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范文1

1 论英语电影名称的翻译

2 《双城记》中的人文主义精神分析

3 《苔丝》中的色彩意象

4 《飘》中女性意识的分析

5 论xxx·xxx的死亡之诗

6 《xxx斯坦》叙事艺术

7 美丽与无情— << 了不起的盖茨比 >> 中的女性形象浅析

8 试析《六月演奏会》的儿童视角

9 ”吃南瓜的人” xxx论文化语境对xxx习语翻译的影响

10 死亡笼罩的心灵 xxx 《xxx的守望者》中的意象分析

11 中国旅游文本的等效翻译

12 xxx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13 中学英语口语教学

14 功能对等与xxx翻译增词法

15 中介语石化的成因分析及防止策略

16 xxx文写作中篇章结构差异之分析

17 在汉英中动物寓意的异同

18 汉语习语英译的归化与异化

19 中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研究

20 论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个人介入

21 中国特色菜肴的文化与翻译

22 《格列佛游记》中的讽刺艺术

23 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翻译

24 《呼啸山庄》与《苔丝》人物悲剧根源比较

25 xxxxxx语义及其文化内涵对比

26 英语专业学生在汉译英中的中式英语问题

27 预测技巧在初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

28 中国古代诗歌英译中的缺失与再创造

29 初中生的背诵观念与策略

30 浅析苔丝悲剧的原因

31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 " 美国梦 "

32 从《永别了,武器》看海xxx的悲剧意识

33 回归自然:无法实现的梦想—读《马语者》有感

34 英语长句汉译

35 《白鲸》中的象征意义

36 《黄色糊墙纸》的象征意象

37 情景交际法在初xxx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38 文体学在大学英语阅读中的应用

39 英语专业四级听写中的错误分析

40 小组讨论在英语写作中的运用

41 解析《紫颜色》中女主人公西丽妇女意识的形成

42 《xxx贝利·费恩历险记》的永恒魅力

43 xxx翻译中词义的对比与社会文化差异

44 重返伊甸园—浅牢伦斯的的完美爱情观

45 论《远大前程》中xxx香小姐的双重性格

46 合作学习模式—小组学生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47 从堕落女性到时代新女性—解析嘉丽形象之变迁

48 剧中人,局外人—xxx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双重角色

49 影响听力理解主要的主观因素与对策分析

50 欧·亨利的反讽

51 论《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的硬汉形象

52 《爱玛》——成熟的艺术完满的名著

53 论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的的语法教学

54 天使,而非魔鬼—xxx

55 浅析简·爱与苔丝不同命运的原因

56 《xxx河上的磨房》中xxx的个性成因

57 影响中学生英语听力理解的主观因素

58 英语写作中的衔接错误分析

59 论《傲慢与偏见》的戏剧性特色

60 《呼啸山庄》中的哥特风格

61 习语的翻译方法

62 影响高中生阅读能力的因素及对策

63 浅析口译中的文化障碍问题

64 xxx·xxx《呼啸山庄》中复仇根源的分析

65 浅析《白鲸》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66 体态语:它的功能及其xxx文化差异

67 浅谈广告语的特点及其翻译中的效能等值

68 从中西文化差异看红楼梦习语翻译

69 xxx逊的资产阶级特征

70 浅析xxx的性格的对立性

71 性别与英语学习间的关系研究综述

72 品牌文化影响下的化妆品商标翻译

73 环境的牺牲品 xxx 《呼啸山庄》的自然主义特色

74 《xxx的守望者》中的人物心理分析

75 浅谈当前口译教学及提高当前口译学习的实用性

76 简析《xxx斯坦》的哥特风格

77 浅析《理智与情感》中的家庭矛盾

78 挽歌—对《无名的xxx》中的人物的心理分析

79 阅读习得词汇研究—纯粹的阅读和伴以任务的阅读

80 《汤姆大叔的小屋》中汤姆形象的心理分析

81 礼貌原则与xxx观点表达方式的比较

82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英语课堂教学

83 浅析《愤怒的葡萄》中约德家族的悲剧根源

84 浅析宠儿角色的作用 xxx正面历史与自我

85 浅析《觉醒》里的象征意象

86 《名利场》中作者的男权主义思想

87 孤独的舞者—从《我是无名之辈》透析埃米莉·xxx及其作品主题

88 喜剧的婚姻、悲剧的命运——浅析《爱玛》中小人物xxx的悲剧命运

89 交际—情景—结构教学法在中学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90 伊丽莎白和夏洛特的婚姻观比较

91 论委婉语的翻译

92 浅析《儿子与情人》中异化的两性关系

93 《儿子与情人》中的家庭悲剧之分析

94 跨文化的意识与旅游英语翻译

95 中国民俗文化词语翻译

96 报刊新词英译

97 《他们的眼望上苍》中的女性意识分析

98 论英语中女性语言特点和女性语言性别歧视现象

99 xxx的分析

100 白人文化影响下的两种不同黑人态度

101 一个黑色幽默的荒诞传奇:《第二十二军规》

102 汉英礼貌用语的文化差异

103 xxx习语的翻译

104 情感策略在中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105 从思维角度探讨中国式英语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106 论《看不见的人》中黑人音乐的表现

107 论科技文献翻译中的“信”

108 英语幽默的语用分析

109 双关和仿拟在英语广告中的运用

110 多媒体网络技术辅助中学英语阅读教学

111 浅析《艾凡赫》和《雾都孤儿》中的犹太人形象

112 简析《xxx科波xxx》中的女性形象

113 浅谈中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114 大学英语写作中的搭配研究

115 从思维差异谈翻译腔形成的原因

116 有关身体部位的英语习语的翻译

117 汉语无主句的英译方法

118 论《白鲸》中主要人物体现的美国精神

119 电影片名的翻译

120 英语公众演讲初探

121 影响中学生英语阅读的主观因素

122 《名利场》的艺术特色

123 《虹》与《恋爱中的女人》中两性关系的新探寻

124 浅议小学英语教学

125 翻译策略和译者主体性

126 《傲慢与偏见》和《飘》中的战争描写

127 xxx诗歌移情比较研究

128 二语习得中的语言迁移现象

129 英语演讲课程对大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130 英译汉中被动语态的翻译技巧

