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兔捣药的神话故事简短50字 第1篇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对修行千年的兔子,得道成了仙。它们有四个可爱的女儿,个个生得纯白伶俐。

一天,玉皇大帝召见雄兔上天宫,它依依不舍地离开妻儿,踏着云彩上天宫去。正当它来到南天门时,看到太白金星带领天将押着嫦娥从身边走去。兔仙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就问旁边一位看守天门的天神。听完她的遭遇后,兔仙觉得嫦娥无辜受罪,很同情她。但是自己力量微薄,能帮什么忙呢?想到嫦娥一个人关在月宫里,多么寂寞悲伤,要是有人陪伴就好了,忽然想到自己的`四个女儿,它立即飞奔回家。

兔仙把嫦娥的遭遇告诉雌兔,并说想送一个孩子跟嫦娥作伴。雌兔虽然深深同情嫦娥,但是又舍不得自己的宝贝女儿,这等于是割下它心头的肉啊!几个女儿也舍不得离开父母,一个个泪流满面。雄兔语重心长地说道:“如果是我孤独地被关起来,你们愿意陪伴我吗?嫦娥为了解救百姓,受到牵累,我们能不同情她吗?孩子,我们不能只想到自己呀!”

孩子们明白了父亲的心,都表示愿意去。雄兔和雌兔眼里含着泪,笑了。它们决定让最小的女儿去。

于是小玉兔告别父母和姊姊们,到月宫陪伴嫦娥捣药了!

玉兔捣药的神话故事简短50字 第2篇

龙抬头(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龙抬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城乡的一个传统节日。大家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佑保丰收。

节日故事来源

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我国农村的.一个传统节日,名曰“龙头节”。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此时,阳气回升,大地解冻,春耕将始,正是运粪备耕之际。

故事一:

传说此节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时期。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作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于二月初二,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这便是龙头节的历史传说。

故事二:

民间相传有一个故事,说的是大唐高宗李治驾崩后,武则天当权,先立其子李哲、李旦为中宗、睿宗,又先后废去。于永昌二年(公元690年),废唐改周,自立为帝,称周武皇帝。

这事惹恼了玉皇大帝,他传命太白金星告诉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降雨人间,以示惩戒。当年从立夏到寒露,150多天滴雨未下,因致大地干涸,庄稼旱死,许多地方连吃水都非常困难,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种种人间惨象,被掌管天河的玉龙看在眼里十分不忍,他冒着违犯天条的危险,张开巨口,喝足天河之水,私自布雨,解救了天下黎民百姓,但却招来了玉帝恼怒,将玉龙打入凡间,压在一座大山之下受苦。山前还立了一通石碑,上面刻有四句话:“玉龙行雨犯天规,应受人间千秋罪,若想重上凌霄殿,除非金豆开花时。”

大家经过这里,看了碑上的这些字,才知道玉龙为救百姓行雨,却被压在这里受苦。为了救出玉龙重上云天,再掌天河,大家决心找到开花的金豆,但却苦苦寻找不到。

找啊、找啊,直找到第二年的农历二月初一,恰好街上有集,一个老奶奶背着一布袋苞米粒赶集,因布袋口没扎结实,走着走着布袋开了,金黄的苞米粒撒了一地。大家看了,高兴极了,这苞米粒多像金豆呀!如果放在锅里炒,不就爆出金花了吗?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全都知道了。大家商定,第二天,二月初二一齐行动,大家都爆苞米花。

这情景被玉龙看见了,好不欢喜,就大声喊道:“太白老头儿,金豆开花了,还不快放我出去。”太白金星老眼昏花,看了看,果然是金豆开花,便将压在玉龙身上的大山移开,玉龙顺势一跃腾空,再降甘霖。

从此之后,二月二炒苞米(或者炒黄豆)成了习俗,一年一年传了下来。

实际上是过去农村水利条件差,农民非常重视春雨,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保佑丰收,从其愿望来说是好的,故“龙头节”流传至今!

