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1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指出:“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充满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

在学生认识发生、发展的规律来看,传统的数学学习中,教师讲授、学生练习的单一学习方式已不能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了,注重学习发展的数学学习应该提供多样化的活动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

。在数学学习中通过学生主动的活动,包括观察、描述、操作、猜想、实验、思考、交流和应用等等,让学生亲眼目睹数学过程形象而生动的性质,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如何实现数学的“再创造”,并从中感受到数学的力量,促进数学的学习。

在这节《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中,我非常注重的是学生的猜想?感知?体验活动。每一个环节都是学生的主动活动为主,在活动中深刻感受“做数学”的乐趣。

在本节课的三个重要环节:理解面积的意义、比较面积的大小、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我分别通过活动体验、观察比较和猜想这三种主要的数学活动来学习这三方面的内容,起到很好的效果,也充分体现了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新理念。

但这节课在实施过程中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在1*方厘米的教学中,在学生猜想1*方厘米有多大后,我出示了1*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并快速地出示课件中“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方厘米”,接着马上就让学生想象用1*方厘米去测量桌面有什么感觉?学生是也可以马上想到1*方分米,但对于1*方分米的理解,学生还是凭着感觉在讲,而没有用对1*方厘米的感知来认识1*方分米,这就是我在出示“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方厘米”时,没有加以说明,没有让学生有一个消化的过程,使学生没有建立起“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方厘米”。回想试教《面积和面积单位》时,由于对1*方厘米讲得比较清楚,学生就能很快得出:“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方分米”、“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方米”。

在多次试教与正式上课后,我深刻体会到学生是“活”的。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2

阿基米德有许多故事,其中最著名的要算发现阿基米德定律的那个洗澡的故事了。

国王做了一顶金王冠,他怀疑工匠用银子偷换了一部分金子,便要阿基米德鉴定它是不是纯金制的,且不能损坏王冠。阿基米德捧着这顶王冠整天苦苦思索,有一天,阿基米德去浴室洗澡,他跨入浴桶,随着身子浸入浴桶,一部分水就从桶边溢出,阿基米德看到这个现象,头脑中像闪过一道闪电,“我找到了!”

阿基米德拿一块金块和一块重量相等的银块,分别放入一个盛满水的容器中,发现银块排出的水多得多。于是阿基米德拿了与王冠重量相等的金块,放入盛满水的容器里,测出排出的水量;再把王冠放入盛满水的容器里,看看排出的水量是否一样,问题就解决了。随着进一步研究,沿用至今的流体力学最重要基石——阿基米德定律诞生了。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3

教学重点: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时间单位时、分、秒,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学以致用。

《秒的认识》这一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认识了时间单位:时、分的`基础上学习的,这部分内容是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时间计算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感觉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以下几点:

教学方法:

1、设疑激情: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和问题意识,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在导入时我利用新年到,大家欢天喜地,喜迎午夜新年到了的场景,通过学生们的倒记时导入新课,在旧知和生活经验的影响下,由学生自己引出“秒”,学生初步感受到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揭示课题“秒的认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来。

2、引导探索:当学生产生探索欲望和兴趣之后,教师所要考虑的应是如何提供适当的条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去探索知识。在教学中,我通过七个环节:认识秒针和1秒、体验1秒的长短、1秒的价值、教1分=60秒、体验1分的长短、小结。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已有的数学感知,激励学生再课堂上认真思考,同时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体现了数学学习的个性,学生通过观察,经历了认识角的过程。正是因为有了教师的放手,才有了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学生真正会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让学生自主探索秒针的走动情况;组织学生体验1秒与60秒,观察分针走动情况,让学生知道1分=60秒;通过集体活动、合作活动、小组活动形式,多角度感受秒的持续时间。

3、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知识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运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践问题,从中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中,我让学生欣赏秒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更深刻地感受秒这一时间单位应用的广泛性。练习中,我加入了我们生活中的例子。如:阅读短文《小宇的一天》帮助学生理解,实际是综合考察了学生对时间单位的应用能力。

4、交流评价:通过交流评价引导学生愉快地交流活动中的感受和经验,交换意见与看

法,一方面可将每一个成功的经验收获转化成为大家共同的财富,成为影响其他同学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要不时对照目标要求,形成自我反馈机制。在小组交流中认识自我,也学会评价他人的学习。

学生学习方法:

1、观察的方法,通过观察钟面,认识秒针与分针、时针的区别;观察分针和秒针的走动,抽象出1分=60秒。

2、活动实践的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体验秒。为了学生能更有效地学会用各种方式估测活动的时间,集体活动时我用钟表记时,来看看学生60秒能做些什么事情,加强学生对1分=60秒的认识,从而感知60秒。

3、独立思考的方法,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把积极思维、独立思考的方法教给学生,最重要的是给学生创设积极思维、独立思考的机会。如:教学中,认识秒针和1秒、体验1秒的长短、1秒的价值、教学1分=60秒、体验1分的长短、小结,每一次的教学活动都给学生留出时间想一想,然后再与同桌学生交流,最后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说出来。

4、指导学生倾听的方法:我的做法是:课堂上提问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几个人。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学生往往认为自己的就是正确的,就是最好的,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总想辩解。这时,我就会对学生说:“比一比,看谁最懂得尊敬别人,能安静地听完别人的发言。”这样不仅使急于辩解的同学静下来听,更促进提出不同见解的同学要把自己的想法说具体,说完整。同时,让学生明白并不是所有的意见都是正确的。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当在课堂上意见有分歧的时候,我们常常常会留给学生们讨论的时间和空间,有时候会用“大家想不想听听老师的想法”来*息他们之间没有结果的争论。这时候学生往往听得最认真。从整个教学设计来看,我能做到: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到的,我决不设计包办代替。努力设计到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地思维。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4

星期六中午,我问爸爸中饭烧好了没有,爸爸看了我一眼说:“你既然问到烧饭,那我就问你一个关于烧饭的问题。如果烧饭需要30分钟,烧一个荤菜需要15分钟,烧一个素菜需要5分钟,烧一个汤需要10分钟,烧这顿饭一共需要多少分钟?”

我一听心想这也太简单了,不就是这几个数相加的和吗?我迅速口算起来,30+15+5+10=1小时。我刚要把答案告诉爸爸,却不经意间看到爸爸那充满狡黠的眼神,我忽然想到了什么,这道题可能没这么简单。

于是我又重新思考问题,我想了一会儿,终于想到了答案。我对爸爸说:“烧饭时间是30分钟,烧两个菜和一个汤也是30分钟,因为烧菜和烧汤可以在烧饭的时间段进行,所以烧这顿饭一共需要30分钟,是不是这样的?”爸爸笑着说:“你真棒,答对了。”

通过这道题,让我意识到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充满了有趣的数学题,只要深入了解,仔细思考,就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5

一家手杖店来了一个顾客,买了30元一根的手杖。他拿出一张50元的票子,要求找钱。

店里正巧没有零钱,店主到邻居处把50元的票子换成零钱,给了顾客20元的找头。

顾客刚走,邻居慌慌张张地奔来,说这张50元的票子是假的。店主不得已向邻居赔偿了50元。随后出门去追那个顾客,并把他抓住说:“你这个骗子,我赔给邻居50元,又给你找头20元,你又拿走了一根手杖,你得赔偿我100元的损失。”

这个顾客却说:“一根手杖的费用就是邻居给你换零钱时你留下的30元,因此我只拿了你70元。”

请你计算一下,手杖店真正的损失是多少?这里要补充一下,手杖的成本是20元。如果这个顾客行骗成功,那么共骗得了多少钱?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6

一、说教材

1、说教材内容: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七册P1—3的例1、例2以及相关的课后练习题。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个级的所有计数单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高一级数(万级)的读法,教材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数级的学习,让学生明白生活中较大的数用个级来计数是不能满足的,从而理解学习亿以内数的必要性。

2、说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懂得如何正确读亿以内数的读法,并且弄清楚中间有0和未尾有0的数的读法。为学习亿以内数的写法和亿以内数的加减法打下基础。

3、说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主要是引导学生弄清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和数位表;引导学生正确读亿以内较大的数,特别要注意纠正学生在读中间有0和未尾有0的数时所出现的错误。

4、说教学难点:

本课的教学法难点主要表现在各数级中间或未尾有0的数的读法。必须让学生明白哪些情况下读0,哪些情况下不读0。

5、教材编排的特点:

本课教材是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来编排的,首先教材列举生活中较中的数据,如北京的人口数量一千一百零八万,光的速度每秒三十万千米等,这些都是很大的数,用个级的计数单位来表示很困难,从而引出万级数的学习,并且让学生懂得学习亿以内数的必要性。教材编排时很注重科学性和合理化,先提出学生熟悉的记数单位个位、十位、百位和千位,然后引出万级的计数单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等计数单位,由于万级数都小于亿,所以教材把此部分的内容称为亿以内数,既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又既有数学的科学性和严肃性。教材共安排了例1和例2两个典型内容和一些相关练习题,不仅加深学生对本课的理解,还有助于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消化及巩固。

6、教具准备:计数器或算盘一个。

二、说教法

1、本课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观察法和发现法,老师要适当地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从观察中发现数的读法原则,之所以采用这两种教法,是针对学生以前在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懂得了个级数读法而设置的,用原有的经验和方法来解决本课的问题,应该是可行的。

2、本课在提问方式上,应多用启发式提问,首先让学生质疑,然后让学生经过自身的经验寻找解决的方法。

三、说学法

根据我的学生情况,我认为本课的学法,应该是以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为主,学生通过观察以及总结来解决问题,在这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不需要做太多的讲解,只适时作适当的引导。为什么采用此种方法,主要是因为学生已经有了个级数读法的经验,移植到本课,用来解决本课问题是很自然的,大多数的学生是可以独立完成的。

四、说教学设计

根据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以及本课的教学内容步步逼进的特点,我认为本课教学应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一)设置问题,巧妙导入

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先列举一些比较的大的数,如:北京市的人口一千一百零八万,光的速度每秒三十万千米等较大的数,然后让学生用口头来描述,学生觉得用原来学的计数单位(个级)很难正确描述这些数据,从而引出新的课题,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导入新课内容。并板书:亿以内数的读法。

(二)复习旧知,先立后破

1、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先以复习旧知为基础,先唤起学生对个级(千位、百位、十位、个位)的印象,为达到这个目标,教学可以这样设计:

师:我们已经学过个级的计数单位,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然后板书:一万。

由于学生以前学过一万,对这样的知识不会感到陌生,因而教学可以用步步递进的方法引出后面更大的计数单位。

2、教师接着问学生:十个一万是多少?学生经过思考可以得结论,知道是十万。根据回答板书:十万。

3、教师可用类似的办法,让学生继续观察,得出后面的更大的计数单位:百万、千万、亿等计数单位。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主要是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然后顺理成章地引入新的内容。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方法,是因为学生已经认识计数单位,在此教师只不过引导他们提升对更高一级计数单位的认识,所以要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总结。

4、引学生看数位表,并说明个级和万级。个级有四个数位(个、十、百、千),万级也有四四个数位(万、十万、百万、千万)。

(三)通过观察,找出规律

教师可以这样设计,用计数器演示,个级的各个数位,然后让学生观察找出万级的计数单位,学生很快从中找出万级的计数单位,知道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和千万位,这时为了加深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可以通学习例1和例2的内容。

学习例1,教师出示例题内容:470000、3080000、40500000。为了让学生直观地看出以上数所占的数位,可以用计数来帮助,把相应数位相互对齐。学生经过观察可能发现其中的道理,以470000为例,4对应十万位、7对应万位、后面全部是0,学生很快读出这个数,读作47万。用相似的方法来学习其它内容,学生会总结出这些数的读法。

接着学习例2,情况和教学内容虽然稍有不同,但经过教师适当地引导,学生肯定能够掌握,由于方法相似,在这里就不展开讨论。

通过以上两个例题的学习,学生应该明白了亿以内数的\'读法了,不过由于0在各种情况下出现,其也有不同的读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弄清在何种情况下如何读中间有0或未尾有0的数,这是本课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必须让学生掌握。

最后要引导学生总结亿以内数的读法,总结出亿以内数读数的方法。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找出学生补出学生的错误,并加以纠正,最后总结亿以内数的读法:

先读万级,再读个级;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不管每级未尾有几个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四)加深理解,巧设习题

适量完课后的习题,以加深理解,巩固新知。

五、说板书

470000读作:四二七万

3080000读作:三百零八万

40500000读作:四千零五十万

24600读作:二万四千六百

6407000读作:六百四十万七千

10030040读作:一千零三万零四十

板书简洁,突出重点,列举了亿以内数的各种情况下的读法,对学生对亿以内数的读法有很大的帮助。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7

在上小学的时候,俺的数学成绩总是很差,从3年级开始就没得过100分了,为此,俺妈咪没少为我苦恼过,又是请家教又是上兴趣班的,可是没效果,咋办?凉拌呗!谁叫俺没有数学天赋呗!说俺苯!可俺的语文年级第一,说俺不聪明,可俺绘画一学就会......

可这也不能怪俺,因为俺爹俺妈都没数学细胞,所以一口也吃不出个胖子来,不急不急·······可俺妈不甘心,非要把俺培育成像华罗庚那样的大数学家,这不是逼俺吗?!俺妈发狠了,把俺的课外书全换成了数学书,逼俺“吃”下去,俺的同学感叹:”我们应当珍惜碇灰椎男腋I睢!卑痴媸歉隹嗝耐蓿

俺一见数学头就大,俺在做作业时,俺妈在看肥皂剧,可当俺拿起数学作业本时,俺妈不知从拿冒出来了,眼睛直勾勾地看着俺的作业本!俺怕!因为俺不能用计算器了!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8

春秋时期,俞伯牙擅长于弹奏琴弦,钟子期擅长于听音辨意。有次,伯牙来到泰山(今武汉市汉阳龟山)北面游览时,突然遇到了暴雨,只好滞留在岩石之下,心里寂寞忧伤,便拿出随身带的古琴弹了起来。刚开始,他弹奏了反映连绵大雨的琴曲;接着,他又演奏了山崩似的乐音。恰在此时,樵夫钟子期忍不住在临近的一丛野菊后叫道:^好曲!真是好曲!^原来,在山上砍柴的钟子期也正在附近躲雨,听到伯牙弹琴,不觉心旷神怡,在一旁早已聆听多时了,听到高 潮时便情不自禁地发出了由衷的赞赏。

俞伯牙听到赞语,赶紧起身和钟子期打过招呼,便又继续弹了起来。伯牙凝神于高山,赋意在曲调之中,钟子期在一旁听后频频点头:^好啊,巍巍峨峨,真像是一座高峻无比的山啊!^伯牙又沉思于流水,隐情在旋律之外,钟子期听后,又在一旁击掌称绝:^妙啊,浩浩荡荡,就如同江河奔流一样呀!^伯牙每奏一支琴曲,钟子期就能完全听出它的意旨和情趣,这使得伯牙惊喜异常。他放下了琴,叹息着说:^好呵!好呵!您的听音、辨向、明义的功夫实在是太高明了,您所说的跟我心里想的真是完全一样,我的琴声怎能逃过您的耳朵呢?^

二人于是结为知音,并约好第二年再相会论琴。可是第二年伯牙来会钟子期时,得知钟子期不久前已经因病去世。俞伯牙痛惜伤感,难以用语言表达,于是就摔破了自己从不离身的古琴,从此不再抚弦弹奏,以谢平生难得的知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9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学习毫米和分米。《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

为了给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思考空间,敢于放手让他们实践,培养创造性思维,因此,本节课教学中我创造性地安排了一些让学生量一量活动。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开展推理和想象,使他们体会到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引导学生总结出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首先,我拿出准备好的粉笔、铅笔,让学生先估计一下它们的长短,然后实际测量一下,看谁估计得准确。接下来我拿出10厘米长的硬纸条,让学生先估计,再测量,从而引出“1分米”的概念。认识了“1分米”之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了“找一找”的活动,看谁能发现身边“1分米”长的东西。孩子参与测量活动的热情特别高,并且在活动中学会了深入地思考问题。

通过今天的这节课,我还充分体验到了“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自始至终,学生都在估一估、量一量、找一找,学生的兴致很浓。

在一节课中,比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活动”,是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经历、体验、感受”,在某种程度上要比单纯知识的学习重要得多,“知识易忘,能力永存”;“学生”应当在教师心目中占第一位,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培养,应当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我想,“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10

传说古希腊的国王,想制一顶与泰尔的王冠一模一样的纯金王冠,便召见一位高明的首饰匠,向他说明了旨意,并如数让他称走了黄金。

过了一段时间之后,首饰匠如期将王冠交来,外表金碧辉煌,确实与泰尔的王冠完全相同,重量也恰如取走的黄金。国王按照自己原先的许诺,给了首饰匠重重的奖励。

但是那个首饰匠的\'举止行动像个骗子,被取去的黄金会不会偷换下来而掺进了别的金属?面对这个金*的王冠,国王的心一下子冷了!但是不把王冠熔化,又怎能判定黄金中是否掺了假?这么美丽辉煌的王冠,又怎么舍得再熔化?国王被这个难解的疑团日夜缠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11

当高斯还在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天他的数学老师因为想借上课的时间处理一些自己的私事,因此打算出一道难题给学生练习。他的题目是:

1+2+3+4+5+6+7+8+9+10=?

