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篇关于灯笼的作文 篇1

今天是正月十三,眼看就是元宵节了,我决定自已动于做个灯笼。

我准备好了做灯笼的东西,红色的易拉罐、灯炮、音乐盒、电池盒、电池。我先在地上磨呀麻磨,一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二十分钟过去了,我终于把易拉罐上面磨下来了,我用螺丝刀打了三十六个洞,表示六六大顺,我又用铁丝把两个洞穿起来,又安在棍子上,又把小汽车上的音乐盒安了上去,中间又安了一个灯泡和电池,又让爸爸帮我接上了电源,一个灯笼就做好了,当我正准备把笼拿起来时,我感到左手中指一阵疼痛,我一看,原来被上面刺划破了,我想这可不行,万一别人玩时被划破怎么办,于是我不顾疼痛把它包装好。

看着自已亲手做的小灯笼,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也让我体会到做任何事都不容易,都要有恒心和信心,才能把事情做的更好。

写一篇关于灯笼的作文 篇2

灯笼与中国人生活息息相关,庙宇中、客厅里,处处都有灯笼。仔细推算,中国有灯是秦汉以后的事,有纸灯笼又可能是在东汉纸发明之后。

中国的灯笼,不仅是用以照明,它往往也是一种象征,吴敦厚说,他以前做新娘灯(即宫灯)就代表婚礼喜庆;竹蔑灯则告示这是丧葬场合;伞灯(字姓灯),因“灯”与“丁”语音相同,意味着人丁兴旺。所以,过去每家都有字姓灯,悬挂在屋檐下和客厅中。今天迎神赛会上,神明的阵头前仍有两盏大灯笼,就是这种习俗的延续。

不过,灯笼最让人遐思、期盼的恐怕还是元宵节的花灯了。唐开元年间,为了庆祝国泰民安,乃扎结花灯,借着闪烁不定的灯光,象征“彩龙兆祥,民富国强”,花灯风气至此广为流行。明朱元璋建都南京时,更于秦淮河上燃放水灯万支;永乐朝在午门大立蓖山灯柱,又在华门外设“灯市”,使得北京尚有“灯市口”街道。民国后,花灯之举虽仍在,但平淡了许多,幸亏如今因着中国热,灯笼又逐渐在居家装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现在灯笼的材料,有的由原来的纸、竹子变成布、塑胶、铁线,而且灯笼的形状和颜色与传统也大不相同。

传统中寺庙是以黄色为主,灯笼的大小、颜色全以个人喜好变化,无所谓一定的象征意义。

除了照明以外,灯笼还有其他意义。每年正月私塾(古代的学校)开学时,家长会为子女准备一盏灯笼,由老师点亮,象征学生的前途一片光明,称为“开灯”。后来就由此演变成元宵节提灯笼的习俗。由于字音和“添丁”相近,所以灯笼也用来祈求生子。到了日据时代,爱国志士们在灯笼上绘制民间故事,教导子孙认识自己的文化,所以又具有薪火相传的意义。

写一篇关于灯笼的作文 篇3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新年,家家户户都挂起了红灯笼,火红的灯笼给寂静平淡的村庄增添了许多的色彩,正是因这些灯笼,使我想起了许多年前发生的一件事。

“下雪了!下雪了!”一位名叫丹丹的小伙伴闯进我家,把正在美梦中的我给摇醒,我揉着睡意正兴的眼睛,往窗外望去。白茫茫的一片,鹅毛般的大雪下个不停。看到这一景象,我飞快的爬起来穿好衣服,用十分钟不到的速度吃好了早饭,我和丹丹疯玩了整个下午,屋前只出现了一个没鼻子的雪人,哦,还有一片狼藉的院子。

傍晚,丹丹的妈妈提议去外面走走,我和丹丹一开始手拉手挺安静的走着,后来不知是她先扔我雪球,还是我先扔她雪球,两人就这样一路玩了下去。

“看,有灯笼!”丹丹像发现了宝藏一样惊叫起来。“走,去看看。”我拉起她的袖口一口气的跑到那个地方,那是一棵树,上面挂满了小小的红灯笼。“我把风,你来摘。”丹丹像个领导发号施令。我笨手笨脚,弄了半天没弄下一个。丹丹看不下去了,伸手过来帮我,她灵活的摘下了三个。我们脚下似乎生了风,一转眼,便又回到了妈妈身边。妈妈知道后,骂了我一顿,并让我放回去,可我死活不肯。回到家,我问丹丹,如果灯笼里有蜡烛,它是不是就会亮了。丹丹跟我说:试试吧!我们弄坏了两个,只剩下一个了,丹丹把那最后的一个让给了我,她说,我比她小,应该给我。

就在那一年,丹丹搬走了,灯笼也被我弄没了,虽然买灯笼的小摊满大街都是,灯笼上的图案也各种各样。但我心里的它们都比不上那装满友谊的小灯笼,尽管它身上的图案,只有几个“福”字。在我眼里,许多事以渐渐的模糊,可那让我费劲心思还不会发光的灯笼,却在闪着耀眼的光芒。

写一篇关于灯笼的作文 篇4

今天,我们一家开开心心地去挂红灯笼。妈妈把一根有很多树枝的长竹子插在我和弟弟造的基地(爷爷家的大沙滩)上。我和妈妈在上面挂了许多小红灯笼,有的一起挂在一根树枝上像一群群娃娃坐在凳子上面,在排排坐,吃果果呢!有的像独自离家出走的年轻人一样,没有亲人陪伴,很孤单。两只眼睛里面的眼泪水汪汪的,呜呜——好可怜哦!我数了数红灯笼的数量:1个、2个、3个……足足有36个!哇哦!挂那么多灯笼干吗?

