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师经典语录01 汇总132句

1. 说话前你是话的主人,说话后你是话的仆人。

2. 一个国家或许不会被大炮打垮,却可能被谣言灭亡。

3. 在你的内心里,有一块磁铁,可以吸引真正的朋友,那块磁铁就是「无私」,也就是处处先为别人著想。

4. 安祥的精神境界——就是以豁达淡泊、顺应自然的心态,来面对人生的种种无常变化,将痛苦忧伤的情绪降伏到最低点,于每一分,每一秒中都具足喜悦、满足,内心一片安宁,没有任何不满、怀疑、抱怨在心头。[83字]

5. 只有智慧的耳朵,才能听出超越的真理出来。

6. 生亦未曾生,灭亦未曾灭,了见无心处,自然无法说。[20字]

7. 幸福是不能求得的,只有高高兴兴地过日子以招来福气。灾祸是无法避免的,只有以不害人的心来远离灾祸。[44字]

8. 一条又长又好的链子,中间坏了一个小环,就不能佩带。

9. 因果感应,如回应声,如影随行。

10. 佛陀是发现真理的觉者,而不是去创造真理的人。凡是能创造的东西并不能永久,因为他并不是发自本性的东西。[46字]

11. ^v^未转,食轮先转。

12. 当死期将至的时候,皇上和奴才又有什么分别呢?若有人掘开死者的坟墓,他必认不清那个是贫?何者是富的?

13. 成功者的思想有如一把钢钻,只朝单纯一点的蓦直钻去。

14. 飞蛾不知道被焚烧之苦而扑火,鱼儿不明危险的而上钩。但我们虽然很清楚,不幸的网将为我们张开,却仍然离不开官能的享乐,从这一点看来,人类实在是不聪明啊。

15. 师父讲的录音带你们要随身携带,不要常常听那个”爱你如骨恨你入髓”,听那个干什么呢?你有时间怎么不放师父讲的录音带?怎么不唱:^v^,^v^…?!你唱那个西米西米咕咕吧能够了生死吗?不搞这个没有人看,所以你看那些歌星影星变来变去,都差不多,都一样,人生是一出闹剧啊!最后是悲剧收场!每一个人都是这样子!六道轮回是生生世世,一出一出的悲剧,连锁的悲剧,你不了生脱死,你就麻烦大了。[167字]

16. 科学带给我们方便,也让我们饱受痛苦,如:战争、污染、社会大乱。

17. 不要置人于死地,要留一条生路让人走。

18. 充满热诚的人,会像磁石一样,深深吸引四周的人。

19. 佛是真理的发现者,不是创造者。

20. 只要一个人挡在他自己的路上,一切似乎都挡住了他的去路。自己的心是最大的障碍,也是最大的距离。

21. 养子不教如养豺虎。

22. 老爱蜚短流长的人,一定也会被别人蜚短流长。

23. 「不计较」是积极而不是消极。

24. 愈能自觉到自己渺小的人,愈能欣赏别人的伟大。

25. 体生死即涅槃,名为定。达烦恼即菩提,名为慧。[18字]

26. 真的没有人能束缚住你。

27. 快乐有如香水,向人洒得多了,自己也必沾上几滴。

28. 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它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它的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它生活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29. 初发心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应当拥有一颗怎么样的心去修行。禅宗讲即心即佛,佛就是心;净土宗讲唯心净土,还是讲心;^v^讲三密相应,还是心;天台宗讲三谛三观,还是心;华严讲一真法界,还是这个心。离开心就没有法,所以心是一切的根本。[97字]

30. 修行很重要就是不能离开善知识,要熏习。凡夫啊,修行只有两个字——熏习!熏习的意思就是不能离开善知识。[45字]

31. 一个钟摆的功能,不在于速度,而在于准确。心智的敏捷并非长处,而在于深沉。

32. 无知是众生的常态,每一个众生都必须经过无知的阶段才能够觉悟。所以我们面对这些无知的众生,他那一些仇视、嫉妒、恨、贪、嗔、痴,我们都要宽恕。我们对他的行为不能恨,要怜悯他。恨他你没有机会救他,你明明知道这个是个很恶的人,你合掌就好了,令他欢喜。你不要批评他,也不要跟他敌对。宁可得罪一个君子,不可以得罪一个小人。你内心里面如果不宽恕他,不宽恕别人你会痛苦了自己,所以发菩提心就是发宽恕的心。[171字]

