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2000字 第1篇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相信已经家传户晓了。祝英台女扮男装进学堂读书认识了梁山伯,但是奈何最后鸳鸯被拆散,两人变成蝴蝶翩翩起舞。

从前有个姓祝的地主,人称祝员外,他的女儿祝英台不仅美丽大方,而且非常的聪明好学。但由于古时候女子不能进学堂读书,祝英台只好日日倚在窗栏上,望着大街上身背着书箱来来往往的读书人,心里羡慕极了!难道女子只能在家里绣花吗?为什么我不能去上学?她突然反问自己:对啊!我为什么就不能上学呢?

想到这儿,祝英台赶紧回到房间,鼓起勇气向父母要求:“爹,娘,我要到杭州去读书。我可以穿男人的衣服,扮成男人的样子,一定不让别人认出来,你们就答应我吧!”祝员外夫妇开始不同意,但经不住英台撒娇哀求,只好答应了。第二天一清早,天刚蒙蒙亮,祝英台就和丫鬟扮成男装,辞别父母,带着书箱,兴高采烈地出发去杭州了。

到了学堂的第一天,祝英台遇见了一个叫梁山伯的男同学,学问出众,人品也十分优秀。她想:这么好的人,要是能天天在一起,一定会学到很多东西,也一定会很开心的。而梁山伯也觉得与她很投缘,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于是,他们常常一起诗呀文呀谈得情投意合,冷呀热呀相互关心体贴,促膝并肩,两小无猜。后来,两人结拜为兄弟,更是时时刻刻,形影不离。春去秋来,一晃三年过去了,学年期满,该是打点行装、拜别老师、返回家乡的时候了。同窗共烛整三载,祝英台已经深深爱上了她的梁兄,而梁山伯虽不知祝英台是女生,但也对她十分倾慕。他俩恋恋不舍地分了手,回到家后,都日夜思念着对方。几个月后,梁山伯前往祝家拜访,结果令他又惊又喜。原来这时,他见到的祝英台,已不再是那个清秀的小书生,而是一位年轻美貌的大姑娘。再见的那一刻,他们都明白了彼此之间的感情,早已是心心相印。

此后,梁山伯请人到祝家去求亲。可祝员外哪会看得上这穷书生呢,他早已把女儿许配给了有钱人家的少爷马公子。梁山伯顿觉万念俱灰,一病不起,没多久就死去了。听到梁山伯去世的消息,一直在与父母抗争以反对包办婚姻的祝英台反而突然变得异常镇静。她套上红衣红裙,走进了迎亲的花轿。迎亲的队伍一路敲锣打鼓,好不热闹!路过梁山伯的坟前时,忽然间飞沙走石,花轿不得不停了下来。只见祝英台走出轿来,脱去红装,一身素服,缓缓地走到坟前,跪下来放声大哭,霎时间风雨飘摇,雷声大作,“轰”的一声,坟墓裂开了,祝英台似乎又见到了她的梁兄那温柔的面庞,她微笑着纵身跳了进去。接着又是一声巨响,坟墓合上了。这时风消云散,雨过天晴,各种野花在风中轻柔地摇曳,一对美丽的蝴蝶从坟头飞出来,在阳光下自由地翩翩起舞。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2000字 第2篇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悲剧,是一个人间大美遭到毁灭而又永生的大悲剧。故事情节既单纯又奇妙,既现实又浪漫。祝员外之女祝英台女扮男装赴杭州求学,途中巧遇梁山伯,两人结拜为兄弟,在书馆同窗共读,三载相伴。因父催促归家,英台提前离馆,钟情山伯,以蝴蝶玉扇坠为凭,拜请师母为媒。送别途中,英台又托言为妹做媒,向山伯自许终身。山伯从师母处得知真情,赶至祝家求婚,而祝员外已逼迫英台许配太守之子马文才。山伯悲愤思念成疾而亡。英台得知,初衷不改,誓与共穴。马家迎亲之日,花轿途经山伯坟,英台墓前哭祭,电闪雷鸣,坟墓巨裂。英台纵身跳入穴中,双双化为彩蝶,翩翩起舞。

