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民间故事500字 第1篇

在我国上古时期,有一位治水英雄,他一心为民,三过家门而不入,他艰苦奋斗,率先垂范,树立了舍小家顾大家的典范。他就是大禹。

上古时期,天地茫茫,淮河流域洪水为灾,房倒屋塌,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无法生存。

尧帝开始任用大禹的父亲治理洪水。大禹的父亲逢洪筑坝,遇水建堤,用了九年的时间,也没有治理好洪水。

后来他的儿子大禹接替了父亲的职责,继续治理水灾。他没有贸然行事,而是认真总结前辈治水的教训,寻找到治水失败的原因,认为只靠“堵”是治理不了洪水的。于是他率领伯益、后稷等一批忠实助手,跋山涉水、顶风冒雨到洪灾严重地区进行勘察,了解各地山川地貌,摸清洪水流向和走势,制定统一的治水规划。他带领工人们疏通河道,拓宽峡口,让洪水能更快地通过。在他的带动下,治水进展神速,洪水由此一泻千里,向下游流去,江河从此畅通,洪水不再泛滥。

由于他常年奔波在外,人渐渐消瘦,皮肤也晒黑了,手上长满了老茧,脚底布满了血泡,老百姓见了无不心痛流泪。大禹为了完成治水重任,在外13年,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成功后,兴建水利,开垦土地,发展农业生产。

这就是我们的治水英雄大禹。

大禹治水民间故事500字 第2篇

读《中华上下五千年》

——大禹治水有感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大禹的父亲采用“堵”的方法,失败了,被处死。大禹采用“疏”的办法。在这10年左右里,大禹风里来、雨里去,吃的是粗糙的粮食,穿的是破衣裳,住的是简易房;夏天顶着烈日,冬天冒着严寒,挑土、凿山、运石-----历经千辛万苦。他大禹曾三次路过家门口,有一次大禹的孩子喊大禹,但是他都没进去,这种“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大禹这种知难而上、艰苦奋斗的精神感动着每一个人,人们同心协力,终于让波涛汹涌的河水平静下来,流入了大海。

这篇文章教导我的是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只要我们专心做一件事,就会成功。还有这篇文章教导我要开动脑筋,就没有什么事情办不到的。

我觉得大禹非常勇敢,不怕苦我要学习大禹坚持不懈的精神。

大禹治水民间故事500字 第3篇

15大禹治水

教学目标:

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⒉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⒊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教具学具准备:生字卡、投影。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总第80课时)

教学目标:

⒈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⒉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教具准备:生字卡

教学过程;㈠揭示课题

⒈谈话。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代传说,课文中的主人

公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⒉板书课题,指名读。

⒊简介大禹。传说为夏后氏部落领袖。是鲧的儿子。鲧花了9年时间治水,没有把洪水制服。禹吸取父亲失败的教训,改堵为疏,终于制服了洪水。据传,治水13年中,三过家门而不入。

⒋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㈡学生自由练读课文。

出示自读要求:

一读: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二读:标出课文小节。三读:练习正确朗读课文。㈢

检查自读情况。

⒈抽读生字词。

⒉指名逐段试读课文,随机正音。㈣再读课文,练习填空

⒈熟读课文。

⒉思考讨论: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写了大禹的什么事⒊口头填空:

课文主要讲的是大禹为了(),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

㈤教学部分生字,指导书写。

⒈出示生字。⒉指名读。⒊说说记忆方法。⒋学生练习按笔顺描红。

第二课时(总第81课时)

教学目标:

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

教学重难点:朗读、背诵课文。教具准备:生字卡、投影。教学过程;㈠复习检查抽读卡片。㈡精读课文细读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2.讨论:

(1)这一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2)从哪儿看出洪水很凶猛

看图说说洪水的疯狂。⑶“无家可归”是什么意思⑷这些情况发生在什么时候3.指导朗读。

指名试读、学生自由练读、集体读。过渡

洪水如此凶猛,造成了灾难如此严重,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悲惨生活。为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一位英雄大禹出现了,他不辞辛劳、想方设法制服了洪水。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细读第2段。