因为加法刚教不久,所以老师觉得出了这题,学生肯定是要算蛮久的。自己也就可以藉此机会来处理未完的事情。但是才一转眼的时间,高斯已停下了笔,闲闲地坐在那里。老师看了,很生气地训斥高斯。

但是高斯却说他已经将答案算出来了,就是55。老师听了吓了一跳,就问高斯如何算出来的。高斯答道:“我只是发现1和10的和是11、2和9的和也是11、3和8的和也是11、4和7的和也是11、5和6的和还是11,又因为11+11+11+11+11=55,所以我就是这么算出来了。”老师同学听了以后,都对高斯竖起了大拇指。后来的高斯长大后,成为了一位很伟大的数学家。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12

之所以选择这节课,主要得益于前些天从光盘上听到张齐华版的《*均数》,并深深的被他所折服。设计巧妙、穿插自如,将这一内容延伸到了最大化而又不露痕迹,一切似乎都顺其自然,水到渠成。曾经也想把他的作品翻版,可多少有些不甘心,再加之现在是用导学案上课,而他所设计的课更注重于教师的步步引导。虽不能复制,但仍有许多可以借鉴的地方,如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分等等。

周四第一节课,我对前面的自主学习部分进行了检查,孩子们太浮躁了,和我当初的设想大相径庭。我的心一下子凉了半截,自信心大打折扣,我精心准备的课,难道真的要这样收场。正式上课了,在多媒体教室里,有大屏幕,有投影仪。同学们的情绪已不再像第一节课那么躁了。个个精神抖擞,发言积极。不但完成了教学任务,还能锦上添花。如最后一道拓展题,张嘉铭就想出了与众不同的方法,不得不让我对他们刮目相看。我知道,所有的这一切,除了我课前的精心准备,还和多媒体课件密不可分。鲜艳的颜色有效的刺激了学生的视觉神经,再加上学生熟悉的统计内容,让孩子们变被动为主动,大大激发了他们的潜能。当然,这节课也有很多的遗憾,比如我说的太多,不敢放手,以至于一节课下来口干舌燥;还有由于整节课的内容较多,时间把握的不好,拖堂了几分钟等等。

课后,我一直在想,我们总是在埋怨学生不注意听讲,其实是我们的心思花的还不够,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他们喜闻乐见的教学内容,我们也就能与学生同快乐,并从中实现自己的价值。阳光总在风雨后,当付出终有回报,曾经的风雨也变得那样美丽,那样难忘。风雨兼程,一路成长------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13

生活中发现问题,学习中解决问题。数学兴趣培养孩子敏锐的洞察力,数学修养为孩子插上高飞的翅膀。

《爸爸教的数学》这本书由谢永红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里面包含了三十五个极为经典的数学原理,如勾股定理、费马定理、圆周率悖论

悖论是一种神奇的数学理论,就是论断上错,实际上为对;论断上对,实际上错,有点像著名的\'“自相矛盾”。在本书中提到的悖论有好几个,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吧!

有一个国家,所有的外来者都要回答一个问题“你来这里做什么?”如果答对就能够自由来往,要是答错,就要受到绞刑。

一天,一个外国游客经过这儿,他的回答让士兵十分震惊:“我是来受绞刑的。”如果真的把他绞死了,那他的话便是对的,需要放走游客;如果将游客放走,他的话就是错的。这种数学逻辑被称为悖论。

读了《爸爸教的数学》这本书,你会认识聪明又机灵的妞妞,负责又慈祥的妞妞爸。他们会给你许多启发,让你受益终生。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14

一天,唐僧命徒弟悟空、八戒、沙僧三人去花果山摘些桃子。不久,徒弟三人摘完桃子高高兴兴回来。师父唐僧问:你们每人各摘回多少个桃子?

八戒憨笑着说:师父,我来考考你。我们每人摘的一样多,我筐里的桃子不到100个,如果3个3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了多少个?

沙僧神秘地说:师父,我也来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4个4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了多少个?

悟空笑眯眯地说:师父,我也来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5个5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多少个?

唐僧很快说出他们每人摘桃子的个数。你知道他们每人摘多少个桃子吗?

从前,一个国王经常给身边的大臣出难题来取乐,如果大臣答对了,他将用小恩小惠给点赏赐;如果答不出来,那将受罚,甚至被砍头。

一天,国王指着宫里的一个池塘问:“谁能说出池子里有多少桶水,我就赏他珠宝。如果说不出来,我就要‘赏’你们每人50大鞭。”大臣们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难住了。

正在大臣们心慌意乱之际,走过来一个放牛的小男孩。他问清了事情的缘由之后说:“我愿意见见这位国王。”

大臣们把小男孩带到了国王身边。国王见眼前的小男孩又黑又瘦又小,便怀疑说:“这个问题答上来有奖,答不上来可要被砍头的,你知道吗?”在场的人都替这个小男孩捏了一把汗,可小男孩却不慌不忙地回答出国王的问题。国王无奈之下,拿出珠宝奖励给了小男孩。小朋友们,你知道他是怎样回答的吗?

其实,国王出的是一道条件不足的问题。在正常的思维模式下是无法找出正确*的。小男孩正好抓住这一关键。他是这样回答的:“这要看桶有多大:如果桶和池塘一样大,就是一桶水;如果桶只有池塘一半大,就是有两桶水;如果桶是池塘的三分之一大,就是3桶水……”

小男孩实际上打破了习惯*的思维模式,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他的头脑多么聪明,多么灵活啊!

小花猫、大公鸡和山羊是好朋友,他们虽然年龄都不相同,但爱好却很相似,正如他们对外夸口说的是“忘年交”。

一天,大象伯伯看到他们三个正在一起讲故事便向前问道:“你们三个究竟谁最大?谁最小?”山羊便幽默的说:我的年龄乘以11/12,公鸡的年龄乘以15/15,小花的年龄乘以10/3,这样算出来的年龄就一样大了。你能把我们的年龄大小依次排列起来吗?

大象伯伯可弄糊涂了,同学们,帮大象伯伯找出*吧!

李汝珍,清代人,是个“学无所不窥”的才子,可能是学问钻研多了,所以官场上却甚不得意。他写了好几本书,《镜花缘》是流传最广的一本。此书中描写了一位精通算学的才女“矶花仙子”名叫米兰*。

米兰*和众姐妹在宗伯府聚会,来到小鳌山楼上观灯。楼上的灯形状有两种,一种灯是上面3个大球,下缀6个小球,一种灯是上面3个大球下面18个小球。楼下的灯也有两种,一种是1个大球缀2个小球,一种是1个大球缀4个小球。知道楼上有大灯球396个,小灯球1440个,楼下有大灯球360个,小灯球1200个。

才女们要米兰*计算,楼上楼下的四种灯各有多少盏?同学们,你能算出来吗?

*解析

米兰*说:“以楼下论,将小灯球数折半,得600,减去大灯球数360,即得缀4个小灯球的灯数为240,用360减240得120,即得缀2个小灯球的灯数为120。此用‘鸡兔同笼’之法。”用同样的方法算楼上灯数:“以1440折半,得720,720-396=324,324÷6=54。得缀18个小灯球的灯数为54。用396-54×3=234,234÷3=78。即缀6个小灯球的灯数为78。”

在神秘的数学王国里,胖子“0”与瘦子“1”这两个“小有名气”的数字,常常为了谁重要而争执不休。瞧!今天,这两个小冤家狭路相逢,彼此之间又展开了一场舌战。

瘦子“1”抢先发言:“哼!胖胖的‘0’,你有什么了不起?就像100,如果没有我这个瘦子‘1’,你这两个胖‘0’有什么用?”

胖子“0”不服气了:“你也甭在我面前耍威风,想想看,要是没有我,你上哪找其它数来组成100呢?”

“哟!”“1”不甘示弱,“你再神气也不过是表示什么也没有,看!‘1+0’还不等于我本身,你哪点儿派得上用场啦?”

“去!‘1×0’结果也还不是我,你‘1’不也同样没用!”“0”针锋相对。

“你……”“1”顿了顿,随机应变道,“不管怎么说,你‘0’就是表示什么也没有!”

“这就是你见识少了。”“0”不慌不忙地说,“你看,日常生活中,气温0度,难道是没有温度吗?再比如,直尺上没有我作为起点,哪有你‘1’呢?”

“再怎么比,你也只能做中间数或尾数,如1037、1307,永远不能领头。”“1”信心十足地说。听了这话,“0”更显得理直气壮地说:“这可说不定了,如,没有我这个‘0’来占位,你可怎么办?”

眼看着胖子“0”与瘦子“1”争得脸红耳赤,谁也不让谁,一旁观战的其他数字们都十分着急。这时,“9”灵机一动,上前做了个暂停的手势:“你俩都别争了,瞧你们,‘1’、‘0’有哪个数比我大?”“这……”胖子“0”、瘦子“1”哑口无言。这时,“9”才心平气和地说:“‘1’、‘0’,其实,只要你们站在一块,不就比我大了吗?”“1”、“0”面面相觑,半晌才搔搔头笑了。“这才对嘛!团结的力量才是最重要的!”“9”语重心长地说。可以不?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15

我非常喜欢数学,因为它是很多有趣的数字组成的,这些数字看似简单枯燥,但是你们不知道其中还有很多有趣的地方!

一天吃过晚饭后,我和妈妈去公园散步,走到公园,看见公园里有3位年龄较大的老奶奶,她们神采奕奕,正在公园里聊天。我走上前去,想了解她们的年龄,于是先叫了声:“奶奶们好!”再问她们各自年龄多大。老人们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捡起一根树枝,分别在泥土上各写了一个字,其中一个写了“本”,一个写了“末”,另一个写了“白”。我一时摸不着头脑,猜不到老奶奶的年龄。

回到家以后,我问妈妈。妈妈说:“你再仔细看看这几个字,想想它们跟数字的关系就知道了。”我想了想,终于发现,“本”和“末”都可以拆分为八、十、一,所以其中两位奶奶的年龄都是81岁。而另一位“白”是百字少了一,所以另一位奶奶是99岁。妈妈夸我真聪明!我喜欢有趣的数字,有趣的数学。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16

昨天,我和妈妈上街逛街,给我买新衣服。

我在“森马”里挑中了一件白色的上衣,怪好看的,我让妈妈给我买。正好,森马处理,买一送一,这件衣服169元,可以再送一件指定的衣服,我有看上了一件159元的黑色运动衣。

妈妈说:“想要可以,你得算出,咱买这两件衣服,相当于打几折?”

我想了想:折扣=现价÷原价,现价169元,原价169+159,169÷(169+159)=169÷328=(24390循环)≈五一五折

妈妈听了后,说:“不错呀!把原来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不错,这两件衣服给你买!”

“耶!”

在生活中其实处处藏着数学只要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17

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等着我们去寻找。

一天早晨,爸爸让我出去买10元汤包。我便来到汤包店,向店主说要买10元汤包。一会儿,店主向我走来,他拿了三个蒸笼,用夹子熟练地夹出了两笼半汤包给我。我想了想,两笼半汤包就是笼汤包,共10元,就用10÷(元),那就是说一笼汤包是4元了;我又数了数,一共有20个汤包,那一笼有多少个汤包呢?用20÷(个),就是一笼有8个汤包。回到家,我和爸爸、妈妈准备一起吃,这时,我忽然又想,一笼汤包有8个,共4元,那一个汤包多少元呢?就是用一笼汤包的价钱除以一笼汤包的个数,即4÷8=(元),我得到了一个汤包元这个答案。想完,我便开心地吃了起来。看,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大家快去寻找吧!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18

教学内容:

教材第50-51页练习十一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2、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并能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并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并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1、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教师板书:37×82 65×31 59×64 39×43

让学生先做题,并说一说这四道题的共同点是什么

让学生独立在本上完成这四道题,请四名阩到黑板上完成,完成后,指名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巡视指导,让学生注意计算的准确性和书写的规范性。让学生意识到好的书写是正确计算的基础。

2、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主要复习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进位乘法和不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完全一样,只不过进位乘法是每位相乘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在进位计算的过程中注意书写要规范、认真。

二、巩固练习

1、笔算。

76×1845×3689×4638×21

可以让学生任选两题计算,计算完后同桌互相讲述计算过程,互相订正结果和书写是否规范,然后老师指名学生把练习本拿来集体订正,做得又对又好的同学将一枚小动物印章。

让学生在书中完成第51页第6题。教师引导学生看一看蜜蜂应该落在哪朵向日葵上采花蜜,请同学们赶快帮助蜜蜂找到要采蜜的花。

让学生用连线的形式帮助蜜蜂找到要采蜜的花,并鼓励学生“看谁找得又对又快”。

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并请找得又对又快的同学介绍方法,开阔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

2、解决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第51页的第7、第8题)

(1)指名让学生说一说题意。

(2)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这两道题。

(3)通过集体订正,及时改正不正确的解答方法或计算结果。

让学生看第50页的第4题。

(1)读题,并说明题意。

(2)说一说,这道题和刚才两道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都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题,但这道题要解决的是一套16元,56套一共多少钱?所以“每套12张”这个数据信息可以不用)

(3)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用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26×3568×5318×2448×7924×28

2、一种邮票每套14张,售价38元,今天上午卖出20套,下午卖出15套,这一天共卖了多少元?

四、思维训练

1、说一说,下面各题错在哪里,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8 6 2 3 1 8

×7 8 ×1 7 ×2 5

6 4 8 1 6 1 9 0

6 0 2 2 3 2 6

6 6 6 8 1 8 4 3 5

2、菜园收了36筐白菜,连筐共重1728千克,每筐白菜重43千克,你知道这些筐有多重吗?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和练习,学生学会利用估算、只计算个位的乘积的方法解决问题,在计算中让学生体会到了所学知识的价值,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三年级数学趣味故事 (菁选3篇)(扩展6)

——小学三年级数学反思 (菁选2篇)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19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也与数学息息相关”。数学,经常在我们身边发生,生活中的人们也是离不开数学的,它为我们的生活付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是数学,比如:去买东西的时候,结账的时候,统计电费,水费的时候……数不胜数。

有一次,我和妈妈一起去超市买饼干。超市里的饼干花样可多了,有:芝麻饼干元一斤,香奶饼干元一斤,巧克力饼干元一斤……但也分散称和包装。妈妈问:“女儿,你想买什么饼干啊”?我看着琳琅满目的饼干说:“买香奶饼干”。妈妈又问:“你是买散称还是包装”?我想了想:包装的有一斤13元,散称的一斤元,13元>元,所以散称比包装便宜。我把结果告诉了妈妈,妈妈高兴的点了点头。

生活是离不开数学的。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是数学,它为我们的生活付出了巨大的贡献啊。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20

有一天,我和妈妈去吾悦广场购物。我看中了一双运动鞋,价格200。我对妈妈说:“就买这一双吧。”妈妈对我说:“要货比三家,我们再去别的店逛一逛,看看有没有同款。”于是我们又去别的店看了看,发现只有一家卖的是同款,价格也一样。妈妈又说:“这时候就看看两家的优惠了。”为了方便,我就将两家店分别称为甲店和乙店。甲店满90免十块,乙店100积分免十块,之前我们在已建买了一些东西。共获得199积分。我想了想,对妈妈说:“甲店的优惠价是,200÷90等于二余20,2乘以十等于20元,200-20等于180元;乙店的优惠价是199÷100等于一余99,也就是200-十等于190元。190大于180,所以我们要在甲店购买。”妈妈听了后直夸我:“好样的!多亏你。”

我们知道了哪一家店更优惠一些。通过这一次事情让我明白数学在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21

有位渔夫,头戴一顶大草帽,坐在划艇上在一条河中钓鱼。河水的流动速度是每小时3英里,他的划艇以同样的速度顺流而下。我得向上游划行几英里,他自言自语道,这里的鱼儿不愿上钩!

正当他开始向上游划行的时候,一阵风把他的草帽吹落到船旁的水中。但是,我们这位渔夫并没有注意到他的草帽丢了,仍然向上游划行。直到他划行到船与草帽相距5英里的时候,他才发觉这一点。于是他立即掉转船头,向下游划去,终于追上了他那顶在水中漂流的草帽。

在静水中,渔夫划行的速度总是每小时5英里。在他向上游或下游划行时,一直保持这个速度不变。当然,这并不是他相对于河岸的速度。例如,当他以每小时5英里的速度向上游划行时,河水将以每小时3英里的速度把他向下游拖去,因此,他相对于河岸的速度仅是每小时2英里;当他向下游划行时,他的划行速度与河水的流动速度将共同作用,使得他相对于河岸的速度为每小时8英里。

如果渔夫是在下午2时丢失草帽的,那么他找回草帽是在什么时候?

由于河水的流动速度对划艇和草帽产生同样的影响,所以在求解这道趣题的时候可以对河水的流动速度完全不予考虑。虽然是河水在流动而河岸保持不动,但是我们可以设想是河水完全静止而河岸在移动。就我们所关心的划艇与草帽来说,这种设想和上述情况毫无无差别。

既然渔夫离开草帽后划行了5英里,那么,他当然是又向回划行了5英里,回到草帽那儿。因此,相对于河水来说,他总共划行了10英里。渔夫相对于河水的划行速度为每小时5英里,所以他一定是总共花了2小时划完这10英里。于是,他在下午4时找回了他那顶落水的草帽。

这种情况同计算地球表面上物体的速度和距离的情况相类似。地球虽然旋转着穿越太空,但是这种运动对它表面上的一切物体产生同样的效应,因此对于绝大多数速度和距离的问题,地球的这种运动可以完全不予考虑。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22

小学三年级趣味数学题:

一、填空

1、长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

2、一个长方形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面积是(),周长是()。

3、正方形的边长是()分米,面积是4平方分米,周长是()分米。

4、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40平方米,长是8分米,宽是()分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5、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25平方厘米,它的边长是()厘米,周长是()厘米。

二、判断

1、一个角的面积是1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23

今日我和爸爸妈妈去超市买东西。

我们先去了文具区,看见一支铅笔6毛钱;一支水彩笔大约6毛钱;一块橡皮大约6毛钱;一把尺子块钱;一瓶墨水块钱;一个铅笔盒大约20块钱。我们能够明白一支水彩笔和一块橡皮大约是花了一样多的钱,8瓶墨水大约和一个铅笔盒是花了一样多的钱。我们然后去了食品区,把一些食品的价格都换算成1000克,得出了以下结论:包菜是元,最便宜;大米元;面条元;快餐面元;面包24元;肉36元;薯片80多元;咖啡95元;最终是巧克力150元——180元最贵。能够看出没有怎样加工过的东西通常很便宜,而加工过的东西通常很贵。薯片虽然看起来很便宜其实它是很贵的,再说它是垃圾食品,我们要尽量少吃。

数学真是一门有用的科学啊!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24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近期初步认识一位小数含义和以前熟练掌握万以内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并只涉及到一位小数的加减(小数的性质到五年级上学期再学,所以整数减小数、得数末尾是0的计算都不涉及)。

在课前对5位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了解时,全部学生都能说出等于多少,并能列出正确的竖式。可见学生能把整数加减计算的算法迁移到小数加减计算中,对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算理与算法都能比较容易理解掌握。

根据对教学内容与学情的分析,在本课教学中,我做了以下的尝试:

1.拓展例题功能,渗透搭配规律。

例题是点心店买点心的情境。四种点心及其价格分别是馒头- 元、豆浆 元、馄饨元、面条元,通过提出问题求其中两种点心的总价和价格差引出一位小数的加减法。教学内容的相对简单也提供了可拓展的空间。在教学完例题后,我让学生思考“任意选两种食品,求它们单价的和与单价的差,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情况?”再让学生同桌合作,列出算式计算。在这一过程中渗透搭配规律,培养学生有序的思维方法。

