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范文大全 第1篇

您好!请您在百忙之中抽出一点时间审阅我的求职申请。

我是XX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20xx届毕业生。经过四年的刻苦学习,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知识。通过对贵校的了解,我热切希望能够成为贵校的一名教师。

我深知现代社会需要拥有素质高的人才。在大学四年里,我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因为我知道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毕业生,需要付出比名牌大学的学生更多的精力。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深知需要积累很多文学知识。因此在校期间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关注文学写作的方法。学习是一个人进步的动力,我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相信只有耕耘才能有所收获。

我个性坚忍,具有指导别人的耐心,深知要做好一件事情要冷静思考。我喜欢推敲文字,阅读时碰到经典的句子喜欢把它抄下来,养成积累知识的好习惯。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尽力做好它,不管结果怎样,做好自己该做的,本文信息来源于请保留!我的人生格言是“做事但求无愧于心”。

在校期间,积极参加文学社团。有时还做兼职工作,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走出社会应具有独立自主的能力,因此锻炼是必要的`。我相信,自己良好的知识基础和自觉的进取精神与诚恳的工作态度能给自己以强大的支持,一定能胜任贵校的工作岗位。

贵校具有远大的发展前景,希望也给我这样一个初出茅庐的学子一个服务贵校的工作机会。为了方便您了解我的情况,请审阅我奉上的简历、推荐表、成绩表和有关材料。我期待着与您进行进一步的面谈。

再一次感谢您,祝贵校蒸蒸日上。

敬礼!

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范文大全 第2篇

人无智愚,莫不有趋舍;恬淡平安,莫不知祸福之所由来。

曾记得《周礼》中有过这样一句话:“有六梦:一曰正梦,谓无所感动,平安而梦也。”这是“平安”一词第一次出现在世人的眼前,在《诗经·小雅》中“丧乱既平,既安且宁”一句,更加明确的指出“平安”的寓意是指心境平静安定。但是,在唐朝诗人岑参的《逢入京使》一诗中有“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于是“平安”一词第一次出现了:“没有事故,没有危险,平稳安全”的意思,并一直延伸到今天。

在世人眼中,平安就是一种幸福,所以人人都希望能够平安,在当今社会却处处存在着不平安,甚至在我们的身边就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校园踩踏的事件、同学斗殴事件、学生被无辜杀害、校园食品安全……桩桩件件屡禁不止,而校园安全问题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都是一件大事。理由显而易见,学校是孕育学子,培养人才的地方,而学子会成长为国之栋梁,会为国家做出一定的贡献,是国家最重要的基石。

近几年来,校园安全日益严峻,越来越多祖国的娇嫩花朵在校园中受到摧残,更有甚者,失去了宝贵的性命。一个多月前,在厦门大学流传出了一个骇人听闻的事实,厦大的教授“诱骗”多名女大学生,引得女大学生发表论文斥责教授。这一事件在一时间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身为大学的教授,却做出了如此不符合社会道德的事情。学校的老师还信得过么?与此同时也有人在反省,作为女大学生,年龄已经不小了,但对于维护人身安全的观念如此薄弱怎么可以?在校女生成为弱势群体,这些温室里花朵丧失了对外的警惕性,这对我们的成长极大的不利。

再往前,河南小学20余名学生大多被砍死砍伤,轰动一时。据调查,陌生人几乎可以随意进出该学校,校门口进出根本不用登记,没人管理。学校唯一的保安也是由老师兼任的,这种对学生安全极度不负责任的学校,真真的`让人感到一阵后怕。再联系上不久前发生的女学生群殴事件,“学校”一词似乎不再神圣。

充满书香,充满欢乐,充满童真的校园在顷刻间变成了望而生畏的地方,亲切有爱,团结互助,相互嬉闹的同学转眼间变成了谋害自己的凶手,在如此不稳定的社会因素下,我们迫切的呼吁同一个字眼——平安。

校园是一本有着美丽彩绘的童话书,每一张扉页上都住着可爱的精灵,每一个精灵都演绎着自己的故事,述说着自己的传奇。她们在知识汇聚的海洋里徜徉,在学问堆积的高山上攀爬,在梦想织造的天空翱翔。希望他们都拥有由平安造就的天堂。

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范文大全 第3篇

尊敬的领导:

您好!

