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一卷语文作文范文 第1篇

且不说严子陵一生都在渔樵,曾国藩一辈子坚持耕读,试问,居里夫妇从几百吨矿渣中分离出十分之克的氯化镭,欧立希用上万只老鼠做606次试验发明洒尔佛散,难道不需要艰辛劳动?当第谷在丹麦天文台用20年时间观测星空并作出记录后,伟大的行星运行定律,已经在天际冉冉升起;当孔子带弟子周游列国时,田野的老农给他和他的学生上了最生动的一课:“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哪里能成为像老师一样受人尊敬的成功之人呢?”这些都告诉我们,劳动才能兑现天赋,才能如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你在成功的路上踽踽独行,不断向前。

然而反观当下,我们很多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他们列举了种种理由,看上去似乎振振有词,其实,这些同学不过是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试问这些同学,你学习忙,能忙过闻鸡起“读”依然坚持渔樵耕种的古代士大夫吗?你觉得劳动累,能累过在田地里“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农民伯伯吗?“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更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切不可抛下传统,要热爱劳动,更要从自我开始,勤于劳动。

2019年全国一卷语文作文范文 第2篇

我的立意是:只有自己认真劳动过了,才会珍惜劳动的成果。

比如:秦,取之尽锱铢,但用之如泥沙。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视之,也不甚惜。原因就在于这些宝物不是他们自己付出劳动所得的,自然没有感情。也不会珍惜劳动成果。

再比如:你走在一条整洁的道路上,这时看到有人扔垃圾,你可能心情波动不大。但这条道路若是你刚刚努力打扫好的,你可能就立即炸了。这是因为,你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你为此付出了辛苦。

成果难得,所以珍惜。《诗经》中“溯洄从之,道阻且长”的优美诗句是不是也可以佐证呢?由于“溯洄”途中的“阻”与“长”,诗中人才能更深切地体会到伊人之美。这种付出不仅是简单的机械劳动,更饱含一个人的心血和精力。所谓伊人,在如此的付出下,显得格外动人而美好。

曾经的生活因饱尝艰辛、铭刻于心而使人倍加珍惜。高迪离开了几个即将竣工的工程而投入到他明知未必能竣工的圣家族大教堂的建设中。为什么?因为这巨大的工程几经周折,耗费了他大量精力才得以开工。他倾注了太多,因此之后的一切都不重要了,只要维护教堂的建设,他更甚于珍惜自己的生命。工程进行中的阻力越大,他越是执着坚定,终于成就了建筑史上的传奇。

同学们,青春因奋斗而美丽,高考因拼搏而辉煌,记忆因经历而美好,“劳之艰,方能惜之深”。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们深深热爱着的祖国大地也是战士们辛勤劳动用生命换来的,所以我们更加珍惜。让我们从今天起,热爱劳动,去收获让自己更珍惜的劳动成果!

本篇没有按作文演讲稿的格式写,本来就是罗列例子来论证我的立意。

还有很多例子,无奈新高三压力大,来日方长,慢慢码。。。

因为这个立意很“偏”,所以大佬们还有什么好的例子也可以在评论区分享出来!谢谢!(若观点有误,请谅解!)

2019年全国一卷语文作文范文 第3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19年全国一卷语文作文范文 第4篇

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我们的先辈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书写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章。中国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千年“鎏金铜蚕”,在印度尼西亚发现的千年沉船“黑石号”等,见证了这段历史。

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和平合作。公元前140多年的中国汉代,一支从长安出发的和平使团,开始打通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完成了“凿空之旅”,这就是著名的张骞出使西域。中国唐宋元时期,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同步发展,中国、意大利、摩洛哥的旅行家杜环、马可·波罗、伊本·白图泰都在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留下了历史印记。15世纪初的明代,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这些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使用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一代又一代“丝路人”架起了东西方合作的纽带、和平的桥梁。

—互学互鉴。古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更是一条知识交流之路。沿着古丝绸之路,中国将丝绸、瓷器、漆器、铁器传到西方,也为中国带来了胡椒、亚麻、香料、葡萄、石榴。沿着古丝绸之路,佛教及阿拉伯的天文、历法、医药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也由此传向世界。更为重要的是,商品和知识交流带来了观念创新。比如,佛教源自印度,在中国发扬光大,在东南亚得到传承。儒家文化起源中国,受到欧洲莱布尼茨、伏尔泰等思想家的推崇。这是交流的魅力、互鉴的成果。

—互利共赢。古丝绸之路见证了陆上“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况,也见证了海上“舶交海中,不知其数”的繁华。在这条大动脉上,资金、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商品、资源、成果等实现共享。阿拉木图、撒马尔罕、长安等重镇和苏尔港、广州等良港兴旺发达,罗马、安息、贵霜等古国欣欣向荣,中国汉唐迎来盛世。古丝绸之路创造了地区大发展大繁荣。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这段历史表明,无论相隔多远,只要我们勇敢迈出第一步,坚持相向而行,就能走出一条相遇相知、共同发展之路,走向幸福安宁和谐美好的远方。