33. 面对恶言恶语,当观这也是逆增上缘。

34. 信义是最宝贵的财富,实话的味道最好,智慧的寿命最长。

35. 自私是一种慢性毒药。一旦上瘾,即不能自制,倘至饱和的程度,会使人生充满痛苦与失望,终归毁灭。

36. 送礼物予他人,别人若不接受,如何?只得自己带回。恶口向人,欲污人,若人不为所动,那么所有恶言(过失动怒),将如数带回自受自污。

37. 金钱买得到书本,却买不到智慧。金钱买得到床铺,却买不到睡眠。

38. 虚幻不能产生真实,就像肮脏不能产生清洁一样。

39. 当你要开口说话时,你所说的话必须比你的沉默更有价值才行。[26字]

40. 宗门以何法治妄心?曰:以无心法治妄心。[16字]

41. 凡事尽可能经由自己的眼睛确认判断后,再决定下一步的动作,别太依赖自己之外的人事物。

42. 知足的乞丐,强过贪求财物的富翁。

43. 「偏见」是进步的最大阻碍。

44. 不求名利,不求荣,只么随缘度此生,一个幻躯有几日?为他闲事长无明。[28字]

45. 当你先从不好的动机来看人时,你要知道,你的精神正在下降了。

46. 正念的下手处是要先学会降伏我慢,学会吃亏及退步。[22字]

47. 能逼出你内在无限潜能的人,叫做明师现前。

48. 「忍辱」,是圣人共同的商标。

49. 对于别人的丑恶隐私充耳不闻、闭眼不见、一心不想、闭口不说,名大智慧的人。

50. 远离那些「说长道短,好管闲事,言非其实」的人。

51. 「幸福」是没有后悔之后的满足。

52. 语言及文字只是一种表达思想的符号而已。[18字]

53. 平凡乃是最不平凡的伟大。[11字]

54. 平凡是生命真实的面貌。

55. 多用心听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著表达你的看法。

56. 丑闻是这世界一半的人乐于杜撰,而另一半人乐于相信的事。

57. 世间事知道得太多,反而是一种危险。

58. 每一个人都要亲身经历,才知道炉灶是烫的。

59. 哭泣,不能减少昨日的哀伤,只会消除明天的力量。

60. 如果你要宽容别人的过错,请将眼光放在自己身上。

61. 任他雪山高万丈,太阳一出化长江。任他愚痴烦恼长,智慧一显天地宽。

62. 人因为工作才显得尊贵,只有牺牲及奉献才能丰富你的内在。[25字]

63. 无中生有造谤者,造的是本身罪孽。

64. 「过去」只是一个序幕。倘若一直懊悔在以往的错误中,因而自暴自弃,不知珍惜撷取经验,把握现在,则如驾驶车子时,老望著倒后镜一样,会因此而疏略了前面的道路。

65. 大家都夸奖的人,不一定是好人;在社会上被批评的人之中,一定有良士。

66. 靠无理、侥幸而成功,必以悲剧来结束。

67. 若内心常怀著罪恶感,放不下,此乃是修行上最大的障碍。[23字]

68. 我们的肉体是个缘生之舟。

69. 人因为眼见,耳闻,迷惑于假像,活在错误中,才不断的滋生烦恼。

70. 我们要做「习惯」的主人,不要做「习惯」的仆人。

71. 知足常乐,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72. 嫉妒是心中的戈矛,可以害己亦可伤心,这是一种危险的心理病,治疗这种心病,佛门有个妙方叫做「随喜功德」。

73. 为人臣止于忠,为人父止于慈。为人子止于孝,即是做人分际。

74. 感谢打击我的人,感谢非难我的人;他们给了我磨练的机会,让我活得更升华、更超越。

75. 求知有两种,一种是「学生」,学习如何求生存,一种是「学死」,学习如何不畏惧死亡。

76. 难忍能忍,难舍能舍,佛道近矣。[12字]

77. 彻底的认识了我们的无知你就会解脱,但是众生总是用更多的无知来束缚自己。[33字]

78. 愤怒,使他人遭殃,但受害最大的,却是自己。

79. 佛法多门,修心第一,佛称大觉,觉即是心,故知离此心外,无佛可成。[26字]

