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论文后记范文参考 第1篇

几经彷徨求索,论文终于得以完成,硕士论文致谢词范文。回顾自己将近二十载漫漫求学路,记忆里充满的是诸位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同学们的快乐相伴,在此我要向他们表达最诚挚的感谢。

饮其流时思其源,成吾学时念吾师,在此论文完成之际,谨向我尊敬的导师潘国荣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从我进入同济大学读研深造伊始,潘老师就对我严格要求,并帮助我开展顶管智能导向的研究课题,从程序开发、系统调试、工地实践一直到论文完成,每一步的进行都离不开潘老师的精心指导与亲切关怀。尤其是在江苏镇江工地系统维护的半年里,潘老师多次赶赴现场指导,并且经常关心工程进展情况以及我在工地的生活情况,可谓无微不至。潘老师丰富的实践经验、渊博的专业知识、务实忘我的\'工作作风、宽以待人的处事态度使我受益匪浅。

感谢王卫安老师、鲍峰老师、程晓军老师、王解先老师、王穗辉老师、王建梅、徐争农和徒益明等测量系的其他各位老师,将近三载教诲,师恩难忘,三年的研究生学习生涯中,各位老师给了我无价的知识和真诚的关爱,让我见识了测绘科学研究领域的精华,

研究生论文后记范文参考 第2篇

转眼之间,研究生三年时光已逝去,来日方长,原先只在弹指间。

在燕园里,我度过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七年。从懵懂少年到渐趋成熟,从离家的游子到熟悉这个园子的一草一木、春风雨露,在那里,我种植着自己的梦想,践行着梦想,收获成长的点滴。欢笑、泪水,从来都是与青春相伴相随的字眼。北大中文系,曲径通幽的五院,还有蔓延的爬山虎,都成为永难磨灭的记忆。

感激七年来,每一门课程上兢兢业业的教师们,感激你们对待我的每一次提问和课后的疑问给与的及时、耐心的解答。从你们身上,我感受到了做学问的谨严和细致,还有淡泊宁静的心态。它将作为北大中文人的记号,永远铭刻在我以后的学习、生活中。

感激我的导师程郁缀教师,时刻不忘的叮咛,细致耐心的审阅与修改。感激您对我的\'每一个小错误的悉心指导,也多谢您愿意分享我每一次提高和成功的喜悦!无论是晚上11点的电话沟通,还是遥远的邮件联系,或是留在办公室门口的论文草稿和修改意见,都是督促我不断前进、提高的无尽动力。我还要衷心感激杜晓勤教师在论文开题给予我的大力帮忙,他将自己尚未正式出版的研究资料无私地奉献给我!还有_飞教师,对我论文的提纲给予的指导性修改意见。

感激在论文期间,包容和理解我的贾悦、李欣、陈莹三位室友,在经历了炼狱般的毕业论文与找工作经历后,我们或许能更加明白“理解”两字的意义。感激我的好姐妹贾悦、孙欣、鲁子奇、小袁子在这一年中对我的关心和陪伴,还有研究生院廖晓玲教师对我的悉心关怀和照顾,沉闷枯燥的生活,因为你们的存在而变得有滋有味。感激我论文开题的小秘书刘怀辉师弟,总是随叫随到,细致认真。

最终,我还要感激远在大洋彼岸的、我的爱人。多谢你在这一年里,容忍和包容我所有的坏脾气和坏情绪,多谢你在我最无助的时候建立了我们的小家,让我不再害怕外界的纷扰。还要感激你充当我的论文格式专家、翻译家、校对者。除了我之外,你是我毕业论文的第一个阅读者,也是阅读次数最多的读者。此外,我还要感激一向以来,默默支持我的两边父母。家人无条件的支持,永远是我最坚强的后盾!

研究生论文后记范文参考 第3篇

我的毕业论文是在韦xx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完成的,他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给了我深深的启迪,论文凝聚着他的血汗,他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敬业精神深深的感染了我对我的工作学习产生了深渊的影响,在此我向他表示衷心的谢意

这三年来感谢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的老师对我专业思维及专业技能的培养,他们在学业上的心细指导为我工作和继续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这里我要像诸位老师深深的鞠上一躬!特别是我的班主任吴廷川老师,虽然他不是我的专业老师,但是在这三年来,在思想以及生活上给予我鼓舞与关怀让我走出了很多失落的时候,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对吴老师的感激之情我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在此向吴老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真诚的谢意!

