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统计报告 第1篇

3. 中老年旅游者成为重要客源

2021年45岁以上的中老年旅游者合计出游亿人次,占据了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的,成为了国内旅游市场的重要客源。与此同时,14岁及以下青少年旅游者增速较快,“一老一小”成为了国内旅游的亮点和重点,老年旅游、康养旅游、研学旅行等具有广阔前景。

旅游统计报告 第2篇

3. 省内旅游客流集中在人口大省

2022年,全国省内旅游客流量排名前10位的省份从大到小排序分别为河北省、江苏省、安徽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陕西省。

4. 全国前10大省际旅游客源地

2022年,按照省际旅游客流流出量计算,全国排名前10位的省际旅游客源地从大到小排序分别为河南省、广东省、山东省、河北省、四川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贵州省、江西省。

5. 全国前10大省际旅游目的地

2022年,按照省际旅游客流流入量计算,全国排名前10位的省际旅游目的地从大到小排序分别为江苏省、广东省、河北省、浙江省、四川省、安徽省、湖南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

旅游统计报告 第3篇

2019年,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深入融合,总结推广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经验模式,牵头起草并以_办公厅名义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推动“数字化艺术品图像显示系统的应用场景、框架和元数据”标准经国际电信联盟批准成为国际标准。实施文化和旅游创客行动、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扶持计划和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服务能力提升计划。举办数字文旅产业创新发展论坛及VR文旅、品牌授权等专项活动。实施高质量产业人才培养扶持项目,培训3500余名各类文化和旅游产业人才。在北京市东城区和浙江省宁波市创建设立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举办常态化、品牌化的文化和旅游产业专项债券对接交流活动及精品项目交流对接活动。开展“一带一路”文旅产业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征集与扶持活动,遴选45个重点项目并给予宣传推介、人员培训等多项扶持。举办第4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创意产业论坛、第12届中日韩文化产业论坛,为中外文化企业交流合作搭建高水平平台。组织300余家文化企业以“中国展区”形式集中亮相8个海外国际重点展会,帮助企业打通国际渠道。

根据国家_统计,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6624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持续保持较快增长。

旅游统计报告 第4篇

新冠疫情仍然是导致国内旅游市场需求波动的最主要因素。从2021年的四个季度来看,国内旅游增长呈现出“波动明显”和“先急后缓”的特征。2021年第一季度国内旅游出游人数达到亿人次,占全年出游总人数的,而第四季度国内旅游出游人数为亿人次,仅占全年的。

2. 国内旅游收入超疫情前一半

2021年国内旅游收入万亿元,比2020年增加万亿元,增长(恢复到2019年的。)。其中,城镇居民旅游消费万亿元,增长;农村居民旅游消费万亿元,增长。

3. 国内旅游人均消费接近疫情前水平

2021年国内旅游人均每次旅游消费元,比2020年增加元,增长,已接近疫情前2019年元的水平。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每次旅游消费元,比2020年增长;农村居民人均每次旅游消费元,比2020年增长。

二、国内旅游发展现状与展望

1. 国内旅游经济景气指数下降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旅游经济运行课题组研究,2022年前三季度的旅游经济运行综合指数(CTA-TEP)分别为、、,环比分别下降、上升、下降,总体处于景气荣枯线(100)之下。

2. 国内旅游市场小幅度收缩

根据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统计,2022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人数亿人次,比2021年同期减少亿,同比下降。2022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收入(国内旅游总消费)万亿元,比2021年同期减少万亿元,同比下降。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预计2022年第四季度国内旅游人数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万亿元。

旅游统计报告 第5篇

年末全国旅行社38943个,比上年末增加2940个。全年入境旅游接待万人次,国内旅游接待万人次,出境旅游组织万人次。2019年度全国旅行社营业收入亿元,营业利润亿元。2019年全国旅行社直接从业人员万人。

年末全国星级饭店10130家,平均房价元/间夜,同比增长;平均出租率,同比下降;每间可供出租客房收入元/间夜,同比增长;每间客房平摊营业收入元/间,同比增长。

2019年,深入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持续加强文化、文物、出版、广播电视、电影、旅游等各类市场综合执法。以整合组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为重点,积极推进各项改革任务落实。全国各省(区、市)均已印发改革实施意见。198个市(州、盟),1158个县(市、区)完成整合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与旅游市场执法队伍、整合市区两级执法队伍、落实“局队合一”管理体制等改革任务。全年开展各类培训10类20余期,累计培训2000余人次。指导各地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进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建设应用,全年通过该平台进行举报登记13802件,办结10758件;累计发起日常检查1994571件,出动检查5367862人次;建议立案28330件,办结案件累计39219件。开展重大案件评选,评选80余件2018-2019年度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重大案件。

