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歌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第1篇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又有古语云:“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必有坚韧不拔之志。”似乎古往今来,必要付出非凡的努力才能获得成功,否则纵然你是天纵奇才,也必有江郎才尽的一天。

韩国留学生在咖啡厅里偶然发现的那一幕,引起的不仅是心理学界的轰动,更能引起我们对传颂千年的成功之法的动摇,成功不必呕心沥血,升值不必废寝忘食,只需对此感兴趣,然后长久的坚持下去就能成功。真的是这样么?诚然,他是对的。

自小我们便听着凿壁借光,囊萤映雪的故事,父母总是以此激励我们努力学习,但是回顾历史,不论是诗歌唱曲,还是功臣名将都极少从中听到车胤孙康的名字,只余下这“头悬梁,锥刺股”的威名。可见,一味的艰难付出不是成功的必经之路,成功也不是必须艰难付出。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的诗性总是说来就来,余光中曾赞他“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诗仙一生洒脱豪迈,不曾听说他为作诗怎样的推敲钻研,只是一时兴起便出口成章,在只是因为他有话要说,有真性情有讲,只如此便成就了他诗仙的美名。可见,兴趣是助你成功的重要推力。

可能你会疑问,如果真如此,那么只靠兴趣不需努力也能成功,事实当然不是如此,还要有不放弃的毅力,去长久的坚持你所钟爱的事业,它就像爱迪生桌角的那盘钨丝,就像马丁路德金一生不忘的梦想,就像林徽因踏遍的荒寺古庙,就像袁隆平的试验田中的东方魔稻……甚至不必这些伟人,只是我们身边那些简单微小的人物事件,也都向我们诉说着坚持的力量。

成功是个或大或小的词,也是一件或难或易的事,不同的人正是因为不同的选择而获得了不同的结局,倘若你把成功看做只有呕心沥血才能做到,那么成功对你来说很难,但倘若你把成功看成云淡风轻,水到渠成的事,那么成功对你来说也很简单,人与人之间唯一的区别之在对成功的认知不同而已。成功没那么简单,也没那么难。

漫漫人生,请带上你的兴趣与坚持上路。

以诗歌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第2篇

当你1岁的时候,她他喂你并给你洗澡,而作为报答,你整晚哭着。

当你3岁的时候,她他怜爱地为你做菜,而作为报答,你把一盘她他做的菜扔在地上。

当你4岁的时候,她他给你买下彩色笔,而作为报答,你涂满了墙与饭桌。

当你5岁的时候,她他给你买了既漂亮又贵的衣服,而作为报答,你穿上后到附近的泥坑去玩。

当你7岁的时候,她他给你买了球,而作为报答,你把球投掷到邻居的窗户里。

当你9岁的时候,她他付了很多钱给你辅导钢琴,而作为报答,你常常旷课并且从不练习。

当你11岁的时候,她他送你和朋友去电影院,而你要她他坐到另一排去。

当你13岁的时候,她他建议你去剪头发,而你说她他不懂什么是现在的时髦发型。

当你14岁的时候,她他付了你一个月的野营费,而你没有给她他打一个电话。

当你15岁的时候,她他回家想拥抱你一下,而你把门插起来。

当你17岁的时候,她他在等着一个重要的电话,而你捧着电话打了整个晚上。

当你18岁的时候,她他为你高中毕业感动的流下眼泪,而你跟朋友聚会到天明。

当你19岁的时候,她他付了你的大学学费又送你到学校的第一天,你要求她他在离校门口较远的地方下车,怕被朋友看见会丢脸。

当你20岁的时候,她他问你:“你整天去哪里?”而你回答:“我不想像你一样。”

当你25岁的时候,她他给你买家具让你布置你的新家,而你对朋友说她他买的家具真是糟糕。

当你30岁的时候,她他对怎样照顾婴儿提出劝告,而你说:“妈爸,现在时代已不同了。”

当你40岁的时候,她他提出想见孙子女,而你说:“妈爸,孩子和你们在一起没意思。”

