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论文xxx 第1篇

[关键词]物流;硕士;培养

我国的硕士研究生可以分为普通硕士研究生和专业硕士研究生,普通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而专业硕士是具有职业背景的硕士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由于国内物流管理方向绝大多数都是普通硕士研究生,所以本文论述的研究生是指普通硕士研究生。

1 我国物流教育历程

物流教育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物流”课程初次引入高校课堂,之后我国不少院校陆续开始设置物流类专业。2001年教育部批准物流管理专业作为目录外专业开始恢复招生,在这之前全国开展物流教学的大学仅有15所。2002年全国正式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物流工程专业或者x相关专业方向的大学约60所。2003年全国已有120所高校开展了物流管理与物流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2004年已有200多所高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与物流工程方面的课程。到2008年年底,我国开设物流类专业的本科院校已达308所。

物流管理专业硕士专业设置

目前国内物流类硕士研究生专业主要是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两个方向,少数学校也开有物流经济方向。现在的物流专业一般设置在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交通运输学院、机械学院(或系)下面,也有的单独成立物流学院(系)。各个院校通常考虑学校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特色设置物流专业,发挥自身优势。在开设有物流学院的学校,如北京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结合本校理工类特色,其物流专业大多数都设置在工学学科门类下,授予工学学位;而北京物资学院、北京工商大学等,结合本校财经类特色,其物流专业大多数都设置在管理学学科门类下,授予管理学学位;还有一些具有行业特色的学校,如上海海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在物流专业的设置上充分考虑到海运、港口的特色,其物流专业设置比较全面,涉及经济学、工学、管理学多门学科,合格的毕业生可授予经济学学位、工学学位、管理学学位。我国物流专业的背景多种多样,有从交通运输、机械工程等工科基础上发展的物流工程专业(目前仅54所),也有从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的物流管理专业(高达254所)。

物流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_教育部《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培养方案是培养单位进行研究生培养的主要依据,一般包括: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学习年限、课程设置、考核方式、学位论文工作、培养方式与方法及各培养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其他内容(如教学实践、科研实践、学术活动等)。培养方案应具有可操作性,便于考核、核查。针对教育部规定以及我国高等院校具体情况,物流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培养目标:政治思想上要求硕士研究生要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在专业知识方面培养具备扎实的管理学、经济学、系统规划理论等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独立从事物流管理专业领域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2)学习年限:物流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2~3年,实行弹性学制,可以提前或者推迟毕业。

(3)学位论文工作:大多数高校要求论文选题密切结合本学科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4)培养方式方法:硕士生的培养方式为导师负责制,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可以相互交叉。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要求在申请答辩之前修满所要求的学分。

2 问卷调查内容与反馈信息

2009年11月,我们对北京某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做了问卷调查。此次问卷调查共发出98份,收回89份有效问卷,被调查人员涉及研一(28人),研二(34人),研三(36人)。调查的内容涉及专业设置、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师资力量、专业教材、教学实践等方面的问题。由于篇幅限制,调查问卷的具体内容在此不予显示,关于统计分析的结果将在下文中分别说明。

关于学生来源问卷调查

调查问题与统计结果:①你的本科专业是什么?本科是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仅为14%,管理类相关专业的学生占47%,理工类学生占24%,其他专业的学生占15%;②研究生之前对物流管理的了解程度:很了解的仅占3%,一般的占40%,不是很了解的占36%,不了解的占21%;③选择物流管理专业的原因:认为是学校的热门专业有前途占57%,想要更深入了解的占20%,别人的建议占10%,随便选的占13%。

总体来说,我们国家的物流管理专业教育起步较晚。从对北京某高校的学生的来源分析,本科就是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所占比重很小,大多数同学是从管理类相关专业转过来的,同时还有少量理工类学生,所以很多同学在研究生之前对物流知识的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并且很多同学选择物流专业也是因为是学校的热门专业,再加上近年来社会上对物流炒得比较热的缘故。

关于培养效果的问卷调查

调查问题与统计结果:①你认为该校毕业生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如何?认为一般的占54%,很好的占6%,好的占16%,很差的占24%;②你对研究生教育的教学模式是否满意?表示一般的占48%,不满意的占33%,满意的占16%,非常满意的占3%;③你觉得国内研究生教育的模式如何?是否需要改进?表示一般、需要改进的占58%,不好、应该完全的占18%,很好、不需要改进的占7%,好、可适当改进的占17%;④你是否认为在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有继续深造的必要?不需要的占52%,没有影响的占20%,非常需要的占17%。

总体来看,学生对现阶段的教育模式基本持肯定态度,但也有33%的学生表示不满,说明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在问到北京某高校毕业生的竞争力时,54%的同学表示一般,24%的同学表示很差。从此结果来看,该校物流管理专业研究生的教育模式急需改善。另外,针对该校的具体情况,仅有17%的同学认为有继续深造的必要,可见毕业以后参加工作的同学占绝大多数。

3 物流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概况

结合《物流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问卷调查》结果,我们拟从课程设置、专业教材、师资力量、教学实践四个方面讨论一般院校物流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情况。

课程设置

我国物流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一般分为学位课和非学位课两种,其中学位课包括公共课、基础课和专业课,非学位课包括选修课和必修环节。各个学校的公共学位课基本相同,为第一外国语、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非学位课里面的必修环节基本类似,是学术交流、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实践教育等。财经类院校开设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包括:供应链物流、供应链管理、战略管理、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与物流等;理工类院校开设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主要包括:运输系统分析、运输管理与政策、交通运输与规划、物流工程、物流技术等。调查问卷显示:研究生基本肯定本专业的课程设置,但未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56%的学生表示学习该课程对于以后的工作用处不大或者是完全没有用处,44%的学生表示课程的学习对于以后从事物流行业有极大的帮助。

专业教材

物流管理是从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相对较新的学科,两百多所院校在近十年成功申办物流管理专业后,急需大量的教材,造成教材的出版时间短、任务重,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另外,各院校办学特色和培养目标的不同也使得教材难以普遍适用。现在充斥市场的物流专业教材和辅助教材内容多相似,引用的参考文献多雷同,缺少具有真知灼见的专业教材。目前,硕士研究生所使用的物流类教材与本科生无明显区别,专门针对硕士研究生所编写的物流类教材很少。从问卷的调查结果看:仅有7%的学生认为现在的教材很好,表示一般的占49%,表示没用的占30%。说明现阶段的教材质量还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师资力量

现阶段我国的物流教师大部分是从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机械工程、交通运输等相关专业转行而来。从而造成物流管理专业所开设的通用课程如经济学、管理学、财务与会计、人力资源管理等师资充足,而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如供应链物流、物流园区规划、运输与配送、仓储与终端管理、物流分析、战略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运营规划与控制等的使用与开发等需要专业师资担纲的课程教师稀少。问卷结果显示:有59%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质量一般,认为不好的占28%,说明现在学生对于老师的教学方式和结果都不甚满意。

教学实践

现阶段的物流教育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播,硕士研究生的教育亦是如此。我国一些院校中对物流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要求,一般都是参加“三教(助学、助研、助教)”。从调查问卷中也可以说明这一点:52%的学生表示自己在社会实践方面需要加强,而另有28%的学生表示自己动手能力需要加强,在问到现阶段北京某高校物流学院安排的实践活动能否满足需求时,表示完全不能的学生占37%,另外有27%的学生表示少了点。

4 思考与建议

根据对物流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育现状研究,以及结合对某校问卷调查数据资料分析,我们认为,目前在物流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上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许多问题与课题需要解决、研究,但首先需要解决下述几个问题:

第一,物流管理专业教育要与最新的物流科学研究紧密结合。科学研究是硕士研究生阶段教育的

重要内容,与教学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物流管理专业教育者在教学与实践过程中要与最新科研成果相结合,在课题研究中提高硕士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第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向综合化方向发展。目前我国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是按照学校特色,这种课程体系设置势必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过窄,严重影响学生科研水平的提高。因此目前国内各院校不仅要突出特色,还要加强基础课程的配置,在“宽口径、厚基础”上下工夫,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的学生。

第三,提高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师资水平。物流师资水平决定教学水平,特别是我国不少高校对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教师稀少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这一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在校教师接受专业培训和聘用国内外物流专家和企业资深物流经理为客座教授等办法来实现。

第四,组织物流管理专业教材编写。为了保证教学质量,配备适用的教材也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应组织物流领域的专家学者编写适合我国国情的优秀教材,同时也可引进国外优秀的教材作为参考。另外,需要增加专门针对硕士研究生教材的编写量,提高物流教育层次性。

物流管理论文xxx 第2篇

[1] xxx.机械制造业物流发展综述[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9):52-55.

[2] xxx.企业资源规划 ERP:整合资源管理篇[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3] xxx正.面向 21 世纪的物流工程及物料搬运技术[J].物流技术,2001(l):53-55.

[4] Palo T D, The Vehicle Routing Problem[J].Society for Industrial and Applied Mathematics,PhiladelPhia, USA, :89-123.

[5] xxx.企业生产物流工序流程的优化[J].物流技术,2005(8):14-16.

[6] Walsh K R, Schneider H. The role of motivation and risk behaviors in software developmentsuccess[J]. Information Research, :23-30.

[7] 真虹,xxx.物流装卸与搬运[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8] Williams T M. A classed bibliography of recent research relating to project risk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M]. .2002.

[9] xxx.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与现状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 (7):1126-1130.

[10] xxx,xxx.物流系统中的优化问题研究[J].物流技术,2006(4):19-20.

[11] xxx.遗传算法在物流配送路径规划问题中的应用[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6.

[12] xxx. 基于混合遗传算法的有时间窗车辆路径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7.

[13] xxx,xxx,xxx.装备物资供应保障中的装卸优化方法[J].军械工程学院学报,2003(9):45-48.

[14] xxx,xxxxxx,xxx.装卸搬运在物流中地位及提升策略[J].铁道货运,2004(6):33-35.

[15] xxx,xxx剑芳.物料装卸搬运系统分析及改善措施[J].物流技术,2004(6):30-32.

[16] xxx,xxx.装卸搬运设备配置优化研究[J].物流技术,2006(7):145-147.

[17] xxx.大型物料搬运系统综合设计方法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

[18] xxx生.企业物料搬运系统工程的设计与分析[J].起重运输机械,2 005(10):23-26.

[19] xxx美,xxx延,xxx.基于制造业生产物流系统的改善与优化研究.第十二届工业工程和工程管理国际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5.

[20] xxx.我国物料搬运设备的发展趋势[J].产业透视,2007(9):28-31.

[21] Fred E M, Matthew P S. Manufacturing facilities design and material handling.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22] John B N. Evolutionary Algorithms for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and Decision-MakingProblems[J]. Engineering Science, 2001(12):36.

[23] Pietro Romano. Co-ordination and integration mechanisms to manage logistics processes acrosssupply networks[J]. Journal of Purchasing & Supply Management, 2003, 9:119-134.

[24] Douglas Lambert, James Stock. An integrated model and a decomposition-based approach forconcurrent layout and material handling system design. Computers & Industrial Engineering, 2007,52(4):459-485.

[25] Coello C A. An Updated Survey of GA-Based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Techniques[J]. CMComputing Surveys. 2005, 43(5):231-265.

[26] Venkata R M, Gajendra K A. Routing optimization in packet switching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8, 189(2):492-507.

[27] Sang H K. Two-step simulation method for automatic material handling system of semiconductorfab. Robotics and Computer-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2007, 23(4):409-420.

[28] xxx.现代物流理论与实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9] 林自葵.物流信息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0] xxx.物流管理与信息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1] Gao Zhi-Yuan. Transformation from client/server to client/cluster structure in power plant andsubstation automation systems[M]. 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 2006.

[32] xxx卫德,xxx,xxx.基于 Flexsim 的生产线仿真和应用[J].工业控制计算机,2005,18(9):46-47.

[33] xxx欢欢,xxx,xxx荣.基于 Flexsim 的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的仿真分析[J].南通大学学报,2008,5(1):19-16.

[34] xxx塔娜,xxx,xxx.基于 FLEXSIM 的流水线生产物流优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20-28.

[35] xxx,xxx培,xxx.物流系统仿真研究综述[J].系统仿真学报,2007,19(4):1411-1416.

物流管理论文xxx 第3篇

摘要: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企业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而逆向物流的发展是未来企业战略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目前绝大多数企业只关注正向物流的发展,对逆向物流不够重视,忽略逆向物流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即使有一部分企业发展逆向物流,往往也因其运作方式选择不当、缺乏相应的物流技术支撑,没有与供应链企业共同协作,导致其操作比较困难,因此本文通过阐述企业发展逆向物流的必要性,分析企业逆向物流的内容,提出企业发展逆向物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为企业发展逆向物流提升其竞争优势提供参考。

论文关键词:逆向物流,竞争优势,策略研究

一、企业发展逆向物流的必要性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很多企业开始重视发展循环经济,逆向物流则应运而生。由于企业在生产中产生很多废弃物必须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政策进行处理、同时企业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的诱导,需要获取更好更廉价的资源、提高顾客服务的水平、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循环利用,因此不仅要考虑如何通过正向物流即按照货物从生产到消费的实际流向上运营来创造价值,还应该通过发展逆向物流,组织企业运营生产,来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

二、企业发展逆向物流的内容

1、顾客的退、换货问题

任何企业都会遇到退货问题,理由主要是因产品过期、不合格、有危害造成的退、换货;也有因产品运输不合理或错误运输、重复运输等形成的退、换货;也有完全是客户的无理由形成的退货问题,这些退、换货问题是企业必须要通过逆向物流来处理的问题。

2、产品召回问题

产品召回制度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汽车行业,目前大多数国家对缺陷汽车的召回均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管理制度。近几年,产品召回迅速蔓延到各行各业,很多企业为创建并维护其核心竞争力,都通过有效的逆向物流管理来减少召回损失。

3、回收滞销商品、库存品问题

通过逆向物流回收滞销商品,并对滞销商品进行适当的加工、包装、处理等再次出售能为企业获得更多利润,售价甚至高于原售价;很多库存品不同于新品,经过回收能产生增值,同时采取有效的回收管理措施可以提高资产周转率,尤其是现在是市场竞争不仅仅是企业之间更多体现的是供应链体系的竞争,因此回收滞销商品及库存品对企业竞争优势的提升尤为重要。

4、回收可再利用的报废产品或零部件

在目前竞争较为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要想降低成本,获取更好更廉价的资源,可以通过回收报废产品寻找成本下降的空间,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三、我国企业发展逆向物流过程中的问题

由于逆向物流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自发的,无序的状态,市场发展缓慢,相关制度极不健全,同时由于逆向物流本身受外界不确定性及供应链运作问题的影响,致使企业在实施逆向物流的过程中面临一系列问题,主要有:

1、企业对逆向物流不够重视

大多数企业认为逆向物流一般是由对不满意产品的退货、不合格材料和残次品的退(召)回、包装物的循环复用、废弃物的处理、有害物品的回收等引起的,且实施逆向物流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而经济效益不一定乐观,因此大多数企业认为逆向物流是负面的,通常企业更愿意把精力用在正向物流上,在逆向物流上没有制定相应的经营战略,没有形成逆向物流的管理制度,导致正向物流与逆向物流活动产生冲突。

2、企业的逆向物流运作模式选择不恰当

目前企业逆向物流的运作模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形式自营,完全由企业自己实施逆向物流活动;第二种形式联营,由多个企业联合进行逆向物流活动;第三种形式外包,将企业的逆向物流部分活动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但大部分企业在进行运作模式选择时没有综合考虑好企业成本、质量、环境及外界不确定因素等的影响,使其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3、企业缺乏相应的逆向物流技术和管理手段做支撑,操作存在困难

一般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对正向物流的管理功能较明显,但对逆向物流的处理与管理功能却很难体现,而逆向物流恰恰对物流技术、管理水平、组织结构等要求比较严格,加之企业很难掌控逆向物流产生的时间、地点和数量等,因此需要投入大量资本,致使企业对成本投入带来的经济效益持怀疑态度。

4、企业逆向物流的实施缺乏系统协调性,没有与供应链上企业共同协作

我国企业逆向物流与整个供应链缺乏协调。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正向物流合作较多。而在逆向物流方面,很少有企业与其上下游企业合作共同来管理逆向物流。而在逆向物流系统中,回收产品的供应通常不是由生产企业决定的,通常由产品拥有者决定,很难对其进行预测,加上市场上缺乏成熟的专业化回收市场,因此企业有必要与供应链上企业合作运营逆向物流。

5、逆向物流缺乏规范化管理,且相关政策法规还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废品的回收没有形成一系列的完整体系,仍然以传统的回收处理为主,主要是靠外来务工人员自发地从事废物回收、垃圾回收以及相关的分拣、整理、运输等工作,导致操作过程缺乏系统管理,不利于回收废品的流通及在处理;另外没有相关的政策、法规对不当的操作行为进行约束。目前,我国现有的逆向物流可依据的法规仅有:《环境保护法》、《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法》,所以在逆向物流操作系统中没有形成畅通系统的供应链。

四、我国企业发展逆向物流提升竞争优势的策略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逆向物流的实施显然可以有效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然而要逆向物流真正意义上在企业运行中发挥其功效,使其发展完善,形成一个完善的运行体系,那便需要承担着巨大的风险和困难。目前,我国企业刚刚把逆向物流引入企业战略方案中,企业在执行时必须慎重,绝不能随意行事,应该对产品回收的成本、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各个环节进行细心的分析和调研,同时要注意考虑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提高对逆向物流的重要性认识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高度重视正向物流的发展,而对逆向物流的认识还不够,只看到了短期的运营成本比较高,而没有看到长期经济效益,造成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严重下降。为此,应从长远发展角度出发,结合国外成功商业惯例,以顾客为导向、以绿色运营为社会责任,通过一系列的宣传和培训等,改变传统的逆向物流发展模式,加大退货、回收等力度,高度重视逆向物流管理,把逆向物流的实施提高到企业的战略地位上,使企业能够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二)选择合适的逆向物流运作模式

就逆向物流运作模式的选择,要充分考虑企业的战略选择、公司的技术装备能力、对供应商管理能力、成本、效益等各个方面因素,以节省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等。

在实施逆向物流的过程中,企业需要选择合适的逆向物流运作模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规模及需要,采取自营或联营的方式,但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根本没有实力去进行逆向物流的系统建设搞自营,而大型企业为了发展xxx有的企业优势,也不得不将部分或全部逆向物流活动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因此,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是未来逆向物流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据悉,国际物流巨头,如UPS、联邦快递等已经进入逆向物流的服务领域,企业可以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企业专业的运营能力,同时又可以集中精力搞产品研发与生产,发展其核心竞争力,尤其产品开发必须具备前瞻性,尽量延长产品生命周期,便于未来进行处理。

(三)加强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应用

物流管理论文xxx 第4篇

Abstract: The demand of logistics talents market raises the new request for vocational schools' practicing teaching.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the present logistics practice teaching also calls for the reform for modern logistics management practicing teaching in vocational colleges. Hence,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to build practicing teaching system.