旅游统计报告 第6篇

2019年,以文化和旅游双边交流机制及中俄、中南(非)、中印、中日、中欧、中英、中法、中德等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为抓手,深化推动与世界各主要国家的文化和旅游交流与合作。积极推动中文成为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官方语言,成功连任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执委会成员(2019—2023年)。在金砖合作机制、G20机制、上合组织等多边合作机制框架下开展广泛合作。

不断加强品牌培育,2019年“欢乐春节”在133个国家和地区的396座城市开展近1500场活动,活动覆盖范围持续扩大,互动性和市场化程度大幅提升。持续加强“美丽中国”旅游形象海外推广,组织参加各类国际旅游展,成功举办“葡萄牙中国文化节”“中老(挝)旅游年”“中柬(埔寨)文化旅游年”“中国—太平洋岛国旅游年”“中国—新西兰旅游年”“中赞(比亚)文化年”“中国—克罗地亚文化和旅游年”“俄罗斯文化节”“2019越南文化日”“跨越太平洋—中国艺术节”“中葡文化节”等形式丰富的文化交流和旅游推介活动。

加强海外阵地建设,完成_六大会址常设展览馆展览补充方案,与芬兰签署设立中国文化中心协定,在马来西亚、罗马尼亚、卢森堡新设3家中国文化中心。截至年末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数量达到40家,驻外旅游办事处20家。指导驻外机构联动举办“中国旅游文化周”等品牌活动,组织各类活动379场次,参与公众累计194万余人次,中外媒体报道1100余篇,有效覆盖超过5000万人次。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丝绸之路国际剧院、博物馆、艺术节、图书馆、美术馆等联盟建设,共有来自90个国家和地区的475家国内外文化艺术机构加入。举办第4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和第9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推进“全球汉籍合璧工程”,推动海外中华古籍数字化回归和重点古籍保护工作。遴选扶持45个“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在俄罗斯、越南等10多个国家陆续实施。

深入开展对港澳台文化和旅游工作,开展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系列交流活动。研究编制《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出台文化和旅游领域落实台胞台企同等待遇政策措施。实施“支持港澳文化内地及海外交流计划”“港澳青少年知行计划”和“华夏文明·薪火相传”计划。组织参加香港国际授权展、澳门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海峡两岸台北夏季旅游展等展会。举办“海峡两岸书院创新与融合论坛”,成立“海峡两岸书院联盟”。持续开展“根与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2019艺海流金诗画浙江——内地与港澳文化和旅游界交流活动”“守望精神家园——第6届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等活动,不断做深做实对港澳台文化品牌。

全年经文化系统审批的对外文化交流项目2292起,46060人次参加;对港澳文化交流项目326项,7290人次参加;对台文化交流项目197项,6457人次参加。

旅游统计报告 第7篇

2019年,制定《中华文化资源普查工程实施方案》,协调推进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籍、美术馆藏品、地方戏曲剧种、传统器乐乐种的全国普查。印发《旅游资源普查工作技术规程》,开展旅游资源普查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制定、组织编制《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协同推进资源开发和市场开发,举办“心灵四季·美丽中国”夏季、冬季旅游推广活动。举办第十四届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印发实施《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认定和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试行)》,公布首批71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5A级旅游景区新增22家。加强旅游景区动态管理,开展旅游景区整改提质专项行动,全年复核景区总数超过5000家,对7家5A级旅游景区、1186家4A级及以下等级景区做出处理。新认定4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形成以30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引领、453家省级旅游度假区为基础的度假旅游发展格局。印发《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管理办法》,开展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提质升级工作,对首批17家国家旅游度假区进行复核并限期整改。

大力推进红色旅游工作,举办第二届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在试点基础上全面推进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建设行动。围绕庆祝_成立70周年开展系列活动,策划推出10大类、100条体现时代精神的学习体验精品旅游线路,启动了红色基因代代传系列红色故事短视频拍摄,指导开展了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服务规范》行业标准进行修订,开展红色旅游优秀讲解词出版活动,启动《罗霄山红色旅游总体规划》《四渡赤水红色旅游总体规划》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深化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工程,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出首批320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健全乡村旅游金融支撑体系,会同中国农业银行印发了《关于金融支持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的通知》,未来5年将提供1000亿元意向性信用额度,用于支持乡村旅游产品建设与推广。培育乡村振兴内生力量,举办12期培训班,培训村干部和乡村旅游带头人1700余次。

深入推进旅游扶贫工作,推出“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品牌,开通“三区三州”旅游扶贫专列,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通过文化旅游提升工程积极支持“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全年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有关项目329个,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亿元。

