仇,招祸害,伤阴骘皆由于此。

27. 面谀之词,有识者未必悦心。背后之议,受憾者常若刻骨。

28. 完整的是:人穷七分寒彻骨,落魄冷暖见人心。求人如吞三尺剑,靠人如上九重天。

29. 有智慧的贤明之人可以洞观很远的事情,知道是非曲直:愚蠢的人只看重眼前利益,频频作恶。

30. 刘念台云:“学者遇事不能应,终是此心受病处,只有炼心法,更无炼事法。炼心之法,大要只是胸中无一事而已。无一事,乃能事事,此是主静功夫得力处。”

31. 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

32. 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

33. 如果你珍视自己的名声,就应与贤良交往;因为自处下流还不如离群索居。

34. 采莲复采莲,莲花莲叶何蹁跹,露华如珠月如水,十五十六清光圆。采莲复采莲,莲花莲叶何蹁跹。——弘一法师《采莲》

35. 不近人情,舉足盡是危機;不體物情,一生俱成夢境。

36. 涵养,全得一缓字,凡言语,动作皆是。

37. 严着此心以拒外诱,须如一团烈火,遇物即烧。宽着以心待同群,须如一片春阳,无人不暖。

38. “不尽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39. 想战胜他人,就必须先战胜自己;想和他人辩论,就必须先说服自己;想理解他人,就必须先理解自己。

40. 我们应该发展任何方面的才能,应该将事业照顾好,同时内边具有智慧和圣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完**生的目的——了悟自我并且美化世界,不管此生有多短暂。

41. 不自重的人会自取其辱,不知道害怕的人会招来祸端。自重就是自我珍重,尊重自己的人格,注重自己的言行,待人处事端庄厚重,不失之流俗与浅薄。

42. 作品简介:这是一本精神修行指引书,他的经历、思想和文字在将近百年后的当下具有安定心灵的持久力量。曾经的李叔同无所不能,家境优越,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声色犬马样样称绝,却毅然决然出家为僧,从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皈依自心,超然尘外,成为一名纯粹的佛教大家……这一生充满了传奇和神秘。本书条缕脉络,第一次系统全面展示李叔同(弘一大师)修行的心路历程:李叔同为什么会出家?他眼中的佛教是什么?他是怎么承担责任的?他的处世观是什么?……“李叔同的自我修养”,是他一生的精神写照,集合李叔同出家前后的讲演、日记、作文、书信、格言等等,较为全面地展示了李叔同的思想面貌,为后人景仰和学习提供一个模范。

43. 心中没有成见则处事公平,心中没有自我则光明正大。抛开自我,才可享受公平。你可以自私,但也别期望他人奉献。

44. 人情应酬可省则省,不必迁就勉强敷衍。

45. 凡一事而关人终身,纵确见实闻,不可着口。凡一语而伤我长厚,虽闲谈戏谑,慎勿形言。结怨仇,招祸害,伤阴鸷,皆由于此。

46. ^v^的节义,自暗室屋漏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冰处得力。

47. 心思要缜密,不可琐屑。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

48. 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

49. 用自己的判断和智慧去认识较高等的世界,你就会越来越熟悉高等的生活、高等的想法和高等的力量,你会一天比一天伟大,任何心中所想,内在力量都会帮你达成。

50.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

51. “以情恕人”,情是人之常情。恕是儒家文化的中心,也就是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由此而引申出体谅、宽容他人过失的意思。“以理律己”。理是道理规则;律有规律的意思。要提升德行能力,回归性德,理智折伏感情,严格规范、约束自己的思想行为。

52. 陈榕门云:定火工夫,不外以理制欲。理胜,则气平矣。

53.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

54. 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故常,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55. 多以自己之长善补别人之短,多看别人的长处,越看越会顺眼,越处越会融洽。

56. 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

57. 弘一(1880~1942)为民国中兴南山律学之名僧。浙江平湖人,俗姓李,名广侯,号叔同。又名成蹊,字惜霜。其他别署甚多。性情倜傥恬醇,于诗文词赋之外,尤好书画,工篆刻,书法颇得汉魏六朝之秘。

