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家书范文1000字 第1篇

提起“家书”两个字,我们也许会想到“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亦或是想到“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而在《傅雷家书》中,在“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傅雷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傅雷及其夫人朱梅馥对其两个儿子傅聪、傅敏(主傅聪)深沉的爱。我们亦可从其中学到傅雷对傅聪的教育之道,让更多人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傅聪的成长

《傅雷家书》由傅雷及其夫人于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186封家信摘编而成,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傅雷在傅聪的教育上所花的心血。

傅聪在机遇巧合下来到波兰进行钢琴的深入学习,1953年他曾于罗马尼亚演奏斯克里亚宾的作品,苏联的青年钢琴选手们都为之感动的流下眼泪,他弹的肖邦也曾被波兰的教授们认为“富有肖邦的灵魂”,甚至会说他是“一个中国籍贯的波兰人”。

曾有教授说肖邦的意境很像中国艺术的意境,由此我认为傅雷对傅聪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功不可没。书中有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他镂刻细节的手腕,不是使我们想起中国册页上的画吗?

傅聪在音乐上的造诣(或说是天赋),我认为都与其深厚的文化积淀有关,我们更能从傅雷的言行中窥见其深厚的艺术造诣和文化底蕴。

不止在艺术方面,更让我感叹的是傅雷在人生道路上对其孩子的教诲,让人仿佛能透过书信看到他伏案写信的场景,爱子心切,严父亦良友。

热情是火花,坚持更可贵

“热情是一朵美丽的火花,美则美矣,无奈不能持久。”傅雷先生的这句话点明了热情似一瞬即逝的流星,划过天际,但也只是一瞬间。

回想起我的人生,纵然正青春,过去的十八年里,也有过不少“冲动”。比如自己又给自己立的无数个flag:这个暑假一定看完什么书,一定几号完成作业,一定每天按计划……可是能真正做到的又有几?

人的热情固然可贵,可做事贵在坚持。

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曾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这便是“一万小时定律”。

量变才会引起质变,不是吗?大家都懂的道理,可真正做到的还是少之又少。

傅雷看到了傅聪喜爱音乐的热情,又看到了他的坚持,即使酷暑天气,傅聪也能坚持每天在琴上工作七八个小时,衣裤尽湿,也不稍休,傅聪对音乐的热情+坚持,让傅雷尽全力支持儿子的梦想,我相信,只要我们能点燃热情的火花,再用热情使之永恒,也可有我们自己的一片天空。

得失成败,无愧于心

有人说:“即使我坚持了又如何,我还是没能够成功。”

我想在这里仍引用傅雷先生在《傅雷家书》中的一句话:“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其所能,无愧于心。”

我们有时明知即使拼尽全力,也未必能看到想要的结果,但只要我们努力过,热情放肆地奔跑过,就不会留下遗憾,他日想起,也无怨无悔,这很重要。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有此洒脱豁达,得到的未必会比期待的少。

我从书中看到的感触最深的,是关于人生的呈现:我们的人生必定起起落落,但沉也好,浮也好,都是我们的人生,都属于我们,趁如今,正青春,勇敢去拼搏,一切仍未尘埃落定。

最后,我想表达对傅雷先生的敬意!他的教育之道给了我们很多启示,我确信,我对于此书的感受只是小小的一个方面而已,但从此方面,我已感受到傅雷先生的智慧,我更从最后一封傅雷先生的遗书中看到了其气节。

先生一直教导他的孩子“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我深以为然。

我想我们,总是该从中得出点什么的。

近代家书范文1000字 第2篇

傅雷育有两子,次子傅敏献身教育,是我国特级英语教师;长子傅聪投身艺术,是国际著名的钢琴家。《傅雷家书》收录的是1954至1966年傅雷写给长子傅聪的186封家书,在这期间,傅聪先是离家赴波兰参加国际比赛,后在波兰和英国学习深造。在这些洋洋洒洒的书信中,傅雷与儿子话家常、谈理想、论艺术、讲做人,是对儿子的教育和期望,同时也体现了傅雷本人纯洁、质朴、刚正、律己的优秀品质,体现了一名追求真理的知识分子的赤子之心。