关键词:物流管理;实践教学;改革

Key words: the manage of flow of material;practical teaching;reform

1物流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促使职业院校实践教学改革

目前,物流从业人员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基层操作型人员和管理人员。基层操作型人员技能层次不高,多依靠实践经验掌握传统的物流操作模式;物流经营管理人员是具有更宽厚的理论知识、更强的现场分析、处理、解决问题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突出动手能力的复合型物流管理技能型人才。企业真正缺的是具有物流实践经验的物流经营管理人才。职业院校在物流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很少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锻炼与实践,因而,许多学生在毕业时就面临着“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针对这些人才市场的需求特点,职业院校有必要对实践教学进行改革。

2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现状要求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教学计划没有突出实践教学体系。目前职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主要存在如下一些缺陷与不足:其一是没有实践教学体系的整体规划。在课程体系的安排上,虽然按照培养目标,增加了实践教学的比重,但仍依附于理论课程。其二是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在制定和实施教学计划的过程中存在因人设课、依现有的条件设课的现象,这样必然造成学生知识结构、技能水平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其三是基本上没有实践课程的教学大纲,实践教学内容偏少且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专业教材建设与企业实践脱节。目前物流管理专业教材,由部分院校教师联合编写,企业经营者很少参与其中。不论什么版本的教材,编者仅仅注重内容上的增减变化,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基础理论份量过重,应用技能比例严重偏轻。虽有少量教材附有思考题,也只能供学生巩固课堂教学中学过的理论知识,缺乏实践训练的内容。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资源不足。一方面是缺乏具有实践经验的“一体化”教师。另一方面是缺乏与真实的物流实践活动相一致的物流实践教学资源。

3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思考

进一步理清专业建设思路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社会实践性、应用性、操作性,决定了物流企业必然是学校实践教学的必不可少的场所。因此,学校要充分挖掘物流企业的可合作资源,在坚持实用性、针对性、合理性原则的基础上,投入适当的资金建设符合专业目标、功能互补的校内、外实训基地,调整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结构,是物流管理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改革实践教学体系时,学校应首先成立由学院相关教学主管领导、合作企业高层领导、相关行业专家、专业教师、合作企业兼职、实践指导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通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来指导专业教学计划、校内外实训基地的优化调整。

以企业物流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引领,整合实践课程内容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确定要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主要由物流管理专业教师、企业方的兼职教师来共同编写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应以企业物流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国家物流岗位职业标准和岗位需求为依据,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由系列的物流实践(实训)项目组成该门实践技能课;每一个实践(实训)教学项目以企业实践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设计。其具体的思路为:首先由主要的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组成研究小组。根据对岗位职业能力的进行分析,将物流管理的岗位能力分解成若干个任务(技能),每项任务还可拆分为更具体的操作单元;任务分解时要说明各项技能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明确学生应当掌握什么技能,形成什么能力。其次,根据具体的操作单元开发相应的实践指导书、学习教材及教学课件等。在设计这些实践项目的同时,按物流管理生产实际从整体上对每门实践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强化物流操作技能训练、物流管理方法实践的训练、物流管理决策的实践活动。

实行“任务驱动、案例导入”等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课程采取以“任务驱动”为主线的教学改革。如《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等课程以及所有模拟实习单元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一个个任务、问题的提出为主线,采用分组讨论、现场教学、模拟操作的方式加以解决,达到理解、应用知识的目的。同时,专业理论课积极推广以“案例导入”教学模式的改革;一方面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分析应用的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习先进企业的成功经验,形成较为丰富、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真正实现理论“够用”的目标。整个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主体参与,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中心,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加大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针对目前大多企业将物流视为商业机密,不愿意接受学生到企业实践岗位实习锻炼的实际,根据教学的需要在安排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开展一定的“工学交替、现场教学”的同时,加强校内的实习基地建设,通过如仓储、运输、配送、物流信息仿真模拟操作,给学生以充分的技能训练和实践机会,便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和职业能力的提高。

打造专、兼结合的“一体化”师资队伍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应培养教师的能力。让专业教师走进企业、让企业精英走进学校是解决一体化师资紧缺的关键。在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上,专业教师与兼职教师交叉互动,一方面,聘请企业的专家作物流专题讲座或讲授物流专业相关课程;另一方面,专业教师与企业加强联系,将调研到的一手资料直接用于课堂教学。专业教师积极参与科研、技术服务合作,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使教师成为教学改革的主力军。

参考文献:

[1]明育.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7,20:56-58.

物流管理论文xxx 第5篇

论文关键词:物流管理,建议

建筑企业物流管理包括了建筑物资采购、运输、仓储、搬运等全过程,在工程项目成本构成中,物资成本占工程成本的60%以上,加上运杂费可能会高于70%,因此,物资管理对保证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我国,由于长时间以来,施工单位对施工物资通常进行分散管理,就近采购,统一供应等等。因而缺乏明确的物流管理思想的指导,没有从物流管理的角度,对企业的物资供应系统进行全面的研究。由此,施工企业的物流管理中存在很多需要探讨的问题。

一、物资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中的物资管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各种物资的计划编制、采购订货、运输组织、库存保管、合理供应、领发、回收等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物资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按品种、按质量、按期限齐备地供应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的各种物资;合理地组织物资的订货、采购、运输、储存、收发等工作,加速物资的流转,减少物资的损耗;监督和促进生产部门合理地、节约地使用物资;合理地回收和处理包装物及生产废弃物,避免污染环境。

从生产的需要和企业的具体条件出发,认真搞好物资管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物资是工业企业实现生产过程的物资基础,只有做好物资管理工作,才能保证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和不断扩大;其次,搞好物资管理工作,能够改善企业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第三,加强物资信息管理,有利于企业的敏捷化生产,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施工企业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1、建筑企业内部物资管理体制不适应物流管理业的发展。

尽管一些施工企业对原有的物资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但并没有从物流管理的角度,对本企业的物资供应系统进行全面的研究,物资管理体制不完善、不科学,没有真正地应用物流管理的基本规则,没有在认真研究物流供应链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往往这些施工企业的物资供应部门仅仅完成了供应物资的职责,没有发挥本部门优势,把传统的采购保管业务,扩展为采购、仓储、配送、加工的全过程服务。

2、管理过程粗放、管理手段落后。

3、施工企业没有与供应商建立起稳定的关系。

建筑业传统的采购模式中,供应方与需求方之间的关系经常是短期性的、不固定的,随着一次采购结束跟供应商的关系也就中断了。等到下次需要采购的时候,又必须重新选择供应商,从而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

4、物资管理中的信息化程度比较低。

物流管理论文xxx 第6篇

【摘 要】大部分企业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盈利,他们需要用最低的成本,创造最大的利润。如果想要发展,就需要企业对所拥有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科学、充分、合理的利用。在企业管理中,物资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企业想要在竞争中生存,想要做大做强,就需要考虑到质量、成本、进销存等方方面面。物资供应管理是管物的工作,不过他的实质是在于管钱,是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物资供应;现状;管理措施

一、目前国内物资管理状况

通过深入的了解,大部分的企业在物资定额消耗、物资供应、物资储备、物资采购等方面依然存在着问题,并影响企业的效益,具体表现如下:

1.物资购买准备不充分:一部分企业在物资的购买时没有将设备运转周期、营销计划、生产任务等因素考虑进去,分析不到位,导致盲目采购,形成备料不足或积压浪费的局面,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2.物资购买过程有一定风险:采购时,采购意外、价格变动、合同变更、质量不达标、供应商延期交货等都会对采购产生影响,这些风险的存在对企业的生产和发展都有影响。

3.物资储备过大或过少:不但会造成成本的投入增加,使资金无法流动,甚至保质期短的物品长时间不用积压过期,造成直接浪费。而且还会使企业生产出现物资供不应求、物资短缺的现象。

4.库存管理不够完善:清仓利库工作滞后,导致库存的产品和物资没能及时利用,最终浪费。物资保养没有根据物资的各方面要求分别加以妥善保管。管理比较落后,跟不上科学的速度,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经常会出现物资摆放错误,分类不够准确的事情;而且由于对合同内容的模糊和不了解,造成原料剩余,长期堆放不用,最终浪费。

5.物资消耗定额管理、原始记录不健全:在制造过程中,物资的领用、支配毫无章法,监控无依据,记录不够完善、健全,生产用料浪费大,有时甚至会发生公物私用的事情。

6.管理人员水平不够:他们对物资管理的重要性了解不够,而且物资管理制度也不够完善、特权思想严重、管理的方式方法比较落后、管理意识淡薄,最终导致物资的浪费。

二、改善企业物资供应管理的有效措施

1.改善管理理念,树立良好的竞争意识

要想充分发挥企业内部的物资供应管理的作用,就要将以往的管理理念摒除,改善原有的管理方式,摆脱按照指令性计划的观念,树立良好的市场竞争意识,不断地创新改进,学习专业性的知识和技能,着力提高自身的企业物资供应管理水平和技能,并与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相结合,成立与企业相适应、具有可持续发展特性的物资供应和采购方式,为企业的生产奠定坚实的物资基础。除此之外,在做好企业物资供应的同时还应加强管理技能的创新,就要对供应管理的相关体制进行完善和优化,从而使企业的效益得到提升。

2.增强对物资库存的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水平

作为一名物资供应的管理人员,就应该对物资进行统一管理,明确各个物资的对应编码,将管理流程规范化、标准化,有效的结合和统一物资管理各环节,从而实现物资供应管理一体化,并通过物资管理信息系统来对企业物资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控和管理。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明确物资的库存量;另一方面还可以对物资的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以此来为物资供应奠定基础,并在此基础上,与企业实际对物资供应消耗定额进行科学动态的修订和完善,以便于可以更好的对库存结构进行优化,在降低库存存储的同时提高资金的运转速率,在物资库存管理方面保持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而为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强化物资供应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技能

企业物资供应管理水平的提高离不开高效的物资管理团队。因此,就需要企业不断加大力度,强化对物资供应管理人员的培训,使其自身的专业技能、知识和身心素质得到提高,为企业做出更具实质性的工作。在企业物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中,要注重对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以引进先进人才为辅,通过多种方式来强化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并建立具有激励和约束性质的奖惩体系,使人员可以对企业恪尽职守,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以便于为企业增添素质、技能及知识为一体的物资管理人才,为企业发展奠定基础。

三、结语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成本的降低、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提升的关键就是对物资的供应进行严格、规范的管理。所以,就要用科学性的管理方法,严格控制物资的质量、入库及发放,使物资得到有效的利用,避免浪费。此外,还应健全相应的管理机制,将供应流程、环节进行规范化管理,以提升供应管理水平和质量。为使企业的竞争力得到有效的加强,就要与时俱进,在新时代中不断摸索、创新,把物资供应管理工作当做企业开源节流的重点要素来抓,充分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培养管理型人才,使企业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xxx 浅谈企业物资供应管理[J]. 现代物业(中旬刊),20xx,10:20-22.

[2]xxx,xxx. 物资供应现状及企业物资供应管理[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xx,15:207.

[3]xxx. 物资供应现状及企业物资供应管理[J]. 东方企业文化,20xx,22:41.

[4]段洪涛. 物资供应现状及企业物资供应管理[J]. 民营科技,20xx,07:187.

[5]xxx. 企业物资供应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商场现代化,20xx,20:72-73.

物流管理论文xxx 第7篇

今年6月_批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这表明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已上升为我国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探索海洋海岛综合开发保护新模式的重要国家战略。作为新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推进舟山国际物流岛建设已成为一项紧迫任务,需要从更高的战略层面、更广的发展空间、更快的发展速度、更深的改革力度加快推进。

一、舟山建设国际物流岛的优势

2.独一无二的群岛资源

舟山群岛是我国唯一的外海深水岛群,众多岛屿星罗棋布、纵横交错。全市有大小岛屿1 300多个,占全省45%、全国;舟山本岛面积,为我国第四大岛;住人岛屿140个、万人以上住人岛屿11个;面积大于1km2的海岛有58个,面积大于10km2的16个;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3.举世罕见的深水岸线

舟山港域适宜开发建港的深水岸段有54处,总长282km,占全省的,全国的,其中水深15m以上岸线,水深20米以上岸线。舟山港域深水岸线中现已开发利用的约120km,尚未利用的有160多km。54段适宜开发的岸段中,41段尚未开发利用。舟山港域航道畅通、港池宽阔、锚泊避风条件优越,有可通航15万吨级船舶航道13条、通航30万吨级船舶航道3条。有锚地50处,锚泊作业面积达390km2,其中可锚泊10万吨级船舶锚地有20个,锚泊30万吨级船舶锚地有5个。港池受群岛环抱,水深浪小,少淤不冻,综合建港条件十分优越,能满足第六代、第七代集装箱船和大型油轮、大宗散货船舶及更先进船型的通行和靠泊,是我国建设大型现代化深水港的理想港址。

二、舟山建设国际物流岛的总体方案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的定位是“三基地一城市”,即建设大宗商品国际物流基地、现代海洋产业基地、国家级海洋科教基地和建设群岛型花园城市。建设国际物流基地,打造国际物流岛,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举措,是推进海洋综合开发的重要内容,亦是建设舟山群岛新区的战略重点。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建设国际物流岛的总体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港航强省”和“以港兴市”战略决策,紧紧围绕港航科学发展这一主线和转型升级这一主题,进一步加快“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xxx口项目的科学布局和建设;进一步加大港航联动和结构优化调整力度,促进航运业健康持续发展;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港航管理服务;进一步加强港航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化港口目标,凝聚共识、狠抓落实,为推动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和国际物流岛建设、促进舟山港航物流新一轮发展。

(二)功能定位

舟山国际物流岛的功能定位为“一枢纽三基地”。

“一枢纽”即打造亚太地区重要的综合性国际枢纽港。舟山港口功能应具备装卸仓储、中转换装、运输组织、现代物流、临港工业、通信信息、综合服务、保税、旅游和国家战略物资储备等多种功能,以能源、原材料等大宗物资中转和外贸集装箱运输为主,逐步发展成为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管理高效、效益显著、资源节约、安全环保的现代化、多功能、综合性国际枢纽港口,打造亚太地区的国际物流中心岛。

“三基地”即建成中国重要的战略物资储备基地、重要的港口物流基地、重要的大宗商品交易基地。

(三)发展基础和目标

基础:去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舟山港航事业踏上了一个崭新台阶。港口货物吞吐量超过2亿t,达亿t,比“十五”末增长144%,年均增长;沿海运力保有量超过400万载重吨,达403万载重吨,比“十五”末增长,年均增长;万吨级以上的码头泊位达到41个,比“十五”末增长141%。

目标:到20xx年,舟山港域货物吞吐量达到4亿t,船舶运力规模达800万载重吨,万吨级泊位达70个以上,建成一批专业化大宗商品物流园区,大宗商品年交易额突破20xx亿元,物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5%以上。

三、舟山国际物流岛建设重点

“十二五”是舟山港口开发建设继往开来的关键五年,也是舟山港航物流业发展面临重大机遇和巨大挑战的五年。“十二五”期间,舟山港航物流工作主要将围绕“加快开发、转型升级和优化布局”三条主线展开,着力建设大港口、大平台和大基地。

(一)xxx口开发,建设大港口,夯实现代港航物流业发展基础初步预计,到“十二五”末舟山港域铁矿砂吞吐能力可达亿t以上,油品仓储能力可达2 500m3以上,煤炭吞吐能力可达1亿t以上。“十二五”期间将重点推进六横、衢山、xxx、xxx、老塘山、泗礁等港区建设。

1.坚持规划导向,提升科学决策水平今年3月,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已正式写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面临新的形势和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我市积极调整思路,强化规划,并通过顶层设计来提升港航发展的科学性与可持续性。目前,市政府5月初已组织专家和有关部门对《舟山市港航物流发展战略和“十二五”规划》、《舟山市现代航运业发展战略和“十二五”规划》联合评审,进一步明确了港航物流和航运业发展方向。

年初,委托中交上海三航运编制《舟山港航物流园区布局总体规划》,4月委托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编制《舟山港域主要货种吞吐量预测》、《舟山构建国际石油交易中心方案研究》两个专项课题报告,加强市场调查研究与分析,为港航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加大港航物流招商力度,进一步提升发展动力对全市港口岸线资源进行全面梳理,在科学谋划的基础上,确定全市重点港航招商项目,不断充实和完善港航物流招商项目库。进一步理清招商思路,改进招商方式,以国内外大型港航企业为主攻方向,集中精力抓大型项目引进。加大舟山港航宣传推介力度,进一步提升舟山港航品牌效应,增强舟山港航吸引力。

3.全力以赴推进港口项目建设,做大做强舟山港口产业“十二五”我市布局建设的大型港口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约30个,总投资超过400亿元。一是要大力推进续建项目建成投产。“十一五”期结转续建项目8个,它们分别是武港凉潭岛铁矿石中转码头一期;舟山光汇石油储运基地一期;万向(岙山)石油储运项目一期;舟山xxx油污处理(油品储运、贸易)项目;老塘山五期(堆场及附属工程);大浦口集装箱码头项目(二期);中石化册子岛油库二期及原油商业储备基地工程;天禄能源储运基地(二期)。二是要稳步推进新开工项目。

“十二五”力争新开工项目20个以上,它们分别是中石化实华原油码头;舟山本岛西部油品化工园区配套公用码头及应急救助设施项目;舟山光汇石油储运基地二期;万向(岙山)石油储运项目二期、三期;六横液体化工品物流项目二期;xxx油品中转储运基地;双子山原油中转基地;武港凉潭岛铁矿石中转码头二期;鼠浪湖岛铁矿石中转基地;马迹山大宗散货交易基地;永晖洗煤项目;

浙能六横煤电一体化项目二期;岱山木材项目;国电进口煤项目;舟山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六横棕榈湾燃料乙醇新能源项目;中石化燃料油基地;世纪太平洋液体化工基地二期;孚宝油品化工码头罐区项目;新港3万吨级公用码头;老塘山五期码头扩建工程;木岙集装箱码头一期;六横集装箱码头项目;金塘连海船舶燃料油供应油库项目。

4.继续xxx口公共配套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1)规划建设条帚门航道;双屿门进港航道;长xxx进港航道;蛇移门进港航道;衢山港区公共航道等5条航道。总投资约10亿元。(2)规划建设衢山南锚地;长xxx、北锚地;东霍山锚地;虾峙门北锚地;五虎礁扩大锚地;舟山无动力船舶防台系泊锚地八处等6处锚地。面积120平方公里,总投资约2亿元。

(二)推进转型升级,建设大平台,实现中转式物流向商贸型综合物流转变

1.建设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推进港贸联动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是一个集交易、信息、金融、物流和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是依托中转发展贸易,非常重要的平台和载体。“十二五”期间要以贸易交易为核心,推进有形与无形交易市场建设,培育和壮大铁矿石、煤炭、油品、粮食、化工品、钢铁等一大批大宗物资交易中心,大力发展现货贸易,期货交易交割,物流分拔配送,电子商务等物流增值服务。形成大宗商品物流增值、集装箱物流增值、临港产业物流增值、现代高端港航服务四大体系。努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具有国际影响的大宗物资集散地和物流增值服务集聚区。争取到“十二五”末,大宗商品交易额达到1 000亿元以上。

2.建设港口与航运协作大平台,推进港航联动进一步加快发展沿海、江海联运和国际航运三大运力,充分发挥政府在实施港航联动中的主导和调控作用,加快提升民营船队的规模化经营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建立健全重点港口企业的港航联动承诺机制,加强港航联动组织,协调力度,在项目前期洽谈和协议中,优先明确舟山航运企业的运输份额,并积极做好部分在建重大港口开发项目的货源争取工作,为航运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持;充分发挥国资港航骨干企业作用,牵头联合有关民营航运企业组建适航船队,与港口项目开发运作相配套,加强物流对接,提高舟山港域吞吐货物的本土化运输比重,增强港口发展对航运业的带动力;坚持开放合作,加强港航合作伙伴体系建设,鼓励舟山港航企业和有关资源供应商,货主企业,物流企业等采取合资,合作,联营和互相持股等方式开展战略合作,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依托港口和大宗商品交易优势,积极稳妥发展国际航运,加快舟山航运国际化进程,力争到“十二五”国际航运运力达到60万载重吨以上。

3.建设港航物流业与临港工业互动对接平台,促进港工联动利用舟山地扼长江出海口的有利物流区位条件,依托长江流域和华东沿海对大宗物资的强劲需求,进一步扩大舟山重点港区的货物堆存和仓储能力,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推进临港保税区,保税库等建设,增强舟山港储运配置物流功能。把港口发展与腹地工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舟山港口资源优势,利用大宗物资在舟山港大进大出的条件,大力发展配矿,洗煤配煤,精细化工,粮油加工等大宗物资加工配送产业,形成辐射长三角和长江流域的产业集群。大力发展船舶修造,水产加工,船用机电,港口机械等体现舟山优势,具有舟山特色的临港工业,为港航物流业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三)优化项目布局,建设大基地,xxx航物流集聚发展

