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家的故事简介 篇1

德国著名大科学家高斯(1777~1855)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高斯在还不会讲话就自己学计算,在三岁时有一天晚上他看着父亲在算工钱时,还纠正父亲计算的错误。

有一天高斯的数学教师情绪低落的一天。对同学们说:“你们今天替我算从1加2加3一直到100的和。谁算不出来就罚他不能回家吃午饭。”

结果不到半个小时,小高斯拿起了他的石板走上前去。“老师,答案是不是这样?”

老师头也不抬,挥着那肥厚的手,说:“去,回去再算!错了。”

高斯却站着不动,把石板伸向老师面前:“老师!我想这个答案是对的。”

数学老师本来想怒吼起来,可是一看石板上写了这样的数:5050,他惊奇起来,这个8岁的小鬼怎么这样快就得到了答案呢?

高斯解释他发现的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古时希腊人和中国人用来计算级数1+2+3+…+n的方法。高斯的发现使老师觉得羞愧,觉得自己以前目空一切和轻视穷人家的孩子的观点是不对的。他以后也认真教起书来,并且还常从城里买些数学书自己进修并借给高斯看。在他的鼓励下,高斯以后便在数学上作了一些重要的研究了。

数学家的故事简介 篇2

欧拉(1707~1783)-欧拉瑞士数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欧拉从小着迷数学,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数学天才。他13岁便成为著名的巴塞尔大学的学生,16岁获硕士学位,23岁就晋升为教授。

1727年,他应邀去俄国圣彼得堡科学院工作。过度的劳累,致使他双目失明。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他的工作。欧拉具有惊人的记忆力。据说,1771年圣彼德堡的一场大火,把他的大量藏书和手稿化为灰烬。他就凭着惊人的记忆,口授发表了论文400多篇、论着多部。

欧拉这个18世纪数学巨星,在微积分、微分方程、几何、数论、变分学等领域都作出了巨大贡献,从而确定了他作为变分法奠基人、复变函数先驱者的地位。同时,他还是一位出色的科普作家,他发表的科普读物,在长达90年内不断重印。

欧拉是古往今来最多产的数学家,据说他留下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够当时的圣彼得堡所有的印刷机同时忙上几年。

欧拉作为历史上对数学贡献最大的四位数学家之一(另外三位是阿基米德、牛顿、高斯),被誉为^数学界的莎士比亚^。

数学家的故事简介 篇3

塞乐斯是古希腊第一位闻名世界的大数学家。他原是精明商人,靠卖橄榄油积累了相当财富后,塞乐斯便专心从事科学研究和旅行。他勤奋好学,勇于探索。他的家乡离埃及不太远,所以他常去埃及旅行。他游历埃及时,曾用一种巧妙的方法算出了金字塔的高度,使古埃及国王阿美西斯钦羡不已。

数学家的故事简介 篇4

欧拉1707年出生在瑞士的巴塞尔城,小时候他就特别喜欢数学,不满10岁就开始自学《代数学》。这本书连他的几位老师都没读过,可小欧拉却读得津津有味,遇到不懂的地方,就用笔作个记号,事后再向别人请教。13岁就进巴塞尔大学读书,这在当时是个奇迹,曾轰动了数学界。小欧拉是这所大学,也是整个瑞士大学校园里年龄最小的学生。在大学里得到当时最有名的数学家微积分权威约翰·伯努利(Johann Bernoulli,1667—1748年)的精心指导,并逐渐与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约翰·伯努利后来曾这样称赞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学生:“我介绍高等分析时,他还是个孩子,而你将他带大成人。”两年后的夏天,欧拉获得巴塞尔大学的学士学位,次年,欧拉又获得巴塞尔大学的哲学硕士学位。1725年,欧拉开始了他的数学生涯。

数学家的故事简介 篇5

寒假里,我读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数学家的故事》,讲述了许多数学名人的故事。比如毕达哥拉斯、阿基米德、高斯……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关于祖冲之的故事。

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对圆周率的计算得出了非常精确的结果。这篇文章讲的是祖冲之经过很长时间的编写,终于写成了《大明历》,他上书皇帝,请求颁布实行。皇帝命令主管天文历法的宠臣戴法兴进行审查。但是戴法兴思想保守,是个腐朽势力的卫道士,他极力反对新历法。面对戴法兴的刁难、攻击,祖冲之寸步不让,和他唇枪舌剑的辩论。最终,《大明历》没有通过,后来在祖冲之去世后10年,《大明历》才颁布实行。

读了这个故事,使我对祖冲之坚贞不屈的精神非常敬佩。正因为他有这样的精神,才能持之以恒地坚持。是啊,任何事情要取得成功,都离不开“坚持”两个字。不由地,我想到了许多人,有文化名人、爱国将士,他们何尝没有这样的精神呢!

读《数学家的故事》让我更加喜欢数学,更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其实,学习数学并不难,数学王子高斯曾有三大秘诀:1.善于观察2.善于动手3.善于思考。其实,只要我们喜爱数学,就一定能学好数学!如果我们像数学先辈们那样努力,数学一定又能有新的突破!

数学家的故事简介 篇6

一些数学家生前献身于数学,死后在他们的墓碑上,刻着代表着他们生平业绩的标志。

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死于进攻西西里岛的罗马敌兵之手(死前他还在主:“不要弄坏我的圆”。)后,人们为纪念他便在其墓碑上刻上球内切于圆柱的图形,以纪念他发现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均为其外切圆柱体积和表浮胆第感郢啡电拾钉浆面积的三分之二。 德国数学家高斯在他研究发现了正十七边形的尺规作法后,便放弃原来立志学文的打算 而献身于数学,以至在数学上作出许多重大贡献。甚至他在遗嘱中曾建议为他建造正十七边形的棱柱为底座的墓碑。

16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花了毕生精力,把圆周率算到小数后35位,后人称之为鲁 道夫数,他死后别人便把这个数刻到他的墓碑上。 瑞士数学家雅谷·伯努利,生前对螺线(被誉为生命之线)有研究,他死之后,墓碑上 就刻着一条对数螺线,同时碑文上还写着:“我虽然改变了,但却和原来一样”。这是一句既刻划螺线性质又象征他对数学热爱的双关语

数学家的故事简介 篇7

公元前212年,罗马军队入侵叙拉古,年近80岁的阿基米德正在全神贯注地研究沙堆上的一个几何图形,因此疏忽了罗马士兵的问话,结果被长矛戳死。

18世纪,索非·热尔曼在一本名为《数学的历史》的书中看到这一幕,她想,如果一个问题能令人痴迷到将生死置之度外,那么这必定是世界上最迷人的问题了。

从那以后,15岁的巴黎女孩索非·热尔曼对数学着了迷。她经常学习到深夜,研究欧拉和牛顿的著作。那时,学术界不鼓励女性研究数学,因为有专家称,女性的智力没办法读懂数学,甚至有—种迷信的说法:每—个数字都被上帝赋予了神的力量,如果有女性介入,神会生气的。不但研究者得不到任何成果,就连与她合作的人也会被株连!

当父母得知索非·热尔曼在学数学,他们没收了她的蜡烛和衣服,搬走所有可以取暖的东西,眼睁睁地看着她在寒冷和黑暗中瑟瑟发抖。但这些困难打不倒索非·热尔曼,她用偷藏的蜡烛照明,用床单包裹着自己继续学习。有一次,墨水在瓶子里冻成冰块,钢笔吸不上水,她就把瓶子抱在胸前焐,直至溶化,然后继续演算。

索非-热尔曼的执著感动了父母,他们不再阻止她,还尽可能给予帮助。1794年,巴黎综合工科学校成立,索非·热尔曼很希望进入这所学校,但是该校只招收男生。

索非·热尔曼的邻居中,有一位名叫勒布朗的男生,是巴黎综合工科学校大数学家拉格朗日的学生,因为学业艰难,勒布朗中途辍学了。索非-热尔曼灵机一动,决定冒他之名进入学校。乔装打扮之后,她一身男装进入学校,并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勒布朗。

学校行政部门对此毫不知情,依旧为勒布朗印发课程讲义和习题。索非·热尔曼设法取得这些材料,每星期以“勒布朗先生”的名义交上作业。一切按照计划顺利进行,直到两个月后,拉格朗日觉得再也不能无视这位“勒布朗先生”在作业中所表现出的才华,“勒布朗先生”的解答不仅巧妙非凡,而且显示了他的深刻转变。

一段时间后,拉格朗日想单独会见“勒布朗先生”,他要和这位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好好聊聊。尽管索非·热尔曼心里非常害怕,但她还是硬着头皮去见了拉格朗日。当拉格朗日发现“勒布朗先生”竟然是个女孩时,不由得大吃一惊!

索非·热尔曼红着脸,紧张得心都要从嗓子眼里跳出来了。她恳切地说:“教授,对不起,我骗了您,您会不会让我退学?”见拉格朗日不说话,索非·热尔曼鼓起勇气:“难道您也认为女性研究数学会受到神的惩罚吗?”

拉格朗日哈哈大笑起来,他说:“不,我是在想,怎样才能说服校长,让你以真正的女孩身份来学习!”

后来,拉格朗日不仅成为索非·热尔曼的导师,还成为她的忘年交。当索非·热尔曼对费尔马大定理的研究取得突破性成果时,拉格朗日将她介绍给了包括高斯在内的许多鼎鼎有名的数学家。

高斯看到索非·热尔曼的研究成果,也感到惊喜万分。之后法国数学家勒让德和狄利赫莱以及拉米等人都在索非·热尔曼的基础上推进了对费尔马大定理的研究工作。

高斯给了索非·热尔曼莫大的鼓励,激励她在物理学上作出重大贡献。她写出了《弹性振动研究》这篇见解深刻的杰出论文,奠定了现代弹性理论的基础。由于她的杰出贡献,法国科学院颁发给她金质奖章。高斯还说服了哥廷根大学授予她名誉博士学位。

索非·热尔曼的成功为所有女性赢得了与男性平等学习知识的机会,她在回忆录里写道:“也许你一生下来就被人认为,这辈子你不能做某件事情,但只要你自己觉得能做,那么你就全力以赴!

数学家的故事简介 篇8

阿拉伯数学家花拉子密的遗嘱,当时他的妻子正怀着他们的第一胎小孩。“如果我亲爱的妻子帮我生个儿子,我的儿子将继承三分之二的遗产,我的妻子将得三分之一;如果是生女的,我的妻子将继承三分之二的遗产,我的女儿将得三分之一。”

而不幸的是,在孩子出生前,这位数学家就去世了。之后,发生的事更困扰大家,他的\'妻子帮他生了一对龙凤胎,而问题就发生在他的遗嘱内容。如何遵照数学家的遗嘱,将遗产分给他的妻子、儿子、女儿呢?