金庸先生曾说过,“傅雷先生的家书,是一位中国君子教他的孩子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中国君子。”这个评价可谓中肯贴切。

傅雷疼爱儿子,并且毫不吝啬地表达他的爱

跟所有父母一样,傅雷夫妇对孩子的爱深沉浓厚。“儿行千里母担忧”,他们时时刻刻关心着傅聪的冷暖安危、喜怒哀乐,常常因为得不到孩子的消息而牵肠挂肚。他在信中写到,“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钟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三天之后,又写信说,“等了多久,终于等着了你的信。你忙,我们自然想象得到,也自然原谅你写信写得迟。只担心一件事,怕你吃东西不正常,不努力,营养不够。希望你为了我们,‘努力加餐饭’!”对于儿子的爱,傅雷表达的直白而热烈,“我从来没爱你像现在这样爱得热烈,而正在这爱得最深切的关头,偏偏来了离别!”字里行间,处处可以体会到父亲对孩子真切的慈爱和深情。

傅雷把儿子当作地位平等的朋友,并且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傅雷对儿子关心教育,但并不像旧家长那样,高高在上的教训指责,而是把儿子当成朋友,平等对话,用心交流,将教育蕴于沟通交流之中。傅聪在波兰留学期间,曾回国一段时间,与父亲推心置腹、彻夜长谈。傅雷在信中写到这段日子时十分感慨,“你那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谢。我高兴的是我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

傅雷在儿子小的时候,对儿子要求十分严格,常为了傅聪不认真练琴严厉责罚。反思起这些事情,傅雷毫不犹豫地表达了自己的愧疚,“昨晚一上床,又把你的童年温了一遍,跟你痛苦的童年一齐过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的艺术的壮年。可怜过了四十五岁,父性才真正觉醒!尽管我埋葬了自己的过去,却始终埋葬不了自己的错误,孩子,孩子,孩子,我要怎样拥抱你,才能表示我的悔恨与热爱呢?”

傅雷教育儿子加强人格修养,注重精神修炼

傅雷谈到教育,第一条基本观念就是“把人格看作主要,把知识和技术的传授看作次要”。在他看来,“童年时代与少年时代的教育重点,应当在伦理与道德方面”,“一切都以明辨是非、坚持真理、拥护正义、爱憎分明、守公德、守纪律、诚实不欺、质朴无华、勤劳耐苦为原则。”

在给傅聪的信中,他要儿子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是人性,要把一个‘人’尽量发展,没成为某某家某某家以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过大贡献”。“做人第一,其次才是做艺术家,再其次才是做音乐家,最后才是做钢琴家。”这也正是傅雷本人高尚人格的写照。

在儿子紧张准备比赛时,他并没有给儿子增加精神压力、劝儿子加紧训练。相反,他却要儿子做一番思想准备。“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只要尽量以得失置之度外,就能心平气和,精神肉体完全放松。”怎么才能放松呢?他说,“多想想人生问题、宇宙问题,把个人看得渺小一些,那么自然会减少患得患失之心。”在儿子傅聪遭遇挫折与孤独,向父母倾诉后,傅雷写信宽慰道:“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苦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同时,傅雷告诉儿子怎样才能战胜挫折,他说“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与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

傅雷心怀对祖国的深情大爱,教育儿子时刻不忘祖国

傅雷苦心孤诣地培养儿子,希望儿子在艺术上有所造诣,既是为了让儿子能够从事自己喜爱的事业,更是为了让儿子能够为国争光,报效祖国。儿子少年成名,傅雷教导他,“少年得志,更要想到‘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更要战战兢兢,不负国人对你的期望。你对政府的感激,只有用行动来表现才算是真正的感激!”在儿子演出取得成功时,傅雷的喜悦,在于“因为你替祖国增光而快乐!”“想到你将来一定有更大的成就,没有止境的进步,为更多的人、更广大的群众服务,鼓舞他们的心情,抚慰他们的创痛,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 ”他要儿子平日来信多谈谈音乐问题,尽量地把国外的思潮告诉他。因为他要帮助国内那些“苦于没有材料”的学子,他对傅聪说,“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演讲或是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点点滴滴地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人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施肥、垦植!”