当你50岁的时候,她他常患病,需要你的看护,你反而在读一本关于父母在孩子家寄身的书。

终有一天,她他去世了。突然你想起了所有从来没做过的是,他们像榔头痛打着你心。

为我们洗澡穿衣,牵手走路,为我们远行牵挂的父母,是我们一生的财富,你是否有尽到你的孝道,关心父母吧。

父母会有老去的那一天~老去的瞬间,也在为我们担心,不要有一天,等到那一天来了,才明白 子欲孝而亲不在...不要等到那一天悔恨的失声痛哭。

以诗歌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第3篇

此时,已是晚间十时。滇池的风已退居河面。夕阳早已蜕变为美丽的朝阳去照耀另一片生动的大地,幸好,皎洁的月光还厮守在这里。

某个窗下,一名女子在微笑着写诗。久违的词组与意象似乎已不属于她,仿佛所有的组合都不足以表达她内心那份温暖。那温暖太美,没有一个意象可以与之相媲美;那温暖太珍贵,她不舍用现有的或华丽或朴实的词藻来点缀。她已沉迷在一片温暖的回忆里,尽管这温暖里曾夹杂着许多孤独、无助、谎言和不屑一顾。

夜太静,静得只有她和她构思的温暖世界。

突然,出现一个声音,那是他的声音。这声音曾牵引着她走向那美丽且珍贵的温暖里。她的思绪一下子凝固了,此刻,她宁愿放弃诗,直接走进这温暖里…

迫不急待地,她拨通了电话,想更亲近那声音。她想问“你今天开心吗?”;想知道“不在一起的这段时间你是如何度过的?”;想告诉“我正沉浸在甜蜜里为你写诗!”;想说一句“宝贝憨憨我想你了”…她想把一切关于幸福的话题都一股脑说完说尽…

“喂,回来了呀?”她热情地问,似乎要让他知道听见他回来的声音她是多么的开心。谁知,他冷冰冰地答道:“恩,刚回来,现在要去洗脸了。”和刚刚听到的他与她人的温柔对话判若两人。通话没五秒钟,他接着又冷冷地说了句“睡觉了!”……她来不及迟疑,只能直着舌头回了声:“好,再见!”挂了电话。也许是她的思维太长,他的时间太短;也许是编的故事太长,织的梦想太短。和往常大多时候一样,他让她的`心情快速冷却了;和往常大多时候一样,他和她的通话没有超过十秒钟;和往常大多时候一样,他再次对她不屑一顾。

她终于知道那片刻的温暖和她所构思的截然不同!她不曾拥有他,他不曾真正想念和关怀过她!她只是他不经意间捡起的玩偶…她突然忘记了打电话之前自己在写诗,在搜集一切美的意象;忘记了十秒中前她还沉浸在天底下最美的温暖里;忘记了夕阳已开始在另一个地方璀璨…只看到白亮的月光阴冷冷的照进来。一转身,又是白冷冷的墙壁。没有任何思考地,她把头狠狠撞向墙壁。她多么希望,这一撞,墙壁与她,还有这世界一起轰塌!

夜太静,空气都死了。只剩她和她的世界。

周围的意象都爬上了诗。诗歌哭了。

以诗歌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第4篇

让青春绽放绚丽之花

——在国旗下的讲话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让青春绽放绚丽之花》。

寒来暑往,时光如梭,转眼又是一个火热的夏天,炽热的骄阳就像我们的青春一样,散发出耀眼的光芒,照亮了希望的大地。

果戈里曾说:“青春之所以幸福就是因为他有前途。”我们的前途正是来源于梦想,在这青春之年,我们有着对未来的憧憬,有着丰富的想象与饱满的情绪,我们充满着激情,充满着希望,充满着斗志,充满着力量!我们让自己有一个无悔的青春,就需要树立远大的志向,通过无限的拼搏,奋斗,冲刺,让自己青春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伟人在青春之年就立志救国,献身革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在青春之年就立下誓言,解放民族。“一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中国。”现在,我们同样有这份追梦的动力,有这份追求的激情,那就让我们用这份动力与激情,在此立下远大的志向,为自己的人生书写一篇美丽的 篇章!

青春是上天赋予我们礼物,青春之年的我们就如同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绽放着无限的光芒。可太阳每天都会升起,我们的青春只有一次,我们要把握这仅有的一次,在自己的天空中留下一道绚丽的彩虹!

