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现代家谱范文大全 第1篇

三、关于续谱

家谱不仅要承载家族集体记忆的使命,同时家谱还承载着家族文化传播、传承的使命。什么叫家族文化,这就要从文化本体来进行探讨。什么是文化,我在前面已经说过: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在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是从广义上对于“文化”的定义,狭义上的文化就是指精神上的外在显现,即人在一定社会意识形态作用下的思想和行为。据此可以定义为家族文化就是对民族文化吸收的结果,其表现形式和传播手段就是家谱、家规、家训。其中家训是以《xxx家训》和《朱子家训》最为人们所熟知,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又被全民族所继承的精神财富。我们xxx家谱同样也有家规、家训,其实每一个家族中家规、家训其所表述的思想内容都大同小异,都是由儒家所倡导的“修齐治平”理论框架内所衍生出来的xxx、孝、仁、义、礼、智、信”这样一种思想和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的人的行为规范,这种行为准则究竟正确与否,限于我个人的理论水平,不敢评判,但我知道一个事实,即近代以来,明确地说,即“五四”以来,在一些文化精英、精神领袖的发难之下,一直都在批判传统文化,否定传统文化,其结果是否定了传统文化,却迟迟未能建立起新的并为国人所能接受和遵守的社会秩序,导致国人无所适从。时至今日,_思维在一些人的头脑中仍然挥之不去,比如青年人的叛逆,亲情的淡薄等等都是_思维的外在显现。现在的年轻人两眼只盯在手机上,在手机上浅阅读、碎片化阅读,浅尝辄止而忽略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更不知道什么是家规家训和过庭之训。他们缺乏信仰,不知道尊崇和敬畏,更不知道感恩,悠悠万事,唯我为大,却又不能特立独行,即使成才未必成人,即使富有未必高贵。因为他们缺乏民族文化的滋养,不知道如何去做人。说到这里,我想起了当代旅美学者xxx曾说过这样的话“现今中国只有富没有贵”,他解释说“‘富’指物质层面,‘贵’则属于精神层面,‘贵族’未必富有,富有未必高贵,富与贵是没有直接联系的xxx的内涵是学识、教养、道德、尊严、文明、理性、仁慈、情义,贵族可以受穷、隐忍、沉默,但从内省意识中他们绝不愿意低头,绝不肯接受精神暴力,他们所坚守的就是个人人格的尊严,xxx和所描写的最后的贵族康同璧、xxx等才是真正的贵族xxx族所坚守的就是儒家倡导的:‘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精神xxx族所坚守的就是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的传承主要就是依靠家族,依靠文化世家,无疑家谱便是将民族文化内化为家族教育的重要载体,他不会因为社会动荡而割裂,不会因为_易手而变更,也不会因为强权淫威而左右。”在文章中,她特别向国人推荐了《曾国藩家书》,认为《曾国藩家书》是家庭教育的宝典,曾家人谨遵遗教,薪火相传,弦歌不绝,英才辈出,号称文化世家,为海内仰视。

以上就文化层面阐述续修家谱的意义。此外,从社会学角度来说,寻根是一个人必须关心的终极问题,而家族在中国素来就是一个重要概念,所谓“环山之水必有其源,树高千丈必有其本。万物本乎天,人则本乎祖,溯源而求本,是关乎人伦之大节,于是家谱便成为了一部乡愁,成为亲情守望的精神故乡。