“二月二剃龙头”

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龙是祥瑞之物,又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农历二月二,大家祈望龙抬头兴云作雨、滋润万物,素有“二月二剃龙头”的说法。*民间普遍认为在这一天剃头,会使人红运当头、福星高照,因此,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每逢二月二这一天,家家理发店都是顾客盈门,生意兴隆。

另外,在我国民间流传着“正月剪头死舅舅”的说法,所以很多人在腊月理完发后,一个月都不再去光顾理发店,直到“二月二”才解禁。不过,这一民间禁忌近年来已经逐渐淡薄。

二月二是蛰龙升天的日子,而*人素以龙为图腾,这一天“剃龙头”,体现出大家祈求神龙赐福的美好愿望。

玉兔捣药的神话故事简短50字 第3篇

传说太古时候,天地不分,整个宇宙像个大鸡蛋,里面混沌一团,漆黑一片,分不清上下左右,东南西北。

但鸡蛋中孕育着一个伟大的英雄,这就是开天辟地的*。

*在鸡蛋中足足孕育了一万八千年,终于从沉睡中醒来了。

他睁开眼睛,只觉得黑糊糊的一片,浑身酷热难当,简直透不过气来。

他想站起来,但鸡蛋壳紧紧地包着他的身体,连舒展一下手脚也办不到。

*发起怒来,他拔下自己的一颗牙齿,把它变成威力巨大的神斧,抡起来用力向周围劈砍。

只听得一声巨响,震耳欲聋,大鸡蛋骤然破裂,其中轻而清的东西向上不断飘升,变成了天,另一些重而浊的东西,渐渐下沉,变成了大地。

*就这样头顶天脚踏地的诞生于天地之间。

*开辟了天地,高兴极了,但他害怕天地重新合拢在一块,就用头顶着天,用脚踏住地,显起神通,一日九变。

他每天增高一丈,天也随之升高一丈,地也随之增厚一丈。

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

*这时已经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身子足足有九万里长。

就这样不知道又经历了多少万年,终于天稳地固,不会重新复合了,这时*才放下心来。

但这位开天辟地的英雄已经筋疲力尽,再也没有力气支撑自己,他巨大的身躯轰然倒地了。

在他倒下去的刹那间,他把自己的身体奉献给大地,他的左眼飞上天空变成了太阳,给大地带来光明和希望;他的右眼飞上天空变成了月亮,两眼中的液体撒向天空,变成夜里的万点繁星。

他的汗珠变成了地面的湖泊,他的血液变成了奔腾的江河,他的毛发变成了草原和森林。

他呼出的气体变成了清风和云雾;发出的声音变成了雷鸣。

*倒下时,他的头化作了东岳泰山(在山东),他的脚化作了西岳华山(在陕西),他的左臂化作了南岳衡山(在湖南),他的右臂化作了北岳恒山(在山西),他的腹部化作了中岳嵩山(在河南)。

从此人世间有了阳光雨露,大地上有了江河湖海,万物滋生,人类开始繁衍。

玉兔捣药的神话故事简短50字 第4篇

上古时候,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药物和百花开在一起,哪些粮食可以吃,哪些草药可以治病,谁也分不清。黎民百姓靠打猎过日子,天上的飞禽越打越少,地下的走兽越打越稀,大家就只好饿肚子。谁要生疮害病,无医无药,不死也要脱层皮啊!

老百姓的疾苦,神农氏瞧在眼里,疼在心头。怎样给百姓充饥?怎样为百姓治病?神农苦思冥想了三天三夜,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第四天,他带着一批臣民,从家乡随州历山出发,向西北大山走去。他们走哇,走哇,腿走肿了,脚起茧了,还是不停地走,整整走了七七四十九天,来到一个地方。只见高山一峰接一峰,峡谷一条连一条,山上长满奇花异草,大老远就闻到了香气。神农他们正往前走,突然从峡谷窜出来一群狼虫虎豹,把他们团团围住。神农马上让臣民们挥舞神鞭,向野兽们打去。打走一批,又拥上来一批,一直打了七天七夜,才把野兽都赶跑了。那些虎豹蟒蛇身上被神鞭抽出一条条一块块伤痕,后来变成了皮上的斑纹。

这时,臣民们说这里太险恶,劝神农回去。神农摇摇头说:“不能回!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呢!”他说着领头进了峡谷,来到一座茫茫大山脚下。

