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斯的数学小故事50字 篇1

幼年的高斯主要得力于他的母亲罗捷雅和舅舅弗利德里希(Friederich)。为人热情而又聪明能干投身于纺织贸易颇有成就。他发现姐姐的儿子聪明伶利,因此他就把一部分精力花在这位小天才身上,用生动活泼的方式开发高斯的智力。已成年并成就显赫的高斯回想起舅舅为他所做的一切,深感对他成才之重要,他想到舅舅多产的思想,不无伤感地说,经常劝导姐夫让孩子向学者方面发展,才使得高斯没有成为园丁或者泥瓦匠,老师布置了一道题,1+2+3······这样从1一直加到100等于多少,高斯很快就算出了答案。起初高斯的老师布特纳并不相信高斯算出了正确答案,你一定是算错了;回去再算算,高斯非常坚定。说出答案就是5050”高斯是这样算的,他特意从汉堡买了最好的算术书送给高斯。我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教你了:高斯与布特纳的助手巴特尔斯建立了真诚的友谊,高斯由此开始了真正的数学研究,11岁的高斯进入了文科学校,特别是古典文学、数学尤为突出,他的教师们和慈母把他推荐给伯伦瑞克公爵,希望公爵能资助这位聪明的孩子上学,布伦兹维克公爵卡尔·威廉·斐迪南召见了14岁的高斯,这位朴实、聪明但家境贫寒的孩子赢得了公爵的同情。公爵慷慨地提出愿意作高斯的资助人,1792年高斯进入布伦兹维克的卡罗琳学院继续学习。送他入德国著名的哥丁根大学。这样就使得高斯得以按照自己的理想。勤奋地学习和开始进行创造性的研究,④高斯对自己的工作态度是精益求精,非常严格地要求自己的研究成果,但发表的东西是成熟的成果,许多当代的数学家要求他。这对数学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其中一个有名的例子是关于非欧几何的发展,非欧几何的的开山祖师有三人,波尔约。其中波尔约的父亲是高斯大学的同学。他曾想试着证明平行公理,虽然父亲反对他继续从事这种看起来毫无希望的研究,小波尔约还是沉溺于平行公理。最后发展出了非欧几何,并且在1832~1833年发表了研究结果,老波尔约把儿子的成果寄给老同学高斯,想不到高斯却回信道。我无法夸赞他,因为夸赞他就等于夸奖我自己,⑤1791年高斯终于找到了资助人--布伦斯维克公爵费迪南(Braunschweig),答应尽一切可能帮助他:高斯的父亲再也没有反对的理由,高斯进入Braunschweig学院,高斯十五岁。高斯开始对高等数学作研究。并且独立发现了二项式定理的一般形式、数论上的「二次互逆定理」(Law of Quadratic Reciprocity)、质数分布定理(prime numer theorem)、及算术几何平均(arithmetic-geometric mean),高斯已经指出,正三边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正十五边形和边数是上述边数两倍的正多边形的几何作图是能够用圆规和直尺实现的。但从那时起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没有多大进展。高斯在数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判断一给定边数的正多边形是否可以几何作图的准则:用圆规和直尺可以作圆内接正十七边形,这样的发现还是欧几里得以后的第一个。这些关于数论的工作对代数数的现代算术理论(即代数方程的解法)作出了贡献。高斯还将复数引进了数论,开创了复整数算术理论。复整数在高斯以前只是直观地被引进。高斯宣称他大约在30年前就得到同样的结论。高斯也没有发表特殊复函数方面的工作,可能是因为没有能从更一般的原理导出它们。因此这一理论不得不在他死后数十年由其他数学家从他著作的计算中重建。极值(极大和极小)原理在高斯的物理问题和数学研究中开始占有重要地位,例如流体保持静止的条件等问题。在探讨毛细作用时,他提出了一个数学公式能将流体系统中一切粒子的相互作用、引力以及流体粒子和与它接触的固体或流体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都考虑在内。这一工作对于能量守恒原理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关于高斯的数学小故事50字 篇2

