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庄子的经典故事200字 第1篇

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庄子在濮水河边钓鱼。楚王听说庄子是一位很有才华的隐士,便想让他出山,辅佐自己治理好楚国。于是派两个使者带着厚重的聘礼前去寻找他。使者沿着河边找了好多天,终于在濮水的转弯处找到了他。

庄子坐在濮水边,头上戴着一顶草帽,眼睛紧紧盯着河面,两位使者不敢惊动庄子,只得轻轻地走向前去,对庄子说:“我们国王早就知道您的大名,想请您去楚国做**,协助楚王料理国事,所以派我们来请您。”

庄子手里拿着鱼竿一动也不动,就像没听见一样。两个使者没办法,只好又说了一遍。等了好半天,庄子转过头看看两位使者,开口说道:“我听说楚国有一只大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年了,楚王把它装在一个珍贵的盒子里,供奉在****,是这样吗?”

两位使者忙点头说:“是的,是的。”

庄子又说:“那么请问二位,这只神龟是情愿死了,留下几块骨壳受人尊重呢?还是宁愿活着拖着尾巴在泥里爬呢?”

两位使者不明白庄子的用意,不假思索地回答说:“这还用说吗!俗话说,_嘛,当然是宁愿活着拖着尾巴在泥里爬了。”

庄子听了哈哈大笑,弄得使者莫名其妙。突然,庄子止住笑,对使者说:“你俩回去吧!告诉楚王,就说我宁愿像乌龟在泥里拖着尾巴爬,也不愿被供奉在庙堂上。”

庄子辞聘使者这才明白庄子的意思,又劝庄子,说:“楚王送你千金,许以为相,您还是赴任为好。”庄子说:“千金是重利,相国是尊位,但你们没见到用作祭祀的牺牛吗!把它喂养长大,然后披上绣花的披衣送入太庙,宰杀后作祭祀品,这时它就是想作一个孤单的小猪也办不到。你们去吧,不要污辱我,我不会为国事所羁,我决心终身不仕,以快我的志向啊!”两使者没有办法只好回去了。

杂技团里一只会表演杂技的虎给它的同胞弟弟写了一封信,说:“杂技团里的生活舒服极了。一天三餐,都吃的是最好最好的瘦猪肉和瘦牛肉。这些肉都经过炊事员的精心挑选,不带一点肥,不带一点筋,也不带一点骨头。隔几天,还有活鸡活兔换换口味。至于喝的,不是牛奶,就是鸡蛋花儿汤,全都送到面前,不担心风吹,不担心雨淋,更用不着累得气喘吁吁地去追赶猎物。在这儿过日子,真如同进了天堂一样。好兄弟,快来吧!我劝你也来享受享受天堂的生活。”

虎弟接到信以后,十分向往,决定到城里去看一看。

老虎进城,不用说是很危险的。虎弟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壮壮实实的小伙子。它来到马戏团,见门口一个大牌子上面挂着许多动物的照片。其中最大的一张,就是它哥哥的。

虎弟买了一张入场券。它迫切地想看看哥哥到底过得怎样快活。

战国时期,有一个叫将闾的学者,鲁国的国君听说他很有见识,便召见他,请他讲一讲如何治理国家的事,将闾推辞不掉,便对鲁国的国君说:“要实行恭敬和节俭,擢用公正忠诚的人,行政大公无私,人民谁敢不和睦相处呢?”

将闾离开鲁国国君,总觉得自己说的不一定对,于是他找到当时很有名望的一个学者,名叫季彻,将闾向季彻说了给鲁国国君说的话,问季彻自己说的是否对。季彻听了没有说对也没有说不对,就给将闾讲了一个小故事。

季彻说:“一天他驾车出游,路上见一个螳螂在车辙里。它看到我的车子过来了,便奋力举起了它的双臂,企图阻止我的车子前进,我看着他的样子又佩服又可怜,佩服它的勇敢,可怜它的不自量力。”说完他哈哈的笑了。

螳臂挡车将闾吃惊地说:“先生是说鲁国国君照我说的去做,要实现圣明之治,如同螳螂挡车是不能胜任的吧!”季彻没有回答,他说:“最伟大的圣人治理天下的做法是,顺应民心的自然活动,来完成教化,改易俗习。这样人民都能去掉有害心思,增进专一于道的志向。就好像随本性自然形成,而不知为什么会这样。要使天下皆同一于自然之德,必须使内心安定才是。”

鲁国的国君照将闾的见解治理国家,麻烦事一天比一天多,连自己也处于危险境地,他就不再实行了。

关于庄子的经典故事200字 第2篇

庄子或许没有孔子那般妇孺皆知,我也如众人一样,对他没有丝毫印象。依稀记得小时候看过一部讲述他生平的动画《孔子》却是更为人道。

近日学《庄子二则》的课文才开始对他感兴趣,正如课前提示中所说:“展现了他别具一格的幽默”幽默乃智慧的最好体现,而智慧便是圣人必备的。:

庄子之智与孔孟等儒家学派不同,他的才华攻克于生命之道。人常说_道理“,儒家学者更注重”理“,而他等一干人等注重”道“,通常对政治无太大兴趣,对人生泽颇有番独特见解。从《庄子二则》中的第一篇便可知,他将功名利禄,高官厚位等官场之事喻为腐鼠,是他所鄙弃,他所厌恶之物。他有更远大的志向,绝不仅仅于在这权力之间斗争。因此才有楚王盛情相邀,他却淡然回避这一例子。

可见,道家的核心不是如何治理天下,而是一种超脱世俗的心如止水,将一切看做天意,命中注定,不去怨天尤人,也不必苦苦求索,顺其自然就好,庄子就为一个逍遥与天地之间,醉心于自然山水的唯心主义者。他与惠子在辩论鱼之乐时,充分表现了他内心的平静,与看待事物乐观向上的方式。不够理性,却很美丽。

庄子之慧在于他对人的态度,智是他理解问题的超脱,慧则需要一点沟通技巧,他游历山水,也没有失了与人交往的聪慧,阐述自己观点时的他爱用故事,从不无力地反驳。他用故事用得妙,虽都短小,但精悍极了。用平凡的故事比喻人生百态,挖掘其中深意,不会令人感到尴尬或是枯燥。乐观地委婉地平缓地耐人寻味地说着一个又一个的寓言,使人领会,何为天道人道,生死往复,循环之道?

尽管他一贫如洗,却比大多数人活得自在。他以幽默化解所有痛苦,以傲然的姿态,看淡权力金钱此等庸俗之物,吸收天地精华,挺立在历史舞台上,笑看生命。

关于庄子的经典故事200字 第3篇

1、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大宗师》

2、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齐物论》

3、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庄子外篇天地》

4、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5、出入*,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庄子外篇在宥》

6、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大宗师》

7、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善矣。《庄子杂篇外物》

8、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胠箧》

9、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理也。《庄子渔父》

10、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人间世》

1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养生主》

12、谋无主则困,事无备则废。

13、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大宗师》

14、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外篇达生》

15、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齐物论》

16、故纯朴不残,孰为犠尊!白玉不毁,孰为珪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庄子外篇马蹄》

17、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18、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骈拇》

19、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养生主》

20、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刻意》

21、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行者,行其所不能行也;辩者,辩其所不能辩也。知止乎其所不能知,至矣;《庄子杂篇庚桑楚》

22、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

23、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齐物论》

24、浮游,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往;游者鞅掌,以观无妄。《庄子外篇在宥》

25、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德充符》

26、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庄子列御寇》

27、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齐物论》

28、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庄子盗跖》

29、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齐物论》

30、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人间世》

31、故曰,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而道德之质也。《刻意》

32、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3、井蛙不可以语於海,夏虫不可以语於冰。《秋水》

34、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齐物论》

35、至言不出,俗言胜也。《庄子外篇天地》

36、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胠箧》

37、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庄子让王》

38、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39、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子让王》

40、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人间世》

41、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42、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43、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胠箧》

44、巧者劳而知者忧,**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庄子列御寇》

45、绝迹易,无行地难。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人间世》

46、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47、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胠箧》

48、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

49、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齐物论》

50、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

51、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外物》

52、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庄子外篇天地》

53、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胠箧》

54、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庄子外篇天地》

55、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途中乎?吾将曳尾于途中。《庄子外篇秋水》

56、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齐物论》

57、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养生主》

58、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德充符》

59、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齐物论》

60、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庄子杂篇列御寇》

61、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人间世》

62、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德充符》

63、节饮食以养胃,多读书以养胆。

64、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外篇秋水》

65、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山木》

66、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之境,斯已矣。《***》

67、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庄子人间世》

68、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养生主》

69、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

70、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庄子杂篇徐无鬼》

关于庄子的经典故事200字 第4篇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矣清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庄子《庄子·秋水》

译文:

秋天来到,天降大雨,无数细小的水流,汇入黄河。只见波涛汹涌,河水暴涨,淹没了河心的沙洲,浸灌了岸边的洼地,河面陡然变宽,隔水远望,连河对岸牛马之类的大牲畜也分辨不清了。眼前的景象多么壮观啊,河伯以为天下的水都汇集到他这里来了,不由洋洋得意。他随着流水向东走去,一边走一边观赏水景。他来到北海,向东一望,不由大吃一惊,但见水天相连,不知道哪里是水的尽头。河伯呆呆地看了一阵子,才转过脸来对着大海感慨地说:“俗话说:‘道理懂得多一点的人,便以为自己比谁都强。’我就是这样的人啦!”

寓意:

不见高山,不显*地;不见大海,不知溪流。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很渺小的。

关于庄子的经典故事200字 第5篇

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选自《庄子·外物》。

【译文】

我昨天到您这儿来,半路忽然听到“救命”的呼喊呢?”

鲫鱼回答说:“我是东海龙王的臣子,不幸落到这里。您能够给我一斗半升水来救我活命吗?”我说:“好吧。我将要到南方去游说吴、越国王,正好引西江的水来救你,可以吗?”