这山半截插在云彩里,四面是刀切崖,崖上挂着瀑布,长着青苔,溜光水滑,看来没有登天的梯子是上不走的。臣民们又劝他算了吧,还是趁早回去。神农摇摇头:“不能回!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呢!”他站在一个小石山上,对着高山,上望望,下看看,左瞅瞅,右瞄瞄,打主意,想办法。后来,大家就把他站的这座小山峰叫“望农亭”。然后,他看见几只金丝猴,顺着高悬的古藤和横倒在崖腰的朽木,爬过来。神农灵机一动,有了!他当下把臣民们喊来,叫他们砍木杆,割藤条,靠着山崖搭成架子,一天搭上一层,从春天搭到夏天,从秋天搭到冬天,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飞雪结冰,从来不停工。整整搭了一年,搭了三百六十层,才搭到山顶。传说,后来大家盖楼房用的脚手架,就是学习神农的办法。

神农带着臣民,攀登木架,上了山顶了,嘿呀!山上真是花草的世界,红的、绿的、白的、黄的,各色各样,密密丛丛。神农喜欢极了,他叫臣民们防着狼虫虎豹,他亲自采摘花草,放到嘴里尝。为了在这里尝百草,为老百姓找吃的,找医药,神农就叫臣民在山上栽了几排冷杉,当做城墙防野兽,在墙内盖茅屋居住。后来,大家就把神农住的地方叫“木城”。

白天,他领着臣民到山上尝百草,晚上,他叫臣民生起篝火,他就着火光把它详细记载下来:哪些草是苦的,哪些热,哪些凉,哪些能充饥,哪些能医病,都写得清清楚楚。

有一次,他把一棵草放到嘴里一尝,霎时天旋地转,一头栽倒。臣民们慌忙扶他坐起,他明白自己中了毒,可是已经不会说话了,只好用最后一点力气,指着面前一棵红亮亮的灵芝草,又指指自己的嘴巴。臣民们慌忙把那红灵芝放到嘴里嚼嚼,喂到他嘴里。神农吃了灵芝草,毒气解了,头不昏了,会说话了。从此,大家都说灵芝草能起死回生。臣民们担心他这样尝草,太危险了,都劝他还是下山回去。他又摇摇头说:“不能回!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呢!”说罢,他又接着尝百草。

他尝完一山花草,又到另一山去尝,还是用木杆搭架的办法,攀登上去。一直尝了七七四十九天,踏遍了这里的山山岭岭。他尝出了麦、稻、谷子、高粱能充饥,就叫臣民把种子带回去,让黎民百姓种植,这就是后来的五谷。他尝出了三百六十五种草药,写成《神农本草》,叫臣民带回去,为天下百姓治病。

神农尝完百草,为黎民百姓找到了充饥的五谷,医病的草药,来到回生寨,准备下山回去。他放眼一望,遍山搭的木架不见了。原来,那些搭架的木杆,落地生根,淋雨吐芽,年深月久,竟然长成了一片茫茫林海。神农正在为难,突然天空飞来一群白鹤,把他和护身的几位臣民,接上天廷去了。从此,回生寨一年四季,香气弥漫。

为了纪念神农尝百草、造福人间的功绩,老百姓就把这一片茫茫林海,取名为“神农架”。把神农升天的回生寨,改名为“留香寨”。

玉兔捣药的神话故事简短50字 第5篇

古时候在辽阔的东海边,矗立着一棵神树——扶桑,树枝上栖息着十只三足乌。

三足乌放射的光芒,就是人们看见的太阳,所以三足乌又叫太阳。

这十个太阳是东方神帝俊(即天帝)的儿子,他们跟他们的母亲天帝的妻子天后共同住在东海边上。

天后经常把十个儿子放在世界最东边的东海洗澡,洗完澡后,让他们像小鸟那样栖息在神树扶桑上。

九个太阳栖息在长得较矮的树枝上,最小的那个太阳喜欢栖息在树梢上。

每当黎明,人间需要晨光时,栖息在树梢的三个太阳便坐着两轮车,穿越天空,照射人间,把光和热洒遍人间的每个角落。

十个太阳每天轮流上天遨游,秩序井然,天地万物一片和谐。

人们在大地上生活得非常幸福和睦。

人们无论相识不相识,见面都好像邻居、朋友那样亲切友善,人类日出而耕,日落而息,既美满又幸福。

人类和人类,人类和动物,人类和自然,和谐友爱的共存着。

人们那时非常感恩太阳,感恩太阳带来的时辰、光明和欢乐,经常会举行一些膜拜的仪式,顶礼跪拜太阳。

这样规律的日子过长了,十个太阳觉得很无聊,有一天,他们突发奇想,决定一起周游天空,兴奋的猜想这样肯定很有趣。

于是,当黎明来临时,十个太阳真的一起登上双轮车,开始穿越天空的旅程。

这可不得了,大地上的人和万物怎能承受得了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呢。

十个太阳释放着比过去多了十倍的热能量,大地被烤焦了,森林燃起了熊熊大火,树木、庄稼和房子都被烧成了灰烬,许许多多的人和动物被烧死了……溪水河流被烤干了,连大海也快干涸了,鱼类都因为缺水死去了……