感谢这三年来我的朋友以及汽修0932班的四十多位同学对我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支持和关心。三年来我们真心相待,和睦共处,不是兄弟胜是兄弟!正是一路上有你们我的求学生涯才不会感到孤独,马上就要各奔前程了,希望你们有好的前途,失败不要灰心,你的\'背后还有汽修0932班这个大家庭!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你们生我养我,纵有三世也无法回报你们,要离开你们出去工作了,我在心里默默的祝福你们平安健康,我不会让你们失望的,会好好工作回报社会的。

在本次论文设计过程中,感谢我的学校,给了我学习的机会,在学习中,老师从选题指导、论文框架到细节修改,都给予了细致的指导,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与建议,老师以其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高度的敬业精神、兢兢业业、孜孜以求的工作作风和大胆创新的进取精神对我产生重要影响。他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给了我深深的启迪。这篇论文是在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才完成的

感谢所有授我以业的老师,没有这些年知识的积淀,我没有这么大的动力和信心完成这篇论文。感恩之余,诚恳地请各位老师对我的论文多加批评指正,使我及时完善论文的不足之处。

谨以此致谢最后,我要向百忙之中抽时间对本文进行审阅的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研究生论文后记范文参考 第4篇

当导师让我写后记的时候,我的心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尽管我并不感到它的圆满,但我且享受这份喜悦之情吧。写作过程中,一度出于紧张惶恐的状态之中,总感到自己的粗陋与肤浅,感到思维的不甚严密和和语言的贫乏无力。

衷心感激我的导师——尊敬的周**教师,在忙碌的教学工作中挤出时间来审查、修改我的论文。是她的指引与鼓励让我摆脱了恐惧,树立了信心,使我得以战胜前行中的一个个困难!没有她,我的论文完成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她治学严谨,勤奋敬业,严肃的外表下有一颗对学生负责的炽热的心。

正当要提笔写文章我又开始发愁,虽然四年的\'本科生涯也学了很多课程,但脑子还是空白,一是因为有些理论心里明白,可是不知怎样才能运用好那些专业术语表达自己的想法。二是因为在大学的四年当中只顾着这个理论那个公式,没有静下心好好的归类过这些知识,说白了就是没有一个缜密的思维。

我在开始着笔写论文时才感觉到,这个阶段的我并不具备与我的野心所相当的学术本事。对我而言,这次论文是一次艰难的跋涉,它不够完美,甚至略显粗糙,但我对它用尽百分之百的心力和智力。写作此文时,常常在一小节文字上头都要反复修改好几遍,因为越研究下去,就越不敢妄言,因为了解得越多,就越发现现象及背后机制的复杂性。

即使简单结论来得很痛快,可那又有什么意义呢其实,写论文跟写调查性报道很相似:不以事实为手段,而以事实为真相。寻找各路证据文献,建立详密的逻辑链条,最大程度趋近被遮蔽的现实、更重要的是心灵上的“真实”。写作此文的经历,亦是认清自己的过程。认识到自己的分量,自己所欠缺的东西,并挖掘到自己能够努力的方向。梦想的东西总是很完美的,但不经历艰难的、朴素的甚至枯燥的旅途,怎能抵达完美的地方。

本论文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各位教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和帮忙。衷心感激在内蒙古财经大学求学期间,金融学院诸多恩师给予我许多终身受用的有益教诲,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不染俗流的学者风骨、诲人不倦的师长风范,为我树立了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楷模。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也即将在我脑海中留下完美的记忆,我深深地感激所有关心、爱护、教育和帮忙过我的每一个人!

研究生论文后记范文参考 第5篇

学术研究,有两种境界。孟子有云:“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①]此为学术的第一种境界,即“学问乃为己之学”。又王阳明有云:“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②]此为学术的另一种境界,即“学术乃天下之公器也”。然而于我而言,至第二种境界似乎已经显得荒唐,然用知识充实自我的一己之学,却从未懈怠。正是在这种境界的支撑之下,我躲避了纷纷扰扰的世俗缠绕,用三年的时光潜心读书。尽管在书海森森的世界里,曾有多次放弃的念头,但一次次与古典名人的触碰又让我在艰难之中,捡起了那颗想要放弃的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三年的坚持使我终于敲完了论文的最后一字。仰望窗外,已经是夜深人静。细细的小雨好似在诉说着巴山蜀地的绵绵情怀。

三年前,我负笈西南,满怀着希望与憧憬来到美丽的西南大学,清幽淡雅的文渊湖,清脆碧绿的樟树林,鳞次栉比的教学楼,云雾飘渺的缙云峰,碧水清清的嘉陵江,熙熙攘攘的步行街,都曾留下我的足迹。然而如水的时光,却悄悄的带走了那如歌的岁月。唯一没有带走的,便是心中那唯有的感激。三年之前,我有幸的成为黄大宏先生门下的一员,恩师严谨的治学之风,敏锐的洞察力,孜孜不倦的教诲,深深的激发了我对学术的兴趣。自幼便喜欢文学的我,在恩师的引导之下,更加懂得如何去查阅文献,如何在最快的时间,做好高难度的工作。这所有的一切,都可以用论文来作为见证。从当初的语句不通,用词不准,到后来的框架整理,论文定稿,其中都包含着恩师的心血。此时此刻,我想所有的语言都是苍白无力的。然而,我仍然想要大声的喊出那句话:谢谢!同时,责深任厚的刘明华老师,知识渊博的熊宪光老师,机智敏锐的韩云波老师,温婉淡雅的张桂萍老师,治学严谨的\'何宗美老师,风趣幽默的胥洪泉老师,你们的教诲,我将深藏心底!