2019年全国一卷语文作文范文 第5篇

我听过一个富豪小羽的发家史,看似简单实则绝非偶然。

那是起于一种创新,对传统工艺的革新铺陈出光明的前景。创新是人类不竭的动力,历史的车辙转过时间的经纶,无数的事物被创造,被赋予新生,也有无数的旧物被淘汰,被时代遗弃。推陈出新,就如同物种的进化,就如同工业革命,就如同信息化产品的频频换代,是世界太过于正常的现象。物极必反,伪劣产品就是打击新锐的利器。那么最终成为一届富豪的小羽,是靠什么扭转局势的呢?

答曰:一为创新二为取舍是也。

所谓创新,小羽产业的兴起,是因为对工艺的创新;而扭转乾坤的关键,是对自身定位,产业结构的创新。通过试验个专利,一个新的产业平地而生;通过规范整个想要分蛋糕的人的市场,来促进产业的集体发展,树立自己的声望。

所谓取舍,试想,倘若小羽只着眼于眼前的利益,又何尝能想到放弃独断,公开工艺,通过宏观的产业调控产业规则来实现致富呢?他舍弃了正版和专利的独断性,收获了名望、财富和由技术者像领导者的完美蜕变。

想要成功,要有从内部打破鸡蛋的勇气,要学会创新,告别固步自封。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是自然世界的法则;闭关锁国和改革开放,这是历史的教训……凡此种种,不尽详述。

想要成功,还要有敢于取舍的魄力,果决地主动出击和懦弱的坚守逃避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轨道。各有对错,但是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被动的一方,没有选择成功与失败的权利。一个成功者,当是自己的主人,对于自己的意志,要有当有的决断。有舍必有得,鱼和熊掌,二者不可得兼。

言而总之,敢创敢舍的天下,说的就是小羽这类人的成功之道吧。

2019年全国一卷语文作文范文 第6篇

大千世界,蕴含了千千万万的美,或是景物的美,或是外貌的美,亦或是心灵的美。而我,却发现了沉淀的美……

去年暑假,我来到了海边。随即被花花绿绿的贝壳所吸引了,在微风的拂动下,将脚丫泡在清凉的海中,细细的搜寻着。可是,在海的边沿,却没有几片美丽的贝壳。便疑惑着向里面走一走。不知怎么的,贝壳便轻而易举的出现在脚下,由单一的白色也变为五彩的色调。我不解,为什么越往深处,便会拥有更多的美丽。

今天,邻家的叔叔请客吃饭,盛情难却,便一起去了饭店。叔叔拿出酒来,夸赞道:“这可是七十年代酿造的酒呀!珍藏了许多年呢!”爸爸品尝后,也夸赞十分香醇。我疑惑的问妈妈,为什么这种酒更加醇香呢?妈妈慈爱的说“’因为这些酒珍藏了许多年的。”哎,为什么年代越久的酒就会更加醇香呢?

自从八年级以来,与同学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融洽。在教室、寝室、随处都可以见到我们快乐的身影,虽然偶尔也会争吵,但没有什么可以拆散我们的友谊,这弥足珍贵,坚不可摧的友谊,成为了我们精神的支柱。可是七年级为什么没有这种感觉呢?

在查字典时,偶尔看到一个词:沉淀。对啊!我豁然开朗,这一切都是因为沉淀啊!

或许是时间的沉淀,或许是情感的沉淀,因为沉淀,它保留了事物原本的美丽,并去定格。直到有人发现,并一步一步去探索、挖掘出它的美丽。

被泥土沉淀过的贝壳,被岁月沉淀过的美酒,被时间沉淀过的友谊,。这一切一切,经过沉淀,会愈来愈美好,不是吗?

因为,有一种美丽叫沉淀。

2019年全国一卷语文作文范文 第7篇

1.人的天赋就象火花,它既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而逼使它燃烧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劳动,再劳动。(高尔基,第三段第3句)

2. 天才就是长期劳动的结果。(牛顿,第三段第4句)

3.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第四段第3句)

4.未来将属于两种人:思想的人和劳动的人,实际上,这两种人是一种人,因为思想也是劳动。(雨果,第六段第3句)

5.体力劳动是防止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的消毒剂。(马克思,第六段第5句)

6.只有用水将心上的雾气淘洗干净,荣光才会照亮最初的梦想。(马尔克斯,第六段最后一句,是化用!)