即使傅雷被打成右派,与儿子通信联络中断了十个月,傅雷没有怨恨不满,在恢复通信后,傅雷写道:“孩子,十个月来我的心绪你该想象得到,我也不想千言万语多说,以免增加你的负担,你如今每次登台都与国家面子有关,个人荣辱得失事小,国家的荣辱得失事大,你既热爱祖国,这一点尤其不能忘了。”傅雷的家书始终将爱国情操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艺术造诣和骨肉亲情。他多次提到“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心心念念的是“中国正到了‘复旦’的黎明时候,但愿你做中国的——新中国的——钟声,响遍世界,响遍每个人的心!”

傅雷心底无暇,刚正不阿,用生命捍卫尊严和正义

傅雷就是这样一名精研学问、追求卓越的学者,一个纯真质朴、光明磊落的君子,他给傅聪的信中写到,“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艺术表现的动人,一定是从心灵的纯洁来的!不是纯洁到像明镜一般,怎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怎能打动听众的心灵?”

傅雷为人性格刚直,对学问和艺术追求完美、几近苛责,指出别人错误时往往直截了当、毫不掩饰,因此显得特立独行,不合世俗。杨绛评论他说,“他满头棱角,动不动会触犯人;又加脾气急躁,止不住要冲撞人。他知道自己不善在世途上圆转_,他可以安身的‘洞穴’,只是自己的书斋,因此只潜身书斋,做他的翻译工作。”“他的性格也像硬米粒儿那样僵硬、干爽;软和懦不是他的美德”。不幸的是,这样一个醉心学问、没有心计、与世无争的学者,却被_抄了家,夫妻两人被批斗四夜三天,受尽殴打和凌辱。1966年9月2日的夜里,他和妻子写下一份遗书,选择了以死明志。“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傅雷家书》的开篇,印出了这份遗书。毛笔写就的三页纸,字迹工整、遒劲有力,就像他的为人,严谨、单纯、自律,遗书最后,签名下方,还端端正正的盖上了他的印章,就像完成一部翻译文稿一样,从容优雅,一丝不苟。遗书是写给妻兄的,没有任何不满或怨怼,只是很平静地交代后事:留下元现款支付九月份房租;亲戚寄存在家的物件被抄后应付的赔偿;留下现钞元,作为他们夫妇的火葬费;六百元存单留给保姆,作为她过渡时期生活费,因为她是劳动人民,一生孤苦,不愿她无故受累……

,傅雷夫妇的骨灰合葬于上海浦东的一处陵园,儿子傅聪和傅敏请人在墓碑上刻下了这句话:“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这是傅雷的原话,傅雷还说过:“所谓赤子之心,不但指纯洁无瑕、清新,而且还指爱。”

傅雷写给儿子的信,抬头都亲昵地写着“孩子”,或者“亲爱的孩子”,让人感到被关怀的温暖,被激励的力量。读着家书的字字句句,我脑子里浮现出无印良品的歌曲《就叫我孩子》。“只有你会叫我孩子,用你深情的方式,这样的称呼,只能你知我知,可以尽情感觉,不必费心解释……”,“就叫我孩子,孩子真心何必太多言词,这是我最想要的名字,只有你懂我,赤子的心,从未消失……”

近代家书范文1000字 第3篇

正值端午,本是团圆佳节,可人们似乎忘记了古候的习俗。

年轻人一个个手捧手机,少年坐在一起“开黑”、“打王者”,少女不是刷朋友圈就是塞着耳机追偶像剧。正值学龄的青少年忙着写那做不完的作业,马上高考的莘莘学子更是埋没在题海中。

可你们抬眼看看,你面前的老人正坐在一桌丰盛佳肴前不知所措,不知该不该等,该不该吃,他们不解地望着你手中的手机,殊不知它们吸引住了你是为何?难道自己还比不上一台手机?