数学家的故事简介 篇9

华罗庚出生于江苏省,从小喜欢数学,而且非常聪明。1930年,19岁的华罗庚到清华大学读书。华罗庚在清华四年中,在熊庆来教授的指导下,刻苦学习,一连发表了十几篇论文,后来又被派到英国留学,获得博士学位。他对数论有很深的研究,得出了著名的华氏定理。他特别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走遍了20多个省、市、自治区,动员群众把优选法用于农业生产。

记者在一次采访时问他: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他不加思索地回答:工作到最后一天。他的确为科学辛劳工作的.最后一天,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数学家的故事简介 篇10

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死于进攻西西里岛的罗马敌兵之手(死前他还在主:“不要弄坏我的圆”。)后,人们为纪念他便在其墓碑上刻上球内切于圆柱的`图形,以纪念他发现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均为其外切圆柱体积和表面积的三分之二。 德国数学家高斯在他研究发现了正十七边形的尺规作法后,便放弃原来立志学文的打算而献身于数学,以至在数学上作出许多重大贡献。甚至他在遗嘱中曾建议为他建造正十七边形的棱柱为底座的墓碑。

数学家的故事简介 篇11

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从小就爱动脑筋,常常想出一些好主意。有,他靠自己的聪明救了妈妈的命。

那一年,爱迪生刚满七岁。一天,妈妈忽然肚子痛,疼得在床上直打滚。爸爸急忙骑马到几十里外去请医生。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医生终于来了。一检查,原来妈妈得的是急性阑尾炎,需要马上做手术。上医院已经来不及了医生决定在家里做手术。

医生环顾四周,迟疑了片刻,说:“房间里光线太暗没法做手术。”爸爸说:“那就多点几盏油灯。”医生还是摇头,连连说不行。大家急得团团转。

突然,爱迪生一溜烟似的奔出大门。不一会儿,他回来了,捧着一面明晃晃的大镜子,身后还跟着好几个小男孩,每个人都捧着一面大镜子。爸爸一见又急又气,斥责道“什么时候了,还胡闹!”爱迪生委屈地说:“我没胡闹,我想出办法了。不信您瞧!”爱迪生让小伙伴们站在点燃的油灯旁边,由于镜子把光聚在一起,病床上一下子亮堂起来了。爸爸恍然大悟,医生也露出满意的笑容。

手术做得很成功,妈妈得救了。医生夸奖爱迪生,说:“今天多亏了你这个小家伙,他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数学家的故事简介 篇12

英军船队在大西洋里航行时,经常受到德军潜艇的攻击。

而英国空军的轰炸对潜艇几乎构不成成胁。英军请来一些数学家专门研究这一问题,结果发现,渗艇从发现英军飞机开始下潜到深水炸弹爆炸时止,只下潜了7.6米,而炸弹却已下沉到21来处爆炸。经过科学论证,英军果断调整了深水炸弹的引信,使爆炸深度从水下21米减为水下9.1米,结果轰炸效果较过去提高了4倍。

德军还误以为英军发明了新式炸弹。

数学家的故事简介 篇13

我国数学家吴文俊教授六十寿辰那天,仍如往常,黎明即起,整天浸沉在运算和公式中。

有人特地选定这一天的晚间登门拜门拜访,寒暄之后,说明来意:“听您夫人说,今天是您六十大寿,特来表示祝贺。”吴文俊仿佛听了一件新闻,恍然大悟地说:“噢,是吗?我倒忘了。”来人暗暗吃惊,心想:数学家的脑子里装满了数字,怎么连自己的生日也记不住?

其实,吴文俊对日期的记忆力是很强的。他在将近花甲之年的时候,又先攻了一个难题——“机器证明”。这是为了改变了数学家“一支笔、一张纸、一个脑袋”的劳动方式,运用电子计算机来实现数学证明,以便数学家能腾出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创造性的工作,他在进行这项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对于电子计算机安装的日期、为计算机最后编成三百多道“指令”程序的日期,都记得一清二楚。

数学家的故事简介 篇14

英军船队在大西洋里航行时,经常受到德军潜艇的攻击。

而英国空军的轰炸对潜艇几乎构不成成胁。英军请来一些数学家专门研究这一问题,结果发现,渗艇从发现英军飞机开始下潜到深水炸弹爆炸时止,只下潜了米,而炸弹却已下沉到21来处爆炸。经过科学论证,英军果断调整了深水炸弹的.引信,使爆炸深度从水下21米减为水下米,结果轰炸效果较过去提高了4倍。

德军还误以为英军发明了新式炸弹。

数学家的故事简介 篇15

有一次正在看店的华罗庚在计算一道数学题,来了一位女士想买棉花,当她问华罗庚多少钱时,他完全沉醉于做题中,没有听见对方说的话,当他把答案算完随口说了一个数字,而女士以为他说的是棉花的价格,尖叫道:“怎么这么贵?”,这时华罗庚才知道有人过来买棉花,当华罗庚把棉花卖给女士后才发现刚才自己的算题的草纸被妇女带走了,这可把华罗庚急坏了,不顾一切的去追那位女士,最终还是被他追上了,华罗庚不好意思地说:“阿姨,请……请把草纸还给我”,那妇女生气地说:“这可是我花钱买的,可不是你送的”。

华罗庚急坏了,于是他说:“要不这样吧!我花钱把它买下来”。正在华罗庚伸手掏钱之时,那妇女好像是被这孩子感动了吧!不仅没要钱还把草纸还给了华罗庚。这时的华罗庚才微微舒了口气。回家后,又开始计算起数学题来……

数学家的故事简介 篇16

1796年的一天,德国歌廷根大学,一个19岁的很有数学天赋的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每天例行的三道数学题。

像往常一样,前两道题目在两个小时内顺利地完成了。第三道题写在一张小纸条上,是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做出正17边形。青年做着做着,感到越来越吃力。开始,他还想,也许导师见我每天的题目都做的很顺利,这次特意给我增加难度吧。但是,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第三道题竟毫无进展。青年绞尽脑汁,也想不出现有的数学知识对解开这道题有什么帮助。

困难激起了青年的斗志:我一定要把它做出来!他拿起圆规和直尺,在纸上画着,尝试着用一些超常规的思路去寻求答案。

终于,当窗口露出一丝曙光时,青年长舒了一口气,他终于做出了这道难题!

见到导师时,青年感到有些内疚和自责。他对导师说:“您给我布置的第三道题我做了整整一个通宵,我辜负了您对我的栽培……”

导师接过青年的作业一看,当即惊呆了。他用颤抖的声音对青年说:“这真是你自己做出来的?”青年有些疑惑地看着激动不已的导师,回答道:“当然,但是,我很笨,竟然花了整整一个通宵才做出来。”

导师请青年坐下,取出圆规和直尺,在书桌上铺开纸,叫青年当着他的面做一个正17边形。青年很快地做出了一个正17边形。导师激动地对青年说:“你知不知道,你解开了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悬案?阿基米德没有解出来,牛顿也没有解出来,你竟然一个晚上就解出来了!你真是天才!”

多年以后,这个青年回忆起这一幕时,总是说:“如果有人告诉我,这是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我不可能在一个晚上解决它。”这个青年就是数学王子高斯。

数学家的故事简介 篇17

华罗庚在中学读书时,曾对传统的珠算方法进行了认真思考。他经过分析认为:珠算的加减法难以再简化,但乘法还可以简化。乘法传统打法是“留头法”或“留尾法”,即先将乘法打上算盘,再用被乘数去乘;每用乘数的一位数乘被乘数,则在乘数中将该位数去掉;将乘数用完了,即得最后答案。华罗庚觉得:何不干脆将每次乘出的答数逐次加到算盘上去呢?这样就省掉了乘数打上算盘的时间例如:28×6,先在算盘上打上2×6=12,再退一位,加上8×6=48,立即得168,只用两步就能得出结果。对于除法,也可以同样化为逐步相减来做节省的时间就更多的。凭着这一点改进,再加上他擅长心算,华罗庚在当时上海的珠算比赛中获得了冠军。

数学家的故事简介 篇18

一天,法国数学家蒲丰请许多朋友到家里,做了一次试验.蒲丰在桌子上铺好一张大白纸,白纸上画满了等距离的平行线,他又拿出很多等长的小针,小针的长度都是平行线的一半.蒲丰说:“请大家把这些小针往这张白纸上随便仍吧!”客人们按他说的做了。

蒲丰的统计结果是:大家共掷2212次,其中小针与纸上平行线相交704次,2210÷704≈。蒲丰说:“这个数是π的近似值。每次都会得到圆周率的近似值,而且投掷的次数越多,求出的圆周率近似值越精确。”这就是著名的“蒲丰试验”。

数学家的故事简介 篇19

陈景润一个家喻户晓的数学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创立了著名的“陈氏定理”,所以有许多人亲切地称他为“数学王子”。

课余时间他最爱到图书馆,不仅仅读了中学辅导书,这些大学的数理化课程教材他也如饥似渴地阅读。因此获得了“书呆子”的雅号。

兴趣是第一老师。正是这样的数学故事,引发了陈景润的兴趣,引发了他的勤奋,从而引发了一位伟大的数学家。

数学家的故事简介 篇20

陈景润一个家喻户晓的数学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创立了著名的“陈氏定理”,因此有许多人亲切地称他为“数学王子”。但有谁会想到,他的成就源于一个故事。

1937年,勤奋的陈景润考上了福州英华书院,此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主任留英博士沈元教授回福建奔丧,不想因战事被滞留家乡。几所大学得知消息,都想邀请沈教授前进去讲学,他谢绝了邀请。由于他是英华的校友,为了报达母校,他来到了这所中学为同学们讲授数学课。

一天,沈元老师在数学课上给大家讲了一故事:“200年前有个法国人发现了一个搞笑的现象:6=3+3,8=5+3,10=5+5,12=5+7,28=5+23,100=11+89。每个大于4的偶数都能够表示为两个奇数之和。正因这个结论没有得到证明,因此还是一个猜想。大数学欧拉说过:虽然我不能证明它,但是我确信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它像一个美丽的光环,在咱们不远的前方闪耀着眩目的光辉。……”陈景润瞪着眼睛,听得入神。

从此,陈景润对这个奇妙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余时刻他最爱到图书馆,不仅仅读了中学辅导书,这些大学的数理化课程教材他也如饥似渴地阅读。因此获得了“书呆子”的雅号。

兴趣是第一老师。正是这样的数学故事,引发了陈景润的兴趣,引发了他的勤奋,从而引发了一位伟大的数学家。

数学家的故事简介 篇21

陈景润不爱玩公园,不爱逛马路,就爱学习。学习起来,常常忘记了吃饭睡觉。

有一天,陈景润吃中饭的时候,摸摸脑袋,哎呀,头发太长了,就应快去理一理,要不,人家看见了,还当他是个姑娘呢。于是,他放下饭碗,就跑到理发店去了。

数学家的故事简介 篇22

尼尔斯·亨利克·阿贝尔(1802年8月5日-1829年4月6日),挪威数学家,在很多数学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他最著名的一个结果是首次完整给出了高于四次的一般代数方程没有一般形式的代数解的证明。这个问题是他那时最著名的未解决问题之一,悬疑达250多年。他也是椭圆函数领域的开拓者,阿贝尔函数的发现者。尽管阿贝尔成就极高,却在生前没有得到认可,他的生活非常贫困,死时只有27岁。

阿贝尔是十九世纪挪威出现的最伟大数学家。他的父亲是挪威克里斯蒂安桑主教区芬杜小村庄的牧师,全家生活在穷困之中。在1815年,当他进入了奥斯陆的一所^学校读书,他的数学才华便显露出来。经他的老师霍尔姆伯的引导下,他学习了不少当时的名数学家的著作,包括:牛顿、欧拉、拉格朗日及高斯等。

1820年,阿贝尔的父亲去世,照顾全家七口的重担突然交到他的肩上。虽然如此,1821年阿贝尔透过霍姆彪的补助,仍可进入奥斯陆的克里斯蒂安尼亚大学,即奥斯陆大学就读,於1822年获大学预颁学位,并由霍姆彪的资助下继续学业。