7.少年,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去做三四月份的事情,到八九月份自有答案。(余世存,第七段第1句)

8. 在生命所有的季节播种,喜悦存在于劳动的过程中。(毕淑敏,第七段第2句)

2019年全国一卷语文作文范文 第8篇

——————原谅小白不会分割线———————

《对劳动的看法》

记得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接受的教育是“劳动最光荣”。

为此,作词家金近还专门写出了一首歌——“小蝴蝶呀贪玩耍,不爱劳动不学习,我们大家不学它”。这首歌,成为80后童年时期耳濡目染的儿歌。

只可惜,那些曾经在太阳下放声高唱这首歌的三好学生们,后来似乎都忘记了当年的承诺。

现代都市人,反复念叨的,仿佛都是“以劳动为耻”的观点。

脱离农村、脱离工厂,不再务事体力劳动,被人们视作“阶层跃升”。

“大学生收入怎么能比农民工还低?”、“名校高材生收入怎么能比快递员还低?”这种抱怨广泛流行的背后,就差直接露骨地宣称:“学历身份高人一等,体力劳动就是低等、就是低贱”了。

挥汗如雨的劳动者,因为身上的泥泞和污浊,也成了很多“都市人”口中的笑料,甚至成为他们拒斥劳动者、远离劳动者的理由。

劳动从光荣成为可耻,仅仅用了多少年?

我不止一次说过,从广义上说,世界上有两种劳动:一种是造蛋糕的,一种是分蛋糕的。

什么是“造蛋糕”?就是提升社会总效率,增大社会总收益,让每个人手里获得更多物质和权益的劳动形式。

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促进农业产量升级;1973年“四三方案”引进欧美民生生产技术促进中国的化肥工业升级和农业技术升级;“赤脚医生”下乡推广公共医疗把中国人人均寿命提高13岁;还有那些开天辟地的水利工程和三线建设……这些,毫无疑问都是“造蛋糕”的劳动,是造福全中国人民的劳动。

5G技术勾勒了万物互联的美妙图景,让人与人的沟通速度数以秒计;微信、共享单车拉近了人与人的空间距离……还有泉涌而出的人工智能技术,都在不断丰富和拓展着人类能够享受的权益,毋庸置疑,这也是在为全人类,造出了“大大”的“蛋糕”。

有人说,“人工智能”来临了,人类就不需要“劳动”了。我只能说,因为你只享受了“人工智能”的“终端服务”,仅仅是在使用人工智能的终端产品而已,却远远不清楚“人工智能”的生产过程。

在一项新科学、新技术的研发阶段,人类的科学精英也只能用最笨拙、最粗糙的方式去钻研和试错,付出大量的精力成本和材料成本,点歪了科技树还要自己咽下苦果;再者,人工智能所依仗的矿土资源、能源资源、钢铁资源,哪一项不是疲于奔命的工人们艰苦采伐而来?而那些人工智能基础设备的量产,又有哪一项能够离开工人前仆后继的铺设?只要世界上不存在“永动机”,那么人类采集能源的方式,就永远脱离不开最基础、最笨拙的体力劳动。这是那些养尊处优,尽享着科技自动化成果的人们永远也想不明白的。

人们只看到精英在科技创新上的“发现”作用和“前瞻”作用,却看不到成千上万劳动者背后付出的血汗。人类科技的血肉长城,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人类用艰苦的劳动挑战自我极限的杰作。

现代都市人特别喜欢一个词:财务自由。

大致意思就是,不再通过劳动和工作产生收益,而是通过资产投资产生巨额财富。

这种“不劳而获”,居然成为许多“有识之士”们堂而皇之的“理想”。

“躺着赚钱”的方式,让他们津津乐道。他们美其名曰:“资产性收入”。

这种赚钱方式的深层逻辑其实是:我使用某种方式让他人“代替”我进行劳动,然后他人劳动成果中的“大头”要由我合法收取。

我“财富自由”了,实际上让更多的人“财富不自由”了。这个过程,只是把他人手中的权益“搬运”到了我的手中而已,只是搬迁了利润而没有创造利润,是一个零和博弈。

这种“劳动”方式,其实就是“分蛋糕”——通过某种看似合理的游戏规则利己损人,并没有促进全社会总蛋糕的增长。可以说,这些所谓的“风口上的猪”们,对全社会效益增值的贡献,还不如农民工在高楼大厦砌出的一砖一瓦,还不如农民在土地上耕种的一谷一粟。

在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劳动更是被轻鄙到无以复加。

“宁可坐在宝马车上哭”的人们,学会了以附庸和寄生这种“分蛋糕”的方式致富,自力更生自食其力这种“造蛋糕”的词语在他们看来实在太“过时”、太“脑残”。

我很清楚,一个社会体系里,“分蛋糕”的食利阶层越来越多,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而一个社会体系中,“造蛋糕”的劳动阶层越来越受鄙夷,越来越视劳动为耻,未来的前景也显而易见。

既然我们还没有一种方式能够让劳动者获得更多实在的物质权益;但愿不要让他们在尊严上继续受损,不要让他们自我怀疑自己的存在价值。

emmm....再写点自己的想法吧,不然看着赞一点一点多有点太羞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