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作文写作技巧 第1篇

良好的阅读习惯不只是语文成绩的事儿,那是关系到孩子生命质量与生活质量的重大事件——家长主动承担起这80%以上的责任,绝对不亏——靠教师?那是不可能的。小学一个班级五六十个孩子,各人的阅读能力千差万别,指望教师一对一指导、引带、帮扶?那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

小学语文教师只能服务于孩子阅读能力的两端,最低端是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比如字词句篇的扫盲教育与循序渐进的积累;最顶端是给孩子指明一个阅读能力成长的方法和方向。至于最低端与最顶端之间大段的空白,要靠谁来实现?当然得是家长。小孩子好动而无耐心,阅读这事儿的最初启蒙与兴趣激发,家长有技巧地、耐心细致地共同参与和带动,那是绝对少不了的。

比如,带着孩子出去玩啊,看到的什么一样东西,都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进行描述或发表看法、想法;和孩子一起阅读啊,看电视啊,看到随便一个镜头、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句话、一幅插画,都可以以此为线头,扯啊扯的,扯出长长一根线来,这根线的另一头就是孩子的生活——只有跟孩子的生活紧密相关的文本阅读,才能引发孩子以孩子式的眼光与脑袋去思考;只有经过孩子大脑与心灵加工的东西,才能最终成为孩子生命素养的积累,理所当然也能是孩子生成高质量作文的素材宝库。

小学四年级作文写作技巧 第2篇

小学四年级作文辅导技巧,一定要准确地审清题意,透彻理解题目的意思,解决好“写什么”的问题,写起来才能保证不偏题,不致于“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这里教给同学们三种审题方法:

(1)分析法:先把题目按词拆开,然后一个词一个词琢磨,理解每个词的意思,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校园新事多》可分解为“校园”、“新”、“事”、“多”四个词,我们就能写发生在校园里的新鲜的事,至少要写出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

(2)比较法:根据所给题目,自已拟几个相似的题目进行比较,弄清它们的写作范围和要求。如写《我和老师》,可自拟《我的老师》、《我爱您,老师》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确定写作重点。

(3) 设问法:先提出几个问题,并考虑好其中的重要问题,然后对照题目对假设的问题进行条理清楚,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的回答。如《她变了》,可提问:变之前她是 怎样的?她变的原因是什么?她变后是怎样的?有哪些人说她变了?另外,对于特殊的题目要仔细推敲,弄清真正的意义。如《温暖》,就不能专写天气温暖,而应体现互相帮助或得到关怀爱护的感受。

小学四年级作文写作技巧 第3篇

怎么样修改事涉四个层面:一是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方面,二是习作叙述过程和修改方法方面,三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以是这三方面也是语文教学贯穿始终的三维目标,1-12年级语文甚至大学语文概莫能外。

第四个层面,也是笔者要重点强调的:逻辑

作文单独句子的叙述逻辑、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句与所在段之间的逻辑,段与段之间的逻辑,段与所在篇章之间的逻辑,整篇文章的行文逻辑及内在情感态度价值观逻辑……逻辑训练,才是好作文真正的灵魂,而这恰恰是中国式语文教学最欠缺的部分,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情大于理”的基因决定了的。这种欠缺,不只表现在孩子们的作文上,几乎是涵盖于华夏文化与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逻辑训练,是远处不在的;至于逻辑训练的方法,已经远远超出了本篇所能承载的内容——对四年级小学生而言,最简单、最见效的,就是前文提及的二素句、三素句、四素句的强化训练。

祁云:擅散文,善评论。专注于家庭教育、写作辅导、华夏大语文教学研究。

小学四年级作文写作技巧 第4篇

四年级的写作教学目标是什么呢?大致是从表达、书面交际及修改三个方面来分成了四个小目标,接下来咱们一一对应解析。

从表达的角度来说,四年级作文教学目标的表述是:“能用书面表达自己觉得新奇有趣、印象深刻、最受感动的内容。”——这恰恰好对应了您家孩子作文字数老大难问题的根本症结。

绝大部分小学教师及家长读这条课标时候,眼睛自然而然盯住的是“书面表达”四个字——大谬矣!