2.精心设计,提升计算练习的功能。

计算课往往给人枯燥乏味之感,其中计算练习单一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本课学习内容简单,所以我力求在练习设计上有所突破,希望在计算练习中也能让学生的思维有所提升。而书上的五道练习中,第1、2题是纯粹的计算练习,第3、4 题是解决实际问题,第5题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总体来说都比较简单。经过思考,我合并简化了1、2两题,因为在课堂上大量练习竖式计算会让学生感到枯燥;舍弃了解决实际问题,考虑到本课的重点是计算,而且像第3题“水中插竹竿”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理解题意并进行变式练习,可以在下节练习课进行。同时重新设计了两个练习:

设计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的良好习惯,渗透加减计算的一般规律,发展学生思维。

3.创造一个有规律的数列。

让学生在找规律中既能练习小数的加减法,又能发展数学思维,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在实际教学中,第一个练习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第二个练习在第2小题填中间数时对学生有一定的思维难度,这也是我自认为独具匠心的设计,但导师却指出,这样的数列很容易产生歧义。像第1小题的两个数列,即使再多给几个数,答案也是不唯一的。为了更严密些,可以尽量多给几个数或后面加个数进行验证。而第2小题填中间数,答案更是不唯一,在学生还没有“等差数列”概念之前,做这样的题目要“小心”。曾经听曹老师做过有关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缺失的讲座,这一刻自己对此有了更深感受。数学是严谨的科学,对所教知识没有准确的认识和把握,再巧妙的设计也会弄巧成拙。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25

四年级学了很多的数学知识,比如一亿有多大,解决问题的策略、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多边形的内角和,还有数字与运算?舻鹊取N揖醯迷擞玫缴?活中非常的方便而且很有趣。

数学在很多地方用处非常的大,,比如可以算出物体的面积,体积还有算出物体的体重;在军事里面也用得上数学,用来算出飞机飞的有多快,在哪一个位子低飞和测出在哪里停。就连农民,也需要用数学算出一共可以收成多少麦子和其它的农作物。

数学用起来也很有趣。有一天,我和妈妈一起去公园里玩,在公交车上妈妈问了一个有关确定位置的问题,妈妈说;“小敏家在第一排第八栋,小红家在第四排第六栋,怎么样可以从小敏家到小红家呢?”可以向西2栋再向北走3栋,然后就到了。妈妈说回答正确,以后就知道找位置了。

有趣的数学确也很高深,今年期未考试我没有考好,说明我学的还不够透彻,署假我一定花点时间好好的补补数学,把不会的知识点补上。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26

《口算除法》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后面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及除数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作为本单元的起始,如何让孩子们理解除法的算理是重点也是难点。

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对于计算的法则掌握的较快,但对于理解算理过程却只能做到似懂非懂,或者“懂你在心口难开”无法用语言来完整有条理的去描述。但新人教版的这册书很多内容都将重点放在了让孩子探究计算的过程而不是一味的追求结果,这对我们的教学是个不小的挑战。

在上本节课之前,我思索了很久,如何让孩子能够在课堂上对探究算理感兴趣、如何让孩子自然的理解除法计算的道理?围绕这些我在细节上做了一些准备,然后发现恰恰是这些小的细节让孩子们很快进入了状态,从而顺利的完成了学习任务。

在教学例1之前,我利用让孩子们去数100张手工纸并提问:如何能快速的数出100张手工纸?有一部分孩子很快就发现,要一张一张的数得数100次太慢了,于是就有同学举手提问:老师,这些纸能不能10张10张的分成一摞一摞的,这样数10次就可以了。大家一听觉得这个想法很好,于是我利用将100张手工纸捆成了10摞并且提问:如果一张一张的数,100里面有多少个“一”?如果一摞一摞的数100里面还是多少个“一”吗?孩子们马上反应出计数单位由“一”变成“十”,所以数的速度加快了。接下来我又提出:如何快速的数出40张手工纸?这时很多孩子都选择一摞一摞的去数。问他们原因,孩子们非常自豪的用数据跟我说明:如果一张一张的数要数40次,而如果十张十张的数只用数4次,可以省下36次。于是我利用孩子们的理解引入到本节课中,说明既然是口算除法那么一定要体现出快速计算,所以如何省事便是本节课的重点。这样进入例1过渡就比较自然,同时孩子们对于盖“0”再添”0“其实是在转换计数单位的理解也就迎刃而解了。

通过本节课的尝试,我充分的感受到老师只有在课堂上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感悟,去交流,去学习,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新知识,才能提高他们的自我学习能力,也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27

以往加减法的验算,是放在加法和减法的计算中分别学习的,现在采用加减法验算集中编排,加法和减法的集中验算方法集中出现,以利于学生通过加减法的互逆关系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体现方法的多样化。本节课,我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掌握加法的验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的过程,能正确验算。

2、引导学生感受加法验算方法的多样化,启发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3、能结合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有如下的感受。

①、计算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根据《课标》中提出的要求,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将应用问题与计算有机结合。课始,我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认真看主题图,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在购买运动服和运动鞋的情境中学习。并在课后练习中也安排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不仅理解算理与掌握方法,而且巩固提高学生分析理解、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②、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有益于他们的一生,但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要从小抓起,循序渐进。完整的表述题意。现在的教材和一些练习的片子中,很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题,都是图与文字配合出现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完整的表述题意,有利于学生分析理解,而且坚持下来,能形成方法与习惯。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28

暑假到了,我又高兴又发愁,高兴的是又可以和伙伴们痛痛快快地玩了,发愁的是又有一大堆很难很难的奥数题等着我。爸爸小时候数学很好,所以他对我的期望也很高,经常给我出奥数题,说是要培养成数学高手。

从一年级开始,我就愁数学,每到上数学课时我总是没精打采,盼着早些下课。有一次,爸爸给我布置了一道奥数题就出去了,我一个人静静地思考,但怎么也寻不到头绪。时间一分一分地过去了,家里静得能听到钟表“滴滴答答”的声音,眼看爸爸就要回来,我对自己彻底失去了信心,准备着挨爸爸的训斥。

就这样,我对数学一次又一次地失去了信心,越来越发愁。为什么数学家们总是能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解出一道道难题?

至今我仍不明白,对数学已失去信心的我,能够实现爸爸的愿望吗?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29

在神秘的数学王国里,胖子“0”与瘦子“1”这两个“小有名气”的数字,常常为了谁重要而争执不休。瞧!今天,这两个小冤家狭路相逢,彼此之间又展开了一场舌战。

瘦子“1”抢先发言:“哼!胖胖的‘0’,你有什么了不起?就像100,如果没有我这个瘦子‘1’,你这两个胖‘0’有什么用?”

胖子“0”不服气了:“你也甭在我面前耍威风,想想看,要是没有我,你上哪找其它数来组成100呢?”

“哟!”“1”不甘示弱,“你再神气也不过是表示什么也没有,看!‘1+0’还不等于我本身,你哪点儿派得上用场啦?”

“去!‘1×0’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30

还有就是偷东西可能这种人占少数,位置甚少,他(她)们是有名无实的少先队员^。

而她这辈子就注定了与那狗有渊源,不是狗死就是她亡?”虽是玩笑话,但这是事实啊。都说爸爸是女儿的一座山,这话一点没错。“它好凶啊,好象不怎么喜欢我的样子?

所以,大家都拿出了自己最快的速度。当我再次回顾那些树时,花儿不再令人赏眼,残花新叶。转世灵童乔灵儿已经长成一个丰神俊秀的年轻人,这天正在农家祝寿庆喜,突然闯进一伙女匪,要将灵儿劫持上山?

我连气都还没有喘一下,就又接到了超人基地的另一个任务:xxx又要搞一次恐怖袭击,让我过去破坏他们的计划。幸福不过是欲望的暂时停止。总之,这本书在我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消磨我无聊的时光,我真的喜欢这本书;可事实却不是我们想像中那么好玩,所以我们十分有感触了呢。

然而假期又是给人舒适的瑕疵。爆竹声中一岁除,随着鞭炮声,不知不觉,我又长大了一岁?随手放到了桌子上那一堆花花绿绿的生日贺卡中。我们第一关打的不是“坦克大战”,我们才不用坦克咧。

”爸爸并没有从沉思中回过头来,倒是旁边的哥哥插嘴了!可是窗户好像坏了似的,老是关不上,妈妈竟然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用身体挡住了窗户。仿佛一不小心就要栽倒下去似的。我飘飘悠悠地飞上天去?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31

8月1日,我和爸爸妈妈奶奶还有叔叔全家到蓬莱长岛去旅游。我们晚上9:00在新世纪坐车。第二天7:00到达长岛港。一共走了大约10个小时。

我们又乘船大约行驶了40分钟到达长岛。我们住在渔家小院,每天吃海鲜,有贝壳肉,鱼肉馅饺子和炸黄花鱼。上午我们乘船出海打鱼,成人票每人40元,儿童票:身高超过米是40元,但没有超过是20元。

我和哥哥得身高都没超过米。这样我们全家三口正好是100元。我们一大家7口是240元。我看见渔民伯伯打上来一个海贝和一只海星。晚上我们逛海边夜市。妈妈给我买了一条玉石项链和用贝壳作的三只小狗。又给我的哥哥和妹妹买了三条玉石项链,一共花了50元钱。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32

今天,我和外婆要包馄饨,外婆去菜场买了肉和菜回来剁成馄饨的馅儿。接下来我们就差馄饨皮了。

外婆看了一下馅儿,估计我们要买3元钱的馄饨皮,外婆给了我5元叫我去买3元的馄饨皮,我边走边想5-3=2元,买完馄饨皮我还应多2元,可是,买好馄饨皮阿姨忘记找我钱了。

我跟阿姨说:“阿姨,我买了3元钱的馄饨皮,我给了您5元钱,您应该找我2元。”

阿姨说:“小朋友,对不起,我忘了,这是找你的钱。”我买到了馄饨皮,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我和外婆开始包馄饨了,包好馄饨后外婆让我数数一共包了多少个,我发现每行都有9个,共7行,最后一行只有4个,我一想,上数学课的时候,老师教过我们乘加,乘减,这样我就不用数了。我们用乘加的方法是7×9+4=67(个),用乘减的方法是8×9-5=67(个),我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33

设计说明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是小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本节复习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关注了以下几个方面: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复习包括: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估算方法、笔算方法,以及除法的验算方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和整理,形成全面的、有逻辑性的结构图,既培养了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又使他们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印象,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脉络。

2.重视对算法的复习。

在教学中,选择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逐个击破,通过解决这些有代表性的问题,回顾口算、笔算和估算的方法,使复习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师:我国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就要经常地复习,这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其实复习不仅是快乐的,它还能让我们的知识得以巩固提升,进而让知识更好地为我们服务,这不就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吗?同学们,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对本学期的知识进行总复习。今天这节课我们首先要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34

我的数学老师姓代,长着乌黑发亮的头发,炯炯有神的眼睛,一张樱桃小嘴,高高的鼻梁上还驾着一副眼镜。

今年的3月份我因爷爷病逝,请假一个星期,落下了许多功课,代老师就利用课间的10分钟给我一点一点如上课般认真的补习,此时的我被这份无微不至的关心打动了。等代老师看到我作业本上一个个鲜红的对勾时,她微笑着向我点点头说:“很好。”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个假期的数学补课。当我遇到不解的难题时,她总是很耐心的给我讲解。当我休息20分钟的时候,她总会拿出各式各样的好玩具和美味的食物给我。

代老师您的爱就像阳光一样照耀着我,我就像一颗小树在您的照耀下慢慢成长,慢慢茁壮!代老师我永远爱您。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35

1、注重知识前后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知识的迁移使学生自己探索计算方法,总结规律,解决问题。这样不仅使学生很好地掌握了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掌握一定的计算技能,而且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很好地落实了过程性目标。

2、本课时教学提倡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变“学方法”为主动地构建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中,由于创设了生活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对新知识的探究中,采用以旧带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法,符合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同时运用合理、多样化的学习方法,把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有机结合,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

3、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把自己放在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位置,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但在学习评价上还做得不够,评价比较单一,语言的激励性还不够,因此缺乏一种感召力,今后应更加注意评语的激励作用。

小学三年级数学趣味故事 (菁选3篇)(扩展2)

——小学三年级趣味数学日记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36

《倍的认识》是《7的乘法口诀》中第4课时的内容,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认识“倍”的概念的过程;

2、初步体会“倍”的意义,会计算简单的求倍数的问题;

3、在用已有生活经验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间的联系。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对“倍”有了初步的认识,总结这节课的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1、创设情景,培养兴趣

兴趣是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有效地构建愉悦的教学环境,学生才能把学习新知识的压力变为探求新知识的动力。这节课我通过“1头小象和2头大象”、“小兔子拔萝卜”两幅情景图,让学生初步体会“倍”的意义。这样,把枯燥死板的数学知识放在学生比较喜欢的情境中,避免了干干巴巴的讲述,然后,我又和同学们进行了击掌游戏,以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更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2、动手操作,加强理解

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动手操作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成生动具体的形象思维,使学生产生深刻的体验,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数学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所以,在练习中我安排了让学生摆花片的题目,通过他们动手操作,进一步加深了对“倍”这个概念的理解。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37

1、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华罗庚上中学时,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着名的难题:“有一个数,3个3个地数,还余2;5个5个地数,还余3;7个7个地数,还余2,请问这个得数是多少?”大家正在思考时,华罗庚站起来说:“23”他的回答使老师惊喜不已,并得到老师的表扬。

2、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叙拉古的亥厄洛王叫金匠造一顶纯金的*,因怀疑里面掺有银,便请阿基米德鉴定。当他进入浴盆洗澡时,水漫溢到盆外,于是悟得不同质料的物体,虽然重量相同,但因体积不同,排去的水也必不相等。根据这一道理,就可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38

八戒去花果山找悟空,大圣不在家。猴子子们热情地招待八戒,采了山中最好吃的山桃整整100个,八戒高兴地说:“大家一起吃!”可怎样吃呢,数了数共30只猴子,八戒找个树枝在地上左

画右画,列起了算式,100÷30=3.....1

八戒指着上面的3,大方的说,“你们一个人吃3个山桃吧,瞧,我就吃那剩下的1个吧!”猴子子们很感激八戒,纷纷道谢,然后每人拿了各自的一份。

悟空回来后,猴子子们对悟空讲今天八戒如何大方,如何自已只吃一个山桃,悟空看了八戒的列式,大叫,“好个呆子,多吃了山桃竟然还嘴硬,我去找他!”

哈哈,你知道八戒吃了几个山桃?

明明是个喜欢提问的孩子。一天,他对0—9这几个数字产生兴趣:为什么它们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呢?于是,他就去问妈妈:“0—9既然叫‘阿拉伯数字’,那肯定是阿拉伯人发明的了,对吗妈妈?”

妈妈摇*说:“阿拉伯数字实际上是印度人发明的。大约在1500年前,印度人就用一种特殊的字来表示数目,这些字有10个,只要一笔两笔就能写成。后来,这些数字传入阿拉伯,阿拉伯人觉得这些数字简单、实用,就在自己的国家广泛使用,并又传到了欧洲。就这样,慢慢变成了我们今天使用的数字。因为阿拉伯人在传播这些数字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人们就习惯了称这种数字为‘阿拉伯数字’。”

明明听了说:“原来是这样。妈妈,这可不可以叫做‘将错就错’呢?”妈妈笑了。

动物学校举办儿歌比赛,大象老师做裁判。

猴子第一个举手,开始朗诵:“进位加法我会算,数位对齐才能加。个位对齐个位加,满十要向十位进。十位相加再加一,得数算得快又准。”

猴子刚说完,小*又开始朗诵:“退位减法并不难,数位对齐才能减。个位数小不够减,要向十位借个一。十位退一是一十,退了以后少个一。十位数字怎么减,十位退一再去减。”

大家都为它们的精*表演鼓掌。大象老师说:“它们的儿歌让我们明白了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它们两个都应该得冠*,好不好?”大家同意并鼓掌祝贺它们。

很久以前,数学王国比较混乱。0—9十个兄弟不仅在王国称霸,而且彼此吹嘘自己的本领最大。数学天使看到这种情况很生气,派<、>和=三个小天使到数学王国建立次序,避免混乱。

三个小天使来到数学王国,0—9十个兄弟轻蔑地看着它们。9问道:“你们三个来数学王国干什么,我们不欢迎你们!”

=笑着说:“我们是天使派来你们王国的法官,帮你们治理好你们国家。我是‘等号’,这两位是‘大于号’和‘小于号’,它们开口朝谁,谁就大;它们尖尖朝谁,谁就小。”

0—9十个兄弟听说它们是天使派来的法官,就乖乖地服从<、>和=的命令。从此,数学王国有了严格的次序,任何人不会违反。

熊熊不喜欢学习,只想做生意,于是在学校旁边开了个水果店。小兔和猴子是它的同学,它们商量好,要教训这个不爱上学的懒家伙。

它们来到熊熊的水果店。

“桃子怎么卖呀?”猴子问。

“第一筐里6元3公斤,第二筐里6元2公斤。”熊熊回答。

猴子又说:“如果我从两筐里拿5公斤,要付你12元,对吗?”

熊熊点点头。

“那我全买下,既然5公斤12元,那60公斤就是12×12=144元,对不对?”

“正是,正是。”熊熊讲。

于是猴子买了所有的桃子,付了钱,和小兔高兴地走了。

晚上回到家,熊熊结帐,怎么算都是亏本的。第二天,猴子、小兔找到熊熊把情况说了,笑着说:“都是你学习不好,我们才来教训你一下”,并把少给的钱补给了熊熊。

熊熊惭愧地低下了头,从此每天上课都很认真。它们三个成了好朋友。

一天,唐僧命徒弟悟空、八戒、沙僧三人去花果山摘些桃子。不久,徒弟三人摘完桃子高高兴兴回来。师父唐僧问:你们每人各摘回多少个桃子?

八戒憨笑着说:师父,我来考考你。我们每人摘的一样多,我筐里的桃子不到100个,如果3个3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了多少个?

沙僧神秘地说:师父,我也来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4个4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了多少个?

悟空笑眯眯地说:师父,我也来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5个5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多少个?