鲫鱼听了,气得变了脸色,说:“我失去了正常的生活条件,无法生存。现在我只要得到一斗半升的水,就可活命,您却讲这些无济于事的空话。等您从吴越引来江水,已经来不及了,还不如趁早到咸鱼店里找我呢。”

【题旨】空头支票害死人。

我们前面说过,庄子很穷,没米下锅时,记得监河侯的小官和自己有一面之交,就向他借米。

监河侯是个小气鬼,但也是个诡计多端的人。他推辞不掉,就说:“好呵,等此时候吧,我把封邑的租子收回来了,可以给你价值三百余的粮米,让你吃个痛快。”

庄子悠然坐下:“我刚才在路上听到一阵呼救的声音,找了半天,原来是一条小鲫鱼。它被什么人扔在车轮辗出的泥糟子里,它对我说它快要渴死了,先拿点水给它活命。我想呢,一点水只能救得一时,就答应它到南方游说吴越,让他们兴修水利,造一条渠把水引到这里来,你说我这个办法如何?”。

监河侯也趣:“那样还不如到干鱼滩上找它呢。好吧,我先拿点给你。”

忘了庄子拿了没有。不过庄子在另一个地方写道,大抵富贵圣贤们的接济穷人,都象个样子。

——《庄子》中的寓言故事3篇

关于庄子的经典故事200字 第6篇

1、独善其身者,难成大事。——庄周

2、德无不容,仁也。 ——庄子 《缮性》

3、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庄周《庄子》

4、小人甘以艳。 ——庄周

5、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

6、时势为天子,未必贵也;穷为匹夫,未必贱也。贵贱之分,在于行之美恶。——庄子

7、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周《庄子·知北游》

8、同类相比,同声相应,固天理也——庄子

9、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10、圣人不死 大盗不止 ——庄子

11、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庄子 《大宗师》

12、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 ——庄子 《寓言》

13、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万物之本也。——庄子《天道》

14、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

15、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庄子 《***》

16、盖之如天,容之如地——庄子

17、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庄子

18、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庄子·天道》

19、至乐无乐,至誉无誉。——庄周《庄子》

2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己!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余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庄子《庄子·内篇·养生主》

21、巧者劳而智者忧,**者无所求。——庄子

22、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庄子

23、谋无主则困,事无备则废。——庄周

24、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庄子 《知北游》

25、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 ——庄子

26、有人之形,无人之情。有人之形,故群于人;无人之情,故是非不得于身——庄子

27、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庄子

28、随意漂流,不知道有何追求;任心狂放,不知道去向何方;无拘无束,游于无穷,我又知道什么。——庄子《庄子》

2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庄子《养生主》

30、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齐物论》

31、虚者,心斋也。 ——庄子 《人间世》

32、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庄子《人间世》

3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34、通于一而万事毕——庄子

35、以其至小,求穷其至大之域,是故迷乱而不能自得也。 ——庄子 《秋水》

3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庄周

37、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秋水》

38、以天下为之笼,则雀无所逃。——庄子《庚桑楚》

39、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为一。——庄周

40、万物云云,各复其根,各复其根而不知。浑浑沌沌,终身不离。若彼知之,乃是离之。无问其名,无窥其情,物固自生。 ——庄子 《在宥》

41、一气之变,所适万形——庄子

42、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理也。 ——庄周

43、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庄子·大宗师》

44、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庄子

45、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人间世》

46、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庄子《人间世》

47、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48、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庄子 《庄子·内篇·***第一》

49、若夫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庄子《刻意》

50、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逆,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庄子 《应帝王》

51、礼义法度者,应时而变者也。——庄周

52、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咰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庄子·内篇·大宗师》

53、不为福先,不为祸始。感而后应,迫而后动,不得已而后起——庄子

54、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沮,举世而非之而不加劝,定乎内外之分,辩乎**之境,斯已矣。 ——庄子 《庄子》

5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56、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周

57、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 ——庄子 《庄子》

58、爱人利物之谓仁 ——庄子

59、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 ——庄子 《庄子·外篇·山木第二十》

60、为事逆之则败,顺之则成。 ——庄子 《渔父》

61、天机不可泄露 ——庄子

62、忧喜更相接,乐极还自悲 ——庄子

63、浮生若梦。若梦非梦,浮生何如?如梦之梦。——庄子《如梦之梦》

64、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周

65、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如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庄子 《***》

66、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而不虚 ——庄子

67、其欲深者,其天机浅。 ——庄子 《大宗师》

68、莫逆于心,遂相与友。——庄周

69、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 ——庄子 《山木》

70、善养生者,若牧羊然;视其后者两鞭之。 ——庄子

71、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可不慎邪?——庄子《人间世》

72、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 ——庄子 《人世间》

73、忘足履之适也 忘腰带之适也 知忘是非 心之适也 ——庄周 《达生》

74、牛无力拖横耙,人无理讲横话——庄子

75、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庄子《庄子》

——《庄子》散文3篇

关于庄子的经典故事200字 第7篇

相濡以沫:

出处《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濡以沫,相掬以湿,不如相忘于江湖。”

原文意为泉水干涸后,两条鱼未及时离开,终受困于陆地的小洼,两条鱼朝夕相处,动弹不得,互相以口沫滋润对方,忍受着对方的吹气,忍受着一转身便擦到各自身体的痛楚。此时,两条鱼便不禁缅怀昔日在江河湖水里各自独享**自在快乐的生活。

螳臂当车:

出自《庄子·人间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戒之,慎之,积伐而美者以犯之,几矣!

意思是:螳螂鼓起双臂来**前进的车轮子,它不知道自己是力不胜任的,而是确实认为自己的这种举动是好的,是有益的。颜阖啊!您的心是好的,但您的作为像螳臂当车一样,您要戒备啊!慎重呀!

屠龙之技:

出自《庄子·列御寇》:“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殚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意为:从前,有个人一心想学到一种出奇的本领。他听说支离益会宰龙,心想:这可是世上罕见的本领。于是他就去拜支离益做老师。

他学呀学,学了整整三年,把家产都折腾光了,才把宰龙的本领学到手。可是本领学到手又有什么用呢?天下根本没有龙,他那绝妙的本领到哪儿去施展呢?

尾生之约:

出自《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说的是:一个叫尾生的痴心汉子和心爱的姑娘约会在桥下,可心上人迟迟没来赴约,不幸的是大水却涨上来了,这个痴情汉为了信守诺言坚持不肯离去,最后竟然抱桥柱溺亡。

远斤成风:

出自《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意为:有一位叫做郢人的人,刷墙时不小心在鼻子上沾了一个石灰点,象苍蝇翅膀一样薄。他知道另一个叫匠石的人会耍斧子的绝活,便让他“运斤成风”,也就是把斧子舞得象刮风一样,咔嚓一下把石灰点削掉,鼻子不会受伤,郢人“立不失容”,一点也不害怕。后来有一个叫宋元君的人听了这事很稀罕,闲极无聊想找点刺激,便在鼻子上弄点石灰,也让匠石来“运斤成风”。匠石回答说,“我过去是会这个绝活的,但现在玩不成了,因为与我配合的那个郢人已经去世了。”

捉襟见肘:

出自《庄子·让王》:“曾子居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

意为: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曾参隐居不仕,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他住在卫国,面容憔悴,手脚都长满了茧子,衣服破烂不堪,生活十分困顿,有时连续三天不生火,十年没做新衣服,正一正帽子,帽上的缨绳就断,拉下衣襟,胳膊肘就露出来了。

鲁王养鸟

有一天,鲁国的城郊飞来了一只海鸟。鲁王从来没见过这种鸟,以为是神圣,就派人把他捉来,亲自迎接供养在庙堂里。

鲁王为了表示对海鸟爱护和尊重,马上吩咐把宫廷最美妙的音乐奏给鸟听,用最丰盛的筵席款待鸟吃。可是鸟呢,它体会不到国王这番招待盛情,只吓得神魂颠倒,举止失常,连一片肉也不敢尝,一滴水也不敢沾,这样,只三天就活活**了。

这篇寓言告诉我们:对待可观事务,一定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的对象,应当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对待。否则,像鲁王那样,用供养自己的方法供养海鸟,尽管主管愿望很好,也难免要失败。

杀龙妙计

朱萍漫是个很爱好学习的人,为了想学会一项特殊的本领,他变卖了家产,带了钱粮到远方去拜支离益做老师,跟他学杀龙技术。

转瞬三年,他学成回来。人家问他究竟学了什么,他一面兴奋地回答,一面就把杀龙的技术:怎样按住龙的头,踩龙的尾巴,怎样从龙脊上开刀……指手划脚地表演给大家看。大家都笑了,就问:_什么地方有龙可杀呢?_朱萍漫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世间上根本没有龙这样东西,他的本领是白学了。

龙是人们想象中的东西,实际并不存在,因此,虽有高超的沙龙的本领,也只能落得一个_英雄无用武之地_。

这篇寓言告诉我们:学习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一定要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如果无的放矢,为学习而学习,那么学来的本领再好也是一钱不值的。

关于庄子的经典故事200字 第8篇

庄子曰:“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战国时期,诸候争霸,混战一方。有一人却视其为虚无,潜心研究心中的“道_一一他就是庄子,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

庄子,名周,宋国蒙人,著有《逍遥游》,《齐物论》等著名篇章。《庄子》的行文风格和《论语》,《孟子》等不同,其语言活泼幽默,善用寓言故事来表述思想,多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极具浪漫主义色彩,是中华文学史上的瑰宝。我眼中的庄子就像他的语言风格一样,活泼而睿智,幽默而清高,他的形象与孔子,孟子等思想家也不同,更加融于普通人的生活之中。

我眼中的庄子是淡泊名利的。相传,楚威王曾希望任用庄子,但庄子打了个巧妙的比喻,从而委婉地拒绝了。如果你是一只长寿的乌龟,你是愿意死后被人类供起来,还是活着时在水潭里自由游动?官吏们选择了后者,庄子也是。当世界充满了利益的诱惑时,是怎样的意志令庄子笔直走向前方?

