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内蒙古民族团结的故事 篇1

以^为首的内蒙古党委从牧区实际出发,提出“三不两利”“稳宽长”牧区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牧区工作的具体体现。1953年6月,中央民委第三次(扩大)会议作出《关于内蒙古自治区及绥远、青海、新疆等地若干牧业区畜牧业生产的基本总结》,归纳为“五项方针、是十一项政策、六项具体措施”,几乎全部出自内蒙古。经政务院批准,作为指导全国牧区工作的法规性文件。

1956年7月25日,^中央在转发《关于新疆畜牧业社会主义改造问题》中指出:“内蒙古自治区提出‘依靠劳动牧民……’中央认为这个口号是适当的,你们可以采用。”并转发有关省区。1959年被中央誉为“民族区域自治的良好榜样”。

牧区民主改革后,胡和勒泰牧业生产合作社背着羊毛的女社员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关于内蒙古民族团结的故事 篇2

抗日战争胜利后,^派^等蒙汉干部从延安来到晋察冀中央局所在地张家口,开展内蒙古自治运动,推行民族区域自治。他坚决贯彻^对内蒙古的工作方针:“先成立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宣布纲领,发动广大蒙民,准备将来建立内蒙自治政府。”1945年11月26日,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在张家口成立。同时东部兴安地区成立了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

1945年11月26日,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在张家口召开成立大会。

为实现东西蒙统一自治,1946年3月30日,在^冀热辽分局的主持下,自治运动联合会和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各派7名代表,在承德举行统一会议。经过^等深入耐心的思想工作,双方达成共识。4月3日,举行正式会议,通过《内蒙古自治运动统一会议主要决议》,明确内蒙古自治是平等自治,非独立自治;自治运动由中国^领导;解散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成立自治运动联合会东蒙总分会,领导东部的自治运动等,史称“四三会议”。为成立自治政府奠定了基础。

^中央书记处给晋察冀中央局并晋绥分局电

1947年4月23日,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在王爷庙隆重召开。各族各界392名代表出席会议。^代表自治运动联合会致开幕词、作政治报告,指出:“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的召开,是内蒙古人民数百年奋斗的结果。革命先烈的前仆后继,苏联、外蒙的帮助,特别是中国^的帮助和领导,争取了自治运动的初步胜利。”

1947年4月23日,^致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开幕词。

会议通过《内蒙古自治政府施政纲领》《内蒙古自治政府暂行组织大纲》等文件。5月1日,参议会选举^为自治政府主席、哈丰阿为副主席,特木尔巴根、奎璧等19人为委员,宣告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史称“五一大会”。内蒙古自治政府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领导的第一个民族自治区的诞生。

关于内蒙古民族团结的故事 篇3

全国面临新中国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上海、江苏、安徽等地被政府收养的几千名孤儿因为粮食不足,面临营养不良的威胁。这些幼小的孩子该怎么办?党和国家决定把他们送到牛奶和肉食相对充足的内蒙古草原。

关于内蒙古民族团结的故事 篇4

3年困难时期,内蒙古各族人民响应党的号召,勒紧裤腰带,支援河北、辽宁、安徽等8省粮食共亿斤、大小牲畜1020万头(只)。^要求对流入内蒙古的灾民“既来之接纳之,不管有无户口,尽力安置度荒”,通过3年人口增长率推算,共安置100多万人;对南方孤儿要求“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拯救了三千孤儿的生命;动员额济纳旗260户牧民为国家第一个陆上导弹综合试验靶场基地,献出3000多亩水草肥美的牧场。

三千名南方孤儿被送进蒙古包,从此有了阿爸和额吉。

内蒙古各族人民为党担当,为国分忧的故事,诠释了蒙汉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佐证了当之无愧的“模范自治区”。

“四三会议”代表合影

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给^朱总司令致敬电

关于内蒙古民族团结的故事 篇5

内蒙古先后接纳了3000多名孤儿,这些孤儿被称为“国家的孩子”。当时的内蒙古,虽然也经受着困难时期的严峻考验,但内蒙古各族群众主动担起这份国家责任。年迈的额吉(蒙古语,意为母亲)、中年妇女、新婚夫妇,有的骑着马,有的赶着勒勒车,有的长途跋涉,争先恐后前来收养这些孤儿。