唐僧很快说出他们每人摘桃子的个数。你知道他们每人摘多少个桃子吗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39

【背景分析】

《比大小》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分数》中的一部分。分数大小比较的学习分为两个阶段,三年级要学习的《比大小》主要是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和同分子分数(分子是1)大小之间的比较。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要到五年级才能系统学习。

本节课教材要求分三步进行教学:用分数表示图中阴影部分——比较阴影部分大小——比较分数大小。这样安排的目的是将数与形结合起来,学生在比较分数大小时,可以联想到图形的大小,这对学生理解分数大小的关系将会有较大的帮助。

由于是初次学习分数大小的比较,所以本课要求学生借助直观的图形,动手操作,通过“折一折”“摆一摆”“涂一涂”等活动,使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大小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积累一些初步的经验。

【教学实录】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首先,从班上的人数比较入手:“孩子们,我们1班有多少人哪?”

“40人。”“二班有45人,45和40谁大呢?”“当然是45大哦!”

“45>40,这是两个整数的比大小。”

“你们的数学书本是多少钱?谁能说出一个小数和6。14比大小?”

“5。5<6。14”“6。2>6。14”……

“整数能够比较大小,小数能够比较大小,你们说,分数能够比较大小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分数的比大小。”

由整数、小数比较大小引入课题,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分数怎么比较大小呢。

二、建构模型,解释应用

(一)、看图比大小,建立“形象比较”的模式

●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大小、

先出示:3/4和1/4谁大呢?让学生猜测,学生有的说3/4大,有的说1/4大,还有的学生默默无声。于是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正方形自己动手折一折,先分4份,再分别涂上颜色,同桌之间比一比大小。折完后,再请学生来说谁大。“3/4和谁大呢?你怎么知道的?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

学生1:(拿着折好的圆形纸片边比划边说)把圆*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比3份少,所以1/4<3/4。

学生2:3/4里有3个1/4,3个1/4要比1个1/4大,所以3/4>1/4。

学生3:我用长方形折的3/4和1/4,两个图形对比,1/4<3/4。

及时肯定学生的比较方法及解释,出示一组同分母的分数比较大小巩固。

●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太好了,同学们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了,现在老师有道难题想请同学们帮老师想想,淘气和笑笑在争执1/4和1/2谁大?你们来说一说。”

请学生个别答,记住猜错的学生。

请学生动手折一折、涂一涂再比一比,在组内先验证自己的结论,然后每组派一名代表上前演示。

“你们比较出的结果是什么?”(有意识请猜错的学生说)

(二)、理解分数,建立“意义比较”的模式

●做“试一试”第(2)题

1、演示课件

2、学生独立做题,师巡。

3、指名学生汇报答案,引导学生说出每个图形各涂几格和比较的理由。

●探索比大小的两个分数的特点,进行分类

1、演示课件,出现六组分数和对应的图

2、那这些分数有什么特点?大家讨论一下。

3、组织小组发言,归纳出比大小的两个分数可以分为两类:有分母相同的,还有分子都是1的。

(三)、解释应用

1、演示课件,出示同分母和分子是1的分数比大小归类编排题

2、组织学生做题,师巡视。

3、同桌交流比大小的方法和答案。

4、用开火车的方式进行全班反馈。

(四)、发现窍门,建立“法则比大小”的模式

1、你们能不能不涂色直接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呢?让我们边做题边寻找答案。

2、演示课件,出示同分母和分子是1的分数比大小混排题。

3、这么多题,要比比谁最细心,老师巡视。

4、小组汇报答案。引导学生说出“分母相同时就比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和“分子相同时就比分母,分母大的分数小,分母小的分数大”。(课件出示)

5、用你们的方法来比比1/2、1/8和2/7、2/5

6、课件演示验证。

(五)游戏:

拿小棒:老师拿了全部的3/10,老师拿了几根?你要拿得比我少,应该怎么拿?同桌两人玩一玩。要说出拿出了全部的几分之几?说一说,你们是怎么拿的?

三、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在本课分数大小比较主要包括两部分的内容:一是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母小于10);二是几分之一的两个分数大小的比较。

由于分数的大小比较这一知识是建立在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的概念初步认识的基础上的。通过比大小这一课,进一步初步认识分数。本课时分数大小比较主要借助直观图形,让学生通过看图,直观地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从而让他们感受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积累一些初步的经验。其实,在本课的教学中蕴涵着三种分数比较的方法,即三种比较模式。

1、看图比较大小,建立“形象比较”的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我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整个的模式中包含三个比较环节:用分数表示图中阴影部分——比较阴影部分的大小——比较分数大小,教材给出的教学情景的目的也是将数与形结合起来,学生在比较时,可以联想到图形的大小。所以我把例题交给学生自主探究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我把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在组内把自己看到的图形,想到的理由进行交流。

2、理解分数,建立“意义比较”模式。

在这种模式的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说出填分数的理由和比较分数大小想法,再引导学生说出每个图形各涂几格和比较理由,然后根据分数的概念得出结论。在探究比较中,注意比大小的两个分数的特点,进行分类:同分母和分子都是1的分数。这一部分不是由老师教给学生,而是由教师引导、激励,启发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考,推理,归纳。

3、发现窍门,建立“法则比较”的模式

在这里,应特别重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考和推理,最后归纳出:分母相同,比较分子,分子越大,分数越小;分子是1(分母相同),比较分母,分母越大,分数反而越小的法则。

总之,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老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给孩子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要变听数学、看数学为做数学,关注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学习,关注孩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关注孩子对学习过程的经历和体验。教师要关注孩子知识技能的学习,更要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给孩子以富有个性的评价,激励孩子学习数学的信心。这样我们的数学将不再枯燥,让我们的数字会跳跃,图形会唱歌,我们的数学从此富有生机,充满乐趣。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40

事实上,数学本身非常有趣,它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每个人都能从中获得享受。本文为大家整理了二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仅供参考!

马克和欧拉是一对好朋友,他们一起进入数学岛体验生活。

“咕噜……”欧拉:“什么声音?”马克指着自己的肚子笑道:“它向我提意见了。”马克这么一说,欧拉也感到自己有些饿了,欧拉:“听说数学岛里吃饭是免费的,我们今天去吃顿好的!”

他俩去了好几家饭店,可是都因为没能回答出问题而被赶了出来,沮丧的欧拉说:“早知道数学岛生存这么难,我就不来了,真向往家里衣食无忧的生活啊!要不我们去救助站喝稀粥?”马克立刻反对道:“那是愚蠢人去的地方,饿死了我也不去!我们再到其他地方试试吧。”

“包子!刚出炉的包子!”马克:“我们去包子铺看看吧,也许那里的题目会简单些!”他俩快步来到包子铺前。

一看:好家伙,这蒸包子的笼屉就有八层,从上往下,一层比一层大。欧拉急不可耐的说:“我们要吃包子!”老板说:“欢迎!欢迎!你俩是今天包子铺的第四批客人,第一批人拿走了全部包子的一半,后来每批人都拿走了剩下包子的一半,现在就请算算你们能拿走多少个包子吧!”

欧拉高兴的说:“快告诉我们一共有多少个包子?”老板好像没有听到似的给他们介绍起包子来:“第一笼我蒸了2个豆沙包、第二笼蒸了6个青菜包、第三笼蒸了10个萝卜包、第四笼、第五笼、第六笼、第七笼我忘记了,最后一笼我蒸了30个肉包。”说完后就不再理他们了。

欧拉着急地说:“不知道蒸了多少,那我们怎么算出一共有多少个包子呀?”

细心的马克仔细想了一下,微笑着对老板说道:“那请给我们拿8个包子吧!”

老板听后立马拿出了八个热腾腾的包子,微笑的说道:“欢迎下次再来!”

欧拉疑惑的问道:“他没有告诉我们一共有多少包子,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马克笑道:“老板在介绍包子时,其实就告诉了我们他笼屉里分别蒸了:2、6、10……30个包子,一共有八层笼屉,已经告诉了我们四层的数量,这是个找规律题,想想每笼差4个,算出来一共有128个包子,第一批人拿走了128个包子的一半也就是64个,还剩64个,第二批人拿了32个,还剩32个,第三批人拿了16个,还剩16个,我们拿一半正好是8个包子。”

饿极了的欧拉一边吃着包子,一边竖起大拇指赞扬道:“你真棒!马克。”

马克一把夺过欧拉手中的包子,说道:“看来想在数学岛生存,也不是很难啊!”

阅读启发:做数学不仅要有聪明的脑袋,更得有细致的心,只要我们用心去对待,动动脑筋,就会发现其实数学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难。

一个晴朗的早晨,数字们伸伸懒腰,做个深呼吸,开始了新一天的生活。

今天是*选举的日子,数字们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敲锣打鼓造着声势,他们要选出最独特最优秀的一个人来当这个数字王国的国王。

竞选宣言开始了,首先上场的是数字“0”。只见圆嘟嘟的数字“0”,一步一滚地爬到讲台上,“数字王国里的数字们,你们说,谁是最独特的?是我,数字0。你们看,我全身光滑圆润。而且我是你们当中所有人的基础,俗话说一切从零开始。没有开始,哪有结果。所以我是最独特的也是最棒的!投我一票吧!”

说完,0扭动身体,下面的“粉丝”狂热地叫着:“0!0!0!最独特!0!0!0!你最棒!”

在0的粉丝们狂热的叫喊声中,数字“1”上台了。只见身材修长的1迈着方步走到讲台上,朝下面彬彬有礼地鞠了一个躬,“全体数字们,大家好,你们看,我长得多特别,我这身材,是很多人的榜样。像建造房子用的柱子,大树的主干,他们都很羡慕我的身材,无时不刻地在模仿我。我也是最优秀的,我是最小的自然数,没有1,就没有2,如果不从我这个基础做起,就不会有世界。所以我是最独特也是最棒的!投我一票吧!”

说完,1挥动他那纤长的双手,台下的粉丝们情绪激动,大喊:“1!1!1!最独特!1!1!1!你最棒!”

数字“2”移动着它那像唐老鸭似的身体,走向讲台。“安静,安静!”没想到,今天数字王国的粉丝们来得真不少,现场真是太热闹了。“我是数字王国里最受人欢迎的数字,你们看,人类有了左耳就有右耳,有了左手还有右手,有了左腿还有右腿,都是成双成对的,那是为什么?那是因为喜欢我啊!有了我数字2,这世界充满了快乐!任何人只要和我一拥抱,他的快乐都会成双!所以我是最独特的,也是最受欢迎的!投我一票吧,我一定会让大家的快乐加倍!”

数字“3”出场了,下面立即骚动起来,秩序开始有点混乱了。还没等“3”发言,就有记者朋友举过话筒:“3,请问你什么时候成为人类最狂热崇拜的数字的?请说说你的成功之路吧。”“3,请问你什么时候成为人类一种吉祥的代号的?请说说你的诀窍吧。”

呆头呆脑的“3”好不容易回过神来:“这个啊,我也不知道啊。我也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好的,人们怎么那么喜欢我呢?”数字“3”接着说:“说我独特吧,我好像也不独特,因为我长得像数字8的一半。说我最优秀吧,可我的技术不是第1名也不是第2名。”下面的粉丝开始尖叫起来:“3你最独特,因为8太完美了,我们没办法做到,我们就喜欢你的不完美。3你最棒,因为你是3,你永远有奋斗的目标,你永远可以有进步,我们要向你学习。”

接下来,数字4、5、6、7、8、9一个接一个地上台了。所有的数字都发表了自己的竞选宣言,个个慷慨激昂,粉丝们狂热地叫喊着。

经过激烈的角逐,数字王国进行全民公决,最后数字“3”以高达519万票高居榜首,当选数字王国里的国王。

于是,不起眼的数字“3“开始了他不可思议的国王生涯。

阅读启发:同学们,为什么数字“3”当选为数字王国里的国王呢?那是因为数字“3”为人谦虚、做事认真,注重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永远有奋斗的目标,永远要求自己进步,所以当选为数字王国里的国王。我们要向数字“3”学习,做个最棒的自己!

有一天,小虎和小莉姐弟俩一起出去玩。他们俩走着走着,忽然面前出现了一条河,河上没有桥,小虎想游过去,可当小虎跑到河边一看吓的大叫起来:“小莉,河里有鳄鱼!”

细心的小莉发现河中有许多露出水面的石头,只是有个怪现象,那就是每块石头上都有数字。

小虎不管三七二十一,走在前面,一边走还一边报数:“1、2、3、5、8。”

突然小虎停了下来说:“8的前面有好几块石头,该走哪一块呢?”

小莉提醒道:“小虎当心,不能乱走,我发现这些数字好像有规律!”

于是他俩停下来进行研究:1、2、3、5、8、(?)、(?)……,小莉:“8后面应该是几?”

小莉思考了一会儿兴奋的说:“我知道了!你看每个数字都是它前面两个数字的和,所以8后面应该是5+8=13。”

小虎接过话说道:“太简单了!13后面应该是21、21后面应该是34……”这样他俩成功的渡过了数字河!

阅读启发:大自然中的数学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多动脑筋、认真思考,就能发现数学真得很奇妙!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41

1、本节课的设计从学生的认知经验出发,恰当地确定教学目标。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让学生感受到用集合圈来解决问题的价值,又能让学生掌握使用集合图解决重叠问题的方法。尤其是最后的巩固、拓展题的呈现,结合了学生的实际,顺其自然,把学生思维的触角引向深入。

2、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注重图形、算式和文本的有效结合。本节课的设计意图在充分发挥集合图的作用,但同时加强学生对文字信息的理解。通过站一站、画一画、说一说、想一想等方式让学生既沟通了已有的知识经验间的联系,又体会到图形、算式之间的联系,为建立数学模型搭建了很好的*台。

3、本节课是在找准了学生的认知起点和困惑点的基础上,寻找了一条符合学生学习的有效教学途径。首先从学生喜爱的生活情境出发导入新课,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学习新知识服务。教师只有课前知学,然后才能知教。然而怎样去知学?又怎样去知教?是需要课前花足时间去思考的事。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42

我国古代的那些国君,在他们自己的国家里都是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他们每天接受着的膜拜,欣赏着最美妙的音乐,吃着最讲究最丰盛的食物。这些人养尊处优,却不见得有多少过人的智慧。

有一天,一只巨大的鸟飞落在鲁国都城的附近。这是一只海鸟。它的头抬起的时候,身高达8尺,样子长得很漂亮,很像传说中的凤凰。因此,人们都把它当做神鸟。

鲁国国君听了臣属关于这只大海鸟的汇报,决定以盛大的礼节郑重其事地迎接它。鲁侯在宗庙里毕恭毕敬地设酒宴招待海鸟。鲁侯命宫廷乐师奏起了级的《九韶》曲。这是舜帝时在最隆重的场合下才演奏的乐曲,共有九章。他又派人给海鸟摆满最上等、最神圣的^大牢^供品做食物,这些食物就是用很大的盘子盛着烤熟的全牛、全羊和全猪。鲁候侍立在海鸟旁边,诚心诚意地请它食用。

海鸟看到这莫名其妙的场面,被吓得有些发呆。它离开了辽阔的大海,失去了宝贵的自由,看着面前纷乱的人世,只觉得头昏眼花,充满了惊恐和悲伤。海鸟始终不敢吃一块肉,不敢饮一杯酒。三天之后,它便在极度的惊吓忧郁中死去了。

鲁侯十分沮丧,还不知道自己到底错在何处。

其实,鲁国国君这是用供养自己的一套做法来养海鸟。他不知道世上万事万物皆有自身的特点和所应遵循的规律。而鲁侯却不看场合不分对象,只凭自己的想当然去办事,他不懂得用养鸟的办法去养鸟,结果事与愿违,做出了适得其反的蠢事来。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43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学以致用。

新课程标准的出现,正是配合当前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是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和飞跃。新课程标准旨在建立一种促进学生发展、反映未来社会需要、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数学课程体系。要使该教材真正实施到位,必须建立一种符合学生自主发展、融入社会生活、面向学生生活实践、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的教学方法,而这样的教学方法的实施应体现开放式教学。

一、把社会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大课堂

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学中,应探索与构建生活数学的教学体系。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解诀问题中巩固学到的数学知识;鼓励学生把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带进课堂,试着用数学方法来解决。这既是数学学习的价值体现,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能力。

二、创设自由开放的课堂空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1、建立民主、*等、和谐的师主关系,使学主放胆交流,敢于创新。新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课堂气氛的调节者,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营造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氛围,教师应以*等的态度去热爱、信任、尊重每位学生,满足学生的发表欲、表现欲,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2、创设民主开放的课堂,关注每一位学主的发展。新标准的理念是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应根据这一理念,精心设计教案、内容及练习,确实落实充分地尊重、关心每一位学生,使他们在课堂上都能生动活泼、健康发展。教材通过发现、探究及认知活动,使学生更多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极学习数学知识,探求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并在亲身实践中体验数学。自由开放的课堂空间使学生保持愉快而兴奋的心境,自主明确学习目标,大胆设想,积极地通过书本认证或相互认证自己的见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3、组织有趣操作,培养学生语言表述和概括能力。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的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使新知识在操作中产生,创新意识在操作中萌发。通过动手,学生们发现自己也是一个创造者。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借用直观演示、操作、组织游戏。故事导入等形式,营造富有情趣的教学氛围,尽量给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以及合作的机会。显而易见,这样的教学活动“不用扬鞭自奋蹄”,让学生成为问题的探索者和解决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探索知识过程中,学生同桌合作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听取别人的见解,合理地补充、调整自己的观点,达到较完美的认知状态。在教学中教我不仅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同时还关注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组织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现代教育观。

4、建立多种评价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学习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开放式的教学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不同观点,同一个问题,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每个学生的观点都受尊重。开放式的课堂不再以教师为唯一的评价主体,学生也成为了评价的主体,学生在评价别人的成功和被别人评价为成功的过程中满足了好奇心,获得了探求新知识的激励。教师应发挥表扬的激励功能,使学生乐于创新。我在课堂中经常运用激励性言语,撩拨学生创新的欲望。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小学三年级数学趣味故事 (菁选3篇)(扩展7)

——小学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44

《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注重加强学生的体验,强调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会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的。这一课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即分一分的实践活动),经历从“任意分” 到“*均分”的过程,了解*均分的含义,能根据要求把一些具体物品*均分,并知道每份是多少。反思本节课,我觉得有以下收获与不足。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使他们享受到从事数学学习活动的喜悦。

这节课一开始,我以故事引出问题:猴妈妈要把8个桃子全部分给他的两个猴宝宝,有几种分法?请大家用圆片代替桃子分一分(学生很愿意动手分),通过全班交流,列出各种分法。接着问:你认为哪种分法能让两个猴宝宝都满意?说出你的想法。(每个猴宝宝分到的桃子一样多)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学习数学 ,体验*均分的意义。

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认识既不发生于主体,也不发生于客体,而发生于联系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活动之中。“*均分”的认识,是小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理解“*均分”的意义,我引导学生参与到多种形式的“分一分”活动当中,循循善诱,从一个总数分成2份到多份,从“随意分”到“分到同样多。” 在参与这些操作活动的过程中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帮助学生体验理解了数学知识,即“*均分”的认识。

3.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与交流,感受分法的多样化与答案的统一性。

在“小猫分鱼”的活动中,我让学生小组合作来帮助小猫解决“12条鱼,4只小猫想分到同样多的鱼,每只小猫分到几条呢?”小组4位同学分别扮演4只小猫、用12根小棒代替鱼,动手分一分,分好后,派代表汇报是怎么分的,(即交流分的过程,说出不同的想法),得到什么结果。感受分法的多样化与答案的统一性 。这既尊重了学生生活经验、认知特点等的差异,又为学生展示个性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然后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法来表示分鱼的`过程和结果。

总之,这节课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不足的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争取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扬长避短,为成为优秀的数学老师而努力。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45

小小猪的好朋友小刺猬对他说:“小小猪,你老跟在你爸爸后面,你是你爸爸的小尾巴。”

小小猪说:“我才不是爸爸的小尾巴。”

小刺猬好奇的问:“你是什么呢?”