感谢同门张艳、卢笑涵、宫月以及先秦方向的薛瑾、王涛、樊祥恩;唐宋方向的向素萍、张华;室友郭小龙、陈经卫;师弟张晓芝、刘巍,师妹梁晓燕、李忭玉、张洁、王静清等人,和你们的相遇相知,让我懂得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除此之外,还要感谢一直以来支持我的父母与我那至亲的弟弟,你们默默的付出,才使我拥有了今天的成就,无论我走到哪里,你们都将是我最爱的人!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论文中存在的种种不足,希望有关专家能够给予批评与指正。谢谢!

研究生论文后记范文参考 第6篇

四年的读书生活在这个季节即将划上一个句号,而于我的人生却只是一个逗号,我将面对又一次征程的开始。四年的求学生涯在师长、亲友的大力支持下,走得辛苦却也收获满囊,在论文即将付梓之际,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伟人、名人为我所崇拜,可是我更急切地要把我的敬意和赞美献给一位平凡的人,我的导师——陈素梅老师。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而您却是我尊敬的老师。您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思想深邃,视野雄阔,为我营造了一种良好的精神氛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置身其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我不仅接受了全新的.思想观念,树立了宏伟的学术目标,领会了基本的思考方式,从论文题目的选定到论文写作的指导,经由您悉心的点拨,再经思考后的领悟,常常让我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感谢山西大同大学参与我论文问卷调查的同学们,他们中的许多人虽然与我素不相识,但却能抽出时间耐心、真实地填写问卷,帮助我完成了论文关键的一部分内容。没有他们的付出就不会有我如今的成果。

感谢我的爸爸妈妈,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养育之恩,无以回报,你们永远健康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谢意!

同时也感谢xx大学x学院为我提供良好的做毕业设计的环境,学院帮助我们建立的心理学实验室为我完成论文过程中处理数据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最后再一次感谢所有在毕业设计中曾经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和同学,非常谢谢他们。

研究生论文后记范文参考 第7篇

论文写作至此终告一段落,而我的学校生活也将迎来结束。读研期间,个人本事和专业知识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此感激新闻与传播学院供给的平台,让我拥有深入学习的机会。回忆在暨大的两年间,收获与遗憾并存,更多的是对太多人的感激。

首先要感激的是我的导师谭天教授,感激他在学业和生活上给予我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记得无数次与谭教师的学术午餐、学术旅游带来的欢乐,更记得教师深夜指导我论文的辛苦。无论是去业界调研还是在学术讲座之后,教师总会骄傲的向别人介绍我“她会写小说,她很会写东西”。于我而言,教师是比我自己还要相信我的人,他为我的人生打开了更多的可能。师恩难忘,我当勉力前行,不负所望。

研究生论文后记范文参考 第8篇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之间,我的学士学位论文的撰写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四年宝贵的大学生活也即将结束。回首在太原师范学院学习生期间的点点滴滴,依然历历在目。在四年的学习生涯中,我努力刻苦,孜孜以求,并时刻以“厚德、博学、团结、创新”的校训鞭策自己,不断丰富和充实自己。至此毕业论文完成之际,我由衷地向过去四年中给予我关心和帮忙的所有教师、同学以及亲人朋友们表达我最诚挚的谢意。

论文写作是一个漫长、枯燥、沮丧的过程,我曾一度陷于紧张惶恐当中。在大学四年我学到了许多知识,本以为应付毕业论文绰绰有余,谁知着笔时才感到自己的粗陋与肤浅,感到思维的不甚严密和语言的\'匮乏无力,才明白自己并不具备与野心相当的本事。这次论文是一次艰难的跋涉,他不够完美,甚至略显粗略,但我对她用尽百分之百的心力和智力。写作此文时,常常在一小节文字上头反复斟酌好几遍,因为越研究下去,就越不敢妄言,因为了解得越多,就越发现现象及背后反映资料的复杂性。

即使简单结论来的很痛快,可那又有什么意义呢其实,写论文跟写调查性报道很相似,不以事实为手段,而以事实为真相。寻找各路证据和文献,建立详密的逻辑链条,最大程度趋近被遮蔽的现实,更重要的是心灵上的真实。写作此文的经历,亦是认清自己的过程。认识到自己的分量,自己所欠缺的东西,并挖掘到自己能够努力的方向。

