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建言献策范文 篇1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就是要深入群众,到一线调研,倾听民意民声,把群众对经济发展社会管理中的热点、难点诉求反映出来。”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黑河市委副主委井然经常这样说。

作为市政协常委,井然积极议政协商,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在市政协六届五次全会上代表九三学社黑河市委作了题为《关于大力发展黑河中医药产业的建议》的大会发言,提交了书面发言材料《关于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建议》,个人还撰写了《关于打造过硬村干队伍,助力全市乡村振兴的建议》《关于推进自贸区黑河片区建设的几点建议》等多件提案。

为了助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他带领九三学社骨干社员成立专题调研组,对与民生关联紧密的城市规划、市政建设、执法治理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撰写了题为《补齐市政建设短板助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调研报告,得到了有关领导和部门的高度赞誉。为了缓解市区文化街西端附近居民雨天受淹、出行难的问题,井然还撰写了社情民意《关于黑河市文化街西端改造的建议》。

在本职工作中,井然带领社员充分发挥参政党职能,制定参政议政评比办法,鼓励社员认真撰写提案及社情民意信息,大大激发了广大社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政协委员建言献策范文 篇2

作为大湾区核心引擎,正加快建设先行示范区的深圳正处于打造全球创新人才向往之城的关键时期。人才是多位委员建言献策的热点之一。市政协委员成会明建议,将政府“制度引才”与单位“自主评聘”相结合,建立长期、稳定的人才支持机制,在“留才”方面补短板,分类施策,通过政策导向保障各类人才长期扎根深圳发展。“安居乐业是人才的共同关注点,建议在深圳市整体住房保障体系中保证共有产权住房中的人才房比例,使人才将深圳作为‘根据地’,而不是‘游击区’。”

市政协委员张弓则表示,建议选择适合深圳的国际大科学工程,建立跨任期的长期稳定支持机制,依托研究中心,积极举办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活动,使深圳成为该领域的世界中心之一。

“高科技发展是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基于核心知识产权的高价值经济体转型的关键。”市政协委员刘丹宁建议,深圳应持续优化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坚持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引入商业化组织推动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高效转化,优化利益分配机制激发创新动力,加快探索发明人拥有“科技成果所有权”模式。同时搭建高水平人力资源平台,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健全创新人才评价标准,构建创新教育体系培养创新型人才,深化科技体制创新,努力建设成为全球独树一帜的科创新高地。

“深圳金融业体量、基础设施、国际化程度与上海、北京相比还有差距,在高端金融人才培养、集聚方面也需要提升。”市政协委员姚任建议深圳积极抢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的重大机遇,始终坚持把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作为新时代深圳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加快引进一批国际高端金融人才,主动对标国际一流标准,助力深圳金融业不断提升发展能级。

发挥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助推高质量发展

市政协委员夏俊表示,深圳应发挥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聚合深港澳战略科技力量,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深港澳共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发挥香港桥梁纽带作用,为深圳争取国际科技创新资源,打造国际一流科技生态。

市政协委员林祥提出,以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为突破口,探索建设“深圳自由科技创新区”,率先试点开展深港澳公共数据合作共享,优化经济治理基础数据库,实现科技产品国际标准对接,将适用OECD-GLP规范标准的香港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引入深圳,与之合作共建接轨国际标准的公共检测检验认证服务平台等。

“深港现代服务业应积极发挥优势,在构建良好的法治环境、消弭不同法域间的阻滞因素上不断探索尝试,尽快形成统一、完善的治理体系,以更好地为高端制造业创新扫平障碍。”市政协委员孙蕴建议发挥前海优势,创建深港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中心,实现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协同发展。

“创新和完善知识产权争议解决机制,有助于深圳实现重大国家战略和任务,发挥深圳和香港各自优势,营造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营商环境,提高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市政协委员陈巧梅分析了深圳当前建设知识产权争议解决优选地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建议深化深港合作,加快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知识产权争议解决规则,推动知识产权诉讼制度创新,建立内地与香港、澳门仲裁调解机构的合作机制,优化知识产权审判、裁决和处罚标准,提升知识产权违法成本。

市政协委员林志岳提出,以深圳前海、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为平台,打造港澳台青年融入深圳发展的重要示范基地。探索允许港澳高校依托深圳研究院申请的科研资金跨境拨付至港澳高校本部用于科研活动,深化制度规则对接,打造国际一流的人才制度环境等。

政协委员建言献策范文 篇3

《关于促进农村失地农民转移就业的建议》

结合农村失地农民转移就业工作中存在的失地农民就业稳定性不高、维权意识淡薄等情况, 建议:

政协委员建言献策范文 篇4

《关于加强县城建设助推嵩明由“县”向“城”转型发展的建议》

结合我县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治理观念亟需转变、县城品质还需提升、产业支撑相对不足、消费空间还可升级、服务基础亟需夯实等情况, 建议:

政协委员建言献策范文 篇5

结合我县高中教育阶段教学质量不高、教师队伍整体结构不够优化、校舍及教学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等情况, 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