2019年国内旅游市场和出境旅游市场稳步增长,入境旅游市场基础更加牢固。全年国内旅游人数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入境旅游人数14531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出境旅游人数15463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万亿元,同比增长。

旅游统计报告 第8篇

2019年,中央财政通过继续实施“三馆一站”免费开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旅游发展基金等项目,共补助各地文化和旅游建设资金亿元,比上年。

全年全国文化和旅游事业费亿元,比上年增加亿元,增长;全国人均文化和旅游事业费元,比上年增加元,增。

文化和旅游事业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比重比上年增长个百分点。

全国文化和旅游事业费中,县以上亿元,占,比重比上年提高了个百分点;县及县以下文化和旅游事业费亿元,占,比重比上年降低了个百分点。东部地区文化和旅游事业费亿元,占,比重提高了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文化和旅游事业费亿元,占,比重降低了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文化和旅游事业费亿元,占,比重降低了个百分点。

全国文化和旅游事业费按城乡和区域分布情况

全年全国文物事业费亿元,比上年增加亿元,增长;文物事业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比重比上年增长个百分点。

据财政部统计,2019年全国财政支出中,文化旅游体育传媒经费4033亿元,比上年同比增长,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比上年增长个百分点。

旅游统计报告 第9篇

4. 国内旅游者呈现出高学历特征

我国国内旅游者呈现出高学历化的趋势。2021年,具有大专、大学本科、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国内旅游者占比为。 如果仅考虑城镇国内旅游者,高学历旅游者所占比重则高达。

四、国内旅游目的地市场特征

1. 东部旅游目的地收入占全国近四成

2021年,全国各地区国内旅游收入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东部地区国内旅游收入为亿元,占全国总收入的。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国内旅游收入分别为亿元和亿元,分别占全国总收入的和。国内旅游收入最少的为东北地区,为亿元,仅占全国总收入的。

2. 西部地区旅游接待人数逐步接近东部

2021年,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国内旅游接待人数差距较小,分别为亿人次和亿人次。中部地区的国内旅游接待人数为亿人次。东北地区的国内旅游接待人数最少,仅为亿人次。东北地区受到疫情影响严重且近两年恢复速度较慢,与其他三大旅游目的地的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风险。

3. 东部地区旅游人均消费大幅领先

2021年各地区的国内旅游人均消费仍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东部地区的国内旅游人均消费最高,达到元。其次是东北和西部地区,国内旅游人均消费分别为元和元。而国内旅游人均消费最少的是中部地区,为元。

五、国内旅游流动特征

1. 省内旅游客流占国内旅游客流八成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调查,2022年国内旅游客流呈现出显著的本地化、近程化特征。近程的省内旅游客流占到了全部国内旅游客流的,而远程的省际旅游客流仅占。

2. 省际旅游客流集中在相邻省份之间

省际旅游流动表现出相邻省份间互为客源地和目的地的特征。在2022年的全国前100条省际旅游客流中(图7),有81条旅游客流为相邻省份之间的旅游流动,仅有19条旅游客流为非相邻省份之间的旅游流动。

旅游统计报告 第10篇

4. 本地游和周边游成为重要形式

受新冠疫情多点散发、局部地区规模爆发的影响,2022年国内旅游的出游距离和目的地游憩半径明显收缩,近程旅游和本地休闲成为国内旅游的空间特征。国内旅游呈现出短时间、近距离、高频次等新特征,“轻旅游”“微度假”“宅酒店”等成为新亮点。

旅游统计报告 第11篇

5. 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受到青睐

2022年在冬奥会的带动下,以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为代表的户外体育运动活跃,滑雪、露营、登山、徒步、骑马、滑草、漂流等活动成为人们亲近大自然的新兴玩法。2022年夏季国内多地高温,滨水休闲、生态康养、乡村田园、都市休闲、避暑旅居等旅游产品受到游客喜爱。

三、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特征

1.城乡客源市场呈二元结构

从城乡划分来看,城镇居民仍然是我国国内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场。2021年城镇旅游者国内出游亿人次,占比;农村旅游者国内出游亿人次,占比。在城镇居民国内旅游出游率持续提升和人口城镇化稳步推进的背景下,预计我国城镇旅游者占据国内旅游客源市场主体的特征还将长期持续下去。

2. 东部地区客源市场超全国一半

综合考虑国内旅游者的出游次数和停留时间等因素,2021年东部地区占据了的国内旅游客源市场,西部地区占据了,中部地区占据了,而东北地区仅占。东部地区占据了一半以上的国内旅游客源市场,是国内旅游的主要客源地和旅游市场营销的重点目标区。

分省份看,2021年浙江、重庆、广东、江苏、湖南等省市具有最大的国内旅游客源市场规模,上海、重庆、浙江、北京、江苏等省市具有最高的国内旅游出游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