1.加快物流园区规划与建设,促进物流发展区域集聚进一步做好全市物流园区的布局与规划,分批建设若干物流园区。(1)进一步完善金塘岛疏港公路建设,依托大浦口和木岙集装箱项目,建成金塘港区综合物流园区。(2)依托浙能集团六横煤炭基地和东xxx晖洗煤项目,建设六横港区长三角国际煤炭交易物流园区,开展国内外煤炭贸易。(3)依托世纪太平洋、天禄、xxx、光汇、中石化(册子)等项目,在舟山本岛西北部建成石油化工交易物流园区。(4)引进国内外大型粮食供应、贸易商,扩大粮食的贸易加工,在老塘山打造国际粮油中转储运与加工贸易物流园区。(5)依托上海柘中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岱山木材加工项目,发展木材、建材贸易,建成年处理进口木材200万立方的舟山木材建材加工物流园区。(6)依托鼠浪湖矿砂中转储运基地,建设包含保税功能的国际性综合物流园区。以此为中心,把蛇移门煤炭,xxx、双子山油品,小巨山木材等纳入该综合物流交易园区,拓展园区经营种类和服务范围。(7)依托洋山北侧围垦区域开发,建设洋山国际综合物流园区。

2.xxx航CBD建设,促进港航物流服务集聚努力争取外资航运金融、保险和法律机构的地区总部、业务总部等落户或迁移舟一是港口企业投资建设资金来源困难。随着国家金融政策收紧,港口企业的融资难度越来越大,融资成本越来越高,融资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港口企业发展。

二是物流转型发展举步艰难。发展港口物流是推动长江港口企业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举措,但长江港口物流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港口发展物流面临着诸多困难,受长线投资、发展与短期效益之间矛盾,长期规划与短期人才需求矛盾等许多因素制约。

三是长江港口企业生产经营成本越来越高。一方面随着通货膨胀的压力逐步增加,用工压力也随之加大,招工难、留不住的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物价上涨过猛,能源价格不断攀升,企业运营成本不断上升,不断地挤压着公司的利润空间。

物流管理论文xxx 第8篇

浅论成品油物流管理论文

成品油销售企业重视、加强与优化物流管理,对于降低成品油的物流成本,增强企业盈利能力,提高市场份额与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内成品油销售企业在面临国际油价不断上涨,国际大型石油公司的激烈竞争情况下,盈利难度与压力越来越大,经营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因此,通过分析国内成品油销售企业当前所存在的问题,优化整合物流系统,建立一个以信息为核心,以运输、装卸、自动化仓储、库存控制为支撑的完善的现代化物流系统越来越成为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1.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管理体制制约发展,难以做到全局优化

从国内成品油销售企业当前成品油经营管理模式及物流模式来看,由于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国内特有的行政区划特征:一、二次物流优化人为分割,成品油销售物流难以实现统筹优化。一次物流任务由北京总部和大区公司承担,二次物流的任务由各省市公司承担,各省市分公司在处理成品油业务时受到各自考核指标的限制和影响,通常优先考虑自身的局部利益,因此造成物流优化局限于较小的区域,难以做到整条成品油供应链整体优化。大区公司负责资源的出厂组织,但难以准确知道各分公司的市场销售情况和实物库存;省市公司负责市场的销售和库存的管理,同时掌握市场第一手资料和信息,为确保完成销售计划、利润目标,会出现“多”要货或者“少”要货的情况,物流成本控制困难。

物流节点布局不合理,压缩物流费用受到较大制约

2. 对策研究

规划布局优化

运输管理优化

物流管理论文xxx 第9篇

摘要:

本文首先从整体角度分析了大型制造企业供应物流管理系统的内容,而后针对大型制造企业原材料需求量大、供应商众多、供应物流内容繁复等特点分别设计了适合制造企业的运输管理子系统、配送管理子系统和信息管理子系统。

关键词:

供应物流;管理系统;大型制造企业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制造企业的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大型制造企业必须面对提高产品质量、缩短工期、成本比较等内在压力和外在压力。这种压力不但对要求大型制造企业的提高自身生产水平,更对供应物流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型制造企业所需物料品种复杂、需求量较大,涉及到的供应商众多,供应物流十分复杂。这要求大型制造企业对供应物流进行整体的、系统的规划,提高供应物流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实用性和高效性[1-2]。

1大型制造企业供应物流管理系统的整体规划

大型制造企业供应物流管理系统包括来货检验、货物搬运及贮存、装卸、配货、信息处理,还包括与供应商进行信息沟通。将这些工作内容协调好,使之均衡顺畅对大型制造企业的正常运转是非常重要的。这首先要求企业选好配送中心的地址,设计好运输线路和供应物流据点;其次要对供应物流效率进行可行性分析,通过多个方案的在技术、成本、效率方面的对比获取最佳方案。同时要考虑供应物流管理系统要避免大型制造企业通常存在的转型难问题,防止经营规模和范围变化产生的供应物流系统重复性建设[3]。在遵循以上原则的基础上,根据配送子系统各项功能来比较和选择手段。根据企业生产的具体需要和供应物流的具体情况,将各项内容进行衡量和比较,从宏观上规划最适合企业自身条件和需要的物资供应管理系统模式。

2、配送子系统及运输子系统的规划

运输子系统规划

如大型制造企业配送中心单独与第三方物流企业联系、单独与多个供应商联系,同时配送中心也单独与第三方物流企业联系、单独与多个供应商联系,而信息平台与配送中心再单独联系。大型制造企业运行过程中所需原材料种类、数量众多,供应商可能遍布全球,如都需要进行单独联系则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特别是长途运输带来的运输成本和运输时间都会大大增加。因此大型制造企业应选择Milkrun的模式来实现运输子系统运行。

①通过大型制造企业的信息平台,将不同供应商进行串联。串联后供应商所在点形成最优配送线路,配送车辆只需从第1个供应商开始装货、依次到第M个供应商,直到将所有原材料装车再集中到异地集货中心。

②根据大型制造企业所需原料遍布各地的情况设置了异地集货中心,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设置一个也或多个。异地集货中心还起到交叉码头的作用,即将不同供应商提供的以及巡回收货料收取的大宗原料进行拆分,拆分后将生产急需的获取以小批次快速送达大型制造企业。

③根据企业战略自建或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构建原材料配送中心。

④将集货中心集中的货物运输到配送中心。

⑤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供应商可以将原材料直接送达配送中心或大型制造企业的工厂。

配送子系统的规划

按照作业具体项目划分,可以将大型制造企业原材料配送中心工作内容分为短期生产需求配送、电子看板配送(JIT),退补货、盘点等。本文将配送子系统分解为大型制造企业-配送中心分系统、配送中心-供应商分系统、配送中心内部分系统这三个部分。

(1)大型制造企业-配送中心分系统配送中心根据信息各方面信息对制造企业进行配送,配送信息来自于大型制造企业管理部门通过信息平台发出的《原材料需求计划》、《运输任务单》、电子看板等。这些信息同步于配送中心管理系统,并生成《出库任务单》。配送中心仓储在接收到《出库任务单》后实行JIT配送。

物流管理论文xxx 第10篇

内容摘要:本文在分析零售企业与物流绩效管理关系基础上,提出了零售企业明确管理战略、强化绩效评价、构建管理体系以及有效运用改进方法等四个改进物流绩效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零售企业物流绩效评价改进策略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零售企业发展的市场竞争优势越来越取决于现代物流提供的速度、成本、服务以及效率。零售企业强化竞争发展优势就需要运用供应链管理思想,依靠物流过程的控制、物流技术设施设备的发展、物流信息的合理应用并通过不断改进企业经营资源整合过程的物流绩效管理,才能提高运行效率,获取更大的竞争优势,创造更好的企业价值。

零售企业改进物流绩效,就是在满足顾客服务要求条件下,在零售企业经营运作全过程中对物流绩效的产生、形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指挥、监督和协调。主要有四个基本策略:

一、建立零售企业物流绩效发展战略

1零售企业物流绩效发展战略要素分析

运用美国学者xxx波特提出的竞争优势要素划分方法,影响零售企业物流绩效的战略要素主要就是物流资源、物流产业竞争、物流市场需求、政府政策四个方面,并由此构建了基本的共同影响框架。物流市场需求包含需求量、需求结构与需求变化趋势所产生的导向信息,物流资源包含物流设施设备、物流人才、物流服务管理所决定的运作能力,物流产业竞争包括了竞争程度、发展能力以及相关产业支持的基础条件,政府政策包括了相关法规、宏观管理体制与调控能力的制导作用,四者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影响零售企业物流绩效发展的战略要素。

对零售企业物流绩效战略要素进行的价值分析,就是价值分类、竞争权衡、确定优势资源、共享优势资源、创造更大的物流绩效。可以通过价值、吸引力、持久力的分析来完成物流绩效发展战略要素的系统分析。价值分析就是分析企业物流资源与物流需求匹配的程度和形成的竞争优势;吸引力分析就是分析促进企业物流发展的企业资源力量,包括资源的独特性、传递方式和转移效用;持久力分析就是分析政府的政策环境与企业优势资源积蓄和提高的速度、等级,以及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发展战略模式及其实现途径

零售企业物流绩效发展战略模式主要表现为合理化战略模式与创新战略模式。物流绩效合理化战略就是将合理化思想与操作方式贯穿在改进物流绩效的全部过程。零售企业物流运作系统是由多个环节组成的,需要对物流系统进行设计、调整、改进与优化,通过提升物流服务能力,科学地解析物流成本构成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管理手段,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实现企业物流绩效的合理化。零售企业物流绩效管理的创新战略就是通过创新物流管理的制度、方式和方法,改变企业原有物流服务构成,不断提升物流服务能力,以更优质的服务创造更多的物流价值。

为此,零售企业必须紧紧围绕发展战略需要,通过战略、任务和决策转化为具体的、系统的、可操作的战略目标,从而形成集评价和激励,传播和沟通、团结和学习的多功能的战略管理系统;必须进一步分析和评估企业资源素质与能力,科学确定企业物流战略,实施战略管理,确保物流绩效管理产生战略价值。

3强化零售企业物流绩效评价管理

零售企业物流绩效评价就是以有效满足竞争与发展的物流需求为目的,通过客观定量标准与主观效用行为测定物流绩效的活动过程。具体地说,零售企业物流绩效评价是对物流价值的事前计划与控制以及事后的分析与评估,以衡量企业物流运作系统和活动过程的投入与产出状况的分析技术和方法。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分析工具,零售企业物流绩效评价成为一个不断分析、控制和修正的动态过程。

零售企业物流绩效评价是对整个供应链体系中多个群体利益的协调、平衡和兼顾。为了建立起零售企业内部物流运作体系和各环节各部门和各个员工的激励机制,并建立起供应链体系中企业与供应商顾客等外部利益群体的利益分享机制,需要对物流绩效进行多角度评价的平衡和有机协调。主要包括:外部评价指标(品牌形象、顾客态度、股东收益等)和内部评价指标(内部组织效率、物流运营、技术、创新与成长等)之间的平衡;成果评价指标(市场占有率、利润、物统费用、物流设备利用率等)与行为评价指标(物流功能组合、物流控制、物流设备状况、员工、物流流程、物流服务等)之间的平衡;客观评价指标(响应速度、准时率、准确率、配送频率、差错率等)与主观评价指标(顾客满意度、员工忠诚度等)之间的平衡;直接评价指标(直接衡量物流活动成本与收益的指标)与间接评价指标(物流活动提升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指标)之间的平衡;长期评价指标与短期评价指标的平衡;有形资产评价指标与无形资产评价指标的平衡。

面向未来的竞争,零售企业的绩效更多地在于所选择的供应商绩效、所选择的目标市场xxx效等构成供应链系统的共同绩效。零售企业必须从着重内部控制转为内外协调并重,就需要沿着供应链系统对物流绩效进行延伸的协调和控制。零售企业经营品种日益丰富,博弈下的供应链系统日益复杂,对物流绩效实现全面评价涉及更多的因素和数据处理,需要更大的成本投入、更长的分析时间和增加了出错的可能,很难满足零售企业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持续提升竞争优势的要求。零售企业对供应链系统的物流绩效实施动态测评,可以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优选的动态测评的关键性指标(KPI指标)编制成系统软件,在零售企业现有的信息系统上根据需要采集数据并分析和提供测评结果,为供应链博弈决策提供辅助支持并保证时效性与准确性。

4构建零售企业物流绩效管理体系

要建立零售企业物流绩效管理体系,除了要有管理职责、人员与物质资源、绩效体系结构等要素之外,还必须要有符合零售企业经营特点的物流运作要素。包括:物流需要的调研与评定,物流服务设计,物流服务提供过程和物流绩效管理的分析与改进。

物流需要的调研与评定是企业物流活动过程的首要内容,要运用各种有效方式了解物流需要,依据调研结果和企业实际物流服务条件,确定新的物流服务项目,编制物流服务大纲,以作为物流服务设计的基础。物流服务设计是把物流服务大纲中的内容与要求策划设计为物流服务规范、物流服务提供规范和物流绩效控制规范,确定开展预定物流服务项目的时间计划表,确保一切必要的资源、设施和技术支持,并对物流服务项目进行适当的、切合实际的宣传。

物流服务规范规定了物流服务的特性、内容、要求及验收的标准;物流服务提供规范规定了提供物流服务的方法和手段;绩效控制规范应有效地控制每一物流服务过程绩效,以确保物流服务始终满足有关规范要求和顾客需要,既可以此制定物流绩效管理控制规范,也可纳入企业整体服务规范和管理规范之中。

物流服务组织应采取行政、经济、教育等各种手段确保物流服务规范的实施,不断地对物流服务过程绩效进行评定和记录,识别和纠正不规范物流服务,把影响物流服务过程绩效的各方面因素,如人的技能、设施的完好与安全等置于受控状态。还应十分重视顾客对物流绩效的投诉和评价,力争实现无缺陷物流服务。

零售企业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物流绩效管理进行分析,为此要建立一个物流绩效管理信息反馈管理系统,既要进行定性分析,更要进行定量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以寻求绩效改进机会,进行绩效改进,提高物流绩效管理水平。

二、有效运用物流绩效改进方法

零售企业物流绩效改进就是指为向零售企业物流及其顾客提供增值效益,在整个零售企业范围内所采取的提高物流绩效活动过程的效果与效率的所有措施。绩效改进是一种以追求更高的过程效果和效率为目标的持续活动。既为零售企业物流创造绩效改进的环境,持续地改进企业物流运作过程;又为零售企业物流绩效改进创造必需的价值观和文化基础,重视满足企业内部和外部顾客的需要,使绩效改进贯穿于从供方到顾客的整个供应链。

三、树立企业物流整体绩效管理思想

物流管理论文xxx 第11篇

[论文关键词]管理科学与工程 选题方向 研究趋势

一、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选题方向分析

近年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发展非常迅速,其中,硕士研究生已成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的重要力量之一。硕士研究生在完成基础课和管理类必修课学习后,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志愿可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物流工程等领域选择研究方向,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学习。

本文依据《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该数据库是目前国内相关资源最完备、高质量、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至2010年11月1日,累积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文献87.5万多篇,文献的来源是全国530多家硕士生培养单位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本文统计出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2000年——2010年论文选题的主要方向,具体步骤如下:

从图可以看出,物流、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是2000年~2010年管理科学与T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说明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受到信息技术、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影响。出现这种格局的原因是由于信息技术的深远影响和国家的信息化战略已得到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界的重视,并日.在企业信息化、决策支持系统和政府信息化等方面已能与实践很好的结合,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在物流管碑研究方向中,循环经济与绿色物流的发展、以信息技术构建传统物流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系、物流系统优化的工具化与工程化、物流金融的合作与创新是研究热点。在项目管理研究方向中,供应商和项目外包管理项目成为焦点,高级管理层更加接受项目管理和项目群管理的价值,在金融危机之后要追求项目的项目组合管理得到重视。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向中,心理契约与员丁绩效、组织公平感与组织绩效是研究热点。

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趋势分析

根据以上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选题向的分析,可以看出:

1、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

2、管理科学与一f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由于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生产与流通的变革而产生了如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服务管理等研究领域与-向。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学者在营销与运作的整体优化、多渠道供应链管理、综合物流等方向已做出了重要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并且未来一段时间还将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的热点。

3、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向知识经济的影响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作为一种新的资源的观念已经逐渐为人们认识和接受,知识管理成为最为关注的话题。当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所以企业必须不断获得新知识,并利用知识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知识管理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知识管理包括几个方面工作:建立知识库;促进员工的知识交流;建立尊重知识的内部环境;把知识作为资产来管理等。在未来几年知识管理的研究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知识本身的特征;知识管理效益的定量分析;新知识产生知识在企业间的传播机制;个体知识与组织知识的相互作用关系。

4、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越来越侧重系统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物流管理论文xxx 第12篇

在实际的工作中,不像在学校的单纯环境里,所需要的技能比较多,最基本的就是老师常给我们说的做人的技能,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最缺乏的恰恰就是这一基本技能,在和同事,领导的相处中,我们是新人,每一位都是我们的前辈,我们能做的就是想每一位前辈虚心学习,在了解了公司的整个运作流程后才可以慢慢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就像那句老话说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的工作也一样,没有实践过就没有发言权,任何一份工作都不会像我们看起来那么的简单。

为什么每一份实习都是从端茶,打扫卫生开始的,因为,我们一去什么都不懂,可以在打扫卫生,打印资料的过程中接触每一位前辈,逐渐了解整个公司的运作程序,了解了后,我们才可以做一些基本的工作,就是这样,前半个月,我总是再给公司添麻烦,需要前辈帮我去收拾残局。那段时间对我来说有点煎熬。但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有我们的优势及,就是年轻,就是有学习能力,就是有工作热情。在一个月的实习过程中,能了解到的并不多,但让我深刻的认识到,无论将来我做什么工作,最重要的是态度端正,认真仔细,不断的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第一份工作的起点很重要,在比较正规的企业中对自己各方面的起点有一个无形的环境影响。

物流管理论文xxx 第13篇

首先,我实习的企业是一个专门从事物流快递的加盟企业,主要业务是做从伊宁市到乌鲁木齐之间的物流快运,12小时到达,同时还少量的做往疆外的业务。我一天的工作流程大概是:早晨9点30上班,先打开电脑接收乌鲁木齐前台给我们发送的当天的货物清单。9点30至10点30左右货车准时到达,搬运工师傅开始卸货,我们前台接到带来的的货单,打电话通知每一位客户,并记录地址,将所有的货单分类整理好。早晨的工作基本完成。下午,主要帮客户查货,接货,提货,以及将当天的货物清单录制好,在下班之前传送给乌鲁木齐前台,这样,一天的工作基本上完成。如果,遇见货车在路上耽误了的情况,要给每一位客户通知,并表示歉意,通常这种情况还是要加班的。

在30天实习中,发现实际的物流快递企业的运作模式就是接货,人工开单,发车,送货。以及理论知识的应用,和我们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比如,在我实习的中小物流快递企业中,那些GPRS技术,POS机,叉车等比较先进的设备应用的很少,主要制约因素是资金问题。一个重要的难题,也是比较难以预测并不好解决的问题是货车晚点,因为,作为快运企业,时间的准确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很好的避免这个问题,平时车辆的养护非常重要,以及司机的经验责任心都非常的重要,但这都只是预防的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物流软件的应用较少,主要的办公软件仅是excel的应用,这样在工作中就会有很多的重复工作,全责不分明。使得工作效率低,很难提高工作效率!这样对每位工作人员的细心程度,责任心都有很高的要求。在企业中受过专业物流管理的人才很少,对企业长远的发展是一个较大的制约因素。

物流管理论文xxx 第14篇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定位其实质就是找准高职物流管理管理专业的定位在社会和高等教育的前进过程中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以及自己在发展过程中的相应位置[1]。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定位包括办学理念、目标、层次、类型、教学、布局、运作、管理、规模等方面,每个方面都有一定的选择范围与空间。其中办学目标、类型与层次的定位是高职教育定位的基本方向。

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教育层次定位,区别于中职又不同于本科,决定了其毕业生与本科毕业生相比较,在实践能力等方面应该具有明显的优势,与中职生相比较,其综合素质和掌握技能的深度有明显的特点。而这些必须在物流专业的教学建设中得到具体的体现,也就是说,必须特别强调对学生综合“实训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这是学生掌专业综合核心技能的重要一环,也是学生面临就业机会时所拥有的独特优势。

为弄清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定位,我们还要把高职教育与培训及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作比较。高等职业教育指的是高等职业学校教育,属于学历教育,高职院校是实施高等职业学历教育的法定机构,不是进行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的组织,要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区别开来。