但是,众所周知的原因,家谱断修已经百年,渊源超出了前人规定的续修时间,这在客观上为此次续修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难度之一,老谱一本难求,令续谱无蓝本可依。幸好我xxx家族尚存一部孤谱,为此次续谱提供了方便。难度之二,支派对接难。百年岁月,不知经过多少人世沧桑,人类生生不息,支派繁衍,字派亦复纷繁,为了考证、理清每一家、每一户的世派,为每家每户打捞尘封已久的历史,在此过程中我可以说是风雨兼程、风尘仆仆、颠踬于途,走村串户,去寻访那些八十岁以上的耄耋老人,请他们讲述自己所知道的陈年往事和逝去的人物故事。比如说某某人的祖父母是谁,高祖父母是谁,曾祖父母是谁,然后对照世系图表一一查对。即便如此,我仍然心存疑虑,久久不能释怀。于是我一次又一次登门入户,一次又一次电话联系,一次又一次查对核实,唯恐将世派错接,使支系紊乱,一旦获取准确信息,取得正确对接,那种兴奋和喜悦之情真是无以言表。难度之三、部分宗亲联系难。百年间人事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宗亲中有出门经商、打工的、招赘他姓的,也有宦游求学的,xxx分飞,迁徙流转,踪迹难寻,他乡远飏,音信渐稀,加上目前民间修谱盛行,有的宗亲在外地便与当地人联宗入谱,有的根本无法查考,导致续谱人口锐减。根据家谱记载,按“廷”字辈计算,在民国初年舒城xxx共有二百二十八户,其中长房六十六户,二房四十七户,三房九十九户,四房一十六户,而此次续谱能够联系上并已登记入谱的人口分别是:长房二户,二房十四户,三房二十三户,四房七户,共四十六户,仅占原有户数的百分之二十五。难点之四,部分宗亲家族观念淡薄,他们仍然用_思维来看待亲情,看待传统文化,认为自己姓xxx姓xxx所谓。有几户人家我曾与之数度通电话,但仍凭我千呼万唤,怎么也唤不回他们的亲谊之心。当然,上述情况诚为个案,绝大部分都怀有深挚的亲情观念,热衷于家族的公益事业,他们都热爱自己的家族,尊崇自己的姓氏。居住于下七里河的宗亲履中只育有一女勤英,适xxx先生为妻,育有二子,其二子又各自育有一子,勤英心系母家,其子其孙皆随叶姓,此次听说娘家人在修家谱,勤英特地从千里之外赶回家乡,要求其全家人皆入xxx家谱,以示对于自己父母的尊重,对于自己祖宗的尊重,对于自己姓氏的尊重。难点之五,民间修谱,乱象丛生,首先是对于修谱的理念不明确,不知道为什么要修家谱,更不知道怎么去修家谱;其次,参与修谱人员文化素养普遍不高,有的人等同于文盲,无知者无畏,他们可以不守规矩,不遵法度,不理性,不科学,不严肃,只要有利可图,不惜将事xxx的家族中的大事委之于谱师操刀,出现民间修谱的一片乱象。其三,xxx之名,行敛财之实。为了达此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精心摸排族中当官的,有钱的,有头有脸的,有职有衔的,有地位有社会影响的,且把各路神仙都请到场,以此为号召,再精心设计巧立名目,想方设法勒索钱财,使族人不堪其扰,也给修家谱这一家族中的盛事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我是xxx公十三世孙,已年过花甲,垂垂老矣。回首过去,庸庸碌碌,一事无成。且家运不济,世路多艰,一生遭遇,风摧霜侵,幸而不死。既然不死,仍怀有不死之心,自小便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因此我十分热爱我的家族,尊崇我的姓氏,尊崇我的父母,尊崇我的祖先,因为是我的父母,我的祖先赋给了我们血脉和生命,我当永远对于我的父母、祖先、我的姓氏宗亲怀有感恩之心,为此我立志要修好自己的家谱,以此抒发我对于父母、祖先、姓氏宗亲的感恩情怀。

我虽然老了,年过花甲,但精力和毅力尚存,于乙未年苦xxx之际,历时一月有余,将一部近二十万字的家谱工工整整地抄写一遍,边抄写,边揣摩,边研究,心中豁然开朗,信心大增,于是我在这一年夏天的一个夜晚坐于灯下,悄悄地铺开了稿纸,制成了第一xxx世系图表,工工整整地将宗亲的名字和简历填进了图表之中。