少男少女的青春之恋,本是人之常情,可谓平凡的心动,人皆可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自然也是出自平凡的心动。但上海豫剧院演出的《梁山伯与祝英台》(1952年)平中见奇,有着非凡的魅力。他们情深似海,至情至性,生死不渝,“在世不能夫妻配,死后也要同坟台”,可谓人间难得,并非人人之所能。在封建礼教统治的社会,梁祝的爱情必然是悲剧性的,是封建制度冷酷的坟墓埋葬了他们亮丽的人生和美好的理想。人民对封建主义的罪恶无比痛恨,对梁祝爱情的悲剧给予无比的同情,并以丰富的想像创造出双双化蝶的生动形象,象征着他们的再生,把他们当作追求自由理想和人性解放的化身。这是何等的神奇;这是何等的浪漫。《梁山伯与祝英台》既是现实土壤中开放的悲剧艺术之花,又是人民理想中追求的自由生命之花。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形象是十分美丽动人的。他们的外表是美的,翩翩少年,容光焕发,充满青春的亮丽。而他们的内心更是美的结晶,真诚、纯洁,向往平等自由的人间大爱。在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梁山伯和祝英台是藐视流俗的真正知音。英台立志成才,求知若渴;山伯立言“男女同是父母生,女孩儿也该读书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演出的新版《梁山伯与祝英台》(2007年)求学问。”两人志同道合,义结金茅威涛、陈晓红主演兰,情重如山深如海,同窗共读两无猜;一旦爱情萌生,便春潮澎湃,急流勇进,追求理想,矢志不移,具有一种超越自我的无比勇气和博大精神,鲜明地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本质要求和普遍愿望。

梁山伯、祝英台的形象具有高度的典型性,又具有鲜明的个性。英台机灵活泼,山伯纯朴敦厚。

请看梁祝“十八相送”的场面吧:

祝英台 (唱)出了城,过了关,

但只见山上樵夫将柴砍。

梁山伯 (唱)起早落夜多辛苦,

打柴度日也艰难。

祝英台 (唱)他为何人把柴打?

你为哪个送下山?

梁山伯 (唱)他为妻子把柴打,

我为你贤弟送下山。

祝英台 (唱)过了一山又一山

梁山伯 (唱)前面到了凤凰山,

祝英台 (唱)凤凰山上百花开,

梁山伯 (唱)缺少芍药共牡丹,

祝英台 (唱)梁兄若是爱牡丹,

与我一同把家还。

我家有枝好牡丹,

梁兄要摘也不难。

梁山伯 (唱)你家牡丹虽然好,

可惜是路远迢迢怎来攀!

祝英台 (唱)青青荷叶清水塘,

鸳鸯成对又成双。

梁兄呀,英台若是女红妆,

梁兄愿不愿配鸳鸯?

梁山伯 (唱)配鸳鸯、配鸳鸯,

可惜你,英台不是女红妆!

银 心 (唱)前面到了一条河,

四 九 (唱)飘来一对大白鹅,

祝英台 (唱)雄的就在前面走,

雌的后面叫哥哥。

梁山伯 (唱)未曾看见鹅开口,

哪有雌鹅叫雄鹅!

祝英台 (唱)你不见雌鹅叫雄鹅!

他笑你梁兄真象呆头鹅!

梁山伯 (唱)既然我是呆头鹅,

从此莫叫我梁哥哥。

一问一答,情真意切,情随景移,情景交融。一个语藏玄机,一个心无虚幻,两人性格,对比鲜明,相映成趣,耐人寻味。

后来,师母说媒,山伯顿悟,如梦初醒,惊喜万状,思祝下山,回忆当初,自嘲自解,别有情趣,令人回味无穷。这是《回忆》一场,俗称“回十八”,亦极受观众赞赏。

这两场戏,人物性格对比鲜明,相映成趣,不仅真实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真挚纯洁的感情和青春的活力,而且具有浓郁的喜剧色彩,对后面“楼台会”的悲剧气氛也是有力的衬托,并使全剧的悲剧精神更加强烈,震撼人心。

《楼台会》是全剧情节的转折点,美好的爱情惨遭扼杀。两人抒发了一往情深、难分难舍的满怀悲愤。英台“送兄”时,更表达了“肠欲断,心欲碎”,同生共死的坚定意志。接着山伯因思成疾,为情而死;英台抗婚不成,祷祭跳坟,在戏剧高潮中彰显了人物精神境界的极致,完成了悲剧崇高美的升华。

新版《梁祝》将原版13场减为8场,演出时间缩短三分之一,是“用现代越剧人的语汇重新诠释这份引入越剧记忆中的浪漫和美丽”,既尊重传统经典,保留基本结构和核心唱腔,而且更加完美,将其魅力发挥到极致;又将传统经典溶入现代时尚,注入新的人文内涵,吸纳现代元素,拓展全新的形式美。