记得当代著名作家张海迪,在她正值青春年少的时候,却一次次与死神相遇。但她并没有屈服,每天在病床上思考,检点平生。挫折或死之固然可怕,较之虚掷光阴,青春潦草来说则让人感觉万分可惜。这时候,她第一次这么深切的感受到生命的宝贵和重要,她暗下决心,决定从两岸三地开始改变自己,奋力创造有意义的生活,活出青春的模样,于是她创作出一部感人至深的作品,最终成为著名作家。  张海迪用青春之笔奋力写作,传播了真善美,也让自己的人生提升了层次,完成了从残障人士到专业作家的华丽蜕变,为自己的青春画出了一朵绚丽的花朵。

人们历来把青春视为花朵一般美丽,黄金一样宝贵。因为它蕴藏着蓬勃的生机,凝聚着不竭的活力,我们的青春有梦想,有信念,有激情,有奋发向上的精神,我们会让我们的青春盛开出最绚丽的花朵。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以诗歌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第5篇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规矩”,便是事物发展的规则。天地万物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对人而言,这不仅仅是一种规则,这更是一种习惯。

规则不是法律条文,不需要明文规定,却能规范人们的一言一行。从待人处世应尊老爱幼、顾全大局,到日常生活中的自觉排队、上厕所后冲水,都是规则意识的引导,久而久之,我们便形成了习惯。然而,这规则意识本身也来源于习惯。

习惯很奇妙,它会让人下意识地做出一些举动,它可以养成,却很难改掉。有人也许觉得遵守规则是一种“束缚”,可是当他将“不得不遵守规则”作为一种习惯后,遵守规则也就相应变成了他的活动准则。

我们都知道,“狼孩”在回到人类社会后很难按照正常人的行为原则生活,例如,吃饭时他会为了护食而表现出十足的警惕,而想要什么东西时,他会选择直接扑上去争抢。正是他成长的环境使他养成了靠力量和速度来得到一切的习惯,这样的习惯应该是由他幼时不得不遵守狼的生存规则所致。当狼孩回到人类社会,虽然有专门的人在教育他,他仍旧会出于习惯去遵守动物社会的生存规则,因为这些规则早已化为习惯融入他的生命,无论他是否处于这个社会,他都会去遵守。而与之相对,有教养的人也会有他出世的习惯:习惯于不在公共场合喧哗,习惯于遵守交通规则,习惯于待人谦和礼让,习惯于让自己的一切合乎规矩。他所处的环境使他清楚:要想做一个有教养的人,必须遵守规则,而要想时刻遵守规则,必须养成这样的习惯。

我们无法想象德国人有一天会“灵活变通”而去插队,我们也无法期望一个从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会突然转性而开始走斑马线。所谓“规则”,不过是人们对待事物的正确做法,而没有遵守规则的习惯,便无所谓“规则意识”。

看来,遵守规则确实是一种习惯,一种社会习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如果人们都愿意花一小段时间让自己遵守规则,那么个人就会在全社会的带动下,在个人努力下,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到那时,我们的社会必将变得更加井然有序,我们的生活必将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以诗歌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第6篇

传统文化”四个字,在这这几天内我听了不下十遍。

大多对它的描述都千篇 一律,人们都极尽夸耀其好,好像你是中国人就必须喜欢它,而因为国家的大力提倡,又有一大批中学生不管是否愿意,铺陈华彩的为它高位封禅,追根溯源。

但在我看来其实有点可笑,就像是一群表演者,表演着不知是谁想要的文化兴盛,天下太平。双方各取所需,互不打扰,好像这样便是真正的“文化兴盛”“国家太平”。

没有人去揭开它,真正懂的人也都缄口不言。范仲淹说“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我觉高山仰止,所以我在这里说——

我们的传统文化,现在是没有根的。

讲一个故事,一个语文老师,讲到古代贪官污吏,兴起一问,“同学们,传统文化讲究廉洁,以后你们要是为官,面对金钱,你们会贪吗?”

下方骚动一片,却又异口同声,“贪!”