在学校里,他几乎全是自学,同时花大量时间作研究。1823年当阿贝尔的第一篇论文发表后,他的朋友便力请挪威政府资助他到德国及法国进修。

这篇《一元五次方程没有代数一般解》论文,正确解决了这个几百年来的难题:即五次方程不存在代数解。后来数学上把这个结果称为阿贝尔-鲁芬尼定理。阿贝尔认为这结果很重要,便自掏腰包在当地的印刷馆印刷他的论文。因为贫穷,为了减少印刷费,他把结果紧缩成只有六页的小册子。

阿贝尔满怀信心地把这小册子寄给外国的数学家,包括德国被称为数学王子的家高斯,希望能得到一些反应。可惜文章太简洁了,没有人能看懂。高斯收到这小册子时觉得不可能用这么短的篇幅证明这个世界著名的问题----连他还没法子解决的问题,于是连拿起刀来裁开书页来看内容也懒得做,就把它扔在书堆里了。高斯错过了这篇论文,不知道这个著名的代数难题已被解破。

1826年夏天,他在巴黎造访了当时最顶尖的数学家,并且完成了一份有关超越函数的研究报告。这些工作展示出一个代数函数理论,现称为阿贝尔定理,而这定理也是後期阿贝尔积分及阿贝尔函数的理论基础。他在巴黎被冷落对待,他曾经把他的研究报告寄去科学学院,望可得到好评,但他的努力也是徒然。他在离开巴黎前染顽疾,最初只以为只是感冒,后来才知道是肺结核病。

在1828年冬天,阿贝尔的病逐渐严重起来。在他圣诞节去芬罗兰探他的未婚妻克莱利·肯姆普期间,病情便更恶化。到1829年1月时,他已知自己寿命不长,出血的症状已无法否认。直至1829年4月6日凌晨,阿贝尔去世了。

直到阿贝尔去世前不久,人们才认识到他的价值。1828年,四名法国科学院院士上书给挪威国王,请他为阿贝尔提供合适的科学研究位置,勒让德也在科学院会议上对阿贝尔大加称赞。在阿贝尔死後两天,克列尔写信说为阿贝尔成功争取於柏林大学当数学教授,可惜已经太迟,一代天才数学家已经在收到这消息前去世了。

此后荣誉和褒奖接踵而来,1830年他和卡尔·雅可比共同获得法国科学院大奖。阿贝尔在数学方面的成就是多方面的。除了五次方程之外,他还研究了更广的一类代数方程,后人发现这是具有交换的伽罗瓦群的方程。为了纪念他,后人称交换群为阿贝尔群。阿贝尔还研究过无穷级数,得到了一些判别准则以及关于幂级数求和的定理。这些工作使他成为分析学严格化的推动者。

阿贝尔和雅可比是公认的椭圆函数论的奠基者。阿贝尔发现了椭圆函数的加法定理、双周期性、并引进了椭圆积分的反演。阿贝尔这一系列工作为椭圆函数论的研究开拓了道路,并深刻地影响着其他数学分支。埃尔米特曾说:阿贝尔留下的思想可供数学家们工作150年 。

科学院秘书傅立叶读了论文的引言,然后委托勒让得和柯西负责审查。柯西把稿件带回家中,究竟放在什么地方,竟记不起来了。直到两年以后阿贝尔已经去世,失踪的论文原稿才重新找到,而论文的正式发表,则迁延了12年之久。

这些迟来的荣誉对这位数学家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这位数学天才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为数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虽然生活拮据,虽然怀才不遇,但是在困境中他依然坚持数学的研究。这种精神和阿贝尔的数学贡献同样珍贵。

数学家的故事简介 篇23

1981年的一个夏日,在印度举行了一场心算比赛。表演者是印度的一位37岁的妇女,她的名字叫沙贡塔娜。当天,她要以惊人的心算能力,与一台先进的电子计算机展开竞赛。

工作人员写出一个201位的大数,让求这个数的23次方根。运算结果,沙贡塔娜只用了50秒钟就向观众报出了正确的答案。而计算机为了得出同样的答数,必须输入两万条指令,再进行计算,花费的时间比沙贡塔娜要多得多。

这一奇闻,在国际上引起了轰动,沙贡塔娜被称为“数学魔术家”。

数学家的故事简介 篇24

唐僧师徒四人走在无边无际沙漠上,他们又饿又累,猪八戒想:如果有一顿美餐该有多好啊!孙悟空可没有八戒那么贪心,悟空只想喝一杯水就够了。孙悟空想着想着,眼前就出现了一户人家,门口桌上正好放了一杯牛奶,孙悟空连忙上前,准备把这杯牛奶喝了,可主人家却说:“大圣且慢,如果您想喝这杯奶就必须回答对一道数学题。孙悟空想,不就一道数学题吗,难不倒俺老孙。孙悟空就答应了。那位主人家出题:倒了一杯牛奶,你先喝了1/2加满水,再喝1/3,又加满水,最后把这杯饮料全喝下,问你喝牛奶和水哪个多些?为什么?

孙悟空一看,挠挠头,不一会儿功夫就算出来了,并且喝到了这杯牛奶。同学们,你知道答案吗?试试看。

公元前46年,罗马统帅儒略· 恺撒指定历法。由于他出生在7月,为了表示他伟大,决定将7月改为“儒略月”,连同所有单月都规定为31天,双月为30天。这样一年多出一天,2月是古罗马处死犯人月份,为了减少处死人数,将2月减少1天,为29天。

数学家的故事简介 篇25

约瑟夫·路易斯·拉格朗日(1736—1813),18世纪的伟大科学家。他在数学、力学和天文学三个学科中都有历史性的重大贡献,但尤以数学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拿破仑曾称赞他是“一座高耸在数学界的金字塔”,他最突出的贡献是在把数学分析的基础脱离几何与力学方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拉格朗日出生在意大利的都灵。由于是长子,父亲一心想让他学习法律,然而,拉格朗日对法律毫无兴趣,偏偏喜爱上文学。直到16岁时,拉格朗日仍十分偏爱文学,对数学尚未产生兴趣。16岁那年,他偶然读到一篇介绍牛顿微积分的文章《论分析方法的优点》,使他对牛顿产生了无限崇拜和敬仰之情,于是,他下决心要成为牛顿式的数学家。在进入都灵皇家炮兵学院学习后,拉格朗日开始有计划地自学数学。由于勤奋刻苦,他的进步很快,尚未毕业就担任了该校的数学教学工作。20岁时就被正式聘任为该校的数学副教授。从这一年起,拉格朗日开始研究“极大和极小”的问题。他采用的是纯分析的方法。1758年8月,他把自己的研究方法写信告诉了欧拉,欧拉对此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从此,两位大师开始频繁通信,就在这一来一往中,诞生了数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变分法。1759年,在欧拉的推荐下,拉格朗日被提名为柏林科学院的通讯院士。接着,他又当选为该院的外国院士。在柏林科学院工作期间,拉格朗日对代数、数论、微分方程、变分法和力学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1813年4月10日,拉格朗日因病逝世,走完了他光辉灿烂的科学旅程。他那严谨的科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影响着每一位科学家。而他的学术成果也为高斯、阿贝尔等世界著名数学家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可以说,在此后100多年的时间里,数学中的很多重大发现几乎都与他的研究有关。

数学家的故事简介 篇26

数学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也是一片任有志之士自由飞翔的广阔天地。数学的足迹遍及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数学家的故事也像数学本身一样,神秘动人,发人深思。下面给同学们讲一讲著名的女数学家索菲·科瓦列夫斯卡娅的故事。

著名的女数学家索菲·科瓦列夫斯卡娅索菲·科瓦列夫斯卡娅(1850~1891)是俄国人,她一生获得了很多“第一”:她是历史上第一个获得数学博士学位的女性,是第一个获得科学院院士称号的女数学家,此外,她还是除了意大利外世界上第一个担任数学教授的妇女,她对数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索菲·科瓦列夫斯卡娅从小就对数学怀有特殊的感情,并有着极大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在她8岁的时候,全家搬到了波里宾诺田庄。由于带去的糊墙纸不够用,父母就在她的房间里用著名的数学家奥斯特洛格拉得斯基所著的微积分讲义来裱糊墙壁。那时,索菲·科瓦列夫斯卡娅常常独自坐在卧室的墙前,望着糊墙纸上奇妙的数字和神秘的符号出神,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后来,索菲·科瓦列夫斯卡娅在自传中写道:“我常常坐在那神秘的墙前,企图解释某些词句,找出这些书页的正确次序。通过反复阅读,书页上那些奇怪的公式,甚至有些文字的表述,都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当时我对它们还是一窍不通。”

索菲·科瓦列夫斯卡娅的祖父和外祖父都是出色的数学家,这或许有助于形成她的数学天赋,但她的成功主要还是源于她不懈的努力。她在学习数学时,注意力总是非常集中,能很快理解和掌握老师所讲的内容。有一次,数学老师让索菲·科瓦列夫斯卡娅重复上次课上所讲的内容,索菲·科瓦列夫斯卡娅没有按老师讲的方法去讲,而是换成了自己的思路方法。当她讲完后,老师立即竖起大拇指夸她了不起。由此可见,索菲·科瓦列夫斯卡娅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善于积极寻找自己的思路方法,使自己的思维不局限于某一特定的方式,这对她日后的数学研究非常重要。

高中毕业之后,索菲·科瓦列夫斯卡娅想继续学习高深的数学知识,但当时俄国有一种普遍轻视妇女的风气,妇女无权接受高等教育。对索菲·科瓦列夫斯卡娅来说,继续深造只有出国求学了。索菲·科瓦列夫斯卡娅把想要出国求学的愿望告诉家人,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为了争取上大学的权利,索菲·科瓦列夫斯卡娅冲破了种种阻力,终于如愿以偿来到了德国的海德堡大学求学,在陌生的异国城市过起了紧张而简朴的学习生活。

在海德堡大学求学的过程中,索菲·科瓦列夫斯卡娅为了取得更大的进步,到被誉为“现代分析之父”的数学大师魏尔斯特拉斯教授家中拜师求教。这位数学大师被索菲·科瓦列夫斯卡娅的诚恳态度打动,经过多次测试,满意地收下了这位勤奋好学的女学生。在魏尔斯特拉斯的悉心指导下,索菲·科瓦列夫斯卡娅更加刻苦地钻研数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实践,索菲·科瓦列夫斯卡娅写就了三篇重要的数学学术论文,不久,又成功地解决了困扰数学家们一百多年的“数学水妖”问题,并因此获得了著名的“鲍廷奖金”。

索菲·科瓦列夫斯卡娅一生获得了很多荣誉,为数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她从没有自满过。不幸的是,她在一次旅途中染上了风寒,由于没能及时休息,以致卧床不起,不久便与世长辞,终年只有41岁。

数学家的故事简介 篇27

在1842年,剑桥数学教授查尔斯巴贝奇在都灵大学做了一场关于他的解析机器(第一台计算机)的设想的讲座。此后,数学家路易吉蒙博将讲座笔记转录为法语。年轻的女伯爵阿达洛夫莱斯被查尔斯惠斯通(巴贝奇的一位朋友)委托把蒙博的笔记翻译成英语。由于其在记录时富有远见的记法,她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位程序员。这份笔记在1843年被发表,洛夫莱斯在G部分增加了她个人的笔记,其中列出了一份计算伯努利数的算法。实际上,她利用了巴贝奇的理论机器,将它变成了可计算的现实。阿达洛夫莱斯为那些想要探索计算奥秘的人提供了一条路,并持续地影响着科技的发展。