在论文完成过程中,我要感激武**教师。这篇毕业论文从开题、资料查找、修改到最终定稿,如果没有她的心血,尚不以何等糟糕的面目出现。在实验进行中武教师耐性的帮忙我,细心地纠正实验中的错误和不规范操作,并且还锻炼我们的自学本事,独立思考本事。

在专业知识水平上,武教师敢于尝试、锲而不舍、推陈出新的的精神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并将进取影响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我很自豪有这样一位教师,她值得我感激和尊敬。与此同时,我十分感激我系校领导对我们的教导和关注;感激大学四年传授我们专业知识的所有教师,多谢你们呕心沥血的教导。

此外,我要由衷的感激我的实验小组成员和我的室友同学,他们开拓性的研究拓展了我的学术视野,无数次的争论和探讨使我的研究工作有了长足的进展,并且,他们在实验过程中给与我全力的配合和帮忙。

最终,感激我的父母和其他亲人,是他们用无私的爱和奉献为我塑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他们是我勇往直前,敢于进取的不竭动力。多谢你们!相信有你们的支持,我必须会赢得更多的成功,人生也会更加精彩。祝愿所有给我关心和帮忙的人,永远健康欢乐,一生平安幸福!

研究生论文后记范文参考 第9篇

我十分幸运能够在暨南大学度过我的三年研究生生活,周围有着很多良师益友,他们让我的生活变得丰富且明亮起来。我的导师谭天,就是一位有着大智慧的亦师亦友的智者。他看待问题总是能够从不一样角度出发,给了我很多启发。他让我们多去历练,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这种勇气一开始我并不能完全理解,可是随着年月和阅历的增长我越来越明白这是多么有智慧的想法。我不能够说读完三年的研究生让我脱胎换骨了,可是我这颗榆木脑袋确实得到了不少的历练,也许也增长了一点点的智慧。

我觉得写毕业论文真的就像在谈一场恋爱。从青春时代到此刻,我心里对学术其实一向就有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崇拜之情。我得说,由于我自己比较寒伧,我觉得自己真的有点难以驾驭它。为了写毕业论文要忍受太多的折磨和苦难,我心爱的论文心肠太硬,而我又总痴心妄想在心中燃烧着一股热爱。说真的,我并不指望和论文的恋爱会有多么美满,可是还是常常感到异常苦恼。

如今我即将毕业,心里有很多欢乐的.回忆也有痛苦的遗憾,可是这些都是生活赐予我的礼物。当初固然十分疲惫,可是痛苦解除过后却感到一种宽慰感。毕业论文过后,我并没有忘记那些为爱我而给我安慰与帮忙的人,我想,我对他们的盛情将终身难忘。

在我的这篇关于社交媒体上的潜水者的毕业论文里,你能够看到社交上的微妙关系,甚至悲欢离合,以及一些意想不到的原由。我读着自己的论文,也从一些田野调查和深度访谈中得到了一些乐趣。从这些故事中,我甚至意识到自己以后的人际交往中什么事该避免,哪些事能够去做。我觉得自己的论文甚至给自己解除了一些愁闷。感激知识和智慧,是它们把我从忧愁和烦恼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给了我力量,我会为这种欢乐专心写作。值得欣喜的是,学习知识也在逐渐消除我的愚昧无知,图书馆是我的“屠猪馆”,专门治理有着猪脑子的我。当然,念书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为了能够提高必须要加倍努力。

本杰明._以往说过:“有三样东西是极端坚硬的,钢铁、钻石以及人自己。”人,是有该有着如钢铁如钻石的坚强的心灵的。最终,我期望自己拥有钻石般澄明透亮的心灵,并且如钢铁般坚硬不催。也期望内心能够坚持一丝的柔软让我能够温柔以待这个世界。以碳原子那样无坚不摧的坚强应对这个虚妄的世界,理解这个世界的真理。

研究生论文后记范文参考 第10篇

四年的读书生活在这个季节即将划上一个句号,而于我的人生而言却只是一个逗号,我将应对的是另一个征程的开始。四年的求学生涯在教师、父母的支持下,走得辛苦却也收获满囊,在论文即将付梓之际,思绪万千。当导师让我写后记的时候,我心里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写作过程中一度处于紧张惶恐中,总感到自己的粗陋与肤浅,感到思维的不甚严密和语言的贫乏无力。在那里衷心感激我的导师—尊敬的姜守明教师。他在忙碌的`教学工作中挤出时间来审查、修改我的论文,纸质稿的空白处总会留下他用心修改的痕迹,细致到哪怕一个错误的标点都做出了批注。是他的指引与鼓励让我摆脱了恐惧,树立了信心,使我得以战胜前行中的困难。姜守明教师治学严谨,对于课题的选定、论文提纲的拟定都给予其宝贵意见。他严肃的外表下有一颗对学生负责的炽热的心。

