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范文1

在我们眼中,这个被我们称为“xxx”的女生是一个秀外慧中、做事认真、脚踏实地、幽默自信、开朗乐观的人。

校园人物专访xxx

2017年3月6日下午4点,攀枝花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志协”)外联部部长xxx在志协办公室接受了我们的专访。她出于1989年10月23日,来自四川射洪,现就读于人文社科学院09级法学2班。2017年10月加入志协外联部,至今志愿服务时数已多达170个小时。她获得过“攀枝花学院四星级志愿者”“四川省第13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优秀青年志愿者”等荣誉称号。在我们眼中,这个被我们称为“xxx”的女生是一个秀外慧中、做事认真、脚踏实地、幽默自信、开朗乐观的人。

扮演好学生的角色

对大学的认识,xxx把大学当成进入社会的过渡。首先端正对学校的认识,再好的大学也有差生,再差的学校也有人才,关键是看你自己在大学的发展,你是否扮演好了一个学生的角色。她主张学习为主,上课为先,该学习的时候认真学习,不要因为太多的社团活动耽误了专业课的学习,本末倒置会得不偿失的。

选择了就要走下去

“我就是受不了看见别人需要帮助,而我们有能力帮却不帮。”xxx说:“助人为快乐之本,自小就喜欢帮助别人,来攀大看到有青年志愿者协会,就积极向组织靠拢,加入到志愿者行列了。”选择了就要走下去,要对得起自己的头衔。事实上她也这样做了。初任部长之时,秘书长要求做策划时间紧,任务重,最困难的是以前重未做过策划,该怎么做一概不知。夜深人静的时候,她与一盏台灯相伴,一手用手机翻查做策划的资料,一手握笔摘录,就这样学会了做策划,也完成了对自己的挑战。她笑道:“真的,有时候人不逼自己,就不知道自己有多能干,要相信自己。” 选择了,走下去,收获的是成长。xxx与志协一同成长,两年来她参加了协会的许多活动。她说印象最深的有两次。一次是去看张xxx(生于1992年,患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手脚肌肉萎缩,医生断言他活不过18岁,却仍坚持作画),她感慨:“以前以为自己就算坚强的了,见到张扬才明白坚强的真正含义!”

还有一次就是四川省第13届少数民族运动会期间去机场服务。她坦言,自己是比较贪睡的,但那段时间她每天早晨都是5:30准时起床的。她说,“我们做的都是小事,也就给候机的乘客端杯开水,陪他们聊聊天,为初来攀枝花的朋友们介绍路线,事后我们学校的志愿者受到很多人的好评。”试想在海拔一千多米的机场,寒意沁骨,一杯冒着热气的开水和耐心的陪伴带给候机乘客的是怎样的温暖与感动。

在志协这条路上,她正越走越远……

平平淡淡才是真

对于爱情,她不向往xxx小说里的轰轰烈烈,反之,她喜欢细水长流的坚守。xxx自然,不为爱盲目是她的爱情观;如果他真的爱你,他会为你们的未来打算,对你们的未来负责。xxx对她现在的男朋友非常满意,她讲了一些他们之间的往事:换届的时候,她曾问他,她去不去竞选部长,去的话陪他的时间就更少了。他说,去!而千里之外的他许多晚上都等到她结束工作再跟他聊聊。提到这些,满脸洋溢着幸福的xxx眼神里写满愧疚,她说:“挺对不住他的!” xxx还幽默的说:“隔那么远,吵个架都吵不好的,打电话还多费钱,聊qq呢,信号又不好,发一条消息半个小时才收到!不过我们很少吵架,就算吵架也是他给我道歉的。”我们也都忍不住笑啦。xxx说,“但我也决不把感情的问题带到学习和工作中去。”

对于未来可能面对的最大困难,xxx打趣的说道:“就看过得去2017不。”我们再一次大笑,接着她正色道:“其实对于未来,我只希望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困难再大总是有办法解决的的。以后嘛,最好可以当家庭主妇,过平淡的生活。”

对于现在,xxx如是说,要对自己好点儿,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不要杞人忧天,踏踏实实地过好自己的生活就可以啦。

近一个小时的专访伴随着大家的谈笑声结束了,这次专访让我们对工作、学习、爱情都有了重新的定义,相信大家也对xxx有了一定的了解吧!

