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好记者讲好故事 第一篇

十年前,我从一名老师变成了一名记者。

2019年,我到会泽县雨碌乡采访“最美少年”王淼,我把他家的故事搬上荧屏,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会泽县残联请来了昆明的竹编大师,到村里教他们做竹编,把箩筐等生活用品变成花篮等竹编工艺品,为他们增加收入;雨碌乡党委政府为他家争取了易地扶贫搬迁县城安置房;会泽县人社局还为王淼的父亲在扶贫工厂安排了竹编技术指导的工作。2020年,王淼和姐姐都以很好的成绩通过高考成为免费师范生,王淼一家的励志故事也被xxx、经济日报等国家级媒体争相报道。当我的报道直接或间接地帮助到像王淼这样需要帮助的人时,我更坚定了对记者这个职业的热爱。

2021年春节刚过,我跟随会泽务工大军一路舟车劳顿,穿越两千多公里随行报道会泽务工群众的生活。我在颠簸的火车上奋笔疾书,在异乡的旅馆里熬夜剪辑,在老乡们上班的工厂里用心拍摄,在他们居住的出租屋里体验生活。功夫不负有心人,我采写的两条通讯《一路向东去务工》《浙江有个会泽村》在曲靖日报头版头条上刊登,《浙江有个会泽村》获得曲靖新闻奖一等奖。领到荣誉证书时,我激动不已,暗下决心:多出佳作,继续努力。

不会忘记,采访大井镇残疾人刘子文时,他的妻子在我面前声泪俱下地诉说;不会忘记,拍摄红军长征过会泽时,老红军遗孀拉着我的手,回忆丈夫生前故事的感动;不会忘记,一个不足一米五的小个子女记者,扛着沉重的摄像机,在拍摄新闻时,在高个子的腋窝下占位置、抢拍镜头的尴尬;更不会忘记,由于加班加点的工作对家人少有陪伴的愧疚。

十年的记者生涯,我可以自豪地说:“我兢兢业业,无愧于记者这个光荣的称号!见证重要时刻有我,我骄傲;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有我,我自豪!”当我白发苍苍,当我容颜迟暮,我依然会发自肺腑地说:“我热爱记者这个职业,我敬业,我奔跑!”

2017年好记者讲好故事 第二篇

2017年,大学刚毕业的我战战兢兢地来到了陆良县广播电视台,成为一名记者,有幸见证它一步步蜕变成今天的融媒体中心。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这一路走来已是5年的光阴,我见证了融媒体的改革创新、发展壮大,同时,用融媒人的眼光见证了身边每一个故事的坚持与奋斗,感动与欣慰,后来我才发现“原来素未谋面的遇见也可以是执手相看的泪眼”。

工作的这5年,我遇到了许多感人的故事,他们的故事教会了我什么是坚持,什么是正义,什么是初心,什么是勇敢。

在海拔2300多米的陆良龙海山上,一口深380米的水井,圆了陆良县马街镇泉丰村委会双坝塘村村民喝上清水的梦。这十几年的苦尽甘来,离不开村民陆康安的持之以恒。找水、打井、建坝塘、建水窖,一直以来,陆康安坚持为双坝塘村村民找水,工程师明确告诉他,这个地方打不出水来,但是在十几年里,他从没有放弃过挖井,即使结果不尽如人意。终于在2019年的一天,他挖的井出水了。

陆良县公安局的干警李政伟面对歹徒手里的凶器,他没有退缩,而是为了群众的平安勇敢地扑上去,最终抓住了歹徒,自己却倒在血泊中。他用自己的汗水和鲜血诠释了人民警察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更彰显了一名人民警察的赤胆忠诚。

因为有了他们,广袤的大地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作为一名记者,我希望走过的每一步都能留下一个故事的脚印。作为一名记者,我会用我的眼睛继续去看这五彩斑斓的世界,用我的耳朵去听各种各样的故事。

2017年好记者讲好故事 第三篇

看到视频里的她,想必大家都认识,她就是我们曲靖人的骄傲,中国冬残奥会历史上首位“三冠王”杨洪琼。我接到采访通知,杨洪琼即将回到家乡曲靖,而我也有幸成为采访杨洪琼的媒体记者,心里既激动又忐忑。

