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调查报告 第1篇

恶劣天气影响

本次基坑坍塌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成都70年一遇的大雨。当天下午,四川绵阳、德阳、成都、雅安、乐山等地出现暴雨,个别地方雨量达到100毫米以上,最大暴雨出现在成都市区,为毫米。暴雨引发多处地质灾害,如被称为都江堰至汶川、茂县、理县的“生命线”的国道213线再度中断,都汶高速全线封闭。

强降雨过程中,基坑周边土体吸收了大量的水,自重增加、抗剪强度降低,从而产生了滑动。部分用土钉墙支护的边坡中土体整体滑移、土钉墙护壁发生剪切破坏,锚杆未能发挥作用,出现坍塌;护壁桩支护处出现局部破坏,桩间土及混凝土护面剥落,形成上大下小的倒锥形凹槽或贯通至地面的洞口。

工地周边的景观植被较多、市政设施排水能力不足,导致雨水不易排出、大量聚积在基坑周边。

当天,雷击频繁,从中午12时到下午6时,成都市发生雷击2749次,雷击导致市区内停电。停电和塌方影响了基坑周边23个降水井的正常工作、降水井不能在事故发生时及抢险初期发挥作用。

周边排水不畅

这次事故中,短时间内降雨量非常大,大量雨水壅塞,地面的荷载、土体自重都迅速增加。

排水不畅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周边小区积水过深。紧邻工地东侧的“XX小区”内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明显不足。与小区住户交流过程中得知,每逢大雨,小区中都会有积水,而这一次70年一遇的大雨中,积水很深,直至第二天上午小区内积水仍然有米。

二是植被及围墙布置不合理。

上图(左)为基坑西侧临近道路的植被、围墙及护坡的示意图。开发商在护坡外侧做了围墙和景观。左侧的土坡上铺满草皮,种有植物,一部分水从此渗入地下;另一部分水沿土坡向右下方流,聚集在墙脚。但是墙上没有排水孔,因而此处积水也很深。在事故发生的第二天,甲方就组织工人在墙脚左侧开挖排水沟,防止此处再次出现此类问题(如右图所示)。

三是废弃管道将别处水引至基坑处。下图为E#塌方处照片,图中红色椭圆区域可以明显但到一个仍然在涌水的管道,管道末端与土钉墙表面距离较小,事故发生后两天内,此处仍然在涌水。可以推测,事故当天,有较多雨水通过这条管道流入土钉墙后方的土中,诱发了此处的坍塌。

施工质量问题

天气、环境等原因其实都只是事故的次要原因,归根结底这次事故还是由于支护结构施工有严重的质量缺陷。事故后,我们在现场对坍塌后的废墟及未坍塌的土钉墙进行了检查,发现其配筋、混凝土厚度、锚杆施工等均有重大质量问题。

其一, 锚杆长度不足,设计的锚杆长度从上到下分别从9米到4米。现场测量中部和上部的锚杆,实际其长度均为4米。

其二, 锚杆无孔洞、未注浆。设计中,锚杆上每隔一米有直径8mm的洞,并且需要以一定压力灌入水泥浆,以保证锚杆和土体有效传力;抽出锚杆后发现,锚杆上均无孔洞,杆中只有嵌入的泥土,没有水泥浆。之后的施工中,对未塌方部分的锚杆进行了加固处理,在锚杆中注浆,但是实际上由于已经插入土中的钢管上没有孔,注浆并不会起作用。

其三,锚杆与护面的连接不足,未按设计要求做连接构造。

基坑调查报告 第2篇

(这部分非专业人士可以跳过)

地质条件:工程场地底层条件简单,主要有第四系人工堆积填土、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的粉质粘土、粉土、细砂及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的卵石层等组成,从上到下依次为:杂填土(),素填土()、粉质粘土()、细砂()、中砂()、卵石(持力层),部分地段卵石层中有中砂透镜体夹层。

水文条件:场地地下水为赋存于上部土层中的上层滞水及第四系砂卵石层中的孔隙型潜水,受地下径流、大气降水补给;排泄方式以地面蒸发、地下径流为主。勘察期间为枯水期,测得静止水位在,相应高程为,地下水水位在枯水期、丰水期年变幅值为。

周边环境条件:场地地势开阔,总体地形平坦。基坑西侧和南侧周边无相邻建筑物,为规划防护绿地和市政道路,基坑支护环境条件较好;基坑北侧和东侧周边为5F住宅楼,相邻建筑距基坑开挖线。

综合考虑基坑工程地质条件和基坑周边的环境条件,采用排桩+土钉墙支护形式。

在承载力设计时,按超载值5KN/m的满布均布荷载设计。下图为锚杆设计图:

下图为土钉墙正立面示意图:

基坑调查报告 第3篇

该项目位于成都市三环线以内某处,有7栋楼。其中A#、B#、C#、E#、G#地下二层地上16层,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高度,标准层层高3m ;D#、F#楼地下二层地上3层,地上部分为框架结构;整个项目为集居住、商业为一体的综合建筑,设计功能齐全。占地面积约54亩,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 工程±,设二层地下室,局部设一层地下室;场地平整后地面标高,基坑开挖深度为自然地面下,基坑支护形式为排桩+土钉墙支护。

2011年7月3日,成都暴雨,为70年一遇,造成项目周边市政排水系统超载,此时项目尚处在深基坑开挖阶段,四周水位急剧上升,最终发生失稳塌方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