131 从“死亡”委婉语看文化渗透

132 论《紫色》中的妇女主义

133 伟大而非完美的结合体 - 《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的性格分析

134 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父亲形象的作用

135 新课标下高中学生的英语单元自我评价

136 比喻的翻译

137 浅谈《道林·格雷的画像》中xxx的唯美主义

138 《到灯塔去》的意识流技巧分析

139 英语新闻标题中修辞的翻译

140 浅析广告英语的文体特征

141 xxx的姐妹们——《嘉莉妹妹》与《珍妮姑娘》之比较

142 论文化差异中色彩词的翻译

143 论英语幽默的翻译

144 英语否定意义的表达与译法

145 浅析xxx小说中的象征手法

146 从xxx习语对比分析看中西文化差异

147 托马斯·哈代——一位悲剧作家,但并非悲观主义者

148 跨文化背景下动物隐喻的误读

149 在中学写前阶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50 中餐菜名的翻译方法

151 文化背景对翻译的影响

152 浅谈口译的特点与技巧

153 夸张在英语广告中的应用研究

154 从xxx长句结构差异谈其翻译

155 文化差异对英文影片字幕翻译的影响——以影片《英国病人》为个案研究

156 xxx亲属称谓语的对比研究

157 一词多义与翻译

158 中西方国家非言语交际行为的差异

159 小说《远大前程》中郝维香小姐人物形象初探

160 海xxx笔下的女性

161 浅谈数字文化与翻译

162 女性:哈代创作的灵感源泉

163 非言语行为及其在初xxx语课堂中的应用

164 影片名的翻译

165 图式理论与传统阅读理论的比较及在教学中应用

166 身势语在初xxx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67 麦克白悲剧的原因分析

168 小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169 对训练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元认知能力的探讨

170 《简·爱》 -- 一部女性哥特小说

171 《老人与海》的象征主义的体现

172 商标翻译应以消费者的接受为目标

173 跨文化视角中的xxx谚语互译

174 英译汉中名词的转译

175 文学作品中的隐喻翻译方法

176 论正说反译、反说正译

177 翻译选词如何避免 Chinglish

178 如何正确使用直译和意译

179 双面佳人——谈《喧哗与骚动》中凯萧的人物形象

180 论xxx动物词的文化意象差异与翻译

181 论非常规翻译的作用

182 从文化差异中看商标翻译

183 xxx语言的对比

184 浅谈《宠儿》中母亲塞丝的形象

185 《毛猿》中xxx的悲剧探微

186 文学作品中汉语姓名的英译

187 《远离尘嚣》对典故的运用

188

189 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

190 析《好人难寻》的主要人物

191 《喧哗与骚动》的视角

192 试析欧·亨利小说的写作风格

193 商务合同中长句的翻译

194 英译汉中词义的抽象化到具体化的转换

195 论文化语境与翻译选词

196 语言差异与翻译中的合理叛逆

197 浅析《远大前程》主人公匹普的成熟过程

198 论翻译中的中国英语

199 翻译中的xxx文化差异

200 xxx笔下的悲剧性人物保罗

201 礼貌原则在会话交际中的便用

202 语法翻译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3 中学英语语法课堂多媒体技术运用的优势

204 汉语宣传资料英译探讨

205 《达洛维夫人》中的镜像意象分析

206 谈xxx矛盾的女性观——《嘉莉妹妹》和《珍妮姑娘》

207 英译汉中状语位置的处理

208 初xxx语新课导入方法初探

209 生活与艺术:xxx的爱人们与xxx的女主人公们

210 《钟形罩》中女主人公xxx在女性意识的觉醒过程中所受的影响

211 教学评估在初xxx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12 体现在xxx习语中的文化差异

213 英语学习中对美国俚语的认识

214 电影片名xxx互译的归化与异化及翻译的`相关技巧

215 浅析xxx《看不见的人》的“不可见性”主题

216 联想法在初xxx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17 英语定语从句汉译技巧的初探

218 交际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19 黑暗中不朽的希望之光

220 分析《黛西·米勒》女主人公悲剧命运的成因

221 论《小妇人》的艺术魅力

222 论《树下的欲望》中的悲剧色彩

223 论金色笔记中xxx沃尔夫的现代知识女性形象

224 析中法在初xxx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225 浅析中国英语

226 xxx科波xxx中的批判现实主义

227 ”信”与英语比喻翻译

228 xxx的悲剧探源

229 论xxx·曼斯xxx德《园会》中的艺术特色

230 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化差异渗透

231 南方传统的牺牲者——福克纳作品中妇女形象解析

232 谈身势语在非语言交际中的运用

233 英语学习中母语迁移的正负效应

234 任务型语言教学在高xxx语阅读课中的运用

235 xxx《七角楼》中的象征主义分析

236 论交际法教学对中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

237 Schema and English Reading

238 简析汉英日常交际中的差异及所体现的文化差异

239 《飘》的主要人物及其精神文化分析

240 爱米莉悲惨爱情和婚姻命运的原因分析

241 《愤怒的葡萄》中人物的成长与发展

242 浅谈<<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243 从嘉莉与赫斯特伍德之间地位的差异及其变化看女性意识的觉醒

244 简 爱 个 性 分 析

245 小学英语音标教学

246 叛逆者苔丝 Tess: a rebellious woman

247 浅析xxx的哈代诗风——悲观主义意象

248 英语词汇记忆策略

249 《被遗弃的xxxxxx奶奶》中的意识流手法

250 母语对中学生英语语音学习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251 从《喜福会》的母女关系看中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252 浅析《白鲸》里xxx的象征意义

253 The Comparison between ” JANE EYRE ” and “ WUTHERING HEIGHTS ” under the Theme of Love

254 口译中的笔记及实际运用中的障碍

255 浅析委婉语及其语用功效

256 从《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看中美两种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257 任务型教学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58 从喜福会看中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259 商标的翻译

260 从新词的产生看社会文化

261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艺术 The Art of Symbolism in The Great Gatsby

262 合作学习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263 汉译英中的文化差异——词汇空缺与中国特色文化翻译

