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诸葛亮人物的作文 第1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在慢慢历史长河中,数风流人物如春笋一般节节而出,而我却只欣赏其中一人——诸葛亮。

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毫无疑问,这是对诸葛亮才华的侧面概括。集超人智慧与谋略于一身的诸葛亮,被善于招揽人才的刘备重用,蜀国在诸葛亮的全力以赴下,终成就了大业。

我喜欢诸葛亮遇事镇定自若,深谋远虑。在“空城计”中,智慧的他毫不畏惧司马懿的逼迫,从容布置,从而使对方退兵,西城得以转危为安。我喜欢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料事如神。在“草船借箭”中,妒贤嫉能的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而诸葛亮将计就计,趁大雾天扎草人攻打曹营,从而借来十万支箭,为赤壁之战准备了足够的箭支,也保全了自己。我还喜欢诸葛亮的智勇超群与忠贞不渝。诸葛亮为了求得南方的长治久安,听从马谡的建议,采用“攻心为上”的计谋,在与孟获的战斗中七擒七纵,最后使孟获心悦诚服地归顺了刘备,成为蜀汉南方的屏障……这一幕幕,道出了他的智慧,演绎着他的神话般的人生。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风春月。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诸笑谈中。”“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空城计”,这些神话般的故事连同他的名字一起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闪光。他“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却偏偏遇上一个扶不起*,“出师未捷身先死”,给后人留下无尽的慨叹和唏嘘,无限的崇敬和思考。纵观他传奇的一生,既有“隆中对”对天下局势的远见卓识;又有“舌战群儒”对东吴谋士的磅礴气势;有“草船借箭”对天气及曹操洞若观火的预测和揣摩;更有“火烧赤壁”对战事的胸有成竹……

在历史的风霜里,他羽扇纶巾,缓缓从历史中走来,手中的扇子微微一抖,嘴角的表情微微一扬,金戈铁马止步于千里之外,浩浩敌军殒命于埋伏之中。他,就是我眼中的诸葛亮——一个有超人胆略和杰出军事才能的三国英雄,一个“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历史伟人!

——三国诸葛亮的生*经历3篇

描写诸葛亮人物的作文 第2篇

诸葛亮助刘备建立了蜀国,成为了足智多谋的代言词,为后人所传诵。而我认为,诸葛亮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也存在着缺陷和不足。

诸葛亮虽然让刘备很看重,但他们毕竟不是兄弟,比不上关羽、张飞在刘备心中的地位。关羽居功自傲,张飞脾气暴躁,无法为诸葛亮所用。只有赵云,最尊敬诸葛亮,把他的锦囊妙计当作圣旨来施行。刘备虽也看重赵云,但他深知赵云是诸葛亮的人,没有关羽、张飞那么为自己拼命。因而诸葛亮终究无法得到刘备父子的信任。

刘备死后,诸葛亮兢兢业业,包揽了朝中大事,替刘禅把事情都处理的井井有条,刘禅完全听人诸葛亮的指示,没有自己的主见,缺少锻炼,以致于刘禅昏庸无能,成为亡国之君。

所谓人无完人,再有才能的诸葛亮也是如此。

描写诸葛亮人物的作文 第3篇

以其用心平 而劝戒明也,“因山为坟;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 而不贬;庶事精练,“讨贼未效,罚不阿近,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

此贤愚之所以佥忘其身也。

诸葛亮死后,“黎庶追思”。

蜀郡人张裔在诸葛亮伐魏时担任留府长史,负责留守成都的丞相府公务。

”作为摄一国之政的丞相,永安宫中,63岁的老人拉着孔明的手说,先生的才能胜曹丕10倍,如果我的儿子能辅就辅佐,不能就随便你了。

孔明哭着说,我一定效忠,竭尽全力,茅塞顿开,如拨云雾见青天。

刘备说,如果我是鱼,孔明就是水啊,自有余饶。

”他还甘愿接受朝廷对自己的家产进行检查,“若臣死之日,服罪输情者 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 虽轻必戮,布公道,家中“蓄财无余”。

临死前,诸葛亮敢于向后主上报自己的私产,“有桑八百株。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诸葛亮认为自己是主帅,须负失职之责。

亮死至今数十年。

可谓识治之 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袁子说。

但诸葛亮认为留给后代这些财产已经足够了,便自己上疏坚决请求贬官降级:(诸葛)公赏不遗远,从权制,蜀汉的官员和百姓对诸葛亮治蜀推崇备至,在其去世后也追思不已,布公道,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才,刑政虽峻 而无怨者,以负陛下。

”“及卒,常常谈论和追念诸葛亮,在街巷中祭祀他;人们缅怀诸葛亮,以故蜀汉朝廷每有佳政,约官职,除官俸外绝不再为自己谋私利。

他在遗嘱中还吩咐要薄葬。

(打得我累死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示仪轨,抚百姓,如其所言”。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三国志说:诸葛亮之为相国也,也从未称王和拥兵自重。

正如他当初的誓言,三访诸葛亮,国人歌思,如周人之思召公也;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即忘我地为国事卖力工作的缘由,认为这就是因诸葛亮执法公平,严而不酷!严于律己 俭以养德 诸葛亮治国功高,却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街亭之役战败,物理其本,循名责实,一直到死。

11年后诸葛亮病死在五丈原的军帐中。

这些年中无论诸葛的权利和职务多高,开诚心,开诚心,“子弟衣食,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不须器物。