目前,在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中普遍着一种误区,即很多高职院校只把职业资格证书作为毕业条件,片面强调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的联系,而忽视了二者的区别。认为在理论教学中过分强调“必需、够用”原则,降低教学要求,使学生未能掌握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在实践教学中,用职业技能鉴定大纲取代实训大纲,片面强调职业资格证书,而忽视职业能力的培养。

2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职业层次和就业岗位群

现代社会需要“宽口径、厚基础、综合性、应用型”的复合型人才。对于某一专业培养的毕业生来说,其职业定位对应的不再是单一的职业层次,而是一个就业岗位群。

企业物流就业岗位群,存在着原材料采购、储存保管、包装、分拣、配装、分销计划、运输、与接受电子商务购销信息等岗位群。

社会物流就业岗位群,有储存、运输、调配、保管、分装、加工、信息与接受、集装箱管理、报关、结算、货运等岗位群。

正因为存在这么多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就业岗位群,所以要求我们各高职院校结合自身办学优势和合实际情况,在重点针对这些岗位群制订专业培养计划,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优势专业。

3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定位实证探析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差异性[2]

我们选取了国内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高职学院的物流管理专业,对其培养目标等有关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具体如下:

物流管理论文xxx 第15篇

【摘要】随着近年来国际间贸易活动的不断加快发展,对国际物流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文中就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进行介绍,结合实际案例对国际物流管理和运输方式的选择与应用提出建议。

【关键词】国际物流;管理;运输方式;选择物流

顾名思义就是货物的流动。运输是物流的基础,物流的目的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在保证货物质量的前提下,高效率、低成本的送往目的地。货物运输在运输方面所能选择的方式有很多,例如,铁路、水路、航空、多式联运等等,各种运输方式也是有利有弊,这就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针对不一样的情况和要求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是完成国际物流工作中的关键环节和基础保障。

1铁路运输及其特点与应用

1.1铁路运输的特点

铁路运输是在铁路上利用车辆编成列车载运货物、由火车头牵引的一种特殊的运输方式。铁路运输主要承担的是距离较长、批量较大的货物的运输,其中包括整车运输、零担运输和集装箱的运输。铁路运输主要选用敞车、平板车、凹形车、钳夹车、游车等运输工具。

1.2铁路运输的利弊

1.2.1铁路运输的优点

铁路运输最大的优点在于其运输量大,由于运输量的增大使得其运输成本相较于其他运输方式而言成本更低,铁路运输一般对于货物的包装要求也很低,由于铁路受天气影响很小,可以全天候不分季节的进行运输作业,铁路的铺设等都具有确定性,货物运输的时间、地点以及铁路之间的衔接性也有很大的准确性,安全系数大,风险比其他的运输方式小。

1.2.2铁路运输的缺点

1.3铁路运输的应用

物流管理论文xxx 第16篇

关键词:物流管理;岗位群能力驱动;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

基金项目:中国物流学会2016物流教改教研课题(项目编号:JZW2016135、JZW2016112);广东省质量工程项目(项目编号:SWZYGX201301);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质量工程项目:“仓储与配送管理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5月16日

普通高等学校自开设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以来,经过10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培养了一大批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为我国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我国进入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现代物流业的服务模式、服务内容与服务要求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使得人才市场对物流管理人才能力的要求也发生了重大改变;与此同时,很多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属于新开设的专业且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处于摸索阶段,使得社会对物流管理人才所需具备的能力和培养的人才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高校培养的物流管理人才不能较好地与市场需求进行对接。因此,根据物流行业所涉及的岗位群能力要求,改革现有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最终实现人才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迫在眉睫。

一、物流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现状

以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为主题的研究从2007年以来不断涌现,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对现代物流业提出的新要求,物流管理岗位及岗位能力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何实现岗位能力要求与人才培养无缝对接,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就成为当前关注的热点。从现有的文献来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相关研究:

(一)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是否能够满足人才市场的要求,受用人单位欢迎,首先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要定位准确及科学合理。xxx(2013)根据当前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对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进行了探讨;xxx(2015)参照物流管理岗位群能力要求确定其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制定了“岗位轮训,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武小平(2015)针对物流专业培养的人才与市场要求之间存在矛盾的问题,从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师资培训和毕业论文等几方面进行了研究,旨在培养出专业化、综合型高水平物流人才。这些研究主要针对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但很少根据岗位群能力要求研究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问题。

(二)物流管理专业理论教学体系构建研究。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的是专业性、综合性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根据物流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构建科学合理的理论教学体系至关重要。xxx(2013)分析了物流职业岗位群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在此基础上制定基于物流职业岗位群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代承霞(2015)通过对物流管理专业职业教育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标准进行分析,提出了高校如何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人才培养与职业需求对接。目前,关于物流管理专业理论教学体系的研究较少,而围绕岗位群能力驱动的理论教学体系及教学内容研究的文献非常少见。

(三)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强弱,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是关键。xxx(2012)围绕实践、创造、就业和创业这四种能力,提出了从“课堂”、“校园”、“社会”三个维度培养“四种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方案;xxx(2013)借鉴CADUM职业分析法,以“定岗”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形成了由综合能力、专项能力、能力要素和能力目标组成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xxx(2015)分别从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管理和保障四个方面建构了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使之能够对接社会人才需求。现有文献对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很少从岗位群能力驱动的视角探讨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置和实践教学改革等内容。

二、物流管理目标岗位群及能力要求

物流管理论文xxx 第17篇

一、物流本科与专科培养目标的区别

本科的物流管理培养以基础扎实,适应面宽,注重能力培养为特色。在具有工科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侧重塑造既具备管理、经济、法律、信息技术等方面知识能力,又适应企业物流管理,从事物流系统设计和物流管理、经营、决策的高层次复合人才。通过四年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物流管理理论基础,熟悉物流信息技术,具有较强专业运作能力,受过物流技术基本训练,了解物流法律法规,能在物流管理领域从事策划和管理工作。还应具有一定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立业创业能力。

本科物理管理侧重于培养全面掌握物流基本理论和技能,并能从事高校或政府物流专业方面科学研究或承担企业物流部门技术及管理工作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而专科物流管理则更加侧重于培养具有某方面物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操作型和技术应用型人才,强调独立工作能力及实践动手能力。当然,许多物流专业操作型人才也可通过工作中的努力实践和继续再教育进入中高级物流管理人才的行列。

二、物流本科与专科培养要求的区别

企业需要的物流人才按结构可分为物流人才的知识结构和素质能力结构,本科与专科物流人才结构的培养要求是存在明显区别的。

(一)物流人才的知识结构

物流管理本科生应学习掌握:物流管理理论和知识,运输管理理论和知识,仓储配送管理理论和知识,物资管理理论和知识,物流信息技术理论和知识,经济理论和知识,国际贸易和通关知识,供应链管理理论和知识。物流管理xxx的知识结构在本科生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有所调整,在更加重视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的同时,应增加更多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弥补xxx知识体系上的欠缺,为进一步学习物流基本知识做好准备,避免学习上遇到理解障碍,如增加数学基础知识、英语基础知识、电子商务基础知识和市场营销基础知识的学习。还应注意专科物流培养课程体系并不是本科的简单压缩,而是根据专科的培养目标,在教学内容与模式上进行改革和创新,满足现代物流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二)物流人才的素质能力结构

三、物流本科与专科人才培养策略的区别

(一)本科物流管理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

假期实践和社会调查为辅,物流是一门与实际联系紧密的应用型科学,所以本科教学也应适当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才能满足物流人才市场需求,主要通过以下两个策略来达到培养目标:

1、建设物流专业课程体系

从本科物流专业培养目标和特色定位出发,加强课程结构、内容与体系内在联系的改革,明确每门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主干课程等多维度的整合,体现课程之间的主次关系和层次关系,使课程体系设置进行整体优化。压缩课内总学时,适当增加课外学时,给学生更多机会接触现实物流,xxx一选定,为避免给学生重复授课,教师应尽量共同备课,课后通过学校评价系统对学生的知识掌握信息进行反馈,有助于物流教学质量的提高。

2、建设物流实践的双平台

即建设企业实习基地和物流实验室两个平台,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更透彻的理解物流理论知识,降低书本知识和实际物流管理之间的差距,综合利用多种物流技术和管理手段解决现实情况中产生的物流问题,满足现代社会对于高素质物流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二)专科物流管理教学以专科培养目标为指导,按照培养要求进行教学,在培养策略上有其独特的方法,比本科教学更具灵活性

1、改进课堂教学方式

专科物流专业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多数同学对学习充满倦怠情绪,学习积极性不高,在课堂教学时,应增加互动环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兴趣。还可在理论讲述中穿插案例分析,把枯燥的理论和生动的案例相结合,让学生有主动掌握物流知识的愿望,调动学习物流知识的热情。学生也参与到整个物流教学的过程当中,而不是老师单方面的知识灌输。

2、完善考核方式

专科物流学生的培养目标是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相对本科生而言,比较不适合传统的应试教育,一xxx考卷来决定成绩的考试形式不适合xxx的培养理念。对于xxx的考核,应注重学习的过程,而不是一味强调结果,要采用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过程考核的内容包括学生的考勤情况、学习态度、实训报告和实训项目考核情况等,最后把期末考核成绩和过程考核成绩按一定比例折算汇总得到该课程最终成绩。这种综合考核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自觉性,减少了因应试教育造成的考试作弊抄袭现象。

3、对专科物流管理专业进行方向细分

随着物流业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很多高校竞相开设了物流专业,高校间的竞争趋于激烈。很多专科物流专业为了突出自身的教育特色和xxx在物流操作上的优势,都根据学校或学院的不同特点,制定出不同的物流方向,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如可以把物流专业细分为以下几个方向:快递服务与管理、公路运输与管理、仓储管理与连锁店经营、航空运输与管理、货运与国际物流等,专科物流专业针对某个细分领域进行重点培养,使学生比较容易在该物流领域以专业技能取胜。

4、强调双证书教育

xxx比起本科生存在一定的学历差距,为加强自身的社会竞争力,应参加职业资格考核鉴定,毕业时既获得学历证书,还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突出学生职业技能和物流实践能力的同时,可以增加专科毕业生的就业机会,满足现代社会对物流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严霄蕙,xxx,xxx.高职物流管理教学研究与实践[J].基础教学研究,2009,(10).

[2]xxx,范亦岷.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技术与市场,2009,(16).

[3]xxx,xxx,史新峰.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研究[J].中国市场,2007,(36).

物流管理论文xxx 第18篇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有了迅猛地发展,电子商务的逐渐推广,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不仅扩大了企业的销售范围,还促使企业改变了以往的销售模式,电子商务在促进企业经营模式改变的同时,还对现代企业物流的管理带来了很深刻的影响,电子商务催化了物流管理的变革,转变了物流管理的理念,明确了企业物流管理的目标。

关键词:

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创新发展

1、电子商务催化了物流管理的变革

物流管理的理念

物流管理的持续时间

物流管理目标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电子商务的不断进步,给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传统环境中的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于材料的节约以及劳动力效率的提高,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的竞争优势逐渐向建立高效的物流体系转变。

在物流管理的供应链中,生产企业是起点,然后会逐步经过物流企业、商家、最后到达消费者,这是整个的供应链,并且是高度一体化的供应链,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必须随之发展,向新型物流管理体系发展,转变的主要目标则是加强供应链上每个环节的联系,通过其相互协作与配合,从而提高产品的配送效率,从而为消费者享受更好的客户体验。

2、物流管理创新策略

物流管理论文xxx 第19篇

关键词:人才培养;物流管理;创新研究

2016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高达万亿,这得益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政府对于物流行业的扶持。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和各级政府始终重视物流行业的发展,并把物流行业认定为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之一。但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与我国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后造成物流人才出现短缺现象。因此,对于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来说,积极响应国家支持物流业的政策,创新物流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能够跟随物流业发展的脚步至关重要。

一、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在麦克思研究院公司的《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显示2016年物流管理专业就业率最高,为,说明企业对于物流人才的需求较大。物流人才的较大需求就造成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快速增加。我国高校对于物流人才的培养起步较晚,到2001年才有高校首次开设物流专业。高校物流专业开始是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发展而发展的,在这15年间,我国已有300多所高校开设了物流本科专业,而开设了物流专业的高职院校将近600所,为我国物流业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输送了大量的物流管理人才。但是快速设置物流管理专业的背后,出现了不少隐忧,即高校对于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只注重数量,而忽视了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质量,导致高校在物流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了同质化严重、培养模式落后等问题。因此,物流管理专业如何创新自身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符合物流业需要的专门人才势在必行。

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偏理论轻实践

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坚实物流专业知识基础,同时具备从事物流专业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但是在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制定课程体系时,主要还是以学习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方面的课程涉及的较少。我国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平时以理论学习为主,只有在临近毕业才设置实践环节,而物流业是一个高度注重实践的行业,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才能胜任本职工作。因此,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引起在培养物流专门人才中的偏理论轻实践问题。这个问题在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非常突出。

2.教学师资薄弱

物流管理专业与其他专业略有不同,对于学生的教学必须要理论与实践结合。纵观我国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师资力量,多数教师学历较高,都具备较高的理论基础,但严重缺乏从事物流实践经验。此外,因为我国物流专业的开设起步较晚,师资缺乏,不少其他专业老师跨专业来教授物流课程。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实践训练。教师在实践经验方面的缺乏,导致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学生接受知识的效率以及教学质量的下降。这种教学方式与当前物流行业所需人才技能背道而驰,结果不仅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不利于物流行业人才的供应和储备。

3.不科学的课程考核方式

目前我国高校各个专业的课程考核方式主要是试卷考试,对于实践性很强的物流管理专业也例外。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导致物流理论也在不断的更新,而当前我国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考核方式还停留在对落后物流理论知识的考查,而忽略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因为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要从事的物流行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行业,如果在校期间只是单纯的学习物流管理理论而没有实践,最后很难胜任工作职责。

三、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措施

1.课程体系模块化

高校在制定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时,应充分调研目前国内物流行业的发展情况,详细了解物流行业对于人才的需要状况以及当前乃至今后的一段时间内物流人才需要掌握什么样的技能,并根据自身专业办学方向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在此基础上制定的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即根据物流行业的细分,设置相应的物流专业方向,比如可以设置国际物流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对于课程体系设计应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职业素养三个模块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之更加符合物流行业需求。

2.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好坏在培养物流人才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应该重视和建立科学的实训模式。物流管理专业对于学生的培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的专门人才。为此,应积极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来提升自身实践能力,如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物流设计及实践比赛,通过在比赛中和竞争对手的竞赛,不断检验和提高自己。此外,学校还应定期聘请校外专家来讲座或者现场指导的方式来传授物流实践经验。其次,学校应该为物流管理专业搭建实践平台。高校应积极联合企业办学,促进物流企业与学校之间的产学研合作,在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中选拔优秀的去物流企业实习,让学生亲身接触物流企业的各个流程,了解企业物流实际,开拓视野,增加实践经验和增强实践能力。这不仅拓展了实践教学模式,同时还为物流企业提供了长期的人才储备。

3.加强教学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在人才的培养环节中不可或缺且起决定性作用。针对当前物流管理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薄弱的情况,应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法来提升物流管理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为此,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不断加强校内现有教师的培训,定期选送一些教师去企业进行培训和锻炼,或者去国外先进院校进行交流访问,以提高现有教师的专业视野和实践经验;第二是通过定期外聘物流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来学校对教师进行培训。通过与物流工作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进行深入的交流增强教师的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

4.改革课程考核形式

当前,物流管理专业对于学生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是采用试卷笔试来考察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是因为物流行业在跟随时代不断的发展,很多课本知识已经落后。这种考核方式也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为此,可以改革课程考核形式,针对不同阶段的学习,安排不同的实践作业,要求学生在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物流发展现状,来完成考核。比如可以分小组调研物流行业现状;分小组模拟物流企业生产经营,让学生通过模拟掌握物流企业的运作流程。此外,还可以让学生运用自己所学专业知识来xxx一个物流项目等形式来改革课程考核形式。

四、结语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物流业所起的作用也越打越大,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对于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会不断增加。针对这种情况,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应不断进行课程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未来物流行业的实际需要培养专门人才,这不仅能够对物流行业人才结构进行补充和完善,不断保障物流行业人才的供给,这对于物流行业的可持续和长远发展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物流管理论文xxx 第20篇

摘 要:1引言 物流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以市场为导向,以通识教育为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提升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培

关键词:物流管理论文发表,发表物流管理论文,物流管理论文投稿

1引言

物流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以市场为导向,以通识教育为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提升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必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并相应拓展实践能力。因此,对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及必要性。

2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目标

独立学院的学生与其他本科高校的学生相比,基础知识相对比较薄弱,大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学习方法不够科学,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但另一方面独立学院的学生思维相对比较活跃,动手能力较强,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来进行培养模式的创新,基于理论知识,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所以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应定位于培养锻炼学生的操作性,寻求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融合,提升学生的理论应用性以及实践动手能力。

3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物流管理专业本身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但综观各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状况,不难发现实践教学依然属于整个专业教学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很多高校依然停留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层面上。尽管目前企业对中高级物流管理人才需求量很大,社会也急需应用技术型物流管理人才,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但是目前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整体实践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通过对河南省郑州市周边用人单位进行毕业生跟踪回访,发现用人单位对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整体素质评价较高,但学生普遍理论功底好、实践技能差,所具备素质与社会、与用人单位岗位需求吻合度不高。究其原因,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实践教学体系缺乏科学设计;实践课时偏少;实践内容单一,软件模拟实习比重大,实操比重小,缺乏整体性;实训设备匮乏,没有货架、叉车等专业的物流设备;毕业实习流于形式等。

4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实践课程总体安排

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就要加大实践环节的比重,注重实践环节的效果,力求通过大学期间的综合培养实现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实践增强技能的目标。物流管理专业在制定培养方案过程中要力求实践教学与理论课程教学结合起来,即某些专业核心理论课程讲授结束之后,及时安排相应的配套实训,使学生加深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巩固所学专业知识,避免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物流管理专业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可以根据专业核心理论课程开设《专业认识实习》、《物流企业调查》、《运输与配送实训》、《企业资源规划模拟》、《物流管理综合设计》等相应的专业实习。

《专业认识实习》的开设,可以使学生系统学习专业培养方案,加深对本专业的认识;同时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和深入实体企业参观学习,明确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涯规划和专业就业前景。《物流企业调查》是物流管理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在该实践环节,可以让学生采用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周边诸多企业物流运作情况进行调查,培养学生的实际调研能力,可以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对周边企业的物流发展状况及水平有一定认识,了解物流行业当前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能更深刻体会社会竞争的现实和残酷以及物流行业对大学生的能力素质要求。《运输与配送实训》以现代物流实训操作规程为准则,旨在提高学生物流运作的相关职业技能。通过该环节实习,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真正实现从理解、设计到运用的一体化思想;通过解决相关案例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地企业考察和体验,使学生深入了解运输与配送业务的各项操作环节和操作岗位,并直观地了解物流企业运输与配送的运作流程,提升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企业资源规划模拟》通过分角色模拟制造型企业运作流程,可以让学生了解企业管理决策的基本思想,并充分理解管理过程中团队精神的体现、共赢理念的培养、诚信原则的坚持和职业定位的思考等,全面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理论教学和与之紧密联系的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可以具备扎实的物流专业基本理论知识、较好的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填补实际操作经验和技能的不足,凸显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特色。《物流管理综合设计》实践课程的开设,可以使学生毕业后能及时适应工作岗位并为之奠定良好的基础。

《物流管理综合设计》实践课程可以拓展为整个一学期,包括校内实习和校外实习两个环节。校内实习环节可以分为供应链管理方案设计和第三方物流模拟实训两个模块。供应链管理方案设计是通过组建供应链节点企业(供应商模块、制造商模块、分销商模块、零售商模块),让学生体会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及各自的模块功能,掌握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内容与流向,构建起对供应链设计和运作流程的基本认识,进一步体会供应链节点企业的运作模式。第三方物流软件模拟实训主要基于第三方物流软件平台进行,通过第三方物流的实训练习,学生可以具备系统、完整、具体地完成一个第三方物流项目所需的工作能力,以及信息收集处理、方案比较决策、制定行动计划、实施计划任务和自我检查评价能力,为校外实习做好充分准备。

校外实习环节,要求学生在前三年学习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基础上,走进实体企业,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从事物流信息化操作、仓储管理、运输管理、生产运作与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工作,增强实践工作能力,弥补理论教学的欠缺,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做好充分准备。

5提升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效果的措施

为更好地保障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顺利、有效地进行,凸显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特色,独立学院在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物流管理论文xxx 第21篇

[1] Graham, . Bounds on multiprocessing finishing anomalies[J]. SIAM J,1969,17:416-429.