小小猪说:“你来当我们的小尾巴,你就知道了。”

小刺猬笑着说:“好,我就来当一次你们的小尾巴吧!”

猪爸爸走进院子里,拿起扫帚开始扫地,把垃圾扫进畚箕里。小小猪拿起畚箕对爸爸说:“我来倒垃圾。”猪爸爸准备刷院墙,他泡了一桶石灰水,小小猪跟在爸爸后面说:“爸爸,我帮你提石灰桶吧。”刷完墙,猪爸爸给小树、小花松松土、修修枝叶,小小猪跟在爸爸后面也轻手轻脚地给小树、小花松土、浇水、捉虫子。

猪爸爸干完活,小小猪赶紧搬来一把椅子给爸爸坐,还给爸爸泡了一杯热气腾腾的茶。

猪爸爸喝着香香的茶说:“小小猪真是我的好帮手。”

这时,跟在后面的小刺猬乐了,又跳又拍手说:“小小猪真能干,他是爸爸的好帮手,不是爸爸的小尾巴。”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46

一天,唐僧命徒弟悟空、八戒、沙僧三人去花果山摘些桃子。不久,徒弟三人摘完桃子高高兴兴回来。师父唐僧问:你们每人各摘回多少个桃子?

八戒憨笑着说:师父,我来考考你。我们每人摘的一样多,我筐里的桃子不到100个,如果3个3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了多少个?

沙僧神秘地说:师父,我也来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4个4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了多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47

教学内容:

“住新房”练习题

教学目标:

1、掌握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2、能运用所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估算与交流的过程。

教学重点:

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的算理。

2、2、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难点: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竖式的计算。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复习旧知识,预习新知识。

教学设计流程:

一、回顾复习,引入新课

1、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一般乘法,都学习了哪些计算方法?生认真思考,互相交流。

2、出示练习题,学生做集体订正。

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乘法

1、继续以14×12例,

生:12看成10+2,14×110=140,14×2=28,140+28=168

2、肯定并表扬学生的计算。

3、请学生在黑板上演示乘法的竖式计算,生板演。

4、肯定该生的板演。

5、师总结:在竖式计算时,一定要注意数位对齐;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大家还有其他的写法吗?

6、老师请生讲述自己的思想,为什么少了一个0。

生:用个位2去乘14,得数的末尾与乘数个位数对齐,再用12的十位上的1去乘14得140。

7、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它们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三、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小学三年级数学趣味故事 (菁选3篇)(扩展5)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菁选3篇)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48

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活动。在设计安排练习题时,悉心钻研教材,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精心安排,在设计练习时必须明确每一道题的练习意义,确保一步一个脚印,步步到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练习的优化。

这是一堂计算课,目标是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法则及算理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计算能力,并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工整的良好学习习惯。因此在探索检验过程中我一共安排了4道题:31×1223×1341×2134×12前两题主要是为理解算理服务的,后两题是为了巩固部分积的对位问题。计算是枯燥的,但也是有用的,引导学生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逐步树立应用数学的意识,从而从“有用性”的外在角度刺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更积极主动更有兴趣的来学习今后的计算课。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渗透一种数学策略,掌握一种数学方法,使今后学生面对没出现过的题目、类型或其他生活中的问题,不再惊慌不已、束手无措也是我本节课要传达给学生的:原来新问题也不可怕,也只不过是旧知识的重新建构。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如课堂提问的策略问题,面对学生的突发问题,不知道怎样去引导。在今天第二部分积“0”问题的处理上,相同数位的对位上,花费了不少时间,因而导致课堂时间短缺,并且出现了很多重复教学的情况。我想有了失败,才会去找原因,才会去思索,才会不断去实践,在反思中不断磨练自己。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49

教学目标:

1、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方向。

2、借助各种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通过知识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辨认其余七个方向。

教学过程

一、布置课前预习:

1、查找有关指南针的资料。

2、寻找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二、谈话导入

(出示课本情境图)通过前几堂课的学习小明学会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今天他带了一个指示方向的工具,再次来到校园中的操场上,准备继续学习更多与方向有关的知识。你们猜他带的是什么?(指南针)

三、亲身实践,接受新知

1、了解指南针的历史和使用方法,增强民族自豪感。

(出示指南针图)由学生汇报交流预习1收集的资料,教师给予归纳,并重点指导怎样利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早在20xx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指示方向的仪器──司南,后来又发明了罗盘。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盘面上的指针受地球磁场的影响,红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北,白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南。人们根据这一原理利用指南针来辨别方向。

2、根据指南针现在的指示说说校园里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有什么建筑。(北面是教学楼,南面是花坛,东面是图书馆,西面是体育馆)

3、借助指南针盘面上的标记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

问:多功能厅、食堂分别在校园的什么位置?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学生归纳:从“东”出发,东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北,东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南。从“西”出发,西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北,西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南。

4、找出校园的东南方和西北方有什么建筑。

四、巩固运用

1、给出一个方向由学生讨论后制成方向板。 ↑北

2、利用方向板辨认教室中的八个方向。

3、坐在座位上,说一说你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

4、练习二第1、2、3题。

5、练习二第4题:出示我国行政区域图,问:这是哪国的地图?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让学生找出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和十堰的位置,说说十堰在北京的什么方向,北京在武汉的什么方向?

五、全课小结

1、这堂课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交流预习2: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板书设计: 位置与方向

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以学生“说”为主。在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后,我又让学生在小组内自由提问和描述,多数学生都达到了训练的要求。当然,本节课的教学也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课中我比较重视让学生描述图中的路线,对于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描述生活中的路线还不够。在下节课教学时,要将看图描述路线与描述生活中的路线结合起来,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50

八戒去花果山找悟空,大圣不在家。小猴子们热情地招待八戒,采了山中最好吃的山桃整整100个,八戒高兴地说:“大家一起吃!”可怎样吃呢,数了数共30只猴子,八戒找个树枝在地上左画右画,列起了算式,100÷30=3……1

八戒指着上面的3,大方的说,“你们一个人吃3个山桃吧,瞧,我就吃那剩下的1个吧!”小猴子们很感激八戒,纷纷道谢,然后每人拿了各自的一份。

悟空回来后,小猴子们对悟空讲今天八戒如何大方,如何自已只吃一个山桃,悟空看了八戒的列式,大叫,“好个呆子,多吃了山桃竟然还嘴硬,我去找他!”

哈哈,你知道八戒吃了几个山桃?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51

记得寒假的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妹妹还有阿姨一起去白云山玩。经过半多个小时的车程,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妈妈给了我50元让我去买票,我来到售票处,看了一下价格,*票10元,我想:爸爸妈妈和阿姨一共30元,我和妹妹不用买票,50-30=20元,所以找回20元。

买完票,我们就开始上白云山,白云山风景优美,绿树成荫,真是旅游的好出处。我们很快就爬到了鸣春谷,看到许多人在做运动,有的在打羽毛球、有的在打扑克、有的在踢毽子……我们也没闲着,先踢了一会儿毽子,然后阿姨问我们要不要吹泡泡,妹妹连忙说要。爸爸马上给我50元让我去买,我来到小卖掉部看见有大有小的泡泡水,有电动的,也有吹的。我想:妹妹太小了,还是买个电动的给妹妹,给自己买个用嘴吹的小号泡泡水吧!我就问售货员阿姨:一瓶小号吹的泡泡水要多少元?阿姨说5元,我还问电动的要几元,阿姨告诉我15元。于是我就买了个小号吹的和一个电动的,一共用了20元,我给阿姨50元,然后找回50-20=30元。我和妹妹、爸爸、妈妈、阿姨都玩得非常开心!在白云山的鸣春谷度过了一个快乐的下午。

我们要回家了,妈妈提议我们还是坐缆车下山吧!爸爸买了3张15元的*缆车票,一共3*15=45元,今天在白云山一共用了20+20+45=85元。

小学三年级数学趣味故事 (菁选3篇)(扩展3)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52

小熊的妈妈生病了,为了能挣钱替妈妈治病,小熊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下河捕鱼,赶早市到菜场卖鱼。

一天,小熊刚摆好鱼摊,狐狸、黑*和老狼就来了。小熊见有顾客光临,急忙招呼:“买鱼吗,我这鱼刚捕来的,新鲜着呢!”狐狸边翻弄着鱼边问:“这么新鲜的鱼,多少钱一千克?”小熊满脸堆笑:“便宜了,四元一千克。”老狼摇*:“我老了,牙齿不行了,我只想买点鱼身。”

小熊面露难*:“我把鱼身卖给你,鱼头、鱼尾卖给谁呢?”狐狸甩甩尾巴道:“是呀,这剩下的谁也不愿意买,不过,狼大叔牙不好,也只能吃点鱼肉。这样吧,我和黑*牙好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53

有一天,我和妈妈去超市买衣服和鞋子,现在的价格越来越贵,上次来看的一件衣服只要185,这次去却要390,但是上面写着这样一件衣服打5折,买衣服的人就这样耍了一点小把戏,就把我妈高兴的非要买了这样一件衣服不可,于是我就有一个疑问,为什么185元的衣服涨价之后还要打5折呢?

不对,这中间肯定有他们的阴谋,于是我算了一下,390÷2=185,果然有阴谋,看起来是打了5折,实际上根本就没有便宜,还是原来的价格。我为了给营业员阿姨一个面子,我就假装跟正在和营业员说话的妈妈说我不想要这件衣服了。

像这样的事例,在很多商场都有,其实是商家故意整出的噱头,看似打了折,好像便宜了一些,其实在这之前,就已经把价格先涨了上去,然后再翻个花样,说打几折销售,实际上商品的价格并没有便宜,甚至实际价格比原价还要高一些,这就是利用了买家的贪便宜和盲目的心理。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54

我最近突然发现,我爱上了数学这个科目。

最近的数学课上,我频繁地举手,老师也经常让我来回答问题,而且我的回答特别详细,数学老师几乎都不用再讲课了,只要轻描淡写补充一下就可以了。这也许是我热爱数学的表现吧。

每个星期六的奥数课,本来我觉得枯燥无味,可是发现了奥数的乐趣以后,我上课变认真了,我回家做数学作业也更善于思考了,有时有空还会挑战一些数学难题。学习成绩也变好了,作业成绩从开始的b+、a-,到现在的a、a+;考试成绩从这个学年开始的75-90分,到现在的115-120分(满分120分),这让我感到对数学非常热爱,我已经完全爱上了数学,同时,数学也让我感到了成就感。

我热爱数学,我的数学也就会进步,我接二连三被班级选上去参加“籀园杯”比赛,也获奖了。获奖之后,同学们也佩服我了,老师也表扬了我,我自信多了。这些奖状都是证明我对数学的热爱。

数学,我爱你。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55

今年接收的学生底子较弱,口头表达能力其差,数学语言没有几个能流利的说出来。实在是一个非常不行的班子。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似乎也被过去的老师的磨灭的干干净净,上课的情绪是非常的厌倦,难以调动。再加上这几年,我都是从一年级开始带学生,跟班上的好处就是不怕学生不熟悉你的教学特点。而这个班,虽说只是三年级学生,可是厌倦数学的态度已经可以比拟六年级非常厌学的学生态度了。头痛!

如何使这样的一班学生,重新喜欢学数学,激发出他们学习兴趣与激情呢?

这两个周我都在不断的试图了解这班学生,试图去了解他们的想法与过去的学习状况,可是毕竟我在他们班的时间有限,了解到的信息也仅仅限于曾教过他们的老师的意见。实际情况如何,我到现在还是不清楚。

不过,根据以往的经验,孩子始终离不开他们活泼、贪玩的天性。为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我利用了游戏来吸引他们。的确,数学游戏虽然不是非常的刺激,可是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孩子来说,上课能玩上游戏,还是挺有趣,挺吸引的。至于怎样利用学习数学的魅力来引导他们走回学数学的正确道路,暂时,还是操之过急。还是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吧。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56

“今天数学功课是六十三页到八十一页,还有数学作业簿第一回到第三回。”每天我们班热爱与尊重数学的老师就会规定一些让我么整晚都不用读书的数学作业,让我欲哭无泪。

我真的超好奇,到底有谁会喜欢“数学”这科目,世界上为什么要有“数学”这个东西,最让我伤脑筋的科目就是数学,所以我希望“数学”消失在地表,消失在我的生活中。

我们到底需要数学做什么?除了加、减、乘、除,大括号,中括号,小括号、四则运算,速率,两和问题,鸡兔问题。我们不是农夫,干嘛需要知道鸡兔问题,我们现在又不用开车,何必知道速率。这些公式跟我们的生活有多大的关系,谁可以告诉我?

一大堆数学公式根本不到,却让我的生活天天被它困扰,所以,我想大喊:“数学消失!不要再出现了啦!”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57

铃,铃,铃!准备上课了,董老师告诉大家今天校长来听课。同学们马上喝水的喝水,上厕所的上厕所,有的拿起书在预习。铃声再次响起,许多张凳子随之整齐的摆入教室后面,来了很多我认识的老师,校长真的来了。同学们坐直了身体,既兴奋又紧张。

董老师迈着轻快的步履进入了教室,这节课他给我们讲的是亿以外的数,这些数位多,对我们这些刚接触大数的学生来讲读写是一个难把握的,一不小心就会读错或写错。老师请我们把35671980634读出来,同学们大声的:“三百五十六亿七千一百九十八万零六百三十四:读了出来。董老师的耳朵好尖呀,其中有几位同学把它读成三亿五千万六百七十一万九千零六百三十四,马上给大家纠正过来了。

公司晨会分享正能量小故事简短 篇1在非洲一片茂密的丛林里走着四个皮包骨头的男子,他们扛着一只沉重的箱子,在茂密的丛林里踉踉跄跄地往前走。这四个人是:巴里、麦克里斯、约翰斯、吉姆,他们是跟随队长马克格夫进入丛林探险的。马克格夫曾答应给他们优厚的工资。但是,在任务即将完成的时候,马克格夫不幸得了病而长眠在丛林中。这个箱子是马克格夫临死前亲手制作的。他十分诚恳地对四人说道:“我要你们向我保证,一步也不离...查看更多

晨会分享正能量小故事及感悟简短 篇1战国时候,有个鲁国人擅长编草鞋,他妻子擅长织白绢。他想迁到越国去。友人对他说:“你到越国去,一定会贫穷的。”“为什么?”草鞋,是用来穿着走路的,但越国人习惯于赤足走路;白绢,是用来做帽子的,但越国人习惯于披头散发。凭着你的长处,到用不到你的地方去,这样,要使自己不贫穷,难道可能吗?”,最后结果,正如友人说的,这个鲁国人到了越国,并没有什么收获。感悟:一个人要发挥...查看更多

关于注重细节而成功的经典小故事 篇1据《玉泉子》一*载,吕元膺任东都留守时,有位处士常陪他下棋。有一次,两人正对局,突然来了公文,吕元膺只好离开棋盘到公案前去批阅公文,那位棋友趁机偷偷挪动了一个棋子,最后胜了吕元膺。其实吕元膺已经看出他挪动棋子了,只是没有说破。第二天,吕元膺就请那位棋友到别处去谋生。别人都不知道辞退他的原因,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被辞退。临走时,吕元膺还赠送了钱物。吕元膺之所以要辞...查看更多

小学三年级于数学的小故事800字左右 篇1一天数字王国突然闯进来一个三只脚的怪兽,吓和数字公民纷纷逃走。怪兽张开血盆大口,一口吞下数24,接着它又吞吃了44。数5吓得脚软,奇怪的是,怪兽看也没看它一眼。零国王见到数字公民逐渐减少,心里非常着急,连夜让1大臣派6、2、34、100去迎战。食数兽正在洞中做美梦,忽然被吵醒,他气坏了,一脚把4个数踢倒在地。忽然,它眼睛一亮,它看见了躺在地上的100。“太...查看更多

【篇一】四色猜想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四色猜想的提出来自英国。1852年,毕业于伦敦大学的弗南西斯.格思里来到一家科研单位搞地图着色工作时,发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看来,每幅地图都可以用四种颜色着色,使得有共同边界的国家着上不同的颜色。”这个结论能不能从数学上加以严格证明呢?他和在大学读书的弟弟格里斯决心试一试。兄弟二人为证明这一问题而使用的稿纸已经堆了一大叠,可是研究工作没有进展。1852年...查看更多

二年级数学趣味小故事 篇1从前,一个农夫带了一只狗,一只兔子和一棵青菜,来到河边,他要把这三件东西带过河去。那儿仅有一只很小的旧船,农夫最多只能带其中的一样东西上船,否则就有沉船的危险。刚开始,他带了菜上船,回头一看,调皮的狗正在欺侮胆小的兔子。他连忙把菜放在岸上,带着狗上船 ,但贪嘴的兔子又要吃鲜嫩的青菜,农夫只好又回来。他坐在岸边,看着这三件东西,静静地思索了一番,终于想出了一个渡河的办法。小...查看更多

红军长征时的故事 篇1我们来到大雪山下。当地的老百姓把大雪山叫做“神山”,意思是说除了“神仙”,就连鸟也飞不过去。还有的说,有一年天旱,人们抬着菩萨上山求雨,事先没有吃斋,“神仙”一怒,把人都扣下了,一个也没下来。我们不信什么“神仙”,但也感到大雪山有点神秘可怕。^知道了这情况,教育大家说:“神山”不可怕,红军应该有志气,和“神仙”比一比,一定要翻过山去。这些话给了我们莫大的鼓舞。军团首长也向...查看更多

