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论文开题报告 篇1

摘要:本文基于伦理观视角剖析大学生创业德育教育的现实问题,分析隐含要素,科学有效论证,力图探究大学生创业德育教育的实施途径,对高校创业教育及社会教育机构提供相关教育教学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德育教育

近年来,大学生创业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社会群体的关注,从国家部属到各地方*、各高校均鼓励有志青年创业并给予一定培养扶持,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身创业热潮中,而创业本身也成为一条重要的就业和发展之路。然而,由于创业学生自身素质的不完善、学校教育的缺失、市场经济的制约等许多因素,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诸如价值观片面、诚信缺失、社会责任感缺乏等弊端,既影响大学生自身的创业积极性,也对社会发展存有隐患,形成对大学生创业的不信任问题,使得大学生创业出现德育层面的难题。本文基于伦理观视角,挖掘对于创业教育中伦理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集中体现在实践层面,伦理为道德的外化,表现在大学生创业群体的规范性、道德性和品质化过程中,采用伦理观视角来剖析创业德育教育的现实问题,是价值判断的客观呈现,透过系列现实问题,探寻隐含要素,科学有效分析论证,探究大学生创业德育教育的途径,并对高校及社会教育机构有所启示。

一大学生创业德育问题现状

《2015年*大学生就业报告》中2010届到2014届全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变化趋势,五年中从到不断攀升,根据麦克斯调查研究,2014届毕业生半年后自主创业比例为。以教育部2014年发布的全国大学毕业生727万测算,2014年时有约21万大学生做出创业选择。大学生创业趋势渐高,在数量与质量的联动提升要求下,开展大学生创业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凸显,大学毕业生创业成功率长效促进机制的实现需要越发迫切,除社会客观因素外,立足大学生创业个体存在以下问题:

(一)诚信思想缺失

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刻阐述了价值观在指导人们行动上的重要地位,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多数大学生创业者为追求利益,放弃原则,抛弃品行,将财富汲取等同于社会地位和他人尊敬的共性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尚的个人品行以及对社会的崇高责任感、民族荣誉感被分阶段、分层次的忽略,个人价值的实现出现狭隘化和极端化特征。诚实守信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市场经济中的良好信誉是企业和个人的生存根本。

(二)法制观念淡薄

市场经济虽有其独特的自我调控机制,但法律约束必不可少。刚刚走出校门的创业者绝大部分是没有受过完善的法律教育,法制观念还没有根植于其思想之中,准备不足便踏上战场,一旦使用不正当竞争方式,损害他人利益,触犯相关法律法规,结果则无法挽回;而当自身利益受到非法侵犯时,也会因为不懂法知法,而没有使用法律途径进行自身权益的维护,法制观念的淡薄使大学生创业者易陷入单兵作战的困顿之中。

(三)心理问题涌现

大学生心理健康一直是教育热议问题。很多创业者在学生时代未能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便匆匆走上创业的艰辛道路。大学生在校期间出现心理危机问题,学校专项人力、物力帮扶机制会积极开展疏导工作,但进入社会,走上创业道路的大学生多数需靠自我梳理和调节解决社会适应性、人际交往和应激性等心理问题,自我调控成为创业大学生的主要心理疏导方式,不健全的人格和尚显稚嫩的心理素质将会在此过程中反复出现,影响创业成效。

二大学生创业德育教育现状分析

自全国各高校实施全面扩招以来,大学生的数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学生超量,岗位有限,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发展需求逐年增加。自主创业不仅事关大学生自身发展,更关系着社会稳定和全民族的进步和发展,立足国家高度来看,创业教育中的德育教育显得更为重要。针对上述大学生创业德育现状,本文从伦理观的视角进行了三点分析:

(一)创业德育教育力度不足

目前,国家和地方*均有针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相关优惠的明文政策,但多侧重场地的优惠、项目的竞选、多次的座谈等方面,而针对创业者德育开展教育方面,却没有被提上重要的实践层面。教育者多看到创业所需的理论和行动配备,高校常邀请社会名流给大学生们做创业讲座或报告,激发学生创业热情,而高涨的热情对于创业是远远不够的,培养学生正确的创业理念、创业精神才是创业教育之源头、之根本。

(二)创业德育教育深度不够

高校课程开设层面,国内较多高校开始开设创业教育类课程,方式主要围绕商学选修课、单设“精英班”等模式,多数难以真正覆盖全体学生,更无法将创业精神、品质与法制深入其中,更无法形成系统的创业教育培养体系。无法覆盖,则很多有志青年无法接触创业德育教育;不能深入,则学习者无法获得最深刻的感悟;不成体系,则有志者无法获得完整的创业德育指导。社会创业绩效侧重层面,社会对大学生自主创业高涨的热情作用在大学生身上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急于求成,而急于求成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而这又不得不归根于创业基础德育教育的不完善甚至是缺失。

三完善大学生创业德育教育路径

完善大学生创业德育教育有利于实现大学生创业科学化之路,有利于减轻社会就业压力,更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学生创业教育(enierpriseeducation),是培养大学生进取、开拓、冒险等精神的事业型教育,是以挖掘和提升大学生创业综合素质为目标的发展性教育,大学生创业德育教育从属于大学生创业教育,包括对创业者个人品行、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法制观念、健康心理等诸多方面的教育。因此,为完善大学生创业德育教育,各高校可尝试从以下五个方面开展:

(一)立足专业德育教育,形成系统课程体系

德育论文开题报告 篇2

生命道德是调整人与生命关系的道德,其提出有利于生命更好地存在与发展。生命道德最基本、核心的意涵是关爱生命,包括给予生命、关心生命、尊重生命、认识生命、相信生命、敬畏生命、感恩自然、共生等方面。学校生命道德教育的侧重点包括引导师生在实践中认识生命,唤醒师生的生命之爱,培养师生积极主动的行动习惯,注重生命道德教育的载体建设。

一、生命道德的提出及其价值

1.生命道德的提出

道德存在于关系之中,而人与生命之间也是一种关系,故人与生命之间有道德可言。以往谈到人的关系世界时,只是指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群体、集体)、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将人与生命之间的关系纳入。