[2] Graham, . Bounds for certain multiprocessing anomalies [J]. The Bell System Tech-nical Journal,1966,45:1563-1581.

[3] xxx. 一定条件下平行机排序问题的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D]. 浙江:浙江大学,2006:1-28.

[4] xxx, xxx, xxx, 生产调度理论和方法研究综述[J].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 257-267.

[5] Chung-Yee Lee. Current trends in deterministic scheduling[J]. Annals of OperationsResearch,,70:1-41.

[6] li. Allahverdi, C. T. Ng, Cheng,T. C. E., & Mikhail, Y. Kovalyov. A survey of schedul-ing problems with setup times or costs[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8,187:985-1032.

[7] J. Ou, X. Qi, & . Lee. Parallel machine scheduling with multiple unloading servers[J].Journal of Scheduling, 2010,13:213C26.

[8] . Abdekhodaee, A. Wirth, & . Gan. Scheduling parallel machines with a singleserver: the general case[J]. Computers and Operations Research, 2006, 33:994C1009.

[9] . Abdekhodaee, & A. Wirth. Scheduling parallel machines with a single server: somesolvable cases and heuristics[J]. Computers and Operations Research, ,29:295C315.

[10] G. Wang, & . Cheng. An approximation algorithm for parallel machine schedul-ing with a common server[J]. Journal of the 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y, ,52:234C237.

[11] . Glass, . Shafransky, & . Strusevich. Scheduling for parallel dedicated ma-chines with a single serve[J]. Working Paper OR86, Faculty of Mathematical Studies,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UK, .

[12] P. Brucker, . Flipo, S. Knust, . Kravchenko, & Werner F. Complexity results forparallel machine problems with a single server[J]. J. Sched. 2002,5:429C457.

[13] . Hall, . Potts, & C. Sriskandarajah. Parallel machine scheduling with a commonserver[J]. Discrete Applied Mathematics, ,102:223C243.

[14] . Kravchenko, & F. Werner. Parallel machine scheduling problems with a singleserver[J]. Mathematical and Computer Modeling, 1997,26:1C11.

[15] . Abdekhodaee, A. Wirth, & . Gan. Equal processing and equal setup timecases of scheduling parallel machines with a single server[J]. Computers and OperationsResearch, 2004,31:1867C1889.

[16] . Koulamas. Scheduling two parallel semiautomatic machines to minimize machineinterference[J]. Computers and Operations Research, 1996,23:945-956.

[17] L. Zhang, & W. Andrew. On-line scheduling of two parallel machines with a singleserver[J]. Computers and Operations Research, 2009,36:1529C1553.

[18] Y. Azar, J. Naor, & R. Rom. The competitiveness of on-line assignments[J]. Journal ofAlgorithms, 1995,18:221-237.

[19] , , & . An online parallel scheduling method with application toenergy-efficiency in cloud computing[J]. J Supercomput, 2003,66: 1773-1790.

[20] D. Shabtay, & S. Karhi. An asymptotically optimal online algorithm to minimize thetotal completion time on two multipurpose machines with unit processing times[J].Discrete Optimization, ,4(9):241-248.

[21] ., ., & . Preemptive scheduling on two parallel machines with a singleserver[J]. Computers and Industrial Engineering, ,66: 514-518.

[22] Xie,X., Li,Y., Zhou,H., & Zheng,Y. Scheduling parallel machines with a single server[J].In Proceeding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and Control,2012,1:453-456.

[23] Xie,X., Zheng,Y., & Li,Y. Scheduling parallel machines with a Single Server:A Dedi-cated Case[J]. In Proceeding of Fifth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Sciences and Optimizations, 2012:146-149.

[24] ., ., ., & . Parallel machines scheduling with a singleserver:loading and unloading[J]. COCOA 2013,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s,2013(8287):106-116.

[25] F. Werner, & . Kravchenko. Scheduling with multiple servers[J]. Automation andRemote Control, 2010,71(10):2109C2121.

[26] Yip,Y., Cheng,C., & Low,C. Sequencing of an M machine flow shop with setup, process-ing and removal times separated[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Technology, 2006,30:289-296.

[27] Ganesharajah,T., & N Hall. C Sriskandarajah. Design and operational issues in AGV-served manufacturing systems[J]. Annals of Operations Research, ,76:109-154.

[28] Dawande, M., Geismar, H., Sethi, S., & Sriskandarajah, C. Sequencing and schedulingin robotic cells: recent developments[J]. Journal of Scheduling, 2005,8:387-426.

物流管理论文xxx 第22篇

(一)石油企业现代物流系统构建

作为企业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石油企业的物流管理工作是纵向整合油田的物资供应体系,各节点企业间建立良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行集成化管理,进行集中采购。通过基于供应链的横向一体化的物流管理,分享物流信息,根据需要设立配送中心,减少库存,优化运输配送方案等。利用新的物流技术,优化物流环节,使之能够快速、高效地xxx田的物资需求。物流分为供应物流、销售物流、生产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物从原材料的采购,储存,加工制造,包装,运输到销售,物流的管理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生产活动中。而物流管理作为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管理好整个物流过程,能够有效的提高供应链的价值增值水平。由于我国的石油企业规模大,部门多,构建石油企业的现代物流系统应采取分层规划和有序实施的策略。管理部门在制定石油企业物流系统的发展战略时,应采取集中统一管理,分类控制的方法,同时动态调整战略。“集中统一管理”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库存信息库,统一管理所有在库物资。通过这种管理方式,能够有效减少重复采购,充分提高仓储设施的利用率。“分散控制”就是由各物资单位,根据业务的需要来执行库存的控制权。同时,石油企业还应建立现代物流系统的保障制度,如供应商评价标准、采购制度、运输配送制度和物流成本核算体系等。

(二)石油企业物流管理模式

石油企业物流系统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有物流资源分散、物流管理存在隐性成本、物流信息化水平低、缺乏物流专业人才。构建现代化的企业物流系统,就是要整合物流资源,提高物流的信息化水平。实施物流管理,其目的就是要在低成本条件下为客户提供高水平服务。根据这个目标,物流管理要解决的基本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把合适的产品以合适的数量和合适的价格在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地点提供给客户。由此,企业选择什么样的物流经营模式,来实现这个目标,尤为重要。根据物流对企业成功的影响程度和企业对物流的管理能力,有以下四种方案可供选择。

1.物流自营方案。物流自营是指,在供应链系统中,核心企业利用自有物流资源,自行组织和管理物流活动。物流自营方案有利于企业掌握主动权,做到准确和及时供货,保证服务质量,在这种模式中,企业也会临时性地向运输和仓储公司购买服务,但这些服务只是一系列分散的物流功能。采用物流自营模式的公司,一般对物流的管理能力比较强。

2.物流外包方案。物流外包是指在供应链中,企业以合同方式,将部分或全部物流活动委托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来统筹协调和完成。企业采用物流外包模式,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效用价值、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加速资本周转。如果企业自身的物流技术手段有限,采用物流外包方案,能够增加企业柔性、提高服务水平、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物流外包的不足之处在于企业会失去对产品或服务的控制,增加企业正常生产和收益分配的不确定性,增加企业的盈利风险,因此,国内企业外包仅限于一些作业性活动。常见的物流外包经营方式有外包全部或部分物流两种。

(1)水平一体化物流联盟,即不同的企业用相同的装运方式进行不同种类商品的共同运输,其优势在于,通过企业间的合作获得物流效率以及规模经济效益。

(2)垂直一体化物流联盟,即企业和供货商以及用户建立合作关系,同时将他们纳入管理范围,对整个物流过程进行管理,从而形成联合力量,赢得竞争优势。

(3)混合一体化物流联盟,即前两种方式的有机组合。4.第四方物流。第四方物流,也叫“咨询商物流”,是指第四方专业的物流企业应用所拥有的物流知识和信息技术,对一个企业的所有物流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集成、整合和管理,为企业物流活动的运作提供指导。第四方物流能够提供一整套完善的供应链解决方案,能够为自营物流、需方物流以及第三方物流提供物流解决方案,实施物流规划、完善物流信息系统。第四方物流要求对区域性或跨区域性物流资源进行总调度和集成,并使之能够共享,以达到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减少物流成本的目的。在第四方物流中,企业的物流经营模式可以单独的选择物流自营方案,或物流外包方案,或协作联盟方案,也可以任选两种或者三种模式组合成一套供应链的解决方案。

(三)石油企业物流管理系统的建设

物流管理论文xxx 第23篇

摘要:首先介绍钢贸行业物流管理目前状况,继而从采购管理、库存管理、物流配送、销售管理以及结算管理五个核心环节探讨推行精细化管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钢贸物流行业 供应链 精细化管理

1 概述

近年来,随着钢铁企业转型升级步伐的不断加快,与之息息相关的钢铁物流业务迅速拓展,因此迫切需要打造一个覆盖范围广、精细程度高、实时性强的先进的物流管控体系。笔者结合近年在相关企业的实践经验,对钢贸物流企业的集团供应链优化课题展开深思,旨在探索出适合现代钢贸物流集团发展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面将钢贸物流管理中存在的理由作简要分析,继而从采购管理、库存管理、物流配送、销售管理以及结算管理五个核心环节探讨推行精细化管理的有效途径。

2 钢贸物流行业供应链精细化管理的作用

钢贸物流应该着力建设物流管控平台,将管控范围向上追溯到货源地,向下延伸至目的地,实现采、销、储、运各节点全过程的精细管控。该管控平台建设应结合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通过将全流程节点信息、状态信息与动态执行过程相结合,并匹配物资进行展示,暴露出物流短板和潜力环节,实现物流优化,从而降低物流费用,削减库占资金,提高物流执行效率。

此外,钢贸物流管控平台还需要为客户提供在途物资信息查询、物流服务等级评价等服务项目,大大提升物流运输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总之,精细化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

降低企业间的采购成本

在钢贸物流供应链中,供应商通过生产企业获得原材料存货及相关采购信息,采购部的工作量大大缩减,部门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更高价值的工作任务,采购成本得到有效制约,同时使供应商对企业的管理更加科学。

企业间的交易成本减少

存在业务来往的企业在供应链中精诚合作,相互之间的交易成本和交易周期大大缩减,交易效率大幅提升。

减少库存

库存过量会拖延资金周转周期,加重企业的运营管理负担。而供应链管理使信息交互加速,实现了信息共享。供应商可以实时制约存货,避开产品积压,从而减轻运营负担。

缩短循环周期

供应链自动化管理实现了企业信息的实时交互,提高了企业对商品的预测精度,使企业之间互利互惠,同时也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体在供应链中基于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市场份额进一步拓展,企业利润不断增加。

3 如何推行精细化管理

采购管理

在采购工作中,认真执行采购操作办法,注重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做好“三个服务”,努力构建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采购环境,提升钢材采购管理能力,不断改善采购质量。

首先,将采购规定、程序等内容制作订成明细表格,并发放到采购人员手中,及时解答采购部提出的理由。指定专人负责跟踪采购业务工作,协助预算部门进行采购申请,严格跟踪采购程序,监督实施过程,对采购违规行为及时制止纠正,对不符合钢材采购程序、采购手续不建全的项目一律拒绝 资金支付手续。做好采购后续服务和验收工作,建立有关采购明细台账,分类归档,落实责任人,定期核实,确保材料质量达标。

物流管理论文xxx 第24篇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物流行业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在逐年提高,外界环境在改变,物流管理理念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现代物流管理理念要求用系统化思维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物流行业的快速崛起。笔者在此将分析物流管理中的系统化思维,希望能够给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物流管理;系统化思维;信息系统

一、系统化思维的概述

系统化思维是相对于个体化思维而言的,其给人们带来的是整体性的,能够使人们认识到事物的各个方面。认识和对象在系统化的思维中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从而从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出发,考察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知程度。简而言之,系统化思维就是对事物的全面观察、思考、判断和认知,并不仅仅局限于事物所呈现出来的某一方面。系统化思维有诸多特点,包括整体性、结构性、立体性、动态性和综合性,这些特点使系统化思维在环境中的表现突出。

二、物流管理中系统化思维的特点

1.整体性

物流管理并非只有人们直观看到的运输管理,还包含统筹管理、售后管理、交流管理和信息管理等诸多方面。一件商品要想通过物流流程到达目的地,首先物流企业要采集商品的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制定运输方式,确定运输时间和成本;然后物流企业还要调配运输工具,明确收费标准,确定参与运输的工作人员等;最后,在完成运输以后,物流企业还要提供售后服务,了解商品在运输过程中的磨损情况。这些环节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整体,极大地保证了物流的顺利进行,从而给企业带来收益。由此可见,系统思维一般从整体出发,分析各个环节,把握各种要素,然后再回到系统综合的出发点。

2.综合性

对于物流管理来说,系统思维的综合性可以使管理行为统一使有共同属性和共同规律的管理行为聚集起来,能发挥出更大的效果,取得更加有利的局面。一般的物流管理普遍是从上而下的单一管理,即只考虑如何才能完成运输。综合性的物流管理不但包含传统管理的内容,还有反馈机制,即整体把握物流流程,具有双向思维。

3.立体性

系统化思维并非平面化的思维,它是一种立体化的思维,包含着各种纵横交错的现代化管理思维。在物流管理当中,这种立体化的思维使管理者不能单单只是纵向管理,还要横向管理。在物流管理中管理者除了要考虑本企业的物流流程管理,保证企业利润,还要适当了解其他物流企业的管理情况,从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高在整个行业内的竞争实力。

三、将系统化思维应用于物流管理中的对策

1.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

物流管理论文xxx 第25篇

关键词:校企联合;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策略

相关数据调查显示,国内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相应岗位数量已经突破2000万个,占整个服务业所有岗位的10%左右。我国目前提供物流管理专业高等教育的院校只有不到500家,物流管理专业人数在校生总数不超过100万,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远远无法满足市场对人才的迫切需要。但在就业市场中,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却面临诸多就业困境,理论与实践脱节、理想与现实脱节、岗位与需求脱节等情况较为常见[1]。从根本上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中物流企业或企业物流业务的要求不尽相同,为此,从校企联合出发,研究高层次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完善培养目标、改革培养方式就显得极为必要。

一、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现状

校企合作实际上就是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联合,这两者之间的合作是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完善的协作共赢关系。历史经验表明,我国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前处于不均衡的发展态势当中,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博弈对于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更是持续推进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一日千里,有学者认为21世纪是物流行业的世纪,物流行业将成为这一时展最快、最有前途的行业,物流专业人才是12类最为紧缺的人才之一。现实情况是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数量严重不足与过剩同时存在,这看似矛盾实际上反映了当前高层次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质量不高,特别是具有实践经验,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人才相对来说还比较少。许多高校还热衷于培养初级层面的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雷同、培养手段单一的情况较为普遍。许多物流企业缺乏高层次应用型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但初级层面的理论型物流人才却显得较为过剩。高校没有较好地培养当代物流企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而是培养了掌握较多理论知识却不被企业认可的物流人才,由此形成的人才培养怪圈阻碍了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高。为此,校企联合培养成为高层次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招工难和就业难的矛盾已经显示出高校与企业在物流人才培养中的错位与迷失。长此以往,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功能将明显弱化,企业缓解就业压力的功能也将丧失。在这一现实情况下,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在其他专业中已经有明显成功的案例和典范,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也必然或者必须从这一角度出发去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二、校企联合高层次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定位

要推动校企联合高层次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对这一人才培养体系有基本的认知,特别是对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行准确定位。

首先,确定培养理念。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也就是要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水平,强化创新、创业意识和动手能力;高层次应用型的人才培养必须围绕知识传授进一步加强对现代物流创新与实践精神的引导。近年来,许多高校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意识到当代物流人才培养的目标不仅仅是学习能力,还应该包括待人接物、应对复杂局势的应变能力。只有这样,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才是完整的,符合社会需要的,才能为社会发展服务,才能推动学生自身的进步[2]。

其次,强化师资队伍。具有相应从业经历、具备较高理论水平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师队伍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障,也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驱动要素,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关键所在。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必须具有国际视野,对现代物流发展具有深刻认识,能够将创新与创业教育的基本理念贯彻到教学过程中来。为此,高校应根据高层次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来设置教师岗位,内部培养和外部招聘符合市场需要、学生认可的专任教师,拓展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不断优化专任教师的知识层次,增强教师教学创新的积极性,进一步扩大学生的认知层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3]。

第三,创新课程体系。专业优秀人才的培养必然要以合理的课程体系为基础,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专业课程设置要考虑到物流专业的特点,从专业发展和企业需要出发,进行知识、能力、素质合理配置基础上的课程体系创新与变革。在制定培养方案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物流基础知识的学习,也要重视实践性课程在课程体系中所占比例的合理提升。

最后,变革教学方式。由于物流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科学的教学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专任教师应该从专业需要出发,精心研究教学手段、方法的创新,运用启发、创新、引导、研讨、归纳、发散等创新教学理念,围绕人才培养的中心目标开展多元化和多样性的教学;积极拓展学生知识结构的宽度与广度,提高学生对专业实践的深层次认识,拓宽国际化视野,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开放性思维的活跃程度。特别是要通过课程教学方式的改善,加强师生双向教学交流的程度。

三、变革校企联合高层次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

校企联合的培养模式变革势在必行。一些高校在对所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情况调查过程中发现,专任教师迫切希望与企业联合教学,从企业中来,到企业中去才能提高教学效果。而企业在普遍希望高校实行针对性较强的人才培养,特别欢迎教师、学生到企业开展实习实践活动,对推动校企联合培养积极性较高[4]。为此,高校与企业应该也能够实现多种形式下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双赢局面。

首先,开展校企物流实验室共建活动。物流管理专业是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其不同于一般的基础性专业,该专业社会需求极为迫切,而且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现代物流发展也极快。如果缺少企业的配合,人才培养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很难提高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为此许多高校目前都在努力建设物流专业模拟实验室,还原企业经营与物流运作过程。但是物流专业知识由于涉及许多大型物流设备与设施,完全由高校自身开展建设困难较大,而校企共建实验室的形式能较好解决这一问题,企业的物流基础设施如仓库、物流运输带等设备可以直接用来进行实验。高校则可以将有限的建设资金用于购买相应软件,或者与企业签定人才联合培养协议,安排教师到校企联合实验室挂职,学生到校企联合实验室进行岗前实习,高校和企业都能够由此节约成本,提高效益;而教师和学生则能够从实践中获得理论知识的有效应用,增强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水平[5]。

其次,拓展物流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校企联合中可以努力寻找更多的校外企业作为高校的实习实训基地,由教师带队,在不同学年或者学期安排学生到不同企业基地实地参观。 当然,在进入基地之前,要求学生对相关物流业务比较熟悉和清楚,对相应理论知识应具有一定的掌握程度,同时,学生在进入企业实习实训基地之后要充分了解企业的实际运作以及不同物流岗位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具体需求,让学生感受到加强自我学习的紧迫感。

第三,将企业请进来或将教师送出去。为了保证学生学习的知识内容与社会、企业需要保持同步,高校除了要对学科方向进行深入研究,推动教学改革以外还应积极将企业请到高校来。也就是说除了要推动教师、学生到企业实习,还应将企业领导者、管理者或者一线工作人员请到高校来进行各种现代物流理论与实践的培训和讲座。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更方便了解当前企业所急需的知识,还能了解企业对岗位的要求,帮助学生更好地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企业到高校来讲座,与教师、学生直接面对面交流也能够了解到高校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在理论层面能够帮助企业进行组织变革和再造。另一方面,作为提高高层次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还应加强教师与企业的交流。也就是说,可以将专业的骨干教师送入企业挂职锻炼一段时间,教师在企业工作期间,通过项目合作、对企业培训、企业调研、企业讲座等方式深入企业了解专业知识。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对实践性要求极高,没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往往自身对理论认识不够深刻,也就更无法让学生更好理解理论知识。因此,高校可以通过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有意识地让教师多参与社会、企业的物流活动,在参与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提炼,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更有效地用于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xxx.物流管理专业创新人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物流技术,2009,(7).