我曾看过一幅漫画,有位老人站在儿子儿媳和小孙子的面前,他们三人各捧一部手机。老人火了,对他们大叫:“我站在这儿大半天了,就不能跟我说句话?”可他们却说:“你让一下,挡信号了你不知道啊?”有人看这幅漫画笑了,有人沉默了。这不正是生活中我们的真实的写照吗?

我们习惯了打字,习惯了语音,习惯了视频,可你曾想过提起笔,铺上一张纸,用最淳朴、最普通的文字,写下最诚挚的祝福。一封家书,抵过千金。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此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亦为古人一直所崇尚的目标。黄香温席、董永卖身葬父不都是这精神的体现吗?“孝”字是怎样写的呢?把“老”字下面的“匕”转变成了“子”,寓意是孩子支撑起老人,真正的孝又何尝不是那样简单呢?

我曾听说过这样一件事:“黄凤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家庭条件不是很好,母亲种田,父亲在镇上盖房子,小黄凤在村中的一个小学上学,虽然不是很富裕,但是家庭和睦,夫妻二人很疼爱黄凤,倒也很幸福。不料,父亲在垒砖的时候突然被钢筋砸中,半身瘫痪,黄凤和母亲觉得天都塌了下来。而且,当时村里的建筑队并没有跟黄凤的爸爸签署安全协议,表示拒绝赔偿。黄凤的妈妈经不起压力,在一天晚上偷偷的离开了家。黄凤忍住悲痛,因为她知道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治好爸爸的病。她用一辆最普通的板车,把爸爸推到了北京,上海,天津去治病,她为了给爸爸赚医药费,她扫过地,帮过厨,甚至去别人家当小保姆。可这些钱远远不够付爸爸的医药费。后来有很多人知道了她家的事后,开始给她捐款,黄凤不想白白接受别人的钱,她开始用一个小本子,把每个人的捐款都记下来,等她长大后慢慢去还。”这又何尝不是感天动地的孝行呢?

朋友啊!我们的血肉之躯授之于父母,母亲十月怀胎生下我们,他们又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难道不应该报答他们吗?他们不需要感天动地的孝行,其实只需要你的一句问候,一句嘘寒问暖的关怀,就可以让他们感动很久很久。亲爱的朋友,拿起笔,写下你想对他们说的话,想对他们的祝福,想对他们的感谢,将这一切汇为一封家书。

一封家书,承载的你对他们的爱!

近代家书范文1000字 第4篇

亲爱的老爸,老妈:

话说这是我第二次给你们写信了。说是家书,其实是我们离的并不远,所以就不算了吧。在我印象中的第一封信是在我四年级时写的,离现在已经有七年之久了吧!七年的岁月流逝带给了我许多也教会了我许多。所以把我想说的说给你们听。

岁月荏苒,从我的第一声啼声誓告我来到这个世界至今,已有十六年之久。十六年来,由你们陪伴我一步一步走来。从小时候的蹒跚学步至今的健步如飞,由你们守护着我一次一次的成长。我一步一步走向成熟褪去稚气。你们却一步一步走向衰老褪去活力。生活的风暴在磨炼着我时也在消蚀着你们。

年少时的种种回忆不经涌上心头。小时候的我拥有当时所有孩子的天性:懒惰、贪玩、任性,四处横冲直撞,从而搞得家里鸡飞狗跳,为此你没有少生气。可都没有过份的责骂我,打罚我。只是良苦用心对我进行体罚。现在回想起来,小时候的记忆里有苦也有甜。但有一点令我心有不满的是,小时候因为家里的生意刚起步,你们便一心投入在赚钱之中,对我过去的冷淡,从而导致我总感觉缺少关爱一般。从小就不怎么爱与人交流,也比较内向。

你们真正开始重视我,关注我是在我上初中之时。初中三年是我变化最大的三年;是我成长最快的三年。三年里,你们投入了大量的心血,不惜放弃一些当时的生意,转而投向对我的关注与培养。在你们和我姨妈的共同帮助之下,我一步一步走向努力,也一步一步走向成熟,离自己的成功也一次一次接近。初中的我完成了一个质的飞跃。虽然仍有许多的不足,但对在当时的我与从前之时是进步太多了。所以那些不足自然而然就不重视了。初中的三年为我今后的人生之路铺下了一条对的开始,让我收获了自己,让我获得了勇气。虽然初中的生活也有诸多的苦楚,可正是这苦与甜相衬托,渲染,才让我这最美好的年华绽放无尽的光彩。