指名读。

说说这一段有几句话

哪一句是写大禹想的,哪一句是写大禹做的大禹是怎么想,

怎么做的

学习第二、第三句。

a.指名读。说说大禹先干什么,后干什么b.哪些词语告诉我们大禹治水的艰辛“走遍”、“吃尽”说明了什么

“千山万水”、“千辛万苦”中的“千”“万”是不是确指一千个,一万个它们说明了什么

c.“九条大河”、“九座大山”中的“九”是不是表示数字的九它表示什么

d.要带领老百姓开山挖河,完成引水入海的浩大工程,课文中说大禹吃尽了“千辛万苦”,小朋友想一想:他可能会吃哪些苦呢

a.指导朗读。

细读第三段

⒈指名读,其余思考:

这一段一共有几

句话告诉我们什么事

⒉自由读课文,找出本段表示数量的词。这些数量词强调了什么突出表现了什么⒊指导朗读。细读第四段。

⒈齐读。

⒉为什么说大禹是一位英雄⒊老百姓会怎样感激大禹

⒋齐读课文第四段,体会“代代相传”的意思。㈢练习背诵课文。⒈引导背诵。⒉自由练背。⒊指名背诵。⒋齐背课文。

第三课时(总第82

教学目标:作业练习,积累内化教学过程㈠复习检查

⒈读多音字口头组词。

没mei()倒dao()mo()dao()⒉口头扩词。

治()()()久()(理()()()伟()(㈡教学部分生字字形,指导书写。㈢课堂练习

⒈读一读,再抄写。

洪水冲倒治理很久很久地形父亲引导伟大英雄

课时)

)())()

⒉按要求填空。

洪:有()画,第七画是()。父:有()画,第三画是()。理:有()画,第十画是()。姓:有()画,第三画是()。㈣作业

⒈抄写生字。

⒉背诵课文。板书设计:

15.大禹治水

走遍吃尽挖通劈开制服洪水13年三次过家门代代相传补充资料:

4000年前,黄河流域发生洪灾,大禹治水有功,在百姓中威信极高,当时的华夏族首领舜将帝位禅让给了大禹。关于大禹治水的故事流传百世。传说尧在位的时候,洪灾泛滥,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尧召开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四方部落首领们都推荐鲧去治理洪水。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但他采用堵的方法治水,结果水灾反而闹得更凶了。尧后的帝王舜杀了鲧,又让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他采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他和老百姓一起劳动,带头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在治理洪水的过程中,他创造了多种测量工具和测绘方法。经

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种庄稼了。禹新婚不久,为了治水,到处奔波,多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有一次,他妻子涂山氏生下了儿子启,婴儿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门外经过,听见哭声,也狠下心没进去探望。后代的人都称颂禹治水的功绩,尊称他是大禹。因为禹治水有功,大家都推选他继舜之后任了部落联盟首领。大禹的贡献首先是治洪水。在当时部族分裂的情况下,他很有见地的制定了“天下一统”的治水方针,创造性地采用了“导山治山”的方法。传说他安排助手伯益修《山海经》,第一次记载了中华大地的山川河流、人物事件以及飞禽。禹完成了治水的使命,使百姓重建家园安居乐业,而且他当了首领后,继续兢兢业业,勤于政务,在他统治时期,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到了氏族公社的后期,氏族、部落的首领们利用自己的地位,把剩余产品作为自己的私人财产,变成氏族的贵族。部落之间发生战争,捉住了俘虏,把他们变成奴隶,为贵族劳动。这样,就渐渐形成奴隶和奴隶主两个阶级,氏族公社开始瓦解。后来禹所在的夏部落的贵族拥戴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禹的位子。这样氏族公社时期的部落联盟的选举制度正式被废除,变为王位世袭的制度。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出现了。

(主备人:郝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