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故事作文 篇1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龙族,与人类共存,只是不知为什么,到现在,却毁灭了……

“啊……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小御是一只不平凡的龙,就是因为他身上,有一块从小就有的符文,再加上悟性不高,被别的龙称为全龙族的败类、全龙族的笑柄。全龙族都讽刺他。连爸爸妈妈也在他出生后双双去世,让他更加受尽侮辱与讽刺。

小御抬起身子,披上破布,以免被人看到自己的样子,特别是背上的符文,更不能被看到。

“今天天气真好,出去走走,看看风景也好,别整天呆在破庙里。”小御叫到。

“今天和平时一样,集市还是那么热闹啊!”小御走来走去,眼睛东张西望,完全没有注意前面的龙大妈正在挑着扁担单走来,眼看就要碰上了,过了一会。“哎哟!”龙大妈与小御撞了个满怀。旁人一看,“咦?那不是龙小御吗?看他身上的印记,哈哈哈……哈哈哈……”笑声在人群中响起,不断地有鸡蛋、番茄之类的物品带着嫌弃的感觉向龙小御扔来,龙小御身上顿时沾满了泥土与食物混合起来的物质,全身脏兮兮的,不堪入目。

笑声更大了,小御推开人群,挽着破布向破庙冲去,龙群没有追上来,只是留在原地仰天大笑。小御哭着跑回破庙,抽泣着说:“一群恶龙,只会嘲笑我,总有一天你们会得到报应的……我不想再见到你们,我要离开龙族……对!离开龙族!去到没有人嘲笑我的地方!”

小御收拾好行李(其实也没多少),向着他梦想的世界,踏上旅途……

中国民间故事作文 篇2

关于民间故事篇三

东魏天平年间,在山东博兴县有一位张石匠。他的手艺全国闻名,他雕刻的龙凤活灵活现,各种动物、人物栩栩如生。

张石匠妻子早亡,膝下有一女儿,父女两个相依为命。他的女儿叫秀娥,当年十八岁,长得如花似玉,知书达理,贤惠聪明。来张家提亲的都踏破了门槛,秀娥却没有一个中意的。

天平元年,东魏孝静皇帝元善见信奉佛教,要求在全国各地修建庙宇,号召人们拜佛念经。

当时,博兴县境内,要建一座龙华寺,雕刻佛像的责任就落在了张石匠手中。张石匠到山区选好了石料,运到龙华寺,开始动手雕凿。

当时监工叫吴良心。他是知府的小舅子,为人刻薄,心黑手辣,他依仗着姐夫是知府,仗势欺人,欺男霸女,无恶不作,一直到三十岁,也没有哪个良家姑娘嫁给他。

为了早日完成工期,监工驱赶着大家,加班加点,经过三年多的时间,龙华寺终于建成,剩下的就是安奉佛像了。

由于佛像多,石匠少,进度比较缓慢,那吴良心就盯在工地上,不让石匠回家,日夜加班,吃饭的时候都是由家人送到工地上。

这一天,秀娥去给父亲送饭,迎面碰上吴良心,他看见秀娥,简直被她的美貌惊呆了,两只眼睛

中国民间故事作文 篇3

古时候,洛阳附近有一个后生,姓刘名丹亭。他自小爱花如痴,种花成癖,在百花之中,尤好牡丹,院前屋后种了许多花草和牡丹。然而正因为他花种得特别好,常遭顽童袭骚。他非常生气,每次凡被他捉住者,轻者罚劳作一晌,重则打板数下。因此,当地顽童便给他起了个绰号叫“歹刘”。这样渐渐传开,久而久之便取代了他的名字,成了“大名”。 说起“歹刘”的种花技艺确实不凡,他种牡丹百余株,花大色艳品种多。一年他培育出一株黄金色的牡丹,其花色超过“姚黄”,众乡邻惊叹,富贵人家以金银相求。当时黄色牡丹十分稀少,他便大量繁殖,一时远近争相栽种,成为一种时尚。以后,人们将这种花命名为“歹刘黄”,这品名被载入书中,流传下来。