在对杨洪琼以及她的家人、教练几天的深入采访后,我逐渐看到了她坚强的另一面。杨洪琼出生在革命老区罗平县钟山乡的一个贫困家庭,14岁时因意外导致下半身肢体残疾,当时家里穷得连轮椅都买不起,23岁前她都没走出过家门,没有读书、没有社交,与世隔绝了十年。在杨洪琼老家,我看到十平方米的小屋就是她的活动空间,难以想象那十年她是如何熬过来的。生性要强的杨洪琼不向命运屈服,她在23岁选择走出家门读书,并在求学期间意外接触到了体育,还在29岁报名备战冬残奥会。起初她是队里最没有“天赋”、最不被看好的运动员,但杨洪琼凭借刻苦与努力,在一轮轮残酷的选拔赛中留下来,最终走上冬残奥会的最高领奖台。

别人只看到杨洪琼取得的辉煌成就,但谁能想象她背后经历了怎样的坎坷苦难,杨洪琼不向命运屈服,超越自我的人生历程深深震撼了我,而她历经磨难却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更让我感动。采访回来后,我把对杨洪琼的400分钟的采访素材进行了全面梳理,编写了6条系列新闻报道,让观众看到了一个丰富又生动的杨洪琼。

采访结束时,我问了杨洪琼一个问题,当你面对挫折想放弃的时候,你是如何说服自己坚持下来的?她说,人生不管任何事情,都讲求顺势和随缘,得意看淡,失意随缘,胸怀宽了,路才能越走越远。希望大家都能像杨洪琼一样,心中有梦,眼里有光,坚持努力,人生才会精彩。

2017年好记者讲好故事 第四篇

我叫余xx,是xx市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率的一名记者。

今天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我的一段经历。那是我从事记者行业8年来,最难割舍一段情结,也是我对爱岗敬业这一价值观的全新认识。

那是在2011年的夏天,我们频率进行“走转改”,我领到的任务是“走访留守儿童”,要求与被访的留守儿童同吃同住,至少24小时以上。

说实话,这样的`采访,以前我做得并不多。有时为了赶稿子,一天要跑多个现场。不过,既然是“走基层”,那就得踏踏实实,“把身子沉下去,把情感带回来”。

我去的那户人家,在xxx县高店乡邵庙村。家里有两个孩子,是姐弟俩,姐姐上初一,名叫静静,弟弟叫称称,当时才4岁。

这户人家日子的艰难,超出我的想象。爷爷、父亲因病先后去世,少了“顶梁柱”的家,也几乎坍了一半。母亲无奈外出打工,家里只有年迈的奶奶带着两个孩子。

我去的时候,给姐弟俩带了些文具学习用品,还有几样点心,虽说只是一份心意,但已让两个孩子欣喜的眼睛一亮了。

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小男孩称称的天真顽皮,和姐姐静静的沉默少语,让我的采访很难进行,只能听着奶奶时不时的念叼,从中拼凑起一些不完整的段落。好在静静很快接受了我这个不速之客,支言片语中,吐露出她的一些意识和想法。令我吃惊的是,这个13岁的孩子,已对自已的未来有了一个执着的想法,她说,念完初中,可能就不念下去了,会像妈妈一样,外出打工。因为,她要给弟弟挣学费。说到以后可能上不了学,她流下眼泪。

听着这个懂事的姐姐这个“人生计划”,我先是震惊,继而沉默了。我无法开导她。面对家庭的困境,这个女孩或许很难有其他的选择。

第二天,我就要和这个刚认识的小朋友说再见了。我在她的枕头下留下我的电话,还有200元钱。我真的希望能帮她一把。后来,她真的打来电话告诉我说:“余姐姐,等弟弟上学了,我想到外面去看一看。”

采访应当说是成功的,稿件《暑假里的留守儿童》也顺利完成了。

可是,从那开始很长一段时间,我很害怕再去接触留守儿童这个群体,因为采访免不了要问一些问题,而我最想知道的,也正是这些孩子埋在心底,不愿说出来的。

我一直在问自已,面对这样的一个群体,我的采访,是一次次触及他们的伤处,还是揭示了他们真实的困境,让社会更了解他们,去为他们做更多的事情?