华罗庚勤奋成才小时候,华罗庚家境贫寒,初中未毕业便辍学在家,辍学之后,他对数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而且也懂得用功读书,他从一本《大代数》,一本《解析几何》及一本50页从老师那儿摘抄来的《微积分》开始,勤奋自学,踏上了通往数学大师的路.华罗庚辍学期间,帮父亲打理小店铺.为了抽出时间学习,他经常早起.隔壁邻居早起磨豆腐的时候,华罗庚已经点着油灯在看书了.伏天的晚上,他很少到外面去乘凉,而是在蚊子嗡嗡叫的小店里学习.严冬,他常常把砚台放在脚炉上,一边磨墨一边用毛笔蘸着墨汁做习题.每逢年节,华罗庚也不去亲戚家里串门,埋头在家里读书.白天,华罗庚就帮助他的父亲在小杂货店里干活与站柜台.顾客来了,帮助他父亲做生意,打算盘,记账.顾客走了,就又埋头看书或演算习题.有时入了迷,竟然忘记了接待顾客.时间久了,父亲很生气,干脆把华罗庚演算的一大堆草稿纸拿来就撕,撕完扔到大街上.有时甚至把他的算草纸往火炉里扔.每逢遇到这种时候,华罗庚总是拼命的抱住他视之如命的算草纸,不让他的父亲烧掉.华罗庚的志气与行径,几乎没有人能够理解.华罗庚和全世界无数的杰出人才一样,困难愈多,克服困难的决心也愈坚.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与阻力.不断前进,这倒反而锻炼了他.没有时间,养成了他早起,善于利用零碎时间,善于心算的习惯.没有书,养成了他勤于动手,勤于独立思考的习惯.这种习惯一直保持到他的晚年.苏步青1902年9月出生在浙江省平阳县的一个山村里.虽然家境清贫,可他父母省吃俭用,拼死拼活也要供他上学.他在读初中时,对数学并不感兴趣,觉得数学太简单,一学就懂.可量,后来的一堂数学课影响了他一生的道路.那是苏步青上初三时,他就读浙江省六十中来了一位刚从东京留学归来的教数学课的杨老师.第一堂课杨老师没有讲数学,而是讲故事.他说:“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食瓜分中国.中华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振兴科学,发展实业,救亡图存,在此一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有责任.”他旁征博引,讲述了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这堂课的最后一句话是:“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苏步青一生不知听过多少堂课,但这一堂课使他终身难忘.杨老师的课深深地打动了他,给他的思想注入了新的^.读书,不仅为了摆脱个人困境,而是要拯救中国广大的苦难民众;读书,不仅是为了个人找出路,而是为中华民族求新生.当天晚上,苏步青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在杨老师的影响下,苏步青的兴趣从文学转向了数学,并从此立下了“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座右铭.一迷上数学,不管是酷暑隆冬,霜晨雪夜,苏步青只知道读书、思考、解题、演算,4年中演算了上万道数学习题.现在温州一中(即当时省立十中)还珍藏着苏步青一本几何练习薄,用毛笔书写,工工整整.中学毕业时,苏步青门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17岁时,苏步青赴日留学,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在那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着.为国争光的信念驱使苏步青较早地进入了数学的研究领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写了30多篇论文,在微分几何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并于1931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获得博士之前,苏步青已在^大学数学系当讲师,正当日本一个大学准备聘他去任待遇优厚的副教授时,苏步青却决定回国,回到抚育他成长的祖任教.回到浙大任教授的苏步青,生活十分艰苦.面对困境,苏步青的回答是“吃苦算得了什么,我甘心情愿,因为我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是一条爱国的光明之路啊!” 这就是老一辈数学家那颗爱国的赤子之心。

关于高斯的数学小故事50字 篇3

高斯是一对普通夫妇的儿子。他的母亲是一个贫穷石匠的女儿,虽然十分聪明,但却没有接受过教育,近似于文盲。在她成为高斯父亲的第二个妻子之前,她从事女佣工作。他的父亲曾做过园丁,工头,商人的助手和一个小保险公司的评估师。当高斯三岁时便能够纠正他父亲的借债账目的事情,已经成为一个轶事流传至今。他曾说,他在麦仙翁堆上学会计算。能够在头脑中进行复杂的计算,是上帝赐予他一生的天赋。

高斯用很短的时间计算出了小学老师布置的任务:对自然数从1到100的求和。他所使用的方法是:对50对构造成和101的数列求和(1+100,2+99,3+98……),同时得到结果:5050。这一年,高斯9岁。

关于高斯的数学小故事50字 篇4

前几天,我看了一本注音读物,叫《中国名人小故事集》。

其中有一个故事叫七岁时高斯进了小学。大约在十岁时,老师在算数课上出了一道难题:「把1到100的整数写下来,然后把它们加起来!」每当有考试时他们有个习惯:第一个做完的就把石板面朝下地放在老师的桌子上,第二个做完的就把石板摆在第一张石板上,就这样一个一个落起来。这个难题当然难不倒学过算数级数的人,但这些孩子才刚开始学算数呢!老师心想他可以休息一下了。

但他错了,因为还不到几秒钟,高斯已经把石板放在讲桌上了,同时说道:「答案在这儿!」其他的学生把数字一个个加起来,额头都出了汗水,但高斯却静静坐着,对老师投来的,轻蔑的、怀疑的\'眼光毫不在意。考完后,老师一张张地检查着石板。大部分都做错了,学生就吃了一顿鞭打。