短篇民间故事 荷包牡丹”的传说

古时,离洛阳城东南200来里路,有个州名叫汝州,州的西边有个小镇,名叫庙下。这里群山环绕,景色宜人,还有一个美妙的风俗习惯:男女青年一旦定亲,女方必须亲手给男的送去一个绣着鸳鸯的荷包,这其中的含意是不言而喻的。若是定的娃娃亲,也得由女方家中的嫂嫂或邻里过门的大姐们代绣一个送上,作为终身的信物。

镇上住着一位美丽的姑娘,名叫玉女。玉女年芳十八,心灵手巧,天生聪慧,绣花织布技艺精湛,尤其是绣的荷包上的各种花卉图案,竟常招惹蜂蝶落之上面,可见功夫之深。

这么好的姑娘,提亲者自是挤破了门槛,但都被姑娘家人一一婉言谢绝。原来姑娘自有钟情的男子,家里也默认了。可惜,小伙在塞外充军己经两载,杳无音信,更不曾得到荷包。玉女日日盼,夜夜想,苦苦思念,便每月绣一个荷包聊作思念之情,并一一挂在窗前的牡丹枝上。久而久之,荷包形成了串,变成了人们所说的那种“荷包牡丹”了。

短篇民间故事 “枯枝牡丹”的传说

北宋末年,金兵入侵中原,有位姓卞的将军率部途经洛阳,时令正值隆冬季节,满眼百草枯黄,千树凋零的凄凉景象。

将军急欲催马征程,马鞭折断,便顺手在路旁撇了一段枯枝,打马向东而去。

几经转战,一天他率部来到江苏省盐城的便仓镇,己是人困马乏,亟待休整。将军下马,环顾四周,将权作马鞭的枯枝插入地下,以令所部在此安营扎寨……

翌年的春天,那段插入地下的枯枝竟抽出了嫩芽,展出了新叶,随着谷雨过后,又神奇地开出了鲜艳美丽的花朵。当地百姓闻得此事,从方圆百里纷纷赶来观花烧香。经药农辨认,方知是一株牡丹。人们奔走相告:“大宋有望,大宋有望。”并将此牡丹称为“枯枝牡丹”。后来,当地人捐款筑台,兴建了“枯枝牡丹园”,将此牡丹供奉其中。

中国民间故事作文 篇4

农历正月初一,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春节。你们知道为什么过春节要叫“过年”吗?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幽静的山谷里,住着一头叫“年”的怪兽。它的身子比恐龙还要大,跑起来比风还要快,叫起来比雷声还要响。每到除夕那一天,它就跑进城镇、山村,见什么就吃什么。人们虽然把房门都锁了起来,可是年还是可以把房门钻一个洞,然后跑到屋子里来。牛啊,羊啊,猪啊,很多年轻人和小孩都被年吃掉了。人们正在伤脑筋的时候,有个神仙对他们说:“我告诉你们,那个年虽然凶残,但是它有三怕:第一怕响声,第二怕火光,第三怕红色。所以你们只要让年感觉到害怕,它就不敢再骚扰你们了。”

除夕到了,由于害怕没有人敢睡觉,家家户户灯火通明,通宵守夜。人们在家门口贴红对联、放鞭炮,拿着盆盆罐罐敲敲打打。年来了,它听到了它最害怕的响声,看到它最害怕的火光和红色,吓得落荒而逃,躲进了深山。

从此,人们每年过年的生活安宁了,因为年只要看到它害怕的三样东西:响声、火光和红颜色,就会被吓得拔腿就跑。夜晚过去了,年赶跑了,人们走出家门,互相祝贺,张灯结彩,庆祝胜利。

久而久之,过年贴红对联、贴红窗花、放爆竹、守岁等习俗就这么保留下来了。人们在除夕的第二天早晨,一定会走亲访友,乐呵呵地说吉利话:“过年好啊!过年好啊!”