264 Questioning and Teaching of Reading

265 xxx动物比喻的文化内涵及差异

266 (动物比喻在xxx两种文化的内涵及差异)

267 哈代——具有乡土田园气息的作家

268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主义)

269 论《老人与海》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270 从“爱玛”中看女权主义思想

271 xxx · xxxPKxxx · xxx

272 现实社会解读《名利场》人物

273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s in Vanity Fair from modern cultural perspective

274 Politeness and Face in Communication

275 言语交际中的礼貌和面子

276 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277 探究《雾都孤儿》中南希性格形成原因

278 从盖茨比的悲剧看美国梦的幻灭

279 论《雾都孤儿》中xxx的理想国

280 非语言性活动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281 试析《献给xxx的玫瑰》中的魔幻主义特征

282 浅析英语语篇中的词汇衔接

283 曲解的语用研究

284 浅论女性对于xxx作品的影响

285 英语口语的教学方法

286 英语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

287 xxx童话的社会意义

288 浅谈景点名称的英译

289 全语言教学理念下的中学英语口语教学(0ral English teaching under the theory of Whole Language)

290 浅谈外语学习中影响交际能力的因素

291 不同文化背景下“死”的委婉表达法

292 xxx互译中语言差异的处理

293 Culture factors in reading

294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女性形象塑造

295 Red Color Unfaded

296 xxxA Summary of the Symbolism in The Scarlet Letter

297 图式理论与高xxx语阅读教学

298 浅析简.xxx的婚姻观

299 英语言语交往中的性别差异Gender Differences in English Verbal Communication

300 xxx禁忌语和委婉语对比研究

301 凤凰涅磐——浅析《紫色》中的妇女主义

302 资产者与殖民者的结合

303 xxx-xxx形象探议

304 论《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的成因

305 The Reason for the Formation of Becky Sharp's Character s

306 “二寸牙雕”――-简 · 奥斯汀小说里的世界

307 浅谈xxx·迪福在《xxx漂流记》中的创作特点

308 “苔丝”悲剧的多层次透视

309 美国式幽默——浅析《百万英镑》American Humour:An Analysis of The £1,000,000 Bank-Note

310 Rebellions and Independent — Analysis On Jane Eyre ’ s Characte

311 General Stylistic Features of US President s’ Inaugural Addresses

312 分析《呼啸山庄》主要人物和社会背景

313 (汉语)文学语言的美感探析 题目拟改为英语语言方面的

314 浅谈《傲慢与偏见》中的理想婚姻

315 Symbolism in the SCARLET LETTER

316 海xxx《老人与海》看海xxx的简明写作风格

317 浅谈中学英语听力教学法

318 How to Arouse the Interest in English Learning

319 xxx及其完美主义文学论

320 xxx的性格与xxx·xxx的对照

321 爱伦坡在侦探小说界的鼻祖地位——论爱伦坡对侦探 小说发展的影响

322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323 从社会文化差异看翻译研究

324 《荒原》尖锐的现实主义与传统浪漫主义的完美融合

325 谈用动物作喻的隐喻

326 《红字》中的象征手法

327 Group Discussion in English Teaching

328 试论xxx的《xxx科柏xxx》

329 从语用中的文化差异看翻译对等

330 研究口译人员面对不同听众时的不同心理

331 浅谈xxx作品喜剧结局的片面性

332 浅谈数量词在汉英语言中的不同应用

333 从《织工马南》中看乔治·xxx的人文主义思想

334 Comparison between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Liberal Translation

335 从哈代的作品中看其宿命论思想

336 The Value of GONE WITH THE WIND in My Eye

337 广告翻译中的修辞手法

338 浅谈英语阅读教学法

339 Language Style of Hardy ’ s Work

340 浅谈如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41 第二语言习得和交际方面的问题

342 母语与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

343 Motivating Background Knowledge Facilitate the Memory of Listening

344 浅析《红字》中的女主人公

345 论苔丝与xxx人物比较

346 Collection of People ’ s Usual Mistakes in Pronunciation and Discussion of the Reasons

347 A Summary of the Phenomenon of Ambiguity in English

348 On the Contributions and Limitations of Feminist Translation Theory

349 有必要从小对孩子进行双语教育吗?

350 论《呼啸山庄》的人性化特色

351 浅析《人与鼠》的象征意义

352 论教学与实践的结合

353 Heroine beside the Hero in FAREWELL, ARMS

354 How to Provide a Good Environment for English learning

355 See Jane Austin ’ s Evaluation of Women ’ s Value from her Works

356 如何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

357 Cultural Comparison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358 Attitudes toward Marriage in Jane Austin ’ s PRIDE AND PREJUDICE

359 “反思性”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360 The Appropriate Age to Start Learning English

361 Put the “ TPR ” in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English

362 失语症的研究

363 白兰·斯特的回归是妙笔还是败笔

364 安妮的坚强与软弱

365 论反语的认知机机制及特点

366 音标教学在英语基础教育中必要性和重要性

367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 What it means to Chinese Learners of English

368 Colorful World —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Color Word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369 谈《飘》的历史背景

370 幼儿园英语教学的现状及思考

371 浅析课堂提问对中学生的影响

372 浅析xxx利夫的复仇心理及其原因

373 殊途同归,理性与激情 ——小说《呼啸山庄》与《马丁·伊甸》的比较

374 论女权主义思想在赛珍珠小说《群芳庭》中的体现

375 不同语境中的翻译

376 直译与意译

377 背景知识在听力中的影响

388 游戏在初xxx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399 浅谈中国式英语的现象

400 中学生英语阅读错误浅析

401 爱伦·坡小说的黑色魅力

402 xxx翻译中文化特性的处理

403 xxx谚语比较

404 “混合学习”在中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405 英文广告中双关语及其翻译

406 论任务型语言教学在初xxx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407 英语新闻标题中的歧义

408 “浪漫主义想象”在<<仲夏夜之梦>> 中的体现及其作用的研究

409 苔丝悲剧之浅析

410 商标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411《罗密欧与朱丽叶》:一部悲喜剧

412 论交际法在中学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413《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手法