在大火中幸存的人类和动物,用一切可能的方式躲避火炽、尽一切可能寻找水、食物、阴凉……仅存的生命在火海中苦苦挣扎,祈求上苍的拯救!

有一个年轻英俊的后生,名叫后羿,他看到人们在火难中挣扎,心中十分不忍,但是他能做什么呢?他最擅长的就是射箭,而且箭法超群,百发百中,被人们赞誉为神箭手。

后羿暗下决心要射掉那多余的九个太阳,帮助人们脱离苦海。

后羿想到做到,他打听到太阳住在东海,于是就朝着东海的方向出发了。

他爬过了九十九座高山,迈过了九十九条大河,穿过了九十九个峡谷,终于来到了东海边。

后羿选中东海附近的一座大山,当他登上这座大山后,东海就在脚下,东海边上的神树扶桑也在脚下。

当十个太阳完成一日的人间巡游回到东海,他们洗过澡躺在扶桑树上休憩时,后羿瞄准矮树枝上的九个太阳,拉开万斤弓弩,搭上千斤利箭,嗖地一箭射去,一个太阳被射下跌落东海中。

后羿继续拉弓搭箭,嗖地一声利箭飞出,这次同时射落了两个太阳。

后羿又射出了第三枝箭,这一箭射得更加有力量,一箭射落了四个太阳。

剩下的太阳吓坏了,抖个不停。

心中惦念着被太阳炙烤涂炭的生灵,后羿并未心软,箭无虚发,一口气射掉了九个太阳,只剩下栖息在树梢上那个最小的太阳,吓得逃到海底躲起来,不敢露面了。

中了箭的九只太阳,羽毛纷纷凋落在地,光和热一点一点地消失殆尽,都死去了。

死了九个太阳,唯一剩下的那个也躲起来了,没有了太阳的大地也是不得了,只有黑夜,没有白天,只有寒冷,没有热量,一片阴冷,了无生机,整个人间都被黑暗和寒冷困住了,万物不再生长,人和动物都又冷又饿,快活不下去了。

怎么办呢?当时的皇帝就下了一道圣旨:“谁能把太阳请出来,*厚禄封赏有加!”一只公鸡高高兴兴地领了旨,因为它和小太阳是要好的朋友。

公鸡来到东海边,站在山上大声呼唤:“太阳哥哥!太阳哥,你在哪里?快出来!”公鸡从半夜一直叫到早晨。

躲在东海里的小太阳,听到好朋友公鸡的呼唤,试探着慢慢从海里伸出头来。

因为心里害怕后羿再来射他,他小心的试探着伸出头,赶紧又躲回到海里,接着又小心的试探着伸出头,再躲回海里……三伸三躲,直到看清确定后羿走了,不再射他了,才跃出海面。

公鸡看小太阳出来了,就展开翅膀在前面飞,小太阳跟在后面走,公鸡要带着小太阳从东海走到西山。

从东海走到西山刚好是一个白天的时间长度。

不过以前是十个太阳分管不同时间段,这一次就小太阳一个要走满全天,小太阳可是有点儿不习惯,中午小太阳走累了,慢腾腾地越来越不想走了。

公鸡就给小太阳打气,响亮的叫唤起来:“太阳哥哥莫停,太阳哥哥莫停!”公鸡响亮的声音,果然奏效,小太阳瞬间打起精神,跟着公鸡向西山走去。

中午的太阳走得慢,中午的公鸡叫得欢,就是这个原因。

皇帝封公鸡为“吉昂”官,还赐它大红冠。

公鸡就每天头顶大红冠,兢兢业业的提醒太阳准时东升西落了。

从此,太阳每天清晨从东方的海边升起,晚上从西边的山上落下,给人间带来光和热,播撒希望和温暖,使万物和谐生长,人们安居乐业。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菁选5篇)