这就与庄子的思想有关了。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很多人会认为道家的无为是“无所作为”,一开始我也是这样想的,但当我读完庄子的《逍遥游》中,庄子让鲲鹏与小生物相比,让官吏与贤者明君对比,并通过庄子和惠子关于“无用”的讨论讲述了庄子的观点,无为一一是循着自然法则产生的客观行为,是与自然相融合而产生的行为。庄子认为,世间万物虽形态各不相同,有像花草树木一样可见之物,也有像人类情感一样虚无之物,但它们的本质都是一样。庄子云:“有人,有天也;有天,亦有天也。”这便是庄子的核心思想,也是道家的思想一一万物合一,清静无为。

庄子思想中的最高境界不是儒家的”仁”,而是思想跳脱肉体和自然共游。令灵魂与自然相融,令思想跳脱所有的条条框框,超越凡世一切,这就是“道”。只要你悟了道,不说掌管天下,就算是生死又有何可在乎呢?庄子在妻子逝世后击鼓而歌,面对惠子的责问,他再次体现出万物合一的思想。生死就如四季一样,不过是一个往复循环的自然过程,从无形变为有形,从有形化为无形,尊重生死便是无为。看看几十年前的庄子,再看看现在那些用药物来逃避死亡的人类,只得叹息。

庄子的思想与我产生了共鸣,世上没有有形的神,有的是自然的“道”,世上的一切都远不及思想的最高境界,在那个只有灵魂的,自由无限制的世界里,何以为人也可以化蝶,可以像鲲鹏一般展翅高飞。可惜的是,这种境界从古至今谁能达到,就连庄子本人,也不可避免的要每日食三餐,夜晚坠入梦乡,在悟道的过程中人仍是肉体凡胎,所以局限在于,要是人人都”无为而治”,那谁为人类提供必要的需求呢?这就是我们及后人所要思考的问题,要不然庄子的思想只能沦为幻想。

我眼中的庄子,就是这样,如一只鲲鹏,一只蝴蝶,思想逍遥于自然之间。

关于庄子的经典故事200字 第9篇

【原文】惠子相梁①,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②:“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③。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④,子知之乎?夫鵷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⑤。于是鸱得腐鼠⑥,鵷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节选自《庄子·秋水》)

【注释】①惠子:即惠施,战国时宋国人,哲学家、辩客,名家的**,庄子的好友。相梁:在梁国做国相。梁:魏国中后期定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故别称梁国。②或:有的人。③国中:国都。④鹓雏(yuān chú):古书上指凤凰一类的鸟。在传说中是瑞鸟。用以比喻贤才或高贵的人。⑤止:栖息。练实:竹子结的子,也称竹米、竹实。醴(lǐ)泉:甜美的泉水。⑥于是:亦作“于时”。当时,这时。鸱(chī):古书上指鹞鹰。

故事解读;很明显庄子是在讽刺惠施,将自己地位看得太重,庄子不是这样的人,他向惠施表明自己心迹。惠施也知道庄子不是这样的人与自己不同,自己显得狭隘了。有言曰;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种思想也是错位的瞎猜疑,会使人远离。如**,洪秀全等。

《庄子》寓言故事10篇(扩展2)

——庄子寓言故事10篇

关于庄子的经典故事200字 第10篇

探骊得珠

【原文】人有见宋王者,锡车十乘①,以其十乘骄稚庄子②。庄子曰:“河上有家贫恃纬萧而食,其子没于渊,得千金之珠。其父谓其子曰:‘取石来锻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骊龙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今宋国之深,非直九重之渊也;宋王之猛,非直骊龙也。子能得车者,必遭其睡也。使宋王而寤,子为齑粉夫!”(节选自《庄子·列御冠》)

【注释】①锡车:赐车。锡,通“赐”。赐给,赏赐。②骄稚:骄矜炫耀。《集韵》:稚,自骄矜貌。河上:河边。上,方位词,边,畔。纬萧:纬,织。萧,蒿。织芦蒿为帘席。锻锤击。骊龙:黑龙。骊(lí):黑色。《尸子》卷下:“玉渊之中,驪龙蟠焉,頷下有珠。”頷(hàn)下巴。遭:碰到。寤(wù):醒悟。古同“悟”,理解,明白。齑(jī)细,碎。

故事解读;庄子借此来讽刺一些见利忘义,狗仗人势之人。的确得到珍珠,黄金这些值钱东西是好的,但人人觉得好的东西往往被一些强人所掌握,庄子以龙来喻国君。所谓伴君如伴虎,为了追求外在荣华而使自己处于危难之中是不值得的。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不是金钱利益而是自己生命价值和内心快乐。

关于庄子的经典故事200字 第11篇

人们说《庄子》不是一部书,而是一个世界。掩卷而沉思,庄子的思想,仿佛是一股清流,对心灵进行着一次次洗礼。

庄子,名周, 是宋国崛起的一位文学巨匠,一生著有《***》《养生主》等7篇著作。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也是几千年来的一大奇人,他给世人的是另类的思考面向,以及深层的哲学思维。庄子的人生观是一种逍遥的人生观,似不食人间烟火,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宁静的灵魂家园,以一种“无”的深层内涵去泯灭尘世的一切**、功禄。

《庄子》一书通过许多个庄周讲述的短小精炼、意味深长的寓言故事及他的生*佚事诠释着他对生命的理解及对社会的看法、对世俗的厌恶及对**的追求。一个个故事虽看似有些荒谬,但细细品味,却是内涵深刻,让人回味无穷。

“庄周梦蝶”讲述了庄子一个变为蝴蝶的梦。在梦中,他在空中翩翩起舞,与蝴蝶浑然一体,甚至分不清他到底是蝴蝶还是庄周。这个故事虽然短小,但体现出了庄子对**的向往,对**生活的渴望,以及他对世俗的思考,而飞向远方,不正是庄周的心解脱了尘世的束缚,飞向了世界那端完美的**吗?

而庄子最令我佩服的莫过于他参透生死的从容。对于人的一生,固然会经历生、老、病、死,庄子认为人本身是没有生命,神气与身体的,在似有若无之间,产生了最初的气,气是大自然的精华,飘浮不定,成为人的样子。人若死了,只是身上的气散开了,又安静地回归了自然。庄子如此*静的面对生死,参透生死,不得不说是令人惊叹的!庄子认为,生和死,只不过是一场梦罢了。如果生时一天天虚度光阴,那么死后,这一场梦就只能留下无尽的遗憾了。

庄子曾说过,一个人能不能达到彻悟,是与他的阅历及悟性是分不开的,而我只是凡人,我无法像庄子般成为神人,所以只能望其项背。生命有限,流光苦短。只有在心灵倍感疲倦与束缚时,静下心来,做一个让人梦魂牵绕的庄周的“蝴蝶梦”,乘着庄子自然的箫声寻找那失落的世界,跟着庄子一起展开一次心灵的***……

关于庄子的经典故事200字 第12篇

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乱战,连年不休,战事惨烈。战争给人们带来苦难的同时,也给思想家、教育家们宣扬自己思想的空间,各家学派都在这被血浸染的土壤中开出思想的花朵。其中却有一朵花是百花中的异类,却又一直被保留至今,从未枯萎。这朵花就是道,庄子便是这花的养护人。

最初认识他、知晓他是在语文书上,看着关于他的一则则短文,脑中想象着他高冷而又机灵地讲着故事来讽刺他人。

庄子的一生如浮云,随风而来、伴风而去,似乎既无对生的渴求,也无对死的畏惧。当他妻子过世时,他敲着锣歌唱,欢送着妻子的离去。这在常人看就是疯子之举,殊不知他面对生死的淡然使他获得了超越生死的自由。

庄子一生清贫,却不以为苦。贫困给予他更多别样的思想,他安于贫、乐于贫,当曹商讽刺他贫困,显摆自己的富贵时,庄子不以为然,一针见血地指出曹商为了富贵,丢失了人的尊严为秦王舔痔疮去了。他尖锐的话语揭露了因人们的欲求而丢失本真的可怕。话似不雅,内容却不得不叫人叹服。他放浪形骸,直率,在贫困中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当幸运之神光顾庄子时,他将幸运之神拒之门外,悄然躲藏了。当他在水边钓鱼时,楚王派人请他做官,他不为所动,将自己比作只愿在水中游玩而不愿当奉献祭祀的乌龟,在纷扰的尘世中,自由被灰尘覆盖,是庄子拂去尘埃,愿在世间过着自己的惬意生活。

庄子为了直指人心,不惜用偏激的语言来讽刺人们,唤醒人们那颗因物质而迷失的心。正因如此,当时人对庄子不解,只认为他有着偏激的思想,却看不到他那颗悲天悯人而又无人理解的心。正因这般,当惠子死去时,庄子大哭,因为他知道世上再无理解他的人了。

人生本来就有很多困扰,死让人畏惧,贫穷使人身心受摧,富贵荣华使人迷失自我,而庄子超越了这一切,看淡了这一切,他如一阵清风,来无影、去无踪。不被理解的庄子是不幸的,而作为2000多年后的我们若还不能读懂、理解庄子,那更是不幸的。

在这浮华的世间,我们需要一颗淡然处世的庄子之心,笑看云淡风轻,守住心中的一片宁静。

关于庄子的经典故事200字 第13篇

1、“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外篇·秋水》——庄子名言

2、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庄子的人生名言

3、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庄子。大宗师》

4、浮生若梦,若梦非梦。浮生何如?如梦之梦。——庄子的人生名言

5、巧者劳而知者忧,**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庄子·列御寇》——庄子名言

6、临大难而不惧。——庄子

7、相嘘以湿。相濡以沫。——庄子名言

8、名也者,相札也;知也者,争之器也。——庄子名言

9、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庄子·齐物 论》——庄子名言大全

10、得鱼而忘荃,得意而忘言。——庄子

11、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译文:小的袋子不能拿来装大东西,短的绳子不能用来提深井的水。——庄子

12、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

13、忘足履之适也忘腰带之适也知忘是非心之适也。——庄子

14、以其至小,求穷其至大之域,是故迷乱而不能自得也。——庄子的人生名言

15、德有所长,形有所忘。——庄子名言

16、髑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至乐》——庄子名言

17、巧者劳而智者忧,**者无所求。——庄子

18、今日适越而昔来。——庄子人生境界的名言

19、夫以利合者,迫穷祸患相弃也;以天属者,迫穷祸患相收也。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