《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是我本科毕业论文,从拟定课题到最终完稿耗时较长。这一课题一向是学者研究的热点,怎样写的完善又不泛泛而谈是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经过姜教师一次次的修改,让我大体领悟课题的精髓,从而突破这一难题。对我而言,完成这篇论文是一次艰难的跋涉,它不够完美,甚至略显粗糙,但我对它是用尽百分之百的心力和智力。写作此文时,我常常要在一节文字部分反复修改。因为越研究下去,就越不敢妄言。因为了解得越多,就越发现现象及其背后机制的复杂性。写作此文的经历亦是认清自己的过程,认识到自己的分量,自己所欠缺的东西,并挖掘到自己能够努力的方向。梦想的东西总是很完美的,但不经历艰难的、朴素的甚至枯燥的路途是抵达不了最完美的地方。

本论文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各位教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与帮忙。再次感激我的指导教师—姜守明教师,感激在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求学期间给予我许多有益教诲的教师们。你们严谨的治学态度、不染俗流的学者风骨、诲人不倦的师长风范为我树立了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楷模。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也即将在我的脑海里留下完美的记忆,我深深感激所有关心、爱护、教育和帮忙过我的每一个人,多谢你们一向都在。

研究生论文后记范文参考 第11篇

按照学院的要求,这天最后按时交了毕业论文的初稿,在能够稍微松一口气的同时也感觉到离校的日子近在咫尺!研究生2年的时间是十分短暂的,但是收获却不少。

最基本的\'是学习方面。虽说自己的经济学知识还很欠缺,但是写作潜力确实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个性是在老师的督促下已经在经济学核心刊物上发表了3篇文章。还记得本科毕业的时候对研究生能发表论文羡慕不已,此刻能发几篇文章也足以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

其次是在开阔眼界方面。一向喜欢旅游,但是因为没有Money,所以去的地方都不是很远。研究生期间有幸去了一些比较远的地方比如法国的巴黎、意大利的罗马、摩纳哥、梵蒂冈,国内的香港、澳门、乌鲁木齐等。每去一个地方都会增长很多见识。

也觉得自己更成熟了。本科毕业的时候,虽然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但是明白的确实很少;此刻要学习的东西也还有很多,但是研究生期间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想让自己变得更加成熟。

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收获就是又结识了一批朋友。研究生班的同学们各有特色,很享受跟大家一齐学习,一齐讨论,一齐运动,一齐出游的一断断快乐的光阴。个性是朝夕相处的宿舍的姐妹们。吃完饭一齐去又康买点零食,或者去买黄瓜一齐做面膜,一齐逛街疯狂地购物,想到这些日子也快要接近尾声的时候,心中不免许多惆怅。

毕业论文初稿完成的时候,离毕业就已经很近了。在留下的2个多月里,期望自己能够珍惜时间,好好品味这不多的在大学城的每一天。

研究生论文后记范文参考 第12篇

本次论文从正式开始写已历经了两个月的时间,几经其稿,每次都是在教师们的指导下完成的。在此,我首先向我的\'指导教师金教师以及班主任殷教师表示最衷心的感激,多谢你们的宝贵意见!同时,也向关心过我的教师和同学们表示衷心的感激和祝福!

回想写论文的整个过程,虽有不易,却让我学会静下心来思考,也更加深了对文学研究的兴趣以及理解,由此,我倍感珍惜。在电大的这段学习经历很快就要结束,但求知的道路却不会停滞!

研究生论文后记范文参考 第13篇

按:我常说,每个人的硕士毕业论文,对于别人而言,或许唯一能够看得懂的,只有“后记”(“致谢语”、“谢词”)。或许是我生命中最后一篇的毕业论文,正文再糟糕,至少也得珍惜写这篇后记的机会,以表达心中感恩。至于无法在短短后记中提名感谢的朋友,请谅解。谢谢神所赐给我的、每一位来到我生命中的你。

民国之时,针对当时的治学之人中间出现的“新旧之争”、“中西之争”以及“有用之学与无用之学之争”,王国维先生在《<国学丛刊>序》之中开宗明义,正告天下:学无新旧、无中西、无有用无用。其中尤其第三点,即关于“凡学皆无用也,皆有用也”的论辩,暗引先秦庄子“无用之用”之譬喻,一直激励着我坚持研读或许在他人看来毫无“用处”之虚学:

“夫天下之事物,非由全不足以知曲,非致曲不足以知全,虽一物之解释,一事之决断,非深知宇宙人生之真相者,不能为也。而欲知宇宙人生者,虽宇宙之一现象,历史上之一事实,亦未始无所贡献。故深湛幽眇之思,学者有所不避焉;迂远繁琐之讥,学者有所不辞焉。事物无大小,无远近,苟思之得其真,纪之得其实,极其会归,皆有裨于人类生存之福祉。己不竟其绪,他人当能竟之;今不获其用,后世当能用之。”