每当我秉笔在手,面对稿纸,书写一个又一个为我们熟悉或不熟悉的宗亲的名字时,一种无比庄严、无比虔诚的心情便会涌上心头;他们将自己的人生历史交由我来书写,这既是他们对于我的信任,也是对我人格和能力的最严厉的考验!与此同时,回望远祖叶公,回望迁舒始祖xxx公,回望历朝历代我xxx的列祖列宗,心存敬畏,终日乾乾,夕惕若厉,如何向我的宗亲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以慰我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我时时都在经受着严格的自我考问,所以我不敢存有半点懈怠。严复有“一字不妥,旬日踟蹰”的疑虑和彷徨,岂非正是我今日之写照!一字不妥,彻夜难眠,月朝日夕,风晨雨夜,伏案劳形,期近半载,属稿底成,虽经反复推敲校阅,反复检视核对,但终因年湮岁久,家史难考,其讹漏疏虞之处仍自难免,敬希宗亲指正为谢。

xxx公十三世xxx撰

公元二零一五年冬

族谱家谱制作之现代族谱范本

续xxxxxx家谱后记

个人和家族的命运都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与所处时代、历史发展的脉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近代从xxx位到_结束,历史跨度长达百年,百年间兵连祸结,风云激荡,_不断更迭,在意识形态方面,以政治伦理为主导,社会伦理逐渐式微,以至亲情的消失,而人之所以异于万物者是因尊卑之有伦,长幼之有序。如果尊卑伦常不存,长幼齿序不讲,人类社会文明必然会出现逆转。为了赓续家族传统,重建家族伦理,于二零一四年冬,我与宗亲勤安商及续修家谱事宜,并联络xxx、勤树、勤圣诸位宗亲,联名发出倡议,立即得到宗亲们的积极响应。于此期间我们曾走遍舒城城乡,四处搜罗寻访、记录宗亲信息,打捞尘封的家史,前后历时十五个月,终于续成家谱,完成了家族中的一件大事,上可以告慰先祖的在天之灵,下可以泽惠于后昆,人生能做成一件事,于愿足矣。

此次续谱有两点需要说明。其一,关于xxx字辈。xxx年间,载阳公主修家谱时曾以“志”字辈起头,共题了二十四个字,即:志学英廷广履,勤谋赞绪长芳,xxx元尊世守,荣华百代恒昌。然而到了一九五二年时,先祖广安、xxx、广高、xxx、广川等却又联名发出了一份续修家谱倡议书,兹将倡议书原文抄录如下:

查xxx宗谱未经整修已四十年有余,时值国家建设之际,无力私人事业,但家族团结乃为国族之基础,念我xxx字辈仅剩四字,已不堪用矣,我等有见及此,拟将字辈暂续六十字,xxx房头抄粘于老谱让统一使用。六十字是继“履”字辈之后,“勤”字辈起头:勤正俊德传鸿,世长惠和平仁,昌能继道祥中,霞庆玉楚雄昆,鹏程鉴义权衡,善xxx永耀,诗礼xxx国,品高汉璋敏贵,xxx佑繁荣,盛开光明新绪。时间为国历(农历)十月初一。

此件是宗亲履品从一个菜农手中获得,由履品兄珍藏至今已近六十年,亦可见其珍贵。根据其中所反馈的信息,其主要原因是藏谱之家忽略了家谱的使用价值,将其束诸高阁,不令外传,致使他们无由得见家谱,所以他们不知道载阳公所题二十四字辈;另一种情况或许是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已决定了不容家谱面世,或部分家谱已被焚毁,使他们无法看到家谱,更不知道自“勤”字辈以下还有十八个字辈,由于心情急迫,他们才集体合拟了六十个字辈,且于家族之内迅速传抄,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后我xxx族人便广泛使用新字辈,老字辈搁置不用已达六十余年。这一历史事实断断不可以推翻。为了统一字辈,于此次续谱时,我们决定正式启用五十年代所拟新字辈,老字辈将不再使用。