玉兔捣药的神话故事简短50字 第6篇

在众多的神话故事中,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就要属《*开天辟地》:很久以前,天和地是没有分开的,人类的老祖先*睡了一万八千年,醒来时看见周围乌黑一片。他从身边拿出一把斧头对准一个地方猛砍下去,透出了一丝光,*又是一阵猛砍,天和地分开了。*头顶天,脚踏地,不让它们再合起来,从此天地永远分开来了。*倒下死了,他的身体变成了自然万物。*头顶天脚踏地一万八千年,这是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这种精神激励着我向前进,最终超越自我,使自己达到了自己想要奋斗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成功;只有这样,才能有收获;只有这样,才能看到希望……*死后身体变成了万物,这是一种舍己为人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感动着我还激励着我在生活中多为别人着想。

这本书中的所有故事虽然不是真实的,但我体会到各个故事寄托了人类对自然的好奇与崇拜、对灾难和困苦的不屈与斗争、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与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邪恶人物与势力的憎恶等丰富细腻的感情……

故事产生的年代正是我们老祖先的时代,那时候国家贫穷、落后,人们更加迫切地希望英雄人物的出现。而如今,我们*已经能像龙一样腾飞,科技发达,经济繁荣,农业丰收,国防坚不可摧。故事中的英雄在生活中处处可见,故事中人们期盼的愿望纷纷实现。作为新时代的我,虽然吃穿不愁,但为了祖国的更加繁荣昌盛,我应该把学习放在首位,努力掌握科学知识,不久的将来让我为国家作出一份贡献。

——玉兔的神话故事

玉兔捣药的神话故事简短50字 第7篇

我用这个寒假的部分时间,阅读了这本《*神话故事》。

这是一本好书,这本书中不仅有各种各样的神话,还有一些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这本书通过描写天地宇宙、人类起源、自然万物、生命探索、部族战争、劳动生活等不同方面的故事,颂扬了*,鞭挞了假恶丑,讴歌了善良、勤劳、智慧、勇敢、忠诚、顽强等崇高的品德,值得我们到书中去细细口味,学习这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这本书不仅教会了我们很多道理,还用上了许多优美的好词、好句、好段,对于有难度的词语加以注释,对于精彩的语句配以精准到位的批注以及评点,帮助读者无障碍的.阅读。给我带来了美好的阅读体验。我非常喜欢这本书。教授杨合鸣对这本书进行了高度的评价:翻开此书,如同进入金谷之园,繁花似锦,美不胜收。阅读此书即可了解中外灿烂的文化,又可怡情励志,得到美的艺术享受。

不知不觉,寒假已经过去了一半,在剩下的时间里,我一定要多读点好书,多学点知识。

我想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

玉兔捣药的神话故事简短50字 第8篇

在太古时期,有一只凶猛的野兽,它居住在深山密林之中,大家管它叫“年”。

“年”长得硕大无比,而且生性凶残。只要谁惹恼了它,它一定会张开那张血盆大口,一口把他给吃掉。同时,“年”也很懒,它喜欢睡大觉,一睡就是三百六十五天,当它从睡梦中醒来的时候,总是感觉肚子咕噜咕噜地叫个不停。这时候,它就下山来到村子里,见到什么就吃什么,就连那些住在村子里的老人和孩子都不放过,等肚子填饱以后,它才会满意地一摇一摆地走回家去继续睡大觉,然后在下一个三百六十五天后醒来,继续下山找东西吃。

就这样,这只“年”兽,年复一年地来到村子里吃人,弄得大家人心惶惶。

阿宝住的村子年年都被“年”兽袭击,他的爸爸、妈妈和妹妹就在上一次“年”下山的时候全被吃掉了,所以阿宝特别痛恨这只凶残的野兽。

这年除夕,阿宝村里的大家扶老携幼上山躲避“年”兽。这时,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他手拄拐杖,肩搭袋囊,银白色的胡须一直拖到了地上。这个时候,大家都忙着封窗锁门,收拾行装,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的景象,谁还有心思去关照这位可怜的乞讨老人呢?大家只是匆忙地看那老人一眼,就赶紧离开了。

当老人走到阿宝家的时候,阿宝从屋子里走出来,给了这位可怜的乞讨老人一些食物,并劝他快跟随大家上山躲避“年”兽。没想到乞讨老人听后,捋着他的胡须,笑眯眯地说:“小兄弟,你能让我这个孤苦无依的老人借宿一晚吗?”