当今之世与民国之时,在此方面,相差不远。这个世代,凡写一文,均须被质疑“有何意义”,而这“意义”又常被化约等同为所谓“实践意义”,即该文对当下中国的现实有何可资借鉴之处。若以此为判准,本文的研究主题在时间上既非当下、在空间上亦非民族国家意涵上的中国,更与当下中国的法律实践格格不入,那么本文实找不到一点“有用之用”。到头来恐怕读者只能认定是“满纸荒唐言”。

好在至少在我自己看来,吧城公堂的立誓解纷所关涉的真实和虚谎、正义与神圣以及笃信与怀疑,与从古至今、自西徂东的未变之人性密切相关,故而能透露些许“宇宙人生之真相”。因此我斗胆不避“迂远繁琐之讥”,下笔万言,尽己所能,切盼哪怕今日“不获其用”,“后世当能用之”;如此,或“有裨于人类生存之福祉”,亦未可知。这般自我安慰后,本文似乎如王国维先生所言,便找到一点“无用之用”。这样就不枉费了纸和墨,以及写作中的.“一把辛酸泪”。

硕士生三年至今,也更能感受何谓诗人所言的“以恩典为年岁的冠冕”。许多师友和亲人在我的生命之中,成为一份又一份美好的祝福。首先要感谢的是我的硕士生导师周赟副教授。他在我眼中是一位“温而厉,威而不猛”的老师。从本科三年级相识起,他就通过邮件在学术上勉励我,并常提供适切的指导。在我本科四年级时,一次家有变故,周师知悉后,在我旁听他的硕士生课程的课后来到我身边,告诉我若有什么需要之处,请务必告诉他;在苦难中,得到师长的安慰,心中分外温暖。到硕士生阶段,周师虽工作繁忙,却仍在我努力不足时委婉批评,在我稍有些微学术成果时鼓励支持。在2010年的秋天,周师亦为我们争取了前往广西桂林参加第六届全国民间法年会的机会。毕业在即,周师亦时时关注我的动向,为我撰写博士申请的英文推荐书,并就高校谋职的可能性提供建议。我深知这一切,都是在学术上不够争气的我所不配得的。再次向您说声谢谢,亲爱的周老师。

在厦门大学法学院求学七年期间,我还遇到了诸多为我传道、授业和解惑的老师。2005年初入大学,对法学还懵懂无知之时,陈动老师带我进入法理学的世界。因此,从本科一年级开始,我就爱上了这门学科,以至于到本科二年级,竟然又和2006级本科的学弟学妹一起再听陈师的法理学课程。谢谢您,亲爱的陈老师。尽管驽钝的学生或许不记得您上课的细节(印象最深刻反而只有诸如“人民宪法”之类的掌故,现在想起还感到快乐而温馨),但却是您让我在漳州校区的时候,就感受到法理学的学术魅力,而这种感觉,持续至今。

研究生论文后记范文参考 第14篇

这篇论文的选题是研究生生涯将进行到一半时的临时起意,所以质量不高也在意料之内。三年时间里,于所学领域内多浅尝辄止,无所取长。加之未有过系统的思想史学习,在史料的收集、获取以及甄别等问题上缺乏经验,文章中的疏漏和不足在所难免。有些地方依然存在尚未解决,能够让这篇论文毁于一旦的致命逻辑缺陷,将这些问题自白于此,以期之后者批评。

细说起来,选择这样的题目也并非真的只是心血来潮。关于这一选题背后的问题深深困扰着我已有多年。那就是个体在应对外部世界时,怎样才算是真正的存在?我们应当选择怎样的生活?这些问题并非来源于大学以后的哲学训练,而是扎根于个人的生活体验,关于存在的焦虑伴随我多年,仅有在大学以后才逐渐清晰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问题,困扰着当今时代的许多个体。我出生并成长在一个经历风云巨变的时代,我的家庭,包括我本人在内,都感受过精神上无所适从的漩涡,直到此刻,我仍然能够体会到经历过这些变化所带来的惊悸和不安。我不断在心里反问自己,城市的生活、经济的发展,这一切真的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好了吗?我们有未来吗?我们所做的一切真的正确吗?这些问题对于许多年前尚未接触哲学训练时的我,答案是迷茫的。

直到步入哲学的世界,才发现先辈早已对此问题有过思考和回答。梁漱溟先生晚年曾对“这个世界会好吗?”做出了肯定的回答,儒家、佛家这些缤纷绚烂的思想让我明白原先世界的提高、人类的发展背后存在着这些更为本质的东西,他们让我重新相信人类礼貌的伟大内涵,我第一次深切体会到了先圣所谓“我欲仁,斯仁至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的训诫。也正是此一时期,儒家开始在我的生命里埋下了种子,和儒家的魂牵梦绕也就此开始。