小灯笼很美丽,小小的,它有12个像南瓜瓣一样的灯笼瓣。两个像金轮飞镖一样的轮环、一条漂亮的穗子、一个小金色中空新球、六个小吸盘。小灯笼分布在爷爷家附近哦!主要分布在竹子上和菜园里。

墙上有三个红灯笼,衣架上有一个……总之,家里都是红灯笼,红红火火!

爷爷的菜园里的灯笼也不少,全都挂在桂花树、茶树、苹果树……上,这些灯笼在树的保护和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鲜嫩!格外娇艳!

爷爷家的大灯笼换得更新了。金色得轮环好美丽,小巧秀丽、玲珑多姿、玲珑透剔。制造灯笼得人肯定是才高八斗!要不然灯笼怎么会雕镂精巧呢!

挂红灯笼是中国过年得习俗,也是一种喜庆得表现!

写一篇关于灯笼的作文 篇5

有的人喜欢苹果,有的人喜欢梨,还有的人喜欢猕猴桃,而我却喜欢橘子。

橘子像一个个小灯笼。它的颜色有橙色,绿色和黄绿色三种。橘子的皮很苦,摸起来又冰又凉又粗糙。当我拿起橘子想吃它时,不小心掉在了地上。这时,我好像听见它在说:“救命,救命!”可我根本没有放过它。我品尝过很多个橘子,有的吃起来很酸,有的味道很甜。

橘子不仅可以吃,它还有其他用途呢!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去玩。在路上,我有点晕车。妈妈说:“你不是带橘子了吗?”我便把橘子拿了出来。妈妈又说:“你把橘子放在嘴里,一会儿就会好受了。”我赶紧按照妈妈说的去做。过了一会儿,我真的好受多了。原来橘子不仅可以吃,还可以治晕车呀。

我真喜欢橘子,你喜欢橘子吗?

写一篇关于灯笼的作文 篇6

花朵,各有所爱。有的人最喜爱葵花;有的人最喜爱梅花;有的人最喜爱太阳花;还有的人最喜爱那深山里不知名的小野花……但是,我最喜欢的花是灯笼花。

灯笼花一年四季都开花。它枝繁叶茂,远远看去活像一个小灯笼它长出了无数的主干和枝杈、叶子,长得郁郁葱葱。在一条条重叠的枝条上,长着密密麻麻的叶。叶是绿色的,像桃子似的,边缘像一把小小的锯齿,只见枝杈与叶片之间开着一朵朵美丽的花。花的中间有一条花蕊,顶端有红中透黄的花粒粉。有的还撑开了花蕊,含苞欲放;有的已经开了花,光彩夺目;有的膨胀得好像就要马上开放似的,红得耀眼,在微风的吹动下,轻轻地摇摆着,好像在对着我们点头微笑,好看极了。

春天,大地变绿了,万物复苏,而灯笼花也开出了许多鲜艳的花儿。它迎风飘动,好像在说:“我们开花了!我们开花了!我们开花了……”这时,无论在近处,还是在远处看灯笼花,它都显得非常的美丽呢!

夏天,烈日当空,太阳高照。但是,灯笼花非但没有“退缩”,反而在烈日炎炎的环境下怒放着,开出了更鲜艳、更美丽的花儿;而大多数的花儿则因承受不住太阳的炙烤,先是低下了头,显出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然后慢慢地枯萎了。这和灯笼花相比,真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相差了十万八千里呀!

秋天到了,树叶枯黄,树木落了许多叶子,大部分的花儿都凋谢了;可是,灯笼花却截然不同于其它的花儿――它以天为被,地为床,秋风为伴。无论秋风怎么吹,她还是顶着,依旧开着鲜艳的花儿。

冬天,寒风“呼呼,呼呼……”地吹,吹得许多树木片叶不留,大多数的花儿都“蒸发(“入土为安”)”了。而灯笼花却仍旧挺立着,尽管忍受着那风吹雨打,但是还是在含笑怒放。有的仰着头,迎着寒风,仿佛在说:“我不怕!我不怕!我不怕……你们就尽管吹好了!”有的则半侧这脸,好像在对过往的行人说:“别怕冷,要像我们一样――坚强一些!坚强一些!”

灯笼花尽管四季都开花,但还是像刚刚长出来的那样,如此的鲜艳。由此,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因为遇到困难、挫折而退缩,一定要坚持到底!坚持就是胜利!”

啊!灯笼花,我爱你!我爱你那顽强的生命力!我更加爱你那坚贞不屈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