80. 大部分的人生问题,都能像解代数方程式一样得解,其解答都表现出一种「最单纯的形式」。

81. 未成佛果,先结善缘。

82. 人生,像一个喝醉酒之后爬在桅杆上的水手,随时都可能跌下来。

83. 不要把别人口里吐出来的垃圾装到自己的肚子里。

84. 最可怕的「不信」,是对自己的不信赖。

85. 气恼他家富贵,畅快人有灾殃,一些不由自己,可惜坏了心肠。

86. 高手仗著名气,由于自认为熟练,而无法知道自己亦有拙劣的地方。拙者,本来就嫌工夫不到家,对其拙劣之处固然不知道,偶有高明的地方,往往亦不自知。因此,无论高手或拙者,都应相互切磋学习。

87. 多做正确的思考,自然不妄下断言,所谓:「多看则不偏,多听则不邪。」

88. 轻信传言者,终至以追悔的牙,咬伤自己的手。

89. 冷酷的「传言」如在车轮上滚动,在它前进中每经一手,都替它加上润滑油。

90. 只顾把时间花在说人长短、诽谤他人的人,是没有时间成功的。

91. 菩萨并无脱离社会独善其身而菩萨是要兼善天下。[21字]

92. 想获得心灵的解脱,要能不为物牵。

93. 最高超的修养就是随顺众生。[12字]

94. 智慧高的人,能包容,生活范围就大,每一个人都喜欢跟他在一起。

95. 人类并不是因为吃得下东西才能活下去,而是因为消化才能活下去。[28字]

96. 逆境使心智成熟,劳动使身躯成熟。

97. 佛曰:“我净故施净,施净故愿净,愿净菩提净,道净一切净”。[22字]

98. 快乐就像一副眼镜,可以校正你心灵的视力。

99. 人一悲观,智慧就会枯萎,继而失去判断力,而不知所措。

100. 火车站的人潮,每天都在换人,太平间也是抬进抬出,不知道哪一天要轮到「我」?

101. 要听两种人的话:一是有智慧的人,二是有经验的人。[21字]

102. 在恶意的人群中不怀恶意,在拳握刀拔的人群里言行温顺,在与执著的人相处而能不执著,是谓圣者。

103. 利人之善为「真善」,利己之善为「假善」。

104. 谣言像是一个老太婆,你只要任凭她在那里唠唠叨叨,喃喃自语就好了。

105. 假如,你不向别人期待任何东西,也不想从别人那里得到什么,那么任何人对你,都不会造成恐怖的现象。但,如果你的幸福,在别人的掌握中,那么,你就必须不断地对别人怀著恐惧。

106. 设若只因小过,就将他人剔除,则无需多久,即无人能与你相处,因为和睦来自宽恕。

107. 用你的内心深处,虚心的去学习。那么,天地万物都是我们的导师。[26字]

108. 智慧就是力量。

109. 洋房、名车、不代表幸福。

110. 修行之本就是平凡、平淡、平实。[12字]

111. 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将军主帅能行令,不动干戈致太平。[28字]

112. 不怕千日密,只怕一时疏。

113. 我们不可能全部都做英雄,总得有人坐在路边,当英雄们经过时,为他们鼓掌叫好。

114. 别人教给我们的真理,只不过像义肢、假牙装在我们身上而已。唯有通过自己的思索获得的真理,才是属于我们的。这样的真理,才能为我们所运用。

115. 不分别、不颠倒、不执著即是本性作用。[15字]

116. 大地生长万物,哺育它的儿女,人本无需杀戮,便可充饥解渴。大地的儿女,却将餐桌变成一个祭坛,在刀叉匙筷间,咀嚼他们的贪婪、残忍和仇怨。

117. 语言、文字,不能代表佛法,那只是方便而已。

118. 谣言就像泡沫一样,你愈搅和,泡沫就愈多,不管它,它反而消失了。

119. 虚荣是心灵的肿瘤。

120. 学习拔除因无知而来的顽劣与叛逆,任何时候都不嫌太晚。

121. 悭贪的人没有福气,也没有人缘。

122. 水能熄灭熊熊大火,挽救即将付之一炬的房屋。同理,懂得观照的智者,也能将自我或外在环境的忧患,消之于无形,宛如一阵风吹散棉絮一般。

123. 「过」莫大于纵己之欲。「恶」莫大于言人之非。「病」莫大于不知己之失。

124. 不要拘泥于自己的意见,我们必须抛除偏见,才能以完全自由的头脑来判断事物。不顾风向的转变,一直张著帆航行的航海者,绝对到不了他的目地的。

125. 这世间是空的。空就是因缘生因缘灭。师父教你一个大智慧,一个无上的法门,一个字,你什么事都挂上一个“无”字,记住!无就是不执着的意思。你回去碰到一些是非,你就告诉自己,无所谓的是,也无所谓的非,是非都是人定出来的,知道吗?你碰到人家骂你,四大皆空,五韵无我,无!没有所谓侮辱我的事。今天你做善事布施,布施了一了百了,无!加一个无字,没有所谓的布施一了百了的事。为什么?一切因缘法不可得,求其自性,了不可得。百年后这个全部没有,全部消灭。[185字]