414 论《xxx的故事》中的女权形象

415 从《红字》中的《圣经》原型看xxx矛盾的宗教观

416 浅析《简·爱》女主人xxx性格

417 字母“A”在《红字》中的象征意义

418 论英语俚语的汉译

419 论《xxx斯坦》的现实意义xxx道德,人性与科学

420 英美文化差异与xxx的翻译

421 圣经文学对斯坦贝克小说的影响

422 浅谈英语阅读教学对写作能力的渗透

423 试析《红字》中的象征意义

424 英语阅读对听、说、写的正面影响

425 xxx·弗罗斯特诗歌中的主题与意象之赏析

426 可译性限度与语言功能的密切关系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范文2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ssential meaning of the english progressive aspect from the views

of the cognitive linguistics; on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prototype category” of the cognitive

linguistics, this paper tries to structure the prototype schema of the english progressive aspect

and its variations, in order to know better the essential meaning of the english progressive aspect

and its usage.

key words:cognitive linguistics the meaning of the english progressive aspect

the usage of the english progressive aspect

一 现在进行体意义的认知研究

“凡属语言研究,不论是历时还是共时研究,不在乎规范、描写、解释三种。早期的传统语法属规范性的,因为它总结如何正确使用语言的规则。结构主义开始对语言结构进行描写,而转换生成语法注重语言的深层结构和语言能力,本意是想解释语言的生成机制,但后来完全抛开意义研究,走到了形式主义的极端。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认知的一部分,受人们认知世界的方法和规律的制约,要想做到描写的充分性,必须对语言现象做出解释。所以,认知语言学不仅仅对语言事实进行描写,而且致力于朝理论解释的方向迈进一步,揭示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规律”。

进行体语法意义的研究,国内外语法学家作了大量的工作。章振邦[1991:426]认为进行体的主要特点在于它所表示的动作具有持续性、暂时性和未完成性。所谓持续性,指动作或短或长有个过程,不是一下就完成的;所谓暂时性,指动作的持续时间有一定的限度,是与不受时限的动作相对而言的;所谓未完成性,指动作在某时尚在进行中,即侧重于动作的进行而不是它的完成。leech提出进行体表示持续,有限持续及事件不一定完成语义(leech, 1971). smith(1983:480-482)认为,说话人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即视点)来描写一个情景。smith把一般体和进行体称为“观点体”,以区别于由各种情景类型表示的“情景体”。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范文3

摘 要: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讨英语进行体的本质意义;在认知语言学“原型范畴”的理论基础上,试图构建英语进行体的原型图式及其变体,以期更好地认识英语进行体的本质意义和用法。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英语进行体的意义 英语进行体的用法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ssential meaning of the english progressive aspect from the views

of the cognitive linguistics; on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prototype category” of the cognitive

linguistics, this paper tries to structure the prototype schema of the english progressive aspect

and its variations, in order to know better the essential meaning of the english progressive aspect

and its usage.

key words:cognitive linguistics the meaning of the english progressive aspect

the usage of the english progressive aspect

一 现在进行体意义的认知研究

“凡属语言研究,不论是历时还是共时研究,不在乎规范、描写、解释三种。早期的传统语法属规范性的,因为它总结如何正确使用语言的规则。结构主义开始对语言结构进行描写,而转换生成语法注重语言的深层结构和语言能力,本意是想解释语言的生成机制,但后来完全抛开意义研究,走到了形式主义的极端。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认知的一部分,受人们认知世界的方法和规律的制约,要想做到描写的充分性,必须对语言现象做出解释。所以,认知语言学不仅仅对语言事实进行描写,而且致力于朝理论解释的方向迈进一步,揭示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规律”。[xxx::11-12]

进行体语法意义的研究,国内外语法学家作了大量的工作。章振邦[1991:426]认为进行体的主要特点在于它所表示的动作具有持续性、暂时性和未完成性。所谓持续性,指动作或短或长有个过程,不是一下就完成的;所谓暂时性,指动作的持续时间有一定的限度,是与不受时限的动作相对而言的;所谓未完成性,指动作在某时尚在进行中,即侧重于动作的进行而不是它的完成。leech提出进行体表示持续,有限持续及事件不一定完成语义(leech, 1971). smith(1983:480-482)认为,说话人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即视点)来描写一个情景。smith把一般体和进行体称为“观点体”,以区别于由各种情景类型表示的“情景体”。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范文4

还在为写论文而发愁吗,下文是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致谢xxx,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acknowledgements

my deepest gratitude goes first and foremost to professor aaa , my supervisor, for her constant encouragement and guidance. she has walked me through all the stages of the writing of this thesis. without her consistent and illuminating instruction, this thesis could not have reached its present form.

second,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heartfelt gratitude to professor aaa, who led me into the world of translation. i am also greatly indebted to the professors and teachers at the department of english: professor dddd, professor ssss, who have instructed and helped me a lot in the past two years.

last my thanks would go to my beloved family for their loving considerations and great confidence in me all through these years. i also owe my sincere gratitude to my friends and my fellow classmates who gave me their help and time in listening to me and helping me work out my problems during the difficult course of the thesis.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范文5

一、英语谚语的概述

.对谚语的一般定义,并概括英语谚语的基本特点(3—5条)

.结合谚语与语言的关系,简要论述英语谚语来源的一般性概述

这一部分大体写2000字。

二、西方的宗教传统与英语谚语的本源关联

对基督教的历史做一简单的概述,同时对《圣经》对基督教的核心意义与价值做一简单的说明

. 简述西方的宗教传统,或者基督教的历史

. 对基督教的基本信义做一简单的概述,从下述几个方面:

(1)对基督教的只信仰一个唯一的上帝,不容许进行偶像崇拜;

(2)原罪的观念与救赎的观念:涉及末世审判、救赎恩典和得救的观念

(3)爱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核心是爱上帝,同时爱每个人

归根结底,基督教是一种高级的精神性宗教,深深地浸透入了西方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英语谚语与基督教的关系,特别是《圣经》的英译对英语的影响

(1)《圣经》历史上的英译本,主要讲钦定本的诞生和影响(譬如扩大了英语的词汇量、增强了英语的表意功能、增加了英语的表意手段等等)