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求职信,请允许我做自我介绍。

我叫XX,是XX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将于今年X月份毕业。

几年大学,匆匆而逝,刚入校门的我意气风发、激昂文字、指点江山,回想起来宛若昨日,如今要与学生时代作别,每想及就业,心中生出颇多感慨,自知才疏学浅,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决非易事,但向以自信我怎甘就此认输,遂毛遂自荐,写此求职信。

十年寒窗,已欠父母太多太多,报恩之切,自立之须,我当早日走向社会,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大学的学习生活和大量的社会工作,形成了我冷静自信的性格和参与社会竞争的勇气,这将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期望,由此,我有理由相信,除了专业,我还可以做得更多,做得更好!

虽然我可能并不具备足够的工作经验,但只要给我机会,相信能够很快掌握相关技能,胜任本职工作,在您领导的这个精诚团结、锐意进取的集体中竭尽全力,风雨同舟,共铸辉煌。

再次感谢您的阅读,如需进一步了解请与我联系,愿意接受您的面试,切盼佳音!

最后,祝贵单位事业兴旺发达。

敬礼!

求职人:

XXXX年XX月XX日

附:求职信六大“卖点”

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范文大全 第4篇

选修语文《大学之道》教案

【学习目标】

1.积累文学常识。

2.理解文意,准确翻译。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

3.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

4.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及现实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目标1、2、3

难点:目标3、4

【课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古代圣贤智慧的结晶,那古代中国人到底是如何连接自我、家族、民族、国家和天下观念的呢?今天我们学习选自《礼记大学》的一段文字,感受古代圣贤的智慧。

二、题解

“大学之道”,意思是大学的宗旨,大学的最终目的。“大学”,在古代指与“小学”相对的“大人之学”。古代儿童八岁上小学,主要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之类的文化课和基本的礼节。十五岁后可进入大学,开始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道:本指道路,在这里指的是在学习政治、哲学时所掌握的规律和原则。

三、文学常识

1.《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2.《大学之道》出自《礼记》,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四十二篇。宋代以前,《大学》一直从属于《礼记》。朱熹将《大学》从《礼记》中抽取出来,为《大学》《中庸》做章句,为《论语》《孟子》做集注,把它们编在一起,做《四书章句集注》,经此,《大学》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并被确立“四书之首”的地位。

四、研习文本。

(一)自主学习

请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自主翻译文章,在课本上标注重要词语。并记下疑难问题。

指导学生重点学习以下词语:

1.道:本指道路,在这里指的是在学习政治、哲学时所掌握的规律和原则。

2.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彰显、发扬之意。第二个“明”是形容词,含有高尚、光辉的意思。

3.亲民:亲近。一说是“新民”,使人弃旧因新,弃恶扬善。

4.止:至,到。

5.知止:知道目标所在。

6.静:心不妄动。

7.安:所处而安,性情安和。

8.虑:思虑精详。

9.得:处事全宜。

10.齐其家: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家业繁荣。

11.修其身:修养自己的德行。

12.致其知:获得知识。一说,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推到极致。

13.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14.庶人:普通百姓。

15.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壹是:一律,一概。本:本源、根本。

(二)合作解疑

1.在小组内交流展示学习成果,以句为单位,口头翻译,每人主讲一句。

2.针对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讨论探究,尝试解决。

【参考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好的德行,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使人达到完善的境界。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志向坚定,方能心不妄动;心地不妄动,则性情安和;性情安和,则思虑精详,思虑精详则处事合宜。凡物都有根本有末节,凡事都有终结有开始,明白了本末始终的先后顺序,就接近《大学》的道理了。

古代那些想在天下彰明美好的德行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国家的人,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要想管理好自己家庭的人,先要修养好自身的德行;要想修养好自身德行的人,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意;要想端正自己心意的人,先要使自己的心意真诚;要想使自己心意真诚的人,先要使自己获取知识;获取知识的途径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明白了事物的原理后才能对外物的事理认识充分,对外物的事理认识充分后才能心意真诚,心意真诚后才能心思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好德行,德行修养好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家庭管理好后才能治理好国家,国家治理好后天下才能太平。从天子到普通百姓,都要把修养德行作为根本。

(三)全员解疑

由各小组提出疑问,全班同学和老师一起解决问题。

以交流解疑巩固学习成果。

五、探究思考

(一)第一段重点写了什么内容?