对人类道德发展历程稍加回顾,便可以得出这样的结沦:伴随着人类自身的*,人类的道德范畴已由“中观”的社会道德(人际道德)向宏观的自然道德(生态道德)和微观的自身道德(个人美好生活)两个维度拓展。当人类自身的存在还是一个主要问题时,解决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族群存在之间的矛盾,则成为了人类面临的首要问题,因而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成为道德的重要或唯一范畴,这样人们注重的只是人际道德,而“无暇”关注人与自身、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人类所赖以生存的自然被人类“征服”“改造”得“体无完肤”而以其“毁灭性”的方式报复人类,直接威胁并使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不断出现危机时,人类则不得不重新思考其与自然的关系,这样,生态道德便诞生了。而当大工业生产将人类处于“奴隶”与“主人”“工具”与“自身价值”的矛盾、抗争中时,并伴随着物质文明与个性的不断*,人类关注个体美好生活的伦理呼声也日益凸显,这样关注人类个体自身的存在与发展也就成为道德的一个重要范畴。[1]因此,对道德的理解,已经跳出以往仅仅限定于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范畴,而将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纳入道德的范畴,但人与生命之间的关系仍没有纳入道德的范畴。

人与生命之间存在独特的关系。借助当代生命科学等研究成果可知,生命是一种独特的现象,是一个“涵盖”全部物种的概念。人是生命的载体,生命不等同于人,生命除人类之外,还包括其他所有的生命种类。生命属于自然,但自然不等于生命,自然除生命之外,还包括一切非生命的事物。因此,人与生命之间的关系不同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人际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能替代人与生命之间的关系。人与生命之间的关系,不仅包括个体人之间的生命关系,而且包括人与自己生命、他类生命之间的关系。从现实中存在的生命问题看,如个体人的生命非自然丧失、生命意识淡漠、生命意义迷失,它类物种的生存危机等现状,我们也可以推断,既有的关于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道德并不能有效地调节人与生命之间的关系。因此需要有一个明确的道德范畴来调节人与生命之间的关系,即“生命道德”。

2.提出生命道德的价值

生命道德的提出旨在为了生命更好地存在与发展,不论是个体生命还是种类生命。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将人与生命关系及其道德诉求显性化,使生命道德进入人们的显意识之中,有利于克服现实中忽视生命或漠视生命的现象与问题,凸显生命的价值;有助于人们深刻认识爱与生命的关系,爱与生命相伴相生,对生命之爱具有人性的根基,是人性的光辉所在,以便更好地关爱生命。

其二,为其他关系道德提供一个内在基础。人怎样认识生命、怎样理解生命、怎样对待生命,都会影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讲,有怎样的人与生命的关系,就会有怎样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生命之间的关系,辐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一个对生命有着深切关爱之情的人,不会不爱他的同类,不会无辜伤害他类生命,不会盲目破坏他赖以生存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不仅不会,反而更具有关爱他人之情、之意、之能。[2]从这个意义上说,生命道德为人我道德、人际道德、生态道德提供了一个更为内在的、彼此关联的基础。

其三,使生命道德成为学校德育的一项显性内容。生命道德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关爱生命之关系,激活、唤醒个体生命的生命道德意识,培养、提升个体的生命道德能力,促进个体生命的健康发展;有助于落实生命教育的旨趣,提高学校德育的有效性。

二、生命道德的意涵

如何理解生命道德?概言之,生命道德就是调整人与生命关系的道德。人与生命关系包括人与自己生命、人与他人生命以及与他类生命之间的关系。生命道德最基本、核心的意涵是关爱生命。为什么要将生命道德的核心归于此?这首先取决于生命本身的价值。生命是最宝贵的,“现在已经很清楚,没有任何特殊的物质、物体或力量可以和生命等同”;[3]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系统学、体质人类学、遗传学、行为生物学等都论证了任何物种,包括人类在内,都没有两个个体完全相同,也就是说,世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个体;每个个体生命都是类生命的全部持有者和独特展现者,个体生命是类生命的载体,是一条以生死为端点的生命“线段”,因而更显珍贵。

那么何谓关爱生命呢?首先需要理解何谓关爱?关爱的内涵极其丰富多彩,弗洛姆对爱的阐释是:爱是一种主动活动,而不是一种被动的情感;它是“分担”,而不是“迷恋”。在最一般的意义上,爱的主动性特征主要是给予,而不是接受。除了给予之外,爱的主动性还包含着一些基本因素,它们是关心、责任、尊重和认识。[4]由此,可以将关爱生命理解为给予生命、关心生命、责任生命、尊重生命和认识生命等方面。

1.给予生命

何谓给予?弗洛姆认为,给予是潜能的最高表达。正是在给予的行为中,我体验到我的力量、我的财富、我的能力。这种提高生命力和潜能的体验使我充满了欢乐。给予比接受更快乐,因为在给予的行动中表示了生命的存在。在物质的范围内,给予意味着富有。人并不是拥有许多才富有,而是给予了许多才富有。最重要的给予范畴是在特定的人类王国。给予是指一个人给予另一个人的是他生命的活力,他给予另一个人的是他的欢乐、旨趣、理解、知识、幽默、悲哀,给予他的生命活力的全部表达方式和全部证明方式。这样,在给予他的生命时,他使另一个人富有起来,通过提高他自己的生命感,他提高了另一个人的生命感。[5]可见,给予生命是指一个人给予另一人以生命活力,是一个生命给予另一个生命的帮助、回报、奉献,给予不是牺牲,而是快乐,提升彼此的生命。

2.关心生命

何谓关心?在词典中的解释是一种全心投入的精神状态,一种有所分担的精神状态,对某事某人的一种焦虑、担心或挂念;或是对某事某人的一种关注或倾向,负有保护维持某事某人的责任。马丁·海德格尔将关心描述为人类的一种存在方式:关心即是人对其它生命所表现的同情态度,也是人在做任何事情时严肃的考虑。关心是最深刻的渴望,关心是一瞬间的怜悯,关心是人世间所有的担心、忧患和痛苦。[6]弗洛姆认为,爱包含着关心,是对所爱的生命与成长的主动关注,爱的真谛是为某种东西“出力”,并使“某种东西成长”,爱和劳动不可分。人人都爱自己出过力的东西,同时也为他所爱的东西而出力。[7]可见,关心体现在投入、焦虑、担心、挂念、关注、渴望、促进等方面。关心生命是指对生命及其成长的投入、同情、怜悯、焦虑、担心、挂念、关注、渴望、促进等。

3.责任生命

弗洛姆认为,照顾和关心包含着爱的另一方面,即责任。责任是一种完全自愿的行动,是人对另一个人的需要──表达的或未表达的──的反应。有责任感意味着有能力并准备“反应”。[8]由此而言,责任生命是指对生命需要的自愿反应行动。从生命需要的角度看,生命存在是生命的第一需要,有生命才可能有生命的一切,因而保护生命应是责任生命的第一要务。保护生命的存在,从正向看,是提供生命存在所需的一切能量,如衣食住行和精神发育所需的能量;从负向看,就必须要预防有害于生命存在的一切因素,如战争、自然灾害、环境污染、非自然死亡等。