尽管她们的贡献意义深远,这三位女性数学家的发现却经常被男性数学家的贡献所遮蔽。据20xx年联合国的估计,在世界上男人与女人的数量基本相同(位男性对100位女性)。由此我们受到启发,工作在数学领域的女性应该和这一领域的男性有大致相同的数量。

我们之所以没能看到这一点,有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我们错误地认识了女性数学家的历史贡献。考虑到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的重要地位,我们认为促进和鼓励更多的女性进入数学领域,在一个文明社会里,是大势所趋的。

数学家的故事简介 篇28

祖冲之祖籍河北,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曾在南朝做官,因而他出生于南方。晋朝末年,由于北方连年混战,中原地区的人口大量迁移到南方,促使长江流域的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各方面都有迅速的发展,祖冲之正是诞生在这样的时代环境里。祖家历代对天文历法都很有研究。在家庭的影响下,祖冲之从小便对天文学和数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在青年时代,他便对刘歆、张衡、王蕃、刘徽等人的工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驳正了他们的错误。以后他继续钻研,在科学技术方面作出极有价值的贡献。精确到小数点后第六位数的圆周率,便是他其中最杰出的成就之一。在天文历法方面,他曾将自古代到他生活年代为止所有可以搜罗到的文献资料,全部整理了一遍,并且通过亲自观测和推算,做了深切的验证。他指出当时所流行的何承天(公元370—447年)编定的历法有许多严重的错误。因此他便开始编制另一种新的历法。

宋大明6年(公元462年),33岁的祖冲之编好了新的历法“大明历”。这是一部最好的历法,但是却遭到了当时朝廷中最得势人物戴法兴的反对。许多官员惧怕戴法兴的势力,不敢对祖冲之新历作公正的评定。祖冲之为了坚持真理,勇敢地与戴法兴展开了辩论,他写了一篇有名的《驳议》,逐条驳斥了戴法兴的无理责难。这场辩论,实际上反映了当时科学发展过程中科学和反科学、进步和保守之间的尖锐斗争。戴法兴等人认为:历代流传下来的东西,都是古制,是不可革的,是“万世不易”的,他们认为天文历法不是“凡人”可以修改的,他们说:“非冲之浅虑妄可穿凿”,甚至进一步责骂祖冲之是“诬天背经”。祖冲之对他们提出了尖锐的反驳。他认为日月五星的运行“非出神怪”,“是有形可检,有数可推”,只要进行细心的观测和推算。孟子早先所说“千年之日至(夏至、冬至)可生而致”的话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祖冲之在《驳议》中写了两句非常有名的话“愿闻显据,以覆理实”,“浮词虚贬,窃非所惧”。他希望双方都拿出真实的证据,辨明真正的是非,至于造谣和诽谤,那是他丝毫不怕的。由于种种阻碍,大明历一直到他死后十年,在梁朝才得以颁行(公元510年)。

祖冲之除天文历法和数学之外,对机械方面也有研究,他制造过“指南车”和“千里船”,此外,他对音律也很精通,对古代的许多书籍进行过注释,他还写过十卷小说,他真称得上是一个多才多艺的科学家。关于他在数学方面的著作,最著名的要算是《缀术》,此外还有《九章算术译注》、《重差注》等等,但这些也都失传了。

祖冲之的儿子祖暅也是一位杰出的数学家,他继承了祖冲之在数学和天文历法方面的工作,并进一步发扬光大了他父亲的成就。祖冲之的“大明历”就是经过祖暅三次建议之后才被梁朝采用的。关于球体体积的计算也是作为祖暅的工作流传下来的。祖暅终生好学不倦。传说他小的时候,专心读书,连打雷也不觉得,走路时思考问题,曾经撞到别人身上。

祖冲之父子的名字,不仅在国内已是受到称道,在世界上也受到了应有的重视。

数学家的故事简介 篇29

陈景润不爱走公园,也不爱逛马路,就爱学习。学习起来,常常忘记了吃饭睡觉。

有一天,陈景润吃中饭的时候,摸摸脑袋,哎呀,头发太长了,应该快去理一理,要不,人家看见了,还当自己是个姑娘呢。于是,他放下饭碗,就跑到理发店去了。

理发店里人很多,大家挨着次序理发。陈景润拿的牌子是三十八号的小牌子。他想:轮到我还早着哩。时间是多么宝贵啊,我可不能白白浪费掉。他赶忙走出理发店,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背起外文生字来,

他背了一会,忽然想起上午读外文的\'时候,有个地方没看懂。不懂的东西,一定要把它弄懂,这是陈景润的脾气。他看了看手表,才十二点半。他想:先到图书馆去查一查,再回来理发还来得及,站起来就走了。谁知道,他走了不多久,就轮到他理发了。理发员叔叔大声地叫:“三十八号!谁是三十八号?快来理发!”你想想,陈景润正在图书馆里看书,他能听见理发员叔叔喊三十八号吗?

数学家的故事简介 篇30

印象中曾听过一个故事:高斯是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有一天他的数学老师因为事情已处理了一大半,虽然上课了,仍希望将其完成,因此打算出一题数学题目给学生练习,他的题目是:1+2+3+4+5+6+7+8+9+10=?,因为加法刚教不久,所以老师觉得出了这题,学生肯定是要算蛮久的,才有可能算出来,也就可以藉此利用这段时间来处理未完的事情,但是才一转眼的时间,高斯已停下了笔,闲闲地坐在那里,老师看到了很生气的训斥高斯,但是高斯却说他已经将答案算出来了,就是55,老师听了下了一跳,就问高斯如何算出来的,高斯答道,我只是发现1和10的和是11、2和9的和也是11、3和8的和也是11、4和7的和也是11、5和6的和还是11,又11+11+11+11+11=55,我就是这么算的。高斯长大后,成为一位很伟大的数学家。 高斯小的时候能将难题变成简易,当然资质是很大的因素,但是他懂得观察,寻求规则,化难为简,却是值得我们学习与效法的。

数学家的故事简介 篇31

美国的克雷数学研究所于2000年5月24日在巴黎宣布了众多数学家评选的结果:对七个“千禧年数学难题”的每一个悬赏一百万美元。这在世界数学界产生了强烈反响,将会改变新世纪数学发展的历史进程。

数学家的故事简介 篇32

哥德巴赫是一个德国数学家,生于1690年,从1725年起当选为俄国彼得堡科学院院士。在彼得堡,哥德巴赫结识了大数学家欧拉,两人书信交往达30多年。他有一个著名的猜想,就是在和欧拉的通信中提出来的。这成为数学史上一则脍炙人口的佳话。

数学家的故事简介 篇33

华罗庚特别爱动脑,对于一些别人看来司空见惯的事,往往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提出一些似乎希奇的问题。有一次,他同别人一块去城郊玩耍,见一座荒坟旁有石人石马,就问比他大的同伴:“这些石人石马有多重?”同伴回答说:“这怎么能知道呢。”华罗庚却不甘心,沉思片刻,说:“以后总会有方法知道的。”

数学家的故事简介 篇34

罗庚(1910——1982)出生于江苏太湖畔的金坛县,因出生时被父亲华老祥放于箩筐以图吉利,“进箩避邪,同庚百岁“,故取名罗庚。

华罗庚从小便贪玩,也喜欢凑热闹,只是功课平平,有时还不及格。勉强上完小学,进了家乡的金坛中学,但仍贪玩,字又写得歪歪扭扭,做数学作业时倒时满认真地画来画去,但像涂鸦一般,所以上初中时的华罗庚仍不被老师喜欢的学生而且还常常挨戒尺。

金坛中学的一位名叫王维克的教员却独有慧眼,他研究了华罗庚涂鸦的本子才发现这许多涂改的地方正反映他解题时探索的多种路子。一次王维克老师给学生讲[孙子算经]出了这样一道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其二,五五数剩其三,七七数剩其二,问物几何?“正在大家沉默之际,有个学生站起来,大家一看,原来是向来为人瞧不起的华罗庚,当时他才十四岁,你猜一猜华罗庚他说出是多少?

16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花了毕生精力,把圆周率算到小数后35位,后人称之为鲁道夫数,他死后别人便把这个数刻到他的墓碑上。瑞士数学家雅谷·伯努利,生前对螺线(被誉为生命之线)有研究,他死之后,墓碑上就刻着一条对数螺线,同时碑文上还写着:“我虽然改变了,但却和原来一样”。这是一句既刻划螺线性质又象征他对数学热爱的双关语

数学家的故事简介 篇35

欧几里得(公元前330年—公元前275年),古希腊数学家,被称为“几何之父”。他最著名的著作《几何原本》是欧洲数学的基础,被广泛的认为是历史上最成功的教科书。

在欧几里得以前,人们已经积累了许多几何学的知识,然而这些知识当中,存在一个很大的缺点和不足,就是缺乏系统性。大多数是片断、零碎的知识,公理与公理之间、证明与证明之间并没有什么很强的联系性,更不要说对公式和定理进行严格的逻辑论证和说明。因此,把这些几何学知识加以条理化和系统化,成为一整套可以自圆其说、前后贯通的知识体系,已经是刻不容缓。欧几里得通过早期对柏拉图数学思想,尤其是几何学理论系统而周详的研究,已敏锐地察觉到了几何学理论的发展趋势。他下定决心,要在有生之年完成这一工作,成为“几何第一人”。为了完成这一重任,欧几里得不辞辛苦,长途跋涉,从爱琴海边的雅典古城,来到尼罗河流域的埃及新埠—^城,为的就是在这座新兴的,但文化蕴藏丰富的异域城市实现自己的初衷。在此地的无数个日日夜夜里,他一边收集以往的数学专著和手稿,向有关学者请教,一边试着著书立说,阐明自己对几何学的理解,哪怕是尚肤浅的理解。经过欧几里得忘我的劳动,终于在公元前300年结出丰硕的果实,这就是几经易稿而最终定形的《几何原本》一书。这是一部传世之作,几何学正是有了它,不仅第一次实现了系统化、条理化,而且又孕育出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欧几里得几何学,简称欧氏几何。

数学家的故事简介 篇36

小欧拉帮助爸爸放羊,成了一个牧童。他一面放羊,一面读书。

爸爸的羊群渐渐增多了,达到了100只。原来的羊圈有点小了,爸爸决定建造一个新的羊圈。他用尺量出了一块长方形的土地,长40米,宽15米,他一算,面积正好是600平方米,平均每一头羊占地6平方米。他发现他的材料只够围100米的篱笆。若要围成长40米,宽15米的羊圈,其周长将是110米(15+15+40+40=110)父亲感到很为难。

小欧拉却向父亲说,不用缩小羊圈,他有办法。父亲不相信小欧拉会有办法。心想:^世界上哪有这样便宜的事情?^但是,小欧拉却坚持说,他一定能两全齐美。父亲终于同意让儿子试试看。

小欧拉见父亲同意了,站起身来,跑到准备动工的羊圈旁。他以一个木桩为中心,将原来的40米边长截短,缩短到25米。跑到另一条边上,将原来15米的边长延长,又增加了10米,变成了25米。经这样一改,原来计划中的羊圈变成了一个25米边长的正方形。

父亲照着小欧拉设计的羊圈扎上了篱笆,100米长的篱笆真的够了,不多不少,全部用光。面积也足够了,而且还稍稍大了一些。

父亲感到,让这么聪明的孩子放羊实在是及可惜了。后来,他想办法让小欧拉认识了一个大数学家伯努利。通过这位数学家的推荐,1720年,小欧拉成了巴塞尔大学的大学生。这一年,小欧拉13岁,是这所大学最年轻的大学生。