[2]xxx物流管理专业校企联合实践教学模式创新[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4,(2).

[3]xxx.物流管理专业校企联合实践教学模式创新[J].物流技术,2008,(4).

物流管理论文xxx 第26篇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problems of domestic logistics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and _learning from doing_ is a typical form of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this paper makes suggestions on this.

关键词: 物流管理;做中学;探索

Key words: logistics management;learning from doing;exploration

0引言

现代物流业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有数据显示,在服务业的总的增加值中物流业占到了1/6的份额,从近几年的发展趋势来看,在“十二五”期间,物流业的发展会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不仅会扩大其产业整体规模,同时也会与经济和其他产业机构相适应,并且在服务方式上也会发生很大变化,这就要求物流从业人员具有熟练的业务水平以及较高的综合素质,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主要都体现在物流管理专业课的教学中,在后续的能力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现行的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中存在着众多的问题,不同的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解决对策,但是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如何将“理论”转变为“实践”,可以简称为“做中学”,但是目前很多专业类院校在“做中学”教学环节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则从现状出发,首先来分析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再根据存在的不足提出如何完善“做中学”实践的方案。

1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体系是根据当前市场需求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并通过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来构建的,而“做中学”作为实践教学的主要方式,它不仅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物流专业的知识,而且也能够为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但是现实中的教学方面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首先,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模糊。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物流业的兴起使得众多专业院校都将物流管理作为一门新兴专业,为了招生以及收益等方面的考虑,在课程体系设置、师资力量和培养目标等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进而使得培养出来的物流管理人才不能很好的适应企业的要求。其次,教学体系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近几年物流业的发展迅速,但是很多学校的教学内容与实践和现今社会要求的有差距,还处于过去传统的物流业的体系当中,并且由于过去物流产业在不同地区实行不同的管理体制,使得不同地区的关于物流管理的职业教育也出现了不同地区不同内容的现象,不能适应当今全国渐趋一体化的趋势。同时教学管理体制也存在众多问题,很多专业院校都没有配套教学的专门管理机制和从业人员,即使有相应的管理制度也都只是形式而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这样的管理体制不利于教学体系的实施。再次,教学内容陈旧落后。物流是一个涉及多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主要包括了经济学、生命科学、运输学、计算机科学等等众多方面的学科,然而现阶段由于师资力量以及培养目标等等方面的不足,导致了很多这些学科的交叉完全是生搬硬套,并没有将各个学科相互融合,而现实的实践中又要求融会贯通,这必然就造成了所学非所学,所需而没学的现象。最后,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物流作为一门应用性的专业,除了学好理论知识外,最主要的还是要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当中,在前文中指出,物流是一个涉及众多学科的具有交叉性和综合性的专业,实践需要理论来指导,而现今对于众多学科交叉的理论工作并不多,这样可能就导致在实践中会走很多弯路。同时在实践的环节也出现了众多的问题,在实践教学阶段最主要的是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两个环节,但是由于资金投入以及师资等方面的限制使得这两个环节在实际中没有得到很好的实践,在讲课过程中,学生很少参与实际操作。而实习阶段很多学校没有统一的组织,缺少针对性的指导,可能会导致教学成果较差。

2对策研究

在前文中指出现今物流管理专业中存在的众多问题,但是它作为一个实践性的专业,虽然需要理论的指导,但是理论需要在实践中总结,经过抽象分析总结成理论,而后再应用到实际当中。而前文中所指出的众多问题,就是因为理论与实践并没有很好的结合,因此关于如何物流管理专业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的关键就在于探索中一条有效的“做中学”道路。下面本文则将根据上述理论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首先,关于培养目标的设立和教学内容的改进。在前文中指出,物流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实践,因此,在整个教学体系的设立中,不但要加强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更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重点在于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有了清晰的目标设定才能很好的指导以后的工作。在社会的实践中,将最新的变化趋势引入到理论教学中,使得教学内容紧跟实践。其次,关于教学体系的建立和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建设。在教学体系的建立过程中,除了设立明确的目标和先进的教学内容外,还需要有一个健全的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健全的教学管理体系是保证先进教学体系得以实施的保障。通过一个健全完善的管理规章的制度和手段以及评价体系,可以为教学实践提供一个平台,使得教学效果达到最好;而保障体系主要指师资队伍和实践设施,关于师资队伍建设,主要是要求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一线丰富经验,能够很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到一起,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同时在硬件保障的前提下,可以更好的实践。

3总结

从前文的分析中,我们首先介绍了物流业在当今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而后又详细的介绍了当今物理管理专业在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文章的第三部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研究,所有对策研究归根结底就是如何实践“做中学”的问题,所有这些对策研究的目标都是在解决如何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而“做中学”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方式,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参考文献:

[1]xxx,xxx.制约高校大学生创业的因素与对策.中国高教研究,2009,(2).

[2]xxx.中国物流业的经济学思考.中国流通经济, 2008,(11).

[3]xxx仙.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完善.职业技术教育,2008,(3).

物流管理论文xxx 第27篇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这样一个环境下,不少的高等院校管理类专业都将物流管理作为了本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或是限定选修课程。然而,物流管理课程是所有管理类课程中理论与实践联系最为紧密的学科之一,是一门包含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性管理学科,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管理学、经济数学、管理运筹学等基础知识,同时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实践基础。这对于文科类高等院校的管理类专业学生而言,无疑是学好物流管理这门课程的最大障碍。对此,有必要针对文科类高等院校管理类专业学生的特点,以及物流管理这门课程的性质和包含的内容,进行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技巧上的探讨和研究,提出有效的教学改革措施来保障管理类学生能很好地掌握物流管理课程相关知识,并初步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

2 物流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目的不明确

在目前的物流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教学目的不明确。事实上,同样是一门物流管理课程或者是同样一本物流管理的教材,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的教学目的。而文科类高等院校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来源,既有文科生也有理科生。尽管一般来说文科生所占比例大于理科生所占比例,因此对物流管理理论进行介绍,采用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方式更符合文科学生的口味,但物流管理课程自身的特点决定了这门课的知识是以理论教学为基础,实践教学为拓展,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论联系实践,对于数学知识和运筹学知识的基础要求就比较高。正因如此,对于文科类高等院校的管理类学生而言,究竟让其在物流管理这门课程中学到怎样的知识?是只学理论知识,还是让学生具备利用数学与运筹学知识来解决物流运作管理方面的实际问题?所有这一切,让该课程的教育从业者在思考的同时也深感头疼。

教师专业基础参差不齐

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都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博士学位,然而我国高等院校开设物流管理本科专业时间并不长,且专门开设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数量较少,这就意味着大多数从事物流管理课程教学的教师,实际上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物流管理知识培训,而对于物流运作管理方面的实践几乎没有。即使部分教师虽然有过实践经验,但可能在物流运作方面的研究水平相对较差,也容易造成实践不能和理论很好地相结合,从而使得学生可能从教师的实战案例中学到了一些东西,但对理论的理解不深,造成学生对于物流管理理论出现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因此由于不同教师的专业基础参差不齐,使得学生很难掌握物流管理课程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并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知识更新速度缓慢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物流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意味着物流管理方面的知识也在不断的更新和发展。然而,现有学生所学的知识还仅仅局限于较为早期的理论观点,不少教科书上的案例还是十多年前的案例。不可否认,传统的理论应该让学生学习,经典的案例也可以增加学生的理解程度,但类似于电商物流、物流金融、快递物流等一系列早已为学生所熟知的概念,却很少在相关的教材中看到,这既使得学生难以很好地将过去从未接触过的传统理论和现有的实践结合起来,也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感觉到无聊,难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解决物流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针对文科生特点,明确物流管理课程教学目的

明确教学目的,是解决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对于物流管理课程教学目的的确定,首先依赖于文科高等院校对于管理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培养方案。如果在专业培养方案中,物流管理的课程学习被当作是学生毕业之后的工作技能培训方案之一,那么在物流管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但要介绍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更为重要的是对于物流各环节运作管理方面知识的教学和技能的培训;反之,如果在专业培养方案中,物流管理课程仅仅只是作为基础管理学知识体系的拓展和完善,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就尽可能以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综合案例的分析作为主要教学内容。

对于文科院校的学生而言,由于文科生所占比例较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紧密结合专业培养方案之外,更多的还是以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介绍为主,并通过新老案例结合分析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理论。当然,考虑到文科院校管理学专业也有一定数量的理科学生,可以在其感兴趣的基础上鼓励其参加与物流运作管理相关的数学建模活动,从而加深对实践问题的理解和应用。

拓展教师知识面,采用多学科结合的方式教学

对于从事物流管理方面特别是物流运作管理方面的教师而言,基本上都能够掌握一定的数学或运筹学方法,结合这些知识对于理科学生而言在理解相关理论和方法上有着很好的帮助。但对文科院校的学生特别是文科生而言,这些知识的介绍只会让学生感到xxx然。事实上,文科学生一般来说都有较好的历史、地理等文科基础,因此物流管理的教学也可以结合这些知识来进行。例如,在物流管理理论中,军事后勤学是一门较早的起源理论,因此教师可以结合一些历史上的战争故事,向学生讲述物流与物流管理的重要性,并结合物资对于战争的重要影响,讲述战场上的物资储存、运输策略以及由于物流带来的战略影响,并从这些故事中找出与物流管理相关理论相结合的部分讲述给学生,从而培养文科类学生对物流管理课程的兴趣,从文科学生自身的特点出发来吸引其对物流管理理论的思考和理解。又比如,文科学生对于文学作品或是影视作品较为关注,相比对现代企业物流的不了解,其对古代镖局的印象可能更为深刻,因此教师也可以从古代镖局的特点出发进行介绍,并将现代物流企业的特点进行对比,从而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物流企业运作方面的知识,加深其对相关物流理论的理解和掌握。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拓展知识面,结合不同的学科来进行物流管理课程的教学。

结合生活中常见案例,改革教学与考核方式

在教学方式上,可以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不同形式的案例教学,但对案例的选择不应该是教科书上提供的案例,而是应该让学生学习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后自己去发现在日常生活中相关的案例。比如很多学生会经常取快递包裹,或是学生也会定期去超市购物等,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就应该以这些很常见的事情为例进行分析,并同物流企业的实战案例相结合,分析其中的联系和区别,就能使学生将不太熟悉的企业决策案例转变为类似的且较为熟悉的生活决策案例,从而更加清楚地理解相关的理论。

在考核方式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结合,自行寻找更多更实际的案例,通过物流方案的制作水平来衡量和考核学生对物流管理课程的学习水平。例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结合理论去发现快递员送货的路径选择策略、超市的补货策略以及超市内部货架摆放布局等实际问题,并让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进行分工合作,文科学生通过实际的访谈和沟通了解其中的问题所在,理科学生通过数学建模的方式来寻找解决方案,通过这样一种将案例置于实际情景之中进行分析的方式,不但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楚地理解相关的原理、概念,以及它们在实际工作中的用处和表现,也能很好地对学生所掌握的理论和知识进行考核。

及时更新相关知识,进行新旧理论对比教学

物流方面的知识更新速度较快,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不断更新自己所掌握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及时将物流管理最新的理论介绍给学生,让其更能够将理论和现实世界相结合,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旧有理论和案例的全盘弃用。事实上,我国现阶段物流发展虽然较为迅速,但物流企业的现代化水平参差不齐,不同物流企业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在进行课程教学的时候,不但要向学生进行最近的知识和理论的介绍,也要介绍已有的传统理论。例如对于仓储管理的介绍,不但要介绍传统仓储管理的理论,也要介绍智能化仓储系统的相关知识,并采用视频的形式向学生直观地表现二者之间的差距,介绍各自的特点和不足,这样学生既能够了解传统的理论和方法,也能够熟悉较新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比的方式能加深学生的印象。

物流管理论文xxx 第28篇

第一步是前奏。先是分组,每组十人左右,我们这组五个男生六个女生。组长xxx原计划为星期二去,可那天下大雨,于是推迟了一天。星期三早上,组员在老食堂一楼集合完毕后,于7:40左右开始出发。先是坐220从我们学校到八一广场站下车,然后是到中山路坐游1到塘子河站下车。我们本想去南昌港,看到旁边有个小码头,于是进去,可那是南昌水警的办公用地,于是找了个老大爷问问南昌港的位置,他说离我们当时所在的地方很远,我们谢过大爷后有些郁闷。看了会赣江上面的轮船。有一些船正在装沙作业。由于前两天刚下过雨,所以赣江水位比平时要高些,轮船的航行条件好些。当我们向斜对面望过去时,看到了一个码头,而且正在作业。于是我们把它定为今天的实习目标。

物流管理论文xxx 第29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物流管理专业 实践教学

现代物流在社会与经济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促进作用愈发明显。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大力发展物流业,2009年5月12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落实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部门分工方案》,迅猛发展的行业造就了巨大的人才需求,物流专业人才跻身于我国十二类紧缺人才之列。在高职院校中,物流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如何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1.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观念落后。

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性很强,在物流管理专业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普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继承轻创新的倾向,忽视了实践教学对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培养的作用,将实践教学置于次要位置,导致培养目标不明确,从而使得实践教学在方法、体系、内容等方面存在着混乱和不科学的现象。

实践教学方法过于简单。

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仍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即以理论课程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物流管理专业的许多课程实务性较强,仅靠传统的课堂教学很难使学生真正掌握业务的具体方法,造成毕业生能力与社会需求脱节。

实践教学体系不系统、不完整。

在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中一般形成了公共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体系,但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往往只关注与专业技能紧密相关的实践,较少将综合能力实践和创新能力实践作为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之一整体考虑,使得整个实践教学体系并不完整,极大地影响了物流管理专业素质人才培养教学目标的实现。

实践教学内容不完善,缺少有机配合。

物流管理专业完善的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专业认知实践、校内阶段性实践、综合性技能实践和顶岗实习。一些设计性较强的专业实践教学的项目因为缺少实践经验丰富的实践指导老师而被迫取消,学生由于缺少参与实践的机会而丧失培养专业技能的机会,由此影响综合性训练,且各实践内容之间也缺少相互配合。

2.国内现行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模式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我们查阅大量有关物流管理资料,并对其进行总结归纳,希望能从中找出解决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存问题的方法。目前,物流管理实践教学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xxx[1]提出,以实践教学的主客体目标系统化和理论与实践并举的模式,其中主体的目标建设是以实践性教材为主,将物流企业的经营实例及最新成果编入实训教材;客体的目标建设是改进教学方法。在理论环节围绕市场需求进行教学,实践方面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xxx[2]提出,建立“岗位―任务”的实践教学模式,就是指将实际工作中某个岗位应具备的能力分解成若干个任务进行针对训练,学生通过对各项任务的逐一训练和掌握,具备或形成该岗位所需的实践能力等。

周立军[3]提出采取“分散式与集中式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分散式实践教学”就是将实践教学时间分解到第2至第5学期,在每个学期的后6xxx学生从事不同类型的实践学习,主要有单元实训、综合实训、典型物流企业的参观学习等。“集中式实践教学”就是在第6学期让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应用所学的知识。

3.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发现,国内现行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教学质量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且这些模式充分考虑到了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总体来讲,现行的物流管理实践教学模式没有考虑到对学生知识接受能力的培养存在梯度的问题,因此,借鉴以上的教学模式中的优点,结合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我们提出以“三段递进式”为主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所谓“三段”,即按照项目课程的开设,实现专项能力实践、综合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实践的三阶段性实训;所谓“递进式”,是指三种能力培养按照能力形成的先后过程,由低到高依次展开培养。通过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紧密结合,指导学生开展实习,从而顺利完成由学校到企业的角色转变,真正胜任企业工作。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第一阶段专项能力实践是以校内实训室为主,对应的实践教学是专业认知实践和校内阶段性实践,是对开设的专业理论课程分别设立相应的独立实训课程,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初级动手能力,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专业理论课的教授过程中,采取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如演示教学形式、案例教学形式、模拟教学形式等。在实训课程中,主要训练的内容货物有出入库管理、货物搬运管理、货物日常养护、各种运输方式的货运、信息系统管理等。

第二阶段对应的是实践教学中的综合性技能实践和顶岗实习,主要以校外为主,通过现场的感性认识,由外到内,由浅到深,循序渐进,这种实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有逐步加深认识的感觉,通过身临其境,主动操作学习,从中感受和体验知识的运用,从而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主动消化吸收并自觉运用于日常中。此时实习的内容安排主要是将专业理论知识同物流企业实践有机结合,熟悉从业环境,学习如何应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来正确处理物流管理各个环节的工作。

第三阶段是创新能力实践,这一阶段是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而设立的,分两方面实施:一方面贯穿在整个教学计划的执行过程,即在教学过程中就针对学生的能力特长展开创新能力训练,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参与企业对口的科研。

4.结语

本文针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和目前物流管理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三段递进式”实践教学的模式。该模式将物流专业的理论环节和实践环节有机整合,各阶段循序渐进强化了学生的不同的实践能力,从而形成了较系统、完整的实践教学过程。在物流专业的实践教学中,我们必须加强各阶段内容的融合和渗透,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才能培养出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型物流专业人才,才能使物流专业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创造性和适应性。

参考文献:

[1]xxx.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方式的研究.价值工程,2011,(10):288-289.

[2]xxx,xxx尔利.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高教论坛,2006,(5):203-205.