58. 作品简介:李叔同,一个绘画、音乐、诗歌、书法全方位的杰出人才。本书收集了他的诗歌、散曲、遗墨、歌曲等多方面的作品。如:《遇风愁不成寐》、《书愤》、《大中华》、《悲秋》、《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是不可多得的宝贵珍藏作品。

59. 精明须藏在浑厚里作用。古人得祸,精明人十居九,未有浑厚而得祸者。

60. 富贵,怨之府也。才能,身之灾也。声名,谤之媒也。欢乐,悲之渐也。

61. 李叔同(1880---1942),是著名的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后剃度为僧,号弘一,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弘一法师对佛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对律宗的研究和弘扬上。他是近代佛教界备受尊敬的律宗大师,也是国内外著名的高僧

62. 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63.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列女传》

64. 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罪恶,当不得一个悔字。

65.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义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弘一法师

66. 公生明者,不蔽于私也。诚生明者,不杂以伪也。从容生明者,不淆于惑也。

67. 刘念台云:涵养,全得一缓字,凡言语,动作皆是。

68. 任难任之事要有力而无气;处难处之人要有知而无言。

69. 白香山诗云:我有一言君记取,世间自取苦人多。

70. 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71. 才不足则多谋,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勇不足则多劳,明不足则多察,理不足则多辩,情不足则多仪。这是弘一法师的语录,被收录在《格言联璧·持躬类》,出自弘一法师的《李叔同说佛》!

72. 德盛者其心平和,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弃者

73. 找到自己内在的爱力之后,才能真正地爱人。

74. “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思。”

75. 处逆境心需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76. “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77.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义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78.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79. 殃咎之来,未有不始于快心者。故君子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80. 刘念台云:学者遇事不能应,总是此心受病处。只有炼心法,更无炼事法。炼心之法,大要只是胸中无一事而已。无一事,乃能事事,此是主静工夫得力处。

81. 不要让世俗问题和个人习惯阻碍自己回归真我。每当你无条件地爱别人,扩展自己爱的品质,那就是你的真我在扩展。每次这样做,你都在开阔自己的世界,开阔自己的真我,你会变得越来越伟大。

82. 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83. 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84. 自卑心最伤害自己,是最大的障碍。

85. 不尽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86. 冲繁地,顽钝人,拂逆时,纷杂事,此中最好养火。若决烈愤激,不但无益,而事卒以偾,人卒以怨,我卒以无成,是谓至愚。耐得过时,便有无限受用处。

87. 善恶性具,善恶性空。何喜何怒,如空御风。默持机咸,妙应无穷。大圆镜智照不疲,岂似权乘作意通。(《四无量心铭》)

88. 自責之外,無勝人之術;自強之外,無上人之術。

弘一法师格言语录 优选104句

1.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2. 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

3. 临事需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4. 这点倒是做的还可以,遇事敢于承担责任,敢于直言,不怕吃亏。

5. 凡为外所胜者皆内不足,凡为邪所夺者皆正不足。

6. 李叔同主要著作有:《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南山律在家备览要略》及《佛学丛刊》《护生画集》等。音乐作品有《中文名歌五十曲》《李叔同所作歌曲》、《三宝歌》《清凉歌》等。

7. 衡量朋友的真正的标准是行为而不是言语。

8. 聪明睿知,守之以愚。道德隆重,守之以谦。

9. 容人,则德日广大;以切磋之谊取友,则学问日精;以慎重之行利生则道风日远。

10. “以恕已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已则寡过。”

11.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处须住。

12.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13. 何以息谤?曰:^v^无辩^v^。何以止怨?曰:^v^不争^v^。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宽。

14. 不近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15. 以冰霜之操自励,则品日清高;以穹隆之量

16. 何谓至行?曰:庸行。何谓大人?曰:小心。

17.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18. 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偏则戾。

19. 视人之善,犹己之善。视己之善,犹人之善。念念同观,亘古无间。法界偕游四德城,方满最初宏誓愿。视人之恶,犹己之恶。视己之恶,犹人之恶。猛省力除,无令愧怍。法界众生三毒除,彼我同归无上觉。视人之乐,犹已之乐。视已之乐,犹人之乐。所欲与共,嫉妒永却。法界同欣法喜充,不向偏空寻略约。

20. “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

21. 恶莫大于纵己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

22. 德盛者其心平和,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弃者众。

23. 人性褊急则气盛,气盛则心粗,心粗则神昏,乖桀谬戾,可胜言哉?