西方人称《梁祝》为“蝴蝶情侣”。新版增写《蝶颂》:“天乃蝶之家,地乃蝶之灵,云乃蝶之裳,花乃蝶之魂,但为君之故,翩翩舞到今。”作为序曲和尾声,以蝴蝶穿引全剧,两人相识是蝴蝶飞引,两人结拜是蝴蝶作证,连手中道具扇子也成了蝴蝶形象的载体――向往生命自由的象征,大大强化了原版“雪白蝴蝶玉扇坠”和结尾双双化蝶的意蕴意境,呼唤人间真情至爱,并使整个演出更具浓郁的民间色彩,更抒情,更浪漫,更美丽。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2000字 第3篇

从前,有一个姓祝的地主,人称祝员外,他有一个女儿,名叫祝英台,美丽大方,还非常好学,男扮女装去杭州上学。

祝英台到了学堂,遇见了一个叫梁山伯的男同学。梁山伯学问出众,人品也十分优秀,两人非常投缘,一见如故,后来两人结拜为兄弟更是形影不离。

一晃三年过去了,学年期满,该是打点行装返回家乡的时候,梁山伯送祝英台十八里路,各自回家。梁山伯过了几天登门拜访,看见祝英台是女儿身,爱慕之心便由然而升。

此后,梁山伯请人家到祝家去求亲,可祝员外看不上这个穷书生,早已把女儿许配给了马公子。梁山伯顿觉万念俱灰,一病不起,没多久就去世了。

马公子成亲那天,祝英台里穿白,外穿红,走进迎亲花轿,经过梁山伯的坟前,顿时飞沙走石,花轿不得不停下。祝英台下轿去梁山伯的坟前祭拜,大哭了起来。忽然,一道闪电击下来,梁山伯的坟墓开了,祝英台跳了进去,坟合上了。过了一会从坟上飞两只漂亮的蝴蝶,他们一起飞向远方。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2000字 第4篇

东晋永和年间,在风景秀丽的善卷山南,有一个祝家庄。庄里有一户殷实富户,人称祝员外。祝家族规,财产传男不传女。因祝员外没有儿子,为继承家产,祝员外将女儿英台自小男装打扮。英台才貌双绝、聪颖好学。到了读书年龄,祝员外便把英台送到附近的碧鲜庵读书。在碧鲜庵读书时,有一位同学叫做梁山伯,家住善卷山北西去五里的梁家庄,两人一见如故,意气相投,引为知己,遂于善卷后洞的草桥结义金兰,兄弟共勉,相互提携。

英台与山伯在碧鲜庵同窗三载,期间曾同往齐鲁谒拜孔圣,又同到东吴游学。两人日则同食,夜则同眠,诗文唱和,形影相随。山伯不仅仅才高学富,并且为人忠厚正直,深得祝英台的爱慕。然而,三年之中,英台始终衣不解带,山伯虽屡起疑惑,但均被英台支吾过去。山伯始终不知英台为女子。

三年的同窗生活,梁祝情深意笃,祝英台对梁山伯产生了爱意。三年后,梁山伯要继续去余杭游学,而祝父因英台年届及笄,不许英台前往。二人依依不舍,互赠信物。山伯赠与英台古琴长剑,英台回赠山伯镏金折扇,亲书“碧鲜”二字。在山伯去杭城时,英台相送十八里,途中英台多次借物抒怀,暗示爱慕之情。但忠厚淳朴的山伯浑然不觉,不解其意。临别时,英台又假言做媒以家中九妹许于梁山伯,并约定时日,请山伯来祝家相访求婚。

英台学成回家后,岂料其父母已将英台许配邑西鲸塘马氏。山伯从余杭游学回来,到祝家造访,英台红妆翠袖,罗扇遮面,前来相见,山伯方知其为女子。当得知英台已聘马氏后,柔肠寸断,悲痛至极。两人临别立下誓言:“生不能成婚,死也要成双。”

梁祝泪别后,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卒葬村西胡桥。英台闻讯悲痛欲绝,决意以身殉情。出阁当日,坚持要经胡桥祭奠。轿至胡桥山伯墓时,英台上前祭吊,恸哭撞碑,突然狂风大作,天空混沌,飞沙走石,地忽裂丈余,英台堕入其中。风停雨过后,彩虹高悬,有二只硕大的蝴蝶,蹁跹起舞,传为梁祝两人之精灵所化,黑者即祝英台,黄者即梁山伯,情侣依依,形影不离,比翼双飞于天地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