然而,步入山大研究生的学习阶段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社会矛盾、民间疾苦,这些问题进入到我的视野,打碎了我关于“格致诚正”的迷梦。让我开始从头审视自己的大学生身份,我第一次明白,原先那些人间的疾苦,你不看,并不代表它们就不存在。学术,从来不是自以为是设置一个目标而向其进发,所有的学问如果不能够以人及其幸福为旨归,那么至多可是是自己陶醉的象牙塔里的猎奇活动。儒家也是如此,宋儒所谓“天地生生之仁”、“为生民立道”,至此才始知此一语分量之重,才明白自己的难堪重任。

早在两千年前,夫子就曾言“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这个问题如今依然摆在我们面前。这或许并不是当政者或者学者们的本意,然而应对这样的现实,应对那些吃不饱饭、上不起学、看不起病的弱势群体,恶劣的社会环境,严苛的言论制度,这些都让我们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不得不退回到故纸堆里,看似皓首穷经,实则偏安一隅。我对自己感到惭愧,我明白,我能够坐在那里安心完成这篇后记,某种程度上归功于我是这种不平等的`受益者。在这个各种学问都有可能沦为权贵装点门面、资本灌注鸡汤的年代,儒家也不例外,我无力反驳那些“得一查焉以自好”之学,所能做仅有为某些儒家身上所失去的忧患意识一哭,哪怕这种忧患带给个体的仅有无尽的烦恼和痛苦挣扎。

回到这篇论文本身,犹记得澳洲学者文青云在其《岩穴之士》一书序论中所说,大学某种程度上即是一种隐居的生活,能够让他摆脱各种俗世的干扰而专心致志完成研究。这对于我们何尝不然?在着手写作之前,并未意识到个体的思想在大环境中的挣扎与纠结,然而当深入到时代之中时,才深深感受到时代巨变之中先贤们灵魂深处的孤独。在写到“夫子怃然:鸟兽不可与同群”之时,那种独立于苍茫的失落感几乎让人垂泪,每一个时代都有其存在的问题,每一个人也都要应对这些问题。

妄图去还原思想的路径是危险的,这尤其体此刻对于庄子的感悟中,总有一不细心滑入郭象这一深渊的趋势。论文虽已完成,我至今也不敢妄语自己是否真的就曾窥见先贤们的思想门径之一二。多数时候仍然可是是借他山之石以攻玉,将他人的思想和解读重新玩味一番罢了。而对于先秦的隐逸者群体,自认为这篇文章所做的仍然不够,我还没有打通和隐逸者之间能够对话沟通的桥梁,所写的仍然可是是雾里看花,相对于他们,我仍然是个被拒之门外的局外人。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仍然不断自问:隐逸真的有价值吗?会不会从一开始我的想法就是错误的?以至于有几次都几近停笔,如今依然对于这个问题不敢给出自信或满意的答案。然而我仍然想在此表白自己的初心,那就是隐士群体的存在绝不是偶然,它是某种社会机制造成的。我们的社会终归是属于所有人的,每个人都应当在其中拥有属于自己的位置和权利。这些人是被排除在外,还是以另一种方式重新存在于以往的帝制社会当中,而这一切又是如何发生的?我期望隐逸能够对于我们今日的生存焦虑和危机以启发,毕竟它曾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给予无数人的精神以安顿。当然,这种启发在今日看来有可能是消极的……

这篇看似不够哲学的论文,许多还只是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各种问题仍然无法回答。我们是否能够经过对于隐士群体的研究,来引申出一种力量,借由这种力量来打破我们为自己人为设立的限制,消解掉我们狂妄自大而又愚蠢的中心主义?真正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完全的占有自己的存在,一个挺立其自己生命的主体,而不只是他人存在的客体?遗憾的是,哲学不能供给面包,我仍然应对着和所有人一样的困境与困惑。在此抛砖引玉,以期之后者能够走得更远,看得更深。实现真正的“为天地立心”。

研究生论文后记范文参考 第15篇

四年时间,转瞬即逝。从最初刚入校的幼稚、无知,到沉静之后的学业压力,到毕业前经受求职的一波三折,这期间,幸遇太多同窗友人的帮忙、良师的指点以及家人的支持。虽大恩不言谢,在此,还是赘述一二,以表感激之情。

首先感激导师李恋教师。整个论文从开始选题、搜集资料、构成初稿、导师修改、再修改直至完成,都包含着李教师的耐心指导和细心帮忙。她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影响着我,并激励着我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一丝不苟,踏踏实实。

行文至此,收获颇丰。本研究旨在引起广大教师乃至整个社会起到一种警示、反省的作用,为构建走向和谐的教育、为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创造一个更加礼貌的、充满人文关怀的教育环境而做出一点努力。