数学家的故事简介 篇37

拉格朗日(1736—1813),法国著名的数学家、力学家、天文学家,变分法的开拓者和分析力学的奠基人。他曾获得过18世纪“欧洲最大之希望、欧洲最伟大的数学家”的赞誉。

拉格朗日出生在意大利的都灵。由于是长子,父亲一心想让他学习法律,然而,拉格朗日对法律毫无兴趣,偏偏喜爱上文学。

18世纪欧洲最伟大的数学家——拉格朗日直到16岁时,拉格朗日仍十分偏爱文学,对数学尚未产生兴趣。16岁那年,他偶然读到一篇介绍牛顿微积分的文章《论分析方法的优点》,使他对牛顿产生了无限崇拜和敬仰之情,于是,他下决心要成为牛顿式的数学家。

在进入都灵皇家炮兵学院学习后,拉格朗日开始有计划地自学数学。由于勤奋刻苦,他的进步很快,尚未毕业就担任了该校的数学教学工作。20岁时就被正式聘任为该校的数学副教授。从这一年起,拉格朗日开始研究“极大和极小”的问题。他采用的是纯分析的方法。1758年8月,他把自己的研究方法写信告诉了欧拉,欧拉对此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从此,两位大师开始频繁通信,就在这一来一往中,诞生了数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变分法。

1759年,在欧拉的推荐下,拉格朗日被提名为柏林科学院的通讯院士。接着,他又当选为该院的外国院士。

1762年,法国科学院悬赏征解有关月球何以自转,以及自转时总是以同一面对着地球的难题。拉格朗日写出一篇出色的论文,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并获得了科学院的大奖。拉格朗日的名字因此传遍了整个欧洲,引起世人的瞩目。两年之后,法国科学院又提出了木星的4个卫星和太阳之间的摄动问题的所谓“六体问题”。面对这一难题,拉格朗日毫不畏惧,经过数个不眠之夜,他终于用近似解法找到了答案,从而再度获奖。这次获奖,使他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1766年,拉格朗日接替欧拉担任柏林科学院物理数学所所长。在担任所长的20年中,拉格朗日发表了许多论文,并多次获得法国科学院的大奖:1722年,其论文《论三体问题》获奖;1773年,其论文《论月球的长期方程》再次获奖;1779年,拉格朗日又因论文《由行星活动的试验来研究彗星的摄动理论》而获得双倍奖金。

在柏林科学院工作期间,拉格朗日对代数、数论、微分方程、变分法和力学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他最有价值的贡献之一是在方程论方面。他的“用代数运算解一般n次方程(n>4)是不能的”结论,可以说是伽罗华建立群论的基础。

最值得一提的是,拉格朗日完成了自牛顿以后最伟大的经典著作——《论不定分析》。此书是他历经37个春秋用心血写成的,出版时,他已50多岁。在这部著作中,拉格朗日把宇宙谱写成由数字和方程组成的有节奏的旋律,把动力学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并把固体力学和流体力学这两个分支统一起来。他利用变分原理,建立起了优美而和谐的力学体系,可以说,这是整个现代力学的基础。伟大的科学家哈密顿把这本巨著誉为“科学诗篇”。

1813年4月10日,拉格朗日因病逝世,走完了他光辉灿烂的科学旅程。他那严谨的科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影响着每一位科学家。而他的学术成果也为高斯、阿贝尔等世界著名数学家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可以说,在此后100多年的时间里,数学中的很多重大发现几乎都与他的研究有关。

数学家的故事简介 篇38

每一张纸均有两个面和封闭曲线状的棱(edge),如果有一张纸它有一条棱而且只有一个面,使得一只蚂蚁能够不越过棱就 可从纸上的任何一点到达其他任何一点,这有可能吗?事实上是可能的只要把一条纸带半扭转,再把两头贴上就行了。这是德国 种玩具使得一支数学的分支拓朴学得以蓬勃发展。

数学家的故事简介 篇39

文森特·多布林是一位年轻的法国士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勇捐躯,但却被誉为数学天才。这是因为他在马其诺防线服役时,写下了不朽的数学手稿。

马其诺防线上的数学家多布林出生于德国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当反犹浪潮席卷第三帝国时,他和家人从柏林逃到了法国。1938年,年仅23岁的多布林成为巴黎大学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数学博士,不久便担当了整个巴黎地区同龄人的数学导师。那时他所进行的概率理论的研究项目,被认为是整个欧洲最前途无量的数学研究项目。他原本是一个前途无量的数学家,但希特勒入侵法国,使得他的数学生涯于1940年悲剧性地中断了。面对入侵的德^队,多布林决心奋起抗争,而不是苟且偷生,他参加了法国陆军,成为一名普通的士兵。

多布林随身携带着他的研究论文和即将完成的定理上了前线,驻守马其诺防线。在战争最初的几个月中,上司特许他利用一切空闲时间继续数学研究。1940年夏,德军粉碎了法军的抵抗,多布林所在的步兵团也面临着灭顶之灾。当其他士兵纷纷后撤时,多布林自愿与两名战友留下,抵抗即将到来的德军。6月21日,当德军马上就要占领阵地时,多布林开枪自杀,宁死不当俘虏,年仅25岁。他弟弟克劳德回忆道:“幸运的是,多布林在德军攻占阵地之前,焚烧了身上所有的研究论文,以免落入德军之手。他不能容忍德国人剽窃他的思想。”

于是,多布林在阿登省作战时所写下的数学手稿,就此重见天日。这确立了这位年轻士兵作为现代数学界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和当代概率理论的创始人的地位。这在法国知识界引起了一场轰动。法国科学院为此出了一期特刊,刊载了多布林手稿的全文,“以示对天才的敬意”。

据法国杰出的数学历史学家伯纳德·布鲁说,多布林的论文弥补了二战前的《数学分析》和日本人20世纪50年代在概率理论方面的进展所留下的空白。多布林的研究涉及到应用数学最重要的一个领域,他预见到那些易受无规律干扰的事物的运动规律,例如粒子在诸如水这样的流体中的运动等。

约尔教授是第一个见到多布林手稿的人。他说;“我相信多布林知道,他在这场战争中将在劫难逃。你会注意到,他尽可能少地留下书面的东西。他清楚地知道,他所从事的是那个时代最有前景的数学研究工作,但可惜来日无多,但他记下了自己所思索的尚未完全成形的数学方面的成果。”

克劳德说:“我与哥哥在一间屋子中同住了20年,我了解他的梦想和志向。尽管60年后他才被人们所承认,但依然使我感到高兴。多布林是一个认真而有天赋的人,他不允许任何事情使他分心,即便是上前线打仗也不能转移他的注意力。虽然我对数学一无所知,但我始终为我的哥哥骄傲和自豪!”作为一位数学家,多布林无疑是位难得的天才人物,但作为一名战士,多布林仅仅是一名战士而已。多布林的遇难,是整个数学界的悲哀!历史也许会说:数学家多布林,不应该出现在马其诺防线!

数学家的故事简介 篇40

数学家的问题费马是17世纪法国图卢兹议会的议员,一个诚实而勤奋的人,同时也是历史上最杰出的数学业余爱好者。在其一生中,他给后代留下了大量极其美妙的定理;同时,由于一时的疏忽,也向后世的数学家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费马有一个习惯,他在读书的时候喜欢把思考的结果简略。有一次,他在阅读时写下了这样的话:“……将一个高于2次的幂分为两个同次的幂,这是不可能的。关于此,我确信已发现一种美妙的证法,可惜这里空白的地方太小,写不下。”这个定理现在被命名为“费马大定理”,即:不可能有满足xn+yn=zn这就是费马对后世的挑战。为了寻找这个定理的证明,后世无数的数学家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冲锋,但都败下阵来。1908年,一位德国富翁曾经悬赏10万马克的巨款,奖励第一个对“......

陈景润 1966年屈居于六平方米小屋的陈景润,借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笔,耗去了几麻袋的草稿纸,居然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创造了距摘取这颗数论皇冠上的明珠(1+ 1)只是一步之遥的辉煌。他证明了“每个大偶数都是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使他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上居世界领先地位。这一结果国际上誉为“陈氏定理”,受到广泛征引。这项工作还使他与王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数论问题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世界级的数学大师、美国学者阿 ·威尔(AWeil)曾这样称赞他:“陈景润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

数学家的故事简介 篇41

陈景润一个家喻户晓数学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创立了著名“陈氏定理”,所以有许多人亲切地称他为“数学王子”。但有谁会想到,他成就源于一个故事。

1937年,勤奋陈景润考上了福州英华书院,此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主任留英博士沈元教授回福建奔丧,不想因战事被滞留家乡。几所大学得知消息,都想邀请沈教授前进去讲学,他谢绝了邀请。由于他是英华校友,为了报达母校,他来到了这所中学为同学们讲授数学课。

一天,沈元老师在数学课上给大家讲了一故事:“200年前有个法国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现象:6=3+3,8=5+3,10=5+5,12=5+7,28= 5+23,100=11+89。每个大于4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数之和。因为这个结论没有得到证明,所以还是一个猜想。大数学欧拉说过:虽然我不能证明它,但是我确信这个结论是正确。

它像一个美丽光环,在我们不远前方闪耀着眩目光辉。……”陈景润瞪着眼睛,听得入神。

从此,陈景润对这个奇妙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课余时间他最爱到图书馆,不仅读了中学辅导书,这些大学数理化课程教材他也如饥似渴地阅读。因此获得了“书呆子”雅号。

兴趣是第一老师。正是这样数学故事,引发了陈景润兴趣,引发了他勤奋,从而引发了一位伟大数学家。

数学家的故事简介 篇42

“我一定要超过他!”

一谈到牛顿,人们可能认为他小时候一定是个“神童”、“天才”、有着非凡的智力。其实不然,牛顿童年身体瘦弱,头脑并不聪明。在家乡读书的时候,很不用功,在班里的学习成绩属于次等。但他的兴趣却是广泛的,游戏的本领也比一般儿童高。

平时他爱好制作机械模型一类的玩艺儿,如风车、水车、日晷等等。他精心制作的一只水钟,计时较准确,得到了人们的赞许。

有时,他玩的方法也很奇特。一天,他作了一盏灯笼挂在风筝尾巴上。当夜幕降临时,点燃的灯笼借风筝上升的力升入空中。发光的灯笼在空中流动,人们大惊,以为是出现了彗星。尽管如此,因为他学习成绩不好,还是经常受到歧视。

当时,封建社会的\'英国等级制度很严重,中小学里学习好的学生,可以歧视学习差的同学。有一次课间游戏,大家正玩得兴高采烈的时候,一个学习好的学生借故踢了牛顿一脚,并骂他笨蛋。牛顿的心灵受到这种刺激,愤怒极了。他想,我俩都是学生,我为什么受他的欺侮?我一定要超过他!从此,牛顿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早起晚睡,抓紧分秒、勤学勤思。

经过刻苦钻研,牛顿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不久就超过了曾欺侮过他的那个同学,名列班级前茅。

数学家的故事简介 篇43

一天,法国数学家蒲丰请许多朋友到家里,做了一次试验。蒲丰在桌子上铺好一张大白纸,白纸上画满了等距离的平行线,他又拿出很多等长的小针,小针的长度都是平行线的一半。蒲丰说:请大家把这些小针往这张白纸上随便仍吧!客人们按他说的`做了。