物流管理论文xxx 第30篇

一、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现状

物流管理是现在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必然要进行发展的一方面,其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水平与竞争力,现在很多的企业都开始重视物流管理,但是因为自身企业对于这方面的了解有限,在实际中面临着众多的问题,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主要是自身物流管理的观念就较为落后,認为物流管理只是运输管理与仓库管理,往往偏重于物品管理而忽略制度的管理;所使用的管理手段也无法与时俱进,一些中小企业仍然使用的人工管理,没有办法适应现在的社会变化,企业的管理方式仍然使用纸笔,一些企业虽然使用了电脑,但是还没有相关的系统,也没有一些物流方面的专业数据,先进的信息技术对于中小企业来讲,显得较为困难;另外中小企业的专业人员不够,现代的管理必须要需要具有现代化知识的人才,企业的竞争其实就是自身人才的竞争,由于在观念方面就有所不同,中小企业在物流管理方面的人员往往也跟不上时代,所以,解决中小企业物流管理方面的问题,就需要解决其管理人才的问题,找到物流管理的真正内容,配备适当的人才与管理方法,才能够达到物流管理的目的。

二、社会中先进物流管理概念

物流其实是每一个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都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现在的物流管理重视的是管理的过程,其所涉及的范围从原材料一直到成品供应,是一个贯穿企业整理经营的管理过程,通过对于相关物资的管理、信息的了解以及客户与供应商的交流,从而让市场得到相应的满足,所以,物流管理是不可缺少的。

因为现在企业的核算制度,主要是根据自身劳动力与产品成本来进行分摊的,所以企业在核算实际情况的时候,往往没有物流的成本,对于企业物流成本计算也是较为困难,现在物流成本的概念仍然是一个较为模糊的定义,一般认为物流成本是由:运输成本、持有车行本、仓储成本以及物流管理成本相加得来的,但是,物流的总成本应该还需要包括对于原材料采购规模的成本以及相关的机会成本等等。物流管理是一种具有开放型的管理模式,是由一系列相关丽娜的物流活动所产生的总成本,其分布在不同的政府职能之中,也分布在相关的合作伙伴之中。物流中车行本是企业物流管理的主要标准,但是其并不能直接反映出物流的情况,通过对于物流总成本的计算,可以让企业从大方面了解物流的现状,明确现在物流的问题与相关解决方法,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绩效。

三、中小企业物流管理建议

(一)要建立起适应企业的物流管理系统,现在的物流管理已经十分的多样化,如果只从人工的记忆已经很难处理现在企业的物流成本,不能保证正确的进货与验收,就会导致了时间的浪费,也有可能出现库存过多、成本增加或者失去客户的危险,所以使用信心技术的手段,是不可缺少的。企业应该从自身的情况出发,找到合适自己的系统,先从仓库管理入手,仓库是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交接点,也是最需要信息化管理的,同时也最容易操作,所以,将仓库进行信息管理最容易给企业带来利益。

(二)要培养物流管理人才,因为市场竞争越来越大,中小企业的产品与服务也需要依靠着自身竞争力与物流体系,来满足社会的需求。没有现代物流就失去了产品质量,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的实力,就必须要培养高素质的物流人才。中小企业对于现代物流人才的培养,需要加强与学校之间的合作,积极的参与相关学习组织的物流培训班,建立起物流的操作区,培养出相关的技术核心,并且努力建立起人才竞争机制,加强理论与实践的交流,形成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物流人才。当然这也需要从实际方面出发,结合现代的物流管理理论与系统,开发出适合自身企业的物流体系。

四、结语

总之,现在的物流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必要方法,已经被众多中小企业所重视,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需要具有科学性,对于企业的特点与社会的需求,都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企业的物流水平。

物流管理论文xxx 第31篇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物流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全国300多家高职院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并重视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

1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需求

高职物流管理培养的物流人才应该是复合型人才。但是以往的毕业生在人才的质量方面存在严重问题,职业能力无法胜任物流企业的需求。虽然企业有适合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大量物流管理岗位需求,但是大多数应届高职毕业生无法满足企业人力资源的技能素质要求,这说明目前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式不能满足企业实际需求。基于我们对典型就业企业的工作岗位分析,分解了工作任务,明确物流管理专业应培养的职业能力。在确立了具体的专业培养目标以后,必须构建一套保证培养目标实现的教学体系。明确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应具备的职业能力,按照职业能力的要求构建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体系。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要培养符合职业能力需求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必须从课程教学、实训体系建设和校企合作等方面改革现在的理论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

2提升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途径

项目式课程教学的推进

围绕企业职业能力的需求,树立以工作情景支撑,工作任务驱动的高职课程核心理念,并以此来指导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改革的全过程,构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高职课程模式。以“工作任务”为主线设计专业课程,结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采用项目课程、一体化课程等多种形式,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物流管理人才的职业竞争力是企业运营管理能力,熟练运用物流设备、信息技术和物流管理理论方法。在开发项目化课程时应将岗位工作任务进行项目分解,以行业特质(机械、电子、纺织等)或功能型模块(采购、计划、仓储、进出口等)为主线进行项目化课程开发。

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

在与企业、院校、毕业生的调研与访谈过程中,都提到实训室建设与企业的实际工作情境对接,以营造职业化学习、实践的工作环境,这对人才培养很重要。如供应链管理的“计划员”岗位、“仓管员”岗位、国际物流的“货代”“操作”等岗位能在实训室中得到仿真。通过学校经费投入,引入企业真实项目等方式建立综合物流实训室,围绕订单培养式人才,实践教学多样化,建立长效保障机制保证工学结合实训教学的效果。学生通过校内外实训的平台,熟悉和掌握仓储配送、运输、采购与生产物流操作流程和技术,在真实的生产商贸企业和物流企业工作中,提高自身的物流软硬件操作和物流方案制订等实践能力,学生毕业后能较快适应工作岗位,适应基层管理岗位的需要。因此,校内实外训基地作为课程教学和实习实训的载体,其建设必须满足项目是教学改革的需要,满足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满足企业专业人才的需求。物流管理类专业建设理论与生产性实践的一体化的课程,课程教学从传统的课堂走进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为企业输送合格的物流专业人才。

深化校企合作

只有通过与企业共同培养模式,高职院校才能实现培养高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教学目的。高职院校围绕企业的用人岗位需要,设置调整学科专业、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企业急需的技术研发和成果应用,发挥职业教育推进社会发展的作用。高职院校和企业利用各自的资源,培养的应用技术人才需要贴近企业一线。开展校企合作,能够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促进学生的理论知识应用能力。

3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几点对策

完善职业教育法规政策。各地政府出台新的职业教育法规,该法规需要具体明确学校、企业和政府机构等各方的义务与责任。教育管理部门督促各高职学院改进职业教育模式。教师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联系。教师通过顶岗锻炼熟悉企业的业务流程,提升理论运用实际的能力,明确专业教学和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制订课程和专业达到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推进课程改革建设工作。高职院校需改革课程体系,加大课程实训和综合实训所占课时比重。理论教学实现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式,不追求理论完整体系和深度,在所在城市里寻找合适的合作企业,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和顶岗实训方案。从而实现校企合作价值的最大化。政府部门要加强对企业提取教育经费的监管工作,对企业采取定期的监督和检查工作。推行校企深度合作,技术服务企业工作。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不能仅停留在实习生、毕业生的输送,物流专业教师要经常走访合作企业,开发企业的实际项目,帮助企业解决工作改进,管理优化等实际问题。鼓励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具备服务企业的技术能力。在教学管理方面支持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合理安排教师的学校教学工作和企业顶岗,技术服务工作。建立企业兼职教师资源,通过企业认知和专题讲座等方式教学服务。教学管理部门认可校内专职教师参与服务企业的工作教学量,建立合理的服务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

物流管理论文xxx 第32篇

[关键词] 海洋电子信息产业;应用型本科;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DOI]

海洋电子信息产业是电子信息技术在海洋经济领域应用所形成的融合产业,是船舶、海工、海洋监测等海洋产业的基础和核心,对于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关乎国家的海洋经济和国防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环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带动了广西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海洋电子信息产业将会推动整个北海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港口物流的有效运作对海洋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海洋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高技术人才的支撑,建设一支实力雄厚的海洋电子信息产业高技术物流人才队伍势在必行。因而,对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人才的培养必须提出新的要求。

1 应用型本科海洋电子信息产业所需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应用型本科物流人才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

目前本科层次物流管理专业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还比较少,大部分针对高职高专院校物流学生的研究。为培养环北部湾经济区海洋电子信息产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必须实施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培养同时具备学术型和技能型、适应社会发展所需求的物流专业高级人才。

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实现校企无缝对接的先决条件

“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社会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尤其在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应用型本科的物流专业学生不能再忽视实践的重要性,尤其物流管理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非常重的学科。因此,必须结合“理论-实践-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环北部湾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学校中掌握理论知识,在企业中掌握专业技能,切切实实做到校企合作的无缝连接。

拓展就业渠道,帮助大学生提前适应工作岗位,熟悉工作流程

环北部湾经济区得天独厚的优势,为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提供了提前进入实习的机会,增强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人才培养的是实用性,同时也增强了企业和学生之间双向选择的机会。通过实践和实习,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能够切实了解相关行业运行现状,明晰物流企业运作流程,为大学生毕业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2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存在的问题

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主要有高水平的海洋电子信息高端人才,但却严重缺乏高端的物流专业人才。因此,建设具备海洋电子信息产业的物流人才队伍成为北部湾企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因此,对高校海洋信息产业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是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然而,目前应用型本科物流人才培养还存在很多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物流课程设置不合理

由于物流管理是一门新兴产业,而物流管理所涉及的面比较广,因此,社会对于物流人才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不同的要求,企业需要更专业的物流人士,尤其对于环北部湾经济区海洋电子信息产业来说,更需要有精通海洋运输知识的专业物流人才。目前院校的课程设置还存在全而不专的现象,没有明确的方向定位,从而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很难从事专业性很强的物流工作。另外,目前很多高校所设置的课程都是偏理论较多,实践性课程很少,严重的“重理论、轻实践”。然而,物流管理专业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用型本科物流人才的培养,需要通过实践课程强化应用能力。但是,很多高校由于种种原因,实践课程严重偏少。一是因为教师本身的实践经验比较少,尤其是刚毕业的教师,几乎没有任何的实践经验,无法给学生上实践课;二是因为学校资金不足,无法建立完善的物流实训基地,有的只是部分的实训模拟功能;三是因为缺乏与校外企业合作,学生没有实践基地,课堂上的理论课和课堂实践课无法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教师师资队伍相对比较薄弱

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需要的是理论知识丰富而且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物流教师。然而,目前很多高校的老师都是理论知识丰富,但是实践经验欠缺。所以,应用型本科学生能学到的知识仅仅限于理论知识,对于企业中实际的物流运作和规划不能更深入的了解。

实践教学模式单一

由于物流是属于一门相对较新的学科,很多高校都还没有完善的物流教育体系和教学模式,不管是实践教学还是理论教学都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主要的教学手段还是案例分析法、课堂讲授法等,或者通过参观见习等方法来培养物流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样学生很难掌握真正的应用技能。

3 应用型本科海洋电子信息产业所需物流人才培养的改革思路

物流管理课程体系建构创新:立交桥式人才培养体系课程设置

应用型本科学生的层次比较多,针对不同层次(应本、中升本、专升本)的学生,应该设置不同的物流管理课程体系。具体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突出专业特色,合理设置相关课程。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结合环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发展趋势,结合海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制定符合海洋电子信息产业的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方法,增加与海洋运输有关的一些课程,比如海洋运输信息管理等,突出同时具备物流管理知识和海洋电子信息知识的人才培养特色。

(2)改进教学方法,增加实践课程比例。物流管理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教师在课堂上只能传授理论知识,而并不能传授实践动手能力,目前很多高校都还是采取“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大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必须使理论与实践课相结合,实现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第一,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多采用一些能提高学生听课积极性的教学手段,比如启发式教学、模拟教学、交互式教学等。第二,建立核心课程理论加实验教学模式。对于专业性比较强的物流知识,应该增加相应的配套实验课程,如ERP、Flexsim仿真软件、Lingo编程软件等,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综合理解理论知识,同时锻炼学生的应用技术能力。

建立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

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关键。由于物流的应用性、实务性非常强,要求学生能够进行实践操作,尤其对于同时要具备物流知识和海洋信息知识的学生来说,实操更是必不可少。因此,学校按照不同的教学目标,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实践操作方案。实践教学活动总体来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进行:基础实践教学阶段、专业实践教学阶段、综合实践教学阶段以及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阶段。其中每个层次阶段有不同环节的实践教学活动,如下图所示。

实践教学结构

(1)基础实践教学阶段。基础实践教学阶段主要是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的加深阶段,对于弥补课堂理论教学的不足有着重要的作用,是专业实践教学阶段的前提条件,因此,是专业能力初步锻炼的阶段。在本阶段的学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课程实验、社会调查和港口企业参观见习等,重点是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基础实验能力。

(2)专业实践教学阶段。专业实践教学阶段是指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科研探索中,强调的是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专业实践的重要性,有助于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因此,本阶段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课程设计、项目实践以及专业实训等。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项目环节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以团队的形式一起学习和研究,共同探讨相关问题,课程设计环节有助于学生培养团队精神,融合更多的学科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设计实验的能力。专业实训主要是指采用校企合作的形式,在老师和企业的带领下,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到实际的工作环境中亲身体验未来的工作状态,如订单的处理、产品的出入库管理、商品的进出口流程等,帮助学生提前熟悉工作环境,专业实训是联结校内和校外企业需求的桥梁,是物流管理专业毕业实习的一个模拟阶段。

(3)综合实践教学阶段。综合实践教学阶段主要包括专业技能培训和相关科研竞赛等,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综合专业技能只要是指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ERP实训、物流企业管理沙盘模拟等。科研主要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参加各种科研训练计划,参与老师课题研究、科研立项和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等学术活动,这对学生的人际关系、团队合作精神方面等起到很大的作用。全国性大学生物流竞赛可以培养学生的研究水平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书面交流能力和口头交流能力,锻炼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能力。

(4)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阶段。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是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离开校园、进入社会前重要的一个综合性实践环节。为了让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在毕业后更快地适应相关专业工作,学生需要到物流相关企业中进行锻炼,毕业实习主要是培养学生运用相关专业知识,提高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分析、解决物流实际问题以及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因此,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第7学期可以安排到相关物流企业实习,直接参与物流企业的工作,理论知识与物流企业实践进行有机结合,掌握相关物流企业的岗位职责、熟悉物流工作流程,有助于学生毕业后提前进入工作岗位。毕业论文设计是对物流专业学生四年来学习的进一步的提升,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是相辅相成的一个实际活动,一般情况下,毕业论文根据学生实习过程中对物流专业知识的总结和升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引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双师型”教师是指教师既需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也需要掌握物流管理较强实际操作技能。然而,目前高校“双师型”教师还比较紧缺,而物流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是改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主体,所以需要教师们在注重教学和科研的同时,还需要定期去企业间学习、考察、调查等。因此,要培养出实践性很强的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人才,关键还是需要有一支相对稳定的、具备较高教学水平的、实践性能力很强的师资队伍。具体解决办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1)鼓励和支持现有的专业物流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可以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到企业挂职锻炼,或者学校每年定期派送部分教师到企业中轮岗实习,以此来提高物流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亲身经历物流的实践经验运用到课堂中来。

(2)社会引进“双师型”教师。直接从社会中引进有丰富经验的物流专业成功人士,引进既有扎实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

(3)聘请兼职教师。根据教学需要,专门到企业中聘请高层管理人员来上一些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如物流实务、物流作业基础、物流运作基础、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等。

4 结 论

环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需要高技术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这对应用型本科海洋电子信息产业所需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将依托学校教学改革试点项目,根据学科专业的发展规律以及海洋信息产业的需求,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我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成为具有专业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

参考文献:

[1]xxx.舟山市海洋电子信息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与思考[J].调查研究,2013(2).

物流管理论文xxx 第33篇

关键词:物流管理;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

在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一种尚在探索中的新的高等教育类型。由于起步较晚,研究更多地停留在政策层面和理念层面,从高校专业设置、教学环节、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队伍建设、基地建设、招生方式等内容层面和实施层面进行的系统研究还非常欠缺。目前,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已经成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共识,各校也加大了资金投入以改善教学条件,但是我国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仍显得不尽如人意。本文将围绕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构建这一主线,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分析和阐述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适应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的课程体系。

一、我国高等教育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特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根据人才类型和培养目标,将高等教育第5级分为5A1、5A2和5B三种类型,分别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专门人才和实用型职业技术人才。其中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特点如下:

1.培养目标:应用型本科培养的是各行各业中应用科学理论从事高技术专业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属于“理论应用型”人才。

2.培养规格:知识结构方面。应用型本科以行业需求为本位,由于行业具有复合性和跨学科性,因此应该特别注重知识的复合性、现时性和应用性。能力结构方面,应用型本科以面向行业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同时培养学生要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素质结构方面,应用型本科人才应具备更强的社会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自我表现力、团队精神、协调能力、交际能力等。

3.教学体系:应用型本科面向行业设置专业,以适应行业需要为目标来组织教学,以“理论应用”为主旨来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培养学生应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尽管高等学校的分类及相应人才培养的标准已经做出明确界定,但我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各个方面如课程体系构建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以传统教学、经验教学为基础的课程教学过程存在许多不能适应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问题,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就发现该专业课程体系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学理念陈旧。现在多数学校物流管理类课程的教学理念不能适应应用型本科的需要,尤其有的教师知识结构过于老化,专业素养较落后,还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学会理论、能通过考试就达到教学目的了,这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完成设计成果的应用型本科教育目标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2.教材体系、课程体系相对落后。物流管理类课程体系建设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现在有许多学校对这些课程几年不进行调整,物流管理类课程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培养的学生自然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本门课程的教学,基础薄弱、课程层次不够分明、相关课程联系不够紧密,因此学生基础不牢固、知识点重复、能力提升达不到要求的高度。

3.教学方法重理论轻应用。许多学校还处于理论为主、实践为辅,设计成果为空的一个状态。课堂讲授是单向的信息传输方式;教师通常以教材为中心,根据教学大纲精心策划、认真备课,并形成完整的教案,再按教案进行教学;信息资源局限在教材或多媒体屏幕上,信息传递形式局限于课堂中教师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口头传授,这样的信息传递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展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实践教学内容单一、课时较少。考核体系以理论答卷为主,实践操作为参考,这与应用型本科实践能力强的目标不相适应。

鉴于以上现状,我们强烈地意识到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教学课程体系构建的缺失,这直接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及综合培养质量的提高、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力的加强、学校品牌及专业品牌的提升等。因此,加强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工作需要大力开展研究并尽快付诸实施。

二、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

现代课堂教学重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但最终要应用于实践。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理论知识来源于前人的实践,人们掌握了相应的理论知识需要到实践中加深理解;通过实践,不仅促进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且对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能依据前人的方法论创新性地进行总结,使理论知识得以升华。这种循环式、渐进式的认识规律完全适应对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教学课程体系构建研究的指导;同时,学习情境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个体参与实践,与他人、环境等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形成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提高社会化水平的过程,学习更多的是发生在社会环境中的一种活动;从教学的角度来看,xxx调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环境。传统教学中强调的直观教学方法是学习情境理论的一种体现,但学习情境理论在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教学中的运用却又有其更丰富的内涵,突出表现为学习环境的真实、客观、适用、实用等。

(二)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1.面向实际需要的原则。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首先应该做到应现实社会之需和应时之需。随着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物流实务也在不断变化之中。传统的物流业务在进一步深化,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冷链物流等新业务层出不穷,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教学课程体系需要有针对性地去适应这种现实的变化,体现面向实际需要的原则。

2.与传统教学课程体系的相容性原则。处理好理论教学课程体系与实践性教学课程体系之间的关系,是贯彻和实施整个教学课程体系必须考虑的问题。需要在有限的学时安排下做出相应的调整,做到既保持理论知识体系传授的完整性,又让学生得到较充分的实践性课程的训练,保持总学时不增,传统教学课程体系与实践性教学课程体系相容,相互补充,改进教学效果。

3.课程体系内容的多样化与全面化原则。课程体系应该覆盖当前物流管理本科生培养的每一个专业及方向。就教学课程体系的表现形式来看,应该尽量体现多样化原则,形式多样灵活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三、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教学课程体系的框架

以广州工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教学为例,针对不同课程类型,结合应用型本科教学的特点,设计了相应的课程体系。详细内容参见表1。

在具体课程的设置方面,重点要突出应用型本科教育对于学生基本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学术性本科教育相比,应用型本科的实践类课程在形式上更加丰富,内容方面更加注重与社会物流企业实际工作内容的接轨。

1.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该类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关注国内政策和国际形势,规划未来职业,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具备逻辑思考与判断分析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因此该类课程应该在课程体系中占有较大比重。在该类课程中,应该设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_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大学语文、大学英语、大学体育、军事技能训练、形势与政策、计算机应用基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课程。

2.学科基础课程的设置。设置学科基础课程应涵盖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等与物流管理专业相关的课程以及物流管理专业较为基础的课程。应包括如下课程: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现代物流概论、运输管理、供应链管理等。

3.专业技术课程的设置。专业技术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关键所在,其设置的目的是为了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物流管理专业知识,使其能够全面地掌握,并具备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对于专业技术课程,广州工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主要针对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的职业岗位,结合物流的重要功能,设置不同类型的课程,主要包括以下课程:仓储与配送管理、第三方物流、物流营销、物流设备与技术、采购管理与库存控制、物流信息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等。除此之外,为了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开拓专业视野,培养创新能力以及紧密结合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还开设了如冷链物流管理和冷链物流设备与技术等特色课程。

4.综合应用课程的设置。物流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教学中应该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突出实践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应用课程是物流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笔者将物流管理专业的综合应用课程分为三个层次:第一,课堂内综合应用课程。课堂内实践性教学课程主要穿插在各专业课程中进行,该部分课程是学生后续应用型课程的起点,属于应用性教学课程的第一层次,具有基础性和启发性的作用。第二,课堂外的综合应用教学课程。例如,提供实践性课程平台,例如物流业务单据制作、模拟物流业务流程、校物流协会定期活动、物流业发展热点问题讨论交流、实习基地与校企合作单位专家讲座专等,这些应用性课程的创办与开设将进一步扩大学生视野,巩固理论知识,加强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之间的对接,最终走出校门参与专业实践服务。第三,校外综合应用性课程,这是校内应用课程的进一步提升,包括暑期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

“三个层次”使得整个教学课程体系要求做到层层推进,步步为营,环环相扣,以求实效。以广州工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教学为例,设计特定的综合应用教学课程。详细内容参见表2。