什么是新奇的?什么是有趣的?什么是印象深刻的?什么是最受感动的?各位教师和家长们可以夜深人静时候抚着胸口细细思量并反省:今天这一天,有什么事情是能够让自己觉得新奇?觉得有趣?觉得印象深刻并且深受感动么?有吗?几乎是没有的!今天这样问,答案是无。明天这样问,答案是无。后天这样问,答案是无……身为成年人,我们的身体在太冷、太热、太饿、太疼等极端情况下会有感受,其他常规情况下都是麻木感的。同样,我们的心灵,甚至冷、热、饿、疼都无法感知到了……对面楼顶上有个人摇摇欲坠,我们是怎么做的?顺便扫一眼随即该干嘛干嘛,或者“猎奇心”兼“表现欲”共同支配的情形下,会顺手拍一张照片晒在朋友圈——除此而外,路边石头缝里一朵小小的、如同金色太阳那样明媚的蒲公英开了,我们会感动会留心么?一只小鸟在蓝格莹莹无垠天际倏忽掠过时候的蓬勃与美丽,我们会留心会感动么?

我们不会留心更不会感动——正如我们的孩子,除了能够在动漫或游戏完全沉醉、专注于心流之外,还有什么能让他们本来的好奇心焕然生发?蓬勃旺盛?生动的人?美丽的景?可爱的小动物?俏艳的植物?都不会了。我们的心被一层层被财权名利捆缚,孩子们的心则被程式化生活与教条化考试所捆缚。是的,曾有革命烈士在七步见方的小小囚室里写下过动人的不朽的诗篇,那是因为他们的心与灵魂是绝对自由的,他们过往点点滴滴的见闻与思考,他们读过的书走过的路见过的人都是他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材料。我们的孩子有什么?

孩子脑袋里空空的啊。你能指望一个一无所知的乞丐一抖口袋就哗啦啦倒出无数金币吗?就如同我们指望一个空空的脑袋里哗啦啦倒出锦绣文字?

眼有所见,才心有所感;心有所感,才手有可书。这是一个收与支的关系,就像收支平衡是一个企业持续运营的基本条件一样。欠账太多,多到超过了能够承受的那个点,必定轰然倒闭。孩子的作文亦然,脑袋里储存了什么,手里头才能写出什么。区别无非是,人类大脑与心灵最伟大处,录入的原始素材兴许不够多,但大脑与心灵可以就这些素材进行更多再加工、再创造、再重构,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状态自然而然就来了。

道理想通了,观念就有转变的可能。教师与家长们的观念转变了,小学生作文根子上的问题即素材问题解决了,字数问题差不多也就解决一大半了,再剩下一小半就是方法与逻辑方面的训练了。

一句话总结以上有关“字数”问题相对复杂的叙述,应当是这样的:解决孩子作文字数的问题,最关键是帮着孩子、带着孩子一起学会“说话”!

怎么个帮法儿、带法儿呢?比如,由“他在哪”的二素句,学会说“他在那儿干什么”的三素句,再学会说“他什么时候在那儿干什么”的四素句。四素句说的多了,二年级的写作教学目标“写话”关就过了——根据题主描述,孩子虽然到了四年级,可二年级的这个“写话”关还没过呢,当然“字数难凑”啊。只有先学会灵活机变的会说、说会四素句,才叫做学会“写话”;”一句“话会说了,当然就会写了;会清楚明白地写“一句”,然后才能生动有趣地写“一段”,再才能够把自己所见、所感、所思“新奇有趣、印象深刻、最受感动”的东西,写成同样新奇有趣、印象深刻、最受感动的一篇。

小学四年级作文写作技巧 第5篇

一:学会借物喻人技巧

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比喻人的一种品格。这也是作文中用来表现、突出中心思想的常用的一种写作方法。

如《落花生》,全文讲述“我们”全家欢度收获节,边品尝新花生,边谈论花生的好处;告诉人们,做人要做务实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文章在谈论花生的好处时,有这样几段话: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了。”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这几段话就运用了借物喻人(借用花生的特点来比喻怎样做人)的方法: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目的是为了论人生;他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我”从父亲的话中体会到“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个认识得到了父亲的肯定。

这就像画龙点晴一样,很自然地表达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由此可见,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正确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可以使文章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可以大大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二:写作与积累

一、生活的积累

1、感受丰富有趣的家庭生活。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我们注意观察、体味亲人的一言一行、喜怒哀乐,我们就能从中发现丰富的作文素材。

比如妈妈经常提醒你:“热了就把外套脱了!”“做作业要专心!”“把头抬高!”……其中包含了多少关心和爱护啊!再比如开个家庭联欢会或者来做个小游戏,家人的表现一定各不相同;最近,家里面谁最开心?谁做的家务事最多?你仔细观察了吗?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那么,家里的乐事、趣事、烦心事,事事可入文。

2、体验多姿多彩的学校生活。有的人说,学校生活,上课、作业、考试三部曲,有啥好写的?其实,这三部曲就是好素材。别的不说,就说上课吧,哪节课最有趣?“趣”在哪儿?哪节课最难忘?最难忘哪个细节?再说校园生活还不止这三部曲,体育竞赛、文艺汇演、班队活动,还有你和同学、好朋友之间的故事,不都是作文的好素材吗?