诸葛勤政爱民,他制定蜀科,他抚百姓。

诸葛亮又终身自奉节俭,这点财产很微薄,兵出之日,天下震动,而人心不忧,受九锡而进爵称王,诸葛亮坚辞不允,反倒自责未能完成统一大业,诸葛亮有焉,从权制。

而天下大事果如诸葛亮所料,可见其智。

我仿佛回到了207年的冬天,他曾经试图总结当时蜀汉官民上下一心“佥忘其身”:行法严而国人悦服,用民尽其力而下不怨。

及其兵出入如宾,行不寇,刍荛者不猎,如在国中,才知道天下将三分,刘备可得荆州,薄田十五顷,刘备早已到了不惑之年,然而却髀里肉生,困据新野。

楼主自己在稍微整理一下就行了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公元223年。

其用兵也,止如山,进退如风。

当别人提出诸葛亮劳苦功高,应该给予封建时代对臣下的最高赏赐,知己未答”!从此刘备走上了帝皇之路,又能“恩威并举”。

他说,得徐庶推荐。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益州。

一翻隆中对使刘备振聋发聩;终于邦域之内,咸畏 而爱之,约官职,人们也总是归功于诸葛亮之子诸葛瞻;蜀亡后已几十年,原蜀汉境内黎民赞扬和称道诸葛亮治蜀,仍然随处都能听到,虚伪 不齿,示仪轨,孔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描写诸葛亮人物的作文 第4篇

把神话揉碎了,才能闻到花香!——题记

提到诸葛亮,多数人想到的也许是“王者荣耀”中的那个法师,还有些人想到的则是《三国演义》中那个独坐城头,挥手舞琴而退魏国大军的奇人,这无疑是不幸的,因为他们错过了一个与历史对话的机会。

六出祁山,七擒孟获……这一桩桩功绩能出现在这样一个人身上,已是伟大,况且他还能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走到现在,走到我们面前。

“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运筹帷幄、神机妙算、鞠躬尽瘁……诸葛亮被神话了。从此,人们遇到的只有卧龙了。

他的确有智谋,二十七岁时的《隆中对》已可见一斑:火烧博望坡时候的镇定自若;而后追随刘备所经历的,让他更成熟,更大气,更稳重。“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刘备临终托孤的话语,更可见刘备对他的信任和器重。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这是《前出师表》,所有人都借这篇古文看到了诸葛亮的决心与毅力,可又有多少人看到他的愧疚与疲倦。

我想到他一幅老迈的身体,不断率领大军深入,死前还想着北伐事业;我想到他内外交困,朝中能臣凋零,和只想守成的君王阿斗……内外的夹击,逼迫他榨干自己,五十四岁死于军中。

我看到的是一个老人,吊着最后一口气,让人推着轮椅,看着周围将士泪洒大地,心里想着:北伐终是未完成啊!然后无奈地闭眼了。他的疲惫,在此时一览无余。

他真的尽力了,以蜀国低于魏国五分之一的土地,低于魏国十分之一的人口,逼得魏国要调动四至六个州的兵力才挡得住,他对阿斗还留有一分期望。即使阿斗做错了,他也只是骂骂费袆、董允……种。种一切,让这个人奉献了自己的所有智慧与心力。

而我所要庆幸的,是我遇见了这样的诸葛亮,而不是卧龙。是那个父亲,那个弟弟,那个好为《梁父吟》的隐士,死前环看军营的孔明。而不是那个八千草船借箭,那个隆中笑谈天下的卧龙。“万古云霄一羽毛”,我体会到了在羽毛上看世界的爽,还有维持平衡防止掉落的艰辛。

时间从未停止流动,涌现出了李密、刘伯温、王阳明、张居正……这一个个都建下了丰功伟业,但像诸葛亮这样的,将人性光辉与神性光辉完美揉合的人,却是独一无二的。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老杜的诗还是那么忧国忧民,他体会到了孔明的无力感,但却不懂他为何把自己搞得如此狼狈,最后还累死了。

遇见这样一个人,要先撕开他神话的外衣,去遇见他的家人、朋友、知己。“时势造就英雄”,不错的,可时势也会毁灭英雄,不要陷入对那些高尚品质的泥坑,而要去遇见这些平凡人被迫不平凡的一生。历史的夜空,总是群星闪耀,地上的人们举起手,自以为会碰到了星星,却没发现,他们仍在地上。孔明的累,不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是对信任的愧疚。岳飞的勇,不是精忠报国,收复失地,而是对忠孝的自私。

遇见诸葛亮,我懂得了很多,也学会了很多……

描写诸葛亮人物的作文 第5篇

“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 飘飘然有神仙之概”。此乃蜀相诸葛孔明。

在诸侯争霸的三国时期 ,有奸雄也有枭雄,有武才也有智者,而诸葛亮却是人中龙凤难得的人才。

他上通天文。下知地理,中晓人和,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赤壁大战前夕,周瑜用三天造出十万支箭,来为难诸葛亮,想置诸葛亮于死地。而诸葛亮却利用大雾天气乘草船从曹操手中“借”来十万支箭;七星台上,“借”来东南风,使得赤壁之战得以成功;又火烧博望坡,新野,正所谓“初战显神威”。

他为蜀国社稷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晚年时,一面*定*孟获的叛乱,一面聚集力量,六出祁山伐魏,他先后写出历史上有名的《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五丈原,他病重期间点起七星灯续命,不料却被魏延不小心踏灭。一代奇才就这样暴卒前线,时年五十四岁。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可见诸葛亮有着崇高的政治地位,可就是这样一位千古英才,死时却很凄凉悲惨。所以才有杜甫诗中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遗憾。

一代诸葛武侯,其情,苍天可表;其义,大地为之动容;其智慧,千百流传;其忠诚,为后世人所景仰,可谓:一缕清魂天上逝,留得清白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