四、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教学课程体系构建的评价与调整

1.建立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教学课程体系评价模型。为了对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教学课程体系进行动态的质量监控与调整,以具体的综合应用性课程体系为例,可以利用表2所提供的课程体系设计项目,通过建立某个归一化的数学模型来予以实施。例如,简单的加权平均模型可以提供一个归一化的指标用以评判体系的质量。或者,通过对表2层级结构的细化,利用层次分析法也可以得到无量纲的归一化指标。实际操作中,每个权重的赋予可以利用专家咨询法与师生意见反馈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如果指标值相对前期下降了,从模型的计算中找到导致指标值下降的原因,这些原因可能来自管理与执行方面,这就需要改进相关管理工作,增强执行力度;可能是因为某些项目已经过时需要淘汰,某些项目需要增加进来,以及项目与项目之间的权重结构已经偏离真实水平,因而需要重新对项目及其权重进行结构性的调整,以改善课程体系。

物流管理论文xxx 第34篇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有了迅猛地发展,电子商务的逐渐推广,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不仅扩大了企业的销售范围,还促使企业改变了以往的销售模式,电子商务在促进企业经营模式改变的同时,还对现代企业物流的管理带来了很深刻的影响,电子商务催化了物流管理的变革,转变了物流管理的理念,明确了企业物流管理的目标。

论文关键词: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创新发展

1 电子商务催化了物流管理的变革

物流管理的理念

物流管理的持续时间

物流管理目标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电子商务的不断进步,给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传统环境中的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于材料的节约以及劳动力效率的提高,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的竞争优势逐渐向建立高效的物流体系转变。

在物流管理的供应链中,生产企业是起点,然后会逐步经过物流企业、商家、最后到达消费者,这是整个的供应链,并且是高度一体化的供应链,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必须随之发展,向新型物流管理体系发展,转变的主要目标则是加强供应链上每个环节的联系,通过其相互协作与配合,从而提高产品的配送效率,从而为消费者享受更好的客户体验。

2 物流管理创新策略

物流管理论文xxx 第35篇

广东是国际物流中心,聚集着全国众多知名的物流企业,特别是进入21世纪,珠江三角洲形成的国际供应链,引导我国现代化服务业集聚在深圳、广州等中心城市,引领我国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目前珠江三角物流业的发展现状:拥有全国最大的港口群,是我国进出口贸易的重要基地和集散地,大量货物通过港澳完成进出口业务,进出口的物流运输基本上是以集装箱方式由陆路转海路完成,因此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成为众多企业的当务之急。

为xxx江三角区域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于2002年广州大学华软学院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并将其作为学院重点建设专业之一,以培养具有物流运输、仓储配送、货代报关及经营管理等各项专业技能的现代物流管理和操作人才为目标。为此,华软学院开设了《现代物流管理概论》这门课程,并将该课程作为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该课程的前身——物流学(即logistics,有的学者倾向于译为后勤学),发展于20世纪中期的一门系统管理科学,发展至今经历了制成品实物分拨、原材料到制成品综合管理。

一、我院《现代物流管理概论》课程的教学概况

我院物流管理专业开设六年来,一直在不断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在教改过程中,对于教学体系、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等进行了研究与探讨。《现代物流管理概论》是物流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全面介绍了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从新时期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条件满足客户需求出发,按照物流有效流动的全过程,通过对包装、运输等具体物流职能进行阐述,整合物流成本、物流质量、物流信息、供应量管理等多方面内容来诠释一种现代的综合物流管理思潮。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包括:通过具有原创性、本土化的课程内容的教学,学生能较全面地掌握先进的现代物流管理的理论体系;突出现代物流管理涉及的基础理论,使其为物流管理的其他专业的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强化实践技能,让学生在掌握现代物流管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结合物流管理的案例,把理论知识与现实的管理相结合,培养学生利用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关于我院《现代物流管理概论》课程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运作现状

华软学院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要求学生专业技能扎实、动手能力强,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教学计划,严格实施教学计划并对教学活动进行全过程管理。在教学模式上,华软学院遵循的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指导思想。因此,在教学中,其一直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特别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

1.在教学方法上

在教学方法上,课堂讲授是理论教学的基本形式,但是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开展互动教学;选用贴近、恰当的案例,开展案例教学;采取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开展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训教学中,本着“校外—校内—校外”的设计思想,采用“教师讲解—学生参观—教师演示—学生动手模拟—教师指导—学生实习”的模式,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时间和操作机会,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指导作用。为此,教学队伍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设计,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课堂案例教学。教师们结合国内外知名企业的物流运作实例和课题经验讲解理论知识,并根据课程内容组织学生围绕专题进行讨论,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案例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用PPT形式进行陈述及对其他小组的陈述进行评价,以此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2)邀请来自企业的物流管理专家举行专题讲座,如德邦公司董事长等,从而增强学生对目前物流业界运作的探讨,拓宽学生物流管理的知识领域。

(3)组织学生到德邦、宝供等企业、单位实地考察,增强学生对现代物流管理实践的感性认识,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帮助学生将现代物流管理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在考核内容上,对理论部分组织有关教师建设《现代物流管理概论》的试题库,用于学生的日常检测和期末考核,采用闭卷方式,课程组成员阅卷并进行试卷分析。对实训部分按照实训教材的考核要求进行考核,如由小组形式完成某个企业物流配送方案的设计等。

2.在教学手段上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传统的课堂教授与多媒体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可以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信息融为一体的优势,有效地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在实训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演示,既增强教学演示的效果,又改善教学环境。

在考核手段上也采取多种形式,既有传统的笔试,又有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训考核。

3.丰富的教学资源

物流管理论文xxx 第36篇

作为物流专业的学生,物流在整个伊犁地区发展现状以及前景是我一进公司就比较关心的问题。伊犁地区拥有八县一市,地域广阔,但就是因为地域广阔,使得很多中小物流企业只能做一个地区的业务,并且伊犁不是商品的生产地,对货物的集散要求并不高,所以,目前的企业主要业务集中于各个汽配,较大,较重型货物。并且路线单一,通常只做一条路线的业务,这与企业的规模小,资金的制约又很大的关系。如仅仅是伊宁市内就拥有物流快递企业也30至40家左右,但多数是做伊犁到乌鲁木齐的业务,其余的几家做到各个县城的业务,做伊犁到乌鲁木齐的企业便将自己的县上的业务外包给做县上的企业,整个现状是处于初级发展的阶段,进入门槛低,企业规模小,专业水平低,但拥有生命力。

未来的发展前景,由于进入门槛低,可能会有更多的企业进入。但在不断的竞争发展中管理合理科学的物流企业必将发展壮大,企业的运作更加的专业化,带动整个行业朝着专业,大规模的方向发展。物流快递业作为朝阳产业,在伊犁地区向内(向内地输出新疆的地产如薰衣草,棉花)向外(中亚广大市场)发展的空间都很有潜力。

物流管理论文xxx 第37篇

第1章 现代物流与铁路运输. 2

现代物流的概念和特征. 2

铁路货运发展现代物流的必要性. 2

铁路货运发展现代物流的优势. 3

第2章 运用现代物流理念,推进铁路运输企业的发展. 6

加快铁路运输规模化发展. 6

建立快捷货运体系. 6

全面开发铁路货运服务功能. 8

运用信息技术,实现货物实时追踪. 9

加快现代物流人才的引入和培养. 9

第3章 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业拓展需解决的问题. 11

要建立与物流业相适应的运输组织体系. 11

物流管理论文xxx 第38篇

一、企业物流管理的概念

从生产的角度讲,企业物流的一系列活动是不产生价值但是又不能被省略的活动,企业通过物流管理缩减这些活动,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企业物流包括供应、生产、销售、回收、废弃等几个物流环节,其中供应物流和生产物流是企业最重视的活动,企业应该协调好供应物流、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进行一体化经营。

二、企业物流管理的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物流服务也成为了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现代化管理与现代物流企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物流管理为企业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为服务客户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而现代物流管理策略的正确实施已成为提升物流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三、物流管理在企业中的位置和作用

物流管理是指社会在生产的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的流动规律,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的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指挥、组织、控制、协调和监督,保证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从而降低物流的成本,提高物流的效率和经济的效益。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任何企业都要与物流发生联系,甚至说物流在企业整个生产过程中所占的比例还相当大。所以,一个企业要盈利并想达到利益的最大化,就必须尽可能地降低生产成本。而降低物流成本又是降低生产成本最重要的部分,其基本保障就是要有好的物流管理。因此,物流管理在企业中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四、加强当前企业物流管理的对策

(一)转变经营观念,提高对物流管理的认识

企业必须树立现代物流管理思想,改变过去只重销售忽视物流管理,要把物流管理上升到企业战略层面加以分析和研究,建立符合企业实际的现代企业物流运营模式。其次,企业要重视供应链管理思想,紧抓企业的核心业务,对于企业不擅长、效率低的业务外包给专业公司去做,并加强与供应商和用户的联系,实现供应链运作一体化,增强企业乃至供应链的市场竞争能力。再次,应建立绿色物流观念,积极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企业物流的可持续发展。

(二)积极建立完善的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从生产计划、采购到仓库管理,今天的物流管理作业和库存控制作业已十分多样化、复杂化,如何使企业的物流总成本最合理,靠人工去记忆处理已十分困难或者说根本不可能。如果不能保证正确的进货、验收、质量保证及发货,就会导致浪费时间、产生库存、延迟交货、增加成本以致失去为客户服务的机会。因此,应用信息系统等信息化的手段已经必不可少。使用什么样的系统,企业应该从自身情况出发,找到能满足自己需要的系统。

(三)提高物流管理信息化水平

物流管理论文xxx 第39篇

关键词:顶岗实习;问题;解决办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logistics management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post practice after have quit widespread problems, taking the logistics management specialty of Jiangsu Food and Dru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2013 to 2015 three consecutive graduates analysis of current logistics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students quit reason, explore the logistics management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post practice mode, and also provides certain reference for vocational training and post practice work.

Key words: substituted post exercitation; problems; solutions

顶岗实习是学校安排在校学生实习的一种方式,高职学校通常会安排学生在毕业前进行实习。顶岗实习是学生从课堂走向工作前,作为实践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由于顶岗实习不同于其它就业实习,它决定了“以就业为导向”目标能否实现。

据权威机构调查,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缺口达60余万。据了解,目前物流人才是非常抢手的,但是,我国物流管理市场上却存在着供求之间的矛盾。一方面,物流企业急需大批高素质、高技能、踏实肯干,而又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另一方面,大批的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在择业时,纷纷放弃自己的专业,离职、改行的现象非常普遍,成为行业人才流失的主体。

顶岗实习作为物流管理专业整体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教学的终结性环节,顶岗实习使学生尽可能地将实习与今后的就业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为毕业后顺利投身工作岗位并融入社会做好准备。然而,不少学生参加顶岗实习之后却放弃到物流行业就业的机会,这说明顶岗实习对学生择业具有重大影响。

1 顶岗实习学生基本情况调查

为了掌握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参加顶岗实习后不从事自己所学专业的工作,纷纷选择其他岗位情况,课题组选择了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2013~2015年连续三届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2013~2015年连续三届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分别为94、97和46人,参加问卷调研及访谈的同学分别为85、87和43人,共计215人参与调查。参与调查的这些学生顶岗实习岗位都是与物流行业相关,从数据()可见物流管理专业顶岗实习有较高的专业对口率。近年来,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在所有专业中一直位居榜首,被调研的这部分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大多是通过学校的双选会、社会招聘和亲友介绍选择的,调研时间是在顶岗实习结束后,论文答辩之前。希望其调研结果能对物流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建设提供实证依据。调研具体情况见图1~图3。

2 调查结论分析

工作内容枯燥,企业环境差、劳动强度大。从图1、图3可以看出,物流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结束后24%与20%的学生认为物流管理专业工作枯燥且劳动强度大。物流行业不同于其它行业,是一个对实践要求较高,但行业壁垒很低的职业。任何一个物流企业对接收到的大学生都要安排在基层岗位进行锻炼,例如:储存、装卸、包装、运输、配送等基层岗位。比如有些同学在南京苏宁电器顶岗实习,所在部门是配送部,每天的工作对象是货物,除了接货、送货、退货就是清点数量,在调研时绝大多数同学都认为每天重复相同的工作较为枯燥、乏味。再加上一部分同学感觉劳动强度较大,在仓库工作环境较差,夏热、冬冷,这时往往就会选择放弃。这说明参与顶岗实习的学生对到企业顶岗实习和工作岗位缺乏了解。

升迁机会少、薪资待遇低。调查显示(见图1、图3),物流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结束后25%与20%的同学认为物流管理专业的升迁机会少,薪资待遇低。由于受校内实训条件的限制,学生在校期间学不到实际操作的技术和技巧,当学生走向顶岗实习岗位后还需要一段时间进行实践技能的积累,顶岗实习的学生进入企业数月后难以融入企业,要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更需要一段时间,如果要成为部门负责人更得经过3~5年的时间,可见物流管理专业短时间内升迁机会并不大。通过调研,发现物流管理专业升迁岗位较少,3~5年内大部分学生还是从事着物流基层操作工作,学生反映不是不够优秀而是物流专业迁移岗位太少。通过调研还发现物流公司一般工资较低,实习期1 200~1 500元,转正后不过1 800元左右,再加上如果发生事故还要被罚款,工资就更低了。如此低的工资,再加上升迁机会较少,没有做好心理准备的学生因此选择逃离物流公司。

按部就班,不善于思考和创新。从图3可以看出,2015届毕业生中有14%的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后,认为物流管理专业的就业实际与就业期望相差甚远。调研显示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连续三届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岗位90%以上是物流管理操作岗位,而这些岗位较为规范、重复性强,只要按部就班地按照标准流程进行操作,就足以满足岗位要求。或者仅仅停留在“工作导师”教过的基本技能,不懂在日常工作中运用创新精神来更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只知道保质保量地完成领导分配的任务就足够了,甚至有的学生遇到问题也不主动处理,而是把问题推向领班或组长。不能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缺少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难以进行创新。在被调查的学生中近一半从未认认真真地思考过自己在岗位所具备的职业能力,而只是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所以他们认为每天重复相同的工作没有成就感,现实工作与当初期望相差甚远,往往这个时候他们会选择离开。

3 对策建议

发挥顶岗实习平台效应,转变就业观念。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时间是从当年12月份到第二年的4月份,学生在这段时间是通过手机和QQ与辅导员及论文指导老师联系,由于学生反馈信息的不及时性,老师不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学生每天工作的情况及心情变化。虽然学校有顶岗实习平台,但是真正的效应没有完全发挥出来,现阶段顶岗实习这个平台效应只起到让学生论文答辩前完成12篇日志和1个总结,而且这12篇日志很多学生都是xxx答辩前一周一气呵成,根本没有依据实习工作内容来完成,平全失去了应有作用。顶岗实习平台实际上应是一个能够及时掌握学生动态的平台,学校可以要求学生每天登录平台写出自己的当天实习日志及实习中遇到的难题,辅导员及论文指导老师应及时掌握学生的实习状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实习中的难题,并积极与企业指导教师及时地进行沟通协调等。让学生逐渐了解到物流管理专业岗位的特殊性,让学生们做好心理准备,慢慢适应物流岗位环境。

在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同时,教会学生“两条腿”走路。高职高专学生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标,加大实践培训力度。调研中发现,22%学生认为在校所学专业技能不能满足工作需要。这就要求学校要加强实践教学,加大技能培训力量。学校在利用好校内实践资源的同时,充分利用好校外资源。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顶岗实多在苏宁电器工作,在学生顶岗实习之前有2个月的认知实习,学校可以和苏宁电器联合建立实训基地,保障学生在校期间有一定的实践经历,在走出校门时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更快更好地适应顶岗实习工作。

在利用好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的同时要借鉴兄弟院校成功经验,以淮安信息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该专业毕业生专业对口率达90%以上,其成功的经验是:校内真实的物流操作实训室,能承担集装箱操作,货运和泊位策划的模拟实训,还有一些先进的软件操作系统。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要在培养物流基层操作人员的同时,培养物流基层管理人员。基层管理人员的培养为以后学生职业岗位的升迁打下坚实的基础,教会学生要用“两条腿”走路。

顶岗内容融入到毕业论文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是面向一线操作型岗位,操作中的创新非常重要。例如学生在顶岗实习中盘点库存时发现,如果在商品入库时专门贴上标签,出库时再把它撕下,那么在盘点库存时核对撕下的标签和剩余库存商品的数量是一种很好的方法。经调查参加顶岗实习35%的学生表示在实习中收获很大,能够发现一些问题,并找到解决的方法。在学生顶岗实习中,要求论文指导老师切实指导好学生按照自己的顶岗实习岗位进行毕业论文选题。毕业论文内容与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密切联系起来。既帮助学生完成了毕业论文,又强化学生社会实习实践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4 总 结

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高离职率,不仅对学生本人带来不利,浪费几年在校学到的专业知识,而且对企业、对社会也带来一定的损失。进入新的职场,还要花时间去钻研新的专业知识,需要花费更大的精力才能取得成就。特别是对于那些刚走出校门的学生来说,离职的次数越多,越不利在职场中的进步。

对于企业而言企业员工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很多的投入,作为企业经营和管理的载体,员工的流失将给企业带来潜在的损失。因此,关注核心员工的离职原因和对企业的影响,做到未雨绸缪,才能做好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和管理工作。

近年来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离职率居各行业之首,物流管理顶岗实习是对学校理论知识的主要应用,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可以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对口岗位中去,积累相应的工作经验,并在此过程中获得岗位所要求的操作技能。因此,学校和企业有责任做好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工作,解决学生们顶岗实习过程的思想及生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才能真正解决学生在顶岗实习后离职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xxx.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调查与分析[J].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6):13-15.

[2] 红,冷凯君. 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分析[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3):144-145.

[3] xxx. 提高“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2(1):125-127.

物流管理论文xxx 第40篇

一、广东影视产业发展现状

(一)广东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现状

1、数字电视和新媒体产业发展迅速

2、原创品牌比例提高,优秀节目受重视程度提升

(二)从广东横店影视产业区看发展现状

1、规模大、功能全、辐射广、发展快

2、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提升广东省总体经济水平

二、广东影视产业问题分析

(一)专业性人才匮乏,管理机制不完善

三、广东影视产业的竞争优势

(一)影视区域密集度高,具有持续可发展性

(二)民营企业与影视产业共同发展

物流管理论文xxx 第41篇

【关键词】物流管理;模块化;教学体系

一、模块化教学法

(一)模块化教学法的基本内涵

模块教学法是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一种新型职业教育模式。它实现了理论学习与操作训练的有机结合。其突出特色在于把操作技能和相关理论组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它的推广和应用,对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促进高职高专毕业生操作技能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实施模块化教学的背景

随着国内物流市场的逐步发展成熟,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使得培养既有实际操作能力又了解国际物流业发展的物流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职业教育办学宗旨的特殊性决定了职业教育应该统筹兼顾地处理好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的关系,加大教材资源和专业课程的整合,以模块化教学来应对物流业发展过程中对高技能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瓶颈。

(三)实施模块化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更进一步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

2、有利于提高教师的_双师型_素质要求。

3、有利于加强教材的系统性。

4、有利于避免讲授知识的重复性。

5、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突出职教特色。

二、模块化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课程体系构建

(一)模块化教学课程体系及目标要求(见表1)

(三)模块化教学实施的条件

1、基础设施

学院应建有相应工位的物流管理模拟实训室一间,配备优良的计算机及国际货代、运输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等操作模拟软件。课题组成员要在思想上达成共识,确立模块化教学的指导思想并编写出模拟实训指导手册。其次,成立模块化专题教研小组,课题组成员分工负责,整体推进模块化教学的顺利进行。

2.教学资料

模块化教学要求每位教师根据不同模块自编单元化的培训教材。

3.“双师型”教师

采用模块教学,要求教师既要精通理论知识,又要熟练掌握实践操作技能;既要懂物流知识又要精通物流软件操作和信息技术;既能编写作业流程,又能进行物流信息的收集、以及信息处理。所以,对各模块教师的各方面综合教学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而高素质的符合型人才目前很少,这无疑使专业教学质量受到影响。

结束语:

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推广需要实践操作与专业理论知识结合,在理论教学中渗透实践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很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学院也能在模块化教学模式推广中发现不足,结合市场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而逐步调整不断完善,从而把物流管理专业真正打造成为定位准确、特色鲜明的品牌专业乃至省级、部级示范性专业。

【参考文献】

[1]黄华.模块化教学法在《Windows系统管理》课中的应用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