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语录解析 精选30句

1.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论语》

2.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3.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 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孔子

5.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6. 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7.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正直)、友谅(诚信)、友多闻(见多识广),益矣;友便辟(*情暴躁,惯走邪道)、友善柔(过份优柔寡断或和颜悦*骗人)、友便佞(心怀鬼胎。谄媚),损矣。——孔子《论语》

8.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9.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译文:孔子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上学习,喜欢学习不如快乐学习。”

10. 不学诗,无以言。

11. 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摘孔子《大学》(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12.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13. 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孔子《大学》(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14.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5.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6.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后候有求学问的志向(懂礼仪,),三十岁能懂事明理,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会迷惑;五十岁,知晓天命;六十岁,听别人说什么,就可以分辩真假,判断是非;到了七十岁,就可随心所欲,任何行为都不会越出规矩。”

17.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论语》

18. 解释:笑得真好看啊,黑白分明的眼睛多妩媚呀,好像在洁白的质地上画着美丽的图案。

19.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摘孔子《论语》答: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20. 巧言乱德。

21.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2. 解释:不凭空臆测,不绝对肯定,不因为知道自己错了而依然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如此才能更加明智。

23.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

24.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译文:孔子说:“机敏又喜欢学习,向比自己学问少的人请教时,不会觉得没有面子可以称为文人了。

25.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6.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27.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人,知者利仁。

28.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论语》

29.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译文:孔子说:“见到贤明的人,要向他看齐学习;见到不贤明的人,就要自己要反省自己。‘’

30. 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摘孔子《论语》

孔子语录解析 精选56句

1. 名不正,则言不顺。

2. 君子*之美,不*之恶。

3. 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论语》

4. 朝闻道,夕死可矣。

5.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论语》

6. 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孔子《中庸》(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7. 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8. 巧言令

9.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论语》

10.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1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丘《论语·卫灵公》

12.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译文:曾子说:“士一定要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的责任重大,前路遥远。把实现仁义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不是很重大吗?奋斗一生,死了以后才停止,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13.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14.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论语》

15. 朽木不可雕也。

16.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7.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译文: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义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喜欢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18. 孔子说:“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卫灵公》

19.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0.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21.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学》(《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22.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孔子《论语》

23.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4.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25.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孔子《大学》

26.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译文: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27.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8.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论语》

29. 孔子名言名句及解释

30.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

31. 三*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2. 朋友切切思思。

33.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人们而不会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却不团结人们。”

34. 八佾舞于庭,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论语》

35. 解释:见到一个品德能力超过自己的人,就要想着自己要努力跟他一样;见到一个不如自己的人,就要反思自己是不是有一样的缺点。

36.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37. 言必信,行必果。——孔子

38.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9.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朱子云:不求诸心,故缗而无得。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

40. 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孔丘

41.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论语》

42.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43. 其为人也,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止老知将之至云尔。

44. 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45.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46. 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论语》

47. 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

48.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9.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文:孔子说:“读书不好好思考,越学越困惑;思考却不读书,就没有什么收获。”

50. 有教无类

51.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译文:孔子说:“仲由,教给你什么是知道和不知道的方法!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才是正确的。”

52. 未知生,焉知死?

53.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4.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论语》

55.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答: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56. 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孔子语录解析 精选113句

1. 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译文:孔子说:“有智慧的人不会被迷惑,仁义的人不会担忧愁虑,真正的勇士不会害怕。”

2. 刚、毅、木、讷近仁。

3. 解释:智慧的人喜爱水,仁义的人喜爱山。

4.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5.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6.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7. 礼之用,和为贵。

8. 孔子的名言及解释

9.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论语》

10.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论语》

11. 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译文:孔子说:“过去的事就不要再评论了,已经完成的事不要再议论拿出来争论了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12.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译文:孔子说:“君子会帮助别人获得想要得到的,不会让人想要得到厌恶的。小人恰恰相反。”

13.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论语》

14.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摘孔子《大学》(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15. 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16.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译文:孔子说:“《诗经》共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思想纯正,没有歪邪的东西。‘’

17. 有教无类。

18. 解释:活着的事情都还没有弄清楚,怎么知道死后的事呢?

19.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0.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21.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孔丘

22. 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23.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24.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5.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6. 孔子的名言大全

27.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孔丘《论语》

28.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9.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摘孔子《论语》

30. 三*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31. *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32.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33.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34. 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译文:曾子说:“鸟快要死的时候,叫的声音都很悲哀;人将要死的时候,说的话都是善良的.”

35.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6.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摘孔子《论语》(我每天都多次对自己进行反省: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以诚相待?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已经温习?)