24. 处事大忌急躁。急躁则自顾不暇,何暇治事?

25. 寡欲故静,有主则虚。

26. 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大。

27.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执象而求,飓尺千里 问余何适,廓尔亡言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28. 以冰霜之操自励,则品日清高;以穹窿之量容人,则德日广大;以切磋之谊取友,则学问日精;以慎重之行利生,则道风日远。

29. 任难任之事,要有力而无气;处难处之人,要有知而无言。

30. 放得功名富贵之心下,便可脱凡。——明·洪自诚

31. 作品简介:“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指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李叔同作词的这首《送别》犹在耳畔回荡,而他本人早在1942年就“送别”了这个世界。但李叔同的惊世一生不得不让所有人为之惊叹:他“二十文章惊海内”,融音乐、雕塑、绘画、文学、篆刻、书法于一身,却于1918年,舍家弃业,皈依佛门。《南闽梦影》立足李叔同出家前后所做的文章,收录他在音乐、雕塑等方面的艺术心得、与友往来书信以及出家后奔波于各寺间所做的演讲、讲辞,几乎涵盖了他一生的思想变化历程。书中大师“直把杜陵呼小友”的挥洒自如与出家后“誓度众生成佛果”的普济胸怀,让他的文章各有千秋,数分秋色。

32. 除了自我反省外,再没有胜过别人的方法;除了自我发奋外,再没有超越别人的方法。

33. 忏悔心、谦卑心很重要,不过对自己的爱心更重要。

34. 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倖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故常,而不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35. 一斛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弘一法师《送别》

36. 隐忍别人的缺点。

37. 喜闻人过,不如喜闻己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38. 作品:

39. 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

40. 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41. 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心宜虚,言宜实。——弘一大师《寒笳集》

42. 善用威者不轻怒,善用恩者不妄施。

43. 谦,美德也,过谦者怀诈;默,懿行也,过默者藏奸。

44. 不以誉喜,不以毁怒。——明·海瑞《令箴》

45. 先哲云: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此中有无穷意味,亦有无限受用。

46. 不近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47.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48. 省察以后,若知是过,即力改之。诸君应知:改过之事,乃是十分光明磊落,足以表示伟大之人格。故子贡云:^v^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v^又古人云:^v^过而能知,可以谓明;知而能改,可以即圣^v^。诸君可不勉乎。

49. “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

50. 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51. 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弘一大师《格言别录》

52. 最大的罪恶在于亵渎上天,最大的恶行在于无廉耻,最大的过错在于多嘴多舌。

53.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54. 轻信轻发,听言之大戒也。愈激愈厉,责善之大戒也。

55. 如果我们静心,唤醒内在的意识,我们会知道自己的伟大,知道自己和宇宙源头有沟通,而且是其中一分子,我们和整个宇宙是一体的,因此我们会更有耐心、更坚强、更有智慧,可以做更多神奇的事。

56.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华严经》)

57. 与婆娑世界离别是悲,往生西方是欣。

58. 最怕的东西,最应该去突破。

59. 修改自己就是修改世界,天生我材必有用,自己是整个宇宙中很重要的一个程序。要相信自己的潜力。

60. “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已,以弱字御侮。居安,

61. 心要跟小孩一样,很单纯、很简单,才能很快进步。要简单,但不要简陋。

62. 含义是:人在贫穷的时候,寒冷是最彻骨的,落魄的时候亲戚朋友的冷暖一下就明了了,求别人的时候就好像口中吞入利剑,无法张口,想要依靠别人更是比登天还难。

63. 施之君子,则丧吾德。施之小人,则杀吾身。(案此指言人之非者)

64. 不诱于誉,不恐于诽。——《荀子·非十二子》

65. “知足常乐,终生不耻。知止常止,终生不辱。”

66. 真正的友情,是一株成长缓慢的植物。

67. 刘念台云:“涵养,全得一缓字,凡言语、动作皆是。

68. “不自重者,取辱”,不知道尊重自己的人,往往自取其辱。自重不是自己抬高自己,增长傲慢,而是尊重自己的人格、自性。“不自畏者,招祸”,胆大妄为、不知敬畏的人,往往会招来灾祸。