20、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胠箧》——庄子名言

21、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庄子

22、生有涯而知无涯。——庄子名言

23、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庄子

24、顺我者生,逆我者死。——庄子

25、若白驹之过隙。——庄子

26、螳螂之怒臂以当车轶,则必不胜任矣。——庄子

27、故纯朴不残,孰为犠尊!白玉不毁,孰为珪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庄子·外篇·马蹄》——庄子名言

28、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庄子人生境界的名言

29、鹰有时飞得比鸡低,鸡却永远飞不。——庄子

30、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庄子

31、天地一指,万物一马。——庄子名言

32、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于我为——庄子人生境界的名言

33、人有八疵,事有四患,不可不察也。——庄子

34、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可不慎邪?《人间世》——庄子名言

35、吾身也有涯,而知无涯。——庄子的人生名言

36、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庄子天地》

37、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途中乎?……吾将曳尾于途中。《庄子·外篇·秋水》——庄子名言

38、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庄子·列御寇》——庄子名言

39、一气之变,所适万形。——庄子

40、古之所谓隐士者,非伏其身而弗见也,非闭其言而不出也,非藏其知而不发也,时命大谬也。——庄子人生境界的名言

41、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庄子·让王》

42、水静则明烛须眉,*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伏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庄子

43、道生于安静,德生于卑退;福生于清俭,命生于和畅。——庄子

44、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庄子名言

45、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齐物论》——庄子名言

46、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杂篇·天下》——庄子名言

47、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齐物论》——庄子名言

48、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来去不失期。——庄子

关于庄子的经典故事200字 第14篇

1、因此,丈夫是安静而孤独的,不劳而获,天下太*,品德高尚。

2、知识是永恒的,生命是短暂的。庄子养生大师

3、你不知道螳螂吗?气愤于自己的手臂如同车辙,不知道它的**也是它的才华之美。庄子的世界

4、没有厚进入房间,这是一个很长的路要走。庄子养生大师

5、天地间有大美,不须说;有律法,不须说;万物中有真理,不须说。庄子的北上之旅

6、而人的水的体积不厚,那么它的负舟也就**为力了。庄子的漫游

7、孝道是孝道的最高境界。叹世俗阿谀成风,叹****不可救,唤真孝子,德臣。

8、在荃所以鱼,鱼而忘荃;因此在兔子的蹄子里,兔子忘记了蹄子;说话的人那么在乎,骄傲而又忘记。我忘记了文字和人民!

9、大知闲,小知间;大的词是热的,小的词是强格。庄子的万物论

10、也不要,与世界多一些;也有,为世界所缺。这是庄子的天路

11、以火救火,以水救水,越来越多。庄子的世界

12、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但却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世界

13、自从大寒、霜雪以来,我们也知道了松柏之毛。庄子让王

14、扁儿说:今天你点缀知与靖呆,修身与明脏,弄清楚若日月与行人。

15、自然,无为,诠释无为之治。

16、山上的**也从,糊火也从煎,GUI可以吃,所以切;可以用油漆,所以切一下。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但却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庄子的世界

17、老公胡不天浴而白,伍不天倩而黑。庄子tianyun

18、不知道周对胡蝶的梦和,胡蝶对周蝶的梦和?庄子的万物论

19、名也,相也;知者必胜。两种武器都必须使用。世界

20、机械会有机的东西,有机的东西会有机的心。心机于胸,则纯白无准备,纯白无准备,天意不定;神生无常,道不含。庄子天地

21、好儿子不奉承父亲,好男人不奉承君王。庄子天地

22、那东西只不过是那东西,那东西只不过是那东西;我们无法从另一边看到它,但我们可以从另一边看到它。所以,他们之所以是来自于,也是因为于。庄子的万物论

23、孤独、虚无、无为是天地的本质,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24、这就是破鹤和蓝绿色的由来。

25、每个人都是重要的,连重要的名字,圣人尚志,圣人高贵。

26、生命在天地之间,如果转瞬即逝,突然间就只是。庄子的北上之旅

27、贫穷换工资,烈火循环不息,却不知尽头。庄子养生大师

28、天地虽大,却渐渐为*;事情虽多,却规管一件;人的卒子虽多,他的主人也多。君原在德而成于天,所以说,玄古君世,无也,天只是德而已。

29、骷髅说:“没有国王和大臣就得死。”天地间没有四物,天地间为春秋,南王虽乐,也不能也。

30、如果没有治愈,就没有治愈。庄子的漫游

——庄子的名言

庄子的名言

关于庄子的经典故事200字 第15篇

庄子骑着一匹瘦马,慢慢行走在通向楚国的古道上。凛冽的西风扑打着庄子瘦削的面孔,掀起他萧瑟的鬓发。庄子顾目四野,但见哀鸿遍野,骷髅遍地,一片兵荒马乱后的悲惨景象。夕阳西下,暮震四合。庄子走到一颗枯藤缠绕的老树下,惊起树上几只昏鸦盘旋而起,聒噪不休。庄子把马系好后,想找块石头坐下休息,忽见树下旁边草丛中露出一个骷髅来。庄子走近去,用马鞭敲了敲,问它道:“先生是贪生患病而落到此地步的吗?还是国破家亡、刀斧所诛而落到此地步的呢?先生是因有不善之行、愧对父母妻子而**才到这地步的吗?还是因冻馁之患而落到此地步的呢?亦或是寿终正寝所致?”说完,拿过一骷髅,枕之而卧。不一会儿,便呼呼入睡。

半夜时,骷髅出现在庄子梦中,说道:“先生,刚才所问,好像辩士的口气。你所谈的那些情况,皆是生人之累,死后则无此烦累了。您想听听死之乐趣吗?”庄子答:“当然。”骷髅说:“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容游佚,以天地为春秋。即使南面称王之乐,亦不能相比也。”庄子不信,问:“如果让阎王爷使你复生,还你骨肉肌肤,还你父母、妻子、乡亲、朋友,您愿意吗?”骷髅现出愁苦的样子,道:“吾安能弃南面王乐而复为人间之劳乎!”

关于庄子的经典故事200字 第16篇

楚王聘庄子为相:宁可**地活着

楚王听说庄子很有学问,特意派了两个大夫(官名)去聘请他为相。两大夫在谈水找到正在钓鱼的庄子,说明来意。

庄子听了,头也不回,答道:“我听说楚国有个神龟,死了三千年,枯骨龟甲还被楚王珍藏着,你们说这个畜性多幸运呵!”两大夫还不太懂这个意思,还以为人说的是楚王敬贤之意。

不料庄子冷笑道:“我呢,却宁可拖着尾巴在泥水中爬行,因为至少还活着,活得**自在,我可不愿意让楚王供奉珍藏。”两个大夫这才又羞又愧的退去了。

呆若木鸡:深藏不露,动静以时

纪渻子为周宣王驯养斗鸡。过了十天周宣王问:“鸡驯好了吗?”纪渻子回答说:“不行,正虚浮骄矜自恃意气。”

十天后周宣王又问纪渻子训好鸡了吗,纪渻子回答说:“不行,还是听见响声就叫,看见影子就跳。”

十天后周宣王又问纪渻子,纪渻子回答说:“还是那么顾看迅疾,意气强盛。”

又过了十天,周宣王问纪渻子,纪渻子回答说:“差不多了。别的鸡即使打鸣,它已不会有什么变化,看上去像木鸡一样,它的精神全部凝聚在内,别的鸡没有敢于应战的,掉头就逃跑了。”周宣王高兴极了,立即带着这只鸡去斗鸡了。

解析:庄子认为,真正有大智慧、有着高超技巧和真正勇敢的人应该是藏而不露的,他们的表现也许是愚钝,笨拙和胆怯的。但是,在真正需要他们的时候,这些人冷静、沉着,能够表现出非同寻常的能力。庄子通过这则寓言,阐述了道家的辩证思维,即“相反的两极在某种高度便相互接近转化”的道理。

关于庄子的经典故事200字 第17篇

【原文】惠子相梁①,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②:“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③。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④,子知之乎?夫鵷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⑤。于是鸱得腐鼠⑥,鵷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节选自《庄子·秋水》)

【注释】①惠子:即惠施,战国时宋国人,哲学家、辩客,名家的**,庄子的好友。相梁:在梁国做国相。梁:魏国中后期定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故别称梁国。②或:有的人。③国中:国都。④鹓雏(yuān chú):古书上指凤凰一类的鸟。在传说中是瑞鸟。用以比喻贤才或高贵的人。⑤止:栖息。练实:竹子结的子,也称竹米、竹实。醴(lǐ)泉:甜美的泉水。⑥于是:亦作“于时”。当时,这时。鸱(chī):古书上指鹞鹰。

故事解读;很明显庄子是在讽刺惠施,将自己地位看得太重,庄子不是这样的人,他向惠施表明自己心迹。惠施也知道庄子不是这样的人与自己不同,自己显得狭隘了。有言曰;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种思想也是错位的瞎猜疑,会使人远离。如**,洪秀全等。

——《庄子》寓言故事10篇

关于庄子的经典故事200字 第18篇

《庄子》里有一个故事:养猴人要给猴子吃果子,先说“早上吃三个,晚上吃四个”,猴子听了,怒形于色;他于是改口说“早上吃四个,晚上吃三个”,猴子听了,转怒为喜。

这也是成语“朝三暮四”的来源。猴子一天吃的果子总数都是七个,只是在顺序上有所不同,结果就让它们产生截然不同的情绪反应。也许你会觉得这些猴子未免太容易被“耍”了,但庄子借这个寓言要说的其实是“人性”,而非“猴性”,多数人对很多问题的看法跟这些猴子差不了多少。

心理学家让一群受测者观看ABC三位学生解答30道难题的录像带:A的回答起先都迅速而正确,但后来却越错越多;B开始时一再碰壁出错,但后来则越答越顺越对;C则一开始就有对有错,没有一个轨迹可循。最后,ABC三人答对的总题数都是15题(录像带并未交代这个统计数字)。看完录像带,心理学家请受测者评估三名学生的能力,结果大部分的人都认为先盛后衰的A比先衰后盛的B较有能力,而且错误地认为A答对的总题数要比B来得多。