126. 用慈悲心及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127. 生命的展现与回复,乃至消失,犹如水的循环,蒸发在阳光中,而后又凝聚为雨露。

128. 好好的去求证谣言,你会发现百分之九十九与事实不符合。

129. 人无志,犹如小舟无帆,不能远行。

130. 最好的境界是没有任何境界。

131. 责任与自觉,是成功的开罐器,配上毅力及勇气,打开了这一层「阻碍」,就能享用罐内丰盛的成果了。

132. 如果想更上一层楼,就不要以现在的成就为满足。因为,人是很容易停步不前的,如果你以现在的自己为傲,等于宣告了你的毁灭。

慧律法师经典语录01 汇总79句

1. 有智慧而不将其贯注在生活中的人,有如一个只耕田而不播种的农夫。

2. 心垢由反省而知,由忏悔而除。

3. 活出你真正的生命来,否则生命即失去意义。

4. 生命就像一部缝纫机,你放下去什么,就裁出什么。

5. 过合理生活的人,就如同提著灯,远远照亮前方而行走的人;这样的人,永远不会走到灯光所照著的尽头,灯光永远在他前头引导,引他前进。

6. 大菩提心就是感恩心,无量的众生、三宝、父母、师长对我们都有恩。既然发大菩提心,怎么样能够持续这个菩提心?我要感恩,所以要好好的修行。如果没有佛,我们听不到这个法,没有三宝、没有师长,这个法也没有办法延续,我们要报师父的恩。师父是我们的法身父母,我们今生能够觉悟生死,开采我们内在的般若智慧,那都是师父的恩、三宝的恩。[138字]

7. 越是想把自己背负的痛苦推到一旁,它越是成为一种负担。

8. 自卑感是人格的泥沼,一旦你身陷在里面,便会失去上进的勇气。

9. 再大的境界抵不过一个观照。[12字]

10. 一切事得成于忍,能忍方名为大丈夫。[15字]

11. 赢家像河流一样,他们找到一个管道,便循著这个管道前进。失败者像沼泽,他们到处游移,什么事都只做一点,结果一事无成。

12. 彻悟,不是向外悟到了什么大道理,而是彻底认识了永恒的自己。

13. 只要尽自己所能,即是完成了「责任」。

14. 互逞权势,如蚂蚁之群聚腥膻,如蚊蝇之竞吮腐秽。

15. 憎恨,并不立刻结恶果,但它如同隐藏在热气下的火,逐渐焚烧著,而终让心怀憎恨的人身受其害。

16. 对失眠的人而言,夜是冗长的。对于疲倦的人,一里路都嫌远。对无知的人来说,一生是漫长的。[37字]

17. 学佛是让你认识人生的真理,而从我们的心里彻底的去觉悟进而透视境界,能于一切境界中皆放得下。[42字]

18. 一知半解,适足以歪曲真理。无知无解,则根本不懂得真理。

19. 财者陷身之阱,色者戕身之斧,酒者毒肠之药。

20. 有人说:「历史是一部不负责任的烂帐。」

21. 有了虚假的自我意识,必然就会萌生虚荣心。

22. 在一个人固执己见时,很不能够接受那种开缘思想。

23. 一切众生,祸从口出,恶语伤人,有如矛刺心,若能话到口边留半句,则是积口德也。

24. 柏拉图——一切现象皆是我们的牢狱。佛说——一切现象皆是我们本来的面目。[33字]

25. 鸽恶铃而高飞,不知敛翼而铃自息;人恶影而疾走,不知处阴而影自灭。歇即是菩提,悟即自在。

26. 贪色不顾病,斗气不顾命。

27. 没有明心见性,都称为外道。

28. 走出痛苦的死巷,快乐就在转角处。

29. 不要无中生有,更不要丑化他人。

30. 闲话听后不传,免得将来后悔。

31. 处罚,必须基于一种了解,才能发挥感化的作用。

32. 懂得生活的人,连一举手一投足都是那么的恰到好处。

33. 恋爱不是慈善事业,不能随便施舍。

34. 无我就是凡是所有的事情皆以全体性的利益为主。[21字]

35. 学习不被任何报导、传统、流言所左右。

36. 不见一法即如来,是则名为观自在。[14字]

37. 耳朵聋了,正好听不到是非。

38. 戒是大医王,明示病人何者是毒,不可误食!