一瞬间,笑声四起。同学的笑,仰天大笑,似乎这个问题的答案本来便应该是如此;老师的笑,尴尬的笑,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又没说。那就笑吧,就像是孔乙己一样,教室里充满了快活的气氛。

但我实在笑不出来,因为这不是故事,而是就发生在我的身边。如果以小见大,这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学生是国家的后备力量,少年强,则国强。但面对这种是非大义的问题,却做出这样的回答,可见他们的父辈从小便是这样教育他们,而他们,又将把这种思想继续传达给子孙。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教导的不应只是阳春白雪,风花雪月,更应是一股立足于天地间的浩然正气,面对此种情况,本应坚决制止,但最终又闭口不言,这又是为何?可见连他们心中都默认了这个行为。

呜呼悲哉!

稚童之时,面对这个问题,我们都会坚定的回答“不。” 但时至今日,已是十年寒窗,同一个问题,我们却有了一个不同的答案,我想无非环境使然,从小到大,我们所受到的所有教育,都在或多或少或显或隐的告诉我们:当个廉洁的官员是没有前途的,要当个贪官,这样才有钱,才有权,才有一切。

十年一日 ,金石亦可镂。多少学子,入学时江湖年少,心怀天下,但经十年学习,却又最终向世界妥协,并以“大家都这样”“这样才是成熟”安慰自己。

天天学,日日学,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我自愧不如一个小学生,不敢在当时霍然站起,用我所有的力气喊出“不。”

这才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现状,如同漂浮在水面上的荷叶,看似明天就能开出一朵鲜艳的花朵,但这一天如果这样

下去,永远都不会到来。人们表面赞颂,实则内心不屑一顾,这才是大多数人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绝非报纸电视上所说的“坚决开展”“成果显著”。

但又为何如此?是什么时候人们便没有了对传统文化的信仰?而是内心充满了钱和权?

我想最重要的原因是。那是一个是非不分,黑白颠倒的社会,对反而错,错反而对,这是一道晴天霹雳。

我甚至认为中国可以以此分为两个时期,在此之前,人们吃不饱,穿不暖,但并不以此悲伤嫉妒,君子者,安平乐道,虽说自己缺衣少穿,但相比于那些冻死饿死的人又不知好多少,况且,只有大家好,自己才能好,所以,自己才应更加努力,为那些受冻挨饿的同胞挣一份吃穿,也为早日实现共产主义。

这是一股“义”,在我看来这才是传统文化的内蕴,不是学历,只是道德,正是因为它,牵引着整个民族,在那个艰难的时代,却坚定的往前走。

在此之后,风云变色,人们心中的对错被重新定义,十年,十年啊!能使一个少年变得健壮,使一个青年鬓上加霜。在这十年,每个人都在问,什么才是对?没有答案,没有人能给予答案。 那怎么办呢?隔壁家的王二有钱又有权,日子又滋润,想必这便是对的吧。有哪管道义,哪管谁对谁错?有钱有权便是对的,整个民族陷入了对钱权的狂热崇拜。蓦然回首,已是半个世纪。

传统文化的无根,归根结底是人们信仰的缺失。一个没有信仰的人是可怕的,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更是可怕的。 立传统文化之根,倒不如说是给人们心中埋一个信仰,让他们知道这世间还有比钱权更重要的东西,那才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赖以生存的源头,那才是传统文化的根。

路漫漫其修远兮,道阻且长。我也许这一生都无法见到这一天,但我只是有一个梦想。

梦想有一天,一名老师站在三尺讲台上询问,“你们长大以后做贪官吗?”下方的学生洋溢着笑,却是掷地有声。

“不!”

以诗歌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第7篇

国庆期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诗颂祖国祝福母亲”为主题的文思首届国庆诗会,四十多首爱国诗,绘成了一首自豪的歌。

十月五日下午,我怀着一颗激动的心来到会场,远远就看见了一个巨型舞台,舞台中央的台幕上印有“试颂祖国祝福母亲文思首届国庆诗会”的字样,用气势宏大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台下已有很多观众,热闹非凡;主持人们正紧张地对着台词;殷老师身着得体的旗袍,委婉优雅,在我眼中,这样的着装气质恰恰给诗会增添了几分诗意,她与其他工作人员一起忙前忙后,眼前的一切是那么恰到好处。