实验室里的受测者跟庄子寓言里的猴子一样:同样的内涵若以不同的顺序呈现,就会让人产生不同的观感。“先好后坏”不仅比“先坏后好”给人较佳的整体印象,而且还会让人觉得“先好”就是“真的好”。这是一种“先入为主效应”──最先呈现的事物或特质,会让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而且盖过后来出现的相反讯息。

另一个实验更有趣:以两种方式介绍同一个人,甲方式说他是个“聪明、勤勉、冲动、挑剔、顽固、嫉妒”的人,乙方式说他是个“嫉妒、顽固、挑剔、冲动、勤勉、聪明”的人。结果,甲方式的介绍带给听者的整体印象要比乙方式好很多。其实,六种特质完全一样,只是呈现的顺序颠倒而已。

“名实未亏,喜怒为用”,庄子想借猴子的寓言告诉我们顺序的虚幻性,可惜的是多数人还是跟猴子一样被顺序所迷惑。庄子的猴子和心理学家提醒我们,在与人交往时,如果你不想让人对你的能力和为人做出错误的判断,那你就不必太谦虚,也不必担心无以为继,而应该在一开始时,就表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

——庄子经典语录3篇

关于庄子的经典故事200字 第19篇

一谈到庄子,我们不由得想到道家创始人老子,他是老子的弟子。思想上都追求“得道”,精神上追求“超然物外”。庄子更注重对个体的重视,让人更加重视身体、生命,也就是注重于养生。

《庄子选注》中,有一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这是一篇语录体议论文。文中两人,一力辩,一巧辩;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让读者看后会心一笑而又沉思良久。

本文讲述两位辩论高手,由在池中游来游去的儵鱼引起联想。其题虽小,其旨甚大。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把这场辩论引向深入。读完文章,不得不感叹两人在辩论中反映出的敏捷思路与睿智的交谈,令人拍案叫绝,无不折服于他们的“善辩”。头一回读完,心中不时佩服两人的才辩,也不由得会心一笑。

濠梁之辩”,在庄子看来,物与自身是浑然一体的,所以才能体会到钓鱼的快乐,不过从庄子以“安”字,反驳惠子,体现了他的诡辩风格。

“惠子相梁”选自《庄子秋水》,文中惠子在魏国做**,庄子去看望他,有人挑拨他俩之间的情谊,为此惠子在国都搜捕几天几夜,庄子把自己比作“鹓鶵”,将惠子比作“鸱”,把功**禄比作“腐鼠”,形象地说明自己鄙弃功**禄的立场和志趣,讽刺了惠子醉心于功**禄又无端猜忌他人的丑态。

可见,庄子本人是把世俗**看轻的,对于外界的**,他可以做到言行如一,洁身自好。

《庄子选注》这一本书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追求着虚无缥缈的理想世界。体现了庄子的虚无**,书中蕴含着高深的哲学理念,处处都引人深思,有的可能长时间都无法琢磨透。

在我看来,道家这一学派的思想是一门深奥而不容易嚼透的学问。正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认为道是一切事物的起源,有了道便有了一切,庄子作为道家的创始人之一,对道的贡献也是不可忽视的。

作为一名初一年的学生,可能我对《庄子选注》中的文章的理解只是一知半解,但是它已经深深地植入我的大脑深处,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我将力求读懂它、理解它,并且我将以其中我所认可的思想来指导我的人生观。

关于庄子的经典故事200字 第20篇

惠施做了魏国的**,庄子将去会见他。

有个好事的人对惠施说:“庄子是个大名人,他要到魏国来很可能是谋求相位的。”惠施听了很担心自己的相位被庄子夺去,于是在**搜寻庄子,一连搜寻了三天三夜。

庄子可不在乎这些,他仍然大摇大摆地到了相府去见惠施。一见惠施,庄子就说:“我前不久到南方去见到了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鶵,你知道吗?鹓鶵由南海出发飞往北海。不是梧桐树它都不落下休息,不是竹子结的子实它都不吃,不是甘甜的泉水它都不饮。可有一只猫头鹰抓得一只腐烂的老鼠,当鹓鶵飞过它的上空时,猫头鹰生怕抢走到手的死老鼠,就仰头怒视着鹓鶵,发出‘吓吓’的惊叫。现在你用魏国的权势来‘吓’我吗?”

惠施是个雄辩天下的人,他已意识到庄子谋图相位全是无稽之谈,于是幽默地说:“我这里有梧桐树、竹子实、甘泉水,专侯鹓鶵的光临呢。”(选自《德充符》)

关于庄子的经典故事200字 第21篇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庄周,字子休,宋国蒙人,是东周战国中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同时,他也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之一。

庄子一生以笔效忠万物,其著作《齐物论》、《逍遥游》更是流传甚远,庄子的后世将庄子的言论集结成册,命名为《庄子》。即使是现在,《庄子》也久富盛名。庄子的文章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庄子喜托寓言以广其意,在他一生所述的所有寓言中,以《濠梁之辩》、《鸱得腐鼠》和《庄周梦蝶》等为著名。而他的散文更是精妙,其散文因其浪漫色彩和唯心主义,在先秦诸子中风格独具,善于譬喻,在古代散文中罕有其比。

在我看来,庄子的笔尖如此从容,由心而出,由情而发,多的是因为他一生消遥自由。庄子崇尚自由,一生只做过宋国地方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他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留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因此,他曾拒绝楚威王之聘,甘愿一生清贫爱自由。庄子热爱自由、热爱山水,所以才有了《逍遥游》,也有了那句“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之一,一心向道,庄子思想深受老子引教,自我创新出更多思想,其思想富有哲理,被世人所传诵。甚至,庄子提出的“内圣外王”对儒家也影响深远。庄子主张“天人合一、清静无为”。有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精神皈依于老子的哲学。

我敬庄子,敬他的“舍得”,敬他的“淡泊”。淡泊是多少人毕生所求,人生能做出的“舍得”大概也寥寥无几,即使唱了多少遍“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最终也是为了钱财名利投奔进世俗的烟火当中。淡泊,难;舍得,难;自由,难。庄子之魂,难难难。几度行走于凡尘之中,他是凡人,或是圣人,我也记不真切。他的身肉早在千百年的泥土中化作春泥,而他的思想将千阻万难继续传承下去。

“庄生齐物同归一,我道同中有不同,逐性逍遥中一致,鸾凤终较胜蛇虫”。

“万古高风一子休,南华妙道几时修。”

中华古有庄子之魂,却也似庄周梦蝶,不知是有了古时才有了庄魂,还是有了庄魂,才有了古时啊。

关于庄子的经典故事200字 第22篇

一、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齐物论》

【译】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合乎大道的**,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那些耍小聪明的**,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解】立身处世,亦不妨从中借鉴。

二、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庄子·养生主》

【译】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便会感到很疲倦;既然如此还要不停地去追求知识,便会弄得更加疲困不堪!

【解】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之中是不明智的,反应了庄子弃智绝圣的思想。

三、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

【译】如果水积的不深不厚,那么它就没有力量负载大船。

【解】从大舟与水的关系看,我们至少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求大学问,干大事业,必须打下坚实、深厚的基础。

四、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庄子。大宗师》

【译】相互结交在不结交之中,相互有为于无为之中。

【解】交友要达到相交出于无心,相助出于无为。这才是_莫逆之交_。

五、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庄子·***》

【译】厨师虽然不做祭品,主持祭祀的司仪是不会越过摆设祭品的几案,代替厨师去做的。

【解】此谓尽管庖人不尽职,尸祝也不必超越自己祭神的职权范围代他行事。表现了庄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成语_越俎代庖_即由此而来。

六、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译】以无厚入有隙,所以运作起来还是宽绰而有余地的。

【解】说明做事要“依乎天理”,“以无厚入有间”,这是庄子养生论的核心。同时说明了要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成语_目无全牛_、_游刃有余_这两条成语,都出自这里。

七、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庄子·人间世》

【译】用火来救火,用水来救水,这样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会增加(卫君的)过错。

【解】假借孔子教导颜回的话,来阐明一种处世之道。成语“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出此。八、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庄子·齐物论》

【译】世上一切事物,无不存在对立的另一面,无不存在对立的这一面。从另一面看不明白的,从这一面就可以看得明白些。所以说,彼出于此,此也离不开彼。即事物对立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

【解】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对立**规律,是对形而上学和绝对论的否定。比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早2400年。

九、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人间世》

【译】你不知道那个螳螂吗?舞起它那两把大刀式的胳臂,妄图挡住滚滚前进的车轮。它不了解自己的力量是根本无法胜任的,却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的本领很强大。

【解】成语_螳臂当车_的典故由此而来,用以比喻不自量力。

十、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人间世》

【译解】生长在山上的树木,因为自然的需要而被砍伐,膏脂因为能照明而被燃烧,桂树可以食用,所以被砍伐;漆可以使用,因而被割皮。人人都知道有用的用处,而不知道无用的用处。

【解】有用有为必有害,无用无为才是福。阐发了常常被人忽视的_无用之用_,蕴含朴素的辩证法。

十一、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乎江湖。——《庄子·大宗师》

【译】天久旱无雨,河水干涸了。许多鱼被困在河中滩地上,它们亲密地互相依靠着,嘴巴一张一合地吐着唾沫,来润湿它们的身体(藉以延缓生命,等待大雨降临),倒不如在江湖里彼此相忘。

【解】这里暗喻世人应忘掉生死,而游于大道之乡。成语_相濡以沫_(也作_以沫相濡_)源出于此。

十二、不以物挫志。——《庄子·天地》

【译】因外物而扰乱自己的心志(这样,德性就没有了)。

【解】不可玩物丧志。

十三、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庄子·骈拇》

【译】:小的迷惑可以使人弄错方向,大的迷惑能够使人丧失本性。

【解】说明纯正的人性就是人自然的本性,而仁义则不但不合人性,而且是伤性乱世的。

十四、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天地》

【译】:孝顺的儿子不去巴结父母,贤良的忠臣不去奉承君主,这就是作贤臣、作孝子的最高境界了。

【解】叹世俗阿谀成风,叹世**惑不可救,呼唤真正的孝子、贤臣。

十五、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庄子·天道》

【译】:无为,就能够利用天下,而感到闲暇有余;有为,就被天下所利用,而感到急迫不足。

【解】以虚无、自然、无为,阐释无为之治。

十六、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庄子·天运》

【译】:天鹅并不天天沐浴,而羽毛却是洁白的;乌鸦并不天天暴晒,而羽毛却是乌黑的。

【解】万物出自本性,不能强行改变。

十七、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译解】: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如死灰,精神毁灭,而人的身体的**还是次要的。