4.尊重生命

尊重生命旨在尊重个体生命状态。何渭尊重?弗洛姆认为,如果没有爱的第三个因素──尊重,责任就会很容易地堕落为统治和占有。尊重意味着能够按照其本来面目看待某人,能够意识到他的独特个性,尊重意味着关心另一个人,使之按照其本性成长和发展。[9]何谓生命状态?生命状态是生命系统内部状态的外部表征,是个体生命整体而现实的表征。分子科学与进化论的研究成果表明,个体生命是其自身的遗传性与其存在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也就是说,个体生命状态是个体生命的遗传独特性、生命追求、生命需要、经历与经验共同运作之产物,因而每个个体的生命状态都应该尊重。

尊重生命状态也意味着尊重个体生命的独特性,尊重个体生命的差异性,尊重生物多样性及其共在的生命世界,尊重生命追求、生命经历和经验。其中,生命追求即个体在生物界生命成长的目标,是成为自己。成为自己包括成为他的“生命所是”和“生命所能是”。在生命世界中,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成为自己是其独一无二的个体生命的实现。

5.认识生命

在此所言的认识生命,是指基于爱生命并通过体验融合的方式而产生的对生命本性的认识。在此,特别强调的是这种认识是对生命深层、本性的认识,而不是停留在对生命表层、现象的认识;是通过体验融合获得的认识,而不是借助思想给予的知识。弗洛姆认为,认识有许多层次,作为爱的一个方面的认识,并不淹留在认识的外围,而是深入它的核心。我通过人类认识生命活力的唯一可能途径认识着──即通过体验融合一一而不是借助我们的思想所给予的知识。

关心生命、尊重生命、责任生命与认识生命是相互依存的。“对一个人来说,没有认识就不可能有尊重;没有认识的引导,关心和责任将是盲目的。没有关心的推动,认识也是空虚的。”由此,认识生命是尊重生命的基础,是关心生命、责任生命的方向。没有对生命的认识,就难以有对生命真正的尊重,对生命的关心与责任就可能迷失方向。

6.相信生命、敬畏生命、感恩自然、共生

此外,从生命的角度看,生命道德还包括相信生命、敬畏生命、感恩自然、共生等。生命本身的特性使其具有向上性、向善性、智慧与能量,因而应相信生命。生命是世上最完美的造物,世上没有什么可与之相媲美,因而应敬畏生命。人类对于(自身)能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安活下去,应该感到难能可贵,对大自然的馈赠,应该感恩不尽”,应感恩自然。每个个体生命虽是独一无二的,但并不是孤独存在的,而是与其他生命相互帮助、相互依存,故共生也是一种生命道德。

德育论文开题报告5篇(扩展8)

——理科论文开题报告

德育论文开题报告 篇3

职业教育在德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向来是德国民族引以为豪的教育财富,每年所有青年人中约有三分之二的在就业前接受过正规的职业培训,以学校和企业双向结合的培训造就了德国出色的技术水平,使德国的工业及工艺技术一直处于世界经济发展前沿。就是在如此良好社会背景及发展水平之上形成的体制,由于在本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其地位发生了动摇,出现了职业教育与培训位置间的危机,具体表现为需要培训人员的增加与企业提供培训位置的减少。这种矛盾的出现是由于当时企业的经济结构与劳动组织的相应调整与变化,使得一直以和谐发展的职业培训市场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危机,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间的关系出现矛盾与不协调。当时德国尚缺少对培训位置的数据统计,国家在职业教育发展问题上缺乏足够的规划与预测。对此,德国的教育科学部部长HelmutROHDE认为,职业教育政策的最重要任务就是提供良好的培训,为我们的青年一代能够在职业培训市场上找到一个合适的、高质量的培训位置。如何解决此问题,德国政府将目光对准了职业教育的研究,希望通过对职业培训市场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对所存在的问题与矛盾能够防患于未然,实现对职业教育的科学规划与管理。事实证明,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可行之路。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法律的健全与完善,保证了此报告的顺利实施与完成。1976年,鉴于对培训位置供求数据的统计与对培训位置的规划和预测的需要,《培训岗位促进法》生效。其中第一次明确联邦政府将职业教育报告作为每年对职业教育现状和发展的综述性报告,包含关于职业教育的统计数据和职业教育计划的制定。1977年,形成了第一本职业教育报告。其后,1981年颁布的《职业教育促进法》又将职业教育的研究与职业教育的管理与规划相联系,明确了职业教育研究在国家职教政策制定中的作用及任务,并就为完成报告所应有的研究组织与机构、相应承担的责任及义务作了明确的法律规定。

二、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的地位及作用

1.《职业教育报告》是联邦教育与科学部每年出版的职教政策性报告它是联邦政府在制定职业教育政策时所依据的纲领性文件。是所有职业教育政策制定、规划和实施人员制定工作计划的基础,称之为德国政府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白皮书。

2.《职业教育报告》由联邦教育与科学部联邦职教所研究、起草它对整个联邦职业培训的质和量统计基础数据进行研究以及对各地区、各行业的培训情况进行总结。完成此报告的宗旨是将全社会的职业教育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协助联邦政府解决职业教育事业发展上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问题。

3.《职业教育报告》自1977年开始研究,已有20余年了它对教育政策及社会产生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一是此报告所形成的历年对培训市场供需关系的分析与研究,一直是德国政府职业教育政策制定的依据;二是它对社会、企业培训岗位的设立,家庭、个人职业岗位的选择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三、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的结构与内容

德国职业教育报告内容大致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职业教育发展政策报告。以1997年内容为例,主要有以下方面:对过去职业教育发展形势的总结与评价;现实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挑战与要求;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政府对出现的问题采取的政策与措施及前景展望。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体现出了德国政府对过去职业教育发展所持的态度与意见,国家对整个职业教育发展的宏观性的预测,代表了国家的教育意志与思想;但同时不排除社会各界不同的看法,也反映工业界、社会少数派代表的意见。

第二部分为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状况及数据统计。以1997年为例,主要有:职业培训的量的发展;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与趋势;职业教育的内容形式及其结构问题;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职业继续教育;职业教育的国际比较等。

两部分的内容特点:

第二部分侧重于研究方面,通过对大量的统计数据的分析及前沿性的课题研究,体现出教育决策所具有的科学性及可行性”。同时,对职业教育发展所涉及的方方面面也进行了论述。其中包含有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职业教育与个人发展、职业教育与企业发展、职业教育的内部发展、职业教育师资、职业咨询与指导、促进与支持妇女及残疾人职业教育与培训、新的职业及对职业教育的改革要求、不同领域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差异及教育政策诸方面的内容,其全面与详实是任何一类研究报告所不能比拟和涵盖的。

四、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的内容特点分析

德国职业教育年度报告,之所以能在德国教育界与经济界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报告将职业教育研究与国家的教育及就业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在《职业教育促进法》中指出,职业教育规划是协调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通过教育规划使职业教育的发展尽可能符合技术、经济和社会的需要,这种职业教育规划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职业培训单位提供的从性质、数量、规模和地域的培训名额的统计与分析,预测并提供职业培训位置。因此,要求联邦主部门对职业培训名额在地域和行业方面的供求发展进行经常的观察,具体的内容即为年度报告,报告中须说明下一个年度可能提供的职业培训名额的情况,若应提供的培训名额不能得到保证,则必须在报告中提出克服困难的建议。

鉴于此,对职业培训位置的分析与预测构成了整个报告的主体,是整个报告的主要任务之一。这种研究内容与时展需要相结合的思路,使职业教育研究一开始就纳入紧密联系实际开展综合研究,为社会发展服务的轨道。通过以分析职业培训市场供求关系入手,实现了职业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的统一,这也从某种方面体现出了德国民族务实、求真的民族个性。

这种对职业培训位置的分析预测,所具有的深远意义还在于,明确了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政策。通过系统的对职业教育数据的定量分析,为企业界、行业组织、工会团体、公开的社会组织开展培训提供了广泛的信息,从而实现了研究为社会服务的目的;同时,一个最有意义的特征是,这份报告为广大青年及适合培训者所利用,成为其选择培训位置,确定将来的就业机会与可能的重要工具。

2.国家对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视,将教育决策、规划与管理紧密与教育研究相连突出的特征就是联邦职教所的建立,同时赋予它的法律地位及任务。根据《职业教育促进法》,联邦职教所是一个法人团体,主要任务有:①协助准备国家的培训条例和其他法则、职业教育报告及进行职业教育统计;②促进模式试验;③就职业教育问题向联邦政府提供咨询,进行并促进职业教育研究;④编制获承认的培训职业目录;⑤审核、批准并赞助职业培训函授课程。联邦职教所属于联邦教育科学部的一个重要的研究与决策机构,同时,在法律基础上建立了主管委员会、专业委员会,监督保证了各项研究工作的完成及研究内容的专业水平。

3.职业报告除大量的统计数据外,还反映出大量的研究课题、典型试验,代表着较高的专业和学术水平,其观点与内容在德国职教界具有广泛的影响作为国家最高的职业教育研究机构,联邦职教所除完成历年的政府报告外,还承担有大量的研究与试验任务,至今进行了约125个专项典型试验课题,它以不同的时间周期来运作,在每年的报告中将不同的研究成果反映于其中。目前包含在此报告中的研究共有以下四类,即重点研究课题、一般性研究课题、超前研究课题及国际资金资助课题。其中超前研究课题具有特别的意义,这是自1995年起为适应职业教育出现的新形势与新情况而设立的,迄今为止进行了三方面内容的专项研究,即职业资格和能力与职业的升迁;新的职业与新的就业领域;通过教育改革体现职业教育课程的个性化与差异性。

典型试验及其成果反映出德国职教研究的特色及价值取向。1978年以来,联邦职教所利用联邦教育与科学部的资金资助校外职业教育典型实验,以开发和实验职教实践的新举措。这类试验内容与问题来自于职业教育实践,具有较强的应用性,试验的结果同时也能够在相应的领域推广与应用,从而实现了研究的社会价值。如“学习岛”的研究,新职业与就业领域的研究。这种兼顾了职业教育制度与就业制度双重需要的研究,在德国职教界具有广泛的影响,研究的内容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将来的职业教育发展;同时,所形成的职业教育思想与职业教育概念丰富了职业教育理论。

4.研究数据的全面与可靠,保证了报告内容的科学性与教育决策服务的价值根据《职业教育促进法》的规定,报告所涉及的数据主要有两部分组成:①上一年度截止到9月30日登记入册的培训合同签订数及由联邦劳动局介绍但未被利用的培训位置数和在联邦劳动局登记寻找培训位置的人数;②预测该年度的寻找培训位置的人数和可提供的培训位置数额。历年报告就上一年职业教育形势与培训位置的供给进行总结与评价,尽可能对劳动力市场的供需进行客观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的供需进行有针对性的预测与展望。

为了保障此数据统计的收集与整理,相应制定了一系列数据统计归口及管理制度。其中联邦^主要管理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基本统计数据,保证此数据的共同利用价值;具体有关职业教育数据内容的调查设计、数据的登记整理及培训合同签订数由联邦职教所管理进行。此数据与各级地方劳动部门登记的需培训人数构成培训位置分析与预测的基本数据。各州^负责本州职业学校的有关数据的管理;劳动就业人口数和参加职业咨询与职业指导数则来自联邦劳动部。

5.报告中反映出研究者的科学的务实精神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贯穿此报告体现出的是研究计划的周密性,准备工作的充分性、研究人员的高水平、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研究内容的实用性。每年的4~5月份将下一年的报告在研讨的基础上进行人员及内容分工,这种分工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作为年度报告的任务承担者,必须在所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所要求的内容。从事此报告的研究及工作人员约有80余人,相当于全所人员的五分之一,从而保证了此报告的质量与水平;此外,这种分工表现为内容的细化与具体,作为研究人员能够深入了解此方面的内容,达到报告内容的准确与实用。

五、中国职业教育报告情况及其发展思考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教育研究领域为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一直将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科学的研究方法与本国的具体研究需求相结合作为努力方向,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科研水平的提高。

但是,目前我们的研究报告,还仅仅停留在作为一份数据汇总与资料整理基础上的研究报告,与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相比,存在着几个不够明确的问题。第一,报告的属性问题,即此报告属于研究性的课题还是同时具有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服务的功能,这决定着报告的写作方向与具体内容的制定,正因为对此问题界定不够明确,不可避免地出现对此报告内容与结构问题的反复争论。第二,报告的特色问题,即什么是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报告。从内容上讲,我们的报告在目前不可能对劳动力培训市场进行调查与预测的前提下,其主要内容仅仅停留在对历年职业教育发展基本状况的数据统计,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但由于对构成中国职教报告的基本框架、具体内容、形式诸方面的认识与理解存在着不一致,从而使报告成了年复一年的统计资料,长此以往,将逐渐失去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第三,报告的结构问题,即在对我国职业教育进行全面描述的基础上,就数据分析与宏观决策研究的结合,整体描述与地方特色的兼顾问题。根据我国国情及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在报告中如何体现此类问题也是一个难点。第四,对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及教育教学改革的宣传与推广问题,作为报告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应加以考虑。