刚到草原时,孩子们衣服上都别着一块小布条,上面的数字编号是他们的代号。走进蒙古包,草原额吉给他们取了好听的名字——国秀梅、党育宝、格日勒、娜仁花……当时,为了更好地保障幼儿的健康和安全,内蒙古自治区的育婴院招收和训练了一批保育员,她们主要是一群具有一定文化程度、身体健康的青壮年妇女。这些年轻的姑娘们成了孩子的“额吉”,她们尽职尽责、全心全意地照顾着孩子们。都贵玛就是其中一员。

1961年,年仅19岁的乌兰察布盟(现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脑木更苏木牧民都贵玛被分配到四子王旗保健站,抚养旗里刚刚接收的28名“国家的孩子”。这些孩子最小的刚刚满月,最大的也才6岁。都贵玛用温柔的爱和宽广的胸怀,给了孩子们一个温暖的家。从喂奶喂饭到卫生护理,她常常不眠不休;孩子生病了,她冒着凛冽寒风和被草原饿狼围堵的危险,深夜骑马奔波几十里去找医生。在她的悉心照料下,28个孩子没有一个因病致残,更无一人夭折,在那个缺医少药、经常挨饿的年月,堪称奇迹。就这样,“草原额吉”用自己的大爱,践行了“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的承诺。

光阴如水,岁月如歌。60年过去了,当年的孩子们如今都事业有成、儿女相伴,而草原“额吉”们在岁月长河中渐渐老去,但“额吉”们的恩情孩子们永记心间、没齿难忘。这段镌刻在历史丰碑之上、流淌着民族大爱的共和国往事,也一直在流传。

2006年,蒙古族女作家萨仁托娅的报告文学作品《国家的孩子》全景式地记录了这段传奇往事。2019年,电视剧《国家孩子》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向世人深情讲述了“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故事背后,上海与内蒙古之间山高地厚的兄弟情谊。

▲《国家孩子》剧照

2019年9月,自己没有儿女、却养育了28名“国家的孩子”的都贵玛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她的颁奖词是:“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代表,用半个世纪的真情付出,诠释了人间大爱。”都贵玛说:“内蒙古的母亲们抚养了‘国家的孩子’,这是历史的丰碑,也是促进民族团结、共患难的一段历史。”

天高地阔,说的不仅仅是草原的风景,更是草原人的胸怀。在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草原母亲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以大爱无疆的博大胸怀接纳了孩子们;如今,这些“国家的孩子”已经深深融入了自己生长的草原,与草原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休戚与共。

“国家的孩子”敖德巴拉,意为“菊花”,这朵“菊花”是善良的鄂温克老人高力根、南吉勒玛夫妇用血汗一点一点浇灌出来的。当年,为了保住敖德巴拉一条得了骨结核的腿,老人卖掉了牛羊、马匹,以及心爱的雕花马鞍,给孩子治病。长大后,敖德巴拉成了草原上牧民的贴心人,她会讲汉、蒙古、鄂温克、达斡尔等多种语言,谁有困难都喜欢找她讲一讲。这位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员、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用拳拳赤子之心回报了养育她的土地和人民。

▲《国家孩子》剧照

2020年,当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湖北之时,在内蒙古,61岁的梁引梅和她的91名兄弟姐妹以“国家的孩子”的名义为抗击疫情捐款。他们说:“60年前,国家给我第二次生命,草原抚育我成长。疫情当前,应尽微薄之力,回报祖国母亲。”

牧马扬鞭,任凭风吹雨打,厚重的历史印迹不会被消磨。在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更要挖掘、传承、弘扬好“三千孤儿入内蒙”中蕴藏的爱国、团结、奉献、牺牲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只要各民族守望相助、紧密团结,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渡不过去的难关。

来 源:^微信公众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