蒲丰的统计结果是:大家共掷2212次,其中小针与纸上平行线相交704次,。蒲丰说:这个数是的近似值。每次都会得到圆周率的近似值,而且投掷的次数越多,求出的圆周率近似值越精确。这就是著名的蒲丰试验。

数学家的故事简介 篇44

1981年的一个夏日,在印度举行了一场心算比赛。表演者是印度的一位37岁的妇女,她的名字叫沙贡塔娜。当天,她要以惊人的心算能力,与一台先进的电子计算机展开竞赛。

工作人员写出一个201位的.大数,让求这个数的23次方根。运算结果,沙贡塔娜只用了50秒钟就向观众报出了正确的答案。而计算机为了得出同样的答数,必须输入两万条指令,再进行计算,花费的时间比沙贡塔娜要多得多。

这一奇闻,在国际上引起了轰动,沙贡塔娜被称为“数学魔术家”。

数学家的故事简介 篇45

在当年的金坛,华罗庚最喜欢去的地方,还是灯节、船会、庙会等场所,凡是这些热闹的地方都少不了他的身影。城东有座青龙山,山上有个庙。每逢庙会,庙中的“菩萨:”便头插羽毛,打扮得花花绿绿,骑着高头大马进城来。一路上,人们见到“菩萨”就磕头行礼,祈求幸福。华罗庚伸直脖子,望着双手合十的“菩萨”,心里暗自琢磨:“‘菩萨’果真万能吗?”当庙会散了,人们也陆续回家,华罗庚却跟着“菩萨”去了青龙山,想探个究竟,看一看“菩萨”的真面目。

数学家的故事简介 篇46

德米特里?克里欧科夫是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数学高级研究员,不久前的一天上午,他驾车行驶到一个路口时,恰逢红灯亮起。正当他准备刹车时,不料鼻子突然发痒,接着便响亮地打了个喷嚏。他紧急刹车,车险些越过停车线。就在他为没有闯红灯而庆幸时,距他30米开外的一名执勤交警还是飞快地跑到他跟前,不由分说就开了一张400美元的罚款单。

在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克里欧科夫可是以爱较真出了名的,对于从天而降的400美元罚款,他无论如何不能接受。于是亮出自己的撒手锏,连夜洋洋洒洒撰写了长达4页的辩护状,几天后气宇轩昂地走上法庭进行申诉,以证明自己的“清白”,要求法官无条件撤销对他的“错误罚款”。

法庭上,克里欧科夫“义正词严”地指出:“给我开罚单的那名交警,是在停车标志30米之外看走了眼而错判我闯了红灯。而事实是,我根本就没有闯红灯。我认为,是3个巧合让那个警察误认为我闯了红灯。1.观察者目测的不是汽车沿道路行驶的直线速度,而是汽车行驶时相对警察所在那一点的角速度。这就像我们站在路边观察匀速前进的汽车一样,当车离你很远时,它看上去速度很慢;当它离你很近时,人们却误以为它开得飞快。2.汽车减速,随后又加速。3.短时间内,观察者的视线被外部对象阻碍。例如两辆汽车同时靠近停车线,其中一辆挡住了观察者的视线。而正是上述3个条件,才使那个交警因角度问题目测到的是角速度而非线速度,也就是说,站在垂直于汽车前行轨迹上一定距离的那个交警,才因此产生了‘汽车并未停下’的错觉。也正是那名警察对现实的感知能力没有正确地反映现实,才导致了我被无辜地罚款,所以罚款必须予以无条件撤销。”

同时,克里欧科夫还向法庭展示了大量的图形和方程式,作为自己无罪的有力论据。

近3个小时的论证,主审法官被克里欧科夫滔滔不绝的长篇大论绕晕了,多次要求停下来,让他解释他那一大套理论,但克里欧科夫却坚持要陈述完自己的观点。最终,法官以克里欧科夫“有理有据的清晰陈述”为由,当庭撤销了对他的罚单。

在赢取上诉后,克里欧科夫又将那篇为辩护写的论文发表在一家科技杂志上,不仅获得了强烈反响,而且还被该杂志评为特殊奖,奖金为400美元,与当时的错误罚款打了个平手。

克里欧科夫谦虚地对媒体说:“我之所以能赢得这场官司,应该归功于那篇有理有据的论文。虽然如此,我还是希望大家能从论文中找出论据的不足,以便我能继续深入完善,使之成为公众今后维护自己正当权益的一种新方式。”

数学家的故事简介 篇47

韦达(1540-1603),法国数学家。年青时学习法律当过律师,后从事政治活动,当过议会议员,在西班牙的战争中曾为政府破译敌军密码。韦达还致力于数学研究,第一个有意识地和系统地使用字母来表示 已知数、未知数及其乘幂,带来了代数理论研究的`重大进步。韦达讨论了方程根的多种有理变换,发现了方程根与分数的关系,韦达在欧洲被尊称为“代数学之父”。1579年,韦达出版《应用于三角形的数学定律》,同时还发现,这是π的第一个分析表达式。

主要著有《分析法入门》、《论方程的识别与修正》、《分析五章》、《应用于三角形的数学定律》等,由于他贡献卓著,成为十六世纪法国最杰出的数学家。

数学家的故事简介 篇48

我的语文特别好,好到什么陧度?我们高考的时候老师说是35分钟以后才能交卷,也就是说际会不会也得熬到35分钟。那么我35分钟的时候作文都弄完了,听有的题都答完了。等到35分钟,老师说现在如果哪个同学要交卷可以交卷了,我马上站起来交卷,因为我要争这个第一证明自己语文特别好。实际上分数下来也没考多少分,就是交卷交得快。

但是我的数学特别差,当时高考的时候,所有的同学都交卷走了,我还在那儿埋头研究数学,数学要是考五年多好,我一边学一边参加考试,因为打开卷子一道题都不会。

我至于笨到这个程度吗?原因非常简单。就是我上小学的时候碰到一个语文老师和一个数学老师,语文老师没事就夸我。

我写的作文其实也是有套路的,就说学校运动会,我就说枪声一响运动员像离弦的箭一样,大家都这么写,然后老师就在底下用红笔画一下,打一个感叹号写着“精彩”。然后我觉得我和鲁迅差不了多少,年龄比他小,文笔差不多。

又写了两年,老师放学后把我留下来,说明天上作文课,作文题叫“我的爸爸”,或者是“我的一天”,你先写一篇,然后明天上课我给同学当范文。我就回家什么事都不干,饭也不想吃,觉也不想睡,我在那里写这个作文,绞尽脑汁地写。

写完了第二天一上课赶紧交给老师,老师就拿着说,今天咱们作文的题目是“美好的一天”,现在我先给大家念一篇范文,这个范文是崔永元写的。然后他就声情并茂念一遍,我就不用写了,同学们就照着我的样子写。我就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觉得确实和鲁迅差异不大,起码学起来很高兴。

数学是这样的,大概三年级的时候我们班调来一个女生,这也不怪我,因为她太漂亮,坐在我的斜对面。上课的时候我就经常看她,老师在黑板上讲什么都没听进去。

有一次我正在看她,老师就叫我名字,“崔永元,你来答一下这道题。”你说我那个时候是多纯情,没有听到,结果我们老师就拿一个粉笔头直接打在我脸上,全班同学都哄笑,我莫名其妙。老师让我站起来,“我刚才问你什么了?”

“我不知道。”

然后老师说:“你把这道题答一下。”我早就忘了,好像你上下五千年早就想到的事,就是答不出来了。就从那天开始,不要说上数学课,我只要见到数字就含糊,数学就再没有希望了。

数学家的故事简介 篇49

陈景润出生在福建省福州市的闽侯镇,他的父亲陈元俊是一个邮电局的小职员。

陈景润到了上学的年龄,父母给他找了一所离家近的小学,送他去读书。在所有的学科中,他特别喜欢数学,只要遨游在代数、几何的题海中,他就能够忘却所有的烦恼。

陈景润平时少言寡语,但非常勤学好问,他总是主动向老师请教问题或借阅参考书。

一个中午,最后一节课下了,陈景润走出教室,回家吃饭。他从书包里拿出一本刚从老师那儿借来的教学书,边走边看。书上的内容像电影一样一幕幕地闪现,陈景润就像一个饥饿的人扑到面包上,大口大口地吞吃着精神的食粮。

他只顾专心致志地看书,不知不觉偏离了方向,朝着路边的小树走去。只听“哎哟”一声,他撞到了树上。

抗日战争爆发初期,陈景润刚刚升入初中,中学里的一位数学老师使陈景润的人生之路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这位老师就是曾经任清华大学航空系主任的沈元老师。有一次,沈元老师向学生讲了个数学难题,叫“哥德巴赫猜想”,学生们“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

沈元老师最后又说了一句话: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而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陈景润听了这句话后,内心不禁为之一震:“哥德巴赫猜想、数学皇冠上的明珠,我能摘下这颗明珠吗?”

1973年2月,陈景润的关于(1+2)简化证明的论文终于公开发表了!“陈氏定理”立即在世界数学界引起轰动,专家们给予他极高的评价。

轻轻地告诉你:

攀登科学高峰,就像登山运动员攀登珠穆朗玛峰一样,要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懦夫和懒汉是不可能享受到胜利的喜悦的。

数学家的故事简介 篇50

笛卡儿是法国数学家,哲学家,物理学家,生理学家。1596年3月31日生于图伦省拉埃(今称拉埃―笛卡儿);1650年2月11日卒于瑞典斯德哥尔摩。

1612年从法国最好的学校之一 ——拉费里舍的耶稣会学校毕业,同年去普瓦捷大学攻读法学,1616年获该校博士学位。取得学位之后,他就暗下决心:今后不再仅限于书本里求知识,更要向“世界这本大书”求教,以“获得经验”,而且要靠理性的探索来区别真理和谬误。

主要贡献

毕业后,他背离家庭的传统职业,开始探索人生之路。自1618年起,先在军队里当过几年兵,离开军队之后便到德国,丹麦,荷兰,瑞士,意大利等国游历,所见所闻丰富了他的见识,更重要的是对当时科学的最新成果增强了了解。1628年定居荷兰,在那里生活了 20年,写出了哲学,数学和自然科学一系列著作。他先后出版了《形而上学的沉思》和《哲学原理》两本名著,前者是关于物理学的主要基础,后者主要是阐述他在物理学和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他的哲学思想受到很多人的推崇,黑格尔(Hegel)称他是“现代哲学之父”。他是将哲学思想从传统的经院哲学束缚中解放出来的第一个人,是唯理论的创始人。

笛卡儿对数学的最大贡献是创立了解几何学。他认为数学比其他科学更符合理性的要求。他是以下列身份的结合来研究数学的,作为哲学家、作为自然界的探索者、作为一个关心科学用途的人。他的基本思想事要建立起一种普通的数学,使算术,代数和几何统一起来。他曾说:“我决心放弃那些仅仅是抽象的几何,这就是说,不再去考虑那些仅仅是用来练习思维的问题。我这样做,是为了研究另一种几何,即目的在于解释自然现象的几何。”为此他写了《几何学》。笛卡儿在《几何学》所阐发的思想,被弥尔(Mill)称作“精密科学进步中最伟大的一步”。

笛卡儿的理论以两个观念为基础:坐标观念和利用坐标方法把带有两个未知数的任意代数方程看成平面上的一条曲线。他的《几何学》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对一些代数式作几何的原则解释,在这一部分中,笛卡儿把几何算术化了;第二部分讨论了曲线的分类法以及作曲线的切线的方法;第三部分涉及高于二次方程的解法,指出了,方程可能有和它的次数一样多的根,还提出了著名的笛卡儿符号法则。指出了多项式方程: 的正根的最多数目等于系数变化的次数,而负根的最多数目等于两个正号和两个负号连续出现的次数,但他没有给出证明。