39. 永远别浪费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40. 拖延是不能成事的,只会让自己在最后关头焦头烂额。

41. 修行就好比弹琴,琴弦张得太紧或太松,都无法弹奏出美妙的乐音。过分勇猛的修持,但忽略了修行所需要的脚踏实地、按部就班,可能会导致反效果。因为,过与不及,都是不正确的态度。

42. 心既清净,语默皆如,遇缘即施,缘散即寂。[16字]

43. 谣言之所以止于智者,不仅因为他有理智的头脑去判断是非,更因为他懂得宽恕、怜悯造谣者的浅薄、无知。

44. 少年大病,第一怕气高。

45. 土木工程的技师,懂得如何疏导水流,箭匠能把箭做得十全十美,木工能把弯弯曲曲的木材,刨至平滑。有智慧的人懂得如何整顿自己。

46. 节约就是收入。

47. 人们不会在流动的水面上,去映照自己的形像,只有在清澈平静的水面上,才可看清自己的容颜,也只有平静才可平息躁动的心绪。

48. 不得因他说,弃舍于亲友,若闻他语时,当须善观察。切莫听片面之词,智者善护其心。善察是非正邪,不受迷惑。

49. 菩萨不见人过,但见己过。[10字]

50. 戒是明眼人为盲人设护障,免坠崖谷。

51. 当言语已经没有作用时,真挚的沉默似乎更有说服力。[22字]

52. 盲目的热情,不但无益,且足以害事。

53. 就像双手掏起的沙粒,从消瘦的手指间快速泄下一般,时间沙沙地溜走,它们是多么短暂和宝贵!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54. 错误终归毁灭,无知即是痛苦。

55. 法的修行落实在「观心」,观心的始终诀要在「念念自知,念念自觉。」

56. 生长于高岩之孤兰,仍能散发稀有之馥郁香气。

57. 力能折人于一时,德可服人于一世。

58. 嗔怒经常由愚行开始,而由悔恨结束。[15字]

59.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12字]

60. 将恩惠刻在石上,将仇视写在沙上。[14字]

61. 「知耻」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无有羞耻心的人,容易陷入罪恶火中。

62. 若想成为坚强的人,则必须像水一般,没有障碍物时,水便流动。装到四方形容器,它就成为四方形,装到圆形容器,它就成为圆形。因为,水有这种谦逊的性质,所以,它比任何东西都重要,比任何东西都强。

63. 在人与人之间有争端发生的时候,无论争执的程度如何不同,一定是互争的两个都不好。如果只有一边不好,争论便无法燃起。火柴,是无法在镜子那般光滑的表面擦出火来的。

64. 反省是认知自己的不二法门。

65. 「淡泊」「老实」,是一种极高深的人生境界。

66. 人有两只耳朵,一个舌头,其意义在使我们多听少说。

67. 没有分别心叫做苦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心地上用功夫,才叫做真的苦行。

68. 骄傲与偏见,好像双面刀片,面面都能伤人。

69. 大修行人不怕境只怕心,如何稳住这颗心才是最重要的。[23字]

70. 我们衡量他人的尺度,其实是自己心中早有的成见。

71. 瞥然一念狂心歇,内外根尘俱洞彻,翻身触破太虚空,万象森罗从此灭。[28字]

72. 爱传是非之人,伪装出锐利的目光,其实却像蝙蝠一样盲目。

73. 随缘就是———境来不拒,境去不留。[15字]

74. 收获必先耕耘、成功须靠努力,付出才能获得,贡献才受尊重。

75. 圣人并不是被大多数人赞叹而伟大,圣人是因为彻底的了悟自己的这颗心而伟大。[34字]

76. 每个人都难免有以牙还牙的心理,被打了一下,就想回打三下。本来是有解决之道,却由于彼此燃烧著憎恨之火,相互伤害,终于导致两方的挫败与灭亡。

77. 德行是我们所该追求的,是盗贼无法抢,暴君无法侵害,你死后仍能留下来,绝不会腐朽的财富。

78. 于每一分秒的念头中,去掉执著,不怀念过去,不希望末来,不抱怨现在即转为妙用。[33字]

79. 有幽默感的人就能享受人类的矛盾。[1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