我和九九正聊着诗会什么时候才能开始呢,主持人们已手握麦克风,自如地站在舞台上,我心一惊,又紧张又兴奋,这可是咱们“文思”的处女秀呢!嘿,主持人个个棒棒的,他们稳重、大方,给诗会开了个好头。当然,节目也压得住台风,爱国的情感融进诗歌里,显得分外“高、大、上”。

我最喜欢的诗歌是《祖国,我亲爱的祖国》。第一句“我是你河边破旧的老水车”,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地表达了舒婷的爱国之情,还有一句“我是你额上漆黑的矿灯”,更是传神。品味着优美的诗歌,恍如身临其境。

突然,我好像找到了什么,对!对!是诗魂!是徐志摩的多情,舒婷的永远充满希望,北岛的朦胧诗……让我情不自禁融入诗人的情感,全身心地沉浸在诗歌中!还有那些低年级的孩子们,声音虽稚嫩,但也令人感动。柴小雅的《妈妈的爱》,并不是多么大气的诗歌,可经由她的情感处理出来,是那么令人动容。诗歌写的是一件件小事,可小事中也有大感情。从小到大,妈妈给了我很多的爱,可我们却没有给妈妈说声“谢谢”,一想起来就觉得惭愧。这首诗给我的触动太多太多。

诗的最后几句是:“一天,老师叫用“最”字造句,我说,最爱妈妈,妈妈对我说,最该爱的是祖国,祖国是我们所有人的妈妈”。诗的结尾把这首诗的诗魂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孩子们稚嫩的声线,透露了一个孩子的真情。

这一次诗会,我受益匪浅,读诗、诵诗、品诗,不就是接近文学的最好方式吗?

以诗歌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第8篇

诗人是什么样的人?我总觉得他们与一般人不同。也许是气质,诗人身上有着与生俱来的浪漫,一种可观而不可近靠的距离。诗人有自己的世界观,阅读那些文字可以感受他们不同的生活风格。阅读就如品茶,愈浓愈醇香,那也就是我为什么阅读《二十世纪中国诗歌精选》的原因吧。“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但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诗。每当我在黑夜里迷茫,眼神中充满了无助,下一站是哪里我们都不知道,但我们依然前行,寻找黑暗中第一丝曙光,这种执着与坚定只有诗人可以高声喊出。在诗人的字典里“生命如同一幅画,可以没有色彩铺张的轰轰烈烈,但不能缺少美的意境”,这就是我爱的诗人,不仅道出一代人的心声,又平淡的看透了一种人生的态度。

在诗的海洋里,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渺小。我犹如一条小鱼,在珊瑚丛中来回穿梭,仅被眼前的美丽而吸引,竟忘了身后还有一望无际的蔚蓝。在诗的世界里,你会沉醉其中,但你不明白到底因什么而沉醉。也许我只是欣赏那短小的文字,赞叹他们是如何巧妙地将意境串联。这些让你感动的诗,你还记得吗?“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诗人是时代的产物,尤其是动荡的时代。真不明白造物主的想法,诗人这种脆弱的人为什么偏偏在乱世中辉煌。他们眼中容不得一点沙子,这就是海子为什么会选择“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理由罢。诗人的敏感与真诚同在,所以大部分诗人的爱情里缺少“美满”二字。世人都向往那唯美的爱情,与诗人一样,憧憬最纯最真的爱。于是,我们都会想起这首《飞鸟与鱼》,里面的句子至今仍记在脑中:“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国家不幸,诗家幸,时代的跌宕反而成就文学的辉煌。也许我们所处在的时代太和平了吧,我所认为可称作诗人的人已近很少了。人们日渐喜爱的世俗文学已把现代诗歌淹没。那些清新的文字,美妙的诗句还有多少人会想起,“我如果爱你——绝不学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这样的朦胧诗还会有吗?