(2)通过一些简单的例证来说明从拉丁语翻译到英语这一过程的影响与意义(如可以举例一些特殊的词语、句式等说明,做好这一部分关键是找到好的研究资料)

三、对源于《圣经》的谚语进行分析,揭示其宗教、文化内涵

(选取若干源于《圣经》的谚语进行具体的、细致的分析,以揭示谚语背后的宗教内涵和英语所负载的宗教文化意义。)

1.选取15—20条有代表性的谚语进行分析,

(1)简述一下选取分析对象的标准

首先这些谚语必须来源于《圣经》或者有《圣经》直接引伸出来,

其次这些谚语必须是应用较广,家喻户晓,且包含特定的智慧

(2)对这些谚语进行分析

我们的分析角度或方法是:

1、要将这些谚语放到《圣经》的文本中去,也就是要将其放回到具体的语境中,在具体的故事或圣经人物的言说中领会这些谚语的内涵

2、可以适当的结合这些谚语的修辞、句式结构等来分析

2.对上述谚语分析之后,从若干角度进行文化内涵的总结和概括

这些谚语的内在价值:道德规范、人生智慧、

这些谚语的功能:宗教教化功能、规导劝慰功能、

(这些价值功能关键的根据所选谚语的分析来确定,有新的发现可适当再添加)

这一部分为本文的主体部分,在3500字左右

附:

拟订提纲的步骤与方法

第一步,明确文章的大小题目。在研究文献和确立三论阶段,已经确立了文章的总论点,以及若于不同层次的分论点。从文章的形式上看,这些分论点便是不同层次的大小标题。一般来说,一篇文章至少应设立3个层次的大小标题。文章的总题目加上这些大小标题,便是文章的基本框架,也是写作提纲的主要内容。|

第二步,为大小标题排序。根据总论点的论证需要,以及大小标题之间存在的相互逻辑关系,将这些标题排序,并标注序码。

第三步,材料对号入座。将选定的、将要写进文章中的材料也根据论证的需要分组,并编注序号。然后,分别以序号的形式对号入座,安插在各个大小标题之下。这样,写作提纲便基本完成。

提纲完成之后,还必须进行仔细推敲、反复调整、及时修改。毋庸置疑,调整与修改提纲比全文写完之后再推倒重来,进行大返工要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提纲的修改可以在动笔撰写初稿之前,集中时间和精力进行,以便确立文章的基本框架结构。在撰写初稿的过程中,有时也有必要回过头来再对提纲进行局部的、细节的调整与修订。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范文6

为进一步严格学术规范,加强指导教师对学生论文写作的有效指导以及减少学生在写作过程的盲目性,外语系特要求学生在论文选题和论文写作前期与指导教师保持联系,认真撰写开题报告。外语系特对本届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作以下规定:

i. 英语专业学生开题报告写作语言为英文(填写毕业论文登记表中“开题报告”用中文)。

ii. 开题报告写作步骤为:

1. title (论文题目)

2. thesis statement (中心论点)

3.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study (研究目的和意义)

4. situation of study (研究现状)

5. difficulty of study (研究难点)

6. detailed outline (详细提纲)

7. references (参考文献)。

iii. 学生按规定时间完成开题报告后,指导教师组织小组开题并填写审核意见。

iv. 指导教师同意后,学生方可进行论文写作。

v. 本期末学生离校前须与指导教师见面,商讨下一步写作计划等事宜。

vi. 下期开学报到后小组长召集全组成员与指导教师见面,汇报论文资料收集或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vii. 参考文献要求用apa格式或mla格式。

viii. 页面设置

纸型:a4(210 x 297毫米)即宽度:21厘米,高度厘米。

页边距:上厘米、下厘米;左厘米、右厘米。装订线位置:左侧,装订线:0厘米,距边界:页眉,页脚。每页:32行,跨度磅。

外 语 系

-1-1

潼 城 大学

外 语 系

tongcheng university

(. thesis proposal)

论文题目:

(英文题目在上、汉语题目在下)

专 业:

指导教师:

学 生:

班 级:

学 号:

日 期:

1. title

2. thesis statement

3.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study

4. situation of study

5. difficulty of study

6. outline

7. references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范文7

中文题目

分析《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的成长三部曲

英文题目

an analysis of the trilogy of protagonist's growth in invisible man

开题报告内容

1. 选题背景(含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及评价)与意义。

对于成长和成长类型的小说,国外学者的理论研究层出不穷,如《xxx的守望者》,《棕色的姑娘,棕色的砖房》等这些成长小说都有专门对它们的成长研究的相关文章。相比之下,我国以前的文学研究则有意无意忽视了成长小说,但近年来评论界对成长小说的重视有所加强。如我国就有xxx的《美国成长小说研究》,专门对美国的成长小说做了系统全面的研究;还有xxx的《论〈看不见的人〉的xxx象征》对小说中xxx的象征做了研究。

国外学者对《看不见的人》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成长的研究还未专门涉及,国内学者对《看不见的人》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他的民族身份以及主人公的个性觉醒方面,例如xxx的《文化冲突中寻求真正的存在-xxx·埃里森〈看不见的人〉创作简论》也对《看不见的人》的找寻自我及存在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但是关于这部小说的主人公的成长的研究却很少专门涉及。

论文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学术性、现实性、前沿性、针对性,学术界越来越重视研究成长类型小说的成长过程,也希望能对《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的成长过程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丰富对这一小说的研究。论文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在研究小说主人公的成长过程方面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有利于人们更好地体会生活,体验社会。

2.选题研究的方法与主要内容。

1、在收集资料,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与指导教师讨论,共同确定选题,列出论文提纲,并拟采用比较法,分析法,推导论述法等方法进行论文撰写。

2、该论文主要从三个部分来研究《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从迷惑,成长到顿悟的过程,通过分析综合总结的研究方法,试图从分析主人公认识到他自己以及所有黑人在白人社会中的不可见性以及黑人青年在白人社会中成长的艰辛方面,就揭示主人公从无知到成熟的成长过程的论题进行深入的探讨,皆在实现提出自己对《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的成长过程的见解和观点,xxx内外对成长类型小说研究的目的。