其次,根据欧、苏及陈、xxx法规定,家谱宜三世一修(即六十年一修)。根据这一规定,此次续谱应从“履”字辈开始续修,亦即自xxx公十三世xxx,到xxx公十七世为止,但由于家谱断修已近百年,早已超过了谱法所规定的“六十年”期限,为了承接老谱,此次续修必须要从“广”字辈修起,因为出现于老谱中的“广”字辈大多未成人,还有一些“广”字辈尚未出世,如出生于民国十七年的广先,出生于民国二十八年的广宇等都属于这种情况。如果不从“广”字辈修起,必然出现断代,且自“履”字辈以下无法与上代对接。为此,我们经过反复思考并广泛征求宗亲意见,最终决定从“广”字辈修起,亦即从xxx公十二世孙接续,至xxx公十六世孙,十六世孙之后再另提,附于各房头世系图表之后,以便于后世修谱查找。

此次续谱由于没有经验,且年湮岁久,很多事情无法考证,更无佐证,虽然做了大量调查,疏虞之处仍然在所难免。为此,希望后世子孙一定要遵循祖法,届时切记勿忘续修家谱。

xxx公十三世xxx记

二零一五年冬

怎样写现代家谱范文大全 第2篇

顾名思义,宝塔式家谱格式就是将世代人名象宝塔一样,由上向下排列。宝塔式采用横竖线连接法,竖线永远处在横线的中间,这对人多的大家族来说,因人名不可能排在同一页纸上,兄弟之间长幼关系不清会为写谱、看谱带来很多不便。

以上就是目前修家谱,现代制作家谱经常使用的4种常见家谱格式,这4种世系表格式都有个自己的特色,通过以上的文字及配图详解,您是否对着4种家谱格式有更详细的了解呢?是否对您修家谱,制作家谱有所帮助呢?实际上,我们在修家谱的时候,在记述家族世系表的时候,可以根据我们所掌握的资料多少,以及所有家族成员的多少,去灵活的应用,最终的目的,是让我们的家族世系表能够更加简单明了,更加容易看懂,更加层次分明,这才是我们选用家谱格式的最终目的。如果有制作家谱的需求,欢迎联系成都顺时针纪念册设计公司,专业纪念册设计,专业家谱设计,家谱印刷公司。

怎样写现代家谱范文大全 第3篇

姓氏是种族社会的主要标志,对于姓氏的尊崇,敬重是每一个社会种族人的基本品德,种族人为了尊崇、敬重属于自己的姓氏。记住一个家族的衍生和发展的历史,于是便有了家谱,家谱则承载着一个种族的集体记忆。

我xxx宗支,源远流长,诞生于春秋之时,历时已2400余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xxx先祖一路接力前行。在各个历史时期,为国家社会都曾建立过无数功勋,一次次为xxx家族赢得了无上光荣。他们的光辉业绩,有的被载之于国史,有的被记之于谱牒,我们正是通过国史、家谱才能看到先祖的身影。

为人一定要记住根本,而续修家谱就是为了记住根本,我xxx支系家谱经民国内乱,抗日战争、_浩劫,已断修近百年,如再不续修,我们的子孙后代必然会失去了对于家族的记忆。其后果不仅令人痛心疾首,也是我辈族人的奇耻大辱,为了追根溯源,认祖归宗,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永远能够记住自己的家史,特倡议xxx宗亲都能够以家族为担当,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共襄续修xxx家谱,共同完成属于我们家族的公益事业。

怎样写现代家谱范文大全 第4篇

很多家庭或者很多家族会在过年、清明或者家乡一些特殊的大节日修家谱或者制作家谱,那么,在修家谱的时候,很多人对于家谱格式并不了解,本文在这里提供目前非常常见的4种家谱格式范本供大家参考,同时提供现代家谱格式样本图供大家学习参考,方便大家在修家谱,制作家谱的时候,有更多的知识参考。

家谱格式有四种基本的记述格式:苏式、欧式、牒记式、和宝塔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