在他的《几何学》中第一次出现变量与函数的思想。笛卡儿所谓的变量,是指具有变化长度而不变方向的线段,还指连续经过坐标轴上所有点的数字变量,正是变量的这两种形式使笛卡儿试图创造一种几何与代数互相渗透的科学。笛卡儿的功绩是把数学中两个研究对象“形”与“数”统一起来,并在数学中引入“变量”,完成了数学史上一项划时代的变革。对此^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数学中转折点是笛卡儿的变数,有了变数,运动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辩证法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微分和积分也就立刻成为必要的了。”

应该指出,笛卡儿的坐标系是不完备的,他未曾引入第二条坐标轴,即y轴。另外笛卡儿也没有考虑横坐标的负值。

笛卡儿对韦达所采用的符号作了改进,他用字母表中开头几个字母 等表示已知数,而用末尾几个字母 等表示未知数,这种表示法一直沿用至今。他还考虑过高次抛物线,并且给出了作摆线切线的相当精巧的方法。

笛卡儿认为科学的本质是数学。他说“我尤其对数学推理的确实性与明了性感到高兴。“他强调科学的目的在于“造福人类”,使人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和统治者”。

笛卡儿死于肺炎。在教会控制下的学术界,对笛卡儿的逝世十分冷淡,只有几个友人为他送葬。 随着笛卡儿的数学和哲学思想影响的扩大,法国政府在笛卡儿去世后18年,才将其骨灰运回安葬在巴黎名人公墓。在评论笛卡儿的骨灰回归他的故土法国时,德国数学家雅克比幽默地说:“占有伟人的骨灰,通常比他们活着的时候占有他们本人更方便。”1799年又将其骨灰置于历史博物馆,1819年移入圣日耳曼圣心堂中,其墓碑上刻着:笛卡儿,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第一个为争取并保证理性权利的人。

数学家的故事简介 篇51

1982年,18岁的马云迎来了生命里的第一次高考。不过马云并没因数学不好而退缩,反而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举动,因为在他的报考志愿表上赫然写着:北京大学。

当那年的高考成绩出来以后,马云也算创造了个小奇迹,他的数学成绩是1分。

心灰意冷的马云和他一个表弟一起去宾馆应聘服务生,结果因为长得有点儿歪瓜裂枣的意思,愣是让老板给拒绝了。没办法,他通过找关系,才做了一份给出版社送书的活儿。也许一辈子也就这样了。

但是这时候路遥的《人生》改变了马云的想法,马云开始了艰苦的复读,并在19岁那年,再次走进了高考的考场。不过他的数学成绩嘛……高考成绩出来以后,马云的数学成绩实现了同比1800%的迅猛增长——19分!

接着,马云又开始了一边打工一边复习的日子。就这样,到了马云20岁那年,他毅然参加了第三次高考。在马云高考的前一天,有一位姓余的老师对马云说,就你这个数学成绩,能考及格了我就把姓儿倒过来写。无论这老师是什么心态,马云是被刺激得够呛,他想出了一个绝招。

在考数学之前,马云背下了10个基本数学公式,考试开始以后就一个一个往公式里套。用这种独门绝技,马云这次数学的考试成绩还真就及格了——79分。

虽然马云这回数学成绩大幅提高,不过他总分数比本科线还是差5分。唉,也行啊,马云心想,有所大学上就不错了,管他是本科还是专科,也算圆了自己的一份坚持。就当马云准备进杭州师范的时候,又发生了一件事。

当年杭州师范英语系由于刚升到本科,以至于报考的学生竟然不够招生数。于是校领导做了一个令马云感觉是天上掉馅饼的决定,那就是让几个英语成绩好的专科生直升本科。于是,英语成绩很牛的马云光荣地以本科生的身份踏进了杭州师范。

数学家的故事简介 篇52

陈景润,福建闽侯人,我国现代著名数学家。他在圆内整点、球内整点、华林问题、三维除数等方面均取得了新的研究成果,他的《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的论文达到了世界新水平。特别是在人们公认的,称之为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上,他的关于(1+2)简化证明的论文,轰动了国内外数学界,为我国争得了荣誉。

陈景润出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庭里。父亲希望这个孩子的降生能给家中带来“滋润”的日子,因此给他起了个吉利的名字。

少年陈景润酷爱数学,数学成绩在班里总是名列前茅。他不善言谈,不喜欢交际,在那些穿着整齐、欢声笑语的同学面前,总是自惭形秽。只有在上课和做作业的时候,他才把自己并列到全班几十个同学之中,也只有在这个时候,同学们才对他刮目相看。

有一次上数学课,老师讲了一个故事:200年前,有一位名叫哥德巴赫的德国数学家提出了一个猜想:凡是大于2的偶数一定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比如4=2+2,6=3+3,8=3+5,……哥氏本人虽然对许多偶数进行了验证,都说明是确实的,但他本人却无法进行逻辑证明。他写信向著名的数学大师欧拉请教,欧拉花了多年的精力,到死也没有证明出来。从此这道世界难题就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数学家,但始终没有人能攻下来,因此,它被称为数学皇冠上的明珠。自从听了这个故事后,哥德巴赫猜想就时常萦绕在陈景润的脑海中。他常想:那颗明珠究竟会落到什么人之手?中国人,还是欧洲人?应该是中国人拿下这道难题。他暗暗下了决心,从此更加发愤学习数学,有时简直到了如痴如迷的程度。

有一天,妈妈把米倒在锅里,添好水让他看着,然后就上街买菜去了。

景润头也不抬地答应了妈妈,却照样看书。他的思路完全沉浸在功课之中,饭糊了也没闻到。等妈妈从菜场回来,一锅米饭有一半已烧成黑炭。

陈景润不仅学习刻苦,还利用余时博览群书,丰富自己的知识,他成了班里有名的读书迷,同学们亲切地送他一个昵称-“booker”。

正因为陈景润具有勇攀科学高峰的雄心壮志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他少年时代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他像一颗璀璨的明星,升上了数学王国的天空。

数学家的故事简介 篇53

7岁那年,小高斯上小学了。教师名字叫布特纳,是当地小有名气“数学家”。这位来自城市青年教师,总认为乡下孩子都是笨蛋,自己才华无法施展。三年级一次数学课上,布特纳对孩子们又发了一通脾气,然后,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长长算式:81297+81495+81693+……+100701+100899=?

“哇!这是多少个数相加呀?怎么算呀?”学生们害怕极了,越是紧张就越是想不出怎么计算。

布特纳很得意。他知道,像这样后一个数都比前一个数大198100个数相加,这些调皮学生即使整个上午都乖乖地计算,也不会算出结果。

不料,不一会儿,小高斯却拿着写有答案小石板过来了,说:“老师,我算完了。”布特纳连头都没抬,生气地说:“去去,不要胡闹。谁想胡乱写一个数交差,可得小心!”说完,挥动了一下他那铁锤似拳头。

可是小高斯却坚持不走,说:“老师,我没有胡闹。”并把小石板轻轻地放在讲台上。布特纳看了一眼,惊讶得说不出话来,没想到,这个10岁孩子居然这么快就算出了正确答案。

原来,小高斯不是像其他孩子那样一个数一个数地加,而是细心地观察,动脑筋,找规律。他发现一头一尾两个数依次相加,每次加得和都是182196,求50个182196和可以用乘法很快算出。

小高斯难以置信数学天赋,使布特纳既佩服,又内疚。从此,他再也不轻视穷人孩子了。他给小高斯买来了许多数学书,并让他年轻助手巴蒂尔帮助小高斯学数学。

数学家的故事简介 篇54

今天,我读了一本数学家的故事里面介绍了一位著名的数学家—祖冲之。

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的父亲和祖父都爱好数学,他就是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从小就读了很多书。他特别爱研究数学和天文历法,经常观察太阳和星球的情况。宋孝武帝听到他的名气,很喜欢他。派他去做官,但是他对做官不敢兴趣,还是专心的研究数学,这种精神多值得我们学写呀!他还创制出了一部新的历法——大明历。他为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作了注释,又编写了一本缀术。在当时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他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可见祖冲之是多么伟大。

我要学习祖冲之这种勇往直前、坚持不懈的学习和研究精神。

数学家的故事简介 篇55

这个暑假,我读了《数学家的故事》,一共有上下两册,讲了许多数学家的成材故事。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爱米诺特和笛卡儿的.故事。爱米诺特是第一位女数学家,她敢于冲破世俗的观念礼教,义无返顾地进入大学学习她喜爱的数学。她一开始只是一个不受重视的旁听生,但她却比其他的正式学生更认真地学习,她珍惜这样学习的机会。后来她在不懈的努力下,成为了这所大学的学生,她更用功了,她把学习看作得来不易的果实,所以她更用心地品尝收获的喜悦了。最后,她终于成功了,她着书立说,为她所热爱的数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她也实现了她自己一生的理想。

笛卡儿原来是一名军人,一直都很喜欢数学。一次他受伤后住在医院,某一天他正在思考一个数学问题时,无意间看见天花板上有一只苍蝇在横梁上跳来跳去,他突然灵光一闪,想到了他一直思考的“数”与“形”的问题。在当时的数学界,数与形的完全分离一直是一个困扰许多数学家的问题,而笛卡儿不放过一点点的机会,在医院里不懈努力,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使数与形很好地结合了起来,使人们学习数学更轻松、更愉快了。

另外,我还读了华罗庚、苏步青等数学家的故事,这些故事无一例外地都写着两个字:勤奋。这些数学家都能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放弃自己的理想,不忘记自己的事业,兀兀穷年,最终成就了一番事业。我从这些故事中看到了他们的努力,也看到了他们的成功。读了这些故事,我明白了许多,其中最重要的是,我发现勤奋有一种巨大的、不可估量的力量,虽然从前我也知道,许多名人的成功都来自勤奋,但是看了这套《数学家的故事》后,我更清晰地看到了这一点。其实先天的资质固然重要,但是后天的学习和自己的勤奋努力才是最重要的,它们是成功的必备条件,只要勤奋,许多不足都可以弥补,许多缺点都可以改变。相信自己的判断,义无返顾地走下去,只要认定了一件事,就要坚持做下去,直到做出成果,做出收获。

我想,不仅仅是学习数学,做其他任何事都是一样,要有恒心,要坚持,能够在自己选择的路上一直走下去,一直努力,最后才会达到梦想的终点。

数学家的故事简介 篇56

杨辉,中国南宋时期杰出的数学家,他在我国古代数学史和数学教育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杨辉一生留下了大量的著述,其著名的数学书共五种二十一卷,这些著作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数学宝库,为数学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杨辉还画了一张表示二项式展开后的系数构成的三角图形,称做“开方做法本源”,现在简称为“杨辉三角”。有一次,杨辉得到一本《黄帝九章算法细草》,这是北宋数家贾宪写的。这里面有不少了不起的成就,如贾宪描画了一张图,叫作“开方作法本源图”。图中的数字排列成一个大三角形,位于两腰上的数字均是1,其余数字则等于它上面两数字之和。从第二行开始,这个大三角形的每行数字,都对应于一组二项展开式的系数。杨辉把贾宪的这张画忠实地记录下来,并保存在自己的《详解九章算术》一书中。 后来人们发现,这个大三角形不仅可以用来开方和解方程,而且与组合、高阶等差级数、内插法等数学知识都有密切关系。在西方,直到16世纪才有人在一本书的封面上绘出类似的图形。法国数学家巴斯加在1654年的论文中详细地讨论了这个图形的性质,所以在西方又称“巴斯加三角”。