【解】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十八、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_通天下一气耳。_ ——《庄子·知北游》

【译】:人们都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当作神奇,把自己厌恶的东西当作臭腐;然而臭腐可以变化为神奇,神奇也可以变化为臭腐。所以说:_整个天下不过是一种气罢了。_ 【解】对立的事物可以互相转化。成语_化腐朽为神奇_源出于此。

十九、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

【译】:天地有伟大的造化和功德而不言语,春夏秋冬四季有分明的规律而不议论,万物有自然形成的道理而不解说。

【解】办任何事都得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

二十、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

关于庄子的经典故事200字 第23篇

想到庄子,我心里是怀有无比的敬意和钦佩的,但始终又有些凄凉苦楚夹杂着,让我好似哽咽着一口火,烈到让人窒息的泪,但咽下去的却是寒撤背髓的.冰。我眼中的庄子好像是一团火,一团埋藏在暗无边际的海底的却不肯熄灭的火;我眼中的庄子是一头死去的神象,灵魂躲藏在蚂蚁体内仰天长啸;我眼中的庄子是一条横亘冥海的巨鲲,却渴望一亿九万里的翱翔自由!庄子是弱小中潜藏的伟大,是砂砾中磅礴世界,是浊世中的谪仙,他落魄但安然无恙。

他无功但至圣!

伟大的人同样也是极端的人,他们在自己的世界里主宰一切,一手执矛一手执顿,自我伐戮着。但现实中却屡屡碰壁,痛苦坎坷着,就因为他们是时代的觉醒者和代言人,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想都剥开表象直指本质。因此,他们注定是痛苦的!庄子亦如此,也并大多数人眼中,庄子是一个消极避世的隐者,从他的文章和他的思想主张中,很少会找到孔子的仁爱礼德,也很难找到孟子的国家天下,他极力避开这些,全身心的回归自然,他是蝴蝶是鹏鸟,是游鱼,因为只有化身自然万物的,他才心神自在,逍遥安然。单着真的是庄子的全部吗?

是的,伟大的人都是极端的人,他们拥有绝对的是非观念,他们也是情感属性最强烈最敏感的人群。所以,庄子的消极退避,庄子的自由安然,庄子极力追求的逍遥,而无所侍的精神境界。甚至于到了最后的,我入蝶之梦还是蝶入我之梦的恍惚难辨,都是他在污浊的现实中求而不得,而又不愿同流合污的归宿。庄子有怒,有悲,有苦,有求不得,这骨铮铮节操高洁,目空权势利禄,就像醴泉栖梧桐的凤凰目空猫头鹰抓下的腐鼠一样,也因为他的这些情感倾向让他被污世束缚的躯体有了他身鲲鹏的意思,这是需要如何强大的灵魂和细想才能做到的。

庄子,一个神一样的凡人,一个凡人一样的神。他的率性自在,他的超然通达,他的顺天知命,都融入在他那汪洋恣肆的文字中,并终将渗透到一代又一代的后人的精,骨,血和灵魂中!永难为时间消逝!

关于庄子的经典故事200字 第24篇

微风轻抚,扬起淡淡的水波,杨柳垂堤,点出回回水纹,一串连影,映入眼帘……是他吗?那个穿越两千多年的人,那个淡泊名利,视权利如粪土的人——庄子吗?

当诸侯混战时,争霸天下,庄子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便辞官隐居,潜心研究道学。大大继承并发扬了老聃,杨朱学说,与老子并称“道家之祖”。他把“贵生”、“为我“引向”达生”,“忘我”归结为“道”,“我”合一。在我眼中的他,是潜心钻研的人。

当“惠子相梁”,怕他来抢做宰相,庄子不愿同他争辩,以故事来讽刺惠子。庄子将自己比作鹓雏,高洁,志向远大,将惠子比作鸱,醉心功名,猜疑他人。用故事来告诉惠子,他不是那种鸱,爱吃腐鼠的鸱。在我眼中的他,是想鹓雏一样高洁的人。

当他夫人去世,别人都哭丧着脸为他悲哀,可庄子却笑嘻嘻的拍手,他为他夫人的离去感到快乐,在别人眼中,也许他就是个疯子。在我看来,他已淡然面对生死,把生死置至身后,无所畏惧。对于生、死,我们也许很怕他们的来到,而庄子缺欣然接受,因为在他心中,有比生、死更重要的。在我眼中的他,是坦然面对一切的人。

当他到濮水边钓鱼时,楚王派人请他做官,他却不为所动。说他宁愿做一只抱着尾巴在泥中爬的乌龟。在纷扰的争斗中,自由被蒙了一层淡淡的尘。他拂去尘埃,摒弃朝中的尔虞我诈,诗意的生活着。在我眼中的他,是向往自由的人。

当他死去时,他的弟子都在痛哭流涕,因为庄子对他们有恩,他们却连一口薄棺都买不起,而庄子却在临死前对他们说:做人不能太偏心,你们买棺材,蝼蚁食我,你们不买棺材,我暴尸荒野,乌鸦老鹰食我,你们为什么非要让蝼蚁食我,而不让乌鸦老鹰食我,那样岂不是太偏心了吗?他连生死都看得如此平淡,对他来说还有什么重要的?在我眼中的他,是一个让我敬佩的人。

微风依旧吹拂,吹动这历史中每一颗尘土,庄子在历史的长河中,路明星一般闪耀,他的平静内心,他超越一切的灵魂,他的“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的思想……都在我眼中如花一般绽放。

关于庄子的经典故事200字 第25篇

人在得意的时候,是不会想到庄子的。一旦失意,这才把庄子想起来,感觉就像溺水的人抓住了一根稻草一样。其实对于那个溺水的人来说,这根稻草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但在心理上,起码有那样一点安慰,觉得自己抓住了一点什么,可能还是有救了。

人其实是很势利的。人对庄子的爱,其实就包含着这样势利的成分在。我是个爱庄子的人,我对庄子的爱,其实也是包含着势利的成分的。而且现在提笔遥望庄子,说明我的人生,可能又落回到某种低谷吧。

人其实不仅势利,有时是很容易灰心的。我觉得这是人性中难以抹掉的弱点。人一旦灰心了,就会想起《庄子》里那个“心如死灰,形若槁木”的经典形象来。其实庄子是非常诙谐风趣的一个人物,谈锋甚健,精力充沛,绝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种“半死不活”的形象。

所以,在我灰心的时候,我是提着一个水桶来到庄子身边的。庄子应该是一口井,虽然他说过,“甘井先竭”,他怕自己是一口井,特别是一口盛满甘甜井水的井。可是,对天下那么多失意的人来说,也许根本谈不上失意,只是对暂时灰心的人来说,庄子就是这样一口井,人们需要从这口井里,汲取一点甘甜的井水,来润润干枯得发苦的喉咙和灵魂。

庄子虽然说“甘井先竭”,仿佛一个小气鬼的口吻,但庄子从灵魂深处,是喜欢别人提着木桶来到他的身边的。庄子有着大海般磅礴的气势,他的文笔,就像大海一样的**恣肆,他瞧不起坐井观天的青蛙,自然是不会顾忌人们到他的井中打水的。庄子这口井的井水,是像大海一样永不枯竭的,就像《秋水》里写的大海一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庄子是那么大气磅礴的一个人,他怎么会计较几个精神萎靡的人到他的井中去汲几桶水呢?

人们需要庄子,就像在沙漠中长途跋涉的旅人需要一口井,哪怕是一口苦井咸井。而事实上,庄子这口井的井水,是多么清澈甘甜呀,每一个在精神上经过长途跋涉而显得疲惫不堪的旅人,都会贪恋这甘甜而清凉的井水,何况这井水在静夜中,还要倒映出那么美那么圆的一轮精神的月亮——庄子美丽的脸庞。

事实上,在精神的静夜中(是精神的静夜,也许在喧嚣的白昼,只要心静下来,就会进入那精神的静夜之中),每个人都能在这口井中看见庄子美丽的脸庞,带着葛巾的满月一样美丽的脸庞。一个在生活中受到点委屈的人,自然也有受尽委屈的人,一看到这张月亮般清明温润的脸庞,就会像受到委屈的孩子投入妈**怀抱一样,幸福的泪水像清泉一样奔涌。当所有的委屈都化为盈盈的泪水奔泻而出的时候,每一个人的心中,都会升起一轮最盈满的月亮。

庄子,是一个能够掏出我们内心的委屈和灰心就像掏出我们眼底的泪水一样的人类精神的母亲。

所以我说,会有那么多精神上失意的浪子,围拢庄子像围拢一口井,像凄凉的冬夜围拢一堆篝火,像除夕夜所有的亲人围拢一桌热气腾腾的团圆饭。庄子是一口美丽的井,这口井掘得很深,一直联通到每个人灵魂的最深处。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在精神上,还是一个哺乳期的婴儿,每个人都需要这口井甘甜的乳汁来哺育自己,特别是在自己精神上失意苦闷的时候。

汲取了庄子甘甜的井水之后,我们浑浊疲惫的眼睛一下子重新变得清亮,我们站在大地上,但我们的灵魂已经超拔于大地之上,我们变成《庄子》里那只“抟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大鹏,我们把疲惫与灰心从羽毛上抖落,干净利落地全部卸落到大地之上,正如庄子这眼井呼啸着,从大地的深处直冲而上一样,我们这只大鹏,也从大地的表面直冲而上,大地迅速收缩,最终变成一颗泥丸,任你团弄。庄子的气魄与惊魂,就在这时附着在你的灵魂之上,真是“十日并出”,好不壮观的景象呀!