阿宝吃惊地望着这位乞讨老人,说:“老人家,难道你不知道今天晚上可怕的‘年’兽要来吗?现在大家都携老带小,打点好行装到深山里避难去了,你也应该跟着他们一起去。”

那位乞讨的老人听后,只是微笑,什么也不说。

“好吧,既然如此,那你就进来吧。”阿宝对老人说道。

“谢谢你,好心的年轻人,有我在,今晚你什么都不用怕了。”说着,老人从肩上放下袋囊,又从里边抽出两张长长的红纸,“来,你把这两张红纸贴在门上。”

阿宝不知道这两张红纸有什么用,于是就问:“贴这两张红纸做什么呀?”

乞讨老人捏着胡子,微微笑了一笑,回答说:“你只管贴上去就行了,照我说的话去做吧。”

阿宝按照老人的吩咐将两张红纸对称地贴在了门的两边,然后搀扶着那位乞讨老人进了屋子。

“我这里还有两支蜡烛,一会儿天黑了你就把它们点燃吧。”老人递给阿宝的是两支红色的蜡烛。

阿宝接过那两支红色的蜡烛,又问:“我家里也有蜡烛,可不是红色的,为什么你要我今晚点它们呢?”

乞讨老人微笑着又指了指院子里堆放的那些竹子:“好心的年轻人,我感觉有些冷,不如把那些竹子烧起来给我取个暖吧。”

老实的阿宝这次并没有多想,他立刻就动手生起火来。

天色渐渐黑下来,“年”从深山里蹿了出来,它大摇大摆地走进村子,东看看,西瞧瞧,只见家家户户宅门紧闭,门前只堆着一些芝麻秆,街上一个人影儿也没有。

“怎么今年这村子连一个人也没有?”“年”皱起了眉头。

在村子里转悠了大半个晚上,“年”一无所获,于是只好去啃那些芝麻秆充饥。它大口地嚼着那些干巴巴的芝麻秆,心里一点也不高兴。这时,它突然闻到了风中夹杂着的一股鲜美的人肉味:“哇,真香!嘿嘿,看来今晚我还可以尝尝鲜,现在我要找到这个人,然后好好地饱餐一顿。”想着那些鲜美的人肉,“年”的口水就滴答滴答地流个不停,人肉可比那些芝麻秆可口多了。

馋嘴的“年”在村子里东闻闻、西嗅嗅,最后,它惊喜地发现味道是从阿宝家里飘出来的。于是它飞奔着朝阿宝家扑去,但它才刚蹿到门口,就突然停了下来。

“这户人家可真奇怪,他家门上贴的那两张红红的东西是什么呀,看得我头晕晕的。”“年”向后倒退了一步。

接着,它透过院墙看见屋子里闪烁着两点红光,那红光一跳一跳的,就像一只怪兽的眼睛,“年”浑身一颤,发出一声怪叫:“哎呀,那是什么怪物呀!眼睛发着红光一眨一眨的,个头比我还大呢!”原来“年”错把点着红蜡烛的房子看成了比它还大的怪兽。

就在这个时候,院内又传来了“噼噼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起来,再也不敢往前凑了。它转身撒腿就跑,边跑边喊:“妈呀,怪兽发怒了,太可怕了!怪兽来啦,怪兽来啦!”不一会儿,“年”就跑得无影无踪了。

乞讨老人和阿宝看见“年”惊慌失色逃跑的模样,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没想到这只吃人的野兽竟然会害怕红色和炸响声。不过,老人家,你是怎么知道它的这个弱点的呢?”阿宝问乞讨老人。

“年轻人,”老人乐呵呵地笑着,“我是天上的神仙,这次我是专门下凡来帮助你们对付‘年’的。现在这只野兽已经被吓跑了,你们以后每年都用这个方法来驱赶它,然后开开心心地过个快乐除夕吧!”说完,老人化做一股青烟,不见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大家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阿宝从自己的家里走出来,向大家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话。大家一齐拥向阿宝家,只见他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噼啪”炸响,屋内两支红蜡烛还发着余光……

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大家都知道了驱赶“年”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