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调查报告 第1篇

某建材市场是一个大型的综合性市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总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

市场外面是由围墙包围而成,呈封闭式,内部道路宽畅,建设和安装有卫生保洁、仓储保管、金融、通讯、消防等一流的配套设施。聘请有治安保卫和运输装卸队等,服务周到、热情,治安状况良好,大小货车24小时等候调遣,可以随时装卸货物。

但近两年来,该建材市场交易额不断减少,效益每况愈下。管理层们屡次召开会议也百思不得其解。该建材市场的老总慕名找到了我公司,希望我公司可以为其指点迷津,救企业于危急之中。

我公司介入后,对该建材市场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分析。我公司发现,该建材市场在几年前,由于本城市尚没有比较有规模的建材销售市场,因此其算得上是比较大型的、高档次的建材交易地点。但随着本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建材市场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崛起。而这时反观该建材市场,就显得其面积有限、规模小、档次低,周边缺乏扩展空间,进一步发展潜力有限,各方面均有待完善。

在这里,我们总结出了该建材市场在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四个突出问题。

首先是市场发展定位不够高,不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该建材市场的建立和发展,由于认识上的局限性,其发展战略定位不是很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市场建设档次不高,大部分建材经销商虽能够归行入市,但是经营方式仍停留在摊位式经营的水平上,商品以低、劣居多;二是市场销售覆盖面不广,目前该建材市场上的商品多销在本地及周边的一些县城,知名度低,辐射范围不广,销售量有限,影响力低下。

其次是政策法规配套跟不上,进一步发展受阻。主要表现为:一是行政引导不力,导致了市场分散。市场分散既不利于市场的管理,也不利于市场的良性发展,更不利于市场品位的提升;二是征费政策过紧,各种征费过高。这无疑会打击业主的投资信心,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该建材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再次是市场设施不配套,服务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一是门店(货位)面积大小不一,不合适。业主普遍反映小户不够用,大户用不完;二是钢材货位场地没有硬化,场地坑洼不平,积水疏排不畅,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三是无地磅设施;四是仓储设施不配套,仓库容量远不能满足业主的需要;五是缺乏对装运队的有效管理;六是生活设施不配套。

最后是地理位置已不能适应本城市发展的要求。目前该建材市场在市区之中。承载建材商品的重(大)型货运车辆不适宜进出市区内的市场。同时在市区内设置建材市场,一方面对建材市场自身发展是一个限制,另一方面也影响到城区居民的正常生活,影响到城市的品位和档次。

因此根据当前建材行业的发展形势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公司结合调查到的情况,认为必须重新建设该建材市场。因为该建材市场是在市区之中,承载建材货物的重(大)型车辆不适宜在市区内自由进出市场,并且该建材市场离铁路和公路交通要道太远,运输不方便。其次就是该建材市场建设不规范、不集中,仓储保管、生活办公设施不配套,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业主的需求。再有就是经营户在市场内切割瓷砖和切割铁制管材时的噪声污染和粉尘污染超标,严重影响了城区居民的正常生活。最后就是目前本城市建材市场销售状况已趋于饱和,该建材市场规模小、档次低,已经不能适应本城市经济建设迅猛的发展。

因此该建材市场已不宜再继续留在闹市区中,必须重新选址,整体搬迁。同时,建设新的建材市场应该重点考虑一下几个问题:

1、市场定位。新的建材市场应按照立足现在,着眼未来的要求,建设成为当地唯一的综合性建材经营地,成为专门、集中、门类广泛、品种齐全、管理统一、服务优质的专业市场,进一步建设成为以建筑材料为主,集展示、交易、信息、仓储、服务为一体的建材贸易集散中心。

2、新的建材市场选址。建议将地址选择在城郊附近。主要是因为建材产品多属体重量大的产品,对运输条件要求较高,而该地段铁路和公路运输交通方便,空地较多,便于建设和使用,同时也可拉动该地段的经济繁荣和劳动就业。

3、建设规模。新的建材市场拟定占地15万平方米,其中营业面积4。5万平方米,仓库面积3万平方米,营业门店设计为二层,上层为办公室、住房,下层为经营门店,仓库设计为单层。新的建材市场经营门店定为1500个,年销售额预计为5亿元人民币。

4、新的建材市场投资。新的建材市场预计总投资4500万元,其中置地费用约1100万元,建筑费用约3400万元。建设资金可由该建材市场独立投资兴建,也可通过招商引资,实行股份制等方式进行融资。

5、新的建材市场的管理和经营。新的建材市场的管理既可保持原有模式,继续由市场服务部负责,也可实行股份制,由股东董事会负责实施经营管理。经营方式采取先进的敞开式、超市式经营,里面经营商品齐全,基础设施配套齐备,实现“一站式”采购,提供细致周到的售后服务。