3.研究条件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通过专业学习,具备基本英语语言技能和专业知识,拥有所选课题需要的部分资料和相关理论书籍,校图书馆和网络有丰富的资料可查询。同时,有导师的指导和帮助,能够顺利完成论文写作。

对于论文,可能存在的问题有相关文献和着作收集不足;理论理解、分析不够深刻、透彻;理论研究较为肤浅;理论联系实际不够;缺乏充分、全面的实践证明等问题。但论文尽量减少类似问题发生,尽量完善各方面。

参考文献:

ellison, ralph. invisible ma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

philips, elizabeth. ralph ellison's invisible ma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97.

pizer, donal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american realism and naturalis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7.

xxx。 美国成长小说研究。 北京: 中国社会出版社, .

xxx·艾里森。 看不见的人。 任xxx曾译, 北京: 外国文学出版社, 1984.

xxx。 文化冲突中寻求真正的存在-xxx·埃里森《看不见的人》创作简论。 南京师范大学报, 1990, 1: 107-111.

xxx。 论《看不见的人》的xxx象征。 浙江xxx学报, , 4: 13-16.

4.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预期效果。

论文主要试图研究《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的成长过程,通过比较分析,归纳分析,推导论述的方法,从主人公迷惑、成长到顿悟过程的三个方面,分析黑人青年在白人社会中的不可见和黑人青年成长的艰辛的过程,从而探究在当时社会黑人处境的艰难和内心的蜕化,最终按照学士学位毕业论文的要求,完成3000到5000词左右的论文,并顺利通过答辩。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范文8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7-10

Motivation of the present study 7-8

Significance of this study 8

Composition of this thesis 8-10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10-19

Language production 10-14

L1 Production 10-11

L2 Production 11-12

Dimensions of language production 12-14

Theories on oral output 14-15

Skehan’s dual-model system 14

Swain’s Output Hypothesis 14-15

Task Repetition 15-17

Task 15-16

Task repetition 16-17

Relevant studies on effects of task repetition on L2 oral output 17-19

CHARPTER THREE THE CURRENT STUDY 19-25

Research justification and questions 19

Hypothesis 19-20

Methods 20-25

Participants 20-21

Material 21

Research design 21-23

Measures 23-25

Chapter Four Results and Discussion 25-41

Results and Analysis 25-34

Quantitative analysis 25-27

Qualitative analysis 27-34

Discussion 34-41

Fluency 34-36

Complexity 36-38

Accuracy 38-39

interlanguage development path of learner L 39-41

Chapter Five Conclusions 41-44

Conclusion and implication 41-43

Limita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43-44

Acknowledgements 44-45

References 45-49

Appendixes 49-54

A. Instructions of the experiment 49-50

B. The same-content task 50-51

C. The different-content task 51-52

D. Sample of oral pre-task 52-53

E. Sample of oral post-task 53-54

F. Sample of writing repetition task 54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范文9

Abstract 3-4

摘要 5-8

List of Abbreviations 8-9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9-13

Research Background 9-11

Necessity and Objectives of the Study 11-12

Thesis Organization 12-13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13-27

Defining Explicit Linguistic Knowledge (ELK) and Implicit Linguistic Knowledge (ILK) 13-16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licit and Implicit Knowledge 16-19

Non-interface Hypothesis 16-17

Strong-interface Hypothesis 17

Weak-interface Hypothesis 17-19

Measuring ELK and ILK 19-21

Explicit and Implicit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21-24

Relevant Previous Researches 24-27

Previous Studies Abroad 24

Previous Studies at Home 24-27

Chapter Three Research Methodology 27-31

Hypotheses 27

Participants 27

Instruments 27-30

Data Collection 30

Data Analysis 30-31

Chapter Four Results and Discussion 31-43

The Current Level of Non-English Majors’ ILK 31-34

The Current Level of Non-English Majors’ ELK 34-36

Comparing Learner ILK and ELK 36-39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arner ILK and ELK 39-43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ELK and ILK 40-41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the ELK and ILK of Each Specific Grammatical Structure 41-43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43-47

Research Findings 43

Implications 43-45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45

Limitations and Further Suggestions 45-47

References 47-50

Appendix I 50-52

Appendix II 52-54

Acknowledgements 54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范文10

contents

introduction………………………………………………………………1

common historical background……………………………………1

international………………………………………………………1

national…………………………………………………………1

common beliefs of beats and rockers……………………………2

rebellion against conventions……………………………………2

beats in literature………………………………………………2

rockers in music circles………………………………………3

ideologies in between……………………………………………4

beatniks were fed up with their government about

the explanations of why things happened……………………4

their same destiny……………………………………………4

beat culture and rock culture were not accepted by

both capitalist and socialist ideologies………………………5

belief in oriental religion…………………………………………5

beatniks study on chinese buddhism…………………………6

rockers belief in indian buddhism……………………………6

identical lifestyles………………………………………………6

bohemian…………………………………………………………7

beats…………………………………………………………7

rockers………………………………………………………7

madness…………………………………………………………8

the beats regarded modern american life as cruel, selfish,

and impersonal that writers and artists were being driven

to madness……………………………………………………8

rockers were mad enough to drive rockniks crazy on

rock circus spot………………………………………………9

self-indulgent……………………………………………………9

drugs…………………………………………………………9

homosexual…………………………………………………10

4. the same conduct……………………………………………………10

beats of satan and angles………………………………………10

rockers&apos; conduct of the two sides………………………………11

conclusion………………………………………………………………13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范文11

Why should we write the thesis?

To write a thesis before graduation is a must for every university graduate.

By writing a thesis, we may get some experience and some basic methods for further theoretical study and research and the ability to solve problems.

It is the reflection of a student’s study in college.

Whether a student has such an ability to write a thesis or to solve problems in his/her field is one basis for a unit to accept him/her or not.

How long should we prepare for writing a thesis?One year or so

What do we need when we write a thesis?

Firstly, for English major, most important of all, it is English knowledge and ability that based on your language skills, especially writing skill and grammar knowledge.

Secondly, the way of writing is also important.

A good title, some good ideas to support thesis statement, right language and standard format are what we need.

The language style is something that we should pay much attention to, for example:

Wording: we prefer big word to small one;

Sentence: Long sentences are quite expectable.