拥抱庄子,像拥抱一口井。拥抱一口井,像拥抱庄子。

关于庄子的经典故事200字 第26篇

我们已经走的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

——题记

经济滑坡,名不聊生,**横行,物欲横流。

合纵连横,人才辈出,制法变革,思想汇集。

这,便是战国。

时代呼唤英雄,人民期盼变革。商鞅、毛遂、白起、赵奢……无数英雄豪杰汇成了不朽的诗篇。在历史的星河上闪烁。然而,有这么一位老人,他不求闻达于诸侯,不屑锦衣与玉食,他只愿在自己的烂泥巴里快乐而又**地打滚。其人谓谁?蒙城庄周也。

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位重要的**人物。他的文章气势磅礴,纵横恣肆;他的思想深邃宏阔,宏盖古今;他的寓言想像奇特,寓意深远;他的风格嬉笑怒骂,了无拘囿。

读《庄子》,读到的是豁达与超越。庄子在《齐物论》里提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万物的知识、标准不一。所以“人为”的标准,并不是“唯一”绝对的标准。就像《***》中所述的那只庞大的怪鸟,当大鹏在九万里高空的浑然苍茫境界,便是打破了一切人为的“相对”。昭文不再弹琴,因为他在弹琴时,只要发出一个声音便失掉了其他的声音,只有不弹时,才会五音俱全。这正如陶渊明的“五弦琴”。

读《庄子》,读到的是洒脱与淡然。何谓逍遥?列子御风而行,**自在,这是逍遥吗?答案是否定的。列子飞行忘不了风,也只能成为世俗的幻想与浅见。真正的逍遥在我们的心。如庄子“无为而无不为”“天人合一”,面对世俗,嬉笑怒骂,皆由性情,他逍遥于世间,淡泊于**。面对惠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淡然一笑,“今子以梁之**而吓吾也。”何等淡然。正如南朝诗人柳恽就曾在他的《咏蔷薇》里有言:“不摇香已乱,无风花自飞。”

读《庄子》,读到的是坦然与欣慰。庄子妻子死时,他鼓盆而歌,有人不解,有人谴责,但他却悠然地依旧如此,因为他渗透了生命的真谛,生是自然,死亦是自然,生固然可贺,死何尝不是回归,一如*民间的红是喜事,白亦是喜事。

《庄子》是哲学的天籁,更是我们心灵的琴音,他让我们找到了那个最本质的自己,花开花落,静谧无声,这是心灵的盛宴。

无论你再走多远,请你一定一定不要忘记,自己原来出发的目的。

关于庄子的经典故事200字 第27篇

一点星辰,照亮了星空回家的道路,内心中那茫然的心啊,星星之火融化着南极大陆呢。又是谁悠闲中舒适弹奏着骊歌?哦,庄周吧!

想象着,那个风度翩翩的男子,又该是种怎样的情怀?是啊,我想,庄子就像天上的白云,与大道并生之人也。

人人都知道庄子想着烽火连天的战国动荡年代中独处一边悠然自得的形象。在我看来,庄子是一个真正窥见大道之人。古时候,恐怕最时髦的词便是这个“道”了。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体会到了呢?老子云:“道可道,非常道。”之后便随着笛声而悠扬而去,千古之谜,我想,《庄周梦蝶》便是窥见了,此间妙处,他不会将自己的内心随着外物的改变而改变,在他看来,人与蝶又有怎样的区别呢?不过,都是道的产物,借助道来相互转换罢了。此间便是天道吧,使其淡泊,使其逍遥,我想我们还鄙视以深入地去挖掘吧。

也许,会有贫穷之时,但,我想庄子应是逍遥之人。人人都知道,庄子拒绝当官,却风餐露宿,保持自己内心之高洁。这或许便是他逍遥之处。《庄子》开篇就是“北冥有鱼,其名鲲鹏”等等云者。这足以见其精神已超越世俗之境,独往与天地之间的逍遥了吧。确实如此,这有可以给我们多少借鉴呢?当今社会之压力,若是有庄周者的浩瀚,豁达之意境,不就更好了吗?

庄周乃我国之伟大哲人也。说起如此,是他继承了老子的“自然无为”之思想吧。所以,在我看来,庄子是一个自然清静无为之人。当然,这里并不是贬义词。官方说法是“无为而无所不为”,在此,便想先解释解释另外的一种意思。我想,庄子的无为,应该是保持其本心,即“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之境界,摒弃一切世俗之妄为已达到的境界。是让万物自然之发展而不动用人为来破坏的境界。那样,便是可以听到大地呼吸之声,树木彼此嬉戏之声。“泉涸,鱼相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这几句话,便是能有所体现的。鱼儿放弃了彼此间人为的感情,去追逐江河之大道所在,光辉如此,夕阳却明媚,达到无为之境界。古今中外之哲人,又有几人能够如此呢?最后,我觉得,庄子应该是一个会放弃之人。放弃,对于许多人来说是很容易的,其实不然。我想,如果有人问我“放弃与坚持哪个难?”我想是放弃,庄子可以放弃生死,以天地为棺,日月星辰为葬品,这该是一种怎样逍遥自得,看透生死的境界。庄子认为生与死不过是一种形式上的转换罢了,最终都是要回归大道的。这种境界又有何人能做到呢?

对于庄子,便到这儿思绪终止。淡然,今日所谈不过是冰山一角。我想,在我心中,一定有着什么人,对月当歌,饮酒舞剑,逍遥自得,此为天之道吧。

关于庄子的经典故事200字 第28篇

【教学内容分析】

1、知识技能:

⑴了解有关庄子的生*和思想,以及《庄子》的主要艺术特点。

⑵熟读课文,弄懂课文字词句的含义。

2、过程方法:

熟读课文,深入理解和欣赏本文的语言特色和人物形象。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庄子》的两则寓言故事,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

【学生学情分析】

《庄子》一书有极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理解起来有相当的难度,本文编入的两则寓言故事,意在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而并不要求他们对《庄子》有较全面、深入的认识和把握。就两则故事来讲,意思较好理解,也较有趣味,学生比较感兴趣。可让学生通过朗读、表演,理解和欣赏本文的语言特色和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熟读课文,深入理解和欣赏本文的语言特色和人物形象。

2、通过学习《庄子》的两则寓言故事,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

【教学方法】

采用朗读、小组合作、教师点拨、学生感悟的方法。

【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庄子的资料。

2、熟读课文,基本理解大意,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一、检查预习

1、学生小组交流收集到的有关庄子的资料。教师适当补充。

2、检查课文朗读。

二、整体感知

1、理清大意。要求学生自读,然后小组合作,交流。对不理解的句子和词,提出来全班讨论。

2、教师出示要点检查课文大意理解情况。

3、教师请学生表演故事,然后全班评议。

三、合作探究

1、朗读课文,然后回答问题:

⑴第一则故事中惠子表现出怎样的人格特征?可以用一句成语表达出来。

⑵庄子讲鹓雏故事用意是什么?反映了庄子怎样的人格魅力?

⑶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2、教师请学生表演故事,然后全班评议,让学生通过表演理解人物形象。

四、拓展延伸

1、第二则里庄子的辩解显然是不符合逻辑的诡辩,如果你是惠子,你会继续怎样辩论?

2、庄子和惠子之间的关系到底怎么样?

教师引《庄子徐无鬼》,让学生通过阅读,进一步体会庄子其人。

五、布置作业

关于庄子的经典故事200字 第29篇

1、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人间世》

2、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

3、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

4、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5、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庄子·养生主》

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庄子·养生主》

7、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刻意》

8、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9、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

10、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

11、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庄子·齐物论》

12、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13、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让王》

14、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刻意》

15、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16、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

17、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

18、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山木》

19、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人间世》

20、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人间世》

21、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22、昔吾闻之大成之人曰:自伐者无功,功成者堕,名成者亏。《山木》

23、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庄子·齐物论》

24、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让王》

25、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关于庄子的经典故事200字 第30篇

庄子在诸子里其实是最充满理想化的一个人,没有一个人能够够上他的高度。

在他的理想里,自己就是那一条北冥的鱼,倏忽化而为鸟,飞上那苍冥之天,倏尔化而为鱼,潜入那苍冥深深之中。青天和苍冥啊,就是他那理想中翱翔和漫游的舞台。“背负青天而莫能夭阏者”,蓝天也,抑或苍冥也。蓝天和苍冥,一个是何其高,何其大;一个是何其阔,何其深;对于漫游的鱼儿和翱翔的鸟儿来说,无拘无束,无阻无遏,无边无际,无弋无射,轻松往来,天马行空,独来独往,就是无上的幸福。

故而对于这条始终都想**飞翔的鱼儿来说,他始终都保持着对*厚禄的警惕性,故而他宁愿做一条在泥潭里拖着尾巴的鱼,也不愿做一条在高贵的匣子里供奉的龟。他生怕匣子束缚了自己的鳍,让自己变成了一条缩头缩脑的乌龟。在他看来,即使是泥潭里拖着尾巴的鱼,也有可能游到广阔的大海,也许只要一场大雨,一次河流的泛滥。因为在上古时期,林木丰茂,植被众多,雨量充足,一条即使暂时受到困难的鱼,也有随时获得驰骋大海的机会,只要到了大海,就可以**自在,无拘无束,天马行空,独来独往,何人可以约束自己呢?

在**漫游的那一刻,在**飞到了极高的程度,不就可以由必然王国飞到**王国里了吗?而自己何必要做那奴性十足缩头缩尾的王八呢?固然做乌龟有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有穿不完的绫罗绸缎,死后还可以以贵重的棺椁入葬,接收后人的供奉;但是错了,庄子他看到的是匣子是和棺椁一样的价值。他知道一旦自己接受了楚王的邀请,那么无异于就像把它装进了一个棺椁里,死去的不仅是躯体,还有可以**飞翔来**飞翔去的思想——他的可爱的思想不就是那一条快快活活自**由的飞鱼吗?享受了别人的俸禄,接受了别人的馈赠,自己还不就随时变成了一条任他人宰割的鱼了吗?