关于汉字来历演变的小故事简短 篇1汉字就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方法,它的用处非常的广,每一个角落都能看见它的身影,没有了它,人类的生活就仿佛缺少了一部分。它不是一个僵硬的符号,而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它能表达我们的喜、怒、哀、乐,我认为如果失去了它,人世间就是平淡无趣的,是没有感情的世界。汉字的来历是根据象形来一步步推测出来的。比如“车”字,甲骨文的“车”底下像有两个轮胎,上面则是人坐的地方。汉字还有...查看更多

大灰狼和小白兔的故 篇1草地上,有一所学校,一只小白兔在这里上学。小白兔在学校的考场里考试,她认真地答题,不一会儿,放学了,她高高兴兴地往家跑。正跑着,小白兔突然跑到了一片森林里,她迷路了,于是拿出指南针,辨清方向后,她继续向前走。走着走着,小白兔听见一颗树后面传来“沙沙”的响声,她刚想走过去,一只大灰狼跑了出来,小白兔慌张极了,想跑掉,可已经来不及了,她被大灰狼抓住了。大灰狼把她装进袋子里,对她...查看更多

很久以前猫和老鼠还是拜把子的兄弟,猫为兄,鼠为弟,平时小哥俩愿意聚在一起喝点小酒,很是暇意这一天正好天庭传来消息,通知天上地下所有动物,入天庭选12生肖猫天性懒惰,喜欢夜间出行,白天喜欢睡懒觉,于是就和鼠说:兄弟呀,明天我俩一同前去选12生肖,怕我明早醒不来,你起的早,记得叫上我老鼠说:那都包在我身上,两兄弟酒足饭饱,便晕乎乎的睡下了凌晨五时,老鼠出来解手,正好碰见大黄牛,黄牛正要离开家门,老鼠便...查看更多

接下来,老师又让我们把二十五页的题做出来检验一下大家掌握的知识点。教室顿时雅雀无声安静下来,不一会儿我领先举起了手说:“做完了”。老师带着疑惑的神情走过来看了一下:“呀,真的做完了,而且都做对了,非常棒”!他向我竖起了大拇指,并让大家向我学习,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心里特别高兴,我为自己感到自豪,心里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继续努力学习,上课认真听讲,争当一名优秀的学生。

铃,铃,铃!下课铃响了。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58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借助实物、图形、直观认识几分之几,认识分数各部分组成的名称,并且知道几个几分之一就是几分之几,发展分数的概念。让学生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及难点就是几分之几的认识。

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传授新知识之前,我先进行复习导入,让学生温故几分之一的内容:把一个整体*均分成几份,每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从而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在传授新知识的时候,我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同时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比如让学生说说这个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以及它底表示什么意思。然后通过适当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在学生做练习的时候,我仍然让学生思考每道题的意图和如何解答。力求做到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当然,这节课我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的地方,教学重点基本上把握,但花的力气不够,需要反复强调和讲解。学习分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均分”,做好使学生在动手中深刻的体会到“*均分”,并且验证自己的观点,并通过小组间的讨论与合作,得出结论。这些方面的缺憾都值得我今后思考和改进的。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59

植树节那天,老师带着同学们去公园里植树。

老师在去公园的路上问同学们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去的这个公园的湖面的周围筑成周长是3060米大堤,堤长每隔6米要栽一棵柳树,还要在相邻的两棵柳树之间栽上桃树2棵,我们要在大堤上栽柳树和桃树各多少棵?”

同学们都在左思右想,努力发言。有一位同学说:“老师,要栽510棵柳树和1020棵桃树。”老师问:“为什么呢?”这位同学说:“这道题应该属于环形线路上的植树问题。因此,种柳树和棵树等于段数。又因为在相邻的两棵柳树之间栽桃树2棵,可以知道,桃树的棵树应该是柳树的两倍。因此,解答为:3060除以6等于510棵是柳树的棵数,用510乘以2等于1020棵是桃树的棵数。”

老师说:“你真聪明,我们一定要像这位同学一样。”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60

今天上的“时间的计算”是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时间单位“时、分、秒”的概念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教材设计了两个例题——例1:2时=()分,简单的单位换算;例2:7:30到7:45中间经过了多长时间。

对于例1的教学,我是这样处理的:除了教学教材中的例题,还增加了一些其他的单位换算,如:120分=( )时、150秒=()分()秒。这两道题的出示,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尤其是最后一题,充分给学生讨论的时间,发展学生的思维,学生在思考、讨论、交流,这一系列的活动中,不仅更好的掌握了时间之间的单位换算,而且也培养了能力。

本节课,我还注重将新课的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如:对于例2的教学,我将题目变成实际的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很快学生便发现了计算中间经过的时间的方法。还有学生利用我手中的钟表,发现了用“数大格”的方法计算出经过的时间。对于例2的教学,我并没有就此停止,而是借此机会将怎样计算“从家出发”的时间、怎样计算咱们这节数学课“下课”的时间。由于学生有了亲身的体验,所以,学生们很快就发现了求“开始时刻”、“结束时刻”的计算方法。

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拓宽知识,本节课我还增设了一道判断题——体育课上跑400米,小明用了1分48秒,小力用了1分54秒,谁跑得快?快多少秒?这一题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多数学生也正确解答出了此题。

总之,本节课我觉得上的比较成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高,教师结合教材将内容进行了拓宽,教学效果也较好,师生配合和谐,是一节成功的数学课。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61

回顾一下自己在三年级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现就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几个问题和现象反思一下:

1、学生学习兴趣不浓。

小学三年级的数学教学,最令我烦心的是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原因较多,也是比较复杂的,我个人认为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及教学基本功是否扎实也是很关键的。于是我在教学设计中中不断的反思,上课认真准备,同时我还积极的通过其他途径来完善自己的每一节课堂教学。

2、学困生比较多:

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所任教的三年级学生,学习上困难比较大的学生特别多,我接过这个级部以后就针对这个现象做了大量的工作,然后就具体问题具体解决。主要采取了下列措施:

(1)在班中实行帮教活动,每一个学困生都找到一个学习优秀的好朋友来每天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辅导和考试,教师定期进行抽查。

(2)我作为数学教师每天的工作计划中就有关于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3)学困生自己制定出具体的学习目标,以不断促使自己努力。

3、学生家庭作业质量不够好:

三年级的学生开始模仿高年级学生的写字风格和写字速度,课堂上有老师监督字写的还比较正规,但是家庭作业在没有家长和老师的情况下,字迹比较潦草。这与学生自身的控制能力有关,同时与监督力度不够有很大关系,于是采取家庭作业上交化,这样有效的控制了学生字迹潦草的现象。这一点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重视,三年级是学生学习的起势点,很关键。

4、学生不喜欢演算的现象较为严重,学习习惯严重滞后。

对于一步的计算题,教师要求用竖式计算,学生就用计算,可是对于教师没有要求的计算题学生不习惯在演算纸上计算,而喜欢口算,即使演算也是随手在手边的书本上甚至是桌面上,这样很容易出错,想了许多的办法都不能很好的纠正这个问题,没办法只好采取了每节课、每次测试检查演算纸的措施。学习习惯需今后加以严格训练。

总之,我觉得,数学教学是一个最具创造性和灵活性的活动,只有从实际出发,才会收到实效,避免误区。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62

估算是指在不需要精确计算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简便的、粗略的计算。《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存在问题:学生估算意识淡薄。学生的生活经验匮乏,尤其缺乏估算的机会,所以普遍觉得估算没什么作用,所以他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场合下要用估算。为此,只有明确要求估算时,他们才进行估算,没要求时一律精算,他们觉得精算更可靠,更有安全感!简言之,就是因为缺乏在具体情境中的估算体验,所以造成估算意识的淡薄,当然估算意识的培养非一时而蹙的,需要有长期的体验,才能逐渐培养起学生的估算意识。

1.从生活实际导入,创设了问题情景,突出估算教学的重点。

2.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给学生创设思考与交流的空间。

新课标提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创设情景,感受估算的简便,引导学生亲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估算方法的探索,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出示题目:激流勇进票价6元,我们全班(56人)玩,大约付多少钱?选择并说明理由:

学生在尝试中发现×56,56看成60,6×56≈360(元);而6看成10,6×56≈560(元),多看了4个56,估算得太大不合理。

学生通过认真的思考与合作交流渐渐得出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的估算方法,在探索估算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体会了计算的用处,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课堂中上不足之处:对那些内向不喜欢发言的同学关注不够,在合作交流中,参与的深度就远远不及活泼开朗的孩子,这就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当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改进方法,真正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63

今天中午,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下午第二堂课数学期中测试,打破了我玩的兴趣,立刻复习起来。

终于,发考试卷的时刻到来了,我的心紧张地砰砰直跳,真是十五个竹篮打水——七上八下。

我翻翻试卷,看内容不多,想必题目一定很难。我深吸一口气,开始“埋头苦干”了……

终于写完了,我看了看手表,还有10分钟,心松了下来,擦擦手上的热汗,又开始了检查工作。

几遍下来,大部分没问题,就有一题,拿不准答案。在数学名著《九章算术》里,记载着一种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叫作()。

A、以少见多,更显减损。B、辗转相除法。C、短除法。

我思考了一会儿,选择了现代称呼:短除法。可就在这时,下课铃声响了起来,我立即交了试卷并翻阅查找,发现答案是A!可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只得下次努力。

今天紧张的考试结束了,我打着花伞,快乐的回到了家。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64

记得刚上小学的时候,我的数学成绩还是很好的,在班上的排名每次都很靠前,我也很喜欢学数学,尤其是到了数学考试的时候,我就会特别兴奋,想着考一个漂亮的成绩给妈妈看,让妈妈表扬我。

可是好景不长,到了五年级的时候,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的数学成绩突然下滑了,而且下滑的很是严重,当看了一次不如一次的成绩以后,我的心里十分的难受,满满的挫败感占据了我的心,于是慢慢的,我就对数学产生了畏惧感,每次考数学的时候心里总是先一阵紧张,害怕自己又考了不理想的分数,导致成绩一次又一次的不如意。

后来我们的数学老师找到了我,跟我认真分析我数学下滑的原因,原来才发现,是因为我有的时候一个小的知识点没有弄清楚,但是后边的知识点又和前面的有很大的关联,于是导致我接二连三搞不清楚一些概念的意思。

经过老师的分析和我一段时间的努力,我的数学成绩又回升了,我又和数学重新做回了朋友。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65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下册第26页

【教材分析】

对于学生来说,经历从两位数乘一位数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过程是形成乘法计算技能的重要环节,也是后续学习两位数乘三位数的基础。为此教材以“住新房”的情境为载体,通过解决一栋楼的总住户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算理。在具体解决“总住户”的计算问题时,教材呈现了三种算法,前两种是计算两位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一位数,再将这两部分的积相加,这是乘法竖式计算的重要基础,本节课应注重口算方法与竖式方法的沟通。第三种是竖式计算,这是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方法。

【学生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学生可以通过独立探索、小组交流,全班汇报交流等学习活动,利用已有知识的迁移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学生很有成就感。

由于学生只有一位数乘法的基础,让学生独立思考怎样算14×12时,大多数学生只能想出口算方法,只有个别学生能在预习或家长提前指导的情况下,正确书写竖式,这节课正需要这些孩子来激发全班思维,让同学们在看竖式的过程中,分析竖式计算算理、算法,通过观察,分析,学生能把竖式计算与口算算法进行沟通。

【学习目标】

1、结合“住新房”的问题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经历估算与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竖式计算,理解竖式乘法每一步计算的含义,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依据新教材特点,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写出算式并交流,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算法。

3、通过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影响,共同寻找、自主探究、体验,掌握数学的知识、思想与方法,充分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3分钟)

师:淘气今天可高兴了,因为他要搬新家了,他邀请了很多小朋友参加,也邀请了我们,想去吗?

生:想

师:那去看看吧!(课件出示)

师:真漂亮,这栋电梯公寓真大,大家都想进去了(智慧老人:请你根据你发现的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生:每层14户,有12层,这栋楼能住多少户?(板书并问)你能出算式吗?想想算式的意思?

师:你能列出算式吗?

生:14×12=(板书)或12×14=

师:很能干,一下就说到了乘法的意义。

师:今天的算式和我们过去学过的乘法有什么不同?

生:今天的两个乘数都是两位数,以前我们只学过两位数乘一位数,昨天我们学的两位数乘整十数。(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

师:你的记忆真好,很会学习,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任意两位数乘两位数。

[设计意图]能结合教材与学生实际创设一个生动的情境,既为后面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的算理做了铺垫,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二、探索新知

1、估算14×12(5分钟)

师:这栋楼房大约能住多少人呢?我们用过去学过的方法估一估淘气他们住的楼房大约能住多少户人家?

生:140

师:你是怎样估计的?

生:140户左右,把12想成10,14×10=140(户)。

师:知道把12想成整十数,估得真快,了不起。还有不同的估算结果吗?

生:120户左右,把14想成10,12×10=120(户)。

生:100户左右,把10想成10,10×10=100(户)

师:把它们都想成了整十数,很快地估出了结果,同学们想一想,这三种估算方法里面,哪种更接近正确结果呢?为什么?

生:我觉得得数是140更接近准确结果,因为这样估计的误差最小。……

2、思考怎样计算14×12,探索方法(10分钟):

师:这栋楼到底能住多少户人呢?可是,像这种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怎样算呢?你能想办法算出14×12的准确结果吗?试一试,把你计算的方法写在作业本上。(教师巡视,请学生将自己的算法写在黑板上,只展示与竖式有关的算法,看学生竖式的书写情况,请学生上台板书有代表性的三种竖式方法。)

[设计意图]让孩子在估算的基础上,通过一些挑战性的问题——像“这种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怎样算呢?”,“你能想办法算出14×12的准确结果吗?”,激起学生主动探索欲望,也凸显了本节课的重点。

师:你能看懂这种方法吗?(口算)谁来说一说他是怎么算的?(提示:乘法意义,也就是算几个几)

生:14×10=140(先算14×10,也就是10个14,等于140)

14×2=28(再算14×2,也就是2个14,等于28)

140+28=168(最后把它们的积加起来,得168)

师:你理解得太好了,非常能干。那这种方法呢?你能看懂吗?谁又来说一说?

生:12×10=120(先算每层楼有10户人,12层就有12个10,共120户)

12×4=48(但它每层还有4户人,12层就有12个4,共48户)

120+48=168(最后把它们的积加起来,得168)

师:还有其它方法吗?

生:我把12拆成了3×4,也就变成14×3×4=168(人)

师:它转化成了二位数乘一位数的知识,想得真好。大家都能灵活地运用我们学过地知识,来解决新问题,这不仅是我们聪明和能干,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在以后的学习数学过程中会经常用到。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生生互动,在合作交流中,理解口算每一步的意思及方法,为学习竖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探索竖式计算14×12的方法(10分钟)

师:大家请看,两位数乘两位数还能用竖式计算?从结果来看,对了吗?

生:对的,都是168。今天我们就重点讨论,如何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看一看,想想同学是怎样算的?(板书:怎样算)先独立思考,再将你的想法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

师:谁来代表你们小组说一说这些竖式是怎么算的?

生:我们小组发现第1,2个竖式都是先算2×14等于28,再算10×14等于140,最后将结果加起来,等于168。只是一个写了0,一个没有写0,但都不影响计算结果,都是对的。

师:听懂了吗?谁再来说一说?

生:第一步还是先算2×14=28,第二步因为1在十位上,代表一个十,相当于10×14=140,所以应该在结果上写成140。再用28+140=168,第三种方法相当于把140后的0省略了,但1对齐百位,4对齐十位,还是表示的140,对最后的结果没有影响。

师:说得太精彩了,一下就看出了每一步是怎样算出来的,真有数学头脑。

大家明白了吗?还有补充吗?

生:先算2×14就是算的2层楼共住28户,就是2个14;再算的是10层楼住140户,也就是10个14。

师:你不仅知道它是怎样算的,还知道用乘法的意义来解释这样算的道理,太会思考了,值得大家学习。大家都听懂了吗?那你能看懂第三个算式吗?

生:它是先拿第一个乘数的个位上的数4分别乘2和1,得到48,再用十位上的数1乘2和1,得到120,最后将48和120相加,得168。

师:这种算法和前两种不一样,但它也是正确的,只是我们通常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乘第一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以此类推。所以我们今天重点研究前2个竖式,对于它们,你还有什么疑惑?

生:为什么有0和没0都是对的呢?

师:问得好,谁能解释?

生:因为这题写0和不写0都不影响最后的结果,所以可以省略不写。

师:说得很好,就是这样的。

生:为什么4要写在十位上,1要写在百位上呢?

师:你真是问到点子上了,有谁能回答?

生:十位上的1代表1个十,所以得到的是14个十,也就是140,把末尾的0省略了,而不是14。

师:同意吗?(生:同意)这一点很重要,是我们竖式中很重要的一步,你明白了吗?

[设计意图]把“用竖式怎样算”确定为本节课的探究点,很多学生并不会列竖式,通过观察同学列出的竖式,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研究它们每一步是怎么算的。不仅准确地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也为学生理解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算理,掌握其算法提供了广阔的自主探究空间,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4、强化理解竖式(5分钟)

师:还有疑惑吗?那好,智慧老人他可有问题了,看你是不是真的懂了?请注意!(课件演示每一步,并展示竖式计算的步骤)

师:28怎么得来的?()×(),也就是()个()

具体怎样算呢2×14呢?请你认真看屏幕。你明白了吗?谁来说一说?

生: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2,乘第一个乘数的每一位上的数。[设计意图]看得很仔细,你真会学习。)

师:第二步出现(14),它是怎么得来的?

师:有什么疑问?

生:4为什么可以写在个位?

师:问得真好谁来帮助他?

生:十位上的1代表1个十,所以得到的是14个十,也就是140,把末尾的0省略不写,所以4在十位上,1在百位上。

师:最后一步呢?指着()+()

生:28+140

师:同意吗?你们的脑筋转得真快,真聪明!现在你明白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的运算顺序了吗?请再看老师演示,谁来讲一讲?

生: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乘第一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得到一个结果,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得到第二个结果,最后将两个结果相加。

师:你很会学习,并且很会表达你的想法,是大家的好榜样!

师:现在赵老师可有问题了,对比口算和竖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竖式中每一步口算中也有,它们的算法是一样的,只是表现的形式不一样。比如说:竖式中第一步2×14=28,口算中有;第二步10×14=140,口算中还是有,最后28+140=168,口算中还是有。

师:你太会发现数学最本质的现象了,说得很经典,谁听明白了?