指出大学的宗旨,提出了大学的“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首先,《大学》对儒学作了一个高度概括,提出“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项,即宋代儒家们所说的大学“三纲领”。这一概括非常准确地揭示了儒学的基本精神,也道出了《大学》的主旨。《大学》是讲治国平天下的学问,但是它按照孔子思想,不就事论事,而是将人的精神的弘扬和品德修养置于首位。“明明德”是发扬自己固有的德性,是激发求学者完善自己的自觉性,而不是用某种外在的、固定的道德准则束缚自己。“亲民”即“新民”,就是不仅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而且努力提高全体人民的道德品质,在儒家看来这是为治国平天下的伟业奠定精神基础。“止于至善”就是要将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国家的治理提升到最完美的地步,不达到最理想的境界绝不停止,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完善过程。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

(二)第一段的三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

首句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之道的“三纲”,第二、三句承接上文对如何达到大学之道,阐明其中的逻辑关系,为下文引出八条目做准备。

(三)第二段重点写了“八目”,包括哪些内容?

第二段提出“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四)“八目”之间是什么关系?

“格物、致知”为第一步,对应的是知的功夫;“诚意、正心、修身”为第二步,对应的是修的功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第三步,对应的是用的功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修己,“齐有、治国、平天下”是安人。

(五)“三纲”“八目”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三纲”是宗旨,是纲领,是指导思想,“八目”是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六)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

1.论证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先提出表明宗旨的“三纲”,然后提出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浑然一体,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2.运用排比、顶真手法,论证力强。句式整齐,节奏分明,增强了语势,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

六、诵读,加深理解。

七、小结。

《大学之道》提出“三纲”“八目”,强调修身是根本,修身的目的是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修养的一致性。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得知,在长期占据中国封建统治思想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文人志士之所向往,个人、家族、民族、国家、天下联系密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不歧视他人,人不与之立异。在古代中国人看来,个人、家族、民族、国家、天下并无具体刻意化分割,因而得以连接。

八、布置作业

1.拓展阅读《礼记》部分章节,积累名句。

2.思考:当今社会,我们如何借鉴学习“八目”的内容

《大学之道》原文和译文

【原文】

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 知止(4)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5)。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6);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7);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8);致知在格物(9)。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 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10),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1)。其本乱而未治者 否矣(12)。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13),未之有也(14)!

(经)

【注释】

(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 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所以,后一种含义 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道“的本义是 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 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 意思。 (2)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 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 品德。 (3)亲民:根据后面的“传”文,“亲”应为“新”,即革新、弃旧 图新。亲民,也就是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4)知止:知道目标所在。 (5)得:收获。 (6)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 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蒸蒸日上,兴旺发达。 (7)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 (8)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 (9) 格物: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10)庶人:指平民百姓。 (11)壹是:都是。本:根本。 (12)末:相对于本 而言,指枝末、枝节。 (13)厚者薄:该重视的不重视。薄者厚:不该重视 的却加以重视。 (14)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事情、做 法等)。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 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 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 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 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 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 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 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 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 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 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 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 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 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 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 能的!

《大学之道》知识点

一、实词

1、词类活用

在明明德

知止而后有定

先齐其家

先正其心

先诚其意

2、一词多义

先治其国

家齐而后国治

先修其身

心正而后身修

在止于至善

知至而后意诚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知止而后有定

先致其知

3、重要实词释义

在明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

致知在格物

身修而后家齐

国治而后天下平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二、虚词

在止于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大学之道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三、特殊句式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四、重点句翻译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3、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4、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大学之道的译文:

大学(成就大境界之人的学问)的根本,在于彰明、弘扬美好的德行,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知道了自己要达到的境界,志向才会坚定不移;志向坚定了,内心才会宁静不妄动;内心宁静了,性情才会安定平和;性情安和了,思虑才会精密周详;思虑精详了,处事才会合宜得当。世上的事物都有主有次,事情都有始有终。认识到了它们的先后次序,也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古代那些想向天下彰明、弘扬美好德行的人,首先要治理好国家。想治理好国家,就要先使家庭同心协力,行动一致。想要使家庭同心协力,就要先修养自身的品德。想要修养自身品德,就要先端正自己的思想。要想端正自己的思想,就要先使自己的意念专一;要想自己的意念专一,就要先让自己得到知识;要想得到知识,就要推究万事万物的原理。钻研推究之后事物的原理就认识充分了,认识充分之后意念就专一了,意念专一之后思想就端正了,思想端正之后自身品德就美好了,自身品德美好之后家庭就会齐心了,家庭齐心之后国家就安定了,国家安定之后整个天下也就太平了。从天子到平民百姓,一律要把修养个人品德作为根本

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范文大全 第5篇

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 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第二种含义同样也有“博学”的意思。”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

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亲民:《管子·形势解》:“道之纯厚,遇之有实,虽不言曰‘吾亲民’,而民亲矣”。王阳明曾与弟子徐爱辨亲民和新民,认为“宜从旧本作‘亲民’”,列在《传习录》首章,“说亲民便是兼教养意,说新民便觉偏了”。“亲民”的目的主要是在于“齐家”,齐家即亲民也。“亲民”二字与上面“明明德”结合,即弘扬光明的品德要学习和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大人的学问即从生活中而来。

知止:知道目标所在。

得:收获。

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兴旺发达。

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

致其知:彰显明德本心,诚明一致。

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庶人:指平民百姓。

壹是:都是。本:根本。

末:相对于“本”而言,指枝末、枝节。

厚者薄:该重视的不重视。薄者厚:不该重视的却加以重视。

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事情、做法等)。

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范文大全 第6篇

大学_关于大学生活的作文900字

明年就要高考,大学,此时此刻焕发出无穷的魅力,深深吸引着我,怀着对大学美好生活的向往,我走进了姐姐的.学校,踏上了体验大学生活的征程,刚到学校,我有点失望。

爬了好久的坡,再艰难的爬上六楼,终于到了宿舍,原本以为我们学校的宿舍是最烂的,到了这里,我终于知道了什么叫做烂,小小一间房子,需要住进八个人,各种东西已经将宿舍塞得慢慢的,让我有种喘不过气的感觉,既来之则安之,放下行李,随意的整理整理,倒在床上呼呼大睡。

宿舍后面是火车道,伴随着汽笛声醒了,睁开眼,躺在床上,看着陌生的天花板,墙壁上到处都是电线,默默地在心底叹气,妈妈和姑姑相继打来电话,听到他们的声音,泪水在眼睛里打转,我听到自己说话声有些哽咽,抬起头,不让眼泪流下来,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变得平常,我不想让他们觉得我懦弱“在那还好吧,刚到那昨晚睡得好不好,适不适应,如果不想呆你就打电话,我们去接你“他们说的话打破了我最后的防线,泪水哗的顺着脸颊往下流,挂了电话,擦干眼泪,我告诉自己“我可以,我能行”。

站在阳台上,望着远处的山,太阳艰难的跳过大山,露出脸来。大学生活体验第一天,正式开始,按照计划做完功课已经是中午十一点,没有早餐,此时肚子已经咕噜噜直叫,姐姐煮的方便面,很香,让我惊喜的是碗底还有荷包蛋“因为第一天,送你一个荷包蛋,从明天开始,生活可能就会发生很大变化,在这里不比在家,条件没有你想的那样优越,饭没有在家的好这是必然,水需要自己去烧,衣服需要自己去洗,不能再和家里一样挑食,有什么吃什么,填饱肚子就好。爸妈平时宠你是他们觉得你还是个孩子,不能处理自己的事,姐姐希望你能真正长大,自力更生,因为你明年就要上大学,基本的生活你都不能自理,以后要怎样。在这里,要坚强,不能轻易掉眼泪,没人会心疼你,摔倒需要自己爬起来,大学是这样,步入社会亦是如此,不要让别人觉得你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是一个懦弱的人,知道吗?”

天黑了,这里恢复了大山原有的寂静,第一天结束,感觉还不错,妈妈打来电话问我如何,这次,没有哭,笑着面对手机,大声地说:“妈咪,没事,我还好,不用为我担心,我可以很好地照顾自己。”

外面的汽笛声又想了,我趴在窗台上,看着驶过的火车,我知道,那里面坐的是一群追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