虽说步入高中才一年,但经历的事情却丝毫不少。心中的纠结与烦恼比起初中有过之而不及,你们却耐下性子,耐心的去解决去疏通。虽然你们没有经历过这一段特殊的时期,但你们却可以去了解去学习,然后再来一次一次解决我的问题。用心程度不亚于初中令我无比的感动。

一封家书表孝心,虽然我们相隔并不远,但一封家书表孝心更表达我的感激之心。

近代家书范文1000字 第5篇

一封家书作文1000字

家书,代表着一封表达家庭情感的书信,家书也有多种形式,有长辈写于晚辈,也有晚辈的,比如著名的《傅雷家书》就是一个父亲写给自己亲爱的儿子的。一封家书承载着希望与对家中的亲人的千言万语。

家人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在我们每个在读书的家中肯定都有一位严父慈母,父亲的爱如山,沉稳而可靠,母亲的爱如水,温柔而细腻,在小学生的时代,家人是作文中经常出现的题材,而我的家人对我的爱却让我格外深刻。

那是刚中考完的那个暑假,中考成绩刚发下来,我就如同晴天霹雳一般,心情瞬间跃入谷底。那是我从小到大以来最低的分数,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那鲜红而刺目的字却仿佛在告诉我这就是真的,我崩溃的冲出学校,却并没有回家,而是在学校旁边的`公园里疯跑,我不相信,我不相信这个分数,在之前的考试中,从未出现如此低的分数,跑累了我躺在草坪上回忆起我的初中,一段往事从我脑海中不断闪过,曾经的轻狂,曾经的叛逆,那一瞬间都显得那么无知、可笑。我抱头大哭,哭声在公园中久久回荡。

等到我缓过劲来时,已是七八点,我在公园整整待了四个小时!我拖着疲倦的身躯一步步向家的方向走去,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毫无表情,这时一道电光闪过,下起了倾盆大雨,我就这样走在街上,任凭雨水打在脸上却激不起一丝波澜,双眼空洞无神,想着曾经誓言曾经的梦想一点点破碎,最后化为虚无。

当小区的轮廓逐渐映入眼帘,我看见一个身影站在小区门口焦急的踱步,没错,是母亲,我缓缓走过去,母亲见我焦急的跑过来结果我手中的包,把我一拽,缓缓地说了声:“先回去。”我进入家门,看见父亲严肃的坐在沙发上抽着烟,我默默地走进家门,站在门口,不敢进去,以为父亲会像从前一样狠狠地教训我一顿。但事情却没有发声,父亲弹了弹烟灰,吐出一口白雾,缓缓道:“考了多少分啊?”我如实回答了自己的分数,父亲又缓缓地吸了一口烟说:“打算怎么办?还读吗?”因为我当时的分数其实只够上我们那里的工校。我一愣顿了顿缓缓说道:“读吧!”父亲吐出烟,站起身望着我说道:“好吧,这是你的选择,去把衣服换了,好好想想吧。”那一瞬间我看见父亲的眼中似乎有光在闪耀,将我那如同死掉的意识一点点拉了回来。我重新振作了一下,回到房间之中换好衣服躺在床上回想刚刚父亲的眼神,那种从绝望时又重新打起勇气奋勇向前的精神打动了我。于是我在暑假也开始苦难高一的知识。

但学校的事情却始终没有得到解决,直到有一天,父亲回来拉过我,语重心长的说:“学校找好了,好好学。”我们家一家三口,包括祖父。祖母都没有上过大学,所以父亲对我寄予厚望,每年陪我读书到深夜,课本总是在我面前提前参悟,为的只是在我不会的时候,有人能给我讲解。