最后,我公司认为新的建材市场也应该大力加强协调,组建市场管理体制,加大行政引导和管理力度,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影响力,提高市场活力

建材调查报告 第2篇

1.调查目的

建材市场调查是材料供应与管理、建筑企业统计课程重要的实践环节。通过建材市场调查,为编制建筑材料供应计划、进行材料采购管理、材料储备管理提供依据,加深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动手能力,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2.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本次统计调查面向德阳市旌阳区所有建材市场的“门”,所以调查对象为德阳市旌阳区所有建材市场每一家买门的店铺。

3.调查项目

调查项目是依据统计研究的目的确定,为了统计调查准确、方便,保证统计研究目的的实现。我们制作了一份统计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该调查问卷为单一表形式,一个调查单位填写一份,通过对每个调查单位基本情况的调查来了解德阳市旌阳区建材市场“门”的供需状况,达到统计研究的目的。

4、调查时间

调查资料的所属时间:20xx年12月1日—20xx年12月1日的德阳市旌阳区所有建材市场内“门”的供应情况。

调查工作的起止时间:20xx年8月29日(调查表的设计) 20xx年8月30日—20xx年8月31日(实地调查) 20xx年9月1日—20xx年9月2日(撰写报告阶段)

5、调查组织工作

调查小组人员构成:组长:xx

组员:xx、xx组成本次调查小组。

调查经费:本次调查的预算经费为45元,由本小组自己承担。其中车费40元,资料花费5元。

调查程序:本次统计调查采用的是在德阳市旌阳区所有建材市场进行简单随机抽样调查。通过制定调查问卷,印刷资料,随机走访,填写的调查问卷,对调查问卷进行汇总整理的程序完成本次调查工作。

建材调查报告 第3篇

一、调查报告的目的

建筑材料是指建筑工程中使用的各种材料及制品,其种类:

1、无机材料;

2、有机材料;

3、复合材料。

二、调查对象及调查单位

调查单位:随机访问的建材市场各个建材供应商。

三、调查报告的项目

各种常用的建筑材料,装饰材料。

四、调查时间

20xx年5月27日——20xx年5月31日

五、调查方法

直接调查,走访入户调查,问卷调查

六、xx市旌阳区建材市场供需状况分析

今年,随着牧民定居、抗震安居、廉租房、干部集资建房、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水泥、钢材、红砖、砂石料等建筑材料的需求量较往年有较大增长,水泥、红砖存在供需缺口,价格上涨明显。从整体情况看,xx市旌阳区各类建材商品供应充裕,市场流通活跃,经营秩序良好。价格调控效力显现,物价水平总体平稳,结构上(低碳生活绿色环保调查报告)涨,价格政策执行情况良好。

七、经全面深入调查了解发现建材市场在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发展定位较低,不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作为旌阳区的商贸集散地,大部分建材商店有着悠久的商贸历史和较好的商业发展前景。而建材市场的建立和发展,由于认识上的局限性,其发展战略定位不是很高。表现在二个方面:

1、是市场建设档次不高,大部分建材经销商虽能够归行入市,但是经营方式仍停留在摊位式经营,商品以低、劣居多;

2、是市场销售覆盖面不广,目目前市场上的商品多销在本地,及周边一些县城,知名度低,辐射范围不广,销售量有限,影响力低下。

(二)政策法规配套不协调,进一步发展受阻。表现为:一是行政引导不力,造致了市场分散。当前旌阳区市内还有很多建筑材料店铺未能归行入市。如公园路上的建筑涂料店和其它各种装修材料店,工业品市场附近的管材店和灯饰店,城南市场路上的铝合金(不锈钢)窗(门)店等等。市场的分散既不利于市场的管理,也不利于市场的良性发展,更不利于市场品位的费政策过紧,各种征费过高。行内业主普遍反映,本市场与广东的佛山、东莞、顺德、珠海、湛江、茂名以及区内百色、钦州等地的同类市场相比,同类征费偏高,这无疑会打击业主的投资信心,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一)我国建材市场的业态演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房地产产业的飞速发展,作为配套行业的建材家居业也得到很大发展。顺应市场发展变化,建材市场业态也随之产生根本性变革。每个阶段的业态市场在完成其历史使命后,其核心地位迅速被另一种新型市场业态所取代。从发展历程来看,中国建材市场业态经历了四次演变,已经从最原始的街边市场发展到代表行业形态的国际化采购中心。它将是中国建材市场发展的水平和未来方向。

第一代市场:自发形成的街边市场

三三两两的建材商家,选择市区商业相对繁华的街道开设店面,其他商家陆续跟进,形成以街道为性质的初级马路市场,这就是中国建材最原始的第一代建材市场—————自发形成的街边市场。