数学家的故事简介 篇57

艾米·诺特,德国女数学家,1882年3月23日生于德国大学城爱尔兰根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她的研究领域为抽象代数,她善于藉透彻的洞察建立优雅的抽象概念,再将之漂亮地形式化。她彻底改变了环、域和代数的理论。她还被称为“现代数学之母”,她允许学者们无条件地使用她的工作成果,也因此被人们尊称为“当代数学文章的合著者”。

诺特生活在公开歧视妇女发挥数学才能的制度下,她通往成功的道路,比别人更加艰难曲折。当诺特考进了爱尔朗根大学,由于性别歧视,女生不能注册,但她依然大大方方地坐在教室前排,认真听课,刻苦地学习。后来,她勤奋好学的精神感动了主讲教授,破例允许她与男生一样参加考试。毕业的这年冬天,她来到著名的哥廷根大学,旁听了希尔伯特、克莱因、闵可夫斯基等数学大师的讲课,感到大开眼界,大受鼓舞,益发坚定了献身数学研究的决心。博士毕业后,她在著名的数学家高丹、费叶尔的指引下,数学的不变式领域作了深入的研究。不到两年时间,她就发表了两篇重要论文。在一篇论文里,诺特为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给出了一种纯数学的严格方法;而另一篇论文有关“诺特定理”的观点,已成为现代物理学中的基本问题。此后,诺特走上了完全独立的数学道路。 1921 年,她从不同领域的相似现象出发,把不同的对象加以抽象化、公理化,然后用统一的方法加以处理,完成了《环中的理想论》这篇重要论文。这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数学创造,它标志着抽象代数学真正成为一门数学分支,或者说标志着这门数学分支现代化的开端。诺特也因此获得了极大的声誉,被誉为是“现代数学代数化的伟大先行者”,“抽象代数之母”。

数学家的故事简介 篇58

说起数学家中最出名的天才,那一定是高斯。

天才的大数学家高斯关于高斯的故事,最广为流传的是“5050”。老师本来想用一道难题,让全班的同学安静一节课的时间,却没有想到小高斯只用了一两分钟就说出了答案。他把1、2、3……分别和100、99、98结对子相加,就得到50个101,最后轻易就算出从1加到100的和是5050。

你知道吗?小高斯在三岁时,就已经学会计算了。有一天他观看父亲在计算帮工们的工钱,当他父亲念叨了半天总算报出总数时,身边传来微小的声音,“爸爸!算错了,应该是这样……”父亲惊异地再算一次,果然是算错了。虽然没有人教过他,但小高斯靠平日的观察,自己学会了计算。

小高斯家里很穷,冬天,爸爸总是要他早早地上床睡觉,好节省燃油。可是高斯很喜欢看书,每次都带着一棵芜菁(像萝卜的一种植物)。他把中心挖空,塞进棉布卷当灯芯,淋上油脂点火看书,一直到累了才钻入被窝睡觉。

高斯的进步很快,不久之后,老师就没什么东西可以教他了。后来,高斯进了高一级学校,可数学老师看了他的作业后,告诉他以后不必上数学课了。

值得一提的是,高斯不光数学好,语文也非常棒,当他18岁时,为自己将来到底是继续研究古典文学还是数学而苦恼,正在这时,他解决了一个困扰数学家两千多年之久的.问题“尺规作正十七边形”,于是,他决定继续读数学系。

有一个比喻说得非常好。如果我们把18世纪的数学家想象为一系列的高山峻岭,那么最后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巅峰就是高斯;如果把19世纪的数学家想象为一条条江河,那么其源头就是高斯。

人们一直把高斯的成功归功于他的“天才”,他自己却说:“假如别人和我一样深刻和持续地思考数学真理,他们会作出同样的发现。”

数学家的故事简介 篇59

华罗庚上小学时,一个老师对新上任的老师介绍学校的情况时,说这个学校的学生都是穷人家的孩子,多数是笨蛋……这话深深刺痛了华罗庚的心,他决心要以优异的成绩回敬那位老师。

一天,数学老师出了一道有趣的难题给大家:今有一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为几何?

全班同学面面相觑答不上来,唯有华罗庚站起来说:“老师,我知道,是‘23’。”全班震惊,老师也点头称赞。从此,他便爱上了数学课。

华罗庚的故事都值得我们学习。正当他求学时,父亲店铺生意日见萧条,无力供他继续读书了,他只好辍学看柜台。他利用一本代数、一本几何、一本只剩50页的微积分开始了自学。白天没有时间,晚上守着小油灯一遍遍地演算。父亲说他是个“书呆子”,几次逼他把书烧掉,邻居也劝他好好做买卖,一些上了大学的同学有的对他也有些冷淡。不幸的是,他又患上了可怕的伤寒,医生摇头叹息地叫家人为他准备“后事”。他向死神发起挑战,挣扎着下地干活,左腿又被摔成残废。他还是不气馁,拄着拐杖忍着疼痛进行锻炼。练得能走了,就到一所中学去干杂务,给老师打水、削铅笔,即使这样,他也没有放弃自学。就在中学工作不久,他开始向报刊投寄数学论文,多次退稿也不灰心。后来他发表了《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一文,得到了数学泰斗熊庆来的赏识,很快把他介绍到清华园,安置在自己身边。

一年半后,华罗庚攻下了清华大学数学专科的全部课程,并且自修了英语和法语。接着,他的数学论文在国内外刊物上陆续发表。1934年,在熊庆来的推荐下,任命华罗庚为数学系助教。不久,校领导又任命他为数学教授。

一个贫困而又残疾的人,终于以惊人的毅力自学成才,并成为驰名中外的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值得我们为之学习。

数学家的故事简介 篇60

韦达(1540-1603),法国数学家。年青时学习法律当过律师,后从事政治活动,当过议会议员,在西班牙的战争中曾为政府破译敌军密码。韦达还致力于数学研究,第一个有意识地和系统地使用字母来表示已知数、未知数及其乘幂,带来了代数理论研究的重大进步。韦达讨论了方程根的多种有理变换,发现了方程根与分数的关系,韦达在欧洲被尊称为“代数学之父”。1579年,韦达出版《应用于三角形的数学定律》,同时还发现,这是π的第一个分析表达式。

主要著有《分析法入门》、《论方程的识别与修正》、《分析五章》、《应用于三角形的`数学定律》等,由于他贡献卓著,成为十六世纪法国最杰出的数学家。

数学家的故事简介 篇61

1981年的一个夏日,在印度举行了一场心算比赛。表演者是印度的一位37岁的妇女,她的名字叫沙贡塔娜。当天,她要以惊人的心算能力,与一台先进的电子计算机展开竞赛。

工作人员写出一个201位的大数,让求这个数的23次方根。运算结果,沙贡塔娜只用了50秒钟就向观众报出了正确的答案。而计算机为了得出同样的答数,必须输入两万条指令,再进行计算,花费的时间比沙贡塔娜要多得多。

数学家的故事简介 篇62

美国的克雷数学研究所于2000年5月24日在巴黎宣布了众多数学家评选的结果:对七个“千禧年数学难题”的每一个悬赏一百万美元。

“千年大奖问题”公布以来,在世界数学界产生了强烈反响。这些问题都是关于数学基本理论的,但这些问题的解决将对数学理论的发展和应用的深化产生巨大推动。认识和研究“千年大奖问题”已成为世界数学界的热点。不少国家的数学家正在组织联合攻关。可以预期,“千年大奖问题”将会改变新世纪数学发展的历史进程。

卡儿,(1596-1650)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解析几何学奠基人之一。他认为数学是其他一切科学的理论和模型,提出了数学为基础,以演绎为核心的方法论,对后世的哲学。数学和自然科Х⒄蛊鸬搅司薮蟮淖饔谩?

笛卡儿分析了几何学和代数学的优缺点,表示要寻求一种包含这两门科学的优点而没有它们的缺点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用代数方法,来研究几何问题--解析几何,《几何学》确定了笛卡儿在数学史上的地位,《几何学》提出了解析几何学的主要思想和方法,标志着解析几何学的诞生,思格斯把它称为数学的转折点,以后人类进入变量数学阶段。

笛卡儿还改进了韦达的符号记法,他用a、b、c……等表示已知数,用x、y、z……等表示未知数,创造了“=”,“”等符号,延用至今。

笛卡儿在物理学,生理学和天文学方面也有许多独到之处。

数学家的故事简介 篇63

高斯,著名数学家,1777年生,德国人,先后有155种数学专著出版,有“数学家之王”的称号。

高斯的父亲是泥瓦匠的工头,每星期六他总是要发薪水给工人。有一次,当他计算着给工人发薪水的时候,小高斯站了起来告诉爸爸错了。原来,3岁的小高斯趴在地板上,一直暗地里跟着父亲计算,父亲惊异地复核了一次,果然孩子说的是正确的。高斯后来回忆自己的童年时说,他在学会说话之前,已经学会计算了。

高斯上三年级时,有一次老师给学生们出了一道求1至100之和的算术题。不料,老师叙述完题目不过几秒钟,高斯就第一个把写有答案的小石板交了上去,老师起初并不注意这一举动,心想这个小家伙不知道写了些什么。但当他检查完全班学生的石板,发现唯一正确的答案是属于高斯时,才大吃一惊。而更令人吃惊的是,高斯用了教师未曾教过的计算等差级数的办法。即将一头一尾挨次两个数相加,这样,和都是一样的:1加100是101;2加99是101;直到50加51和也是101;一共有50个101;用50乘101,最后得出了正确答案:5050。

高斯的才华使老师彪特耐尔十分激动,并感到内疚。原来,他不安心在乡村小学工作,看不起农民的孩子。这件事发生以后,他认真备课,努力教学。

高斯特别愿意和舅舅本茨在一起玩,舅舅也十分疼爱小高斯。他每次来到家中,总是给小高斯讲故事,做游戏,有时还带他出去捉蝴蝶、钓鱼、采蘑菇。

四月的一天,天气晴朗,风和日丽。小高斯跟着舅舅到野外玩耍,他骑在舅的肩上学骑术,手里拿一根小树枝,嘴里高声叫着:“嘎!嘎!”俨然是一位威武的骑兵将军。

突然,奔跑着的“马”停了下来。原来从河的上游漂来一根木头。舅舅为了开发小高斯的智力,便问:

“小高斯,你说木头为什么不沉到水下去呢?”

“木头轻呗!”小高斯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舅舅又弯腰拾起一个石头投到河中,石头“扑通”一声就掉进河里去了。他又问:

“是那根大木头重,还是小石头重?”

“大木头比小石头重得多呀!”

比大木头轻的小石头为什么能沉到水下去,而比小石头重得多的大木头却浮在水面上,舅舅故意不给小外甥做解释,让小高斯自己去思考。于是,这个“为什么”长久地留在小高斯的脑海中,他一直在苦苦地思索着。

舅舅本茨是个有心人,他为了让小外甥更好地成长,他省吃俭用,买来不少好书送给小高斯。这一本本很有趣的书,使小高斯爱不释手。小高斯的智力得到了很好开发,他的数学奇才一发而不可收,最后成为数学大王。

边读边想:一个人的成长除了本身的爱好之外,与周围的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家长要善于引导和帮助孩子,调动孩子对知识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