中国民间故事作文 篇5

传说乌鸦原来并不是很丑,它的羽毛也不是现在的颜色,而是棕红色的。

有一年,森林王国的鸟族决定举选美比赛,乌鸦觉得自己的羽毛不漂亮,就决心拜孔雀为师学化妆。

孔雀说:“要想化好妆,必须从基本功开始。首先要学美学……”乌鸦第一堂课听得很专心,可是第二堂课就厌烦了:“什么美学,这要学到什么时候?孔雀你还是教我化妆吧。”孔雀见乌鸦急于求成,说“好,我们跳过美学,今天开始教你来采集颜料。”乌鸦一听非常高兴,背起小筐就随孔雀出发了。刚飞过两座山,乌鸦就觉得很累,乌鸦想,你的化妆室不是有很多颜料么,干嘛还要到处采集?第二天,乌鸦装着头疼,躺在家里,孔雀独自采集去了。乌鸦决定把孔雀的颜料偷一部分回家自己去化妆。它把孔雀的颜料都装进小筐,急急忙忙往回飞。孔雀本想告诉乌鸦明天就要教她学化妆,可回来一看,乌鸦飞走了,就在后面追。乌鸦发现孔雀追来了,以为是向它要颜料,就拼命往前冲,由于心里惊慌,乌鸦一下子撞进了草丛里。很不幸,小筐里的袋子破了,黑色颜料刚掉放到乌鸦头上,于是乌鸦从头到脚全给泼黑了。

乌鸦回到家里,看到自己那么丑,伤心的哭了三天三夜,嗓子也哭哑了,所以乌鸦变成了一只样子既难看又沙哑的鸟。

中国民间故事作文 篇6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

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中国民间故事作文 篇7

这本书记录了西湖许多民间故事。而且,这本书还非常富有传奇色彩,吸引着我读一遍又一遍。大文豪莎士比亚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没错,我真的是非常喜欢这本书。每次我在看这本书时,都觉得自己眼前展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浩瀚的海洋;一个苍茫的宇宙。看着书中那些精彩的故事,让我仿佛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俗话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看,的确,我每天都要看这本书,只要有一天不看,我那天就会总觉得有一件事没做

接下来说说我最喜欢的故事——《白娘子》这个故事一共有三个主人公,分别是白娘子、小青、许仙。这故事主要讲了白娘子原先是一条蛇,吃了仙丸后变成了一个人,来到凡间,和那个吐汤圆的青年(许仙)结成了夫妻。他们过着幸福的日子。有一天,那只以前和白娘子一起修炼过的乌龟偷了如来佛祖的三件宝贝,来到凡间,把白娘子关进了雷峰塔。过了一段日子,小青前去救白娘子,就在这时,如来佛祖过来收走了他的法宝。

这个故事中的许仙和白娘子非常的相爱,但是由于人妖是不能相恋的,所以他们必须分开。我非常为他们两个感到惋惜,但也为他们两个对待爱情的执着而感动。当然我也为那个假法海那无耻的做法而感到愤怒。

看完这本书以后我也要好好的“改造改造”我的爸爸妈妈,让他们两的爱情永远坚固,永不破碎。

妙讽汪精卫

汪精卫是人尽皆知的^贼。1940年3月,在抗日的危急关头,汪精卫^保身,投靠日寇,成立了南京伪^,自任代主席兼行政院长。自此,汪精卫成了中国头号大^,人民对他深恶痛绝。这时,有一位被称为“灵谷老人”的老者作了一副对联,“祝贺”汪精卫荣任主席:

昔日盖世之德,今朝罕见之材。

从字面上看,这对联似乎在吹捧汪精卫,但依循汉语中谐音双关的方法来解读,“盖世”者,“该死”也;“罕见”者,“^”也!

1941年的除夕,汪精卫见过他的日本上司,驱车回到寓所。辞旧迎新之际,他一时兴起,想效仿明太祖朱元璋写对联,以示与民同乐。在妻子陈璧君的提醒下,汪精卫想出了两句仁义之词,当即提笔在红纸上写下:

立民族民权民生之宏愿,开为党为国为公之大业。

汪精卫一撂笔,他手下的人均赞不绝口,有人忙将对联贴到大门口。那天夜里,汪精卫特意赏酒给家中仆人、警卫,一干人不知不觉都多喝了几杯,看门的警卫靠在门边打起了盹。这时,一个以卖字为生的前清老秀才从门口经过,见了大门上的对联,怒不可遏。老秀才把对联细看几遍,取出笔墨,在红纸上挥了几笔……