敬业,并不只是愿意为工作花费时间和精力。敬业,应当是对岗位的正确理解,发挥岗位应有的作用。我怜惜而心痛的感受,或许没有错,但用这种情绪把自已包裹起来,而放弃了记者应该有的责任与担当,这是失职。

记者,应当用心去听,用心去记,用心去写,用心,去鼓与呼。

在之后的几年里,我又陆陆续续走过xx很多乡村,去和留守儿童接触、交流。我始终做一名观察者,一名记录者,记下他们的忧愁与欢乐,记下他们的梦想与憧憬,当然,其间也有孤独、无助、冷漠,甚至叛逆。

今年6月9号,贵州毕节发生4名留守儿童自杀身亡的悲剧。痛定思痛,留给人们更多的思考: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需要引起全社会更多的关注,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

记者,应当站出来,为留守儿童大声疾呼。

我再一次走进留守儿童的家。这一次走访,我不再仅仅是探寻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更多的,是把话筒递向他们的家长,他们的老师,乡镇的负责人。我想知道,为这些孩子,他们应该做些什么,做了些什么,打算做些什么。

令人欣慰的是,随着xx的快速发展,乡镇经济的崛起,已有越来越多的乡镇工业园、农业示范园、种植养殖场,吸纳了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他们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越来越多了。同时,全市乡镇实现了留守儿童活动室全覆盖,在这里,留守儿童又有了一个大家园。

在这篇《xx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状况调查报告》的连续报道中,我在结尾处这样写道:“留守儿童的问题是不可忽视也不能回避的。而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家庭、学校、各级政府乃至全社会,都应该为这些孩子创造条件,共同撑起一把‘心灵保护伞’”。

各位评委老师,我和留守儿童的故事,就讲到这里。

最后我还想说一句,希望能为这些孩子撑起“心灵保护伞”的人越来越多。说这句话,是我的职责所系。

谢谢大家!

2017年好记者讲好故事 第五篇

2021年3月,普洱市澜沧县突发疫情,防控压力大,边境防疫人手紧缺,全省各州(市)都紧急抽调人员支援,麒麟区的支援队伍中就有杨智江。2个多月的支援任务,父母和妻子都无条件地支持他,父亲还鼓励他趁年轻,要多历练。可就在出发前夕,杨智江的外婆因病去世了,他母亲安慰他:“边境疫情防控是大事,外婆的事你不要牵挂。”出行前,家人叮嘱他要以大局为重,以工作为重。想到疼爱自己的外婆,让他纠结万分,但作为一名党员,杨智江深知自己身上肩负的重担。

边境防疫工作特殊复杂,杨智江与其他9名同事分管后勤工作,包括材料撰写,数据收集、物资配送、宣传报道等。没过多久,原本负责通讯员工作的同事临时被抽调到其他岗位,通讯员的工作又全都压到了杨智江的身上,但他不抱怨不退缩,事无巨细,把所有事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圆满完成了边境防控的各项工作任务,得到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认可。

杨智江说:“从小,父亲就给我讲雷锋的故事,我也要把自己当作一颗‘螺丝钉’,拧在哪里,就在哪里闪闪发光,永不生锈!”

2017年好记者讲好故事 第六篇

2016年,“和谐号”载着新时代的脚步驶进了曲靖北站,风驰电掣的“中国速度”将珠江源头带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而在大山深处,83岁的耄耋老人左开周,像一列“老火车”正穿越时空缓缓而来,向新时代献礼。

1964年冬季,内蒙古东胜遭遇罕见暴雪天气。一天,铁道兵部队紧急换防,“前进号6004”蒸汽机车满载枪支弹药和数百名军人极速前进,途经响沙湾大坡道道口时,一辆中型班车突然熄火卡在铁轨上,千钧一发之际,火车司机左开周紧急制动,飞溅的火花伴随刺耳的刹车声在离客车只剩一虎口距离时终于停下,两车人的性命保住了!从此,左开周“老火车”的英雄名号在部队传开并伴随了他的一生,战友们都夸他是“全军反应最快的火车司机”。

1998年,退休的左开周回到老家——播乐乡乐利村。看着昔日山清水秀的村庄,树被砍光,他说:“退休了咱还是xxx员!我要上乌龙洞看山,不治理好荒山绝不罢休!”从此,“老火车”终日奔波在大山上:住小窝棚,点煤油灯,养老金全部用来买了小树苗,一株株栽下,一担担挑水浇灌……可是,寥寥无几的树木依然有人砍伐。他每天在山上巡逻,大喇叭喊坏了几十个。

2010年,噩耗传来:他唯一的儿子去煤窑打工,遭遇塌方当场死亡。悲痛欲绝的老人在听到这一消息时中风倒下,大伙儿劝他回村安度晚年,他抱着大树泣不成声:“儿子没了,这片青山就是我的命啊!我要守好它们……”一转眼,他坚守深山23年了。23年间,绿化荒山,守住6000多亩国有林,守护了一万多人的饮水之源。

入党56年,左开周始终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誓言;36载,他信仰如磐,在祖国发展中争做新时代开路人;23年守山人,他从绿水青山里拉出了百姓幸福路。