随着城市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政府慢慢发现,街边市场虽然满足了居民采购需要,但其经营水平的初级化、内部规划的无序化、周边运输的杂乱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市容形象和交通秩序。政府由此产生了引导建材商家集中经营的想法,第二代市场的萌芽也因此诞生。

第二代市场:政府引导,利用闲置厂房库房形成的专业集市

由于管理水平和经营意识严重滞后,当时很多国企厂家生产陷入停滞,空置了大量厂房、库房。引导商家集中经营,政府的第一想法就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这些空置厂房、库房,将商家集中到此处经营,第二代建材市场—————政府引导利用闲置厂房库房形成的专业集市随之形成。这种业态市场成功将商家集中经营,并且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市场也由此得以发展,并实现了较长时间的繁荣兴旺。

然而随着时代变迁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这些城郊专业集市,随着城市圈的逐步扩大,再度成为新的城市中心。加上此类业态是在旧有物业改造基础上形成,在行业规划、经营环境、配套功能等方面相对滞后,难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多种需求。

受城市化进程和消费者膨胀需求的双重夹击,第二代建材市场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此时,房地产业开始在全国迅速发展,第二代市场面临的发展困境让房地产开发商看到了商机:改善市场经营环境,建造商场化集中性市场,建材家居市场随之出现了新的市场业态,也即第三代建材市场、商场化的家装广场。

第三代市场:商场化的家装广场

第三代市场出现后,其硬件设施和购物环境相比前两代有了很大改善,市场形成单一的零售经营模式,运营商也开始引入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理念,提出“以人为本”的概念,强调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和耕地的价格。

但是由于市场建立完全出自企业行为,在许多全国城市,随着商户和投资者对第三代市场的热捧,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驱动,第三代市场的物业租金也随之水涨船高,入驻商家很快陷入经营成本急升的泥潭。面对飞涨的物业租金和市场管理单方面追求“以人为本”,强行降低商家的商品销售价格的双重压力,难以维系的商家唯有祭出“价格虚高,以次充好”的原有法宝,以保障自己正常经营不受影响,对消费者而言,虽然市场服务有了改进,但是在产品价格上却得不到真正实惠,造成消费者流失,消费群体变动。以人为本,并没有落到实处。

环境在变,商家在变,消费者在变,如何找出一条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建材发展之道,第四代建材市场应运而生。

第四代建材市场:国际化的采购中心

政府的引导完成了第二代的市场大转变,企业的开发完成了第三代市场业态变革,而政企联手,才是真正实现了第四代市场业态的升级。通过总结前三个阶段发展经验,政府和有经验的商业运营开发商发现了市场成功的共同点:要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吸引消费者前来采购消费最终形成建材家居核心商圈,其根本出发点还是应该“以商为本”。根据华中建材市场的宣传,我们认为华中建材家具采购中心就是第四代建材市场的代表。

第四代市场应秉承“以商为本”的经营理念,采购中心用合理的规划和对物业价格的有效控制,加上政府对市政、交通、管理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在配合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对外宣传的现金管理运营措施,最终实现“以商为本”,从根本上降低商家经营成本。

随着经营成本下降,商家能够主动让利给消费者,从而真正实现“以人为本”,消费人流随之大量聚集,最终形成建材家居核心商圈。

(二)我国建材市场业态的发展方向

我国建材市场从诞生起就根据其所依存的客观条件发生变化,从同行及相关商业模式的发展中借鉴经验,从生产和流通形式的演变中找寻自己提升和发展的方向,不断改变和提升自己。这些革命性的变化代表了建材市场的方向。

(1)向贸易中心发展

在我国有些建材产业集中度高的城市和地区,由于其集聚的这一行业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越来越大,相配套的产业链相当发达,正在成为这一行业区域的、国家的、甚至是世界的产业中心。这一地区的建材市场正向这一产业的贸易中心发展。主要以展示、订货、贸易的方式经营,其批发、集散功能及在行业的影响力将与产业的发展形成联动。

(2)向购物中心发展

由于各地建材经销商实力不断增强和当地建材市场的不断涌现,在中心城市原以批发和集散功能为主的建材市场,其辐射力日益萎缩,有些将成为服务当地的零售市场。在这一地区经营的建材市场,正在借鉴商业大卖场的运营模式,以其拥有的巨大规模的经营场所,多年形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集聚众多建材经销商的实力,联合其它业态的商业向购物中心发展。

(3)向物流加工配送中心发展

在中心城市、港口、交通枢纽兴建的专业建材市场,如钢材市场、石材市场、油漆涂料市场、陶瓷市场等,这些市场在向社会提供批发、定制、加工和配送服务中,其物流、加工、配送功能得到很大发展,并正在向专业的物流、加工、配送中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