我爱诗人,那种像风一样自由的奔跑在金色麦浪中,嬉闹在阳光偏爱的云朵浅远处。那是自由,那是无拘无束的生活,那是我们的风格。

以诗歌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第9篇

午后,每当温暖的阳光洒满大地时,我总喜欢捧起一本诗集,扬起诗词的风帆,在文学的海洋中尽情遨游。不知不觉间,便如喝了一壶陈年老酒,那颗心就“醉”倒在了诗词之中。

“又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娇美的春姑娘吟诵着欢快的诗词,跑遍了人间各处。在这美妙的春光中,欧阳修的乌篷小船与我的木舟擦肩而过。既而,水中又漾起了接天莲叶和映日荷花,我深吸一口气,那幽幽的清香沁人心脾。舟随波动,景随舟移,蓦然间,只见一片残荷铺在水中,水上桥间,“林妹妹”正在感伤秋之肃杀,让我感同身受。正伤感不已,鼻尖忽的一凉,用手摸一摸,是一滴盈盈的水,抬头望天,只见大雪纷飞,扬扬洒洒。我赶忙上岸,走至一间小亭,向四处张望,果然,“水晶帘外娟娟月”。四时之景,异彩纷呈,且从容看这华美诗词肆意渲染的大好河山!

透过诗词,走入历史的烟尘。眼前一片金戈铁马,四面伴着苍凉的楚歌,十面埋伏的大军蜂拥而至,西楚霸王左冲右突,仍然无力回天,不禁大声吟唱:“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悲怆之调,让人为之动容!镜头一转,垂垂暮年的刘邦坐在大汉皇宫中,透过浑浊苍老的眼睛,仿佛又看到了这一幕,所幸,俱往矣!当今天下太平,将士归心,所有的一切都已成回忆,只有当年的慷慨尚存心中,不禁叹道:“大风起兮云飞扬……”转眼间,又是百年,东汉末年,烟尘再起,一乱世枭雄问我:“何以解憂?”我无言以对,他意气风发地摆手道:“唯有杜康啊!”我欣然,不禁随他吟唱起那首气势磅礴的《短歌行》。就这样,无数历史的碎片在我眼前落下,但历史的车轮仍在向前行进,绝不会因为哪个人而停顿片刻,只有一首首或雄浑或悲凉或温婉的诗词,定义着历史的色彩。

抬起头,不觉天已黄昏,太阳西坠,只留下满天的霞光。但我毫无倦意,依旧停留在诗词的万千画面中。

在人间的一片浮躁中,或许只有诗词能让我沉浸其中,让我在那片湛蓝的天空中肆意地飞翔!

以诗歌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第10篇

古人云:“学海无涯,唯勤是岸。”所以身为学生的我们,每天埋首在书海中是无可厚非的事,但在这个现代化社会,如果只会读书,将会成为名副其实的两脚书橱--书呆子!

读书固然是件好事,但读久了,难免感到这里酸,那里痛的,这个时候,就需要适当的休息。俗语说:“休息是为了走更长远的路”所以在认真读书疲惫之余,也该有个兴趣来让自己乐在其中,消除身心的疲劳。像我兴趣可多着呢!举凡静态的阅读、听音乐、看电视、玩电脑……;动态的游泳、打球、乒乓……等等,都是我的兴趣。说到这里不禁也佩服起自己来了,小小年纪的我,竟是这样的文韬武略,文武双全啊!同时读书做学问也不是未来我们所能选择的唯一道路,过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已经不是现在多元发展社会,绝对正确的观念了,现在大家重视的是“行行出状元”那些守旧的观念应该要改正过来了。将来,若兴趣成为工作时,不是让人感到愉悦吗?工作起来乐此不疲,不但可以事半功倍,又可沉浸在快乐中,减少工作的压力,何乐而不为呢?

像我在阅读的同时,可以一边吸取课外的知识,通晓各公历史,满腹经纶,大家看到我就对我赞赏有加!听音乐时可以放松身心,徜徉在跳跃的音符中,任自己在五线谱上飘扬,等到听完了,身心也恢复了一半;看电视时,可以让自己沉浸在电视的节目的剧情里头,玩电脑时则是会令人热血沸腾,双眼目不转睛的看着出神入化的特效,光鲜亮丽的画面长常让人一玩就无法自拔;游泳时任由清凉的水从身旁流过,洗净我疲惫不堪的大脑,恢复疲惫的心智。每当水流过身旁,彷佛压力也一同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打球时让自己奔驰在浩瀚的球场,张开双臂,迎接阳光的洗礼,回家时心房里布满了阳光,心情自然也就好了起来。但是身为学生,我们仍然只能以学业为主、兴趣为辅,千万不可玩物丧志,本末倒置,若那样就不行了。

学业与兴趣,究竟该如何才可以两全其美呢?千万不能得小失大,因沉溺于兴趣而荒废了学业,毕竟学生的天职就是先把课业念好。但如何相辅相成,就只能看个人约束自己的力量了!