德国职业教育报告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与完善,为我们的报告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范例,在总结我们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具体研究情况,为完成我们的报告,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1.完成报告所应有的组织、管理制度建设如果历年的职教报告是我们今后的一项常规工作,且作为政府决策的参考与咨询工具,而我国现行的法律还没有对教育科研做出具体化的规定时,我们的报告迫切需要进行管理部门的参与支持。对完成研究所应有的组织机构、管理职责、人员经费、时间进度等方面,应做出一系列的规定,通过制度化的管理完成报告的任务。

2.对现行报告进行认真研究,确定其基本框架及主要内容,就其形式、结构、篇幅等具体事项做出原则规定,使报告的完成具有可操作性特别是就报告所涉及的数据统计、文献资料,应建立一套稳定、可靠的信息源。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及我国的地域差距大的特点,作为一份政策性的参考资料,发挥地方研究部门的积极性,扩大地方的研究内容,充分利用地方的研究特色,使报告成为各地经验利用与推广的工具,将是一个发展方向。

3.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提高了报告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特别是报告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决定了它是以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导,除需要对现实的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外,就问题本身需要进行大量的分析与研究,并能够提出可操作的具体措施。为此提高从事研究报告人员的科研水平,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德育论文开题报告 篇4

音乐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培养和发展学生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音乐教育寓教化于情感、趣味和娱乐之中,潜移默化地使人在情操上受到陶冶、在道德上受到影响、心灵受到启迪。音乐教育中德育渗透的教育途径很多,作为中等职业专科学校的钢琴教师,我仅就钢琴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略叙己见。

一、培养学生们优秀的品质和良好的习惯

就我校学生们而言,首要问题是培养学生们的优秀品质和良好学习习惯。而在培养自制力、耐力、毅力、自信力、专注力、适度感等许多非智力因素方面,钢琴教育有着它独特的功能。这是因为音乐特有的非语言性的组织结构是和人类的情感、意志直接对应的。一个钢琴演奏水*很高的人,能准确地辨析音乐的极微小的差别,这是感受性极高的表现。这样的人在工作和学习中也往往具有一丝不苟、细致认真的精神。因此我在钢琴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演奏技巧的提高,更要充分发挥钢琴教育在非智力因素方面的独特功能,重视对学生们优秀品质、顽强毅力和良好习惯的培养。

1.在我上的每一堂课中,有意识地对学生们进行培养,哪怕对一种弹奏法,一个乐句或对指法、踏板的运用,都要严格要求,不能马马虎虎,得过且过。

2.培养学生们老老实实做人,从小事做起的品格。关心班级、热爱集体、上好每一节课,学会写课后笔记,保证每天的练琴时间,提高完成作业的质量。

3.钢琴演奏和其他表演艺术一样,是时间的艺术。钢琴演奏的特点是演奏者*时练习的成果要在演奏的一刹那间完美地、创造性地表现出来, “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但在现实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学生们在会琴、考试和演出中怯场,由于心里紧张,失去了正常的演奏状态使音乐思维停顿,不能完整地表现音乐。针对这一问题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每位学生们的演奏能力进行有计划、有意识的训练和培养。

首先,要培养学生们的演奏欲望,表演的勇气和自信心。在我校学习音乐专业的学生们进校前没有学过钢琴对钢琴学习很陌生,一直都没有演奏欲望,表演勇气和自信心。因此我经常组织全班学生们进行钢琴展示会,每学期其中期末考试前各一次,给学生们提供锻炼的机会,同时注意训练思维高度集中的能力。其次,要求学生们科学准确地背谱,强调背谱是培养学生们具有清晰头脑和理智的演奏习惯。第三,帮助学生们在演奏中克服技巧难关,使演奏技巧尽善尽美。我在上每堂课时都会对学生们的技术课题严格要求,让学生们懂得凭侥幸心理,靠一时的演奏热情,是学不好钢琴的,做任何事情都是如此。

二、激发学生们热爱所学专业、培养持之以恒精神

任何一项工作都要付出艰辛的劳动,钢琴艺术也不例外。无论在智力或体力上,它都要求人们付出极大的劳动量,要有高度集中的思维能力。学生们要想学好钢琴就必须有持之以恒的信念,只有这样才能克服重重困难,提高钢琴的演奏技巧。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们坚忍不拔、忘我劳动的精神和习惯。第一节钢琴课,首先要对学生们进行理想教育,可以采取讨论式的方法进行,让学生们懂得,学习钢琴不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而是要热爱自己所学的音乐专业用心感受音乐,以考上理想大学为目标。明确了目的,学生们才有可能长期地、不间断地付出艰辛的劳动,从而掌握钢琴这门艺术。

三、挖掘作品的思想内涵,从作品中体会人格魅力净化灵魂

作为钢琴教师不仅要挖掘钢琴作品中美的各种因素,而且还要善于启发诱导学生们以美导行,使他们在学校美育教育活动的实践当中认识美、体验美、掌握美、表现美、创造美。充分利用音乐独特的艺术魅力,恰当处理好教育与教学的关系,结合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育形式,让学生们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宏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陶冶学生们的情操,培养学生们的优良品格,使其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德育论文开题报告5篇扩展阅读

德育论文开题报告5篇(扩展1)

——大学生德育论文5篇

德育论文开题报告 篇5

一、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和联系

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既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要求,又是德育教育的本质要求。但是两者在运行的机制和实施具体的任务方面却有所不同,不过不能否认的是两者之间的联系也是很大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在不同人的不同心理特点基础上所进行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质,而德育教育却是教导学生怎样去做人。心理健康教育被包括在德育教育中,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又被视为德育教育的延伸教育。两者的主要目标都是促进人的发展和综合素质水*的提高。所以,将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巧妙地融合起来对高中阶段的德育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二、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必然性

(一)两者融合符合社会发展要求

如今,经济在快速发展,人们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开始重视“能人”“好人”。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市场竞争和社会竞争不断加大,人们面对着各式各样的压力,在这种大环境下,不但要有较高的文化水*、过硬的心理素质,还需要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在激烈的竞争中,顽强的对抗挫折能力和勇于拼搏的精神以及团结精神是不可缺少的。所以,只有不断地提高综合素质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所以,对于学校来说,德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不可缺少的,将两者相互融合也是非常必要的。