直到后来,有一次我帮母亲打下手,做饭的时候,母亲说漏了嘴,我才得知,当时由于我的分数太低没有学校原因收我,后来父亲想尽办法和理由,别人才愿意帮忙,据说当时父亲差点赖在别人门前。听完后我惊呆了,没有想到父亲会为我付出这么多。

父爱如山,亲爱的父亲,谢谢你对我的付出和这十几年来的养育之恩,母爱如水,母亲也谢谢这些年来不停的鼓励与爱护将我从一个牙牙学语的小孩抚养到现在。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抚育之恩无以为报,只能以我的成绩表现以及无限的孝心来回报你们,父亲,母亲,我爱你们。

谨以此篇家书致我最爱的父亲、母亲。

近代家书范文1000字 第6篇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象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顾的;我们噜哩噜苏的抖出你尿布时代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烦恼。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

这哪里是一个着名的翻译家、艺术家写的文字呢?这分明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邻家老者对孩子的喃喃细语、絮絮叨叨啊。但就在这些朴实无华的文字里包含着父母对儿女多少的爱恋和期盼。我读这些文字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想起自己的父母,想起天底下所有的父母,“可怜天下父母心”!同样的道理:做儿女的也只有自己做了父母之后才能真正体会做父母的这种感情。

儿女的婚姻大事历来是父母最关心最操心又最担心的事。傅聪英俊潇洒,身材修长,才华横溢,温文尔雅,更兼艺术家的气质和禀赋,多少女孩子对他表达爱慕之情。加之一个人长年在海外,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孤单和寂寞可想而知。做父母的深知这一点。但是为了孩子的事业,他们苦口婆心,循循善诱,一封封家书就像温暖的火种不仅安慰了异乡的游子孤寂的心,也照亮了他前方的路:

其次我不得不再提醒你一句:尽量控制自己的感情,把它移到艺术中去。你周围美好的天使太多了,我怕你又要把持不住。你别忘了,你字誓要做几年清_的,在男女之爱方面要过几年僧侣生活,禁欲生活的!这一点千万要提醒自己!时时刻刻防自己!一切都要醒悟得早,收蓬收得早;不要让自己的热情升高之后再去压制,那时痛苦更多,而且收效也少。亲爱的孩子,无论如何你要在这方面听从我的忠告!爸爸妈妈最不放心的不过是这些。

再看看妈妈写给儿子的话:

幸运的孩子,你在中国可说是史无前例的天之骄子。一个人的机会,享受,是以千千万万人的代价换来的,那是多么宝贵。你得抓住时间,提高警惕,非苦修苦练,不足以报效国家,对得住同胞。看重自己就是看重国家。不要忘记了祖国千万同胞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为人类的幸福而努力。尤其要想到目前国内生灵所受的威胁,所作的牺牲。把你个人的烦闷,小小的感情上的苦恼,一齐割舍干净。这也是你爸爸常常和我提到的。我想到爸爸前信要求你在这几年中要过等于僧侣的生活,现在我觉得这句话更重要了。你在万里之外,这样舒服,跟着别人跟不到的老师;学到别人学不到的东西;感受到别人感受不到的气氛;享受到别人享受不到的山水之美,艺术之美;所以在大大小小的地方不能有对不起国家,对不起同胞的事发生。否则艺术家的慈悲与博爱就等于一句空话了。

这才是真正的爱、博大无私的爱!这是抛弃了狭隘的小我,成全了高尚的大我的爱。在最隐私最坦诚的家书面前,傅雷夫妇为孩子做出了表率,表现了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的道德和良知。这种高尚的品德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优秀文化,是我们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可惜在现在的时代我们渐渐离它而去了。傅雷夫妇堪称天下所有为人父母者学习的楷模。

花了一个月时间,利用晚上休息前或其他一些零碎时间完成了《傅雷家书》一读。

近代家书范文1000字 第7篇

《傅雷家书》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教 ―子篇。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 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信作为万里相隔的亲人之间维系感情的方 式,自古至今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而一对父子之间的通信,能产生如此大的影 响,得到如此多的认同,这就是《傅雷家书》不同于普通家信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