师:今天真有成就感,用口算和竖式这种新的方法都算出了准确结果,和哪个估算结果比较接近(生:140)对,请你将书上26页的方法,再算式和答语补充完整。

[设计意图]巧妙地通过“智慧老人提问”的情境,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化理解竖式计算每一步的意义,梳理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和运算顺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会竖式。

【习题设计】

1、竖式计算(5分钟)

师:同学们今天学习很投入,我们来小试一下伸手,看看你能用竖式准确地解答这题吗?

24×12 44×21

师:你想提醒同学做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吗?哪容易错?

生:注意第二步一定要错位,别算错了。

2、密码门(3分钟)

师:淘气要邀请我们去他家了,可是他怎么了?遇到了什么问题?喔这是一个密码门,密码就是23×13的结果,等于92怎么不对呢?赶紧帮他算算密码是多少?

生:密码是第二步算错了,23应该错位写,因为它表示230,3写在十位上,2写在百位上得299。

师:你们眼力真好,一下帮淘气解决了问题,谢谢你们!赶紧进他家吧!

[设计意图]设计的练习,既让学生在巩固的基础上获得了提高,又克服了学生在新课后的疲倦感,课尽趣依浓。

3、总结(2分钟)

师:淘气的家真漂亮啊,今天真高兴,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知道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竖式方法。

生2:我知道了用最简洁、方便的方法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师:什么方法?)用竖式计算。

师:你们说得都很好,很高兴大家今天有这么多收获,下课!

(总结,让学生在交流收获的过程中,了解竖式计算的重要性。)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66

今天,妈妈带我去灵宝新开的超市——美道家购置年货。

我们去时正好赶上了两种纸的竞争促销。A种纸:买三送一,4包共元。B种纸:买一赠一,2包共元。

妈妈决定买B种时,我拦住了她、问她为什么,妈妈说:“第二种元呐!”

“元不见得便宜哦,让我帮你算算。”

我在心里默想:A种买三赠一,元,也就是花三包的钱,可以买到4包。所以用*3/4=元。

B种买一赠一,共元,也就是花一包的钱可以买到两包,用元。

元<元,所以买A种便宜。我赶快告诉了妈妈,妈妈夸我聪明,我高兴极了!

原来生活中的数学这么多呀!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67

在一座森林里,有一只爱吹牛的兔子,伙伴们都不愿意和他交往。

兔子只好一个人生活。

夏天的时候,遍地的绿草,兔子可以吃个饱,它一个人也过得很自在。可是冬天的时候,它哪儿都找不到食物,连吃也吃不饱,一个人孤孤单单的,过得很不好。

爱吹牛的兔子

有一天,它饿得受不了了,就潜入了谷仓里偷燕麦吃。

它来到一个谷仓里,那儿已经先到了一群兔子,为了能分到一点燕麦,爱吹牛的兔子就又吹起了牛,把自己说得神勇无比,把一些胆小的兔子都吓跑了,他就分到了一些食物。

乌鸦阿姨知道了这件事,打算教训一下这只无法无天的小兔子。

它找到小兔子问道:“你又吹牛了吧,把自己的同伴都吓到了?”

兔子怕乌鸦阿姨教训它,恳求道:“乌鸦阿姨,我以后再也不吹牛了,你不要惩罚我。”

乌鸦阿姨用翅膀轻轻地拍了小兔子的头几下,语重心长地说:“小兔子,吹牛可不是一个好习惯,你看,大家都不喜欢你了,你以后再也不要吹牛了。”小兔子觉得乌鸦阿姨说的很有道理,重重地点了点头,决定改正这个不良习惯。

有一天,乌鸦不小心被几只猎狗抓住了,猎狗用嘴和爪子撕扯着乌鸦的翅膀,眼看乌鸦就要没命了。

小兔子正好看见了这件事,它马上就想到要救乌鸦。它决定先引开它们。

小兔子跑到一个很显眼的土堆上,坐在那儿,让猎狗发现他。果然猎狗一看到它,就放开了乌鸦,转身去追兔子,乌鸦终于得救了。但是小兔子跑起来非常地快,猎狗追也追不到。

没过多久,乌鸦又遇见了小兔子,它高兴地夸赞道:“小兔子,你真是好样的,你现在是个真正的勇士,而不是吹牛鬼了。”

从此以后,小兔子就成为了大家心目中的英雄,可是他越来越谦虚了,再也没有吹牛了。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68

今天,我在数学书上看到一道题目:在学校里,同学们排队伍要一个人排过三秒钟再排,有32人,一共要排多少秒?然后我就去问刚上四年级的妹妹,妹妹说:这题也太简单了吧,就连一年级的小孩子都知道,肯定是96秒。我大叫一声:错。先排第一个人,过了3秒钟后排了一个人,过了3秒钟后又排了第二个人……一直过了93秒,就排了32人,所以只用了93秒。妹妹说:我上当了。妈妈在一旁听到我在给妹妹考数学题,就说:其实在生活中还有好多这样的问题,比如排队、爬楼梯、排桌子,然后妈妈考了我一道题目:小明排一个桌子要12秒,排了19个桌子,一共用了多少秒?我说12×18=216秒,妈妈听到我的答案是对的,就夸奖我说,思路很清晰,很会思考。

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无论是在玩,工作上……都会有数学,只要你留心观察,多动脑筋,许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69

在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数学,数学与我们息息相关。

今天,我和妈妈去超市买了一副羽毛球拍68元,一盒牙膏5元5角,包子买了3个,2元7角。妈妈说:“一斤鸡蛋4元2角,我们买了2斤,那是多少钱?”我用2元乘以4,等于8元,再用2角乘以2,等于4角。我说:“应该是8元4角。”妈妈点点头,给营业员10元,营业员找了妈妈钱。这就是我们学的元、角、分和加减法的数学知识。

我的爸爸是做太阳能生意的,他每天都要计算一些账目。比如他进货,每台太阳能1000元,配件200元。他卖给别人的价格是1400元,里面还有其他费用,最后爸爸很辛苦了,才赚了几十块钱。这些用了我们数学上的统计和加减法知识。

生活创造了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如果没有数学就会杂乱无章和盲目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学好数学,运用好数学。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70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观念,并且体会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这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并为学习千米做准备。被借壳的教学我认为比较成功的就是:灵活地去处理教材,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并合理地安排教学层次,设计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课前通过简单回顾学过的长度单位,为学习心得长度单位做好铺垫,在用这些长度单位过程中是学生感受到认知上的冲突,用厘米作单位不能量出数学书的厚度,使学生产生学习更小的长度单位的需要和必要性。这样引入新知识的教学,不是为给学生知识而教,而是把知识建立在他们需要的基础上,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估测也是和课件观念

最有效的学习是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它能给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和情感体验的时空,解惑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新知的学习直接导入新的长度单位分米。然后通过测量、在学生尺上只1分米、画1分米长的线段、用手势比划、闭眼想1分米长的、折1分米长的纸条、进而找生活中大约是1分米的物体,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里牢固的长度观念,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认识1分米以后,构建新旧知识,使学生明确米和分米之间的关系,然后回应刀客是提出的问题,估计课桌的高让学生在此找到答案。再如,体验1毫米的长,伸出你的手,比划1毫米,说说你的感受,学生说太小了,只有一张电话卡那么厚这些感觉就说明了学生在头脑中已经形成了1毫米的初步感受,同事,也体验到毫米的作用,在测量很短小的物体的长度、还当不是整厘米时也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另外,被借壳我还为孩子们提供大量动手操作,组织探索的机会。学生动手亮数学课本方面的长和宽,还有厚度,亮所带纸条和毛线的长度,以及动手画1分米、几毫米的线段,目的都是让孩子们经历了认识分米和毫米的过程。

三、帮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运=应用意识

在练习设计中、我注重新旧知识的练习和发展,设计了将所学长度单位在楼梯上排队的练习,在南郊、整理中强化对长度单位的认识,也增强了长度单位之间的练习。在掌握新知的基础上,设计了小明的日记,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选择正确的长度单位,有培养了学生的感恩情怀。

回想本节课,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比较高,效果也还不错。但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如:由于是星期一,孩子们的纪律意识比较弱,虽然有客人老师在听课,又是需要大量动手的课,孩子们活跃的个个想一试身手,收也收不住。由此可见我的课堂组织和调控方法上还需不断努力学习。另外,这是一节概念课,内容比较抽象,如果能把多媒体课件用上,直观形象的演示会让这节课更别样了!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71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半个学期很快就要过去了,回顾一下自己的课堂教学,有许多值得深思的地方,现就自己面对本学期学生的几种现像反思如下

1.对学生厌学现象的反思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最挠头的是怎样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这里的原因是多样的,也是复杂的,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数学学科特殊性之外,教师授课方式、水*、内容安排等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教学一些课时,用不同的方法就会取得不同的效果。本学期在设计一些课时,我抛开了书中的例题,为学生创设了一些现实的情境,学生们顿时兴趣盎然。这样处理的好处不仅解决了课的重点而且节约了教学时间。大家又一次进入了学习的高潮之中。尽管要通过多个情境解决几个知识点,这么大的容量,由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熟悉和感兴趣往往能达到非常好的效果。这些让我反思,在*日的教学中,创造性使用教材,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太少了,常常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教学,围绕书本讲书本,围绕例题解例题,所以缺乏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长此以往,学生感到厌烦在所难免,厌学的症结所在。

2.对学生的两极化现象的反思 新课改的理念中倡导突出教学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在学生的实际学习中是随着年级的增高,两极分化现象日趋严重。以我现任教的三年级为例,数学的各项成绩在历次抽测和考核中均还理想,但从口算到应用题,每一项都有几个差的学生。我就想,为什么差的学生越教越多呢?于此同时,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大多数同学热火朝天的学习过程中,差生扮演的只是鸭子叫雷的角色,不仅提不出问题,甚至记不住常见的计算方法,更有甚者连练习题都不愿意做。而对于这部

分学生,常规的处理方法是忽略不计的,日积月累,错过的东西越来越多,与大家的距离也越来越远,对数学的兴趣也越来越淡,所以我觉得,我们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但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更要因人而宜,我们也不能用公开课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学生,我认为我们可以吸取公开课的思想,但不能照搬公开课的方法。这样差生会更差,作为教师应该及时补差,不让学生掉队。总之,我觉得,数学教学活动是一个最具创造性和灵活性的活动,只有从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收到实效。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72

教学内容:

P26页例题及“试一试”和“练一练”。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景,自主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法。

2、学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计算。

教学难点: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并能熟练计算。

教学理念: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使学生体验学习中通过合作交流带来的方便和快乐。

教学准备:

课件。

学生准备:

预习课前知识。

教学过程:

一、实践调查

课前让学生在汇景新城作实地调查,调查本小区住户情况

二、课内交流

1、让同学们根据调查所得的数学信息编一道数学应用题。

2、根据所编的题目独立列式

3、探讨和交流如何解决问题。

(1)尝试通过估算结果解决问题。

A、分组讨论不同的计算过程

B、师:根据以上的结果你能判断“这栋楼能住150户吗?”

(2)讨论算法

三、习题巩固:

1、试一试

11×43 24×12 44×21

2、练一练:

第1、2题

3、第3题,学生独立思考,理解题意,再进行计算

四、综合应用:

陈老师班上有42名同学,她为同学们购置书包和文具,一个书包24元,一个文具11元,买书包和文具各花了多少钱?一共花了多少钱?

五、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学会了什么?

六、板书设计: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73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5页例3及做一做,练习一第3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会辩认地图上的方向(四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运用所学的方位知识解决简单的路线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同一路线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情感与态度目标:进一步感受方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方位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方位知识的意识。

教学重点: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难点:能运用所学的方位知识(四个方向),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具学具:把第5页例3的图,制成“人物”可以灵活摆放的教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第5页例3的图(删去图中的人物及话语)

(1)谁能在图上指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说一说,体育场、电影院在少年宫的什么方向?

(3)说一说,医院在商店的什么方向?商店在医院的什么方向?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别人向我们问路或我们向别人问路的问题,怎样描述行走的路线,才不会让人走错路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路线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感悟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

(1)小明的妈妈生病住院了,他想到商店为妈妈买些东西。从医院出来后,向北走到第1个十字路口时(教师边用人物图片演示边讲述,最后把小明的人物图片放在医院旁的十字路口),不知道该怎么走了,你们能告诉他怎么走吗?

(2)请一名学生描述行走路线,教师在图上根据他的描述移动小明的人物图片,当学生的描述不明确时,教师就故意走错,迫使学生调整描述的方法和语言,逐步让学生感悟到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最后把小明放在商店的位置。

(3)谁能再说一说小明从医院旁的十字路口到商店的行走路线?

2.体会同一路线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走法

(1)小明买完东西,准备回医院,他可以怎样走呢?……还有别的路线吗?

(2)谁能把同学们说的路线在图上演示一下?仍然可以采用“根据描述演示的方式”,让学生领悟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

(3)如果你是小明,你会选择哪一条路线?为什么?

3.学生自己提出路线问题自己解决路线问题

(1)小明选择了沿原路返回的路线,途中遇到一位叔叔向他问路(教师边用人物图片演示边讲述,最后把小明和叔叔的人物图片放在例3的图中的位置),你们猜猜这位叔叔会怎么问?学生可能会猜:

请问去电影院怎么走?

请问去少年宫怎么走?

请问去体育场怎么走?

(2)同桌两个人合作,一人扮演叔叔问路,一人扮演小明回答,扮演叔叔的同学根据扮演小明的同学的回答,在图上演示行走路线。

三、巩固练习。

1.第5页做一做。

(1)学生独立完成第(1)题,然后在图中画出小红从家到游泳馆的路线。

(2)说一说,小红、小兰、小明上学的路线。

(3)说一说,小红、小兰、小明放学的路线。

(4)先男生提出问题女生解决问题,再女生提出问题男生解决问题。

2.练习一第3题。

(1)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

(2)第(2)题,同桌互相提出问题互相解决问题。

四、全课总结。

今天学会了什么?描述路线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74

小熊的妈妈生病了,为了能挣钱替妈妈治病,小熊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下河捕鱼,赶早市到菜场卖鱼。

一天,小熊刚摆好鱼摊,狐狸、黑狗和老狼就来了。小熊见有顾客光临,急忙招呼:买鱼吗,我这鱼刚捕来的,新鲜着呢!狐狸边翻弄着鱼边问:这么新鲜的鱼,多少钱一千克?小熊满脸堆笑:便宜了,四元一千克。老狼摇摇头:我老了,牙齿不行了,我只想买点鱼身。小熊面露难色:我把鱼身卖给你,鱼头、鱼尾卖给谁呢?狐狸甩甩尾巴道:是呀,这剩下的谁也不愿意买,不过,狼大叔牙不好,也只能吃点鱼肉。这样吧,我和黑狗牙好,咱俩一个买鱼头,一个买鱼尾,不就既帮了狼大叔,又帮了你熊老弟了吗?小熊一听直拍手,但仍有点迟疑:好倒好,可价钱怎么定?狐狸眼珠一转,答道:鱼身2元1千克,鱼头、鱼尾各1元1千克,不正好是4元1千克吗?小熊在地上用小棍儿画了画,然后一拍大腿:好,就这么办!四人一齐动手,不一会儿就把鱼头、鱼尾、鱼身分好了,小熊一过秤,鱼身35千克70元;鱼头15千克15元,鱼尾10千克10元。老狼、狐狸和黑狗提着鱼,飞快地跑到林子里,把鱼头鱼身鱼尾配好,重新*分了,

小熊在回家的路上,边走边想:我60千克鱼按4元1千克应卖240元,可怎么现在只卖了95元小熊怎么也理不出头绪来。

你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吗?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75

今天是星期天,我们全家一起超市购物。

到了超市我发现今天的人怎么这么多,我在仔细一看,十周年庆典,琳琅满目的商品我都看不过我来,我边走边看,眼前一亮,那不是我最喜欢吃的小话梅吗?有两种包装,一种是袋装,另一种是瓶装的。我一眼扫过去,袋装是元,瓶装是6元,我想了想买袋的便宜,两个加起来才5元,瓶装的要6元呢!我豪不犹豫的拿起了两个袋装的放进购物车里。

这时,妈妈走了过来,我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一听居然笑了,妈妈提醒我说:“儿子,你在仔细看看,还有别的发现吗?”我仔细把这两个产品又看了一边。发现了重量不一样,袋装是30克,瓶装是90克。我又算了一下,两袋加起来虽然少了1元,可是重量少了30克呀!这时我才恍然大悟,每一个产品上面的数字代表的意思都不同。

我从这次买话梅的小事中,领悟到了小小数字的作用真大!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76

这节课设计的数学学习活动,通过观察、猜想、估测、操作等活动,在多次的比较中,使学生逐步清晰对面积的认识。

一、让学生经历体验的过程 。

动手操作有利于学生感知并形成表象。动手操作也是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有力保证。这节课每个人都铺了树叶和硬币,给他们留下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记忆非常久远。

二、让学生在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中有任务感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只是用几个简单的故事,动画来吸引学生已经不奏效了,更多的学生需要的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一种解决问题的责任。这一节课的问题就是:怎样比较物体表面或*面图形的大小。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经历直接看比大小,重叠后比大小,铺纸条比大小,铺正方形比大小等,正是在比大小的过程中理解了面积的意义。

三、为学生提供探索和研究的空间

在比较一块长方形和一块正方形面积的大小时,给了学生充分探索和研究的空间和时间,最初学生想出很多办法但比较麻烦,这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挑战,接下来他们就思考和实践更好的方法,这个过程正是他们探索和研究的过程,由于每一次铺完都有新的发现他们探索的兴趣也就更高了。

四、让学生感悟和体会由不严谨到严谨,由近似到精确的过程。

在学生感知面积大小时,让学生动手操作,开始用不规则图形——树叶铺,到后来用规则图形——正方形来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一个由近似到准确的比出面积大小的过程,感受到数学学习也是一个由不严谨到严谨,由近似到精确的过程,由模糊到清楚的过程。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77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平行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梯形只有两条边互相平行……”耳边传来了王老师讲课的声音。

原来这堂课是品德课,可品德课和数学课都是王老师教的,我们说不准这堂课是品德课还是数学课。所以,有的同学干脆把这堂课叫做“品德与数学”。

其实,我既有点讨厌数学,也非常喜欢数学。讨厌的是数学有很多计算,而我有点粗心,不注意就算错了;喜欢的是数学中有许多秘密,需要我们用双手去解答。

当然,我也非常喜欢品德课。因为在这知识的海洋中让我知道生活中的不足和一些我不了解的事情。每当开学发书的时候,我最先打开的就是那又大又薄的品德书。

“品德与数学”,我喜欢这堂课。品德课可以让我们的大脑放松,数学课又可以让我们的大脑紧张,这样合在一起多么美妙啊!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78