以诗歌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第11篇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样的诗词总是给我深刻的人生哲理。从最早的《诗经》到当代的众多诗词,都是一次次盛大的文学狂欢,有着无穷的魅力。

诗词,一个个跃然纸上的文字,就是一个个魔术。诗词文学的变化,或许比魔术还要高上一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关于清明节的诗,但是诗词经无形的大手一拨动,又另有一番韵味:“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更有一首“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经变化无穷的文字一改,便是一首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就是中华诗词的美丽,这就是中华文字的魅力。

诗词,也是抒情立志的绝佳旅宿。读起“今日把示君,谁为不平事”。贾岛渴望为国家作出贡献的豪情壮志在心里回荡;“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仿佛一切都寂静了,唯有李清照凄冷的闺中生活跃然纸上。“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诸葛亮的盖世才华令我们敬佩不已。诗词和我们千千万万的人的遇见,使抑郁寡欢的人变得乐观开朗,使平淡无味的人变得多姿多彩。

和诗词的一次次遇见,令我反思良久。在《陋室铭》诗句的谆谆教导下,我不再向绝境低头。刘禹锡在这么困苦的环境下都能如此开朗,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昂首挺胸、乐观向上呢?我合上《汉乐府歌》,想到我们现在多么美好的生活,为何不活在当下,行在今日呢?

诗词,在世界上,立了一块永远的里程碑。在中华上下五千的浩瀚海洋中,这些只是沧海一粟,但诗词将永远不会终止,它会一直把美好流传下去。我在诗词的陪伴下,猛然领悟到诗人想表达的那份感动,发觉我又成长了许多。

遇见诗词,品味诗词,享受诗词,是何等的美妙!

以诗歌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第12篇

【中华诗词,国之大器】

新年伊始,文化类节目火爆荧屏,《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档档节目都获得好口碑。这是荧屏之化的一次拔乱反正,是对人心深处那个“纯真年代”的回归,它让我们看到了浮躁社会的希望和出路,这就是用传统文化救治人心,用文化的“真善美”重铸国民的灵魂。

《中国诗词大会》之火,印证了高晓松歌词中的那句名言: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或许有人要问,都21世纪了,为什么还要读那些古董?不得不说,这些年来我们总是东奔西跑,忙忙碌碌,只懂追求实用,心灵渐渐空虚,审美日趋低俗,早已忘了如何诗意地生活。审美是一生的大事,人生不该只有眼前的苟且,还须诗和远方。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我们需要也可以借古诗词来陶冶一下情操,洗涤一下我们的心灵。这就是《中国诗词大会》的宗旨,也正是其火的根本原因。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再次崛起的精神支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琴棋书画到,《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是我们华夏五千年的骄傲,中华古典诗词博大浩瀚,深邃旷达,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的精神宝库。中华民族有过辉煌灿烂的前天,也有过近代屈辱的昨天,在今天这个民族复兴的伟大时刻,古典诗词中的雄心壮志,豪情万丈,可以激励我们斗志昂扬,再创辉煌。

当然,再热赞《中国诗词大会》的同时,我们还须指出,古诗词的打开方式不应当止于背诵。仅有背诵,不懂欣赏,不深究内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仅停留于“知道主义”,那是很难形成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基因链条的。对诗词大会最好的态度,不是仅仅将其视为一场大会,看完热闹也就散了。事实上,比起背诵,日常的吟唱,体悟更为重要。

高晓松说得好,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要创造诗意的生活,不妨从阅读古诗词开始,实在没时间,哪怕偶尔翻翻,体悟一下古诗词之美,也是极好的。

中华诗词,国之重器也!我们要享用与传承并举,让它助我们在长征路上青春焕发,诗意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