How do we write a thesis? How many steps should we follow?

Generally speaking, when we write a thesis, we follow 10 steps:

1. Choose a subject: that is, what you are going to write about. For English major, we may apply:

2. Choose a title/Title a paper;

3. Collect materials for reference in writing;

4. Analyze the collected materials;

5. Sort out the data and arguments;

6. List references;

7. Make up an outline;

8. 1—3 drafts;

9. Proofread;

10. The last version.

What subjects may we choose to write?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The Practice and Theory of Translation

English Language

English Linguistics

English Grammar

English Phonetics

English Lexicology

English Rhetoric

Language and Culture

ELT Methodology

Teaching English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Research and Survey

The History of… (All mentioned above)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范文12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评语一

初稿评语

论文题与论文的内容基本相符,结构基本完整,语言也比较通顺,没有大的语法错误。问题是,全文引用的部分太多,自己的分析太少,有些“分析”有抄袭的痕迹。应当说,完成这篇论文所需的材料已经具备,作者可以在此基础上对材料进行分析归纳以得出自己的结论。

二稿评语

在一稿的基础上有所改进,合并了某些不必要的段落,重拟了论文中某些章节的标题,修改了某些病句,参考文献中的错误也得到了纠正。

新的修改意见包括:摘要的首句,关键词的更换,对影响jack london的一生,并在其作品the call of the wild中有所体现的“superman”还应有进一步的说明。时态用法上的部分混乱情况还需纠正。引用部分过多,自己的评述太少,有的参考书目在文内根本未提及是一个不太好解决的问题。建议从london是所谓超人,buck也是超狗的角度说明两者之间的联系以及作者生平对其作品的影响。

定稿评语

论文题与论文的内容基本相符,结构完整,语言比较流畅。即或在初稿中除了分段过细外,也没有发现多少严重的语法或拼写错误。作者试图从jack london的生平中寻找作家与其小说中某个人物的关联。从内容看,作者对原著比较了解,也收集到了相关的资料,但仅限于资料的罗列,如何通过分析资料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是论文写作应达到的目的,而恰恰在这一点上,作者所下的功夫还不够。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评语二

初稿评语

论文涉及的内容对跨国公司内文化冲突的解决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论述比较充分,条理比较清晰。在东西方文化的对比中,作者举了很多有趣的例子,但对近在眼前的中国的例子却很少。东方文化的例子多取自日本文化,这是一个很大的缺陷。文章层次分得过细是另一个缺点,几乎一个自然段一层,如不仔细看反而更令人糊涂。在打印格式、拼写、用词上有不少错误,特别是论文的后半部分。参考文献部分尚缺出版社地点。

二稿评语

在一稿的基础上有较大改进。主要的问题多已解决。特别是一稿中分层太细、缺少中国文化例证等缺点。语言上的错误纠正了许多,但仍有上次指出的错误没有更正,如course,cause不分等。参考文献的排列也还存在一些小问题。引言部分还是没有标明出处。

定稿评语

毕业论文设计总结的结构完整,各部分基本符合英语论文的写作规范。作者试图从东西方文化对比的角度分析跨国公司内的文化冲突并寻找解决的途径。为了写好这篇论文作者显然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论述比较充分,条理也很清晰。遗憾的是,由于作者本人没有跨国公司的工作经历,也没有去跨国公司作相应的考察,因此,她的论述只能基于阅读中获得的二手资料,而所谓东方文化又多以日本的资料为代表,要解决人们更为关心的在华跨国公司内的文化冲突问题,读者更需要的则是中西文化的对比,这方面作者虽然在以后各稿中补充了一些,仍显不足。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评语三

初稿评语

论文的选题很好,有创意。作者对maslow的心理学理论及jack london的原著都有所研究。问题主要表面在:1:对英语论文的格式很不了解,introduction部分又是图表又是分节。毕业论文结论不够好,参考文献的排列也不规范;2:观点方面的错误在于竟然认为人类心理学的理论也适用于动物。其实杰克伦敦作品中的那条狗在某种程度上说是拟人化了的,是体现所谓权力意志的超人,或super dog。此外语法上也有一些错误。

二稿评语

作者在一稿的基础上作了比较认真的修改。论文从内容到形式上都有很大的改进。从网上下载的两个与文章内容关系不大的流程图已被删除。前言中的部分内容已按要求移到了正文部分。添加了结论部分,尽管内容还有待充实。参考文献部分已重排但仍有不规范的地方。

定稿评语

论文的选题很好,有创意。据了解,作者是在商务英语的学习中接触到maslow的心理学理论的。而初次读到jack london的the call of the wild则是在大学二年级的英语阅读课上。为了写好这篇论文,作者作了一定研究,特别是jack london的原著。从作者对原著的引用情况不难看出,她对原著的内容是相当熟悉的。作者的写作态度比较认真,能按照学校的要求与自己在开题报告中拟定的写作进度分阶段地完成论文的研究与写作计划。对于初稿中从形式到内容等方方面面的错误,一经指出,作者都能认真对待,反复修改。尽管语言仍略显稚嫩,但论文条理清晰、说理充分,观点具有独创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不失为一篇好文章。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范文13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提纲

一、英语谚语的概述

.对谚语的一般定义,并概括英语谚语的基本特点(3—5条)

.结合谚语与语言的关系,简要论述英语谚语来源的一般性概述

这一部分大体写2000字。

二、西方的宗教传统与英语谚语的本源关联

对基督教的历史做一简单的概述,同时对《圣经》对基督教的核心意义与价值做一简单的说明

. 简述西方的宗教传统,或者基督教的历史

. 对基督教的基本信义做一简单的概述,从下述几个方面:

(1)对基督教的只信仰一个唯一的上帝,不容许进行偶像崇拜;

(2)原罪的观念与救赎的观念:涉及末世审判、救赎恩典和得救的观念

(3)爱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核心是爱上帝,同时爱每个人

归根结底,基督教是一种高级的精神性宗教,深深地浸透入了西方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英语谚语与基督教的关系,特别是《圣经》的英译对英语的影响

(1)《圣经》历史上的英译本,主要讲钦定本的诞生和影响(譬如扩大了英语的词汇量、增强了英语的表意功能、增加了英语的表意手段等等)