37.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38. ——《论语·颜渊》

39. 孔子的名言画像

40.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41.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摘孔子《中庸》(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42.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孔子《论语》

43.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的同时,又能学习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做老师了。”

44.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45.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论语》

46.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孔子《论语》

47.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48. 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49.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译文:孔子说:“《关雎》这篇诗歌,主题欢乐但是不过分xxx,哀愁但是又不那么悲伤。”

50.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51.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译文:孔子说:“早上知道了真理,晚上死了也是值得的。”

52. *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53.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摘孔子《论语》答:①质:质朴。②文:文饰。③史:虚浮不实。④彬彬:相杂适中的样子.

54.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译文:子夏说:“做官做得好就去学习,学习的游刃有余时就去做官。”

55.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56.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57. ——《论语·子罕》

58.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59.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论语》

60. 孔子的名言与名言解释荐读

61. 你要求别人做什么时,首先自己本身也愿意这样做,或你本身也做到如别人这样了,那么你的要求才会心安理得;通俗理解就是,自己做不到,便不能要求别人去做到。

62.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63.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64.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译文:孔子说:“君子是看重道义,小人只看重私利。”

65. 孔子的名言带解释

66.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摘孔子《论语》

67. 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季氏》

68.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论语》

69. 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在人生道路上站稳脚跟,四十岁心中不再迷惘,五十岁知道上天给我安排的命运,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分辨是非真假,七十岁能鮪心所欲地说话做事,又不会超越规矩。

70.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译文:孔子说:“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想着那个位置上的事情。”

71.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论语》

72.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73.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74.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摘孔子《论语》(如果学了之后,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习,不也是令人很高兴的事吗?假如有朋友从远方来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吗?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却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备这种道德修养的人难道不可以称为君子吗?)

75.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论语》

76.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论语》

77.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78. 见得思义。

79.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摘孔子《论语》

80.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81.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论语》

82.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83. 德不孤,必有邻。——孔子《论语》

84.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译文:孔子说:“三军可以夺取主帅,匹夫不可义夺去志向。”

85. “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孔子《论语》

86. 孔子的名言与名言解释

87.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论语》

88.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9.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孔子《中庸》(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90. 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91. 孔子的名言和解释

92.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93.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答:正确的话,能不听从吗?必须认真改正错误,才算可贵。恭顺的话,能不使人高兴吗?

94.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95. 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孔丘

96.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放于利而行,多怨。

97.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译文:孔子说:“到了寒冷的时候,才能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98. 巧言令*,鲜矣仁。

99.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论语》

100.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丘《论语》

101.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孔子《论语》

102.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103.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卫灵公》

104.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105. 孔子说这话的目的是告诉学生,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106.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107.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108. 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109. 不怨天,不尤人。

110. 解释:君子追求与人和谐而不是完全相同、盲目附和,小人追求与人相同、盲目附和而不能和人相处。

111.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孔丘

112. 解释: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挽回,未来的岁月还可以迎头赶上。

113.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

孔子语录解析 精选56句

1.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译文:孔子说:“不要担心没有人了解自己,只需要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2.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3.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4.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5.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6. 解释:已经做过的事就不用再提了,已经做了的事就不要再劝谏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得失与责任。

7. 知耻近乎勇。——孔子

8.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9.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论语·里仁》

10.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1.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2. 道不同,不相为谋。

13. 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4.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5.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论语》

16.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摘孔子《中庸》(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17.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习后又经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到来,不是很令人愉快的吗?人家不知道我的学识,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的君子的表现吗?”

18. 孔子的名言解释

19. *相近也,习相远也。

20.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丘《论语》

21. 三军中最重要的统帅是可以换人的,但是,一个普通人的志向却不可以改变。

22.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摘孔子《论语》

23.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4. 解释:具有君子品行的人,遇到问题先从自身找原因,而那些小人,出现麻烦总是想方设法推卸责任,撇清自己,从不会去反思自己,从自身找原因。

25.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26. 孔子的名言名句大全解释

27.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孔子《中庸》(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28.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摘孔子《论语》答:鸟快要死的时候,鸣叫的声音是悲哀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出来的话也是善良的。

29.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30.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摘孔子《大学》(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31.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摘孔子《中庸》(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32.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33. 解释: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小人则是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34.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论语》

35. 朽木不可雕也。摘孔子《论语》

36.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译文:孔子说:“朽木没办法雕琢成器,粪土做成的墙壁不能去掉污秽,我能把他怎样?”

37.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文:孔子说:“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

38.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39.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40. 未知生,焉知死?——孔子《论语》

4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论语》

42. 君子不器。

43.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丘《论语.季氏》

44.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答:颜渊感叹地说:“(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

45. 小不忍,则乱大谋。

46.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47. 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摘孔子《中庸》(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鲜明,但渐渐地消失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48.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论语》

49.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译文:孔子说:“人如果连信誉都没有,还可以干什么呢?

50.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51.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译文:孔子对季氏说:“他用给天子跳的舞蹈在自己的庙堂上舞蹈,这样的事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事不能容忍?”

52.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答: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53.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答: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54.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论语》

55. 欲速则不达。

56.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