(二)两者的融合符合德育教育的现状

学校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心理特点,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教育工作,只有这样,教育的效果才会显著。此外,高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所学知识的增加,思维能力会增强,情感也会变得越来越丰富,他们将不满足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所以,对于教育者来说,一定要在德育教育中采用心理辅导的教育方式,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以学生“朋友”的身份进行教学,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因亲其师而信其道。因此,在德育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填补传统教育方式的不足,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途径

(一)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教育工作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教师,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和塑造学生,因此,教师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能否成功。对于教师来说,无论是其言谈举止还是道德品质,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所以,教师要注重自身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时刻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要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对学生的影响力,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扮演好其角色,才能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1.班主任

班主任是学校工作的主要力量,班主任既要负责学生的学科教育,又要负责学生的德育教育,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班主任又是学生最经常接触到的教师,所以,班主任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会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班主任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2.学科教师

在学校教育中,学科教育是其主要形式,因此学科教师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科教师担负着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提高能力以及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重任,学科教师要将单纯的学科教学工作转变为知识教学、德育教育及心理教育融合性的工作。学科教师要做学生思想品德的楷模,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从而规范自己的言行;在教学过程中,学科教师要将教学内容、心理健康教育及德育教育相融合,提高学生的文化水*、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一个学校的文化精神、教育氛围等都集中体现在校园文化上。学校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要营造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可以通过黑板报、讲座、广播、建雕塑、图书馆等教育形式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及民族自豪感,从而使他们建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建立心理咨询室

为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学生个性,帮助学生实现理想,学校要为学生建立心理咨询室。对处于青春后期且在高考阶段的高中生来说,高考的压力、未来的职业规划等问题必定困扰着他们,需要心理学教师发挥“知心人”的重要作用,引导他们走出困境。心理学教师及班主任可以采用咨询、谈心、热线电话、举办讲座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及德育教育,从而解决他们的困扰,增强他们的信心,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四)完善学生会、团委工作

学生会与团委是高中学生展现自身能力的重要*台,同时也是学校德育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学校要充分发挥学生会、团委的作用。通过开展社团活动、举办*礼等形式,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

(五)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家庭是一个学生习惯及个性养成的场所。家长的言传身教,成员间的亲情感化都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良好道德修养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学校可以通过家访、电话访问、召开家长会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同时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和行为表现,将其在校情况反馈给家长,使家长充分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优势,积极配合学校实现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的目的。

(六)集聚社会教育力量

社会是教育的重要途径,社会有责任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高中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分子,理所当然要得到社会的关心与爱护。因此,教育部门需要社会相关部门配合做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执行工作,充分打击社会上侵害高中学生的行为,如一些娱乐场所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积极组织高中学生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如参加志愿者活动,从而达到使高中学生初步了解社会、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形成完美人格的目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直接关系到高中学生的成才,社会生存能力的提高以及学校育人目标的完成。因此,需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德育教育中,才能为社会输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德育论文开题报告 篇6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王彦、王枬,教育叙事-从文学世界到教育世界[J]《全球教育展望》2005第4期

[3]张晓乐框架理论视野下的道德叙事[J],《全球教育展望》2005第4期

[4]黎加厚信息时代的教育叙事与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J],《*电化教育》2004年第10期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6]丁钢我们如何做教育叙事?写给教师们[N],《*教育报》2004年10月21日

[7]张焕庭主编:《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8]丁钢日常教育实践的意义[C]《*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5辑,北京,2004

[9]田静、曹芳与项目一同成长:一位村中心完小校长的个案[C],《*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5辑,北京,2004

[10][美]杜威著,王承绪译:《民本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版

[11]张斌贤、褚洪启等编著:《西方教育思想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12]刘云杉帝*冲实践下的教师生命形态:一个私塾教师的生活史研究[C],《*教育:研究与评论》2002教育科学出版社第3辑

[13]黄向阳学校春秋:一位小学教师的笔记[C]《*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辑,北京,2002年

[14]丁钢教育叙述何以可能?[C],《*教育:研究与评论》2002教育科学出版社第3辑

[15]耿涓涓教育理念:一位初中女教师的叙事探究[C]《*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辑,北京,2002年

[16]许美德现代*精神:知名教育家的生活故事[C],《*教育:研究与评论》2002教育科学出版社第1辑

[17]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8]鞠玉翠走进教师的生活世界-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叙事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

[19]肖正德山村小学青年教师需要的叙事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3

[20]余丽反思性学习在教师专业发展中作用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

[21]郭齐家著:《*教育思想史》,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2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著,赵中建编译:《教育的使命-面向21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3]康永久,施铁如,刘良华等整理.教育叙事:来自广州的视角[J],《教育导刊》2003年12月

[24]李明汉,教师校本科研与教育叙事研究[J],《*教育学刊》2003年12月12期

[25]韦桂美,教育叙事研究:教育科研回归生活的方式[J],《教书育人》

德育论文开题报告5篇(扩展3)

——德育论文格式

德育论文开题报告 篇7

伴随着6月8日的结束,12年的中小学生活结束了。而令我们向往的大学生活开始了。在高中,我们对大学的生活充满了憧憬。我们憧憬大学——这个自由的校园;我们憧憬大学——这个开放的校园;我们憧憬大学——这个活跃的校园。

从小学,就被老师、家长等各类人士灌输着各种关于大学如何美好的思想,以激励我们努力学习,从而考上理想的大学。因此,考上大学这个梦想便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中。随着年龄的增长,懂的事情多了,我自己便会思考,为什么要考大学,我要考上一个怎么样的大学,我要学习什么专业,也许我心中有一个答案,但是这个答案是模糊不清的。这使我就像在一片茫茫大海之中,因此我不知道我应该向哪个方向行进。但是尽管这大海如此迷茫,可我心中有着考大学这个梦想,它成为了引领我走出迷茫的灯塔。有了这个灯塔,无论我遇到了多少个黑夜,我的终点都是明亮的。无论我遇到了多少波涛,我都会坚持走下去,因为梦想在为我加油。

因此,每个人心中都要有一个梦想,梦想不仅是我们海航的灯塔,更是我们航行的动力。当我们不知何去何从时,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梦想就会伴我们左右。梦想就在我们心中。

在三个月的等待中,8月31日终于来临了,盼望了12年的大学终于来临了。我提前了两天就来到了学习,带着好奇,带着兴奋,带着希望。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活。