他的老师老子虽然比他清醒,常常说到:“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看透了是看透了,但是却没有他那么轻巧,那么洒脱,那么**自在,那么狂奔无羁,因为他毕竟是史官出身,说话还是着天靠地,依着对于历史的高度总结而言,做起来总还不是那么**奔放。而到了他的时代,他就无所羁縻了,无所羁绊了。因为那是一个昏聩的时代,是一个大混乱的时代,儒家的仁义之名被大盗窃夺,儒家所谓的仁义成为大盗们伪饰的袈裟,成为欺世盗名者追名逐臭的锐利武器。所以他恣意放肆,荒诞之言,荒谬之语喷薄而出。妻子死去,他鼓盆而歌,不仅不悲泣,反而敲盆而歌,还洋洋自得的解释,彼从无中来,复到无中去,何言其有,何言其无,真是旷世一奇人!他把生和死看做一样,即使是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的大椿,也有终结生命的时刻,更何况活了八百岁的彭祖呢?那么,只有什么不死,就是思想,就是他日日夜夜都想做的那一条飞鱼,永远想飞翔在人类的思想的长河里,至今而鲜活腾跃的**思想。

而今庄子,那一条会飞的鱼,不是世世代代都飞翔在热***,热爱理想的人们的心中吗?

关于庄子的经典故事200字 第31篇

庄子的《秋水》(节选)虽然只是一篇自读课文,但我还是把它当作一篇讲读课来处理,这也许是我对庄子这位大师特喜爱的原因吧。

说到庄子,就不能不说他那一切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和无为而治的**主张。具体地说,不能不说他的性情率真,胸襟博大,**辟阖,如鲲鹏展翅击水三千里,远离滚滚红尘,又如蝴蝶款款而飞,悠游自在,心有所适,自得其乐,行之所安;不能说他一心向往逍遥之游,不为外物所拘,不为俗议所限,风流倜傥,潇洒自在,视**荣华为生命之枷锁,故弃之如粪土;不能不提他拒****于千里之外,因为他认为,那是**思想的羁绊。一切顺应自然,虽然不免有些绝对化,也不免太过于消极,但生活在滚滚红尘的人们,都不得不承认,现实生活中,万事万物,本来就如此。

正如庄子所说的:“巧者劳,智者忧,**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舟。”你能说生活,人生不是如此。确实,谁心灵手巧,谁的一生就注定了是劳累的一生;谁的智慧超群,谁的一生就注定了各种忧愁和烦恼将永远伴随着他(她)走完漫漫人生路。什么人活得最开心,最潇洒,就是那些**者,就是我们这些文明人所指的那些愚昧无知的人。

我半开玩笑地对我的学生们说,教室里在座在的`青年男女,要想真正地活得潇洒,活得开心,活得无忧无虑已经不可能。我说他们现在的处境是骑虎难下,或者说已经叫**“贼船”,想金盆洗手,已经不可能。因为他们已经在有意和无意中,卷进了蔽于人欲而不知天道,争名夺利,乐生恶死,斤斤于是非之争,汲汲乎仁义之辩,最终难以逃脱人性的丧失的竞争漩涡之中。那该怎么办,只有克服重重困难,迎接各种挑战。结局就是,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这是唯一的选择。

要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越丰富,见识越广,知道的东西越多,忧愁与烦恼就会越多。别的不说,仅就求知而言,那是学到的越多,越觉得有更多的东西要去学,正如孔子所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求无涯,殆也。”活到老,学到老,这就够烦一辈子,够苦一辈子,够累一辈子。

在激烈的竞争中,你只能一次又一次地看到别人的成功而自己仍一事无成而“望洋兴叹”;在艰难的求知生涯中,你无论你有多大的成就感,你都不能自满,要不然就会“贻笑大方”。这也是庄子《秋水》一文告诉我们的道理。

读完高中,有的被迫走入社会。是农村的,不可能再向父辈一样心甘情愿地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生活,尽管那种生活无所谓太多的忧愁和烦恼。进城吧,但是你这个农家子弟与城市的生活之间还有好大的距离,几年拼死拼活地奋斗,又有几个能成功,又有几个能衣锦还乡,又有几个能真正溶入城市的生活。是城镇的,拿着一张高中文凭,找份工作,同样是何等地不容易,要想生存,同样需要不停地学习,不停在动脑筋想办法。

再拿上大学的来说吧,别以为他们一跃成了天之骄子就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船到码头,车到站了。如果高中生活是虎口,那么大学生活就是狼窝。只能是出了虎口又进狼窝。

大学毕业,又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四年的风风雨雨,四年浪漫,四年的苦读,换来的是什么呢?一是面对各种各样激烈的竞争,一是考研再深造。不论是哪种结局,都不得好过。再往后,那才是庄子所说的“巧者”和“智者”,那才叫做不“劳”就“忧”。这就是文明时代的人的生活。

——《庄子》读书心得(15篇)

《庄子》读书心得(15篇)

关于庄子的经典故事200字 第32篇

在滚滚不息的历史长河中,有个声音一直都在不停地回响,如碎汞照耀在长河之中,奏成一股汩汩的水流音乐,悠扬久远。这个声音就来自于庄子。

庄子是春秋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在那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出生平凡的庄子却有着非同于常人麻木过一生的理念。他希望能够凭着自己的力量为百姓造福。在当上官吏以后,他一直廉洁自好,不醉心于功名利禄,只是单纯地想造福于百姓,兢兢业业地工作,是一个出色的官吏。

庄子一生也没有大起大落的经历。在他辞去工作以后只是悠闲地踱步于美景之中,会见朋友。他“天地与我合一”的思想就决定了另一位诗人陶渊明一般的逍遥游生活。在《庄子》一书中说道,庄子这一生交情最要好的是惠子一人。个人认为庄子与惠子在一起谈天论地,即是感性与理性、唯心与唯物之间的撞击。两种冲击反而没有使他们之间的友谊日益寡淡,而是情好日密。

庄子一生中有两个故事是最为出名的。一个讲述的是当庄子的妻子去世时,庄子并没有任何伤心的举动,反而载歌载舞。旁人问他何故,庄子回答说,我的妻子到另外一个世界去快乐地生活,我又何尝有不高兴之说。当庄子的朋友惠子早一步离开时,庄子则恸哭不已,旁人问其故,庄子答,我就此少了一个辩论的朋友啊。当庄子死前,他对旁人嘱咐道,不要将我埋葬在多大多好的棺材,你们只要让我躺在土地上就好了。由此可以看见,庄子的清高自守,淡泊的性格。并不是他对于生命的麻木,而恰恰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掩卷沉思,敢问几人像庄子一般,活得如此洒脱,如此逍遥。

另一个故事也流传至今。相传楚王派人去寻觅庄子,想请他做丞相。庄子笑而不语,接着说道:我听说你们的国家有一只神龟,老而将朽,试问,神龟是继续被供奉在高处收人祭拜,然后死去,还是在这山林间自由地活呢?来人答曰:自然是在山林间自由地活了。庄子说,那也便是我的答案,你们现在请回吧。庄子说话从不会开篇就讲道理,而是用故事,以其浅显易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这件事中,我不仅看到了庄子的淡泊功名利禄,还发现了庄子的机智与明白清楚,并不遮遮掩掩地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

写到这里,我终于懂得了庄子思想流传至今的原因,就是尊崇自然,信奉自由,不为任何尘世间的俗事所羁绊,只求逍遥。这种干干净净,不食人间烟火的思想,是每个人所期望的柔软生活吧。愿庄子的思想继续在长河之中闪烁!

关于庄子的经典故事200字 第33篇

1.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

2.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大宗师》

3.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大宗师》

4.小惑易方,大惑易性。《骈拇》

5.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骈拇》

6.天下尽殉也。彼其所殉仁义也,则俗谓之君子;其所殉货财也,则俗谓之小人。其殉一也,则有君子焉,有小人焉;若其残生损性,则盗跖亦伯夷已,又恶取君子小人于其间哉!《骈拇》

7.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山木》

8.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庄子?人间世》

9.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庄子盗跖》

10.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11.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庄子列御寇》

12.巧者劳而知者忧,**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庄子列御寇》

13.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大宗师》

14.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胠箧》

15.故曰,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而道德之质也。《刻意》

16.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

17.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刻意》

18.髑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至乐》

19.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外物》

20.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庄子让王》

21.井蛙不可以语於海,夏虫不可以语於冰。《秋水》

22.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理也。《庄子渔父》

23.节饮食以养胃,多读书以养胆。

25.谋无主则困,事无备则废。

26.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

27.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8.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29.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之境,斯已矣。《***》

30.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31.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32.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33.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

34.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齐物论》

35.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齐物论》

36.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齐物论》

37.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齐物论》

38.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齐物论》

39.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齐物论》

40.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齐物论》

41.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齐物论》

42.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

43.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齐物论》

44.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齐物论》

45.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齐物论》

4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养生主》

47.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养生主》

48.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养生主》

49.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养生主》

50.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人间世》

51.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感悟人生)。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人间世》

52.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人间世》

53.绝迹易,无行地难。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人间世》

54.朝受命而夕饮冰。《人间世》

55.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人间世》

56.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可不慎邪?《人间世》

57.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人间世》

58.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德充符》

59.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德充符》

60.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德充符》

61.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德充符》

62.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庄子杂篇列御寇》

63.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外篇达生》

64.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子让王》

65.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庄子外篇天地》

66.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67.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胠箧》

68.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胠箧》

69.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胠箧》

70.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胠箧》

71.故纯朴不残,孰为犠尊!白玉不毁,孰为珪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庄子外篇马蹄》

72.浮游,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往;游者鞅掌,以观无妄。《庄子外篇在宥》

73.出入*,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庄子外篇在宥》

74.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庄子外篇天地》

75.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庄子外篇天地》

76.至言不出,俗言胜也。《庄子外篇天地》

77.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途中乎?吾将曳尾于途中。《庄子外篇秋水》

78.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外篇秋水》

79.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外篇秋水》

80.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行者,行其所不能行也;辩者,辩其所不能辩也。知止乎其所不能知,至矣;《庄子杂篇庚桑楚》

81.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庄子杂篇徐无鬼》

82.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善矣。《庄子杂篇外物》

83.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杂篇天下》

84.天能覆之而不能载之,地能载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辩之。知万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故曰选则不遍,教则不至,道则无遗者矣。《庄子杂篇天下》

85.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外篇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