(2)通过一些简单的例证来说明从拉丁语翻译到英语这一过程的影响与意义(如可以举例一些特殊的词语、句式等说明,做好这一部分关键是找到好的研究资料)

三、对源于《圣经》的谚语进行分析,揭示其宗教、文化内涵

(选取若干源于《圣经》的谚语进行具体的、细致的分析,以揭示谚语背后的宗教内涵和英语所负载的宗教文化意义。)

1.选取15—20条有代表性的.谚语进行分析,

(1)简述一下选取分析对象的标准

首先这些谚语必须来源于《圣经》或者有《圣经》直接引伸出来,

其次这些谚语必须是应用较广,家喻户晓,且包含特定的智慧

(2)对这些谚语进行分析

我们的分析角度或方法是:

1、要将这些谚语放到《圣经》的文本中去,也就是要将其放回到具体的语境中,在具体的故事或圣经人物的言说中领会这些谚语的内涵

2、可以适当的结合这些谚语的修辞、句式结构等来分析

2.对上述谚语分析之后,从若干角度进行文化内涵的总结和概括

这些谚语的内在价值:道德规范、人生智慧、

这些谚语的功能:宗教教化功能、规导劝慰功能、

(这些价值功能关键的根据所选谚语的分析来确定,有新的发现可适当再添加)

这一部分为本文的主体部分,在3500字左右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范文14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评语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评语

初稿评语

论文题与论文的内容基本相符,结构基本完整,语言也比较通顺,没有大的语法错误,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评语

。问题是,全文引用的部分太多,自己的分析太少,有些“分析”有抄袭的痕迹。应当说,完成这篇论文所需的材料已经具备,作者可以在此基础上对材料进行分析归纳以得出自己的结论。

二稿评语

在一稿的基础上有所改进,合并了某些不必要的段落,重拟了论文中某些章节的标题,修改了某些病句,参考文献中的错误也得到了纠正。

新的修改意见包括:摘要的首句,关键词的更换,对影响Jack London的一生,并在其作品The Call of the Wild中有所体现的“Superman”还应有进一步的说明。时态用法上的部分混乱情况还需纠正。引用部分过多,自己的评述太少,有的参考书目在文内根本未提及是一个不太好解决的问题。建议从London是所谓超人,Buck也是超狗的角度说明两者之间的联系以及作者生平对其作品的影响。

定稿评语

论文题与论文的内容基本相符,结构完整,语言比较流畅。即或在初稿中除了分段过细外,也没有发现多少严重的语法或拼写错误。作者试图从Jack London的生平中寻找作家与其小说中某个人物的关联。从内容看,作者对原著比较了解,也收集到了相关的资料,但仅限于资料的罗列,如何通过分析资料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是论文写作应达到的目的,而恰恰在这一点上,作者所下的功夫还不够。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评语二

初稿评语

论文涉及的内容对跨国公司内文化冲突的解决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论述比较充分,条理比较清晰。在东西方文化的对比中,作者举了很多有趣的例子,但对近在眼前的中国的例子却很少。东方文化的例子多取自日本文化,这是一个很大的缺陷。文章层次分得过细是另一个缺点,几乎一个自然段一层,如不仔细看反而更令人糊涂。在打印格式、拼写、用词上有不少错误,特别是论文的后半部分。参考文献部分尚缺出版社地点。

二稿评语

在一稿的基础上有较大改进。主要的问题多已解决。特别是一稿中分层太细、缺少中国文化例证等缺点。语言上的错误纠正了许多,但仍有上次指出的错误没有更正,如course,cause不分等。参考文献的排列也还存在一些小问题。引言部分还是没有标明出处。

定稿评语

毕业论文设计总结的结构完整,各部分基本符合英语论文的写作规范。作者试图从东西方文化对比的角度分析跨国公司内的文化冲突并寻找解决的途径,

资料共享平台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评语》()。为了写好这篇论文作者显然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论述比较充分,条理也很清晰。遗憾的'是,由于作者本人没有跨国公司的工作经历,也没有去跨国公司作相应的考察,因此,她的论述只能基于阅读中获得的二手资料,而所谓东方文化又多以日本的资料为代表,要解决人们更为关心的在华跨国公司内的文化冲突问题,读者更需要的则是中西文化的对比,这方面作者虽然在以后各稿中补充了一些,仍显不足。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评语三

初稿评语

论文的选题很好,有创意。作者对Maslow的心理学理论及Jack London的原著都有所研究。问题主要表面在:1:对英语论文的格式很不了解,Introduction部分又是图表又是分节。毕业论文结论不够好,参考文献的排列也不规范;2:观点方面的错误在于竟然认为人类心理学的理论也适用于动物。其实杰克伦敦作品中的那条狗在某种程度上说是拟人化了的,是体现所谓权力意志的超人,或super dog。此外语法上也有一些错误。

二稿评语

作者在一稿的基础上作了比较认真的修改。论文从内容到形式上都有很大的改进。从网上下载的两个与文章内容关系不大的流程图已被删除。前言中的部分内容已按要求移到了正文部分。添加了结论部分,尽管内容还有待充实。参考文献部分已重排但仍有不规范的地方。

定稿评语

论文的选题很好,有创意。据了解,作者是在商务英语学习中接触到Maslow的心理学理论的。而初次读到Jack London的The Call of the Wild则是在大学二年级的英语阅读课上。为了写好这篇论文,作者作了一定研究,特别是Jack London的原著。从作者对原著的引用情况不难看出,她对原著的内容是相当熟悉的。作者的写作态度比较认真,能按照学校的要求与自己在开题报告中拟定的写作进度分阶段地完成论文的研究与写作计划。对于初稿中从形式到内容等方方面面的错误,一经指出,作者都能认真对待,反复修改。尽管语言仍略显稚嫩,但论文条理清晰、说理充分,观点具有独创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不失为一篇好文章。

相关文章推荐:

1.毕业论文评语大全

2.本科毕业论文评语

3.毕业论文的学术评语

4.毕业论文指导老师评语

5.本科毕业论文导师评语

6.学术评语及推荐意见

7.研究生论文导师的评语

8.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