2017年好记者讲好故事 第七篇

今天在这里,我想聊聊记者生涯中那些我遇到的人。

第一个人,曾是我们部门的党支部书记王玮。为了打造旅游板块,推动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他带着我们四处奔波。王书记常说,年轻人往前跑就好,剩下的交给他。因为他的鼓励,我们的团队活力满满,一个劲地往前跑。可是跑着跑着,他掉队了。2020年,一直奔忙的他永远留在了那个漫长的冬夜里。

从王书记身上,我看见了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和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他留下的,是永远火热的青春与永不停歇的生命热情,我们被深深感动。

小文子是罗平当地一个农特产品合作社的负责人。他说,创业的时候就想好了一定要让村里的好东西卖得好,让村民们都能挣到钱。于是,我们一拍即合,开启了我们的第一场助农直播,第一场直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今天分享的这些故事,都与乡村振兴有关,都是我工作的一大部分,所以第三个想说的人是我自己。在入职前,我在心里幻想了无数次深刻的新闻课题,就像我看过的那些书里写的那样,但是入职后,我所从事的工作更多接近乡村振兴,与书里写的那些新闻故事好像相差甚远,我也曾迷茫过,但我遇到的王书记、小文子还有后来的许多人改变了我。

2017年好记者讲好故事 第八篇

这是一枚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奖章,它代表着人民警察的至高荣誉,也象征着忠诚、奉献、英勇、担当的公安精神,这枚奖章的主人是一位已故的富源县民警杨德才。我第一次触碰到这枚奖章是在杨德才离开的第15个年头。

2008年,富源电视台正在开办一档全新的法治类栏目《富源警方》,而我有幸成为这档首播栏目的主持人。第一期节目,我被派去采访杨德才的先进事迹,我是主持人又不是记者,虽然我很不情愿,但还是跟着栏目组的其他记者带上设备出发了。本以为简单的访谈就能了解杨德才的故事,但是,到了革命烈士陵园的那一刻,我才发现他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英烈遗属的眼泪让我读懂了生离死别的伤痛,当看到英烈子女们前赴后继延续着父辈的光荣使命,也让我读懂了新闻工作的担当。

那天我在采访杨德才的儿子xxx时问:“如果有一天你也要去执行一个危险的任务,你会怕吗?”他坚定地回答:“爸爸是我心中的英雄,我爸都不怕,我也不怕。”

现在杨德才的故事被很多富源人熟知,我感到很骄傲。和平年代,更需要崇尚英雄,捍卫英雄。

如今,我在基层工作已有16个年头了。也正是从那期栏目开始,彻底改变了我对播音员的认知,多深入到基层采访报道,播报才会更有情感,更接地气。

2017年好记者讲好故事 第九篇

2020年3月15日清晨,马龙区月望乡一个叫半个山的彝族小村庄里,杨增山早早地来到村口,深情地看着未醒的山乡。这是小村庄最普通的一天,可年仅49岁的月望乡沙坡笼村党总支书记杨增山却在这天倒在了他和他的彝族老乡们修的这条致富路上,把生命永远定格在了勇往直前的扶贫路上。

得知消息后,我和我的同事赶到了半个山村,在一个多星期的采访中,乡亲们的讲述、亲人的追思,一个个鲜活的场景一次次震撼着我的心灵,泪水一次又一次模糊我的眼睛。两年多过去了,今天我在这里再次和各位同仁分享这位平凡英雄的扶贫故事,感受行走在脱贫攻坚路上那些普通而又震撼人心的感动。

2019年6月,月望乡党委、政府把沙坡笼脱贫攻坚的重担交给了杨增山。到任一个月,他就凭着自己的双脚遍访了所有贫困户,村情户情了然于心。除了用心办好家家户户的“小事”,杨增山用心用情最多的就是脱贫产业发展的“大事”。为了发展集体经济,他反复召集干部群众召开座谈会,分析致贫原因,找准“症结”研究产业发展措施。2019年年底,沙坡笼村整村脱贫。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和所有扶贫干部一样,杨增山绷紧了弦,肩头的担子更重,干劲也更足了。在脱贫攻坚的路上,他从未止步,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他累倒在了一个叫半个山的山脚,用血肉之躯为大山注脚,巍巍青山添了忠骨,悠悠彝乡系上忠魂。

瞧,山的那边还是山,山的旁边又“增山”,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一个又一个有志青年正奔向大山,用智慧和汗水带着彝乡人民奔向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