第二天一早,汪精卫还没起床,就听下人来报,说是大门口挤满了人,都在议论那副对联。汪精卫慢悠悠地下床来到阳台,见大门口果然人头攒动,便喜笑颜开,以为百姓是赞赏他的文采。不想,警卫一脸慌张上前报告……汪精卫一听大惊失色。原来,春联已被改动,其中的“民”字都多了个三点水,“为”字都加了个单人旁,经此一改变为:

立泯族泯权泯生之宏愿,开伪党伪国伪公之大业。

汪精卫羞愧难当,急忙命人撕下对联。据说,从此以后,汪精卫再也不敢写春联了。

中国民间故事作文 篇8

传说在很久以前,一把叫飞狼剑的剑,因为作恶多端,被一个叫西门荐的人用自己的生命把飞狼剑给封印了。可是,飞狼剑并没有完全被封印,只是不能发挥自己本身的威力而已。西门荐的后代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可是他不会法术,只能让飞狼剑继续这样下去。这个人就是我们下面要讲的人:西门镇。

西门镇靠上山去杀一种叫龙鹿的动物,吃它们的肉增加法力,慢慢的,他可以用手指轻轻划一下就可以把世界上最坚硬的钢—神龙钢给劈碎。他准备把飞狼剑给完全封印,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才刚刚开始:犬昼丸,一个非常黑暗的人,把飞狼剑的力量完全给激发出来了!可是西门镇还不知情,继续杀龙鹿增加法力。终于,真正的噩梦开始了。犬昼丸用飞狼剑开始破坏村庄了。“他的力量果真厉害!”西门镇在山峰顶上眺望,话音刚落,就唰的一下去找犬昼丸挑战去了。

战斗中,每个人都发挥出了自己最有实力的绝招,毕竟西门镇的实力比较弱,大败了一场。他听说魔力山的魔力峰的魔力观里的火齐齐具有很厉害的魔力,曾经2次封印以前村庄的大害:龙蛇精。他想:或许他可以帮助我!

西门镇到达了魔力山的魔力峰的魔力观找火齐齐讨教。找到了火齐齐,火齐齐听了,二话没说,拿出了玉魂之石,告诉他:“只要把他掰成四块,分别放在两脚,两手里,这样你就可以打败他了”西门镇按照火齐齐的方法,果真变强了许多。

中国民间故事作文 篇9

汉高祖刘邦平定淮南王英布叛乱后,在返回长安途中,路经沛县。南北征杀十余年,第一次回到家乡,重见故乡父老兄弟,真是无限的感慨。

这一天,高祖在沛宫摆宴,款待乡亲父老,乡亲们都为本乡出了个皇爷而高兴,正当尽兴之时,门外忽然传来一阵吵嚷,高祖好生奇怪,忙放下酒杯问道:门外为何如此吵嚷?高祖话音一落,县令一旁刷地站起,伸过头去往外侧耳一听,才慢慢安下心来,转身跪在地下向高祖叩头道:皇爷恕罪。令早卑职来拜皇爷,遇一乡民拦路喊冤,状告本城店主霸鹅。因奉皇诏,卑职不敢耽搁,……不想他们闹了上来,使皇爷受惊,卑职罪该万死,罪该万死!

高祖听后沉思起来,他听说这个县令昏庸无能,靠着做郡守的岳父才得以重用,今天我何不亲眼看看这位县令的本领!高祖暗暗拿定主意,连忙吩咐:官清民安,民事为大,尊县不妨即速审理!没等县令回答,高祖就已离开桌案,向大家拱手招呼道:此处为堂,我等暂且一避!

县令一听,吓出一身冷汗,心中连连叫苦。你想,一个小小的县令,能有多大的胆量敢在皇帝面前审案?何况这样的一个无能之辈!县令不敢推托,只好硬着头皮擂鼓升堂。那乡民被差役带到堂前跪下,哭诉道:……二十只鹅为小民所养,指望卖鹅来购买农具开垦荒地,养家糊口。昨晚下店,不料店主霸鹅,反诬小民刁赖……求老爷为民做主哇!