本文开篇明确指出,相对于“体罚”来说,教师精神暴力是一种对学生伤害更大而隐蔽更深的教师暴力,因而也更具有研究价值。精神暴力在教育领域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相关的研究尚不太多,大多只是从某一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如心罚、精神虐待、隐性伤害、软暴力)。所以,本课题的创新之处就在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小学教师对学生的精神暴力问题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并提出了具体的预防和减少小学教师对学生的精神暴力的对策。采用资料分析法对小学教师对小学生的精神暴力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从教育学的角度对教师精神暴力的`概念进行了阐释,从法律、伦理、哲学和教育等多个角度对教师精神暴力进行了批判。不可否认的是,尽管本研究在很多细致的分析基础之上提出了预防和减少教师精神暴力的对策构想,可是教师精神暴力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文化渊源,在教师和家长的心目中,传统观念常常是根深蒂固的,对教师精神暴力的认识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生转变。所以,要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教师精神暴力的发生,建构一个和谐、健康、以人为本的学校环境,需要广大教育者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同时带着完美的期望和必胜的信心,付出更多的热情和努力!

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选取的教师样本代表性不高,导致理论分析的深度不够;提出的“教师精神暴力”概念的可操作性不强,容易导致在教师精神暴力认定上发生争议。可是这些不足也正是继续研究的目标和方向,笔者将沿着这个思路努力走下去!

研究生论文后记范文参考 第16篇

论文写毕,感慨良多。三年研究生生活即将结束,回首过往,2007年9月踏入哲学院伦理学殿堂,一个书生的书海独行,品老师们思想的盛宴,曾经是那样的快乐。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有着一个伦理学梦,真正想学一点伦理学,不过,感觉自己的心是浮躁的。伦理学,这是一门智慧的学科,三年研究生时光,自己或许还是滞留在“水面”,并没有沉入“水底”,但想来还是欣慰,学习过程中,我也向业师杨清荣教授聊过这个问题,杨老师告诉我,要想真正学进去,学深入,必须静下心来研读,必须有一种坐得住冷板凳的精神,必须有一种耐得住寂寞的心境。按照杨老师的说法,三年的研究生学习中,我感觉自己做得还不够。

这篇论文从选题到最终成文,得到了业师杨清荣教授的精心指导。从选题来说,还是得到了杨老师的肯定的,因为在此之前,哲学院伦理学专业的师兄师姐们未曾涉足这个论题。但杨老师告诉我,研讨王阳明致良知的伦理思想,相关的\'文章很多,要想写出新意就有难度,如果没有写出新意,文章就会变得平实。我还是写了这个论题,是自己的想法,写出来供人参考这本身也就是一种价值吧。说到业师杨清荣教授,他是一个真性情的人,他课堂上的讲授,给我最深的印象是严谨并具有逻辑,指导我的毕业论文,他修改到文章的字词与标点符号,他的严谨与逻辑体现得淋漓尽致。杨老师主要讲授伦理学基本理论与方法、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立身严谨,立教严谨,有儒者之风。学生们可以感受得到,杨老师对自己从事的学问、对传统文化的精义与价值由衷的热爱。他对学生的开导可谓是尽心的,对杨老师的关爱、教诲,学生会铭记于心。

感谢专业老师刘可风教授、胡真圣副教授、陈燕副教授。课堂上,刘可风教授的幽默和智慧、胡真圣老师的视野与和蔼,陈燕老师的认真和执着,给了我很大益处。对他们三年来对我学习上的帮助和教导,我深表谢意。感谢已经到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的倪瑞华老师,她的环境伦理学课堂上,主张学生要有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的方法,给了我启发。感谢已经去上海任教的葛四友老师,我上过他的课,在课堂上,他讲授如何做研究写论文,他教授的“证成”理论,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也特别感谢龚天平教授,在我撰写论文期间,龚天平老师送给我邓名瑛老师写的书,《寻找生命之真——明代心学的本体追求》。拿到书的那一刻,我打开扉页,上面写道:“龚天平湖南长沙”,我猜想,或许是龚老师在读博士时看的一本书。简单的字迹,刻画着一个青年学者的学术情怀。

感谢论文开题报告时给我建议的王文贵老师,虽然三年的研究生学习过程中,没有在课堂上得到王老师的教诲,但王老师就我的论文如何写得更加好,给了许多建议。感谢论文评委张春香老师,虽然也未在课堂上得到张老师的亲授,但在论文答辩时得到张老师的指导和建议,我想说,谢谢您,张春香老师。

最后,感谢我的同学杨建军、张宁、姚云、高明才、周鹏、汤美岚、吴昊、张婷婷、李吉艳,三年的同窗生活,我们真诚以对,和睦相处,杨建军的担当、张宁的睿智、姚云的善良、高明才的言谈、周鹏的热情、汤美岚的活跃、吴昊的爽快、张婷婷的质朴、李吉艳的思想,这一切的一切都感染着我。此地烟花,他年风雨,这段情谊,愿我们且行且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