校园人物专访:对于现在,xxx如是说,要对自己好点儿,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不要杞人忧天,踏踏实实地过好自己的生活就可以啦。

人物专访范文2

人物专访:xxx

xxx是内地男歌手,1974年9月生于哈尔滨市,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2001年4月与校友xxx成立“水木年华”演唱组合,发表了专辑《一生有你》,xxx后发行了专辑《为你而来》、《似水流年》。2011年初被邀登上央视春晚舞台。2015年3月,参加湖南卫视“我是歌手”,获得总决赛亚军。

E:参加“我是歌手”,对你来说有挑战么?

李:我不太会唱别人的歌,因为我自己会写歌。这是有挑战的,我更多压力也来自于此。

E:人在有的时候还是需要一点压力的吧?

李:对啊,就像有时候必须去考试一样。

E:说实话,以后你还会参加这样的节目吗?

李:不会了,我的人生里有过这么一次经历就足矣,没必要总是做这样的事情。

E:电视里依旧可以看到你一脸茫然的时候。

李:录这种节目的时候肯定还是紧张:我还不熟悉环境,也不太适应那个场合。直到后来发现有些人很喜欢你,突然就释然了。

E:你和那样热烈的气氛还是有点儿隔阂?

李:你有喜欢的作品,但喜欢的作品也许并不合适这样的舞台。音乐技巧是应该隐藏在音乐背后的,不必去炫技。刚好我是一个创作歌手,我有改编歌曲和改变自己的能力。

E:这么些年你还是做了点改变……

李:如果说成长和成熟是改变,那就是改变。

E:其实更多地在坚持?

李:坚持是不自觉的,我只想过我做个歌手。也许我只适合做这类事,可以说这是坚持吧。别人看来是坚持,自己看来就是做喜欢的事。

E:这么多年里,好多人都是在就要忘了你之前,又被你的突然出现感动。你怎么做到的?

李:在很多时候,你喜欢的未必别人喜欢,更未必被市场喜欢。但是,你喜欢的东西如果坚持做到底,把它做到极致,别人或者市场是有可能接受的。假如你做的东西既不是你喜欢的,又不是别人接受的,那么我觉得这样的事情做下去,是不可能有个好结果的。

E:你对音乐市场有看法?

李:在我看来,做这行的人没有任何一个能真正懂市场。不然,这个人必然是大热歌手。每个人也就几首歌曲可以算是真正成功……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做点自己真正喜欢的呢?做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是很痛苦的,只有一种情况除外,那就是你本身根本不爱音乐,就是想成名。名利足够让你获得快感了。

E:你这算是你在40岁时候的感悟?

李:我的人生是相反的:30多岁的时候我是不惑的,四十反而又困惑了。30岁不惑源于自己对世界的未知,懵懂,茫然或者干脆说是理所当然;可到了40岁,真正了解一点社会之后,发现很多问题其实是无解的。这世界的变化是无时不刻的,哪来什么答案?

E:原来你是四十xxx……

李:古人说四十不惑因为他们生活简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大家都一样,很容易就看明白了。没互联网,没娱乐圈,连电都没有。今天我们面对的是什么?是个繁杂的世界,怎么比?

E:我发现,其实你的`欲望指数蛮低的。

李:是的,我对生活没有什么欲望。人是有理想生活的向往的,但是具体目标没有,生活就是让你这么一目了然。我无非只会音乐这一门技术,只会做这么一件事。对金融投资什么又完全不感兴趣,所以我就想,索性就把这一件事彻底做好了就算了,我没有额外的选择。

E:你这么喜欢音乐,干嘛去读清华?

李:那个年代对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来讲,做音乐才是走投无路的选择。更多人觉得做音乐不是正经行业。我一个清华理工科毕业的人就更不应该去做音乐,可是我要是像一个平常的清华毕业生一样毕业了也许就是走进企事业做个技术工人,不如做点自己喜欢的痛快。

E:真唱了歌,你也没做点深造……

李:流行音乐是没法学的。从正规音乐院校毕业的学生做流行音乐很少有成功的,除了xxx。

E:假如让你去教现在的学生一些流行音乐的知识,你会给他们讲什么?