军训,加入学生会,正式上课,考试,同学、舍友聚会··开学到现在已经有了两个多月了,似乎我还没有从高中完全走出去,但是却又和高中有很大的差别。像高中一样上课,学习。但是却不像高中一样每天的固定教室,不像高中每天要上早晚自习等等。相比高中要自由,更需要的是自主。就在对大学生活慢慢的变得适应时,我发现当初考大学的这个梦想也早已经不知飘到何处了。而心中梦想的位置也空了下来。这时候的我仿佛只知道像高中一样三点一线的生活、学习。到了上课时间就去上课,下课回来就要复习,到了考试的时间,就要为了考试努力,学院有活动,就去观看。从前总是自己决定这个时候需要做什么,而现在却变成了这会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去做,一切变得机动起来。这时的我就像漂泊在大海中的纸船,没有了方向,没有了动力。

大学的时代,是一个谈梦想的时代。然而这时我的梦想却不知道在哪里飘荡着。从前我会向着一个终点扬帆起航,奋力前进。而现在,没有了梦想,我只能收起船帆,任风吹,任水打,在大海中自由漂泊。这样的生活是一种浪费,这样的生活是一种消耗,这样的生活是颓废的。

因此,梦想是我们的灵魂。没有了梦想,我们就没有了方向;没有了梦想,我们就没有动力;没有了梦想,我们就没有了自主。

有时候闲下来时我便会想起小时候的大学梦,就会想起小时候对考大学的疑惑。我为什么要考大学,我要考什么样的大学,我要学什么专业。这个问题,从前我无法回答,我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而现在大学考上了,大学梦实现了,同时这个问题也需要我来回答了,并且我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为什么要考大学。到了大学,我发现许多同学都是在为了考试而去学习,只有到了考试时候才会去学习。他们不知道自己毕业后要做什么工作,要向什么方面发展,他们更不知道自己毕业后可以做什么。这是因为他们心中梦想这个位置需要填充,心中有了梦想,他们才会主动学习,心中有了梦想,他们的生活才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而他们现在的理想便是“为什么要考大学”的答案。

而我,目前虽然我会主动学习,但这不是自己心中有梦想,这只是高中时期留下的习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习惯会慢慢地改变,那时的我,会变得颓废,大学生活,对我也将失去意义。因此,我现在最需要的便是一个新的梦想,一旦有了新的梦想,我便可以再次扬起风帆,向着新的终点航行。夜深人静时,我便会思考,我为什么考大学。想起以前模糊的答案,我努力的将它捋顺清楚,结合自己的特长,自己的爱好,自己的经历和现在的情况。我得到了一个清晰地答案。我考大学,便是为了我新的梦想。我要创造自己的事业——一个经营零售业的公司。这是我想要做的事,也是我要做的事。

这便是我新的梦想,大学四年,很快就会过去。相信心里有了这个新的。梦想,我的大学将更加有意义。我的航程将变得更加顺利,我的航向将变得更加清晰,我航行的动力也将变得愈加充足。

大学生活已经开始,我们要带上自己新的梦想,向新的高度行进。在新梦想的带领下,我们的行动将不再机动,我们的学习将不再被动,我们的未来将会充满希望。梦在心中,大学生活正式启动。

德育论文开题报告 篇8

学校在规划重点课题“学校整体性德育体系构建研究课题”中,对“中学的德育现状究竟如何”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深入的分析。调查分《教师问卷》、《学生问卷》和《家长问卷》,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中学原一年级160人,原二年级150人,原三年级170人;选取与学生样本相关的任课教师、班主任及学校德育干部、校领导30人。调查结果均通过统计对比分析。这项调查结果比较准确地反映了以前*中学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德育工作,提供了现时的着眼点和着手点。为此,我们对这项调查结果与分析特别予以总结。

德育目标内容缺乏一贯性。

德育工作必须要有明确的德育目标和要求,也就是说,通过教育要促使受教育者成长为具有何种道德品质的人。变动不居的德育要求,使得德育工作总是浮在表面,难以深入下去。如果倡导的德育目标总是变来变去,就很容易滋生浮躁的情绪和急功近利的工作作风。这种尚处于“他律”阶段的道德行为,一旦脱离了外在的控制,很容易倒退到最初的状态。

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成了一种普遍的倾向。从过去的“只要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到今天的“出国热”、“电脑热”,人们的意识中或多或少都有些看重知识,看重分数的倾向。家长只关心子女的考分而漠视思想道德品质,高校录取新生也只看考分而淡化品德表现。社会需要、就业压力、高收入的回报,以及家长的投入与期望等原因,都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升学竞争的压力,这就使学校德育工作受到巨大的牵制。在很多学校,德育处于智育的从属地位,评“三好”常常是“一好”代“三好”,德育工作的整体性、完整性及渗透性都不能在学校工作中有所表现。因此,德育工作总是流于形式,而很少落实到学生道德行为的改变上来。

学校德育是德育教育最重要的方式。但是,学校内部的德育环境建设由于受物质条件的制约普遍比较落后。而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影视、娱乐场所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学生社会生活的领域迅速扩展,大量家长长期外出打工,单亲家庭的出现,无不使学生的成长脱离了家长的正确引导,这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学校德育侧重于正面教育,灌输的是真、善、美的东西,而学生在家庭、社会却耳闻目睹了许多光怪陆离、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这样,学生一旦走出校园,感受到多彩多姿的社会时,便会感到学校、老师灌输的思想信念、道德情操显得多么单薄、多么脆弱,以至于出现了“学校辛辛苦苦教育五天,抵不上学生回家两天”的状况。

教师比较重视对学生进行道德知识的灌输和教育,忽视学生在德育中的作用,忽视作为独立个体,有着巨大发展潜力和个别差异的、有智慧的、有情感的人的存在,忽视了学生个人存在学生知、情、意、行不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起不到共同发展的作用。各个环节、部门在对德育的认识上没有统一思想、达成共识,构成德育体系,形成德育氛围。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引导者,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我校逐步形成了以“学习研讨——实践体悟—反思重建”为主要抓手的新型教师队伍建设基本思路和策略。

“整体构建学校德育管理体系研究”推广实验,要求从校长到教师的整个教育观念进行全面更新,形成一整套以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主动发展为基础、以生命观为核心的涵盖着目标、价值、对象、活动及管理的现代教育观念系统,并通过积极的研究性实践,将理念转化为校长、教师的不断创新的教育教学和办学行为为。因此,学校了“以人为本、面向全体、立足终身、管有特点、教有特色、学有特长”的办学理念。