69. 书友点评:个人喜欢弘一是因为他的《送别》读起来朗朗上口,唱起来韵律美哉,于是便去借了弘一的诗词集,一样简单、干净、唯美、安静。我喜欢的出家老头,曾经的风流才子啊也无法逃脱和会和命运的苦逼压迫。但是小女子十分喜欢弘一这样直率干净的男子。

70. 人处顺境时,要低调不张扬;人处逆境时,要心怀开阔,泰然处之。

71.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72. 吕新吾云:做天下好事,既度德量力,又须审势择人。专欲难成,众怒难犯——此八字,不独妄动邪为者宜慎,虽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亦须调剂人情,发明事理,俾大家信从,然后动有成,事可久。盖群情多暗于远识,小人不便于私己,群起而坏之,虽有良法,胡成胡久?

73.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世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74. “人穷七分彻骨寒,落魄冷暖见人心”是农村的一句俗语。意思是:人在贫穷的时候,寒冷是最彻骨的,落魄的时候亲戚朋友的冷暖一下就明了了。

75. 年10月10日下午弘一法师李叔同写下“悲欣交集”四个字后,于3日后安详从容辞逝,结束了六十三年的传奇人生。

76. 刘直斋云:存心养性,须要耐烦耐苦,耐惊耐怕,方得纯熟。

77. 凛闲居以体独,卜动念以知己,谨威仪以定命,敦大伦以凝道,备百行以考德,迁善改过以作圣。(刘忠介《人谱》)

78. 《李叔同诗文遗墨精选》

79. 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

80. 动若不止,止水皆化波涛;静而不扰,波涛悉为止水。水相如此,心境亦然。不变随缘,真如当体成生灭;随缘不变,生灭当体即真如。一迷即梦想颠倒,触处障碍;一悟则究竟涅,当下清凉。

81.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82. 应事接物,常觉得心中有从容闲暇时,才见涵养。

83. 浙江古籍出版社精心影印出版《弘一法师手书经典五种(共3册)》,用以纪念大师圆寂六十周年,并为经一大师敬仰者、研究者和书法艺术爱好者欣赏大师的书法,尤其是大师写经提供了应得的机会。

84. 如果认为自己很弱小,我们就成为弱小;如果认为自己很伟大,我们就变成伟大。

85.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86. 人生犹如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

87. 以前种种譬如昨^v^,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88. 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89. 张梦复云:受得小气,则不至于受大气。吃得小亏,则不至于吃大亏。

90.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91. 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

92. 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93. 吾人之习惯甚多。今欲改正,宜依如何之方法耶?若胪列多条,而一时改正,则心劳而效少。以余经验言之,宜先举一条乃至三四条,逐日努力检点,既已改正,后再逐渐增加可耳。

94.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

95. 师平生最推崇印光大师,效其不收徒众,不主寺刹之风,惟以写字与人结缘。其清纯恬淡、孤高耿介之风范,对民国以来之佛教界影响极大。着有弥陀义疏撷录、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清凉歌集、华严联集、戒本羯磨随讲别录、四分含注戒本讲义、南山道祖略谱等书。坊间现有弘一大师法集传世

96. “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97. 挑战越大,我们灵性的领悟和成长也越大。

98. 一般来说,弘一两字是代表弘一法师,即李叔同。

99. 《弘一法师手书经典五种(共3册)》有经钢经、乐师经、^v^等详细内容。包含,《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阿弥陀经普门品般若心经》《药师本愿功德经》弘一大师即李叔同,文学家、书法家、金石篆刻家、画家、音乐家、戏剧家、艺术教育家、现代高僧。剃度之后的弘一大师以书法结缘,所年甚丰,且得者珍如拱璧。

100. 不以穷变节,不以贱易志。——汉·桓宛《真诚铁论·地广》

101. 事有急之不白者,缓之或自化,毋急噪以速其戾。人有操之不从者,纵之或自化,毋苛刻以益其顽。

102. 意粗性燥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103. 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工夫。

104. 刘直斋云:好合不如好散,此言极有理。盖合者,始也;散者,终也。至于好散,则善其终矣。凡处一事,交一人,无不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