学生对测量在大脑里不知是怎样做的,因此先了解长度单位和厘米的基础上,学习毫米和分米。在教学中我安排了一些让学生量一量的活动。如,量数学课本的短边有多长,量橡皮差有多长,量一条线段有多长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1厘米和1毫米的实际长度,同时用手势分别表示1厘米和1米以及1分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在大脑中感知长度概念,再引导学生推算出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接着用厚度不足1厘米的身份证,让学生进行测量,结果发现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毫米,并让学生感受到了1毫米大约是一张银行卡的厚度。学生在直尺上认识了1毫米后,可以测量不是整厘米的较短的物体。接下来我安排了10厘米长的硬纸条给学生先估计,再测量,从而引出“1分米”的概念。认识了“1分米”之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了“找一找”的活动,看谁能发现身边“1毫米”、“1分米”长的物体。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提高了,我让他们分小组讨论,推选代表发言,答案多种多样,有的说身份证的厚度,硬币的厚度,磁卡的厚度等大约是1毫米,还有个小朋友说出了10张纸的厚度大约也是1毫米,把学生带入思考问题当中。

这节课,我充分发挥学生动手操作的学习地位,引导学生估一估再测量,并组织学生分组合作测量纸条、针线以及线段和身边的实物,如圆珠笔、铅笔、笔盒、粉笔、课桌等长度。使学生在大脑中建立1分米、1毫米、1米、1厘米的长度概念。为今后打下扎实的基础。当然,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如,学生没有很好地掌握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其次是不会用直尺来测量,第三是测量的方法不灵活。这些都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79

今天,老师给我们讲了米和厘米的知识。

晚上我就做了个梦。梦见米和厘米在说话。米说:“咱小主人家的床长2米,门宽1米高2米,房子长15米,宽8米高4米,都得用我米,我比你强多了。”厘米不服气的说:“小主人的橡皮宽2厘米,长3厘米,小主人的铅笔长20厘米,宽1厘米,小主人的鞋长18厘米,宽7厘米,用你米量成吗?”它们俩个吵的越来越凶,谁都不服谁,这时,我真看不下去了说:“你们别吵了,来量量我的身高是多少。”米量了半天。“咦,1米不够,2米又太多了,量不出来。”我又让厘米来量。一厘米,一厘米,量了半天也没有量完。我就让米在我下面,厘米在米的上面量我的身高。我问量出来了没有。米说“1米。”厘米说“30厘米。”我哈哈一笑说:“1米等于100厘米,再加30厘米,我的身高是130厘米,不就量出来了吗?你们呀,要团结起来什么都能量出来的。”

早上,我醒来,想起来我做的梦。啊,原来数学还真有趣!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80

可爱又可恨的数学先生:

你好!你是我们全体学生必须认识的一个朋友——哦不,或许还称不上是朋友,你是我们全体学生必须认识的一个大人物。我对你是又爱又恨啊!

可能我天生就不是个学数学的料——我对这些自然数、分数、百分数、小数等等都没有兴趣,每天就看着这些在我看来很无趣的数字发呆。数学老师说过,这些要学习、而且很重要的税率、折扣率、分数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率、汇率等等等等都是我们必须要掌握的,但是我每一次认真听老师讲课,课后问同学,我还是一头雾水,像在听“天书”,于是我只能忍着不理解的痛苦,痛苦地写完了一次又一次的作业……可是,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我竟然渐渐地理解了这些意思,连我自己都不可思议——也许这就是家庭作业的真正含义吧!

虽然我是不太喜欢数学这一科,但是你也帮我们解决了不少在生活中的问题:买菜的时候,加减乘除先生们就出场了;在统计某项数据的时候,百分数、统计图们也就得意洋洋、大摇大摆地上场了;人们最开心的是什么?最开心的是商场打折扣……数学先生,如果没有你,人类怎么还能继续过着现在平稳的生活呢?

啊!数学先生!我对你又爱又恨啊!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81

我很讨厌数学,我在写数学作业的时候睡着了。

我醒来时发现自己到了一个自己从来没来过的地方。我抬起那好奇的脑袋,映入眼帘的是用金光闪闪嵌的大字——数学之国。

我好奇的走进去,看到了一个游乐场。我冲了过去。我看到了一个硕大的告示牌。数学过山车,票价:做一道高难度的奥数题。IQ:100以下的别玩啊!我想:我讨厌数学啊!我立刻跑开了。

我又看见了一个巨大的摩天轮。哈!我最喜欢玩摩天轮了。我以光的速度冲了过去。我看到的一个告示牌。上面写了,门票:做一个关于圆的题。IQ:50以下的别玩。

我汗啊!怎么又是数学题啊!

我不要啊!不要啊!……

“啊”我从梦中醒来了!从次以后,我不在讨厌做数学题了!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82

本节课有以下几个方面比较突出:

1、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从想半个月饼可用哪一个数来表示到想1/2以外的分数,在让学生自己猜测、自己想象的基础上得出揭示了课题、得到了1/3、1/4、1/5等不同的分数。让学生由1/2的意义推广到1/3、1/4等分数的意义,不仅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了分数的意义,又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2、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这节课两次让学生动手操作,第一次是在分完苹果和三角形的1/2以后,让学生动手涂出长方形的1/2;第二次是在明白几分之一所表示的意思之后动手涂出圆或长方形的几分之一;通过学生所涂的分数进行大小比较,让学生形象的理解了*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小的道理。

3、充分联系生活中的事例。分数的意义对于三年级小朋友来说比较难理解。本课借助分苹果的例子,说透1/2所表示的意思,进而让学生自己举出1/2的事例,学生说出了分梨子、橘子、长方形、正方形等。在学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后,又让学生看图联想分数,如看到花,想到一个花瓣大约是花的1/6、看到伞想到每份是伞的1/8、看到桌子想到1/2、1/3或1/6等等,并且将知识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到生活中的物体中寻找分数。

不足之处:

1、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知识点设计太多,几分之一的含义、几分之一的大小比较、几分之几的认识都设计到了,但几分之一的比较和几分之几的认识,讲得不深不透,学生理解得并不是很清楚,如果将几分之几的认识放到第二课时学习,这样安排也许更好。

教学环节不够紧凑,在让学生动手涂分数时,应有时间限制,学生准备的圆如果是同样大的,在比较大小时就不会出现找不到比较的图形的现象了。正因为在两次动手操作时,时间没把握好,以至后续的两个思维性较强的填分数的题没有完成。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83

“你好哇——小青蛙!”小刺猬伸了个大大的懒腰。

“你好啊,咱们可好久没见了!”小青蛙活动了一下筋骨,睡了好几个月,身体都有点儿僵硬了。

“可不是,这一觉,足足睡了一整个冬天呢!”

“嗨,说起来,也不知道冬天是什么样子呢!”

“听野兔说,冬天有很美很美的雪!”

“啊,雪是什么样子的?”小青蛙瞪大了眼睛,它觉得自己错过了很美好的东西。

“就像一朵朵洁白轻柔的花儿,冰冰凉凉的,漫天飞舞,它们轻盈地落到地上,大地都变成了白色。”说到此处,小刺猬仰望天空,好像天上真的飘起了雪花。

“哇,那一定非常美,真想看到下雪啊!”小青蛙满脸向往地说。

天气越来越暖和了!这一天,小刺猬正在睡觉,小青蛙急匆匆地过来叫醒它:“快起来,下雪了!下雪了!”

“什么,下雪了?”小刺猬一跃而起,跑到门外。

天哪,真的下“雪”了!“雪花”漫天飞舞,田野里、小路上,甚至水面上,已经覆盖上了一层白色。

小青蛙和小刺猬依靠着一棵大杨树,静静地欣赏着迷人的“雪”景。

“多么美好的景象啊!”

“原来春天也会下雪呢!”

小青蛙伸出双手去接“雪花”,“雪花”很轻柔,也很调皮,落到手中,轻轻吹一口气,它们就跑了。

“‘雪花’和我想象的一样美,可是,它们为什么一点也不冰凉呢?”小青蛙疑惑地问。

“你可真笨,”小刺猬说,“春天暖暖和和的,春天的雪,当然也要暖暖的,不然它们很快就会像雪糕一样化掉啦!”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84

《认识几分之一》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分数初步认识》单元的开篇课。这次教研活动中,我教学了这一课,颇有感触。

一、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的几项活动:

1.力求把数学课堂变成活动的课堂。

开始,我用故事导入新课。让学生先动手分一分苹果,一方面激发兴趣,另一方面巩固*均分的意义,初步感知分数;再让学生说一说半个的表示方法,体验学习分数的重要性;让学生折一折,再次经历分数的形成过程。

2、强调学生对概念建立的理解、感悟过程。

本节课学生对几分之一概念的建立过程,我重点安排了让他们经历:“分——说——折——想”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的基础上,结合实物初步描述出几分之一的含义,使学生充分体验到这些是他们自己通过操作、实践得来的,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并加深了他们对概念的理解感悟。

3、加强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学生的独立学习与小组合作有机结合。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充分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二、在教学后,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存在的不足。

1.没有准确估计学生的学习起点。如课的开始我先让学生*均分苹果,引出一半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就让学生一目了然了。

一般来说,目前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其学习的现实起点往往高于学习的逻辑起点。在该课中,从逻辑起点的角度来看,教材第一次编排分数,学生也是第一次学习,但从现实起点的角度来看,学生在10年左右的成长过程中,已或多或少见过或听说过分数,课堂教学究竟该选择哪一个学习起点进行教学呢?课前我犹豫了再三,采用了该种导入方法,先让学生感知,再让其自主引出二分之一、三分之一、五分之一等;但实际教学中出乎我意料,有的学生不知不觉的认识了五分之二。在教学预设时,只有教师正确估计学生的学习起点,准确把握教学起点;课堂教学中,时时关注学生的这些起点,教师才能占主体地位,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2、对概念的引入过急。对概念的教学学生应经历“具体形象——抽象——具体化”这一认识过程,而低年级更应侧重于第一环节。理解二分之一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刚接触时,学生的理解可能是片面的,不完善的,甚至是错误的。所以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我给予了他们充足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分一分——说一说——折一折”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理解几分之一。我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不应该为完成任务而缩短时间,以个别学生的思维结果代替整体,必要时,教师应进一步加强引导力度,促进整体提高。”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85

这节课主要是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结合具体的情境正确估算,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1.结合“送温暖”的情境,让学生找出有用的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列出算式:576÷6。

2.引导估算。请学生估一估,每所希望小学大约能分到多少本书。让学生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如:把576看成是600,600÷6=100,每所学校分到的书 不足100本;或6×90=540,每所学校分到的书多于90本……综合学生的分析,上面除法算式的商应该是一个两位数,且大于90小于100。

3.求准确商。先请学生独立试做,然后组织交流。在交流中着重解决:被除数百位上的“5”比除数“6”小怎么办?商“9”写在什么位上?

4.回答问题,并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

每节课我都会尽量突出重点,把复杂的东西摒弃,让学生有一个更清晰的解题思路。这节课我就让学生掌握方法,强调容易出错的问题,效果还比较理想。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86

半个学期很快过去了,回顾一下自己的课堂教学,有许多值得深思的地方,现就自己面对几种现实反思如下:

1.对学生厌学现象的反思

任小学低年级数学,最挠头的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这里的原因是多样的,也是复杂的,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数学学科特殊性之外,教师授课方式、水*、内容安排等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教学一些课时,用不同的方法就取得了不同的效果。本学期在设计一些课时,我抛开了书中的例题,为学生创设了一些现实的情境,学生们顿时兴趣盎然。这样处理的好处不仅解决了课的重点而且节约了教学时间。大家又一次进入了学习的高潮之中。尽管要通过多个情境解决几个知识点,这么大的容量,由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熟悉和感兴趣往往能达到非常好的效果。这些让我反思,在*日的教学中,创造性使用教材,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太少了,常常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教学,围绕书本讲书本,围绕例题解例题,所以缺乏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长此以往,学生感到厌烦在所难免,厌学的症结所在。

2.对学生的两极化现象的反思

新课改的理念中倡导突出教学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在学生的实际是随着年级的增高,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以所在任教的三年级为例,数学的各项成绩在历次抽测和考核中均还理想,但从口算到应用题,每一项都有几个差的学生。我就想,为什么差的学生越教越多呢?于此同时,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大多数同学热火朝天的学习过程中,扮演的只是鸭子叫雷的角色,不仅提不出问题,甚至记不住常见的计算公式,而对于这部分学生,常规的处理方法是忽略不计的,日积月累,错过的东西越来越多,与大家的距离也越来越远,对数学的兴趣也越来越淡,所以我觉得,我们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但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更要因人而宜,我们也不能用公开课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学生,我认为我们可以吸取公开课的思想,但不能照搬公开课的方法。

总之,我觉得,教学活动是一个最具创造性和灵活性的活动,只有从实际出发,才会收到实效,避免误区。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87

《认识小数》,这是学生第一次认识小数,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这部分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学习了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又能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我在理解教材、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把教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借助生活素材,如:超市里商品的标价,学生找到带有小数的物品等,把学习内容再具体化,拉近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小数,体现教学生活化。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进行教学。 为了拓展课堂教学的空间课前布置学生跟随家长去商场、超市购物,注意观察商品的标牌,以及同学间互量身高,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小数,在教学中老师以学生熟悉的文具价格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知识,促进知识经验的迁移。 小学生的很多生活经验,以及他们所学的有关知识,都能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激活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和相关知识基础促进学习的正迁移,使学生在学会的同时,形成学会的能力。 运用1米的直尺这一学生熟悉的实物,根据米和分米、厘米间的进率,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通过板书和课件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经过“观察——猜想——尝试——初步认识——运用——总结——深化理解”这一系统过程,顺利完成了由整数、分数到小数的自然过渡,并通过拓展练习,让学生将理论认识升华为实践能力,真正理解小数的含义这一核心知识。

3、力求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教学中,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通过把1米分成10份,自主地建构起小数与分数的联系,进而在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认识了小数,明白了小数的含义。 通过读、想、议、说等活动,使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参与学习过程,达到了“情意共鸣、信息反馈、思维活跃流畅”的最佳境界。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88

星期天,我和妹妹,弟弟三个人一起在家里做作业。做了一会儿,休息了一会儿,我提议:算一算妈妈的上班时间。她是从上午的9:30上班到下午的4:30下班,如果把9:30看成9:00,把4:30看成4:00,从9:00到4:00有多长时间呢?

弟弟说:“中间有一个12:00,先用12-9=3(时),4-0=4(时),再用3+4=7(时)。妈妈要上7小时的班。

妹妹说是6小时。她说:“4:30减掉30分钟是4:00,零点到4:00是4小时,而9:30加上30分钟是10:00,10:00到12:00是2小时,2+4=6(时)。”

我听了他们的对话,想起老师教我们的24小时计时法,下午4:30就是16:30,用16:30减去9:30就是7小时。

我把这个方法告诉了他们,弟弟和妹妹听了恍然大悟,他们都说:数学真是有趣啊!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89

古希腊传说中有个叫阿基里斯的英雄,他是一个非常能奔跑的天神。而当时有一位叫做芝诺的哲学家却说:阿基里斯跑得再快,也追不上一只慢吞吞的乌龟。这是怎么回事呢?

芝诺说:让阿基里斯和乌龟举行一场赛跑,让乌龟在阿基里斯前头1000米开始。假定阿基里斯能够跑得比乌龟快10倍,当比赛开始的时候,阿基里斯跑了1000米,这个时候乌龟跑了100米,这就是说仍然在阿基里斯前面100米。当阿基里斯跑了下一个100米的时候,乌龟依旧在他前面10米。阿基里斯再跑10米,乌龟又在他前面1米阿基里斯能够继续逼近乌龟,但他决不可能追上它。小朋友一定会认为,芝诺的`话一定有错误的地方:一个跑得快的人怎么可能追不上一只乌龟呢?不过,谁能说出,不对的地方在哪儿呢?

小学生趣味数学故事《英雄追乌龟》:从阿基里斯开始追赶乌龟时,阿基里斯和乌龟二者的位置算起在阿基里斯追赶乌龟的整个过程中,阿基里斯到达了乌龟的新的位置时,乌龟会到达一个更新的位置。于是,在阿基里斯追赶乌龟的过程中,阿基里斯与乌龟都会到达无穷多个位置,把每两个相邻位置之间的距离全部加起来,所得到的就是在阿基里斯追赶乌龟的过程中他们二者分别跑过的总路程:

阿基里斯跑过的总路程是1+千米

乌龟跑过的总路程是千米

然而芝诺犯了一个错误:他把阿基里斯追赶乌龟的位置变化过程和时间变化混为一谈。

阿基里斯在追赶乌龟时所经过的1千米+千米+千米+千米+这个无穷的位置变化过程不需要无限长的时间。10/9千米除与1千米/小时=10/9小时就完成了。在10/9小时之内,芝诺的说法成立,即:阿基里斯每到达乌龟的一个位置时,乌龟又爬到了一个新位置。但是在10/9小时之后,就不会再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了,如果阿基里斯继续跑的话,他很快就会把乌龟远远甩下的。

小学三年级数学趣味故事 (菁选3篇)扩展阅读

小学三年级数学趣味故事 (菁选3篇)(扩展1)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三年级趣味数学小故事100字 篇90

星期天,我们全家一起去大润发购物。

来到超市,我先买了一些零食,然后妈妈说家里食用油快用完了,我们买点油回去吧。来到卖油这边,妈妈顺手拿了两桶金龙鱼大豆油,接着准备离开,我出于好奇就问了妈妈这两桶油多少钱呀?妈妈说一桶油28元,你说两桶油多少钱呀,我口算了一下是56元,我看到这边还有大桶5升的油,看了一下价格是50元,那应该是每升10元,我就问妈妈你那两桶油和这个大桶的哪个便宜一点呢,妈妈说:“应该差不多吧,不管它了。”可是我就要追问到底,后来一看那两桶加起来也是5升,算下来每升元,我就跟妈妈说我们还是买这个大桶的吧,虽然便宜不了多少钱,但是省下来的钱也可以买点小文具了,那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妈妈说,小丫头,看来这个数学应用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对生活应用很有好处,以后要更加用心的学习数学,知道吗!最后我们一家高高兴兴地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