3、观察异彩纷呈的社会生活。我们每个人都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着。邻居家的弟弟、巷口修鞋的阿姨、小区门口的保安……有没有一个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街头见闻,坐车体会,市容变化,路人遭遇等,有没有一件事触动了我们的心灵?“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百家讲坛”、“探索发现”、“希望英语”等节目中,有你特别钟爱的吗?哪一期你记忆犹新?用心记录下来,不也是作文素材吗?

4、欣赏神奇奥妙的大自然。大自然是神奇的。名山大川、小桥流水、花草树木,虫鱼鸟兽、自然现象等都是我们观察的对象。我们可以在父母的带领下去各地探奇揽胜,也可以自己观察蚂蚁的路线,大蒜的生长过程。

我们可以走进春天的公园,夏天的荷塘,秋天的田野,冬天的村庄,体会季节的变化。我们可以亲近山,亲近水,在自然中观察、体验,在自然中思考、成长。

“世界上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美的眼睛。”只要放眼生活,细心观察,就不愁心中无话,笔下无文。

二、语言的积累

生活的积累解决了作文写什么的问题,但怎么写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广泛阅读,才能文思泉涌。谈到积累,不能不说到阅读的积累。

1、重视课内阅读。无论是什么版本的语文教材,都是经过精心选择精心编排的,其中有文质兼美的散文,有流传千古的诗歌,有引人入胜的小说;有的描景状物,有的写人记事,有的抒发人生感悟,有的介绍科学知识……这些文章都值得我们一读再读,细细品味,其中的精彩段落,更是值得熟读成诵,烂熟于胸,成为自己的语言。

有了这些积累,我们驾驭语言的能力一定会不断提高。

2、拓展课外阅读。除了读教科书以外,还要大量阅读课外书。经典名着要读,现代科技也要知道;童话故事要读,名人传记也要翻阅;散文小说要读,诗歌词章也要吟诵。“不动笔墨不读书”,通过摘抄、批注、写心得,我们一方面可以积累优美的句段,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我们对文章的赏析能力,在品读中学会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

3、丰富语言宝库。如果说作文是砌一座房子的话,字词就是砖瓦。成语、谚语、歇后语、古诗词等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们要有意识地积累,在理解的基础上,注意运用。成语接龙、诗词接龙等是非常好的游戏形式,经常练习,到了写作文的时候,成语、诗词才能信手拈来。

大众的口语中也有很多鲜活的语言,你能记在随身带的小本子上,也是一种聪明的积累。坚持不懈,你的语言就会生动有趣,富有生活气息。

三、情感的积累

“文章不是无情物”,“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两句名言道出了情感对于作文的重要性。

如果说生活是文章的源泉,那么情感就是文章的灵魂。

没有情感的加入,是不会写出好文章的。比如去过庐山的人很多,只有苏轼写出了“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千古名句;看过大海日出的人很多,只有巴金写出了脍炙人口的《海上日出》;看过黄河的人也不少,只有李白能写出“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气势;

我们每个人都站立在地球上,可是只有郭沫若写出了《地球,我的母亲》这样气势磅礴的华丽诗章??这是因为他们不仅看到了,而且感动了。

因此,只有当我们的心弦被触动了,产生了哲思,产生了激情,或者情感积累到非抒发不可的程度,我们才能写出感动他人的文章。

小学四年级作文写作技巧 第6篇

别指望“一口吃个胖子”,作文能力训练与熟练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需要家长耐心满满、爱心满满的忠诚守护,就像母鸡忠诚守护着鸡蛋有一天会变成小鸡一样。虽然母鸡从不知道鸡蛋变成小鸡需要21天时间,需要温度保持摄氏度左右,但母鸡只扎扎实实做一样事情:趴着不动。趴着不动,总有一天笨呆呆的鸡蛋会变活泼泼地小鸡。

作文能力的成长与训练也是一样。小孩子今天学会了一个字,明天学会了一句话,后天继续学了另一句话,大后天……学啊学啊,过了一两年,兴许还不见得能写出家长和教师满意的作文,但不绝对不意味着孩子没有进步——道理浅显,人人皆知,但家长急功近利久了,就很容易忘记了。某一天孩子一个字没学会都能让家长觉得天要塌了、地要陷了、世界要末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