县令听罢,装模作样,手指店主大喝一声:店家,你平白无故霸鹅,该当何罪?谁知那店主没有害怕,听到喝声就扑腾跪在地下,连忙分辩:老爷容禀:小店家闻高祖皇爷将要返乡驾临,就备鹅二十只,孝敬老爷以备皇爷受用,不料这乡野流贼,仗着如今皇爷法宽,爱民如子,就胆大包天,来得我店,见鹅起意,生出这谋鹅的歹毒之心……求青天老爷明察。

县令听完,觉得店家说的也有理,心想,这可怎么了结呀……随后眼珠一转:咳,村夫流民,判轻判重谅他也不敢怎样,再说,本县若连一个村民也治不了,在皇爷面前,不是显得大大的无能了吗?想到这里,忙吩咐两边:野夫民贼,骚扰本县——给我拿下,重责四十,收入南牢,听候发落!那乡民毫无惧色,连声高喊冤枉,被差役强行架出。

其中的破绽,高祖早就看得一清二楚,心想:天下要有这样一批青天,将要造成多少冤案啊,我这汉室江山,要不了多久就会败在这批人的手里……高祖忍着怒气走进大堂,冷冷地问:青天大人,此案可理清断明了?

县令一听高祖这口气,知道不妙,吓得浑身发抖。停了一会儿,高祖又问:此案审理得如何了?县令猜不透高祖的意思,吓得面色如土,哪里还敢哼一声,急忙跪在地上,连连叩头。

高祖抬头环视一周,微微一笑道:诸位父老兄弟,县令大人不作回答,想必案子没有结果!既然如此,店主岂能逍遥?说着又向众人摊开两手,轻轻说道:战场识良将,治世出英才。你们谁能明断此案?大家心里都很明白,皇爷想招贤理案呀!可是,在这种情况下,哪个敢站出来冒这个大险呀,众人只是你瞅我瞧,谁也不吭一声。

这时,角落里一个身体瘦弱,双目炯炯的人一声高呼,双膝跪在案下道:皇爷万岁,万万岁,恕小民无罪。我愿意来试一试!刘邦闻言大喜,忙离座向前双手搀起。大家一见此人,不免一惊:这不是书生李良吗?李良直起身,对高祖说:要将两家唤回,当面说清;并速将白鹅送上,我要审鹅,鹅供为证!

审鹅?众人大吃一惊,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是审鹅!二十只全审——请备二十支笔,二十块帛,要鹅一一招供!李良说得如此平平静静,连高祖也暗暗吃惊,不禁疑虑重重:此人莫不是疯魔中邪,天下哪有审鹅一说,鹅岂能写字招供?

李良依然不慌不忙,转身对高祖躬身一礼,说道:请皇爷万岁明天审察!

第二天,李良开堂审鹅。高祖上坐,店主和乡民跪在堂下,沛城众位父老兄弟列坐两旁,门外还有不少人等候着观看稀奇。李良不急不躁、安如泰山。看看大家等得有点儿不耐烦了,便回头高声吩咐:将二十只鹅的招供呈来!

话音刚落,二十个差役一人捧着一块帛,从后堂急急走上来。这时,大家的双眼瞪得像一对对铜铃,目光刷地一下落在帛上,仔仔细细地瞧呀瞅呀,可是,帛上除了鹅屎外,别的什么也没有,更没有什么招供!许多人由失望变得紧张起来,个个都在为李良担心。

这时,李良站起来,对着布帛看了一会儿,忽地,他皱起了眉头,一声猛喝:店家!如今真相大白,你开黑店,霸占民鹅,二十只鹅已将实情供出,铁证如山,你还有何话说?店家自知理亏,吓得两腿筛糠,瘫倒在地,最后只得点头认罪。李良呼叫左右差役,把店家拿下。又转脸对惊呆了的乡民说:老乡,现在物归原主,把你的二十只鹅赶走吧,换回农具,多开荒地,好好地过日子去吧。

李良见众人还愣在那里,不知究竟,就指着帛微笑着说:城里人养鹅,鹅吃的是粮食,屙的是黄屎;乡下人养鹅,鹅吃的是青草,你们看,这块块帛上,不都是青青绿绿的吗?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这时,只见高祖伸手拉住李良,连声称赞道:好,好!这才称得上是沛县的青天!从此,李良便成了沛县县令。

李良在沛县任职多年,百姓安居乐业。直到现在,人们还很怀念李良这个青天县令。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