李:流行音乐工作者,更多是生活体验和对文字的驾驭水平。如果你是个原创歌手,你会有音乐文字两样武器。每一种都需要花费你巨大的时间去磨炼:既要是个作家,又要是个音乐家,同时还是个歌唱家。

E:很多人能写不能唱……

李:这个行业走到今天,你只靠专业写词根本没法生存。写歌词的确是件非常难的事情,在我看来,难度已经超过了诗歌本身。

E:你知道,你对歌词是有严格的标准。

李:我说的那些言之有物的歌词,不是通常的流行歌曲。我觉得像xxx或者xxx那样的人写出来的才叫歌词,一半是为歌而造,一半是生活感悟。仅仅是表达一些日常的卿卿我我,那根本不算歌词。

E:听说你有个超大的书房。

李:我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读书上了。但是读书这东西有个特点,就是未必学以致用立竿见影,真的以后遇到事的时候,才会想起来书中的某个情节和某句话。

E:平时你会看哪类书?

李:除了文学类的书,我看得更多的是政治社会学一类的。不是说谈了这些就会显得很学术,只不过是你到了这个年龄有兴趣关注。包括历史,人们开始反思社会制度。为什么新加坡那个专制的社会可以管理得那么好,朝鲜为什么就和新加坡那么大不同。

E:说实话,聊到现在为止,你是最不喜欢用口语和我聊天的一位。

李:中国人的语言其实是很玄妙的,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说出来其实表达的意思就很不同。我以前开玩笑说过一件事:我说这个夏天被蚊子咬了很多次,但是你可以换一种说法,就说成:我终于在蚊子的食谱上占有一席之地了……语言的可能性非常多,每个人都有每个人选择表达的角度。

E:什么样的歌在你看来才算是一首好歌?

李:一首歌被传唱是两种因素决定的:第一是旋律好听,二是意味深长,能叫每个人都有不同解读。符合这两个条件,就是好歌。

E:你写歌的周期很长,可是在“我是歌手”这个节目里也被逼做了即兴创作,有区别吗?

李:推敲导致了作品的制作周期不会太短。还有另外一个问题,是不是一个月写一首歌的质量会高于一周写一首歌的质量,这个月的大部分时间里其实你就在做无用的事情,真正的创作可能仅仅是出现在某一个瞬间里,就在某一天里,这也是一种运气。积累的、玄妙的过程。

E:这么抽象的概念也确实没法教给别人……

李:我不知道流行音乐进入学院的教学体系里,该怎么教,因为那是个自我体验的过程。每个人的感受,每个人的方法都不一样。比方说,有人在旋律中填词,有人就习惯先写词。

E:你觉得好的音乐人标准是什么?

李:像xxx、朴树这样的人如果去参加青年歌手大奖赛可能连初赛都过不去,但是他们都是有自己特点的经典歌手。反而咱们想想,那些早早就拿了青歌赛冠军的人,他们真有市场吗?流行音乐很难,要以特色取胜。你说有奇怪的参数,但是每个参数是有衡量的度,嗓子哑好听,不是的,很多哑嗓子其实大家都接受不了,不是每个人都是xxx。

E:你是个有信仰的人,对吧?

李:我写过一句这样歌词:我去过很多的教堂,但至今还没找到信仰。我确认我是追求信仰的人,只不过机缘未到,或者我还不够了解。我相信冥冥中会有类似神这样的操盘手。

E:在没有信仰的时候怎么去教化别人?

李:在没有宗教的时候,最好的教育就是真、善、美。艺术作品就是在讲从善。热爱文学或是喜欢音乐的人都不太可能是坏人。

人物专访范文3

考研——访谈田xxx老师

4月29日下午3:00在3—210顺利地对田xxx老师进行了关于考研的访谈。在机电工程学院学生会学术部部长和1*机械C班班委的共同努力下,本次访谈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

我们微笑着迎接田老师的到来,田老师面带笑容地走进了3—210,坐在我们为田老师准备的椅子上,大概过了5分钟,我们的访谈开始了。田老师首先谈到的是我们学校非常重视考研、

老师非常关心考研学生、考研对我们自身发展很有帮助、对其他不考研的同学也起到激励的作用、可以把学风建设好等等。接着田老师谈到独立学院考研是非常辛苦的,还举了一些通过自己努力而考研成功的例子,同时也把我们学校与本校做了一些比较,得出了勤能补拙的结论。再者,田老师讲到考研数学的复习方法,参加考研辅导班的重要性,历年真题的命题形式与出题特点等等。最后田老师针对我们收集好的一些关于考研的疑问,一一做了详细的回答。看到同学们对考研这么关心,田老师感到非常欣慰,同时表示对我们学校的考研充满信心。通过本次访谈,我们知道了自己是否适合考研,知道了复习的技巧,明确了学习的方向,找到了前进的指明灯,对考研不再迷茫。