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学能力的提高,理论学习是基础和前提,但光凭看专著、学理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通过自身的实践和体悟,才能逐步达到观念的内化和迁移,并将内化了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因此我校实验课题开题以来的推广实验中,十分注重抓教师的实践体悟,一方面充分关注日常的课堂教学,通过班级的班团活动来具体指导和掌握教师日常德育管理实践的状况;另一方面,学校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专题研讨活动来强化教师的实践体悟,每学期以学科组为单位开展一项专题研讨,人人上德育研究课、个个班级召开主题班会,丰富的经常性的有指导的实践活动,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坚实和宽阔的舞台。

“学校整体性德育体系的构建研究” 非常注重教师反思和重建能力的培养。主动的反思习惯、良好的反思和重建能力,是教师自我持续提高与主动发展,成为“智慧型”新型教师的一种重要途径。我校将培养教师的反思和重建能力与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紧密结合,作了积极的探索:一是进一步完善了学校不仅是育人的主阵地。而且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学校注重研究新时期校园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以及教育发展的规律,研究学生的特点和成长规律;二是根据教师上交的“德育教育反思笔记”,校实验指导小组及时发现和捕捉教师实践研究中的“亮点”,并帮助其总结,形成案例或课题,开展个人特色项目的研究;三是充分发挥教研组在培养和提高教师反思重建能力方面的独特作用,在组内积极倡导经常性的集体反思和重建,并根据实验过程出现的问题确定新的课题研究,为德育课题研究了更多新的内容,学校各实验教师向学校课题组申报了14个子课题,研究的范围涉及到学校德育管理的各个方面。形成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因此学校课题指导王贤银校长了“让校园充满教育,让教育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让智慧促进发展”的教育思想。

德育论文开题报告 篇9

[摘要]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教学理念与学习模式,完全可以引用到大学德育中来。为了实现大学德育目标、增强德育有效性,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思路、新模式。

[关键词]德育 研究性学习 创新教育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指在教育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造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教学理念与学习模式,完全可以引用到大学德育中来。为了实现大学德育目标、增强德育有效性,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思路、新模式。

一、研究性学习――回归德育以人为本的出发点

要增强德育的有效性,首先要认识到德育的本质是以育人为核心,努力提高人的素质,让德育工作回归自身的出发点。德育的最终的目标是把社会实际与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亦即培养、造就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主体,它一方面反映了一定社会时代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要从人的实际出发,而时代的要求则要通过个体表现出来,显然德育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而现实中的德育往往偏离这一出发点,忽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只管教“书”而不“育”人,缺乏针对性,不能因人、因时、因事而宜。

为了实现德育目标,提高和保证德育的有效性,德育应回归以人为本出发点,充分利用和激发学生的主体需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习的内容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确定的。它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为基础。将这种具有自主性特征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注入德育过程中,学生真正被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自主学习、积极探究就有了积极的内在动力,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教育与发展,有利于落实德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有利于德育效果的提高。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使德育回归出发点和增强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二、研究性学习――构建德育的生态环境

在德育过程中,课堂教学自然是学校德育的基本组织形式,它是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系统学习人类丰富知识体系的一种比较经济、有效的途径。但是,并不是任何一种课堂环境都有利于德育任务的落实和保证德育的有效性。实践证明,传统的德育课堂环境以教材为本,以教师为中心,将学生视为客体,注重德育知识的传播和规范的灌输。这种知识型、接受型的德育课堂环境,容易忽略人性,忽略人的情感需要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严重地影响大学德育的有效性。

如何优化德育课堂环境?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有效措施。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要求教学诸要素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和谐状态,包括师生关系和谐、教师与学习内容和谐、学生与学习内容和谐。在这种课堂和谐中,学习成为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环境”,课堂变成教学各要素相互之间持续互动的过程。在这种课堂“生态环境”中,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不再是教材的奴隶,课程也不再只是特定的知识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知识、探索人的身心发展的中介。

同时,德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灵接触的动态过程,建立和谐的“德育生态环境”是实现德育任务重要保证。而“德育生态环境”的关键是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这种人际关系中,师生*等,相互尊重,相互切磋,共同求知。

在德育过程中引入研究性学习模式,有利于形成师生和谐关系。由于研究性学习的新颖性、多变性和没有“唯一答案”或“标准答案”的灵活性,促使德育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得不脱掉权威的“外衣”,努力主动地指导而不是代替学生去捕捉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或命题,而是虚心地与学生一道思考与探求问题的`答案。即教师始终是一个与学生*等的积极参与者、研究者。在这样和谐的“课堂生态”中,师生之间的心理和感情距离缩短。因此,教师(代表社会)所提出的道德要求(德育任务)比较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同,对德育的参与性与自律的能动性就会提高,这正是有效德育所期盼的局面。

三、研究性学习――落实德育创新教育的理念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是21世纪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德育的传承与创新是相互统一的。在社会变革时期,社会思想体系、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不能单纯地进行书本知识的灌输,而应当面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更新德育内容,改进德育模式,培养能够运用所学德育理论解决社会问题能力的现代大学生,这正是德育创新教育的价值取向。通过德育创新教育,更能有效的实现德育任务,增强德育的时代性和有效性。

德育创新教育可以有多种模式,“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是众多模式中最为有效的一种。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它是以认识和解决某问题为主要目的探究性活动。由于研究的问题多来自学生的现实生活,因此必然会突破原有学科教育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这种开放性学习,改变的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地点和内容,更重要的是它为学生提供更多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推动他们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并取得一定的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研究性学习重视结果但更重视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的德育过程,一般是围绕现实生活中一些社会问题所展开的调查和寻求对策而组织的。这种新的德育模式能提供真实的道德体验,这些道德体验不但有助于德育知识应用,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自然地把学校学得的德育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德育问题相联系,这种联系是德育教学内容创新的重要基础。

“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的德育过程,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而展开的,它是对德育学科逻辑体系的超越。在研究性学习中,鼓励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为其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方式。教师的指导作用体现在帮助学生完善自主选择意识和能力方向,而不是代替学生选择。

“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的德育过程并不是放任自流,相反,它更注重活动前的精心设计,更注重发挥德育教育机制,捕捉活动中所产生的“德育创新目标”、“德育创新主题”的价值,所有的活动都是一个开创性的有机体系,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德育主体不断生成。经过“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道德水*得以提高,道德意识得到锻炼,思想品德得到完善,出现这种情况,则意味着大学德育创新教育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德育过程中引入研究性学习模式,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德育目标,增强德育的有效性,这也是我们多年所期盼的效果,相信经过努力一定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德育论文开题报告5篇(扩展6)

——德育答辩开题报告 (菁选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