最后,高斯的石板被翻了过来,只见上面只有一个数字:5050(用不着说,这是正确的答案。)老师吃了一惊,高斯就解释他如何找到答案:1+100=101,2+99=101,3+98=101,,49+52=101,50+51=101,一共有50对和为101的数目,所以答案是50101=5050。由此可见高斯找到了算术级数的对称性,然後就像求得一般算术级数合的过程一样,把数目一对对地凑在一起。

关于高斯的数学小故事50字 篇5

用很短的时间计算出了小学老师布置的任务:他所使用的方法是:对50对构造成和101的数列求和(1+100,小时候高斯家里很穷,且他父亲不认为学问有何用,但高斯依旧喜欢看书,冬天吃完饭后他父亲就会要他上床睡觉,他会将芜菁的内部挖空,当成灯来使用,当高斯12岁时,已经开始怀疑元素几何学中的基础证明。预测在欧氏几何之外必然会产生一门完全不同的几何学,他导出了二项式定理的一般形式,将其成功的运用在无穷级数,并发展了数学分析的理论。高斯发明了磁强计。他辞去了天文台的工作,而转向物理的研究。他与韦伯(1804-1891)在电磁学领域共同工作。通过受电磁影响的罗盘指针,他向韦伯发送出电报。这不仅是从韦伯的实验室与天文台之间的第一个电话电报系统,也是世界首创的第一个电话电报系统。他和韦伯画出了世界第一张地球磁场图,并且定出了地球磁南极和磁北极的位置。这些位置得到美国科学家的证实。高斯在数个领域进行研究,但只把他认为已经成熟的理论发表出来。他经常对他的同事表示,该同事的结论已经被自己以前证明过了。

关于高斯的数学小故事50字 篇6

高斯是一对普通夫妇的儿子.他的母亲是一个贫穷石匠的女儿,虽然十分聪明,但却没有接受过教育,近似于文盲.在她成为高斯父亲的第二个妻子之前,她从事女佣工作.他的父亲曾做过园丁,工头,商人的助手和一个小保险公司的评估师.当高斯三岁时便能够纠正他父亲的借债账目的事情,已经成为一个轶事流传至今.他曾说,他在麦仙翁堆上学会计算.能够在头脑中进行复杂的计算,是上帝赐予他一生的天赋.高斯用很短的时间计算出了小学老师布置的任务:对自然数从1到100的求和.他所使用的方法是:对50对构造成和101的数列求和(1+100,2+99,3+98……),同时得到结果:5050.这一年,高斯9岁.。

关于高斯的数学小故事50字 篇7

说的是两百多年以前的一段小故事,一位9岁小孩的数学天才使他的老师大吃一惊。

1787年,在德国一所乡村小学的三年级课堂里,数学老师出了一道计算题:

1+2+3+4+5+…+98+99+100。

把100个数一个一个地加起来,这件事让三年级的小同学来做,是一种考验。

不料,老师刚说完题目,班级里的一位学生,名叫高斯,就把他写好答案的小石板交上去了。

起初老师毫不在意。这么快就交来,谁知道写了些什么呢?

小学生数学故事:全班只有一个人做对:后来发现,全班只有一个人做对,就是这位飞快交卷的高斯。

高斯解答的方法更使老师惊讶不已。

高斯把这100个数从两头往中间,一边取一个,配起对来,1和100,2和99,3和98,…,共计配成50对,每一对两个数相加都等于101,因而原式=101×50=5050。

这种算法虽然不是小高斯首创,但是事先谁也没有教过他。在两百多年前的德国,这样的计算方法是在大学里讲授,叫做等差级数求和。即使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等差级数求和也要到高中数学课里才系统地学习。当年只有9岁的高斯,出身农户,家境贫寒,居然这样勤于动脑,善于动脑,使老师无比欣慰和深受感动。老师名叫彪特耐尔,特意到大城市汉堡买来数学书,送给高斯看,并且请自己的年轻助手巴特尔斯对高斯多多关照。

后来呢?

后来高斯继续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在数学、天文学和物理学中作出许许多多重大贡献,被称为“数学家之王”,和阿基米德、牛顿齐名。高斯是数学史上一颗光芒永恒的天王巨星。

关于高斯的数学小故事50字 篇8

高斯念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老师教完加法后,出了一道题目要同学们算算看,题目是:

1+2+3+ 。.. +97+98+99+100 = ?

老师心里正想,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课了吧!正要出去时,却被 高斯叫住了! 原来呀,高斯已经算出来了,高斯告诉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 1加 至 100 与 100 加至 1 排成两排相加,也就是说: 共有一百个101相加,但算式重复了两次,所以把10100 除以 2便得到答案等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